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閱更多2005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
(2005年1月24日 羅清泉)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各位省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04年工作回顧
2004年,是我省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顯著成就的一年。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的正確領導下,各級政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搶抓機遇,頑強拼搏,求是創新,扎實工作,全省改革開放邁出了新的步伐,經濟發展呈現速度加快、結構改善、效益提高、活力增強的良好態勢,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省十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主要預期目標超額完成。
(一)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宏觀調控的政策措施,努力緩解經濟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
———采取積極有效措施,促進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充分運用中央關于加強農業特別是促進糧食生產的政策措施,進一步加大對“三農”的支持力度,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由于“政策好、糧價高、人努力、天幫忙”,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呈現多年少有的好形勢。主要農產品全面豐收,農業增加值增長6.5%;糧食播種面積達到5569萬畝,比上年擴大210萬畝;糧食總產210億公斤,比上年增加18億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330元,增長13%。
———嚴格土地管理,保護土地資源。嚴格控制新增建設用地,從5月份起暫停對各類占用土地項目的審批;全面清理開發(園)區,撤銷開發(園)區126家,核減開發區規劃面積1267平方公里,清退耕地36.68萬畝;積極推進土地開發整理,新開墾土地近40萬畝;整頓和規范土地市場秩序,全面推行經營性用地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制度,完善了土地收購儲備制度。
———按照“區別對待、有保有壓”的原則,積極推進投資結構調整。依法清理在建和擬建項目,共清理固定資產投資項目3666個,停建、緩建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137個,遏制了部分行業過度投資和低水平重復建設。同時,抓住國家宏觀調控帶來的新的發展空間和機遇,大力發展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現代制造業,加大農業、水利、能源、交通、環保和社會事業投資力度,支持有市場、有效益、有利于增加就業的企業發展,一批重大項目建設取得新進展。全省制造業投資和民間投資分別增長45.8%和57.9%,成為去年投資較快增長的主要力量。
———加強金融監管,服務經濟發展。積極支持金融部門嚴格按產業政策和信貸條件發放貸款,在信貸投向上支持農村經濟、中小企業和縣域經濟發展。金融機構年末存、貸款余額分別比年初增加1047億元和519億元。證券市場融資111.39億元。銀企合作進一步加強,省政府與國家開發銀行簽署了729億元的開發性融資協議,一批項目正在實施。
———加強經濟運行調節,努力保障煤電等生產資料供應和維護價格基本穩定。加強煤電油運尤其是煤、電的組織協調,在煤炭自給率只有5%的情況下,基本保證了企業生產和居民生活用電需要。加強對重要生產資料、食品、醫藥服務等價格監管與調控,嚴格控制出臺政府提價項目。通過分時電價優惠和控制流通環節進銷差率,組織了部分較低價格化肥重點支持糧食主產區。
(二)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和結構調整,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
———深入推進各項改革,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活力。以降低農業稅率和取消農業特產稅為契機,整體推進農村稅費改革、鄉鎮綜合配套改革以及糧食流通體制、國有農場管理體制、農村衛生體制、血防體制、動物疫病防治體制等多項改革,積極化解村級債務,農民人均負擔由上年77元降至42元。推進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和國有企業改革,確定了28家省屬企業經營性資產由省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省級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制基本建立;推進企業改革重組,已有15家大型國有企業改制為混合所有制企業,50家國有骨干企業改制為民營企業,國有中小企業改制面達到92%,縣市中小企業以民營為主的格局基本形成;籌集5.5億元資金支持省屬企業改革脫困,蒲紡、荊襄、大冶有色、汽車集團等重點企業改革脫困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財政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省直29個部門實行了比較規范的部門預算,省直所有一級部門和265個預算單位已全部納入國庫集中收付改革范圍。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投資體制改革、國土資源管理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等深入推進。
———以招商引資為重點,努力擴大對外開放。全省上下把招商引資作為擴大開放的重中之重,把發達國家及發達地區作為招商引資的主攻方向,通過到歐洲、日韓及香港和滬浙等地舉行一系列重大招商活動,簽訂了一大批引資合約,部分項目已開工建設。全年吸收外商投資23.56億美元,增長20%。外貿出口33.84億美元,增長27.4%。外經工作取得新進展,以海員外派為突破口,擴大了勞務輸出的總體規模。
———著力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以實施“三個三工程”為抓手,以八個行業結構調整為突破口,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列入“三個三工程”的100家大企業和100家中小企業發展加快,100個重點工業項目已有50個建成投產或基本建成,汽車、鋼鐵、石化、電子信息、煙草、紡織、食品、建材等行業結構調整取得新成果。農業結構調整方面,籌集9000萬元資金,支持建設了一批新的農業“板塊”,新增優質農產品基地200萬畝、名特優水產品基地100萬畝、畜禽小區100個、無公害農產品基地250個;狠抓龍頭企業和中介組織發展,促成了完達山、蒙牛、雙匯等一批國內知名龍頭企業落戶湖北;各類產業化組織帶動農戶500萬戶,占農戶總數的一半。區域結構調整方面,堅持一手抓縣域經濟發展,一手抓武漢城市圈建設。通過大力推進“一主三化”、簡政放權、財力下移等有效措施,全省出現了一批增長勢頭好、發展后勁足的縣市。推進武漢城市圈內各市之間的交通對接、產業對接、市場對接,武漢與8城市對接的7條高速出口公路進入建設或開工準備,圈內城市間已簽訂合作項目30多個。
———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經濟效益不斷提高。初步核算,全省實現生產總值6320億元,比上年增長11.5%;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1664.73億元,增長22.8%,是近幾年來增長最快的一年;實現利稅573億元,增長26%;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149.4,比上年提高17.5個百分點。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356.38億元,增長25.1%,其中城鎮50萬元以上項目投資2073億元,增長32.6%,扭轉了連續幾年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的局面。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67.5億元,增長13.1%,其中農村市場增長11%,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303.68億元,按可比口徑增長23.5%,其中工商稅收205.6億元,增長22.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023元,增長9.6%。
(三)堅持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一起抓,全面推進社會進步
———積極推進各項社會事業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多渠道增加社會事業投入,各項社會事業加快發展。義務教育收費實行“一費制”,增加了農村義務教育經費;高等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加快發展。科技創新能力增強,新增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級火炬計劃產業化基地、2個國家科技進步示范縣(市);全年登記省部級以上重大科技成果750項,申請專利7800件,技術合同成交額47億元。加強城鄉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公共衛生體系進一步健全。采取多種有效措施,奪取了阻擊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階段性勝利。群眾性體育活動蓬勃開展,競技體育取得新成績。高度重視人口、資源、環境工作,人口繼續保持低增長率,成功舉辦國際人口與發展論壇;加強對土地、水、森林、礦產等資源的保護與合理利用,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力度加大,三峽庫區及影響區18個水污染防治項目等按計劃基本建成。民族、宗教、對臺、外事、僑務、參事、文史、人防、防災減災、檔案、方志、保密、信訪、老齡、助殘等各項工作都取得新成績。
———加強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健全民主制度,推進政務、村務、廠務公開,有效保證人民群眾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參與公共事務管理和對政府實行民主監督。加強決策法制化、規范化和程序化建設,重大事項提請人大審議,重大決策加強同政協和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協商,聽取人民團體、咨詢機構的意見,提高了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水平。認真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和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制定并實施《省政府關于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若干意見》。積極開展國防教育和“雙擁”活動,支持部隊建設,做好軍轉干部、復員退伍軍人接收安置和優撫工作,軍政、軍民關系進一步密切。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依法嚴厲打擊各種犯罪和黑惡勢力;重視人民內部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和信訪接待工作,解決了一批久拖未決、群眾反映強烈的信訪案件,維護了社會穩定。高度重視安全生產,重大生產安全事故下降。深入開展反腐敗斗爭,狠抓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查處大案要案、糾正行業不正之風等項工作,廉政建設取得新成績。
———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堅持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廣大干部群眾,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政府工作人員的思想政治素質進一步提高。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和公民道德教育,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公民素質不斷提高。制定實施《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加強文化建設,社會科學、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等事業繁榮活躍,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精神產品。
(四)堅持以人為本,著力解決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
———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再就業。堅持抓發展促就業,通過財政扶持、貸款支持、稅費減免等措施推動創業,就業再就業工作取得明顯成績。全年城鎮新增就業60萬人,比上年增加15萬人;安置下崗失業人員43萬人,比上年增加2.3萬人;幫助困難群體再就業14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以內。
———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提高了國有企業退休職工退休費和城鎮“低保”補助水平。嚴格按規定將社會保障資金納入財政預算,確保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失業人員失業保險金和“低保”對象低保金按時足額發放。依法推進社會保險擴面征繳,新增擴面124萬人。
———切實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組織開展了清理拖欠進城務工人員工資、督促企業用工簽訂勞動合同、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禁止使用童工等多項勞動保障執法檢查,為17萬進城務工人員追回、補發工資2.08億元,依法追繳社會保險費9080萬元。嚴肅查處了征用土地中侵害農民利益、城鎮拆遷中侵害居民利益、企業改制重組和破產中侵害職工利益等突出問題,依法依規查處教育、醫療亂收費等行為。
———年初承諾的八件實事全面完成。一是城鎮新增就業人數超過年初目標15萬人。二是開工建設縣際及通鄉公路5164公里,完成路基2838公里、路面3126公里,超額完成年初目標。三是對30萬農村特困人口實施了救助,農村“五保戶”集中供養人數達13.1萬人。四是解決了貧困地區24萬多人的飲水困難,超過年初目標4萬多人;完成了1萬多戶、4萬多人的搬遷式扶貧建房任務。五是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由上年240萬人增加到467萬多人,按計劃完成了血吸蟲疫區滅螺及免費為4600多名危重血吸蟲病人進行救治的任務,投入1300萬元資金用于艾滋病防治。六是13個市級緊急救援中心、市級傳染病醫院(病區)、82個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縣級傳染病區建設項目完成進度計劃。七是籌措資金1.83億元,解決了91萬名貧困中小學生的入學問題。籌措資金3.1億元,資助13.5萬名貧困大學生完成學業。八是籌措資金2.18億元,完成了農村中小學126萬多平方米的D級危房改造任務,超過年初計劃。
各位代表!去年我省各項工作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正確領導,全省人民團結拼搏的結果,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鄂部隊、武警部隊,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等社會各界大力支持的結果。在此,我代表湖北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條戰線的廣大干部群眾,向所有關心和支持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海內外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回顧過去一年,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政府工作還有不少薄弱環節,經濟社會生活中還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困難。主要是:經濟體制、經濟結構、經濟增長方式等方面存在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尚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農業基礎脆弱,穩產保收能力較低,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的基礎不穩固;縣域經濟還比較薄弱,民營經濟和開放型經濟發展不夠,整體競爭力不強;物價上漲較快,尤其是一些重要原材料、能源和食品類價格漲幅過大,對企業生產經營和低收入居民帶來較大影響;煤電油運緊張,部分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資金不足,經濟發展的瓶頸制約問題突出;就業再就業壓力大,社會保障體系不夠健全,部分下崗職工、城鎮低收入居民和貧困地區群眾的生活還比較困難;政府自身建設尤其是行政能力建設、勤政廉政建設,以及抓落實的工作機制,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等等。對這些困難和問題,我們一定高度重視,積極采取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責任編輯:龍巍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