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福利50集在线看,2023国产精品啪啪视频,一级a性色生活片久久毛片,国产91三级精选国产

吳忠市政府工作報告(2022年12月17日 王學軍)

2023年02月01日 11:11   來源:吳忠市政府網   

點擊查閱更多2023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

  ——2022年12月17日在吳忠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

  市長??王學軍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22年工作回顧

  2022年是極不尋常、極不平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藍圖,為我們做好各項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描繪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美麗新寧夏的美好前景,賦予了吳忠建設綠色發展先行市的使命任務,極大增強了我們奮力建設現代化美麗新吳忠的信心和決心。

  一年來,面對世紀疫情和百年變局交織的嚴峻形勢,面對穩增長、保民生、促轉型的多重壓力,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和市第六次黨代會的部署要求,在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政協的監督支持下,緊密團結和依靠全市人民,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在大戰大考中破浪前行,在攻堅克難中砥礪奮進,“穩”的基礎持續鞏固、“進”的態勢持續拓展、“好”的效益持續增強。預計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口徑增長1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3%,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和7.5%。

  這一年,我們全力抓好“穩保促”,經濟運行穩中有進。及時出臺并全面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退稅減稅降費23.9億元,落實企業獎補資金2.3億元,市場主體達到12.6萬戶。嚴格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糧食生產實現“十九連豐”。培育壯大“六新六特六優”產業,釀酒葡萄、枸杞、冷涼蔬菜種植面積分別達到28萬畝、11萬畝、64萬畝,奶牛、肉牛、灘羊存欄分別達到33.3萬頭、32萬頭、310萬只;新增“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6家、產值過億元企業10家、規上工業企業26家,5個化工園區安全風險等級全部降為C級,金積、太陽山、青銅峽三個工業園區產值均超過200億元;成功舉辦第二屆早茶美食文化節等系列促消費活動,榮獲“中國民族美食文化地標城市”稱號。我市排名全國100個城市消費者滿意度測評西北第一。突出大抓項目,分三批集中開工527個項目,上方生物食品添加劑等124個項目投產運行,預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42億元、招商引資401億元。

  這一年,我們始終堅持總策略總方針不動搖,疫情防控經受住重大考驗。堅決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切實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責任,動態優化調整防控策略,科學精準防控水平有效提升。實行扁平化指揮機制,落實“四早”要求,壓實“四方”責任,全民動員、全員參戰,快速有效處置了“4·06”“9·20”等突發疫情。持續強化疫情防控和應急處置能力,市方艙醫院和集中隔離場所建成運行,接種新冠病毒疫苗328萬劑次,核酸日檢測能力達到18萬管,儲備隔離房間1萬間以上,用心用情做好服務保障,全面構筑起群防群控、聯防聯控的堅固屏障,確保了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降低了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這一年,我們努力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民生福祉保障有力。常態化開展“四查四補”,“三類監測對象”風險消除率達75%以上,全面完成2021年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考核評估問題整改,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增長16.4%。新增城鎮就業1.2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2.2萬人。新(擴)建學校28所,新增學位1.5萬個,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達到94.7%,義務教育階段“大班額”得到有效緩解,普通高中大班額占比降至1%,寧夏奶業現代產業學院當年建設、當年招生。持續深化“互聯網+醫療”,各級公立醫療衛生機構醫保專網實現全覆蓋。成功舉辦2022年全國沙灘排球巡回賽,開展“送戲下鄉”等惠民演出569場次。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提高到220元,發放救助補助資金6.5億元,困難群眾低保和醫療保險實現應保盡保。

  這一年,我們高度重視生態建設,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大力推進節能降碳,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淘汰落后產能135.3萬噸。實施慶華煤化干熄焦改造等技改項目28個,新能源建成并網規模1509.3萬千瓦,塞外香食品等3家企業創成自治區級綠色工廠。深入開展污染防治,全市環境空氣質量穩定在國家二級標準以內。實施牛家坊等人工濕地項目6個,清水河治理入選生態環境部美麗河湖優秀案例,黃河吳忠段出境斷面水質保持在Ⅱ類。畜禽糞污、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和農用殘膜回收率均達90%以上。中央、自治區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工作扎實推進。加大生態修復力度,深入實施環羅山生態保護與修復等工程,完成營造林32.2萬畝,修復草原8.5萬畝,森林覆蓋率和草原綜合植被蓋度分別達到18.8%、54.7%。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考核連續七年全區第一。

  這一年,我們全面深化改革創新,發展動能加速釋放。“六權”改革成效顯現,水權交易1344萬方、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交易8宗、排污權交易178.5噸、林權抵押2.4萬畝,用能權、碳排放權改革順利啟動。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全面完成。工程建設項目“審管聯動”、公共資源交易“加減乘除”做法在全區推廣。市級媒體融合改革縱深推進。開放合作不斷擴大,成功舉辦自治區國資國企吳忠行、吳忠籍在外人才家鄉行等活動,外貿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55%。科技創新持續發力,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7家、自治區科技型中小企業125家,232家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紅利8億元。

  這一年,我們切實加強城鄉建設,品質內涵有效提升。注重完善功能,實施城市東片區開發等項目50個,新增商品房105萬平方米,改造老舊小區61個,實施換熱站大溫差技術改造54座,新增城市綠地1090畝,市區污水資源化利用率達到36%,入圍自治區海綿城市試點城市,城鎮化率達到56.7%。突出精細管理,深入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和國家園林城市復檢,建成市區“六縱六橫”綠波網絡,修復破損路面28萬平方米,新增新能源公交車20輛、機動車泊位2900個,疏通市區排水管網42公里,整治地下空間防汛隱患525處。狠抓鄉村建設,新建改造農村公路902公里、戶廁1.05萬戶,實施清潔取暖“雙替代”8萬戶。新建鄉村振興示范村39個,實施重點鎮、美麗村莊建設項目23個,同心縣折腰溝等6個村入選國家級傳統村落,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示范專題、第三季度“中國好人榜”發布儀式暨全國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我市舉行。

  這一年,我們大力創新基層治理,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堅決維護政治安全,扎實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十進”活動,深化宗教領域突出問題治理,加快創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市。持續加強意識形態和網絡安全工作,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實現全覆蓋。有序推進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全面落實基層治理“1+6”體系。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建成“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42個,全面啟動不動產權登記遺留問題化解工作,進京赴銀越級訪下降58%。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實現“雙下降”。有效防范政府債務、金融、食品藥品等領域風險,牢牢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

  這一年,我們著力強化自身建設,政府效能不斷增強。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扎實開展“大學習、大討論、大宣傳、大實踐”活動,政府系統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有效提升。提請市委審議重大事項40項。辦理區市人大代表議案建議96件、政協委員提案155件,辦復率100%。深入實施“八五”普法,建立政府常務會議會前學法制度,切實加強審計監督、政務公開、大額資金管理,持續推動政府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堅決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和自治區“八條禁令”,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三公”經費下降13.6%。大力倡導“嚴細深實勤儉廉+快”的工作作風,以釘釘子精神真抓實干,政府履職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

  這一年,統計調查、新聞出版、國防動員、退役軍人、雙擁共建、工商聯、住房公積金、氣象、檔案等工作取得新進步,工會、青年、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慈善等事業實現新發展。

  各位代表,歷盡天華成此景,人間萬事出艱辛。回首即將過去的一年,面對疫情防控、經濟運行、民生保障等方面遇到的一系列困難挑戰,我們始終堅持“總書記怎么說、我們就怎么做”,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黨委、政府及市委各項決策部署,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緊團結和依靠全市廣大干部群眾,克服了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取得了一個又一個重大勝利。特別是面對多輪疫情的嚴重沖擊,我們在全力打好阻擊戰的同時,既有力穩住了經濟大盤,也辦成了10個方面31項民生實事,實屬不易。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得益于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得益于市人大、政協的監督支持,得益于老領導、老同志的關心指導,得益于全市人民的共同奮斗。在此,我謹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奮戰在全市各條戰線上的廣大干部群眾,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和離退休老同志,向駐吳部隊、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和消防救援隊伍,向中央及區屬駐吳單位,向關心支持吳忠發展的國家部委、自治區廳局、友好城市、政府顧問和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看到發展不足仍是最大的實際。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任務依然艱巨;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大項目、好項目數量不多,質量不優、后勁不足;改革開放深度廣度、科技創新活力動力、招商引資成效成果仍需提升;受疫情影響,部分市場主體生產經營成本上升、銷售消費受阻、利潤空間收窄、發展困難增多;環境資源約束趨緊、財政收支壓力加大、居民收入增幅減緩;民生保障和基層治理等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困難和短板弱項;個別政府部門及工作人員思想觀念、工作作風還不能完全適應新時代新任務新要求,等等。對此,我們將直面問題、認真對待,不回避、不懈怠,采取有力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2023年主要工作

  2023年,是全面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落實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市第六次黨代會部署和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政府工作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自治區黨委十三屆三次全會暨黨委經濟工作會和市委六屆六次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提振市場信心,突出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實施“五大戰略”,加快“三區建設”,著力推進產業轉型、項目建設、綠色發展、鄉村振興、民生改善,持續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綠色發展先行市,奮力建設現代化美麗新吳忠,為繼續建設經濟繁榮、民族團結、環境優美、人民富裕的美麗新寧夏作出吳忠貢獻!

  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7%、9%,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以內。完成自治區下達的環境質量改善和能耗“雙控”、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

  圍繞實現上述目標,重點做好八個方面工作:

  一、突出產業轉型,著力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大力實施產業振興戰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六新六特六優”產業量級做大、能級做強、品級做優。

  持續推動“六新”產業提質擴量。深入推進“四大改造”,實施通達煤化工液化天然氣等70個重點工業項目,新增“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家、規上企業20家。全面推行“管委會+公司”管理模式,實施工業園區低成本化改造項目5個以上,力促金積工業園區創成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加快“僵尸”企業清退,盤活低效用地,提高園區“畝均效益”。

  持續推動“六特”產業提檔增效。嚴格落實糧食安全和耕地保護責任,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基本農田“非糧化”,新建高標準農田10.8萬畝,糧食種植面積、產量穩定在300萬畝、105萬噸以上。加快建設麻黃溝5萬頭奶牛養殖基地等66個項目,穩定釀酒葡萄、枸杞、冷涼蔬菜種植面積,新增奶牛2萬頭、肉牛2萬頭、灘羊20萬只以上,農業總產值增長4%以上。做強做優“糧頭食尾”“農頭工尾”文章,培育精深加工龍頭企業10家,著力構建種養加、產供銷一體的現代農業全產業鏈,進一步擦亮“高端奶之鄉”“灘羊之鄉”品牌。

  持續推動“六優”產業提速升級。實施消費擴容提質工程,改造提升牛家坊等現代服務業集聚區,適時舉辦“早茶文化節”等活動,推動餐飲、零售、汽車、家電和商品房等消費回暖回補。扶持壯大吳忠嚴選等電商平臺,助力更多特色產品“走出去”。加快推進長城、長征、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吳忠段)建設,整合市域旅游資源,打造精品旅游線路,延長游客停留時間,把游客“流量”變為消費“增量”,全年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分別增長10%以上。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會展博覽、健康養老產業,新增服務業規上限上企業及大個體40家。全年服務業增加值增長6%以上。

  持續推動科技創新提效賦能。實施“四大創新工程”,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6家,新增自治區科技型中小企業和“瞪羚”企業20家,力爭R&D經費投入增長10%以上。深化東西部、校企地科技合作,新增自治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10家。加強創新人才引進和本土人才培養,不斷壯大高素質人才隊伍。

  二、突出大抓項目,著力強化高質量發展支撐。樹立大抓項目、抓大項目、抓高質量項目的鮮明導向,抓建設、抓招商、抓儲備,確保推進有力度、形象有進度、投資有強度。

  全力加快項目建設。扎實開展“擴大有效投資鞏固提升年”活動,繼續實行領導包抓重點項目工作機制,做實“準備之冬”、夯實“開工之春”、抓實“建設之夏”、打贏“決勝之秋”,加快實施青石峁千億方級氣田開發等314個產業項目、清水河流域城鄉供水等197個基礎設施項目、紅寺堡區棚改安置區等71個社會民生項目,確保582個計劃實施項目上半年全部開工,全年完成投資485億元以上。

  注重提升招商成效。突出產業招商、以商招商、誠信招商,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組成多個小分隊積極“走出去、請進來”,加強與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行業協會和招商大使聯系,對接龍頭企業、鏈主企業、配套企業,落實“一對一”跟蹤服務機制,力促永杰新材料鋁深加工等210個項目落地、新大澤養殖碳匯基地等36個項目建成,全年招商引資到位資金400億元以上。

  認真謀劃儲備項目。聚焦政策導向、投資方向、資金流向,圍繞產業轉型、基礎設施、環境保護、鄉村振興、社會民生等領域爭資金、引項目,全年爭取項目資金160億元以上。跟進做好項目庫動態調整、滾動發展,全年儲備項目年度投資不少于700億元。

  三、突出“三農”工作,著力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持續加固底板、補齊短板,努力打造和美鄉村、塞上樂園。

  ??切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扎實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力做好防返貧動態監測和精準幫扶,不斷增強脫貧群眾內生動力,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深化拓展閩寧協作、萬企興萬村、定點幫扶和社會幫扶,進一步加大對鹽同紅3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支持力度,推動紅寺堡區創建全國易地搬遷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區。

  多措并舉增加農民收入。因地制宜發展種養業,積極培育鄉村旅游等新業態,新增休閑農莊10家,推進農業產業強鎮建設,不斷提高經營性收益。深化跨省區勞務協作,加大以工代賑力度,拓寬就業增收渠道,力爭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8萬人次以上,切實增加工資性收入。積極盤活農村閑置宅基地、農房等資源資產,持續釋放財產性收入潛力。不折不扣落實各項惠農富農政策,穩定鞏固轉移性收入。

  加快建設和美鄉村。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新建改造農村公路850公里,改建抗震宜居房4000戶,實施清潔取暖“雙替代”5.1萬戶,改造戶廁6000戶,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30個,著力打造“一村一幅畫、一縣一風景”的農村新景象。支持利通區創建全國農業現代化示范區、青銅峽市創建全國鄉村振興示范縣。完善鄉村治理體系,推廣“積分制”“清單制”等模式,倡導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建設獨具特色的善治鄉村。

  四、突出綠色發展,著力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讓吳忠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

  以嚴的標準抓好抓實綠色低碳發展。嚴格落實“雙碳”“雙控”目標,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大力推進鹽同紅煤炭高效綜合利用和新能源大基地建設,培育發展太陽山氫氨產業,努力建設“綠電園區”和能源轉型發展示范市。全面落實“四水四定”,深入實施深度控水節水行動,加快推進“互聯網+城鄉供水”,不斷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引導綠色消費、綠色出行,讓低碳生活成為普遍共識和自覺行動。

  以鐵的手腕抓緊抓實污染綜合防治。深化“四塵”同治,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優良天數比例、PM10、PM2.5及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完成自治區下達任務。強化“五水”共治,實施城市污水處理系統連通和雨污分流等項目,確保黃河過境水質II類進II類出。推進“六廢”聯治,工業危廢和醫療廢物安全處置率達到100%。堅決全面整改中央、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努力提升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成效。

  以硬的舉措抓細抓實生態保護修復。嚴格落實河湖長制,加快推進黃河吳忠段綜合治理等項目,推動河湖“清四亂”規范化、常態化,確保河湖水更清、岸更綠。全面壓實林長制,持續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實施南部生態保護和修復等項目,完成營造林26萬畝、修復草原5萬畝,治理水土流失27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和草原綜合植被蓋度分別達到19.3%、54.9%以上。

  五、突出美麗宜居,著力加快城鎮建設。統籌生產、生活、生態、安全需要,抓好國家文明城市創建和園林城市復檢,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和城鄉面貌提升行動,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努力增強城市品質化建設內涵。爭取國家第二批城市更新試點城市,實施“四類管線”改造等項目36個,新增商品房150萬平方米,改造老舊小區29個、老舊路面10萬平方米,新建城市道路、小微公園、公廁、再生水回用、充電樁等一批市政基礎設施,全面完成換熱站大溫差技術改造,進一步補城市之缺、增城市之美,提升城市基礎設施服務能級。

  努力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科學規劃城市空間布局,市區新增機動車泊位800個、城市綠地200畝,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到42%。加強城市道路建管養無縫對接,優化提升通行能力,打造暢通安全出行環境。規范農貿市場、臨時攤位等經營,實現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強化住宅物業管理,完善社區服務功能,打造十五分鐘“便民生活圈”,讓城市生活更美好。

  努力構建城鄉一體化發展格局。健全城鄉基礎設施建管機制,推動市政供水供氣供熱管網向城郊鄉村及規模較大鎮延伸。完善縣鄉村三級流通體系,深化農村客貨郵商融合發展,建設快遞進村網點100個,統籌解決群眾幸福出行、物流配送、郵政寄遞三個“最后一公里”問題。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就地就近市民化,城鎮化率達到57.5%。

  六、突出改革開放,著力釋放發展動力活力。聚焦重點領域,靶向施治、精準發力,持續增強發展動能,不斷厚植發展優勢。

  穩步推進重點改革。深化“六權”改革,進一步健全完善“資源有價、使用有償、交易有市、節約有效”的制度機制,集中解決水權改革機制不順、山林權土地權改革權屬不清、排污權市場不旺、用能權控能增產不優、碳排放權減碳增匯不強等瓶頸問題,推動要素資源優化配置實現新突破。深入推進農村土地“三權分置”和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鞏固拓展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成果,做大做優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啟動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改革,增強公共衛生服務能力。高質量開展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精準落實減稅降費等政策措施,千方百計助企紓困。不斷深化“放管服”,實現90%以上高頻事項一網通辦,100%工程建設事項全程網辦。整合大數據信息化資源,建立統一應用平臺,實現“一網統管、全域聯動、高效協調”。抓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營造公平公正市場環境。依法平等保護企業家權益,讓民營經濟、小微企業創新源泉充分涌流、創新活力充分迸發。

  不斷擴大對外開放。加強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黃河“幾”字灣等區域對接,抓好產業轉移承接和經貿交流合作。立足建設綠色發展先行市,依托“高端奶之鄉”“灘羊之鄉”“早茶文化地標城市”等品牌和平臺,鼓勵發展跨境電商、服務外包、保稅加工等新業態,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0%以上。

  七、突出以人為本,著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深入實施“六大提升行動”,扎實辦好民生實事,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好惠及全市人民。

  千方百計擴大就業。進一步健全以創業帶動就業和多渠道靈活就業的保障機制,加強“點對點”就業對接,統籌解決“就業難”和“招工難”并存問題。緊盯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加強困難群體就業兜底幫扶,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消除,新增城鎮就業1萬人,培育創業實體2000個,增加就業崗位1.1萬個。

  協調發展社會事業。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新改(擴)建學校15所,新增學位7500個。推進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力促寧夏民族職業技術學院“雙高”建設通過中期評估。推動市人民醫院創成三級甲等醫院。實施文明素養提升行動,持續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廣泛開展文化惠民和全民健身活動,舉辦寧夏黃河金岸(吳忠)國際馬拉松等體育賽事。

  健全完善保障體系。推進全民參保計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參保率分別達到92%和95%。關心關愛“一老一小”,打造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2個。保障婦女、未成年人、殘疾人等合法權益,做好軍屬、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優待撫恤工作。加強困難群眾救助,織密基本民生保障網。

  明年,我們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積極爭取和統籌安排資金5.8億元,精心辦理為環衛綠化工人免費提供營養早餐、“一村一年一事”等10項民生實事。這是我們的莊嚴承諾,必須辦成辦好辦實,讓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多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八、突出社會治理,著力守牢安全穩定底線。強化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不斷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切實筑牢發展安全屏障。

  精準抓好疫情防控。完整準確全面領會把握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根據國家、自治區防控策略和疫情變化趨勢,適時調整優化防控措施,健全完善醫療救治、資源保障和應急處置機制,加快推進疫苗接種,強化重點場所、重點人群保護,努力確保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全面加強基層治理。建立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臺,創成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深化“5585”創建模式,加快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市創建進程。依法加強宗教事務管理,努力建設基層宗教治理模范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大力開展信訪工作示范縣和無訪鄉鎮(街道)、村(社區)創建活動,確保95%以上的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充分發揮工會、婦聯、共青團、科協、殘聯、文聯等群團組織橋梁紐帶作用,更好凝聚民心民力。深入推進國防后備力量建設,持續做好全國雙擁模范城創建工作。加快“平安細胞”創建,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吳忠。

  堅決防范重大風險。統籌發展和安全,進一步健全完善監測預警機制,堅決捍衛政治安全,有效防控金融風險、債務風險、社會風險等各類風險。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安全監管,堅決守住不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底線。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管理,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完善安全應急機制,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營造安全穩定發展環境。

  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各位代表,立足新起點、踏上新征程、肩負新使命,我們必須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牢記“三個務必”,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加強政治建設。堅持把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讓“總書記怎么說、我們就怎么做”成為吳忠最鮮明的政治底色,確保政府各項工作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全面落實中央、自治區決策部署和市委工作安排,堅決做到黨委有部署、政府有行動、落實見成效。

  強化擔當作為。發揚“嚴細深實勤儉廉+快”的工作作風,增強防范風險、攻堅克難、敢于斗爭的能力,走出“舒適區”、敢涉“深水區”、勇闖“無人區”,讓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努力開創各項事業發展新局面。突出實干實效實績導向,堅持工作項目化、項目清單化,厘清路線圖、設定進度表,定一條抓一條、條條兌現,做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實,用我們的“辛苦指數”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

  堅持依法行政。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持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讓厲行法治貫穿政府工作各領域全過程。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輿論監督,不斷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深入開展“八五”普法,認真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強化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嚴格履行重大行政決策程序,確保行政權力始終在陽光下運行。

  嚴守紀律規矩。嚴格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縱深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堅決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和自治區“若干意見”,深入推進清廉吳忠建設。強化財政、審計、統計監督,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繼續壓縮財政一般支出和“三公”經費,確保有限資金投在關鍵處、花在急需處、用在緊要處。堅持慎權、慎始、慎微、慎好、慎獨、慎情、慎友、慎終,嚴于律己、嚴負其責、嚴管所轄,鞏固拓展全市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各位代表,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唯有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團結奮斗,方能不負歷史、不負時代、不負人民!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大力弘揚“不到長城非好漢”的革命精神、“走好新時代長征路”的奮斗精神和“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實干精神,擼起袖子加油干、風雨無阻向前行,全面匯聚起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磅礴力量,為共同答好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美麗新寧夏的“時代考題”交出優異的“吳忠答卷”!

(責任編輯:石蘭蘭)

精彩圖片

吳忠市政府工作報告(2022年12月17日 王學軍)

2023-02-01 11:11 來源:吳忠市政府網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