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青海省2007年政府工作報告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午夜福利50集在线看,2023国产精品啪啪视频,一级a性色生活片久久毛片,国产91三级精选国产

資料:青海省2007年政府工作報告

2007年02月27日 13:57   來源:青海日報   

   (點擊查閱更多2007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

 

    (2007年2月9日 宋秀巖)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省政協各位委員提出意見。

    一、2006年政府工作回顧 

    2006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全省各族人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決貫徹中央宏觀調控政策,按照省委的統一部署,搶抓機遇謀發展,求實創新促和諧,經濟發展的速度、質量、效益同步提高,投資、消費、出口全面增長,人口、資源、環境趨于協調,文化建設、社會建設、民主法制建設均取得較好成績,實觀了“十一五”良好開局,促進了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主要表現在:

    ———經濟發展躍上新臺階。全年生產總值達到641億元,增長12.2%。三次產業實現增加值分別為69.6億元、330.8億元和240.6億元,分別增長3.5%、15.7%和10.5%,其中工業增加值增長18.7%,占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到41.2%。財政一般預算收入83億元,增長3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2.2億元,增長24.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19.6億元,增長14.3%。

    ———社會事業邁出新步伐。“普九”人口覆蓋率達到88.3%,建成寄宿制學校297所,職業教育招生人數同比增長68%,創歷史最高水平。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2%。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1.7%,居全國前三位。人口自然增長率8.97‰,為歷史最低點。

    ———改革開放取得新進展。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基本完成,農牧區綜合改革試點取得成功。國有企業改革進一步深化。非公有制經濟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25%左右。全年引進省外實際到位資金109.3億元,增長16.8%;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6.5億美元,增長57.7%,增幅居全國第二位,創歷史新高。

    ———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新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00.4元,增長11.7%,農牧民人均純收入2358.4元,增長8.9%。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0.1億元,增長12.2%。新增城鎮就業3.1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9%。

    取得這些成績,我們著力抓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整合“三農”資金32.5億元,組織實施讓農牧民直接受益的實事工程,解決了28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新建日光節能溫室1萬棟、畜用暖棚3030幢,建成農村“一池三改”沼氣池1.67萬戶,農牧區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推進農牧業結構向優質化、品牌化、規模化發展,農牧業綜合生產能力和效益進一步提高,無公害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畜禽改良取得積極進展。在高溫干旱、雹災等自然災害較重的情況下,除糧食、油料小幅減產外,蔬菜、肉類等產量都有增長。農作物訂單面積10.3萬公頃,特色作物比重占到78.8%,脫毒馬鈴薯和雜交油菜分別突破百萬畝,牲畜出欄率、商品率分別達到33.21%和27.26%。安排財政專項資金5000多萬元支持龍頭企業,帶動企業新增投入1.76億元,輻射農牧戶35萬戶。實施百萬農牧民培訓轉移工程,培訓農牧民60.8萬人次,輸出勞務90萬人次,創收1.17億元,人均增收134元。支持發展不同層次和類型的中介組織,農牧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到227個,擁有會員6萬多戶。免征農牧業稅、政策性直補等惠農措施使農牧民人均受益109元。投入2.84億元在39個縣市、274個村實施整村推進項目,年內解決了15萬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

    (二)大力培育和發展特色產業。把發展工業經濟作為調整結構、推動發展的主攻方向,壯大和提升特色產業。創新園區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對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進行整合,推行“一區多園、一園多制、企業化管理”的新模式,園區工業形成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健康發展的新格局。開發區各工業園區入駐各類企業達到402戶,累計投產、試產工業項目110個, 1000噸單晶硅、藏毯加工、民族服飾生產等一批技術含量高、就業容量大的項目開工建設并初具規模。園區工業實現增加值增長47.8%。緊緊抓住柴達木盆地列入全國首批循環經濟試驗區的機遇,制定實施方案,完善配套政策,引進培育了一批有利于優勢資源轉換和充分利用的項目,循環經濟發展邁出實質性步伐。大幅增加地勘投入,突出重要成礦區帶、重點礦種的勘查,資源后續保障能力得到提高。面對鐵路運輸空前緊張的局面,采取有效措施,實施公鐵分流,基本保證了重點工業產品的運輸。積極為銀企合作搭建平臺,加大信貸資金協調力度,扭轉了工業企業流動資金貸款連續八個季度下降的態勢。優化配置電力資源,開展以節能降耗為重點的“企業管理年”活動,引導企業降低生產成本。實施品牌戰略,“藏羊”、“晶珠”榮獲中國馳名商標和名牌產品。啟動建設國際藏毯城和朝陽物流園區,一批有利于帶動特色動植物資源、民族文化資源轉換和為大企業配套服務的中小企業、物流業快速成長。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120.3億元,增長71%;輕工業增加值增長31.5%。旅游業引領服務業發展的作用更加明顯,全年實現旅游總收入35.7億元,增長38.7%。

    (三)突出抓好重點項目建設。高度重視投資和項目工作,主動適應國家產業政策、財政政策和資金投向變化,調整項目和投資工作思路,著力推進一批事關青海長遠發展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和產業項目,注重加強教育、衛生、文化、廣播電視等公共設施建設,經濟社會發展后勁進一步增強。青藏鐵路全線貫通,青藏鐵路西寧至格爾木增建二線應急工程、平安至化隆至阿岱高速公路、西寧至互助一級公路、湟水北干渠、多巴體育基地場館等項目建成或完成年度建設計劃。慶華集團100萬噸煤化工、西鋼100萬噸生產線、橋頭鋁電二期等20個重點工業項目建成投產。拉西瓦、公伯峽水電站、蘭青線蘭州至西寧增建二線、木里煤礦整合、330千伏湟源烏蘭格爾木輸變電工程等項目進展順利。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穩步推進,退牧還草、生態移民、鼠害防治、人工增雨等項目全面展開。玉樹三江源機場經國家批準立項,征地拆遷工作順利完成。

    (四)積極推進體制創新和開放帶動。加快國有資本結構調整,深化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推動企業上市、破產重組、主輔分離和輔業改制,重點解決了部分地區企業結構調整和破產后的遺留問題。西寧特鋼、鹽湖鉀肥等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全面完成。完善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加快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強信用擔保和服務體系建設,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環境明顯改善。農牧區綜合改革穩步推進。財稅改革不斷深化,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農村信用社改革取得新進展,公共財政體制更加規范。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和“雙百市場”工程,流通體制改革取得新進展。成功舉辦“青洽會”、藏毯展覽會等大型經貿活動,招商引資力度進一步加大,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

    (五)著力加快社會事業發展。調整支出結構,大幅度增加財政投入,實施一批社會事業項目,促進了社會事業快速發展。投入教育資金25.3億元,增長24.3%,加快農牧區寄宿制學校建設和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全面落實農村牧區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政策,63.4萬學生受益,占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86.7%,為實現全省“兩基”目標奠定了基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推行靈活多樣的辦學模式,改革招生辦法,職業教育蓬勃發展。推進高校整合,加強高原醫學、鹽湖化工等特色學科建設,青海大學被批準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加大科技投入,支持自主創新,省級財政用于技術創新的資金比上年增長33.8%。西部礦業、新能源研究所等被認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和知識產權試點單位。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能力得到增強,鹽湖資源綜合利用的關鍵技術取得重要進展。投入文化、體育資金增長37.4%,完成廣播電視村村通項目246個,農牧區廣播電,視覆蓋面進一步擴大。環湖賽、三江源國際攝影節等、一系列國際性大型文體節慶活動,拉動了旅游業及相關產業發展。投入衛生、計劃生育資金11.5億元,增長30.4%,完善農村牧區三級醫療衛生網絡,落實計劃生育優惠政策。通過擴大補償范圍,提高補助標準,簡化醫療報銷程序,對貧困人口就醫實行“一免七減”等措施,完善了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計劃生育“獎勵扶助”和“少生快富”政策惠及更多群眾。

    (六)有效解決事關民生的突出問題。積極落實就業政策,制定出臺了11個促進就業再就業的配套文件,努力拓展就業崗位。安排社會保障資金24億元,增長31.4%,完善養老、失業、醫療等社會保障制度,推進工傷和生育保險,加強對城鄉特困群眾醫療、教育、取暖等多方面的救助,全省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分別達到62萬人、 34萬人、66萬人。規范社會收入分配秩序,在認真落實公務員工資制度改革和事業單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同時,普遍提高了企業退休人員退休金、優撫對象撫恤標準、城市低保對象補助標準、農牧民特困群眾救助標準以及其他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注重發展成果向基層傾斜,省級財政安排資金23億多元對基層進行轉移支付和專項補助,增強了基層財政保障能力,有效改善了基層干部的工作生活條件。

    (七)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學習教育活動,公民思想道德建設明顯加強。積極開展雙擁共建活動,軍政軍民團結局面進一步鞏固。認真落實黨的民族、宗教政策,深入推進“平安寺院”建設活動,依法加強宗教事務管理。各級政府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和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虛心聽取各界對政府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深入開展“五五”普法教育活動,依法治省深入推進。大力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政府職能不斷轉變,依法行政能力有了新的提高。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強審計、監察專門監督,廉政建設取得新成績。扎實推進“平安青海”建設,加強應急管理,完善人民內部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信訪總量下降32%。積極預防、控制、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刑事和治安案件分別下降5.1%和29.3%。

    各位代表!上述成績的取得,是黨中央、國務院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省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結果,凝聚著各方面的心血和智慧。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社會各界人士,向中央駐青各單位、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向所有關心支持青海建設和發展的海內外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著不少突出的困難和問題。一是經濟結構性矛盾仍然比較突出。經濟基礎薄弱,產業層次低。工業經濟面臨運輸、資金、技術等要素制約加劇的挑戰;農業產業化水平低,高原旅游業、現代服務業尚在起步階段。二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任務十分緊迫,高投入、高消耗、低產出、低附加值的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三是解決“三農”問題的任務相當艱巨。農牧業綜合生產能力和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不強,農牧民持續增收的難度加大。四是影響社會和諧的因素依然較多。城鄉還有較大數量的貧困人口,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就業安居、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社會治安等問題有待進一步解決。五是發展環境尚未根本改善。體制機制上的不適應問題依然存在,政府依法行政和服務水平有待提高。對這些問題,我們要高度重視,采取得力措施,認真扎實地加以解決。

(責任編輯:龍巍洋)

商務進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