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閱更多2003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
(2003年1月10日洪虎)
各位代表,吉林省第九屆人民政府任期已滿。現在,我代表省九屆人民政府,向吉林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并請省政協各位委員提出意見。
一、過去五年的經濟社會發展
1998年以來的五年間,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我省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
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九五”計劃全面完成,“十五”計劃實施進展順利。積極貫徹國家擴大內需的方針,努力擴大投資、促進消費和增加出口,保持了國民經濟較快增長。2002年全省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243億元,比1997年增加796億元,年均增長9.0%;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8000元,由1997年全國第15位升到第14位;一般預算全口徑財政收入達到244.9億元,比1997年增加89.9億元,年均增長9.6%。農業基礎地位進一步加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達到450億斤階段性水平。2002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630億元,比1997年增加近一倍;從1999年6月開始結束了工業連續42個月嚴重虧損的局面,2000、2001年實現凈利潤均超過85億元,2002年實現凈利潤可達到100億元左右。五年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981億元,比前一個五年增加1.2倍。2002年完成投資近800億元,比上年增長17%。560個國債基建項目已竣工510項,102個國債貼息技改項目進展順利。城鄉建設取得顯著成就。新增公路8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30公里,一級公路950公里。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較快,鋪設光纜線路近3萬皮公里,新增局用交換機容量365萬門。建成各類水利工程3430項。農村電網一期改造全面完成。建設了一大批環保工程和城市公共設施。
經濟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三次產業結構由1997年的25.4∶39.8∶34.8調整到2002年的20.3∶43∶36.7。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取得積極成效。在農業總收入中,糧食收入比重已降到50%以下。畜牧業已成為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綠色食品產業發展水平居全國前列,園藝特產業發展迅速。農業產業化經營成效顯著,糧食加工能力達到150億斤。工業結構呈現新的變化。汽車、石化、食品、醫藥、電子信息等支柱和優勢產業的產值已占整個工業的70%以上。工業技術裝備水平明顯提高,五年技改投資累計576億元,2002年完成技改投資150億元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呈現較強增長勢頭,2002年全省高新技術產品產值達585億元,為1997年的7.3倍。一大批資源枯竭、資不抵債的企業和不符合產業政策的“五小”企業通過關閉、破產退出市場。服務業不斷創新和發展。2002年第三產業增加值達822億元,五年間年均增長10.0%。交通、郵電、餐飲、商貿等傳統服務業穩步發展,新的商業業態大量涌現。旅游、房地產、會展等新興服務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金融、信息、咨詢、法律等現代服務業迅速興起。
改革開放進一步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步伐加快。到2000年底,較好完成了國家實施的國有企業改革脫困三年計劃。積極探索建立國有資本出資人制度,省政府設立5個國有資本營運決策會議,全省組建了46個國有資本營運機構,初步建立了適應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國有企業經營管理者選拔任用制度。國有經濟調整改組取得初步成效,國有控股的股份公司達110戶,其中上市公司25戶,企業集團發展到118戶,絕大多數國有中小企業以多種形式放開。“通海高科”重組成功。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吸納就業比1997年增加120萬人。2002年非國有單位的固定資產投資比重已超過50%。經濟市場化進程加快,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顯著增強。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取得較大成績,計劃、投資、財稅、金融、糧食管理體制和城鎮住房制度改革有新的進展。在全省積極穩妥地開展了農村稅費改革試點。重點小城鎮改革與發展步伐加快。省、市、縣、鄉四級政府機構改革順利完成。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制定并實施了《加入WTO過渡期吉林省應對工作指導意見》。外貿出口連續四年以兩位數增幅遞增,預計2002年出口額達16.8億美元,在全國位次由第23位上升到第17位。對外開放領域不斷拓寬。治理投資環境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五年累計利用外資16.9億美元,2002年外商投資企業實現銷售收入比1997年增加2倍多。對外勞務合作居全國前列。加強同國內發達地區的經貿合作,利用省外資金成為重要的資金來源渠道。開發區帶動作用增強,預計2002年各類開發區完成國內生產總值520億元,占全省的23.2%。圖們江地區開發開放取得實質性進展。
科技、教育和各項社會事業不斷發展。科技進步與創新步伐加快。五年共取得科技成果2228項,其中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占16.5%。基因工程人胰島素研制和投產,使我國成為世界第三個該產品生產國。在現代中藥、光電子、計算機軟件、科學儀器、功能高分子材料、生物技術、生態農業等多個高技術競爭領域形成比較優勢。進一步推進了省屬開發型科研機構的企業化轉制和省院、省校、校企合作。建立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96個。各類科技創新創業孵化器達到8個,科技功能園區達到10個。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基地建設加快,2002年中藥工業產值、利稅躍居全國第1位。教育事業獲得大發展。“兩基”成果進一步鞏固。基礎教育布局得到優化。改造中小學危房51.4萬平方米,新建校舍89.6萬平方米。職業教育呈現生機,2002年各級各類職業學校達379所,在校學生20多萬人。高校管理體制調整順利實施,學科建設工程取得初步成效。大力推進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近三年學生公寓和食堂建設面積是前50年的總和。設立新制二級學院13所。2002年高校在校生達到26.5萬人,比1997年增加15.5萬人;高校招生錄取率達73.8%,毛入學率超過18%,初步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民族教育保持全國先進水平。社會科學事業繼續發展。文化事業進一步繁榮。文藝影視五年來共獲國家級獎項200余項,廣播和電視的人口覆蓋率分別達到95%和96%。新聞出版業全國綜合排位由25位升至18位。農村基層文化建設取得較大成績。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疾病預防控制得到加強,人均期望壽命達73.1歲,比1996年提高3.1歲。群眾性體育活動廣泛開展,競技體育共獲世界冠軍61項。婦女兒童、老齡和殘疾人事業進一步發展,國防動員、人民防空、軍民共建、擁軍優屬和優撫安置工作不斷推進,氣象、地礦、測繪、地震監測、史志等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可持續發展水平明顯提高。人口自然增長率由1997年的6.8‰降到2001年的3.38‰,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的歷史性轉變。制定實施了《吉林省生態省建設總體規劃綱要》,生態省建設全面啟動。積極發展生態環保型效益經濟,組織實施了20項工程、60個項目,培育了148個綠色名牌產品。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6000萬畝,治理鹽堿地157萬畝、荒漠化土地150萬畝,退耕還林還草214.5萬畝。松花江、遼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取得初步成效,完成了工業“一控雙達標”任務,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明顯改善。積極開展人工影響天氣和災害預防。森林、水、土地、礦產等資源的合理利用和保護水平進一步提高。
城鄉人民生活繼續改善。預計2002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180元,比1997年增長47.5%,年均增長8.1%;克服農業連續嚴重受災和農產品價格下降的不利影響,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了恢復性增長,2002年達到2360元,比1997年增長8%。2002年全省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突破2000億元,人均儲蓄額在全國排第10位。努力開拓就業崗位和開展就業服務,五年共有64萬城鎮失業人員、85萬下崗職工實現就業和再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5%左右。以城市養老、失業、醫療保險和最低生活保障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保障體系框架初步建立。從2000年起基本實現了“兩個確保”。失業保險進一步完善,對“低保”對象基本做到了應保盡保。居民生活質量和環境進一步改善。城鎮人均住房建筑面積達到20平方米,城市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6.08平方米。建制鎮自來水普及率達68.5%,鄉村通公路率達99.3%,村屯通電率達98.5%。城鄉電話普及率每百人22.6部。建設了一批城市供水、道路、環境等重大設施。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取得新成果。深入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思想道德建設進一步加強,城鄉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取得新成果。在全國率先推行“直選”式的村民自治,全省城市社區居民自治組織初步建立。村務公開、廠務公開取得較大進展。政府自覺接受人大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提請審議實施的地方性法規18件,發布規章131件。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廢止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347件,取消和暫緩執行各類審批項目364項。民族宗教工作取得新進展。加強人民群眾來信來訪工作,黨和政府密切聯系人民群眾的渠道更加暢通。努力化解各種社會矛盾,維護了社會基本穩定。嚴厲打擊各種刑事犯罪和“法輪功”等邪教組織的違法活動,社會治安環境明顯改善。提出并實施“為民執政、科學理政、依法行政、從嚴治政”的施政方針,加強了政府自身建設。調整完善省政府決策智力支撐體系,推進了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在全國率先推行鄉以上四級政府政務公開,省政府和部分市州政務大廳建成運行。實行了省直建設項目統一管理,完成了省直機關會計集中核算試點準備工作。認真落實領導干部廉潔自律規定和廉政建設責任制,堅決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加大查辦案件力度,深入推進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各級政府廉政建設取得較大成效。
各位代表,過去的五年是不平凡的。我們國家經受住了亞洲金融危機和連續嚴重自然災害的考驗,積極應對國內有效需求不足和加入世貿組織的挑戰,保持了國民經濟較快發展和社會不斷進步,各項建設事業都取得較大成就,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回顧五年來的政府工作,我們在省委的統一領導下,堅持各項工作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經濟工作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凝聚全省各方面力量,不斷克服前進中的困難,努力推進吉林經濟跨越式發展;堅持“高效益、廣就業、可持續”指導方針,注重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主要矛盾和突出問題,推動各方面工作不斷取得突破;堅持實施科教興省、開放帶動、縣域突破和人才興業戰略,大力推進改革開放、結構調整和科技進步,積極開創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新局面;堅持把穩定作為壓倒一切的任務,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確保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順利進行;堅持踐行為民執政宗旨,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為執政之本、為政之要,維護和發展人民群眾利益。這些基本做法在今后工作中要繼續堅持和發展。
五年來所取得的成績,是全省各族人民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的正確領導下,努力進取,開拓創新,團結奮斗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吉林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各階層群眾和各級干部,向各級人大、政協、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及各界愛國人士,向中央駐吉各單位和駐吉部隊、武警官兵及公安司法干警,向所有關心和支持吉林省建設的海內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問題。主要有: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城鎮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少數群眾和少數行業一些職工生活還較困難;失業下崗人員增多,社會保障制度尚不完善;各種社會矛盾較多,存在著一些不穩定因素,社會治安狀況不盡如人意;改革開放有較大差距,投資環境亟需進一步改善,市場經濟秩序尚未切實好轉;工農、城鄉、地區之間發展差距呈擴大趨勢,整體發展水平相對先進地區仍較落后;政府自身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推動思想解放不夠,依法行政還存在許多問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風和弄虛作假、鋪張浪費現象還較突出,腐敗問題在相當范圍內存在。對這些問題,我們一定高度重視,努力加以解決。
(責任編輯:黃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