午夜福利50集在线看,2023国产精品啪啪视频,一级a性色生活片久久毛片,国产91三级精选国产

新鄉市政府工作報告(2023年1月4日 魏建平)

2023年02月01日 11:23   來源:新鄉日報   

點擊查閱更多2023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

  ——2023年1月4日在新鄉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

  新鄉市人民政府市長 魏建平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士提出意見。

  一、2022年和過去五年工作回顧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也是本屆政府收官之年。一年來,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我們緊緊圍繞迎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這條主線,認真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沉著應對復雜形勢和疫情沖擊,頂住了下行壓力,穩住了經濟大盤,主要指標增速均居全省前列,為實現“兩大跨越”奠定了基礎、蓄積了勢能、積累了經驗。前三季度,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6%,居全省第1位,預計全年增長5.5%,高于全省2個百分點。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27億元,居全省第4位,增長9%。1—11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6%,居全省第2位;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居全省第2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2%,居全省第6位。在經濟運行、項目建設、科技創新、疫情防控、物流保通保暢、災后重建、投融資等領域探索了許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整體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戰疫情、穩大盤,經濟運行持續向好。精準防控疫情。健全“黨建+大數據+全科網格”疫情防控模式,在全省率先推行“四碼一核”、建設“無形卡口”、推出大貨車司機“三免費”政策、實行“雙線嵌合”機制,開發“工業企業供應鏈大數據服務系統”,2845家“四保”白名單企業(項目)正常生產率穩定在97%以上。穩住市場主體。全面落實國家、省穩經濟一攬子政策,相繼出臺145條配套政策和69項接續措施,用好“一碼惠企”大數據平臺,推動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減免稅收106.6億元,增值稅留抵退稅38.7億元,“六稅兩費”減免惠及市場主體12.2萬戶(人)。深入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幫助企業解決問題1806個,解決率100%;市場主體達58.5萬戶,增長21%。擴大有效投資。滾動開展“三個一批”活動,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275億元,超額完成年度目標。濟鄭高鐵(新鄉段)開通運營。5條高速建成通車,新增通車里程220公里、創歷史之最。九峰山抽水蓄能電站開工建設,合河水利樞紐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進。創新“四方合作、市縣聯動”等投融資模式,全年各類融資突破1000億元,中心城區城市更新、衛輝市和輝縣市城區災后恢復重建等項目加快實施。力促消費回暖。開展各類促消費活動,發放補貼6000余萬元,拉動消費15億元以上。出臺18條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累計補貼契稅7330萬元,釋放預售資金5.1億元。

  (二)調結構、促轉型,新興動能加速培育。推動制造業提質。深入實施“四化”改造,晉開延化年產60萬噸合成氨80萬噸尿素、河南礦山先進制造業示范園等736個技改項目完成投資537億元。超前謀劃氫能和儲能、基因工程等產業,新飛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華蘭生物醫藥研發生產基地、拓新藥業核苷等項目加快實施,高新區生命科學產業園建成投用。高技術產業、戰略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7.8%、13.3%,高于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9.8個、5.3個百分點。培育龍頭企業。加快推進“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9家、省級150家、省制造業“頭雁”企業11家,數量均居全省前3位;華蘭疫苗、天力鋰能、花溪科技成功上市,上市企業總數達10家;衛華集團、心連心化工進入中國制造業500強,8家企業進入河南企業100強,15家企業進入河南民營制造業100強;規上工業企業新入庫260家。強化數字賦能。整合國資集團、中電科22所等資源,啟動“數智谷”建設,設立2億元的數智產業投資基金,入駐企業50余家。新飛集團、衛華集團入選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大數據產業園二期開工建設。新增5G基站2287個,成功獲評全國千兆城市。數字經濟占GDP比重超過20%。

 。ㄈ┳ジ母铩⒋賱撔,動力活力充分釋放。強化創新賦能。搶抓省重構重塑實驗室體系機遇,積極推進平原實驗室組建并正式獲批,新入選省產業研究院1家、中試基地2家,組建市產業研究院10家。爭取省委、省政府出臺支持意見,建設“中原農谷”,打造種業“國之重器”,神農種業實驗室完成總部搬遷,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建成啟用,中農發、先正達等種業龍頭企業正式落戶,“新麥26”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3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48家,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覆蓋率56%以上。技術合同成交額53億元、增長68%。開工建設占地1000余畝的人才社區。入選國家創新型城市名錄。聚力改革攻堅。深入推進優化營商環境“七件事”,行政許可類事項時限壓縮87%,2089項審批事項實現“一網通辦”“最多跑一次”,營商環境評價提升3個位次。全面完成開發區“三化三制”改革,基本完成減縣補鄉改革、事業單位重塑性改革。破產重整新運公司,開啟全國地市級道路運輸企業重整先例。成立交通水利投資集團、新鄉糧食集團。國資集團獲評AAA主體信用等級。新鄉農商銀行掛牌運營。入選中央財政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示范區。打造開放高地。成功舉辦高博會等重大招商活動,金龍新能源整車制造等119個重大招商項目簽約落地,實際利用省外資金717億元,居全省第5位。開行中歐班列中亞五國、比利時列日、德國漢堡、越南河內、青島鐵海聯運等線路,打通“北上、南下、西行、東出”陸海新通道,累計開行130列,貨重、貨值分別增長135%、62%。進出口總額增長40.2%,居全省第4位。

  (四)補短板、揚優勢,城鄉面貌明顯改善。完善城市功能。對接鄭州都市圈規劃,加快編制國土空間規劃、城市南向發展規劃,“三區三線”劃定成果正式啟用。推進四中小北街、客運總站等區域城市更新,完成1.4萬戶老舊小區改造,打通19條斷頭路;深入開展拆墻透綠、街區美化、夜間亮化等行動,建成公園游園31個,新增綠化面積18.5萬平方米;新建改造雨污水泵站38座、管網370公里,清淤疏浚管網317公里,城市功能品質得到提升。振興縣域經濟。以大項目帶動大發展,謀劃建設長封飛地產業園,14個項目開工建設;各縣(市)謀劃開工一批超百億元產業項目。12家市級專業園區實現營業收入996億元、增長21.6%,高于全市9.1個百分點,占全市規上工業的34%,成為縣域經濟發展重要增長極。糧食總產量穩定在90億斤以上,夏糧畝產、總產增幅均居全省第1位。省級以上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到9家,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36家、品牌273個,均居全省前列。推進鄉村建設。新改建農村公路310公里,20戶以上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封丘縣入選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創建單位,長垣市、衛輝市、輝縣市通過省級示范縣驗收。深入實施“治理六亂、開展六清”整治行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分別達49.1%、71%。長垣市創建為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輝縣市“四方兩園”模式探索出現代農業發展新路徑。抓好災后重建。4319個項目全部開工,已完工4138個、完成投資392億元;566個水毀工程全部完工,7個集中安置區建成入;在全省災后恢復重建考核中居第2位。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ㄎ澹┍C裆、守底線,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強化民生保障。全市民生支出332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0%,省、市重點民生實事全面完成。新增城鎮就業8.2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5萬人。扎實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新增技能人才25.6萬人。街道、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和場所實現全覆蓋。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分別提高至每人每月不低于630元、420元。社保基金風險防控做法在全國推廣。大力發展社會事業。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25所,新建義務教育公辦學校17所,4個縣(市、區)創建為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先行縣。深化“五醫聯動”改革,組建緊密型醫聯體4個、?坡撁16個,184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達到國家標準。新醫二附院成功創建國家精神區域醫療中心。新建城市書房53座。成功舉辦第二屆體育文化旅游產業交流大會和WTT世界杯決賽,被授予“中國乒乓之鄉”。加強環境保護治理。抓好污染防治攻堅,全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下降0.7%,改善率居全省前列,在全國168個城市中排名提升3個位次;PM10、PM2.5完成省定目標任務。主城區清潔能源公交車全替代,成功創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防范化解重大風險。100個問題樓盤已化解92個,剩余8個均已明確化解路徑;非法集資年內結案25起;農信社不良貸款清收基本完成,中小銀行抗風險能力不斷提升;安全生產事故起數、死亡人數持續“雙降”,食品安全監管不斷加強,“三零”創建、掃黑除惡斗爭成效顯著,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提升。

  深入推進國防教育、國防動員、人民防空建設,著力解決駐新部隊練兵備戰問題,扎實做好雙擁、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工作。持續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提升宗教工作水平。婦女兒童、殘疾人、紅十字、慈善等事業健康發展。外事、僑務、港澳、對臺、統計、史志、氣象、地震、供銷、社科、機關事務管理等工作取得新成績。

  深入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扎實開展“能力作風建設年”和“作風紀律大整頓”活動,全面推進依法行政,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社會輿論監督,強化審計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持之以恒糾治“四風”,推行“馬上辦理、馬路辦公”,政府工作的落實力、執行力、穿透力不斷提升。

  各位代表!2022年各項目標任務的完成,標志著本屆政府任期目標順利實現。五年來,我們積極應對嚴峻復雜的外部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在拉高標桿中爭先進位,在加壓奮進中勇開新局,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令人鼓舞的重大成就,新鄉在全省乃至全國發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

  五年來,我們爭先進位、跨越趕超,開啟了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地區生產總值突破3000億元,年均增長5.8%,高于全省0.9個百分點,人均GDP連續跨越6000美元、7000美元臺階。固定資產投資、規上工業增加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分別增長10.7%、7.8%、7.2%、5.7%,高于全省4.2、2.5、2.8、0.8個百分點。金融機構貸款余額突破3000億元,實現翻一番。經濟綜合競爭力居全省第4位,長垣市入選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

  五年來,我們創新引領、科技賦能,抒寫了創新型城市的新華章。鄭洛新自創區新鄉片區建設全面提速,研發投入強度穩居全省前3位。出臺支持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新八條”,促進科技成果在新轉移轉化。新增市場主體、“四上”企業、上市企業31.5萬戶、1400家、7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508家、903家,省級以上研發機構達到722家,均居全省前列。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市成功獲批,中國電池工業之都通過復評。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正式掛牌,6家省級農業科技園區獲得認定。

  五年來,我們內外兼修、提升能級,繪就了城鄉建設的新圖景。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59.2%,提高6.3個百分點。累計改造老舊小區708個、9.8萬戶,改造棚戶區4.2萬戶。內聯外暢的路網體系基本形成,排水防澇體系不斷完善,城市功能品質全面提升,順利通過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復審;長垣市創建為全國文明縣城、國家衛生縣城,衛輝市、輝縣市、延津縣創建為省級文明縣城,衛輝市、輝縣市、新鄉縣、獲嘉縣、原陽縣和延津縣創建為省級衛生縣城。農村基礎設施與城市加快對接,教育、文化、衛生等公共服務均等化穩步推進。長垣市、衛輝市、新鄉縣成功創建全省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示范縣。八里溝獲批國家5A級景區。

  五年來,我們改革攻堅、開放合作,彰顯了革故鼎新的新氣魄。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全部取消,行政效能大幅提升。農村宅基地改革成為中部省份樣板,集體產權改革得到農業農村部充分肯定。項目全生命周期監管、經開區體制機制改革等經驗在全省推廣。新飛制冷經過重整涅槃重生。國企改革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保稅物流中心獲批建設,中歐班列運行常態化,進出口總額從69.4億元增長到155億元,年均增長17.4%。實際利用外資穩居全省前4位。

  五年來,我們強力治污、保護生態,鋪展了綠色發展的新畫卷。全面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建成近400公里沿黃生態廊道,黃河干流水質穩定達標,“四亂”問題動態清零。頒布實施大氣污染防治、北部礦山生態保護與修復等條例,PM2.5、PM10平均濃度分別下降20.6%、18.3%,優良天數增加47天,城市黑臭水體全面消除,土壤環境總體穩定;修復歷史遺留礦山3.2萬畝,廢棄礦山修復治理完成率100%,完成造林61萬畝。單位GDP能耗下降18.3%,連續5年獲得全省能耗“雙控”和煤炭消費減量考核優秀等次。

  五年來,我們初心不改、躬身為民,實現了民生福祉的新提升。財政民生累計支出1709億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9萬元,年均增長6.7%,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縮小至1.9:1。舉全市之力打贏脫貧攻堅戰,28.4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封丘縣、原陽縣脫貧摘帽,16萬灘區群眾搬入新居。新增城鎮就業44.1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3.7萬人。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城鄉低保、特困人員供養標準持續提高。鞏固提升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成果,中小學課后服務被教育部評為全國優秀案例。縣級人民醫院全部達二級甲等,醫療衛生機構床位超過4.2萬張。適時調整優化疫情防控措施,最大程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了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妥善應對2021年突破歷史記錄的特大暴雨災害,奪取了抗洪救災的重大勝利。

  各位代表!五年砥礪奮進,五年風雨兼程,新鄉發展站上了新的起點。成績的取得,根本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舉旗定向、掌舵領航,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科學決策、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加強監督、鼎力支持的結果,是全市干部群眾苦干實干、奮勇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各人民團體,向駐新各單位、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隊伍,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關心支持新鄉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清醒認識到,工作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和不足:經濟恢復向好的基礎還不穩固,部分行業經營困難,企業發展信心不足;新舊動能轉換還不順暢,傳統產業亟待轉型,新興產業尚未成勢;城鄉發展還不協調,中心城區綜合實力不強,縣域經濟發展整體偏弱;一些領域風險隱患依然存在,應急管理、防災減災能力有待加強,政府施政能力和服務水平仍需進一步提高。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決不辜負全市人民的期望!

  二、2023年工作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

  黨的二十大著眼千秋偉業、前瞻世紀中葉、部署今后五年,描繪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省委、市委對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出了系統部署。新一屆市政府要堅持用黨的二十大精神統一思想、統領全局、統攬工作,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在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上勇當先鋒、爭做表率。要在新征程上找準新坐標。后疫情時代區域競爭新格局悄然而至,面對新一輪洗牌,我們要拉高標桿、找準坐標,搶抓構建新發展格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鄭州都市圈、中原農谷建設等重大戰略機遇,堅定信心、迎難而上,重塑發展新優勢,推動新鄉在高質量發展中走在前列、干出精彩。要在新征程上擔當新使命。準確把握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要求,以現代化的理念、思路謀劃推進各項工作,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新型城鎮體系、科技創新體系、現代市場體系、基礎能力體系、要素保障體系、制度開放體系、生態文明體系、公共服務體系、社會治理體系,為現代化新鄉建設夯基壘臺、立柱架梁。要在新征程上展現新作為。國家戰略賦予新鄉重大責任,省委、省政府對新鄉寄予厚望,全市人民對美好生活殷切期盼,我們既要緊跟時代步伐、順勢而為,更要積極主動作為、勇毅前行,保持“趕考”的清醒和堅定,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讓中國式現代化在牧野大地展現可觀可感的現實圖景。

  2023年是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落實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市委十二屆三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錨定“兩個確保”、落實“十大戰略”,緊盯“兩大跨越”、突出“產業興市”、推進“十大工程”、建設中原農谷,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奮力在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中展現更大作為、作出更大貢獻。

  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以上,人均GDP、全員勞動生產率、人均可支配收入、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與經濟增長協調同步,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研發經費投入增長20%以上,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左右,CPI漲幅控制在3%左右,糧食產量穩定在90億斤以上,單位GDP能耗完成省定目標。

  實現上述發展目標,必須堅持穩中求進,既要加固“穩”的基礎,以積極作為的確定性應對各種不確定性,全力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又要積蓄“進”的勢能,強化創新賦能、改革破局、開放聚力,加快轉換增長動能,實現經濟發展質量更高、效益更好、速度更快。必須注重供需銜接,找準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結合點,既充分挖掘內需潛力,又切實提升供給質量和效率,以有效需求牽引和催生優質供給,以優質供給滿足和創造有效需求,全面提升經濟循環質量和水平。必須強化系統觀念,把握好中央“六個更好統籌”重大要求,既加強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又牽住“產業興市”牛鼻子、落好“十大工程”關鍵子,在多重目標、多重任務、多重約束中實現“兩大跨越”。必須樹牢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風險意識,把化險防變作為一切工作的前置條件,積極防范和化解經濟發展、社會穩定、自然災害、安全生產等領域風險,筑牢經濟社會發展安全屏障。

  三、2023年重點工作任務

  重點抓好十個方面工作:

 。ㄒ唬┐罅μ嵴袷袌鲂判。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推動經濟運行穩中求進、持續向好。

  優化提升服務保障。持續深化“萬人助萬企”活動,全力營造“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的良好環境。建好用好“一碼惠企”平臺,推進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確保減稅降費、房租減免、社保緩繳等政策精準直達市場主體。分行業分領域開展產銷、產融、用工、產學研精準對接。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支持力度,提高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比重,加大設備購置與更新改造貸款財政貼息爭取力度,用好普惠金融支持工具,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深入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清理不合理限制政策。

  做強做大市場主體。深入實施百億企業培育、中小微企業成長工程,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家、省級80家、省制造業“頭雁”企業10家以上。支持衛華集團、心連心、新航集團、白鷺化纖、河南礦山等企業做強做大,力爭超百億企業突破4家。持續推進“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新入庫“四上”企業650家以上,其中規上工業企業250家以上,推動銀金達、深冷能源等企業上市,市場主體突破60萬戶。堅決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推動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培育一批新商“金名片”“金招牌”“金鳳凰”。

  全面激發消費潛力。聚焦汽車、家電等領域,創新消費券投放方式,推動政策由“撒芝麻”向“扶企業、推產品、樹品牌”轉變。激活房地產市場,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鼓勵金融機構按最低下限執行首套房貸首付比例、貸款利率;優化二套房認定標準,降低二手房交易稅費成本,支持團體購買商品住房;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給,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問題。挖掘文旅資源稟賦,精心策劃文旅活動,謀劃打造沉浸式文旅項目,激發文旅消費新動能。推動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支持社交電商、網絡直播等規范有序發展,加快智慧商超、特色消費街區、一刻鐘便民服務圈建設,培育新型消費,豐富消費場景,打造一批“夜經濟”“休閑經濟”新地標。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釋放農村消費潛力。

 。ǘ┲U大有效投資。堅持“項目為王”,以基礎設施攻堅工程為牽引,實施項目3000個、完成投資3700億元以上。

  加快重大項目建設。聚焦重大產業和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全力推動項目建設提速提質提效。實施產業項目1600個,完成投資2000億元左右,支撐產業投資增長16%以上。重點推進金龍新能源整車制造、中國(原陽)預制菜產業園、衛華智能產業園(二期)、河南礦山先進制造業示范園等項目建設。實施交通項目32個,完成投資250億元以上。加快安羅、長修等10條高速公路和鄭新快速路等干線公路建設,全面貫通市域三環;推動新鄉民用運輸機場列入國家規劃。實施水利項目52個,完成投資200億元以上。重點推動合河水利樞紐工程、衛河共渠綜合治理、“四縣一區”南水北調配套工程東線等項目建設;加快塔崗水利樞紐前期工作,爭取早日開工建設。實施能源項目119個,完成投資150億元以上。重點推進九峰山抽水蓄能電站、博愛—獲嘉—長垣燃氣長輸管道等項目建設,爭取西坡、涼水泉等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列入國家規劃。

  強化要素保障。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政府專項債、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等資金支持,加快資金撥付和項目實施進度。深化“四方合作、市縣聯動”投融資模式,用好政府引導基金、產業發展基金、特許經營,引導金融機構采取債貸結合、投貸聯動等方式配套融資,引進更多社會資本,確保新增貸款300億元、各類融資1100億元以上。加快閑置用地、標準化廠房盤活力度,積極爭取建設用地計劃指標、耕地指標等,優先保障重點項目用地需求。推進“標準地+承諾制”改革,實現“拿地即開工”。全力做好項目供電、供水、供熱、供氣等保障工作。

  完善推進機制。持續開展“三個一批”活動,把項目開工率、投產率、達效率、入庫率作為重點,建立健全領導分包、問題協調、重點核查、總體評價、觀摩評比等全流程、全鏈條、閉環式工作機制,加強全過程服務、穿透式監管,做到實時監測、自動匯總、智能分析、預警提醒。優化項目審批流程,提高項目管理效能,推動項目早開工、早完工、早投產,計劃開工項目上半年全部開工,當年投資9月底大頭落地。

 。ㄈ┤嫱七M創新驅動發展。圍繞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大力實施創新引領發展工程,著力構建“高校即實驗室、城市即孵化器、企業即創新場”的創新發展格局。

  打造原始創新策源地。推動駐新高校、科研院所向新型研發機構轉型,具備獨立法人資格,激活創新源頭活水。全力推進平原實驗室、細胞分化調控與靶向藥物省部共建實驗室和“兩學科一學院”建設,力爭黃河實驗室新鄉基地落戶建成。推動高校院所與駐新企業建立科研平臺延伸基地與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實現駐新高校、科研院所發明專利授權數不低于全市總量的1/4。

  集聚創新要素強磁場。高標準建設智慧島、數智谷,探索“研發基地+數智企業+創新金融”建設模式,推動產業、社會各領域數據業務場景應用落地,打造數智科技創新高地。發揮政府引導基金作用,引導金融資源向科技創新領域傾斜,新增投資5億元以上。健全完善風險分擔機制,推動形成省市縣三級聯動的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加快建設人才社區,建立健全更為靈活的創新型人才引進機制,新引進高層次科技創新創業團隊10個、拔尖級高層次人才50名以上。爭創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力爭技術合同交易額超過65億元。高質量辦好第六屆高校院所河南科技成果博覽會。

  培育創新創造主力軍。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深入實施研發平臺體系鍛造工程,新增省級創新平臺30家以上,鼓勵河南生物育種中心創建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引導拓新藥業創建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支持威猛振動、銀金達等企業爭創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鼓勵生物醫藥產業共性關鍵技術創新與轉化平臺、中紡綠纖等爭創省級產業研究院或中試基地。新增高新技術企業8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00家以上,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覆蓋率達65%以上。

 。ㄋ模┘涌焱七M產業轉型升級。堅持產業興市,大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數字賦能增效工程,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建設制造業強市。著力打造“542”先進制造業體系,重振產業發展輝煌。傳統產業:提質發展裝備制造產業,實現營業收入860億元以上。持續鞏固起重裝備、汽車零部件、振動機械等優勢產業,加快培育和引進整車制造、數控機床等高端裝備企業,重點推進新航集團“退城入園”、豫北光洋汽車轉向系統等項目建設。做優拉長輕紡產業,實現營業收入460億元以上。加快推動紡織服裝全鏈條發展,重振家電產業,重點推進新鄉化纖5萬噸氨綸和綠纖新材料(二期)、新飛制冷智能家電產業園等項目建設。做大做精化工產業,實現營業收入400億元以上。聚焦化工新材料、高端精細化工等領域,重點推進心連心化工新材料、瑞豐新材潤滑油添加劑等項目建設,打造現代化工產業基地。升級食品制造產業,實現營業收入400億元以上。大力發展預制菜、休閑食品等產業,加速產業鏈升級,重點推進三味真廚速凍食品、九豫全醬鹵肉自動化生產加工等項目建設,打造全國知名預制菜全產業鏈生產基地。改造提升建材產業,實現營業收入210億元以上。推進水泥與裝配式建筑產業融合發展,加快培育新型綠色建材,重點推進現代建構新型建筑節能產業化等項目建設。新興產業:做強生物與新醫藥產業,實現營業收入300億元以上。搶抓省支持鄭新生物經濟核心區建設機遇,加快原料藥向高端化、特色化升級,衛材醫療器械向高值化、綠色化轉型,重點推進華蘭生物醫藥生產基地、長垣市高端醫療裝備制造基地等項目建設。重振電池及新能源產業,實現營業收入150億元以上。重塑河南電池研究院體制機制,用好“中華牌”電池品牌,實現特色化、差異化發展,重點推進易成陽光鋰離子電池、天力鋰能高鎳三元材料等項目建設,叫響中國電池工業之都。重點突破新一代信息技術,堅持“軟件+硬件”協同發展,持續鞏固微電子、芯片、光電等領域先發優勢,重點推進華為新鄉云計算數據中心、臺冠電子高性能半導體、新東光電信息產業園等項目建設,推動芯睿電子、麗晶美能等企業加大研發生產力度,促進產業迅速發展壯大。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以系統節能、污染治理、建筑廢物資源化利用為主攻方向,重點推進威猛振動循環經濟成套裝備、中鑫材料干法回收廢舊鋰電池等項目建設。未來產業:搶灘占先氫能產業,搶抓省支持我市氫能產業發展機遇,聚焦雙極板、膜電極、質子交換膜、空壓機、循環泵等關鍵材料和零部件,瞄準行業龍頭招大引強,強化關鍵技術創新研發、成果轉化,拓展終端應用場景,著力建設氫能產業高地。大力發展基因工程產業,努力在重組蛋白藥物、單克隆抗體、基因測序、小分子靶向抗腫瘤藥物等細分領域搶占先機,重點推進華蘭基因抗體藥物生產線、茵特賽爾細胞治療臨床轉化等項目建設,爭創國家、省未來產業先導區。

  建設服務業強市。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專業化、高端化發展,加快生活性服務業高品質、多樣化升級,促進創意設計、檢驗檢測等新興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實施服務業項目380個、完成投資480億元以上。持續提升物流樞紐功能,重點推進豫北現代智慧物流產業園、鄭北農副產品冷鏈物流港等項目建設,申報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具有區域影響力的國際物流陸港。加快國際商務中心金融產業集聚區建設,積極引進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在我市設立法人總部、區域性總部、后臺服務中心及分支機構,培育融資租賃、商業保理等多元化金融主體,支持平原示范區打造創新型金融示范區。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加快寶泉崖上太行、南太行民宿等項目建設,支持輝縣市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推進文旅IP大賽成果轉化,加大“新小爵”宣傳推廣力度,打造“牧野禮物”系列文創產品。

  建設數字經濟強市。持續推動“雙千兆”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千兆網絡全覆蓋和鄉鎮以上5G網絡連續覆蓋;加快河南鯤鵬云計算中心、骨干云池節點、天翼云中部基地等項目建設,打造全市統一高效的云計算數據中心和數據資源池;加快“信息高鐵新鄉站”建設,打造全省數字經濟科技地標。發展數字核心產業,加快微電子中試基地、智能機器人產業園、鴻江世紀液晶屏等項目建設,推動紅外、熱電堆等專用傳感器創新研發和產業化。加快衛華集團、新飛集團等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鼓勵心連心、中譽鼎力、銀金達等企業面向細分領域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聚焦電子商務、科技金融、現代物流、數字文旅等重點領域,培育一批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平臺經濟品牌。加強數字政府建設,做優做強“放新辦”等特色政務品牌,推廣智慧政務、智慧民生等場景應用,加快建設新型智慧城市;推進時空大數據平臺、城市信息模型平臺建設,打造數字孿生城市。

 。ㄎ澹┏掷m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推進改革開放深化工程,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突出開放招商。深入實施制度型開放戰略,加快自貿區開放創新聯動區、保稅物流中心、中原農谷綜合保稅區、原陽進境肉類指定監管場地等平臺建設,提升中歐班列輻射帶動能力,高標準規劃建設國際陸海新通道中部地區集散中心。落實好RCEP貿易投資便利化措施,支持企業深度參與國際合作。緊盯主導產業,繪制好產業“魚骨圖”,扎實開展“四個遍訪”,大力推進產業鏈集群招商、龍頭企業招商、股權投資招商。全年利用外資6100萬美元、省外資金800億元以上,“三個一批”活動簽約項目不少于400個、投資規模不低于2000億元。

  深化重點改革。持續推進國資國企改革,堅持以市帶縣,系統整合有形和無形、自然和人文、實體和特許經營等資源,實施縣級投融資平臺提升計劃,打造更多AA級以上平臺。深化地方金融改革,推進封丘縣農信聯社改制。完成市縣兩級事業單位重塑性改革。縱深推進縣域放權賦能改革,鞏固鄉鎮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成果。統籌抓好教育、醫藥衛生、供銷社等領域改革。

  優化營商環境。深入推進“放管服效”改革,持續深化“一件事一次辦”“有訴即辦”“交房即交證”和審批事項“免證可辦”、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等“五件事”。完善大數據綜合服務監管體系,推動政策體系、辦事流程、服務效能等系統性重塑,實現服務事項“一網通辦”、執法監管“一網統管”、數據資源“一網通享”。嚴格落實營商環境評價結果“四掛鉤”獎懲措施。積極爭創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

  (六)統籌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產城融合,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工程,著力構建新型城鎮體系。

  做大主城區。堅持規劃引領,用好“三區三線”劃定成果,加快縣鄉國土空間規劃、主城區260平方公里控規編制工作。堅持基礎先行,以“二環提升、三環貫通、四環啟動”為重點,推進科隆大道東延、金穗大道西延、和平大道南延、牧野大道北延等跨區域道路建設,打通東西南北四向通道;加強市政道路與干線公路高效銜接,提高中心城區與周邊縣城互聯互通水平;以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為統領,加快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堅持“留改拆”并舉,啟動型鋼廠、火車站、河師大片區、洪門鎮區等8個片區開發,推進138個老舊小區改造;加快啟動水系連通工程;依托城市外圍高速公路、國省干線、河渠水系,建設環城綠廊,打造城市綠楔,把生態氣息導入城市,緩解城市熱島效應,提高生態環境質量。堅持產城融合,東部區域以高鐵片區、新東片區為重點,做強做大高端制造、科技研發、現代金融等產業,打造產城融合綜合示范區;西部區域重點推進鐵西片區開發,全面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短板,打造產城融合品質生活區;南部區域發揮高新區和駐新高校資源優勢,壯大生物新醫藥產業,推動氫能全產業鏈發展,打造產城融合創新先行區;北部區域依托生態稟賦和環境資源,推動文化、旅游、康養等業態深度融合,打造產城融合綠色生態區。

  做實示范區。以中原農谷核心區建設為主攻方向,打造國際一流農科“芯”城。強化與鄭州產業的配套協作,規劃建設具有承接轉移功能的產業園區、科教園區,持續壯大生物育種、先進制造、高?蒲、高端服務等主導產業,著力形成產業鏈完整、供應鏈協同的產業生態。加快S3線新鄉段、鄭新高速等項目建設,構建鄭新復合型交通廊道,把平原示范區打造成為鄭新一體化的“橋頭堡”、全市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做強各縣(市)。堅持“一縣一策”,因地制宜、整合資源,進一步加大項目謀劃力度,確保每個縣(市)開工建設1個~2個投資規模大、牽引性強的產業項目。完成長封飛地產業園起步區基礎設施建設,引進落地產業項目5個以上、投產3個以上;加快獲嘉縣現代化工產業園、延津縣化工和靜脈產業園、輝縣市先進成形高端裝備產業園等項目建設,以重大產業項目為牽引,確!笆奈濉蹦┛h域經濟全部退出全省后20位、半數以上進入全省前50位。著力推動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大力實施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提質、特色風貌塑造、韌性城市建設等行動,全面提升縣城綜合承載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吸納農村轉移人口就地城鎮化,吸引更多生產要素匯聚縣城。

  做優開發區。持續推進“一縣一省級開發區”建設,科學編制總體發展規劃,重點發展1個~2個主導產業,謀劃培育1個新興產業,每個開發區每年實施10個以上轉型升級和承接轉移項目,引進落地1個10億元或3個5億元以上的工業項目,竣工投產1個10億元或2個5億元以上的工業項目;持續深化改革,完善考核評價機制,激發干事創業活力。在做優開發區的同時,每個縣(市、區)高標準規劃建設2個以上專業園區,明確主導產業,加快推進水、電、氣、路等基礎設施和物流配送、檢驗檢測、融資擔保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增強園區承載力和吸引力,推動中小微企業退城進園、整合入園。

 。ㄆ撸┰鷮嵧七M鄉村全面振興。抓住耕地和種子兩個要害,堅持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提質工程,加快建設農業強市。

  堅決扛穩糧食安全重任。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2月底前100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大頭落地,實現水網、路網、電網、林網“四網融合”;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1000萬畝以上,產能穩定在90億斤以上。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蔬菜種植面積保持在70萬畝、特色高效經濟作物面積達260萬畝以上。進一步提高“延津小麥”“原陽大米”中國地理標識商標的品牌價值,帶動糧油加工產業提品質、創品牌,新增農產品品牌5個以上。推進生豬養殖規模化、標準化、裝備化,年出欄310萬頭以上。

  全力建設中原農谷。聚焦促進種業振興,編制完成“一總一核”規劃,推動涉農科教資源集聚,完善政策支持體系,著力打造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創新高地。發揮總規模30億元的中原農谷投資基金作用,培育引進種業龍頭企業及科研院所10家以上,加快實施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二期)、中國農科院中原研究中心、國家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農業博物館和展覽中心等118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20億元以上。

  發展壯大鄉村產業。依托鄉村特色優勢資源,加強農業科技攻關與應用,培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打造農業全產業鏈,促進三產融合發展。圍繞輝縣食用菌和中藥材、封丘金銀花和樹莓、獲嘉花卉苗木、黃河灘羊、水產養殖等領域,發展壯大特色產業、富民產業,著力打造一批優勢產業鏈,加快形成一縣一業、一鎮一特、一村一品產業發展格局。

  深入推進鄉村建設。啟動實施鄉鎮政府所在地及30%以上的行政村“三通一入地”工程,力爭90%的農戶達到“戶戶通”標準、集中供水率實現全覆蓋、生活污水治理率超過50%。全域開展“四好農村路”創建,新建改建農村公路200公里以上。深入推進“治理六亂、開展六清”集中整治,推動農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減量化、資源化利用,新改造無害化廁所3.4萬戶,秸稈、畜禽糞污等綜合利用率穩定在90%以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做好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救助,強化易地扶貧搬遷和灘區遷建后續扶持。聚焦三年任務兩年完成,8月底前災后重建任務大頭落地,確保整體工作居全省前3位。

  深化農業農村改革。落實好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政策。深化承包地“三權分置”、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切實保護農民合法權益。推進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多途徑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支持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不斷提高農業生產經營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程度,持續賦能鄉村振興。

  (八)切實改善生態環境。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加快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工程,著力構建生態文明體系。

  強化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持續推進“四水同治”“五水綜改”,動態清零“四亂”,加快沿黃生態廊道、河道和灘區綜合提升治理、黃河下游引黃涵閘改建等項目建設,全面提升黃河流域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持續辦好黃河保護與文化發展論壇。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圍繞企業減排、揚塵、禁燒、重型貨車等重點領域實施治理,持續改善大氣質量。深入實施縣城建成區黑臭水體治理攻堅,加快推進城鎮污水管網全覆蓋,確保國省控考核斷面達標。加強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倡導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確保如期實現“雙碳”目標。

  開展生態保護修復。推進林業生態建設,實施南水北調、南太行、大運河等綠化提升工程,完成造林10萬畝。持續推進“一村萬樹”行動,建設森林鄉村220個、森林特色小鎮5個。加快綠色礦山建設,推進礦山生態修復。提升濕地生態功能,強化南水北調中線水源保護,開展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鄉節水降損行動,著力管好水資源、優化水生態。

 。ň牛┤υ鲞M民生福祉。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快推進民生福祉改善工程,持續辦好民生實事。

  落實就業優先政策。持續做好援企穩崗工作,增加就業崗位韌性。抓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新增城鎮就業8.2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4萬人。深入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新增技能人才12萬人、高技能人才5.5萬人。

  辦好高水平教育。擴大優質普惠學前教育供給,新建、改擴建幼兒園26所,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85%以上。優化城鄉中小學校布局,新建公辦學校19所,改擴建35所,新增學位3.5萬個。加快河南師范大學科技創新港、新鄉工程學院二期、新鄉工商職業學院等項目建設。支持河南師范大學、河南科技學院創建國家“雙一流”,支持新鄉醫學院、新鄉學院更名大學工作,支持河南工學院、新鄉職業技術學院等創建特色本科大學。

  織密社會保障網。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推進非公有制企業及務工農民、靈活就業人員、新業態就業人員等群體參保擴面。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和城鄉低保、特困人員、孤兒養育保障標準及補助水平。推進智慧養老平臺服務全覆蓋,推動鄉鎮敬老院轉型為區域養老服務中心,構建15分鐘居家養老服務圈。制定完善“三孩”生育配套支持措施,建設一批普惠性托育服務機構。

  推進健康新鄉建設。加快市婦幼保健院、市中醫院門診綜合樓等項目建設,爭取新鄉醫學院附屬醫院、新醫一附院新院區等項目盡快落地,推動省人民醫院平原醫院建成開診。健全縣級“三所醫院”功能,高質量建設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打造“城市15分鐘、鄉村30分鐘急救圈”。健全公共衛生防疫體系,推動市疾控中心、市傳染病醫院搬遷改造,扎實做好新冠病毒感染救治工作。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確保順利通過國家衛生城市復審。實施全民健身行動,加快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建設,推動國家乒乓球訓練基地和博物館落戶,積極爭創青少年國防體育和教育試點城市。

  優化文化服務供給。市縣同步高標準推進城市書房、鄉村文化合作社建設,打造書香新鄉。確保順利通過全國文明城市屆滿復審。全面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開展文化惠民活動,提升群眾精神風貌和鄉村文明程度。強化優質公共文化供給,大力開展文化活動和文藝創作,推出一批文化精品力作。高質量建設黃河、大運河、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新鄉段),加強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豐富文物活化利用業態。

  (十)堅決守牢安全發展底線。堅持防范在先、系統治理,加快推進本質安全提升工程,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底線。

  防范化解房地產風險。堅持“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實行“一樓一策一專班一銀行”機制,積極爭取“保交樓”專項借款及商業銀行融資支持,依法依規、有序穩妥化解問題樓盤,確保問題清倉見底。鼓勵金融機構重點支持聚焦主業、資質良好的房地產企業,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持續開展非法集資案件攻堅處置,確保結案銷號10起以上。穩妥化解中小金融機構風險,高度關注企業債務、擔保鏈等各類風險隱患。完善信用聯合激勵獎懲機制,嚴厲打擊惡意逃廢債和非法金融行為。

  防范化解政府債務風險。完善政府債務常態化風險預警機制,增強政府債務風險意識,加強部門間信息共享和協同監管,守牢政府債務風險底線。穩妥化解隱性債務存量,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嚴禁違規變相舉債、虛假化債,嚴禁新增隱性債務上新項目、鋪新攤子。

  全面提升安全水平。壓實安全生產責任,深化“九小”場所和沿街門店、燃氣、經營性自建房等專項整治,強化交通、;⒐さV、旅游景區等重點領域安全監管,堅決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強化自然災害監測預警、風險排查和綜合治理,加快完善防災減災救災體系。持續開展“三零”創建活動,提升基層治理能力。暢通規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渠道,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和萌芽狀態。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確保社會大局穩定。

  加強國防教育和國防后備力量建設,支持駐新解放軍、武警部隊建設,做好消防救援、人民防空、退役軍人事務等工作,深入開展雙擁共建,推進軍民融合發展。促進民族團結、宗教和諧。支持群團組織更好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做好外事、僑務、港澳、對臺、統計、海關、史志、檔案、地震、測繪、社科等各項工作。

  各位代表!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對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我們要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持之以恒加強自身建設,努力建設人民滿意政府。要全面加強政治建設。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忠誠捍衛“兩個確立”,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定不移把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各項決策部署落實到政府工作各領域全過程。要全面加強法治建設。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工作。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社會輿論監督,深化政務公開,始終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完善政府立法和決策機制,嚴格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確保政府工作在法治軌道上穩步前行。要全面加強能力建設。加快推動政府部門職能“四個轉變”,全面提升政府系統搶抓機遇、開拓創新、攻堅克難的能力,在全市上下形成“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的生動局面。要全面加強作風建設。深入開展作風紀律大提升,大力倡樹求真務實、雷厲風行、爭創一流的作風,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落實“13710”工作制度,推行“馬上辦理、馬路辦公”,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韌勁,創造性開展工作。要全面加強廉政建設。壓緊壓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堅決懲治各種腐敗行為和不正之風。加強工程項目全過程監督,堅決做到“四不介紹”。嚴控“三公”經費和一般性支出,用政府的緊日子換來人民群眾的好日子。

  各位代表!新征程時不我待,新使命催人奮進!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錨定“兩個確!,加速“兩大跨越”,奮力在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中,展現新鄉更大作為、作出新鄉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石蘭蘭)

精彩圖片

新鄉市政府工作報告(2023年1月4日 魏建平)

2023-02-01 11:23 來源:新鄉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