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閱更多2021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
——二〇二一年一月十四日在宜昌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
市長 張家勝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連同《宜昌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一并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顧
剛剛過去的一年,極不平凡、極不容易。面對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在市委堅強領導下,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保持戰略定力,精心謀劃部署,果斷采取行動,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六保”,疫情防控決定性成果鞏固拓展,疫后重振和高質量發展取得重要進展,“一高雙爭三決勝”目標較好完成,交出了一份浸透著心血汗水的合格答卷!
過去一年,我們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疫情防控有力有效。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為頭等大事,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總要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第一時間研究部署、第一時間全面動員、第一時間落實防控,突出“四早”“四集中”,迅速打響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2萬多名醫護人員逆行出征,援宜醫療隊千里馳援,匯集優質醫療資源,不惜代價救治患者,最大程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織密扎牢群防群控“五張網”,創新“1+1+N”服務模式,4.75萬名黨員干部下沉社區,實施最小單元作戰。率先推行“線上下單、無接觸配送”,保障群眾基本生活需求。用29天成功遏制疫情蔓延勢頭,35天新增病例清零,81天確診病例清零,率先在全省進入全域低風險區域,實現了“六個未發生”。全力組織N95口罩、醫用液氧、麻醉藥等應急物資生產,服務全國全省抗疫大局。因時因勢調整工作著力點,率先在全省全面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在這場大戰大考中,全市上下風雨同舟、命運與共、頑強拼搏,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筑起了全民抗疫的鋼鐵長城,書寫了無愧于時代的壯麗史詩!
過去一年,我們危中尋機、化危為機,經濟復蘇持續向好。主要經濟指標自一季度斷崖式下滑后,降幅逐月收窄、逐季回暖,始終快于全省、符合預期。生產總值、規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分別下降4.7%、5%、20.5%、18.7%。工業連續9個月、投資連續6個月保持當月正增長。搶抓中央支持湖北一攬子政策機遇,爭取抗疫特別國債、政府債券、中央和省轉移支付資金564.5億元。再獲國務院企業債券“直通車”政策激勵,新發行企業債7支73.39億元。開工補短板強功能“十大工程”項目444個,完成投資579億元。梳理制定穩企穩產穩崗政策“一表清”,出臺文化旅游、交通物流、餐飲住宿、外貿外資等系列紓困措施,全力幫助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共渡難關。為152家重點保供企業爭取專項貼息貸款60.5億元。減稅降費讓利84.9億元。采取云端采購、直播帶貨、消費扶貧等系列促銷方式,發放消費券7090萬元,撬動消費4.5億元。設立金融服務應急中心,搭建“企業方艙”,促成2.27萬家市場主體新增貸款835億元。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雙雙突破4000億元,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較年初下降0.84個百分點。網上金融服務大廳被評為全國信用創新試點平臺。實施市級領導領銜推動重大項目制度,舉行重大項目集中開工9次,投資60億元的宜昌人福國際總部基地、55億元的三峽大數據中心、33億元的華強化工轉型升級、24億元的安琪生物科技產業園等448個重點項目開工。宜都長江大橋、三峽翻壩江北高速即將通車,伍家崗長江大橋竣工在望,峽州大道二期、沿江大道延伸段順利通車,三峽高速合益路、西陵二路互通6條匝道投入使用,宜昌至鄭萬高鐵聯絡線、江南翻壩鐵路、江南成品油翻壩管道、三峽機場二期改擴建、湖北航空學院等加快推進。舉辦云招商云簽約5次、線下集中簽約14次,新簽約重大項目1020個、投資額1290億元,實際到位資金1801億元。全省疫后重振首個重大項目、招商引資暨長江大保護十大標志性戰役現場推進會在宜召開。從按下“暫停鍵”到啟動“快進鍵”,我們千方百計搶時間、搶機遇、搶要素,全力以赴爭項目、爭政策、爭資金,奮力跑出疫后重振“加速度”,成功穩住了經濟基本盤!
過去一年,我們聚焦產業、創新突破,轉型升級穩步推進。枝江、宜都化工園入選國家綠色工業園區,落戶企業69家。“宜荊荊”磷化工產業集群晉級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決賽。工業技改三年行動圓滿完成,技改投資占工業比重61.6%,技改覆蓋面擴大到81.3%。三寧化工5G智能工廠、安琪集團數字化車間等一批智造項目相繼建成。新增國家“兩化”融合貫標企業3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家、省級智能制造示范試點企業5家。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品種達到19個,新藥及醫療器械注冊獲批26個。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提高1個百分點。成為國家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城市。宜昌高新區獲批全國“雙創”示范基地。新增國家級眾創空間3家、省級研發平臺6家。和遠氣體、均瑤健康成功上市。新增市場主體6.31萬家、規上企業130家、限上企業149家、高新技術企業119家。三峽工程完成整體竣工驗收,年發電量世界第一。“惠游湖北·樂游宜昌”活動深入開展,省外游客、旅行社組團入園人數居全省前列。809微度假小鎮、五峰國際滑雪場二期建成運營,遠安成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屈原昭君故里”入選國家非遺主題旅游線路。城區重點商圈建設加快推進,夷陵萬達、興發廣場等建成運營。夜間經濟加快發展。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2220億元,增長20%。枝江、五峰成為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新增A級物流企業15家。《宜昌港總體規劃》獲批。三峽宜昌大數據產業園開園,28家企業簽約入駐。糧食生產保持穩定,特色農產品量增價穩。非洲豬瘟防控有效,生豬生產恢復良好。完成柑橘、茶葉、蔬菜結構調整13.05萬畝。建成高標準農田25.37萬畝。宜昌蜜桔、宜昌紅茶被認定為國家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中國農民豐收節湖北主會場活動在宜舉行。鄉村振興全省考核獲優秀等次。
過去一年,我們刀刃向內、自我革命,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建立健全定期會商、督查評價、動態反饋等機制,全面落實省優化營商環境“三十條”“十必須十不準”,全市營商環境總體滿意度達到98.78%。“六多合一”改革經驗全省推廣,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互聯網+監管”全省試點深入開展。99.8%的政務服務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辦件時間總體壓縮78.4%。“非禁即入”全落地,“證照分離”全覆蓋。工程項目審批從立項到驗收時間最長74個工作日,一般社會投資項目壓縮至53個工作日,工業項目壓縮至33個工作日,考核排名全省第一。政府采購網上商城上線運行。科創貸、遠程異地評標、“刷臉辦電”創新舉措全省推廣,自貿片區2項創新經驗全國推介。群眾反映突出的供水供氣服務問題得到有效整治。“雙千”服務擴面提質。綜合信用指數排名全國地級市第4位。宜昌綜保區順利通過國家驗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相繼獲批。新增出口實績企業29家。
過去一年,我們靶向發力、系統治理,綠水青山更加靚麗。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有序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加快實施,完成投資30.9億元。長江禁捕退捕全面落實,退捕漁船1878艘,安置漁民3678人。實現船舶生活垃圾污水接收轉運處置全免費。首批入江排污口實現排查監測全覆蓋。固廢堆場、尾礦庫治理全面完成。磷石膏綜合利用率達到40%。主城區污水廠網生態水網共建項目加快推進。長江城區段岸線修復、沙河綜合整治等公園城市項目加快實施。柏臨河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建立。河湖長制工作獲國務院督查激勵。植樹造林2321.35公頃、退耕還林693公頃。新增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58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村212個。新建改建農村廁所7.99萬個。夷陵、枝江被評為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范縣。城區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改善幅度連續兩次排名全國第一。獲評“2020最具生態競爭力城市”。成為國家裝配式建筑范例城市。地質災害治理得到加強。成功應對多年不遇的特大洪澇災害。
過去一年,我們以人為本、傾心盡力,民生保障切實加強。財政一般性支出壓減27.3%,民生支出占比提高到80%,集中財力保基本民生、保基層運轉。農村最后337戶676人全部脫貧,連續三年脫貧攻堅成效考核位居全省前列。城鎮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全面完成。完成邊界村基礎設施補短板項目100個。組織外出務工就業73.08萬人。實現高校畢業生在宜就業創業2.76萬人。創業擔保貸款增長308%。新增城鎮就業6.6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47%。及時啟動社會救助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惠及困難群眾115萬人次。公益普惠性幼兒園占比達到84%,義務教育起始年級大班額基本清零,產教融合不斷深化。教師“縣管校聘”改革全面實施。創新舉辦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昭君文化旅游節。奧體中心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宜昌博物館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愛國衛生運動深入開展。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改革全面展開,“兩中心、兩基地”等公共衛生補短板項目加快推進。長期護理保險試點落地實施。亞行貸款綜合養老示范及PPP示范項目進展順利。新改建農村公路1912公里,“美麗宜道”突破2000公里。首批409個老舊小區改造國家試點項目基本完成。城區新改建菜市場16個,建成垃圾分類居民小區1303個,新增公共停車泊位4023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面開展。“七五”普法圓滿收官。安全生產首次實現“一無四降”。
一年來,我們始終把黨的領導貫穿政府工作全過程,認真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嚴格執行“三同步”責任區工作制度,不斷錘煉“嚴緊硬實”好作風,廉潔政府建設得到上級紀檢監察機關充分肯定。嚴格依法行政,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人民政協監督,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地方性法規草案1部,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和建議243件、政協委員建議案和提案390件。宜昌被評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國防動員、民族宗教、援藏援疆、審計、參事、氣象等工作取得新成績。
各位代表!踏平坎坷成大道,越是艱險越向前!2020年,我們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進行的斗爭艱苦卓絕,取得的成效好于預期,為“十三五”收官畫上圓滿句號。五年來,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統籌做好“穩促調惠防保”各項工作,打好三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綜合實力明顯增強。生產總值達到4261.42億元,人均生產總值突破10萬元,均為2015年的1.4倍;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7232元、18515元,是2015年的1.37倍、1.43倍。綜合實力躍居全國百強城市第51位。宜都、枝江躋身全國縣域經濟百強、全國文明城市。
發展質效明顯提升。文化旅游、建筑業成為千億產業,精細化工產值占化工產業比重提高17.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占比由2015年的39.4%提高到44.6%。東陽光創新藥仿制藥一期、廣汽宜昌基地、三寧乙二醇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相繼建成。全社會研發投入占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2.36%,高新技術企業達到640家,上市公司達到12家。創新能力位居國家創新型城市53位。
生態環境明顯優化。以壓倒性力度推進長江大保護,沿江134家化工企業“關改搬轉”任務基本完成,復綠長江干支流岸線293.6公里。城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提高到308天。國考、省考斷面水質優良率穩定達到100%。森林覆蓋率達到66%。綠色發展指數全省第一。
改革開放明顯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效,行政機構、“放管服”、生態環保、農業農村、醫療衛生等重點領域改革實現新突破,完成國家和省級改革試點示范68項。建成自貿片區、綜保區、保稅物流中心、跨境電商綜試區等8大開放平臺。
民生福祉明顯改善。5個縣、243個村、44.25萬人全部脫貧。暢通工程、學前教育、消危減土、老舊小區和菜市場改造5個三年行動計劃圓滿完成。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社會保障擴面提標,公共服務更趨均衡。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取得階段性成效。全面小康指數躍居全國地級市百強榜55位。
五年風雨兼程,五年碩果累累。回望五年奮斗歷程,最為銘記的是,2018年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長江、視察湖北、首站到宜昌,對宜昌殷殷囑托、寄予厚望,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指明前進方向、注入強大動力。最為可貴的是,新發展理念深入人心,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成為普遍共識和行動自覺,宜昌發展實現轉折性變化、深層次變革。最為自豪的是,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絕對貧困基本消除,全面小康勝利在望,第一個百年目標即將如期實現。最為欣慰的是,戰勝了“三期疊加”特殊困難,“化工圍江”困局基本破解,三峽高速收費站成功東遷,重點企業風險得以化解,宜昌地產汽車順利量產,港口資源有效整合,解決了一批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一批多年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最為珍惜的是,奪得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四連冠”,全國社會管理綜合治理長安杯“兩連冠”,全國雙擁模范城“七連冠”等系列榮譽,宜昌城市知名度、美譽度、影響力顯著提升。
各位代表!千淘萬漉雖辛苦, 吹盡狂沙始到金。這些成績的取得,根本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掌舵領航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凝聚著廣大干部群眾的辛勤汗水。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向中央、省屬在宜單位,向駐宜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表示衷心感謝!向所有關心支持參與宜昌抗疫斗爭和疫后重振的社會各界、海內外朋友,表示崇高敬意!特別是援宜福建醫療隊、廣東疾控隊,在最危急的關頭為我們拼過命,在最艱難的時候拉了我們一把,宜昌人民刻骨銘心、永遠感恩!
各位代表!前進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越是取得成績的時候,越要如履薄冰,越要居安思危。當前,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宏觀經濟形勢仍然復雜嚴峻,我市投資、消費等主要指標下滑嚴重,地方財政收支矛盾加劇,經濟復蘇基礎尚不牢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舊突出。特別是,城市輻射帶動力不強,城區經濟存在明顯短板;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困難較多;社會治理體系還不完善,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還有不少薄弱環節,城鄉公共服務供給與群眾期盼還有差距;少數政府工作人員擔當不夠、能力不強、作風不實。我們一定強化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發揚斗爭精神,努力改進工作,決不辜負人民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