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閱更多2021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
——2021年1月26日在江蘇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省長 吳政隆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江蘇省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一、“十三五”時期工作回顧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我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勝利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取得重大成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經濟實力躍上新的大臺階。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連跨三個萬億級臺階,由7.13萬億元躍升至10.27萬億元,人均達12.5萬元,居各省、自治區之首。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059億元,稅收占比達81.8%。13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和50條產業鏈培育發展取得明顯成效,有9個集群入圍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決賽、占全國1/5,制造業基礎更加堅實、競爭力進一步增強。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服務業增加值占比達52.5%。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余額分別超過17萬億元和15萬億元,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能力進一步提升。
(二)新發展動能顯著增強。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支撐和引領發展的能力進一步增強。全社會研發投入占比達2.82%,高新技術企業總數超過3.2萬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36.1件,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5%。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未來網絡、高效低碳燃氣輪機、納米真空互聯實驗站等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級孵化器數量居全國前列。加強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車聯網等技術創新與產業應用,首批實施人民銀行數字人民幣試點。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分別達到37.8%和46.5%,數字經濟規模超過4萬億元。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入推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勢頭強勁。
(三)城鄉區域發展更加協調。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業農村面貌發生巨大變化。新建高標準農田2070萬畝,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率達到80%,糧食年產量穩定在700億斤以上,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70%,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持續增強。特色小鎮、特色田園鄉村建設有力推進。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全面完成,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基本完成,農村金融等各項改革有序推進。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建設邁出實質性步伐。堅持陸海統籌、江海聯動、跨江融合,深入實施“1+3”重點功能區戰略,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中心城市能級顯著提升,城鎮化率達72%。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建成5G基站7.1萬座,基本實現全省各市縣主城區和重點中心鎮全覆蓋。電力、天然氣等能源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海上風電、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裝機規模居全國前列。南京祿口國際機場T1航站樓改擴建工程投入運營,通州灣新出海口等重大項目開工建設。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五峰山長江大橋、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建成通車,徐宿淮鹽、連淮揚鎮、滬蘇通、鹽通高鐵建成運營,連徐高鐵開通在即,南沿江、寧淮高鐵建設有力推進,滬蘇湖高鐵開工建設。全省高鐵運營里程新增1356公里、累計達2215公里,從全國第十四位躍升至第三位,“軌道上的江蘇”主骨架基本形成。
(四)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深入開展經濟、金融、社會、科技等領域風險隱患排查化解,政府隱性債務大幅減少,全口徑債務率穩步下降,非法集資高發勢頭得到有效遏制。扎實抓好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安全監管和應急救援能力持續加強,安全發展水平明顯提升,2020年全省各類安全生產事故起數、死亡人數比上年分別下降66%和63%。認真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戰略要求,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質量發生轉折性變化。累計關停取締“散亂污”企業57275家,處置“僵尸企業”876家,鋼鐵、水泥等行業完成去產能任務,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氨氮四項主要污染物排放分別下降約28.4%、25.8%、14%、14.6%,碳排放強度降低24%,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20%以上,均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目標任務。深入推進中央環保督察及“回頭看”、全國人大常委會《水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交辦問題和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問題整改,堅決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2020年,全省PM2.5平均濃度38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率達81%,水環境國考斷面優Ⅲ類比例達86.5%,主要入江支流和入海河流斷面全面消除劣Ⅴ類,創“十三五”以來最好水平。深入推進土壤保護和污染治理修復,土壤環境風險得到有力管控。全省林木覆蓋率由22.5%提高到24%。太湖治理連續十三年實現“兩個確保”。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數量居全國前列。持續鞏固“兩不愁三保障”成果,深入推進脫貧致富奔小康工程,全省254.9萬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821個省定經濟薄弱村全部達標,12個省級重點幫扶縣(區)全部摘帽。扎實做好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口支援工作,助力幫扶受援地區102個國家級貧困縣、近400萬人摘帽脫貧。
(五)改革開放深入推進。以“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為統領,深入實施“五大計劃”專項行動,開放型經濟水平進一步提升。累計實際使用外資1298億美元,規模保持全國首位。對外貿易穩中提質,2020年達4.45萬億元,居全國前列。一般貿易占比由43.8%提高到53.4%,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出口占比由22.9%提高到26.9%。國際產能合作不斷深化,中阿(聯酋)產能合作示范園、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建設扎實推進。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淮海國際陸港建設成效顯著。中國(江蘇)自貿試驗區南京、蘇州、連云港三大片區成功獲批。開發區轉型發展、特色發展步伐加快,南京江北新區、中韓(鹽城)產業園建設取得新的成效。國資國企、科技、價格、自然資源、農業農村等重點領域改革扎實推進。全面落實惠企政策,累計減稅降費8000億元。大力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民營經濟增加值達5.8萬億元,全省市場主體總量達1238萬戶。全省機構改革工作全面完成,政府職能轉變加快推進。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省政府取消、下放、調整行政權力事項525項,我省營商環境總體水平位居全國前列。
(責任編輯:宋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