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閱更多2007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
(2007年1月29日 袁純清)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省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06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情況
剛剛過去的一年,是我省實現“十一五”良好開局、高點起步的一年。在省委的正確領導下,全省人民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一重大戰略決策,努力促進經濟社會斜體發展,經濟建設邁上新臺階,社會發展取得新進步,人民群眾得到新實惠,十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任務順利完成,全省呈現出加快發展、和諧發展、科學發展的新局面。
經濟快速平穩增長。生產總值達到4383.9億元,比上年怎樣12.7%,比與其目標高出1.7個百分點,提前四年基本實現建設經濟強省“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目標。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571.8億元,增長18.4%,工業對經濟增長的主導作用更加突出;能源化工、裝備制造業分別增長34.4%和29.6%,支柱產業的支撐作用更加明顯;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由205提高到229,經濟運行質量進一步提高。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22.0億元,增長15.1%,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由30%提高到40%。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1.5,物價水平總體平穩。財政總收入696.8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62.1億元,分別增長31.7%和31.5%,增幅位居全國前列。
新農村建設開局良好。制訂了新農村建設規劃綱要,實施了村莊規劃建設條例,涌現出一批新農民建設典型。各級財政用于新農民建設支出190.6億元,是歷史上最多的一年。全面加快農民飲水、通電、道路、衛生、沼氣等工程建設,建成農民飲水工程1700處,解決了43萬人的飲水困難和42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解決了邊遠地區9萬人的用電問題,通電話行政村達到98.1%;新建通鄉油路2000公里、通村油(水泥)路1.4萬公里,位居西部第一;新增農民新型合作醫療試點縣21個,補助標準由人均20元提高到40元,覆蓋人口由282萬擴大到1202萬,參合率居中西部前列;新建戶用沼氣池15萬口,相當于過去總和的40%。農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總產達到1150.9萬噸。果品總產882萬噸,其中蘋果650萬噸,優果率達到70%以上,陜西蘋果出口7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成為我國農產品出口的知名品牌。畜產品產量全面增長,肉、奶產量分別增長9.4%和11.1%。果業、畜牧業特色優勢進一步確立。
重點項目建設成效顯著。大力開展“項目建設年”活動,集中力量狠抓重點向建設。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610億元,增長31.9%。建成高速公路341公里,通車總里程達到1640公里,居西部第二位。西電公司超高壓開關設備產業化、西安鐵路樞紐北環線工程等25個重點項目建成投運,渭化集團“雙甲”改擴建、韓城二電廠二期等42個項目開工建設。關中九大灌區改造項目全面建成,七大水源工程按期實現節點目標。投資結構明顯改善,重點項目中的產業項目總數和投資額分別占到58%和51%。按照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投資重點向農村和社會事業傾斜,農業增長80.7%,衛生社保社會福利增長38.3%。
節能降耗和環境保護力度加大。落實節能降耗責任,加大檢測檢查力度,單位生產總值能耗明顯下降。實行嚴格的環保制度,強化硬指標約束,全省化學需氧量削減2%,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1.5%,成為全國實現減排目標的少數省份之一。關閉了渭河沿岸56家污染嚴重的造紙企業,以及陜北55家電石、鐵合金、焦化行業污染企業,漢江流域183家企業污染物排放減少60%以上。創建衛生城市力度加大,美化綠化效果明顯,大氣質量持續好轉。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等六大工程建設繼續推進,防沙治沙、小流域治理成效顯著,治理水土流失5500平方公里,完成造林綠化34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7.3%,綠化正在成為三秦大地的主色調,再造一個山川秀美的新陜西正在變為現實。
區域協調發展勢頭強勁。關中地區裝備制造業、高技術產業增勢迅猛,會展經濟蓬勃興起,現代服務業快速增長,“一線兩帶”輻射帶動作用明顯增強,保持了率先發展的好勢頭。陜南以交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現代中藥、生態旅游等綠色產業快速發展,進入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期,呈現出若干重點領域突破發展的新趨勢。陜北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設卓有成效,建成和開工一批重點項目,特別是擁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DMTO工業化項目試驗成功和工業示范項目的奠基,對陜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設以至全國煤化工產業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陜北進入跨越發展的新時期。
自主創新步伐加快。確定了建設創新性陜西的目標,啟動實施“13115”科技創新工程。地方登記重大科技成果583項,有22項在全國獲獎,一批關鍵技術產業化項目順利實施,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2%。知識產權創新體系初步建立,專利申請量繼2005年突破4000件以后,又突破5000件,達到5717件,增長37.2%。國防科技工業重點項目進展順利。民營科技企業發展迅猛。關中五個國家級開發區技工貿總收入1656億元,增長23%,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支撐作用日益凸現。
改革開放取得重大進展。國有企業改革攻堅度過最困難的時期,扭轉了長期滯后的局面。大集團組建工作進展順利,組建了延長石油、煤業化工、西部機場、機床工具、醫藥控股等企業集團和國有資產經營公司。省屬企業屬地化管理、政策性破產和“并軌”三個方面有了實質性突破。118戶省屬企業實行了屬地化管理。陜鋼政策性破產程序終結,西鋼等4戶企業的政策性破產程序啟動,新川水泥廠等11戶企業破產前期準備工作全面展開。近20萬名下崗職工實現基本生活保障向失業保險并軌,提前一年完成目標任務。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順利完成。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有了新的發展。行政管理、財政、稅收、金融、糧食、價格、流通體制等各項改革穩步推進。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進出口總額53.6億美元,增長17.1%;實際利用外資9.2億美元,增長47.2%;新批外商投資企業255家,增長8.8%;利用外省資金423億元,增長30%。旅游業加速發展,境外游客突破百萬人次大關,接待國內游客695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418.8億元,均創歷史新高。泰國在西安開設領事辦公室,結束了我省沒有外國領事機構的歷史,成為陜西擴大對外開放的一個標志性亮點。
社會事業發展迅速。堅持公共教育資源向農村傾斜,各級財政用于農村教育的資金66億元,比上年增長29%。提前一年在西北地區率先實現“兩基”達標。建成寄宿制學校358所,改造農村中小學D級危房138萬平方米,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覆蓋91個縣(區)。全面落實“兩免一補”政策,為513萬學生免除雜費,為158萬貧困生免費提供教科書,為55.5萬貧困寄宿生補助生活費。有8.5萬高校貧困生獲得助學貸款。職業教育不斷加強,中等職業學校招生31.2萬人,增長14.7%。高等教育質量穩步提高,11所本科院校和7所高職院校順利通過教學評估,博士、碩士授權點數量進入全國前三位,鞏固和增強了我省科教大省的地位。農村生無網絡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全面啟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覆蓋面不斷擴大。117個疾病預防控制體系項目全面竣工,105個醫療救治體系項目基本建成。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千分之四點五,近5萬名年滿60的農村獨生子女、雙女戶夫婦享受到每年600元的獎勵扶持。啟動農村基層人才隊伍振興計劃,為農村教育、衛生、農技等機構招聘高校畢業生1600多人。加快公益性文化建設步伐,實施文化遺產保護工程。推進優秀文化產品創作,形成了一批在全國有影響的精品力作,《遲開的玫瑰》榮登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榜首!叭宋膴W運盛典西安”活動在全國引起熱烈反響。加強農村“兩館一院一站一室”建設,扶持文化示范村100個。完成4010個50戶以上自然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群眾性體育活動廣泛開展,農民體育健身工程試點進展順利。成功舉辦了第13屆全省運動會。我省運動員在第三屆全國體育大會上獲得金牌6枚,在多哈亞運會等國際比賽中獲得金牌18枚,為國家爭了光,為陜西添了彩。
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全省安排財政資金30.3億元,全面落實了退耕還林、糧食直補等惠農補貼政策。積極促進勞動力轉移,勞務輸出432萬人。安排促進就業再就業資金4.2億元,將進城務工農民、新征地農民、高校畢業生、城鎮退役士兵納入支持范圍,提高職業培訓和創業培訓補貼標準,幫助零就業家庭解決就業困難,城鎮新增就業26.5萬人。社保基金穩步增長,覆蓋面繼續擴大,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月均增加160.5元,達到808.5元,失業保險標準得到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68元,增長近千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60元,第一次實現了年增加兩百元的目標,均是改革開放以來增加最多的一年。
構建和諧社會成績明顯。省上對市縣新增一般性轉移支付補助22億元,總量達到52.7億元,增長72.4%,極大地緩解了財政困難市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安排財政資金12.6億元,提高了五保戶、在鄉復員退伍軍人、老黨員等生活補助和省屬企業離休人員醫療補助。安排8億元用于城市低保,81萬人得到救助。調整最低工資標準,人均月增長35元。在全國率先實施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7.3萬人從中受益。40萬人解決了溫飽問題,60萬人實現了脫貧,為殘疾人辦的10件實事全面落實。新增經濟適用房320萬平方米,加大廉租房建設力度,一大批中低收入家庭改善了居住條件。藥品、食品、衛生監管等工作全面加強,一些影響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問題正在得到解決。精神文明建設深入推進,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取得新成效。安全生產嚴峻形勢有所好轉,公共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和工作機制初步建立,信訪工作力度加大,一批突出問題得到妥善處理。國家安全工作得到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取得新成果,“平安陜西”創建活動深入開展。國防建設、軍民共建和雙擁工作取得新進展。
司法行政、國土資源、工商行政、質量技術監督、審計、統計、稅務、鹽務、民族、宗教、對臺、僑務、人防、地震、氣象、測繪、檔案、文史、慈善、地方志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績。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省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省人大、省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更是廣大干部群眾共同奮斗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奮戰在全省各條展現的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干部、駐陜部隊指戰員、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代表和各位委員和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我們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堅持加快發展第一要務不動搖,自覺服從中央宏觀調控政策,圍繞做大做強度優勢產業,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力度,繼續實施項目帶動戰略,進一步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擴大對內對外開放,保持了經濟快速平穩增長的良好勢頭;堅持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從基礎設施入手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支持關中率先發展,推進陜北跨越發展,扶持陜南突破發展,三大區域初步呈現出各展特色、競相發展的新格局;堅持以人為本,更加關注民生,大幅度增加財力物力,切實解決基礎教育、城鄉醫療、飲水安全、社會保障等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使更多樂觀人民群眾享受到改革發展成果,進一步促進了穩定和諧發展的局面;堅持任與自然和諧相處,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重點地區、重點行業環境保護和節能降耗力度,取得了經濟增長加快、污染能耗下降的新進展。我們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可喜成績倍感振奮,我們對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信心和決定更加堅定。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我省經濟發展中結構性、體制寫的深層次矛盾依然突出,經濟增長方式總體上比較粗放;農村發展相對滯后,產業化水平較低,農民增收難度較大,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狀況仍未得到根本改變;國有企業改革仍需攻堅,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質量不高,開放型經濟發展程度還比較低;科技成果轉化率不高,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亟待加強;節能降耗任務艱巨,環境保護壓力較大;就業形勢嚴峻,各類社會矛盾有增多趨勢;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有待深化,官僚主義、形勢主義和奢侈浪費現象在一些地區和部門還不同程度地存在。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這些問題,采取得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責任編輯:龍巍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