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廣東省2006年政府工作報告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午夜福利50集在线看,2023国产精品啪啪视频,一级a性色生活片久久毛片,国产91三级精选国产

資料:廣東省2006年政府工作報告

2012年03月23日 14:56   來源:南方日報   

 (點擊查閱更多2006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

 

   (2006年2月22日 黃華華)

    各位代表:

    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政協各位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十五”時期的工作回顧

    “十五”時期是不平凡的五年,是我省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的五年。省政府在中共中央、國務院和中共廣東省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省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和省政協的監督支持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中共十六大及各次全會和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堅決執行中央宏觀調控政策,積極適應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的新變化,辦好“十件大事”,實施“十項工程”和“十項民心工程”,有效抑制經濟運行中不穩定不健康因素,成功戰勝非典型肺炎疫情和嚴重干旱及超百年一遇洪災等重大自然災害,經濟社會在新的水平上保持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在科學發展的道路上邁出堅實步伐。省十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2005年各項預期目標順利實現。省九屆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十五”計劃各項任務圓滿完成。

    ———總體經濟實力跨上歷史性新臺階。2005年全省生產總值突破兩萬億元大關,達到21701億元,占全國的11.9%,比“九五”期末增加10960億元,比上年增長12.5%,五年年均增長13%.一、二、三次產業增加值比重由2000年的9.2∶46.5∶44.3發展為6.3∶49.5∶44.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外貿進出口總額分別達6957億元、7883億元和428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6.3%、15.0%和19.8%,五年年均增長16.6%、14.1%和20. 3%.企業經濟效益持續改善,2005年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152.0,比2000年提高24.8點。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保持基本穩定。財稅收入大幅增加,來源于廣東的財政總收入達4432億元,占全國的1/7,比上年增長25.2%;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806億元,按可比口徑比上年增長18.4%,五年年均增長1 4.7%.金融運行平穩,信貸結構優化,年末全省金融機構存款余額達38119億元,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比“九五”期末翻一番,突破2萬億元。

    ———農業農村經濟加快發展?h域經濟取得新突破,有力促進了農業農村經濟發展。2005年67個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72 4億元和120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2.1%和20.5%.支農力度明顯加大,“十五”時期省級財政用于支農的資金達467億元。執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糧食總產量近兩年保持穩定。農業結構調整取得新成效,效益農業和特色農業迅速發展。林業、畜牧業發展加快。海洋經濟進一步壯大,產值約占全國的1/5.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全省農業龍頭企業達1482家,帶動農戶421萬戶,戶均年增收1401元。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有新發展,農產品深加工勢頭良好,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建設順利。農業先進適用技術得到廣泛應用,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3%.建立了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制度。城鎮化穩步推進,中心鎮輻射帶動作用增強。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農村電價進一步降低,2005年開始在全省免征農業稅,農民負擔大幅減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逐步規范,農村集體資產和財務管理水平提升。五年建成農村硬底化公路25200公里,修建、加固江海堤圍6305公里,完成水庫除險加固3522宗,營造生物防火林帶3.96萬公里。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動植物疫病工作得到加強。

    ———產業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產業高級化、適度重型化趨勢明顯。2005年工業九大產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分別為6108億元、2026億元,比上年增長20.3%和20.6%,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由“九五”期末的70.2%、20.1%提高至73.7%、24.4%.電子信息產業高速增長,2005年增加值達1755.5億元,穩居全國首位,比上年增長20.7%.以重大項目為帶動,支柱產業、重化工業和裝備制造業加快發展,汽車、石化、鋼鐵等重點產業帶動作用增強,輕重工業增加值比例由“九五”期末的48∶52轉變為44∶56.產業集群化、特色化步伐加快,形成15個國家級特色產業基地、15個產業集群升級示范區、159個專業鎮。大企業實力不斷增強,年營業收入超百億元的企業已達49家。實施名牌帶動戰略成效顯著,創建區域國際品牌工作正式啟動,獲“中國名牌產品”稱號的產品已達165個,總數居全國第一;華為牌程控交換機被評為全國三個“中國世界名牌產品”之一。物流、商務、會展、金融等現代服務業蓬勃發展,汽車、住房、教育、旅游、文化、體育等成為新的消費熱點。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成效顯著,信息技術得到廣泛應用。

    ———對外開放邁上新水平。2005年外貿出口總額達2381.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4.3%,是“九五”期末的2.5倍,五年年均增長21.0%.貿易結構得到優化,一般貿易出口533億美元,五年年均增長25.1%,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加快,帶動省內配套產值超過3000億元。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占出口總額的比重分別提高至69.0%和35.1%.私營企業成為新的出口增長點,獲外貿經營權的私營企業累計近4萬家,出口299.5億美元。進口工作得到加強,組織進口了一批關鍵技術、重大設備和重要原材料。吸收外資質量提高,2005年實際吸收外商直接投資123.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3.5%,五年累計實際吸收外商直接投資643.5億美元。工業九大產業和服務業吸收外資擴大,世界500強企業已有176家在我省投資設立581家企業,外商投資企業設立研發中心達246家。口岸通關環境和效率明顯改善。我省企業到境外投資設立加工貿易企業、合作開發資源能源步伐加快,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擴大。外事、僑務、臺務、旅游等工作取得新成績。成功舉辦廣東經濟發展國際咨詢會三次年會和2005廣東國際旅游文化節。

    ———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大跨越。交通網絡優化升級,編制完成《廣東省高速公路網規劃(2004—2030)》,與鐵道部簽訂加快廣東鐵路建設會談紀要,新落實建設11個鐵路項目。五年新增高速公路1954公里,通車總里程達3140公里,所有地級以上市通高速公路,與陸路相鄰省區的高速公路通道全部打通;緦崿F所有縣(市)通二級以上公路、縣到鎮通三級公路。建成梅坎、粵海等鐵路,新增鐵路里程414公里、地鐵60公里。武廣客運專線、新廣州客運站、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網、廣深四線、廣深港鐵路客運專線廣深段、洛湛鐵路岑溪至茂名段等項目開工建設。廣州新白云國際機場投入使用。內河航道整治工程全面展開,已完成整治648公里。沿海港口群發展迅速,廣州港繼續位居世界十大港口之列,深圳港集裝箱吞吐量居世界第四位,湛江港發展實現大跨越。能源建設大步推進。2005年省內發電裝機容量4800萬千瓦,比“九五”期末增長50.5%,西電東送500千伏輸電線路按期建成投產,目前經國家同意立項及在建的電源項目裝機總容量達1648萬千瓦,全省電力供應實現由持續緊張向逐步緩和的重要轉折。廣東LNG接收站建設順利,嶺澳核電站二期工程動工,一大批骨干電源和清潔能源項目加緊建設。環保、水利建設得到加強。珠江綜合整治和治污保潔工程扎實推進,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由2000年的18%提高至45%,完成燃煤燃油火電廠脫硫裝機容量58 6萬千瓦。東深供水改造工程完成,潮州供水樞紐及北江大堤、重點江海堤圍除險加固和安全達標工程進展良好。城鄉水利防災減災工程全面啟動。

    ———區域協調與合作發展取得新突破。山區經濟呈現快于全省平均水平的良好發展勢頭,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步伐加快。2005年山區5市生產總值和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分別達1395.9億元、66.2億元,比上年增長15.1%、24.9%;全省山區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516.8億元,比上年增長2 9.3%.成功舉辦兩屆珠三角與山區經濟技術合作洽談會,山區和東西兩翼與珠三角共建產業轉移工業園扎實推進。扶貧工作成效顯著,千村扶貧工程、農村安居工程順利實施。東西兩翼經濟發展有新突破,2005年地區生產總值達3344.5億元,比上年增長12.9%.粵西地區重化工業、臨港工業發展提速,粵東地區海洋經濟、民營經濟、特色經濟有新起色。編制完成全省、珠三角環保規劃和珠三角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珠三角作為世界重要的電子信息和家電制造基地的地位進一步鞏固,高新技術產業、重化工業和現代服務業迅速發展。廣州、深圳中心城市功能不斷完善,輻射帶動作用更加突出;浉郯暮献靼凑铡扒罢、全局、務實、互利”原則全方位展開,合作機制進一步完善,聯合招商引資和推介大珠三角活動成效顯著,深港西部通道、珠澳跨境工業區等建設順利進行,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扎實開展。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和區域經貿合作洽談會兩大平臺成功搭建,與“9+2”其他省區在經貿、交通、能源、勞務、旅游等領域的合作全面推進。泛珠三角橫琴經濟合作區前期工作積極進行。援藏援疆及對口幫扶廣西、貴州、重慶和三峽庫區工作取得新成效。與東盟地區的合作交流深入開展。

    ———各項改革不斷深化。按照構建公共財政和集中財力辦大事的要求進一步完善財政體制,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和財務核算集中監管等改革走在全國前列,財政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科學調控和促進作用顯著增強。2005年省級財政支出中,用于發展公共事業、維護公共安全和防范風險等方面支出的比重已達47.9%,用于幫助欠發達地區運轉和社會經濟發展的支出比重達到23. 4%.組建并完善了省市兩級國有資產監管機構,90%的國有企業進行了規范的公司制改造,國有經濟綜合實力增強。企業股份制改造加快推進,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迅速。民營經濟大發展,2005年實現增加值超過8000億元,占全省生產總值的近40%;年末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分別達227.4萬戶和44.9萬戶,比“九五”期末增加75.2萬戶和26.5萬戶。與國家有關部門聯合成功舉辦兩屆中國中小企業博覽會。金融改革與發展取得重要成果,組建了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穩步推進地方性商業銀行重組,化解和處置了一系列金融風險,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走在全國前列。國土資源管理體制改革順利完成,省部合作推進全省國土規劃編制工作。糧食購銷市場化改革穩步推進。投資體制改革步伐加快,在全國率先實行社會投資項目備案制。省、市、縣政府機構改革順利完成,省政府第二、三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取得實效,取消和調整審批事項989項,占總數的一半以上。事業單位改革穩步開展。科技、教育、文化、衛生、價格和供銷社改革深入進行。資本、技術、勞動力、土地、建筑、人才、產權市場健康發展。堅持打擊走私販私、制假售假、傳銷和變相傳銷等擾亂市場秩序的違法犯罪活動。高度重視保護知識產權。食品藥品專項整治成效明顯。各類社會中介組織、行業協會規范發展。企業和個人信用體系建設順利。

    ———文化大省建設成果豐碩。大力弘揚新時期廣東人精神,“愛國、守法、誠信、知禮”現代公民教育活動全面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得到加強。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取得新成果,深圳、中山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哲學、社會科學、新聞出版、廣播影視事業繁榮發展。文化體制改革試點范圍擴大,文化市場綜合執法順利實施。一批文化精品獲國家級獎項,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中國國際音像博覽會、中國音樂“金鐘獎”扎根廣東。新建成一批重點文化工程,省立中山圖書館改擴建、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等大型文化工程開工建設。由文化部和省政府在佛山共同主辦的亞洲文化部長論壇暨第七屆亞洲藝術節等一系列高水平重大文化會展活動成功舉辦?萍季C合實力增強,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居全國前列,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提高至49%.建立了一批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和公共技術創新平臺,重點領域關鍵技術和粵港聯合科技攻關取得新成效,高新技術園區建設上新水平。在16個扶貧開發重點縣開展義務教育免雜費試點。推動中小學布局調整,完成了對山區、老區3548所小學的改造。高中階段教育和職業教育迅速發展,技工學校在校學生數翻了一番多。五年新增普通高校50所,全省普通本專科在校生由2000年的29.9萬人增加到2005年的87.5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由11%提高至22%.順利完成廣州大學城一、二期工程。成人教育、民辦教育穩步發展。人才工作成效明顯,人才隊伍規模迅速擴大;窘⒐残l生體系,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不斷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業人口覆蓋率達50.5%,社區衛生服務不斷加強。成功舉辦第九屆全運會等重大體育賽事,廣州成功申辦2010年亞運會,我省運動員在雅典奧運會和第九、十屆全運會上成績顯著。積極實施婦女兒童發展規劃。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加快發展,依法管理宗教事務水平提高。國防動員、兵員征集、海邊防建設、民兵預備役和雙擁優撫安置工作進一步加強。民政、統計、人防、氣象、地震、檔案、參事、文史、方志等事業取得新成績。

    ———和諧廣東建設扎實推進。全省呈現政治穩定、社會安定、發展勢頭良好的可喜局面。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2005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14770元和4690元,五年年均實際增長8. 0%和4.1%.“十項民心工程”實施以來,僅省級財政就安排345億元用于全民安居、擴大就業、濟困助殘等民生項目。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成績突出;窘⒘司哂袕V東特色的積極就業政策體系,啟動實施“廣東省百萬農村青年技能培訓工程”,五年新增城鎮就業崗位459.4萬個,轉移農村勞動力就業256.1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左右。社會保險覆蓋面大幅擴大,養老、失業、工傷、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1565萬、1131萬、1605萬、1235萬人,均居全國首位,基本實現養老保險市級統籌。社;饾L存結余超千億元,其中2005年征繳收入達633億元,是2000年的3.3倍。初步解決了農墾和華僑農場職工參加地方養老保險統籌、企業軍轉干部養老和醫療保險等一批難點問題。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進一步健全,全省符合低保條件的17 1.9萬人實現應保盡保。較好解決了農村180萬群眾飲水難問題。治理教育亂收費、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中的不正之風等取得成效。勞動監察執法加強,建立了政府和企業家協會、工會三方協調機制,推動了和諧勞動關系建設。清理拖欠工程款工作扎實推進,基本完成政府投資項目清理拖欠工程款任務。信訪工作明顯加強,群體性事件得到妥善處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取得成效,依法嚴厲打擊嚴重暴力犯罪、“兩搶”等多發性犯罪以及其他各類犯罪活動,嚴厲查處“黃賭毒”。有效遏制境內外敵對勢力的滲透破壞活動!八奈濉逼辗ㄒ巹澣嫱瓿。監獄勞教工作加強。依法加大安全生產監管力度,以鐵的手腕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突出加強了對煤礦等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的安全專項整治。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成效明顯,人口自然增長率降到7.02‰以下,完成了國家下達的人口控制計劃目標。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切實加強,全省環境質量基本保持穩定,深圳、珠海、中山、汕頭、惠州、江門等城市獲“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稱號。林業生態省建設步伐加快,2005年森林覆蓋率達57.5%.江門、惠州、茂名、肇慶、湛江、開平等城市獲“國家園林城市”稱號。循環經濟加快發展,節能、節水、節材、節地和資源綜合利用工作積極推進。

    ———民主法制建設繼續加強。認真執行省人大及其常委會各項決議并向其報告工作,堅持向人民政協通報情況,自覺接受監督。密切聯系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眾團體,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和建議。村民居民自治和企事業單位民主管理制度進一步健全。五年共辦理人大代表議案7件、建議2 380件,政協提案2444件;向省人大常委會提請審議通過地方性法規52件、修訂或廢止法規36件;制定省政府規章34件,修改或廢止省政府規章88件。認真實施行政許可法和《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修訂了《廣東省人民政府工作規則》。行政執法責任制進一步健全,執法主體和執法行為得到規范,綜合行政執法工作穩步推進。強化審計、監察工作,嚴肅查處違紀違法案件和糾正違規行為。政務公開納入法制化軌道,電子政務穩步推進。廉政建設不斷加強,省政府向社會公開作出并認真履行四項廉政承諾。機關作風建設扎實有效,行政效率和服務水平有新提高。

 

    各位代表:經過“十五”時期的發展,我省經濟社會進入新的繁榮發展時期,為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更好地發揮排頭兵作用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礎。這是在中共中央、國務院的關懷指導和中共廣東省委的正確領導下,全省人民團結一致、心齊實干、奮力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干部職工、駐粵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人民警察和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社會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長期關心支持我省發展的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臺灣同胞、海外僑胞及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責任編輯:石蘭蘭)

商務進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