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福利50集在线看,2023国产精品啪啪视频,一级a性色生活片久久毛片,国产91三级精选国产

資料:四川省2003年政府工作報告

2012年03月27日 13:30   來源:中國政府網   

     (點擊查閱更多2003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

    (2003年1月13日 張中偉 )

    各位代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省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過去五年工作回顧

    過去五年,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在省委領導下,在省人大、省政協的監督支持下,省政府認真貫徹九屆人大各次會議的決議,動員和組織全省各族人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跨越式發展為主題,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兩大機遇,乘勢而進,迎難而上,勵精圖治,開拓創新,完成了本屆政府的各項目標任務,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民族團結,政治穩定,社會安定,人民生活總體上實現了由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階段。

    初步統計,2002年全省國內生產總值4875.1億元,比上年增長10.6%,比1997年增長51.7%,年均增長8.7%。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由1997年的4029元提高到5767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91.5億元,同口徑比上年增長13.5%,比1997年增長64.0%;一般預算支出701.8億元,比上年增長18.1%,比1997年增長151.0%。

    過去五年,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始終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認真貫徹擴大內需的方針,用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集中精力抓發展。特別是中央作出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大決策后,省委、省政府集中全省人民的智慧,進一步理清了發展思路,確定了本世紀前十年追趕型、跨越式發展的總體目標,極大地調動了廣大干部群眾的積極性,全省上下人心思進、人心思干、你追我趕,扭轉了經濟一度下滑的被動局面,西部大開發取得良好開端,跨越式發展初見成效,經濟發展呈現出快速增長的好勢頭。

    著力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強第一產業,提高第二產業,發展第三產業,一、二、三產業結構由1997年的27.7:39.0:33.3調整到21.1:40.6:38.3。圍繞農民增收,堅持“三個穩定”,搞好“三個優化”,建設“三個體系”,著力抓好農業產業化、畜牧業、鄉鎮企業、勞務輸出和小城鎮建設,農業基礎地位得到加強。把電子信息產業作為“一號工程”來抓,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培育壯大電子信息、水電、機械冶金、醫藥化工、飲料食品等支柱產業,著力抓好“五個一批”,大力實施名牌戰略,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協調解決資金、能源、運輸等關鍵問題,保持了工業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以旅游為重點,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積極培育新的消費熱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850.1億元,比上年增長10.1%,比1997年增長52.6%。推進所有制結構調整,國有經濟控制力和支撐作用明顯增強,非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明顯提高。加強城鎮建設管理,加快城鎮化進程,城鎮化水平達到28.2%,比1997年提高3個百分點。優化區域經濟布局,各具特色的區域經濟格局正在形成。

    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抓住國家發行國債重點支持基礎設施建設的良好機遇,建成一批重大項目,長期困擾我省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瓶頸制約得到緩解,城鄉面貌發生巨大變化。五年間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188億元,比前五年增長1.1倍。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1500公里,民族地區通縣油路工程基本完成,嘉陵江渠化工程全面展開。完成雙流國際機場改擴建,建成或即將建成9個支線機場。鐵路建設得到加強。新增電力裝機700萬千瓦,城鄉電網建設和改造成效顯著。通信容量和普及水平成倍增長,廣播電視網基本覆蓋全川。建成一批控制性水利工程。60%的縣城和500個鄉鎮用上天然氣。

    認真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在全國率先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和退耕還林還草工程,1920萬公頃天然林得到有效管護,退耕還林54.2萬公頃,荒山造林13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26.62%,比1997年提高2.39個百分點。穩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長率由1997年的8.7‰下降到3.9‰。合理開發自然資源,基本實現耕地占補平衡,礦產資源開發秩序明顯好轉。加強重點區域環境保護和治理,實現“一控雙達標”目標,環境惡化趨勢得到有效遏制。

    加大改革開放力度。整體推進計劃、財稅、金融、價格、投資、住房、流通體制等改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增強。緊緊抓住國有企業改革這一中心環節,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現了國有大中型骨干企業三年改革、脫困目標,縣屬中小企業改制面達到98%。全面推進農村稅費改革試點,農民人均減負39.5%。加大對內對外開放力度,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著力培育外貿出口骨干企業,做好招商引資工作,全方位開放格局正在形成。外商投資企業達到6174家,有75家國際知名跨國公司來川投資落戶。五年來,實際利用外資52.5億美元,引進省外資金617.3億元。2002年,進出口總額44.7億美元,其中出口27.1億美元,較上年增長71.3%。

    全面發展社會事業。大力實施科教興川戰略。科技體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由1997年的33%提高到39%。成都高新區、綿陽科技城和省級重點開發區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基地建設進展順利。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加快人才培養,實現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目標。實施民族地區教育發展十年行動計劃初見成效。高校結構調整力度加大,高考錄取率由1997年的48%提高到72%,在校生人數達到41.2萬人。職業教育、成人教育、民辦教育加快發展。已有178個縣將農村中小學管理上收到縣。創作了一批有影響的文化精品,群眾文化活動廣泛開展,文物保護和考古發掘成績顯著。城市衛生工作取得新的突破,農村衛生工作有了新的進展,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進一步提高,平均期望壽命由1997年的69.7歲提高到71.7歲。全民健身活動蓬勃開展,競技體育取得好成績。廣播影視、新聞出版、哲學和社會科學研究、知識產權保護等事業取得顯著成效,地震、氣象、檔案、保密、地方志、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等項工作得到加強。

    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千方百計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6640元,比上年同口徑增加668元,比1997年同口徑增加226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107.6元,比上年增加120.7元,比1997年增加427.0元。堅持每年為人民群眾辦好一批實事。下大力做好就業和再就業工作,五年共有241.7萬下崗職工和城鎮失業人員實現就業。

    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和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實現應保盡保,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制度基本建立。積極推進開發式扶貧,完成了預定的扶貧攻堅目標,民族地區、革命老區和邊遠山區困難群眾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切實安排好災區群眾生活,注重對特困群體的救助。加強城鄉公用設施建設,改進公共服務,群眾生活繼續得到改善。

    切實加強民主法制建設。按照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要求,自覺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省政協的民主監督,加強與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的聯系,發揮參事咨詢作用。認真落實黨的民族政策,維護民族團結。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加強國防動員工作和后備力量建設,改善人民防空設施,全民國防意識進一步增強,軍政軍民關系更加密切。推進依法治省,嚴格依法行政,實行行政執法責任制。提請省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修訂61件地方性法規。搞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密防范和堅決打擊境內外敵對勢力的滲透、顛覆和分裂活動,堅決取締“法輪功”邪教組織,開展嚴打專項斗爭。重視人民群眾來信來訪,及時妥善處理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全省保持了社會政治穩定的大好局面。

    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著力推進政府機構改革,狠抓觀念、職能和作風轉變,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加大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力度,減少審批事項,規范審批行為。普遍推行政務公開。廢止、修改影響發展的行政規章和政策性文件372件。反腐倡廉,加大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的力度,切實糾正行業不正之風,抓好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嚴厲懲治了一批腐敗分子。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行為,市場經濟秩序有所好轉。認真解決農村合作基金和供銷社股金等遺留問題。加強安全生產工作,重特大事故得到遏制。

    各位代表!過去的五年,是很不平凡的五年,是經濟實力明顯增強、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的五年,是改革不斷深化、開放不斷擴大的五年,是基礎建設、生態工程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的五年,是人民安居樂業、生活顯著改善的五年。全省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巨大成就,是在面臨亞洲金融危機、世界經濟波動、我國出現通貨緊縮趨勢、我省自然災害頻繁的情況下取得的,確實來之不易。這主要得益于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正確指引,得益于中央擴大內需的方針,得益于西部大開發戰略,得益于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是全省各族人民齊心協力、不懈奮斗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駐川部隊、政法干警、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經濟社會發展和政府工作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國民經濟整體素質不高,結構性矛盾和體制性障礙仍然突出。部分國有企業機制不活,企業市場主體地位亟待加強。非公有制經濟薄弱,縣域經濟實力不強,開放型經濟發展不夠,工業化、城鎮化水平較低。就業形勢嚴峻,農民增收難度大,部分群眾生活困難。有些地方治安狀況不好,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任務還相當艱巨。腐敗現象在某些地方某些領域還比較突出。政府職能和工作方式與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還不相適應,少數干部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作風還比較嚴重,有的工作抓落實不夠。在今后的工作中,省政府將在代表們的監督支持下,認真解決上述矛盾和問題,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

    今后五年工作目標

    黨的十六大描繪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藍圖,對實現第三步戰略目標作出了全面部署。二十一世紀頭二十年,是一個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十分珍惜、緊緊抓住這一戰略機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要干好頭五年,準備后五年,謀劃再十年,提前翻兩番,確保分階段地實現三大目標:一是到2005年,確保實現省第八次黨代會確定的奮斗目標,即初步建成西部經濟強省,基本建成長江上游生態屏障,西部文化強省建設取得明顯成效,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圓滿完成“十五”計劃。二是到2010年,確保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總體目標,即建成西部經濟強省和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努力實現新的跨越。三是到2020年,確保實現全省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提前翻兩番,力爭全省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000美元,趕上當年全國平均水平。使全省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今后五年的奮斗目標是:

    ———經濟發展。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2%,到2007年達到7425億元,人均達到8535元。一、二、三產業增加值比例達到17:42:41,城鎮化水平每年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非公有制經濟比重提高到50%以上。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萬億元,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2000公里,改造縣際公路5000公里,新修鄉村道路1萬公里;新開工總裝機容量2500萬千瓦的電力工程,建設全國最大的水電基地;建成一批控制性水利樞紐工程,農田保灌能力明顯提高。

    ———政治文明。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取得新的進展,基層民主進一步擴大。法制建設加強,依法行政水平提高。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進程加快,形成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民族精神得到弘揚,公民自覺遵守基本道德規范,社會誠信進一步增強,城鄉文明程度明顯提高,社會環境和諧穩定。

    ———社會事業。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9%。國民教育普及程度接近全國平均水平。文藝精品豐碩,文化產業壯大,建成一批標志性文化工程。全民健身活動蓬勃開展,競技體育水平明顯提高。醫療衛生服務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

    ———生態環境。森林覆蓋率達到30%,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26%。全省主要江河干流水質明顯改善,流入江河的泥沙量得到有效控制。大中城市空氣質量穩步提高。建成一批“三廢”處理工程。

    ———人民生活。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9000元和2600元以上。力爭貧困地區基本實現脫貧。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就業水平明顯提高。生產生活環境有較大改善,大多數城鄉居民過上較寬裕的小康生活,安居樂業。

    實現上述目標,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我們要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攬各項工作,把黨的十六大和省第八次黨代會精神,落實到發展先進生產力、發展先進文化、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來。

    要推動思想進一步解放。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用時代發展的要求和改革創新的精神審視我們的思想和行動,倡導敢闖敢試敢干精神,堅決沖破一切妨礙發展的思想觀念,堅決改變一切束縛發展的做法和規定,堅決革除一切影響發展的體制弊端。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不斷從實踐中總結好的經驗和做法,以創新的思路加快發展,以先進的經濟思想和經營理念推進新跨越。

    要推動發展進一步加快。緊緊抓住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努力保持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快速增長勢頭,使全省經濟總量躍上一個新臺階。大力推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一二三產業互動,城鄉經濟相融,加快工業化,推進農業產業化,推進城鎮化。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梯度推進。成都平原地區應該發展得更快一些,有條件的地方要朝著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邁進。攀西、川南地區要抓好優勢資源開發,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丘陵地區、盆周山區要發展壯大特色產業,加快發展縣域經濟。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要加大扶貧開發力度,積極發展生態經濟。認真實施科教興川和人才強省戰略,營造良好的用人環境,搞好人才資源開發,變人力資源優勢為人力資本優勢。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

    要推動改革進一步深化。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整體推進,重點突破,注重制度建設和創新,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上取得新進展,在探索農村經營體制創新上取得新經驗,在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上取得新突破,在轉變政府職能、改革完善行政管理體制和工作方式上取得新成效。面對經濟全球化和加入世貿組織的新形勢,適應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不斷提高開放水平,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市場,優化資源配置,拓展發展空間。

    要推動社會進一步穩定。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切實加強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在社會穩定中推進改革發展,通過改革發展促進社會穩定,確保社會的長治久安和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康。

    要推動人民生活進一步改善。關心群眾疾苦,努力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推進扶貧開發,繁榮各項社會事業,滿足人們多樣化的物質文化需求,使全省各族人民共享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生態良好的成果。

    要推動廉政建設進一步加強。圍繞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這個根本問題,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旗幟鮮明、毫不動搖地把反腐敗斗爭深入進行下去,保證權力沿著法制化和制度化的軌道運行,使廣大公務員廉潔從政,執政為民。務必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樹立人民公仆的好形象。

    2003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的重要一年,是推進四川發展新跨越的關鍵一年,也是新一屆政府工作的第一年。按照省委八屆二次全會的部署,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堅持擴大內需方針的機遇,堅定不移地推進跨越式發展,進一步深化改革,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加快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積極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堅持實施科教興川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保持我省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努力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繁榮各項社會事業,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堅持依法治省與以德治省相結合,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切實做好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城鄉居民生活水平,保持社會穩定。我們要堅定加快發展的信心,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減少不利因素的影響,知難而進,迎難而上,努力開創各項工作的新局面,確保全省國內生產總值增長9%。

    一、著力提高工業經濟整體競爭力

    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保持工業快速增長勢頭,確保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和凈利潤分別增長13%。

    促進工業結構優化升級。繼續培育壯大電子信息、水電、機械冶金、醫藥化工、飲料食品等支柱產業。重點支持長虹、攀鋼、五糧液、一汽川旅、煙草等一批大企業大集團的發展,加快綿陽家電、德陽重大裝備制造、瀘州西部化工城、資陽車城、夾江瓷都、攀枝花新材料、川南電力、啟明星鋁業等重要工業基地建設。支持成都市抓好東郊工業結構調整。改善中小企業的服務環境,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加快發展。繼續實施名牌戰略,提高川產商品市場占有率。

    加快企業技術進步。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以成都高新區、綿陽科技城為重點,推進成德綿高新技術產業帶建設。搞好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基地建設,辦好重點開發區。鼓勵支持企業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大力振興裝備制造業。抓好國債技改項目和200項省重點技改項目,搞好攀鋼三期技改,支持80戶重點優勢企業建立技術中心。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

    加大工業運行協調力度。重點抓好資金、能源、運輸協調工作,力爭“三有一不”企業流動資金和重點企業技改資金及時落實到位,切實搞好電力、煤炭、天然氣供應的綜合平衡,協調好公路、鐵路、航空、水運運輸。加強經濟運行的預警預測,重視市場營銷,及時解決影響工業發展的突出問題。切實抓好安全生產,重基層、打基礎、強監管,努力消除隱患,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二、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全面發展

    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工作重點放在農村,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實力,培育更多的經濟強縣。繼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保護和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100元以上。

    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扶持和壯大一批骨干龍頭企業,加快生豬、糧油、果蔬、藥材、茶葉等優勢產業發展。積極發展食品工業,提高農產品商品率和加工比重。發展優質畜牧業,力爭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48%。積極推廣“五專”帶農戶、“公司+基地+農戶”、“訂單農業”等方式,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和農業綜合效益。

    積極實施優質無公害農產品工程。集中布局,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優勢農畜產品產區,提高產品優質率。加強農業質量標準體系和檢驗檢測體系建設,推行標準化生產,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增強農業的市場競爭力。

    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把勞務輸出作為一個產業來開發,加強組織培訓,提高勞動者就業能力,規范勞務中介市場,擴大勞務輸出規模,提高勞務輸出的質量和效益。保護外出務工經商農民的合法權益,引導和鼓勵外出務工者中的優秀人才回鄉創業。

    堅持調改結合,把結構調整與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結合起來,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實行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和大中小微并舉,擴大農田保灌面積。抓好小流域綜合治理,減少水土流失。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

    提高國土資源管理和利用水平,切實保護基本農田,實現耕地占補平衡。加強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堅決取締非法采礦,規范培育礦權市場。繼續搞好生態工程建設,加強天然林資源保護,力爭退耕還林33.3萬公頃,啟動80萬公頃川西北草原治理工程,抓好退牧還草工作。重視環境保護,加快岷江、沱江水污染治理,關閉整頓污染企業。

    三、積極推進城鎮化

    不失時機地加快城鎮化步伐,不斷增強城鎮綜合實力和服務功能,充分發揮城鎮輻射帶動作用,確保城鎮化水平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

    優化城鎮規劃。按照優化強化特大城市、加快培育大城市、積極發展中小城市、有重點地發展小城鎮的思路,逐步形成布局合理、規模適度、結構協調、功能互補的現代化城鎮體系。針對城鎮建設凌亂無序、風格千篇一律等突出問題,切實加強城鎮規劃的集中統一管理,塑造特色突出、富有文化品位的城鎮風貌。大中城市要堅持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經營,搞好凈化、綠化、亮化、美化,提升城市形象,增強吸引力;小城鎮發展要以縣城和有條件的建制鎮為基礎,同發展鄉鎮企業和農村服務業結合起來,形成產業支撐,提高集聚能力。

    強化城鎮經營。以全新的觀念經營城鎮,以全新的機制運作資源,采取市場化運作,以城建城,以城養城。發揮城鎮土地“第二財政”功能,由政府壟斷土地一級市場,經營性建設用地全部實行掛牌、招標、拍賣,盤活土地存量,用好增量。嚴禁零星分散批地、土地場外交易和隱形交易,堅決堵住政府土地收益流失的口子。

    推進戶籍改革。消除不利于城鎮化發展的體制和政策障礙,取消對農民進城的不合理限制,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引導人口合理有序流動,促進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

    加強綜合執法。加大城鎮綜合整治力度,搞好城市行政綜合執法試點。實行監督處罰權與罰沒收款權分離,加強執收執罰監督,優化執法環境。推進綜合執法工作信息化建設,提高城鎮現代化管理水平。

    推進社區建設。抓好社區組織、場地、經費三落實,完善社區功能,增強社區凝聚力。加強城鎮文化建設,增強居民現代城市意識。發展社區服務業,增加就業崗位,方便群眾生活。

    四、加快發展第三產業

    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提高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

    培育壯大旅游支柱產業。認真實施旅游產業發展總體規劃和行動方案,加大旅游開放力度,提高旅游國際化、市場化水平,積極發展休閑、度假等特色旅游,增加入境游比重,加快旅游經濟強省建設步伐。確保旅游總收入達到475億元,增長25%。圍繞自然生態和歷史文化兩條主線,加強九寨溝、黃龍、峨眉山—樂山大佛、都江堰—青城山、三星堆、大熊貓保護區等世界遺產和國家級、省級風景名勝區的保護管理,積極開發新景區。切實抓好“大九寨”國際旅游區建設,辦好第27屆國際攝影大會等國際性會議。逐步把成都等重點旅游城市建成中國最佳優秀旅游城市。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配套服務功能,豐富旅游文化內涵。積極開發特色旅游商品。拓展旅游市場,與世界知名媒體合作,整體策劃宣傳四川旅游形象,開通四川電視臺旅游頻道。整頓和規范旅游市場秩序,創造良好的旅游環境。引進國內外知名旅游企業和先進管理模式,推進國有旅行社改制工作。

    支持商業大公司、大集團提高綜合競爭能力。發揮川菜品牌優勢,做大做強餐飲業。大力發展信息業和會展經濟,著力培育文化、教育、體育、住房、汽車等新的消費熱點。大中城市要在文化產業和現代物流業發展上取得明顯進展。培育一批有影響的區域性批發市場。積極推行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發展規范中介服務業。力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以上。

    五、加大投資力度

    爭取國家大力支持,引導民間投資,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2000億元,增長11%。

    把投資的重點放在交通、能源、農業和水利、生態建設、城建環保等領域。建成川主寺至九寨溝高等級公路,九寨黃龍、攀枝花機場,福堂水電站,桐子壕航電樞紐等重點項目;加快南充至廣安、大竹至重慶、西昌至攀枝花、宜賓至水富等高速公路,南充機場,川東北油氣田,紫坪鋪水利樞紐、大橋水庫灌區工程和嘉陵江渠化工程等重點項目建設;力爭新開工廣元至巴中、南充至重慶、遂寧至重慶、都江堰至汶川等高速公路,遂寧至重慶、巴中至南江樂壩鐵路,成都地鐵一期,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北指廊,瀑布溝水電站,廣安電廠二期,江油電廠擴建,全省縣城電網改造,武都引水二期等重點項目;做好雅安至西昌、樂山至宜賓等高速公路,康定機場,溪洛渡、向家壩、錦屏一級等水電站,亭子口水利樞紐,升鐘水庫二期,毗河引水等工程前期準備工作。加快江河航道整治,用好長江“黃金水道”。加強重點項目管理,實行目標責任制,做到組織、責任、項目和資金四落實。加強工程監管,嚴格執行五項制度,強化質量、資金、安全管理,確保工程質量,提高投資效益。改善和加強高速公路等重點基礎設施的運營管理。

    六、推進改革開放

    按照中央的部署,重點抓好四項改革。一是深化國有企業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搞好國有企業。加快重點優勢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規范。促進國有大中型企業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完成60戶國有大中型企業產權多元化改革,全面完成縣屬中小企業改制,轉換經營機制,轉變職工身份。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提高國有企業經營管理水平。重點抓好軍工等行業的改革脫困,力爭完成70戶國有企業的破產退出,使23戶企業走出困境。探索有效的國有資產經營管理體制和方式,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二是深化農村經濟體制改革。鞏固農村稅費改革試點成果,搞好配套改革,防止農民負擔反彈,任何地方都不許在農村搞突擊清欠。積極化解鄉村不良債務。在穩定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加強農村信息、科技和市場服務體系建設,積極發展專業協會。深化供銷合作社改革,搞好助農增收。三是穩步實施金融體制改革,支持國有銀行搞好綜合改革,辦好農村信用社。四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深入開展清理行政審批項目、清理行政事業性收費、清理部門銀行賬戶和清理社團組織工作,大力推進政務公開。

    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繼續做好加入世貿組織過渡期的各項應對工作,提高按國際慣例和世貿組織規則辦事的能力。把外貿出口的持續穩定增長擺在重要位置,大力推進外貿主體和出口商品、出口市場多元化。搞好“大通關”、出口退稅等綜合服務。確保全年出口增長11%以上。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以企業為主體,以項目為載體,加大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力度,創新利用外資方式,吸引更多的國內外知名企業來川落戶。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到海外建立營銷網絡和窗口企業。做好外事僑臺工作,加強與港澳的合作。大力發展技術貿易,擴大對外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積極參與省際經濟技術協作,重視把握北京奧運會、上海博覽會商機。爭取實際利用外資11億美元,引進省外資金170億元以上。

    七、放手發展非公有制經濟

    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加快發展,發揮其在促進經濟增長、擴大就業和活躍市場等方面的作用。取消一切限制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不合理規定,放寬民間資本的市場準入領域,在投融資、稅收、土地使用和對外貿易等方面采取措施,實現公平競爭。鼓勵非公有制經濟通過收購、兼并、參股、控股等形式,參與國有企業改革。引導非公有制企業引進先進技術、人才和管理方式,逐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依法保護非公有制經濟的合法權益,協調解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支持一批有競爭力的非公有制企業做大做強。

    八、做好財稅金融工作

    努力增收節支,實現當年財政收支基本平衡。全省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02億元,同口徑增長9.5%;一般預算支出532億元,增長5.1%。嚴格依法治稅,搞好重點稅源監控,做到應收盡收。堅持財權與事權統一,增強預算約束,嚴格體制運作。調整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保證重點支出,確保教師和公務員工資按時足額發放。增加和規范對困難地區的財政轉移支付。完善部門綜合預算管理、國庫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購制度,強化非稅收入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加快市、縣、鄉財政改革步伐,以縣為基礎,逐步建立和完善公共財政體系。

    加大金融對經濟的支持力度,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建立和完善社會信用體系,構建互利雙贏的新型銀企關系。引導金融企業加強營銷,改善服務,增加信貸投放。支持銀行調整優化信貸結構,確保國債項目配套貸款,增加重點優勢企業流動資金和技術改造信貸投入;積極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問題;改善農村金融服務,推廣小額信貸,加大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信貸支持。整頓和規范金融秩序,繼續妥善處理合作基金、供銷社股金、非法集資等遺留問題。

    九、努力改善人民生活

    增加城鄉低收入群眾的收入,力爭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11%以上。廣開就業門路,確保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認真落實再就業優惠政策,辦好再就業援助中心,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支持和促進下崗失業人員轉變擇業觀念,自主創業,重點幫助大齡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繼續抓好“兩個確保”,多渠道籌集社會保障基金。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高度重視城鎮“低保”工作,加大財政投入,做到應保盡保。

    大力推進扶貧開發,狠抓“五大扶貧工程”的資金落實、項目落實、幫扶單位落實。依靠鄉村和社區,完善救助措施,認真幫助困難群眾解決“上學難、看病難、就業難、住房難”等實際問題。抓好防災減災工作,切實安排好災區、貧困地區群眾的生產生活,確保國家安排的救濟款、農業稅災歉減免資金真正落實到戶。

    十、繁榮各項社會事業

    加強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增加科技投入,進一步推進產學研結合,大力推廣先進適用技術,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提高利用知識產權的能力。堅持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并重,充分發揮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作用。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

    加快人才培養,合理使用現有人才,吸引更多優秀人才來川創新創業。抓好“兩基”鞏固提高工作,確保民族地區教育發展十年行動計劃順利實施,政府的教育投入要向義務教育特別是農村教育傾斜。努力擴大高中階段招生規模。加強重點院校建設,積極創建名牌大學。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適度擴大普通高校招生規模。重視對貧困學生的資助,加強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創業指導和服務。爭取在職業教育、對外聯合辦學上有所突破,大力發展民辦教育。重視特殊教育。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認真整頓治理學校亂收費行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師德和業務水平。

    繁榮文學藝術創作,組建一批文化產業集團。改善文化基礎設施,加快標志性文化工程和基層文化網絡建設。深入開展“掃黃、打非”,加強文化市場管理,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辦好重大文化節慶活動。做好鄧小平誕辰100周年紀念活動籌備工作。依法保護和合理利用重點文物,啟動民族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積極穩妥地推進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業改革。

    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加強農村公共衛生工作,推進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搞好農村新型合作醫療改革試點,切實解決農民看病難問題。繼續深化城市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抓好重大疾病和地方病、傳染病的預防控制。加強衛生監督監測工作,加大衛生執法和藥品、食品監督管理力度。加強中醫藥工作。進一步搞好醫德醫風建設。加強計劃生育工作,繼續搞好“三結合”,把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以內。

    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切實抓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實施全民健身計劃,提高競技體育水平,辦好重大體育賽事。認真貫徹落實婦女兒童工作“新兩綱”,保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重視老年人工作,發展殘疾人事業。做好檔案、保密、地震、氣象、地方志等各項工作。

    十一、保持社會政治穩定

    加強民主政治建設。堅持聯系人大代表的“三項制度”,堅持重大決策前與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協商制度,堅持政府部門與民主黨派、工商聯的對口聯系制度。自覺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省政協的民主監督,接受人民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發揮作用。抓好村(居)民自治工作,堅持和完善職工代表大會和其他形式的企事業單位民主管理制度,切實保障人民群眾依法行使民主權利。全面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

    維護社會穩定。重視人民群眾來信來訪,解決好群眾關心的突出問題。做好人民調解工作,開展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務。化解各種不穩定因素。深入開展對“法輪功”邪教組織的斗爭。加強國家安全工作,嚴厲打擊境內外敵對勢力、民族分裂勢力的犯罪活動。做好民族地區穩定工作。全面實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整體聯動防范工程,深入開展打黑除惡專項斗爭,掃除社會丑惡現象,堅決改變一些地方社會治安不好的狀況,保持良好的社會秩序。

    推進新時期國防建設。加強全民國防教育,增強全民國防意識。重視國防動員工作,抓好人武部、民兵、預備役部隊思想和組織建設,搞好教育訓練,加強人民防空建設。做好“雙擁”共建工作,鞏固和發展軍政軍民團結。搞好兵役工作和轉業、復員、退伍軍人安置。

    新的一年,全省改革發展穩定的任務十分繁重,必須努力建設廉潔、勤政、務實、高效的人民政府。全體公務員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帶頭學習和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成為勤奮學習、善于思考的模范,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的模范,勇于實踐、銳意創新的模范。繼續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切實轉變政府職能,不斷消除體制性障礙,把政府職能逐步轉到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公務員素質,積極推行電子政務,辦好政務服務中心,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繼續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堅持依法治省,嚴格依法行政,清理整頓行政執法隊伍,做到公正執法。狠抓作風建設,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斗,主動為基層搞好服務,主動為企業排憂解難,主動為群眾多辦實事。克服形式主義,反對虛報浮夸。要深入持久地開展反腐敗斗爭,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抓住最容易產生不廉潔、腐敗行為的環節,繼續加大從源頭上治理腐敗的力度,嚴厲查處腐敗案件,堅決懲治腐敗分子。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做好信息、統計工作,推動政府決策科學化。

    各位代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我們展現了光輝燦爛的美好前景,西部大開發的深入推進,為我們提供了加快發展的難得機遇。讓我們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和國務院領導下,在中共四川省委的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倍加顧全大局,倍加珍視團結,倍加維護穩定,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萬眾一心,奮發圖強,為推進四川發展新跨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

    名詞解釋

    1.“三個穩定”、“三個優化”、“三個體系”:“三個穩定”是指穩定農村基本政策、穩定基本農田面積和穩定糧食基本生產能力;“三個優化”是指優化農產品品種和品質結構、優化農村產業結構和優化農業區域布局;“三個體系”是指農業科技服務體系、農業市場服務體系和農業信息服務體系。

    2.“五個一批”:指大力推進工業結構調整,做大做強一批,引進擴張一批,鼓勵扶持一批,脫困解難一批,調整退出一批。

    3.“一控雙達標”:1996年8月,國務院作出了《關于環境保護若干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到2000年,全國所有工業污染源排放污染物要達到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標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使本轄區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在國家規定的排放總量指標內;直轄市及省會城市、經濟特區城市、沿海開放城市和重點旅游城市的環境空氣、地面水環境質量,按功能分區分別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簡稱“一控雙達標”。

    4.民族地區教育發展十年行動計劃:即《四川省民族地區教育發展十年行動計劃》,主要內容包括民族地區教育基本狀況、民族地區教育發展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以及加快民族地區教育發展的保障措施。主要目標是:從2001年起到2010年,我省民族地區要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強化基礎教育、職業教育,發展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建立基本適應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西部大開發需要、體現民族特色和時代特點的民族地區教育體系,在推進素質教育、實現教育資源優化配置的基礎上,使教育更直接地為群眾脫貧致富服務,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主要措施有:加大對民族地區教育的投入,在10年內投入30億元;認真落實對民族地區教育的對口支援;努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積極發展以衛星電視教學為重點的現代遠程教育;加強寄宿制學校建設,因地制宜開展雙語教學;調整教育結構,合理利用資源,提高辦學效益。

    5.“三廢”:指廢水、廢氣、廢渣。

    6.“三有一不”企業:指“有市場、有效益、有信譽,不挪用”的企業。

    7.計劃生育“三結合”:指開展計劃生育工作要與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生育相結合。

    8.“五項制度”:指項目業主負責制、資本金制度、招投標制度、工程監理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

    9.“大通關”:指快捷、便利的外貿進出口通道。

    10.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指以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為基礎,資金繳撥以國庫集中收付為主要形式的財政國庫管理制度。即各項財政性收入(包括預算內和預算外資金)都繳入國庫存款賬戶或預算外資金財政專戶,各預算部門和預算用款單位實際支付所購買的商品或勞務款項時,通過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的有關賬戶辦理資金劃撥,便于政府財政部門對各預算部門及預算用款單位的每一項支出過程實行監督。

    11.部門綜合預算:指各部門根據其履行職能的需要,按照“內容全面、完整,項目確定、明細,定額科學、公平,程序規范、透明”的要求,統一編制反映本部門所有收入和支出的綜合預算,一個部門一本預算。

    12.“兩個確保”:指確保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和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13.“五大扶貧工程”:即移民扶貧、教育扶貧、衛生扶貧、新村扶貧和牧區扶貧。

    14.“兩基”:指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

    15.婦女、兒童工作“新兩綱”:指《四川婦女發展綱要(2001—2010年)》和《四川兒童發展綱要(2001—2010年)》。

    16.聯系人民代表的“三項制度”:指省政府確定的聯系人民代表的走訪、辦事和通報制度。

    17.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整體聯動防范工程:這是一項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長效機制建設。指在黨委、政府的統一指導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組織協調,公安機關發揮骨干作用,整合全社會的治安防范資源,建立專群結合、動靜結合、全天候的防控體系。

(責任編輯:黃楠)

商務進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