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黑龍江省2004年政府工作報告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午夜福利50集在线看,2023国产精品啪啪视频,一级a性色生活片久久毛片,国产91三级精选国产

資料:黑龍江省2004年政府工作報告

2006年02月17日 11:06   來源:東北網   

(點擊查閱更多2004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

 

    (2004年2月9日 張左己)

    各位代表:

    我代表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省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一、2003年工作回顧

    2003年,我們在省委的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的各項重大部署,解放思想,振奮精神,齊心協力,迎難而上,全面完成了省十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

    戰勝了非典等多種自然災害。面對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我們堅持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科學決策,精心組織,加大投入,嚴密防控,實現了“力爭不發生,確保不擴散”的防治目標。面對罕見的干旱、嚴重的洪澇、低溫等多種自然災害,各級政府積極動員和組織人民群眾奮起抗災自救,努力降低損失。大災之年糧食總產仍超過500億斤,農民人均純收入平穩增長,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得到保證。

    國民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突出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著力解決制約經濟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主要問題,實現了速度效益同步增長。全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4433億元,增長10.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594.9億元,增長28.9%,其中地方工業企業實現利潤28.5億元,增長1.2倍;固定資產投資1241億元,增長12.0%;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48.8億元,增長12.9%,一般預算支出564.9億元,增長8.5%,收支平衡,略有結余。

    經濟結構調整成效顯著。農業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實施種植業與畜牧業主輔換位戰略,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35.2%,比上年提高2.8個百分點。奶牛發展到117.6萬頭,增長26.1%。建設優質農產品產業帶,實施大豆振興計劃,大豆面積增長16.6%。大力發展優質高效作物,綠色食品總產量達到700萬噸,增長14.7%,總量居全國首位。實施以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化為重點的工業結構優化升級,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800億元,增長21.4%。主導產業加快發展,機械、食品和醫藥行業的增加值分別增長25.0%、19.8%和51.1%,成為工業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量。第三產業克服“非典”影響,增加值增長10.1%。旅游業實現收入222.3億元,增長9.0%。民營經濟發展加快,實現增加值1301億元,占全省國內生產總值的29.3%,實繳稅金增長14.3%。

    以國有企業改革為重點的各項改革取得新進展。重點推進國有大中型企業產權制度改革,樺林橡膠、北滿特鋼、黑石化、哈亞麻、黑乳等經營困難的大型企業,相繼完成改革重組。90%的中小企業進行了產權制度改革,其中大多數實現了民有民營。改制后的企業開始呈現生機和活力。農村稅費改革試點進一步深入,通過調整農業稅和農業特產稅政策,減輕農民負擔2.3億元;農業稅因災減免8.9億元。推進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抓住糧食市場轉旺的有利時機,大力促銷,降低了庫存,減輕了財政負擔。積極向主銷區調糧,滿足主銷區需求,維護了國家糧食安全。財政改革取得新進展,部門預算和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穩步推進,政府采購面進一步擴大,非稅收入改革試點啟動。行政管理體制和機構改革繼續深化,行政審批事項比上年減少522項,基本完成了省政府機構改革,新組建的機構運轉正常。

    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大力開拓國際市場,壯大外貿主體,增加大宗商品出口,進出口總額53.3億美元,增長22.5%,其中出口增長44.6%。利用外資12.9億美元,增長4.1%%。實施“走出去”戰略,我省企業積極發展境外投資和跨國經營,在森林采伐、礦產和房地產開發等方面取得了可喜進展。加強同其他省區的經貿合作,引進省外資金106億元,增長26.6%。

    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社會事業投入比上年增長1.5倍。科技進步取得成效,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168家,高新技術165項;21個項目列入國家的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新增產值、利稅均居全國前列;哈爾濱、大慶兩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現技工貿總收入466億元,利稅62.5億元,分別增長29.2%和20.4%。素質教育全面推進,基礎教育穩步提高,職業教育得到加強,高等教育健康發展。醫藥衛生和計劃生育事業加快發展,醫療、防疫和疫情信息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體育事業蓬勃發展,我省運動員共獲11項世界冠軍、9項亞洲冠軍、149項全國冠軍,再次被國家授予競技體育年度突出貢獻獎,群眾性體育運動繼續普及。文化戰線繼續推進精品戰略,優秀劇目獲國際金獎1項、國家獎55項。省圖書館、省科技館等文化設施建成并投入使用。地方志工作取得新進展。廣播電視事業取得新成績,省衛視頻道已在27個省市落地。民族宗教和國防建設事業健康發展。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取得新成效。

    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加強。積極推進依法治省,狠抓“兩風”建設,促進了依法行政、規范行政、廉潔行政和司法公正,公民的法制意識進一步增強。大力推行政務、企務、村務公開,各項民主決策和監督制約機制正逐步完善。深入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開展了“改陋習、樹新風、塑形象”活動,提高了人們道德素質和文明、健康、科學生活的水準。深入開展“嚴打”整治斗爭,社會治安持續穩定。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做好信訪和矛盾糾紛排查工作,信訪總量下降,秩序好轉。全面整治交通秩序,交通安全形勢趨于平穩;加強安全生產和森林防火長效機制建設,安全生產尤其是煤礦安全生產形勢明顯好轉。

    人民生活繼續得到改善。把維護好、實現好和發展好人民群眾利益作為政府根本宗旨,千方百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6679元,增長9.5%。農民人均純收入2525元,增長5.0%。城鄉居民儲蓄3342.4億元,增長14.6%。移動電話機、微型計算機、數碼相機和轎車等高檔商品銷售分別增長4.8倍、1.8倍、1倍和11.2%,城鎮、農村人均住房面積分別增加0.9、0.3平方米。廣泛開展了十項利民行動。全省新增就業崗位56萬個,實現就業再就業近70萬人。確保了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工資及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按時足額發放。全省156.2萬低保對象的基本生活得到保證。幫助農民工追討拖欠工資1億多元;完成了2016個村屯、93萬人的飲水解困任務。農村電網改造基本完成,城鄉居民用電實現了同價。首批啟動的500個扶貧重點村基本實現了脫貧目標。

    各位代表,2003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我們經受嚴峻考驗并取得重大勝利的一年,是揚正氣、樹新風、促改革、謀發展并為今后打下堅實基礎的一年。成績的取得,是黨中央、國務院親切關懷、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省委統一部署、科學決策的結果,是省人大、省政協有效監督、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全省人民艱苦奮斗、開拓創新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干部、解放軍指戰員、武警部隊官兵和公安民警,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全省各族人民,向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向關心支持黑龍江發展的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看到,我省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還存在著諸多困難和問題,突出表現在:農業基礎薄弱,抗御自然災害能力不強,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對外開放水平不高,全省經濟的外向度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民營經濟比重較小,對國民經濟的拉動力不強;就業、再就業形勢依然嚴峻,社會保障壓力較大;發展環境還不盡如人意,需要進一步改善。對于這些問題,我們一定要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2004年工作任務

    2004年是全面落實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發展的重要一年,是全面實施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也是我省招商引資年和改善環境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義重大。今年省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以“努力快發展,全面建小康”為統領,以振興老工業基地為契機,以擴大對外開放為突破口,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大力推進各項改革,實施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步伐,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經濟質量和效益,促進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提高城鄉人民生活水平,為全面完成“十五”計劃奠定堅實基礎。

    全省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0%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5%以上,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5%,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5%以上,新增城鎮就業崗位55萬個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7%,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以內。為實現上述目標,要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加快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和工業結構優化升級

    按照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繼續推進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做到有進有退,優勝劣汰。加快體制創新和機制創新,以引進戰略投資者為重點,繼續大力推進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加快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力爭基本完成省屬國有大中型工業企業和多數市屬國有大中型工業企業的產權制度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結構,使股份制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加快分離企業辦社會步伐,抓好哈爾濱、齊齊哈爾、大慶市分離企業辦社會工作,爭取列入國家試點,支持大慶石油系統和哈爾濱鐵路局等中央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全面推進地方企業分離辦社會。加強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工作。對資不抵債、扭虧無望的企業,加大實施破產力度,積極推進已列入政策性破產計劃的22戶國有企業實施破產,力爭15戶國有企業列入國家實施政策性破產計劃。改革中要注意維護各方面的合法權益,做好職工安置工作。通過市場競爭轉讓產權和處置資產,確保國家利益不受損失。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切實加強國有資產監管。

    全面推進工業結構優化升級,構筑產業競爭新優勢。圍繞裝備、石化、能源、食品、醫藥和森林工業六大基地建設,加快企業信息化步伐,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提高產品質量,增加產品品種,發展進口替代,做大做強一批重點骨干企業。發揮中心城市的帶動、輻射作用。充分利用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等城市產業基礎較好、科技人才集中、綜合配套能力較強的優勢,加快形成獨具特色的產業發展格局,抓好大型電站設備、重型機械、數控機床等一大批利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項目,加快傳統產業優化升級。依托現有技術和產品優勢,加強技術研發和引進,努力提高我省優勢產品在國內外的市場占有率。承接國際產業轉移,推進省內企業與大型跨國公司的合作,重點引進先進技術,組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競爭力強的大企業和企業集團。積極支持有能力的企業上市融資。支持優勢企業打破地區、所有制界限進行戰略性重組,延長優勢產品生產加工鏈條,把產品優勢變為產業優勢;抓好電站設備、汽車、飛機、軍工等優勢產業的協作配套項目,發展配套產業,形成產業集群優勢。

    加快發展接續產業,推進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大慶要大力實施“以化補油”戰略,積極爭取國家支持,建設一批重大石化項目,加快石油基地向石化基地的轉變。雞西、鶴崗、雙鴨山、七臺河四個煤礦城市要在搞好現有礦井技改和新井建設、增加煤炭產量的同時,積極搞好坑口電站、焦化和煤化工等項目的建設,加快煤炭城市資源轉化和城市轉型的步伐。伊春、大興安嶺兩大林區要重點實施生態工程、商品林基地建設和林板、林紙一體化建設,大力發展家具等木材精深加工產品,提高林木資源利用率。積極推進林權改革試點。

(責任編輯:龍巍洋)

商務進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