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江蘇省2006年政府工作報告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午夜福利50集在线看,2023国产精品啪啪视频,一级a性色生活片久久毛片,国产91三级精选国产

資料:江蘇省2006年政府工作報告

2012年03月23日 14:12   來源:新華日報   

(點擊查閱更多2006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

 

    (2006年1月16日 梁保華)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江蘇省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從今年開始,我們步入了“十一五”發展時期。根據中共江蘇省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省政府制定了“十一五”規劃綱要(草案),請各位代表連同政府工作報告一并審議,并請省政協各位委員提出意見。

    一、“十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就

    2005年是“十五”計劃的最后一年。在中共江蘇省委領導下,全省人民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同心同德,開拓進取,扎實工作,堅定不移地朝著富民強省、“兩個率先”目標邁進。十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2005年各項任務圓滿完成,“十五”計劃預期目標提前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建設按時序要求順利推進。

    一是綜合實力跨上新臺階。去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8萬億元左右,比上年增長14%以上,五年年均增長12.8%,人均生產總值可望達到3000美元。財政總收入達到3125億元,比上年增長23.8%,年均增長23%;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323億元,比上年增長26.4%,年均增長26.7%。去年底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2.2萬億元,其中居民儲蓄存款超過萬億元。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2.1%,五年年均上漲1.4%。經濟運行的穩定性明顯提高,經濟發展的協調性不斷改善。

    二是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新成效!叭r”工作得到加強。全面推行“一免三補”等支農惠農政策,全省免征農業稅。加大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去年省財政對“三農”投入150.4億元,五年年均增長30.6%。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提高,近兩年糧食持續增產,農業持續增效,農民持續增收。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去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超過7600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24%,比“九五”期末提高7個百分點。支持企業做大做強,營業收入超百億元的企業達到43家,F代服務業發展步伐加快,旅游、信息、社區服務業發展迅速。五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8萬億元,去年達到8740億元。進一步調整優化投資結構,能源、水利、交通、信息等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取得輝煌成果。新增高速公路1800公里,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2886公里;新增鐵路運營里程854公里;新增電力裝機容量2360萬千瓦,總裝機容量達到4230萬千瓦;固定電話和移動電話達到5600萬戶,新增3850萬戶;春尤牒K、潤揚大橋、南京長江二橋、南京長江三橋、滬寧高速公路擴建、寧啟鐵路一期、新長鐵路、南京地鐵1號線、南京奧體中心、南京新火車站、田灣核電站、揚巴一體化等一大批重點工程建成。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城鄉面貌發生顯著變化,去年全省城市化率達到50%左右,五年提高8.5個百分點。區域共同發展取得重大進展。大力推進沿滬寧線、沿江、沿東隴海線和沿海產業帶發展。加大對蘇北的支持力度,推進產業、財政、科技、勞動力轉移,去年向蘇北轉移500萬元以上項目超過2000個,省財政向蘇北轉移支付及其他各類補助131.6億元,比上年增長37.5%。蘇北發展的內生動力增強。蘇南蘇中蘇北呈現共同發展的新局面。

    三是改革開放實現新突破。農村綜合改革深入推進,稅費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基本建立,鄉鎮機構改革有序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繼續深化,國有資產監管體系基本建立,促進了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全省上市企業達到115家。完善政策措施,改善發展環境,民營經濟加速發展,全省私營企業達到50.7萬戶,注冊資本7234億元,比“九五”期末增加6285億元;個體工商戶175.3萬戶,增加26.3萬戶。全省基本形成了國資、民資、外資共同發展的格局。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取得重要進展。大力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清理減少行政審批事項,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和管理效率得到提高。按照“分類定位、分開管理、分別改革”的原則,事業單位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財政、金融和投資體制以及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領域的改革取得積極成效。開放型經濟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去年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227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3.4%,五年年均增長37.9%;出口123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0.6%,年均增長36.7%。去年外商直接投資實際到賬超過115億美元,五年新增500億美元以上。開發區建設、境外投資、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持續較快發展。

    四是社會事業取得新進步。深入實施科教興省戰略,“十五”期間,全省財政預算內對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事業投入1479億元,是“九五”時期的2.1倍。堅持教育優先發展,高中階段教育普及率達到89%,比“九五”期末提高21個百分點;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33.5%,提高18個百分點。高等院校、在校大學生、職校生數保持全國領先。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全面完成,農村中小學教師省標工資發放問題全面解決。加強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科技進步對工業、農業增長的貢獻率分別達到45.5%和55%。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加快發展,文藝創作、文化遺產保護取得豐碩成果,廣播影視、新聞出版和哲學社會科學事業取得新成績。加大公共衛生事業建設力度,全面建成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基本建成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體系。農村醫療衛生條件有所改善。婦女兒童工作、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取得新進步。成功承辦了第十屆全國運動會,全面實現“環境優美、設施優良、服務優質、成績優異”的目標,擴大了江蘇在海內外的影響。

    五是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去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19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150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7.5%和8%以上,比“九五”期末增長81%和43.3%。城鎮登記失業率近三年持續下降,去年控制在3.6%。五年新增城鎮就業380萬人,新增農村勞務輸出286萬人。經過近三年的努力,惠及千家萬戶的農村五件實事取得顯著成效,新建農村公路4.1萬公里,基本實現了行政村通公路,改造草危房15.2萬戶,新增改水受益人口960萬人,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5.7%,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覆蓋面達到85.5%。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城鎮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和失業保險覆蓋面分別達到96.8%、90.3%和99.4%。部分地區歷史遺留的拖欠養老金問題得到解決,破產關閉的國有、集體企業退休人員基本納入醫療保險范圍,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全省實現城鄉“低保”全覆蓋,對符合條件的127.5萬困難群眾實現應保盡保。

    六是和諧社會建設邁出新步伐。重視解決困難群眾的實際問題,提高農村征地補償標準,改進城市拆遷辦法,對下崗職工給予合理經濟補償,完善對低收入者的救助措施,確保困難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去年對義務教育階段56萬名困難家庭學生實行“兩免一補”,對10萬名經濟困難的職校生、大學生實行資助,努力保證每個困難家庭子女都有受義務教育的機會,每個考上大學的學生不因貧失學。全面實施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推進農村五保戶“關愛工程”,去年新增敬老院床位3萬張。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得到加強。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取得新成效,主要河湖水質有所改善。綠色江蘇建設加快推進,五年新增造林面積685.7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4.2個百分點。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果,民主法制建設不斷加強。高度重視信訪工作,妥善解決人民群眾的合理訴求,堅決糾正侵害群眾利益的行為。國防動員、人民防空、民兵預備役和“雙擁”、優撫安置工作取得新成績。反腐倡廉工作向縱深推進,法治江蘇、平安江蘇、誠信江蘇建設成效顯著,安全生產工作得到加強,社會和諧穩定局面進一步鞏固。

    各位代表,過去的五年,是我省發展歷史上不平凡的五年,是江蘇發展跨上新臺階、開創新局面的五年。在這五年中,我們成功地戰勝了“非典”和重大自然災害的挑戰,努力克服經濟社會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困難,積極應對加入世貿組織后的新變化,不斷把江蘇的現代化建設事業推向前進!笆濉睍r期的成就來之不易,是黨中央、國務院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省上下群策群力、艱苦奮斗的結果。我代表江蘇省人民政府,向在各個領域和崗位上辛勤勞動、作出貢獻的全省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向給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各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向人民解放軍、武警駐蘇部隊官兵和公安干警,中央各部門各單位、兄弟省市區,表示衷心的感謝!向關心和支持江蘇建設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臺灣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十五”時期的豐富實踐,加深了我們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增強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工作中,我們在充分運用以往寶貴經驗的基礎上,又得到了一些對今后發展具有指導意義的經驗和啟示。一是堅持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全面實踐“三個代表”,全力推進“兩個率先”,堅定不移地走科學發展之路,自覺把宏觀調控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深化改革的重要契機,努力保持經濟穩定快速發展。二是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深化改革突破體制上的束縛,以創新的思路破解發展中的難題,以擴大開放提升整體競爭力,弘揚創業創新創優精神,不斷增創發展新優勢。三是堅持以人為本、富民優先。落實執政為民的要求,始終把發展經濟與造福百姓統一起來,把促進經濟增長與擴大就業協調起來,把發達地區、先富群體和經濟薄弱地區、困難群體的利益兼顧起來,把改善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與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結合起來,努力使改革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四是堅持統籌兼顧、協調發展。更加注重城鄉、區域、經濟社會統籌發展,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互動并進,全面進步。

    回顧過去的五年,我們清醒地看到,在經濟社會生活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一是經濟結構不合理仍然是發展中的突出問題。服務業比重偏低,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消費對經濟增長拉動力不足,資源制約發展的矛盾突出,環境污染問題仍然嚴峻,經濟增長主要依靠資本投入和資源、能源消耗的狀況尚未根本改變。二是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加大。這兩年農民收入增長較快,主要得益于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的積極效應,目前農資價格居高不下,糧食等農產品價格下行壓力較大,調整農業結構,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任務還很艱巨,繼續增加農民收入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三是開放型經濟發展面臨新的挑戰。由于匯率變化,石油價格上升,貿易摩擦增多,外貿出口和利用外資持續增長面臨不少不確定因素。四是發展中存在不夠平衡、不夠協調、不夠全面的問題。蘇南蘇北發展差距仍在擴大,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后,就業壓力加大,群眾對看病難看病貴、教育亂收費等問題反映較多,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夠完善,安全生產存在薄弱環節,因利益調整而引發的社會矛盾時有發生,維護社會穩定任務艱巨。政府工作還存在一些缺點和不足,政府職能轉變沒有完全到位,少數政府工作人員還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和消極腐敗現象。我們對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一定要有足夠的估計,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主動應對新挑戰,積極解決新矛盾新問題,克服工作中的缺點,努力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

    二、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十一五”時期的發展

    “十一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也是我省工業化轉型、城市化加速、市場化完善和國際化提升互動并進的重要時期。面向未來,我們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肩負著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重大歷史責任。綜觀國內外形勢,我們仍然面臨機遇與挑戰并存、機遇大于挑戰的發展環境。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國際生產要素流動和產業轉移加快,為我們實現更大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我國經濟處于新一輪快速增長期,結構調整和體制改革步伐加快,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新的空間和活力。從省內看,蘇南產業升級加速,蘇中蘇北工業化加速,民營經濟和現代服務業發展加速,將為經濟增長注入新的動力。盡管國內外經濟環境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我們將面臨許多新的挑戰,但只要充分利用國內外各種有利條件,未來五年的發展大有可為。

    “十一五”時期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十屆九次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富民強省、“兩個率先”的目標,按照“立足科學發展,著力自主創新,完善體制機制,促進社會和諧”的要求,堅持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堅持以人為本,實行富民優先、科教優先、環保優先、節約優先,在更高起點上實施五大發展戰略,把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又快又好地推進“兩個率先”。

    “十一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經濟總量保持全國領先行列,全省人均生產總值力爭2010年比2000年增加2倍左右;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普遍提高,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社會成員之間收入分配差距擴大趨勢逐步緩解,就業相對充分,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比較健全,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經濟結構明顯優化,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國際競爭力較強的優勢企業;經濟增長方式實現較大轉變,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單位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力爭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生態省建設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環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生態和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比較完善,開放型經濟水平全面提升;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建設全面加強,社會治安和安全生產居于全國先進水平,構建和諧社會走在全國前列。到2010年左右總體上基本達到全面小康社會水平,蘇南等有條件的地方率先向基本實現現代化邁進。

(責任編輯:石蘭蘭)

商務進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