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閱更多2006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
(2006年1月15日 張中偉)
各位代表:
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查,并請省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一、“十五”工作回顧
過去五年特別是去年以來,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在省委領導下,在省人大、省政協的監督支持下,省政府動員和組織全省各族人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中央宏觀調控的要求,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機遇,奮力推進“三個轉變”,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進步,圓滿完成了十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超額完成了“十五”計劃的主要指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邁出可喜步伐。
(一)過去五年是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的五年
2005年,全省生產總值達到7385.1億元,比上年增長12.6%,比2000年增長69.8%,年均增長11.2%。三次產業結構由2000年的24.1:36.5:39.4調整為20.2:41.6:38.2。
認真落實惠農政策措施,嚴格保護基本農田,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確保了糧食安全,促進了農民增收。五年間財政對“三農”的投入達1246.2億元,比“九五”時期增加1.6倍。2002年以來,通過取消涉農收費和免征農業稅及附加,減輕農民負擔104億元,人均減負163元。近兩年,兌現糧食、良種和農機具三項補貼12.4億元。在全國率先開通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糧食總產量基本穩定在3400萬噸左右。肉類總產量由2000年的641.3萬噸增加到2005年的949.2萬噸。200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比上年增加223元,比2000年增加899元。
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培育壯大支柱產業和優勢產業,加強工業基地和園區建設,支持企業加大技改和營銷力度,搞好運行的綜合協調,保持了工業持續較快增長的良好勢頭。2005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034.4億元,比上年增長22.9%,比2000年增長1.4倍;預計實現凈利潤300億元以上,比上年增長30%左右,比2000年增長3.5倍左右。
圍繞自然生態和歷史文化兩條主線,改善基礎設施和進入條件,加強旅游精品建設,連續召開三屆旅發大會和首屆冬旅會,推動了旅游業快速發展,支柱產業地位正在形成。2005年旅游總收入721.3億元,比上年增加155.1億元,比2000年增加463.2億元,增長1.8倍。著力培育住房、汽車、文化、體育等新的消費熱點,改造提升餐飲等傳統服務業,積極推廣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等現代流通業態,大力開拓城鄉市場。200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81.4億元,比上年增長14%,比2000年增長78.4%。物價基本平穩,2005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1.7%。
加大依法治稅力度,認真落實國家稅收優惠政策,加快公共財政建設。2005年全省地方財政一般預算總收入完成830.4億元,比上年增長23.6%,比2000年同口徑增長1.4倍;一般預算支出完成1082.2億元,比上年增長20.9%,比2000年增長1.4倍。優化信貸結構,注重風險防范,妥善處理農村合作基金、供銷社股金等遺留問題,金融運行基本平穩。2005年末全社會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9905.3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7.1%,比2000年末增長1.2倍;各項貸款余額6743億元,比上年末增長8.7%,比2000年末增長66.4%。
(二)過去五年是改革開放深入推進的五年
大力推進“三個轉變”,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明顯增強。“十五”期間,繳入地方金庫的國有土地收益比“九五”時期增長19倍,土地市場、礦業開發秩序明顯好轉;民營經濟蓬勃發展,預計非公有制經濟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3.5%,比2000年提高13.8個百分點;人才強省戰略全面實施,創新創業環境不斷改善。集中精力打好國有企業改革攻堅戰,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步伐加快,破產兼并、主輔分離、軍工脫困等項改革初見成效。國有資產監管體系逐步完善。農村稅費改革取得重大進展,農村綜合改革初見成效。糧食流通新體制基本形成。公共財政基本框架建設穩步推進。政府投資行為進一步規范。金融、價格、流通等項改革深入推進。教育、衛生、科技、文化等項改革取得新的進展,實行了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鄉鎮衛生院上收縣管,在21個縣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
著力優化投資環境,培育發展外經貿主體隊伍,加強區域合作交流,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111家世界500強企業來川落戶,比2000年增加48家。五年實際利用外資51.9億美元,到位國內省外資金1816億元,比“九五”時期分別增長13.4%和7.5倍。出口161.9億美元,比“九五”時期增長1.3倍。對外承包工程和外派勞務不斷擴大。新增加德、韓、泰、法四國駐蓉領事機構。
(三)過去五年是城鄉面貌變化巨大的五年
抓住國家發行國債重點支持基礎設施建設的機遇,建成了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2005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462億元,比上年增長30.7%;五年共完成11647.7億元,比“九五”時期增長1.1倍。電力裝機容量預計達到2300萬千瓦,新增600萬千瓦。高速公路里程達到1759公里,新增759公里,完成三州通縣油路4276公里。鐵路營運里程達到3009公里,新增288公里,干線全部實現電氣化。完成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改擴建工程,2005年旅客吞吐量達1390萬人次。民用航空支線機場達到9個,其中新建九黃等4個,改擴建2個。紫坪鋪水利樞紐工程下閘蓄水、首批機組投產發電,瀑布溝水電站實現大江截流,溪洛渡、錦屏一級電站正式開工。實施三州移動通信扶貧工程,民族地區通信條件明顯改善。電話普及率由2000年的10%提高到38%,實現了全省鄉鄉通電話。加強城鎮規劃和管理,加快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和舊城改造,城鎮凈化、綠化、亮化、美化水平明顯提高。2005年城鎮化率達到33%,比2000年提高5.3個百分點。農村公路里程達到26萬公里,新增5.5萬公里,投資120億元用于農村電網建設和改造,農村居住、交通、通信、水利、能源等條件明顯改善。
推進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建設,2153.3萬公頃天然林得到有效管護,累計退耕還林87.9萬公頃,其中五年來退耕還林67.9萬公頃。退牧還草256萬公頃,荒山造林169萬公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2萬平方公里。自然保護區達到163個,面積占全省幅員的15.7%,森林覆蓋率由2000年的24.23%提高到2005年的28.98%。實施以岷江、沱江、嘉陵江流域為重點的水污染綜合治理,整治重點排污企業863個,嚴肅查處沱江水污染事故,出川水質明顯改善。城市污水處理率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比2000年提高18.6和8.7個百分點。
(四)過去五年是社會全面進步的五年
努力推進和諧社會建設,深入實施科教興川戰略,加快發展衛生、文化、體育、新聞出版等各項社會事業。“十五”期間財政對社會事業投入1684.6億元,比“九五”時期增長1.6倍。取得國家級重大科技成果78項,專利申請36279項。馳名商標達到23件。成都高新區、綿陽科技城、德陽重大裝備基地和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基地建設步伐加快。各級各類教育快速發展,辦學條件明顯改善。民族地區教育發展十年行動計劃順利實施。2005年,全省“普九”人口覆蓋率達到97.7%,比2000年提高4.7個百分點;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78.3萬人、高校在校生105.1萬人,分別比2000年增加24.4萬人、57.1萬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初步建立,有效防控了非典、人感染豬鏈球菌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疫情。五年共安排建設2596個鄉鎮衛生院。中醫藥工作有所加強。對327825人次農村扶助對象實行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低生育水平持續穩定,2005年人口自然增長率比2000年下降2.2個千分點。建成了沫若藝術院、巴金文學院等一批標志性文化工程。大熊貓被選定為北京奧運吉祥物。文物保護得到加強,“太陽神鳥”被確立為中國文化遺產標志。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分別達到95.4%和96.7%。新聞出版事業健康發展。群眾文體活動蓬勃開展,競技體育取得好成績。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廣泛開展,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和地方志、檔案工作取得新成果。完成了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等工作得到加強。加強民主法制建設,正確處理新形勢下的人民內部矛盾,切實加強信訪工作,妥善處置群體性事件,及時化解不穩定因素。實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整體聯動防范工程”,重點打擊搶劫、搶奪和盜竊活動,有效遏制刑事犯罪多發勢頭。堅決打擊“法輪功”邪教組織等敵對勢力的破壞活動,有效維護了國家安全。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得到認真落實。國防動員和國防后備力量建設加強,雙擁、優撫和退役軍人安置工作取得新的成績。
開展食品、藥品、農資等專項整治和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依法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商業欺詐、中介欺詐等行為,加大“掃黃打非”力度,加強審計和質量技術監督,推進信用體系建設,市場經濟秩序進一步好轉。
深入開展專項整治和安全生產示范鄉鎮創建活動,狠抓責任、機構、人員、經費、措施“五落實”,關停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礦山和小煤窯,嚴肅查處重特大事故,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初步建立。
(五)過去五年是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的五年
在發展經濟的基礎上,千方百計增加城鄉居民收入。200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802.8元,比上年增長8.6%,比2000年增長47.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386元,比上年增長8.8%,比2000年增長42.3%。堅持每年為群眾辦好“十件實事”。
全面落實各項扶持政策,抓好就業服務和職業培訓,大力促進就業再就業。“十五”期間,新增城鎮就業229.7萬人,151.2萬下崗職工和城鎮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2005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4.6%。鞏固“兩個確保”,搞好“三條保障線”銜接,養老、醫療、失業及工傷、生育保險覆蓋面擴大,保障能力增強。各級財政共籌集低保資金39.7億元,158.5萬城市低保對象實現了應保盡保,在134個縣實行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符合條件的五保對象全部納入供養。城鄉醫療救助體系逐步完善。失地農民補償安置工作得到加強。清理拖欠農民工工資23.1億元。
加大扶貧幫困力度,實施“萬村扶貧”規劃,深入推進“五大扶貧工程”。五年中央和省共投入扶貧資金147.1億元,解決了124萬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民族地區、革命老區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較大改善。安排各類救災資金26億元,重建倒塌房屋75萬間。實施農村人飲工程和紅層找水打井,解決了583.6萬人的飲水問題。
各位代表!過去的五年是很不平凡的五年。面對國內外市場的激烈競爭,面對突如其來的非典等重大疫情和重大自然災害的嚴重沖擊,面對經濟運行中出現的不穩定不健康因素,我們審時度勢,妥善應對,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牢牢把握主動權,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令人振奮的成就。取得這些成績,確實來之不易,這是全省人民齊心協力、不懈奮斗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駐川部隊、政法干警、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顧過去五年的奮斗歷程,我們有以下幾點深切的體會:一是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不動搖,堅持以人為本,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努力使政府工作充分體現時代的要求和全省各族人民的愿望,努力促進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二是始終堅持跨越式發展不動搖,無論出現什么情況、遇到什么困難,我們都緊緊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放松,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經濟增長才能一年比一年快,近三年經濟總量才能一年上一個千億元臺階。三是始終堅持市場配置資源不動搖,加大改革開放力度,通過“三個轉變”實現資源變資本,全省上下才像今天這樣充滿生機和活力。四是始終堅持把維護群眾切身利益放在首位不動搖,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在群眾“最盼”上贏民心,在群眾“最急”上見真情,在群眾“最怨”上改作風,密切了黨和政府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人民群眾創新創業的積極性才像今天這樣不斷高漲。五是始終堅持“舉旗幟、抓班子、帶隊伍、促發展”不動搖,不斷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著力搞好政府自身建設,切實增強執行力,才形成了風正人和事業興的可喜局面。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省經濟還是低水平上的快速增長,發展不足仍然是我們面臨的主要矛盾,制約我省經濟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和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粗放型增長方式亟待轉變。一是工業化水平低,自主創新能力不強。二是城鎮化水平不高,二元結構特征明顯,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加大,化解鄉村債務的任務艱巨。三是經濟增長的資源和環境約束加劇,煤電油氣運偏緊,土地和資金供需矛盾突出。四是人口和就業壓力大,社會保障體系不夠完善,部分群眾生活面臨不少困難。五是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形勢依然嚴峻,還存在一些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六是政府工作方式方法與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還不完全適應,少數干部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作風比較嚴重,腐敗問題在一些地方和領域較為突出,有的工作抓落實不夠。在今后的工作中,省政府將在各位代表的監督支持下,認真解決上述矛盾和問題,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
(責任編輯:石蘭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