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閱更多2007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
(2007年1月26日 蔣巨峰)
各位代表:
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查,并請省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2006年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在省委的領導下,在省人大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下,在省政協的民主監督、參政議政下,省政府動員和組織全省各族人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堅決貫徹中央宏觀調控政策,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機遇,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較好地完成了省十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實現了“十一五”良好開局。全年完成生產總值8637.8億元,增長13.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3%,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20%,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11.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50元,增長11.5%;農民人均純收入3013元,增加210.2元,增長7.5%。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城鎮登記失業率和人口自然增長率分別控制在2.3%、4.5%和3‰以內。城鎮化率達到34.3%。
一、產業發展態勢良好
農村經濟穩步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開局良好。通過“一保四補”,最大限度地減輕了特大旱災造成的損失。全年糧食總產量3247.7萬噸,減產161.5萬噸。肉類總產量1025萬噸,增加69萬噸,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50.7%。規模以上龍頭企業達到1819戶,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達到13386個,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帶動的農戶占農戶總數的51.5%。勞務輸出1874.1萬人,收入913.5億元,增長26.5%。
工業經濟增效提速。大力實施工業強省戰略,工業經濟效益、速度雙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5.1%。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凈利潤430.7億元,增長33.6%;實現增加值2597億元,增長24%。高新技術、優勢資源、裝備制造和農產品加工四大優勢產業完成增加值1904.7億元,增長27%,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73.3%。“三個百億工程”初見成效。新增6戶銷售收入超百億元的企業。
服務業快速發展。精品旅游區建設取得新進展,新五大旅游區建設開始啟動。實現旅游總收入979.6億元,增長35.8%。其中入境游人數達140.2萬人次,增長31.9%。雙流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1627.9萬人次。鐵路旅客發送量達5307萬人次,貨物周轉量達5464億噸公里。商品房、汽車、文化、體育等消費持續升溫。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21.6億元,增長14.8%。金融業穩步發展,新增外資銀行機構2家,新增和新批準內資銀行機構各1家。
二、宏觀調控政策得到認真落實
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認真清理新開工項目,全省500萬元以上投資項目中,鋼鐵投資額下降12.8%,水電、交通運輸、農副產品加工投資額分別增長34.8%、39.6%、47.1%。重點項目建設成效顯著,紫坪鋪水利樞紐工程等項目竣工投入使用,溪洛渡、向家壩水電站和80萬噸乙烯等項目相繼開工,南渝高速等在建項目順利推進。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524.5億元,增長30.1%。
財政金融運行平穩。全省財政一般預算總收入1034.8億元,增長24.6%,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607.2億元,增長26.6%;一般預算支出1347.5億元,增長24.5%,對農業、科技、教育、公共衛生、社會保障、環境保護等的投入繼續加大。2006年末,全社會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1802.1億元,比年初增長19.1%;各項貸款余額7833.3億元,比年初增長15.6%。
土地及房地產市場管理加強。國家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得到認真落實,農用地轉用和耕地占用控制在國家下達的年度計劃指標內。依法保障了經濟社會發展用地需求。全年實現了耕地占補平衡。通過實施“金土地”工程,開發整理土地103萬畝,新增耕地13.8萬畝,建成穩產高產基本農田62萬畝。房地產市場調控力度加大,秩序有所規范。廉租房、經濟適用房供給繼續增加。
三、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步伐加快
各項改革繼續深化。“三個轉變”深入推進,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明顯增強。全省經營性用地招拍掛出讓比例達100%,礦業權招拍掛出讓成交額達到15.8億元。民營經濟增加值增長20.7%,占GDP的比重達到46.9%;民間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達到49.3%。高層次、高技能型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取得新進展。農村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力度加大,國有資產實現保值增值。省級機關經營性國有資產統一經營管理取得新進展。投資、金融、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社會事業等領域改革逐步深化。
對外開放實現新突破。進出口總額達到110.2億美元,增長39.5%,其中出口66.2億美元,增長40.9%。實際利用外資14.7億美元,增長23.4%;引進省外到位資金1096.4億元,增長53.1%。來川落戶的世界500強企業達到125家,駐川外國領事機構達到6家。區域合作進一步深化。成功舉辦了第七屆西博會等重大經貿活動。外事、口岸、海關、檢驗檢疫及港澳臺僑工作得到加強。
科技創新能力有所增強。確立了建設創新型四川戰略,啟動了創新型企業建設,科技成果產業化步伐加快。工業企業完成技改和技術創新投資978億元,增長25%。新增22個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又有26個產品被授予中國名牌和馳名商標。授權專利增長55%。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205.5億元,增長23.9%。成都高新區、綿陽科技城、德陽重大裝備制造基地建設和攀西釩鈦資源開發步伐加快。四川科技館建成開館。
四、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取得新進展
生態建設進一步加強。天然林資源得到有效管護,完成營造林690萬畝,森林覆蓋率上升到30.27%。退牧還草1300萬畝,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372萬畝。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取得新進展,大熊貓棲息地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環境保護力度加大。狠抓“三個整治、一個確保”,139戶重點工業污染企業按期完成治理任務,城市污水處理率、垃圾處理率分別達到42%、58%,32條重點小流域治理全面展開,依法劃定了246個城市、3472個農村建制鄉鎮的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岷江、沱江、嘉陵江流域污染治理成效顯著。出川水質繼續保持在Ⅱ到Ⅲ類。預計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分別下降2.7%和3.7%,削減量超過年度責任目標。成都等重點城市人居環境繼續改善。列入國家“千家企業節能行動”的39戶企業和省200戶重點企業節能工作得到加強。單位生產總值能耗有所下降,預計不能完成年初確定的降低4%左右的目標。節水、節材等工作初見成效。
五、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教育事業得到優先發展。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初步建立,免收993萬人的學雜費,免費為250萬人提供教科書,補助85.8萬貧困住校生生活費。又有8個縣實現“兩基”目標,“普九”人口覆蓋率達到98.7%。中小學課本招投標試點進展順利。民族地區教育發展十年行動計劃深入實施,為57個少數民族縣和民族待遇縣義務教育階段寄宿制貧困家庭學生免費提供臥具。高等教育持續發展,首次自主命題高考圓滿成功。職業教育發展成效顯著。
公共衛生體系不斷完善。疾控體系和突發公共衛生醫療救治體系初步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擴大到84個縣(市、區),覆蓋農村人口3765萬人。啟動了628所鄉鎮衛生院和16個貧困縣醫院、18個婦幼保健院的改造建設。城市社區衛生服務試點進展順利。中醫藥發展步伐加快,評選出首屆十大名中醫。
文化體育等事業蓬勃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加快,新聞出版、文化遺產和文物保護取得新成績。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分別達到95.7%和96.8%,電話普及率達到42%。群眾健身活動蓬勃開展,競技體育取得好成績,川籍運動員獲亞運會獎牌32枚,比上屆增加15枚,成功舉辦了第十屆省運會。人口計劃生育工作繼續加強,低生育水平持續穩定。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開展。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和地方志、檔案工作取得新成果。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等工作得到加強。
六、人民生活進一步改善
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改善。為民辦的“十件實事”全部完成。新解決20萬農村絕對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改善60萬農村低收入貧困人口的生產生活條件。41.9萬“五保”對象全部納入供養范圍。通過實施人飲工程和紅層找水打井工程,解決了140.5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和172.3萬人的飲水困難。省級財政投入6.1億元用于抗災救災。新建通鄉通村公路1.2萬公里。新解決2495個行政村的通信問題。支持農民新建沼氣池45萬口。完成戶辦工程81.7萬戶。認真落實移民安置補償和后期扶持政策,確保移民安居樂業。
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不斷加強。城鎮新增就業63.1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和失地無業農民再就業32.5萬人。社會保險覆蓋面繼續擴大。城鄉救助體系進一步完善。城鎮低保實現應保盡保,人均補助水平提高6.5元。在全省農村建立了低保制度,保障人數達155.5萬人。233萬城鄉貧困群眾得到醫療救助。清理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取得實效。
七、社會政治保持穩定
社會治安形勢有所好轉。應急管理體系初步形成,預防和處置各類突發事件的能力得到提高。維穩工作責任制全面落實,群體性事件得到妥善處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繼續加強,基層平安創建活動扎實推進。“打黑除惡”、打擊“兩搶一盜”、掃黃打非等專項斗爭深入開展,禁毒工作成效明顯。境內外敵對勢力、敵對分子的破壞、滲透活動和“法輪功”等邪教組織活動受到嚴密防范和嚴厲打擊。國家安全工作和保密工作得到加強。
市場經濟秩序進一步規范。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向前推進。制假售假、價格欺詐、商業欺詐、商業賄賂、偷逃騙稅、侵犯知識產權等違法行為受到嚴厲打擊,食品、藥品安全和農資專項整治有效開展。
安全生產工作得到加強。重點行業和領域專項整治進一步深化,煤礦瓦斯治理、整頓關閉小煤礦和交通安全整治成效明顯。安全生產事故起數、死亡人數、重特大事故起數和直接經濟損失全面下降。
黨的民族政策得到認真落實,民族團結進一步加強。對民族地區扶持力度加大,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加快,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宗教工作得到加強,宗教事務條例得到貫徹落實。
國防動員工作和后備力量建設得到加強,征兵、轉業復員退伍軍人安置和傷殘軍人優撫等工作得到落實,雙擁共建和“雙爭”、“雙評”活動扎實推進。
各位代表!在遭受重大自然災害的情況下,取得上述成績,確實來之不易。這是黨中央、國務院親切關懷的結果,是省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省人大、省政協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省廣大干部群眾共同奮斗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駐川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政法干警、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總結過去一年的工作,回顧西部大開發以來的奮斗歷程,我們深切體會到,做好政府工作,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堅決貫徹中央的方針政策,按照省委的部署和要求,從四川實際出發,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牢牢把握以下幾點:
一是必須堅持又好又快發展。發展是第一要務,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尤其要優化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重視節能降耗和保護生態環境,著力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
二是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切實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是必須堅持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穩定是全省人民的共同利益,沒有穩定的社會環境,什么事情都辦不成。必須激發全省人民共同維護穩定的責任感,大力推進和諧四川建設,確保社會安定、人民安居樂業。
四是必須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穩步務實地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建立健全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的體制機制。
五是必須堅持統籌協調發展。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高度重視“三農”問題,更加重視發展社會事業,努力縮小城鄉、區域差距,大力促進人與自然和諧。
六是必須堅持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按照“舉旗幟、抓班子、帶隊伍、促發展”的思路,不斷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和公務員隊伍建設。堅持科學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和廉潔從政,推行政務公開,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務水平。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主要是:發展水平總體上還不高,區域、城鄉、經濟與社會發展不平衡,結構性矛盾和體制性障礙依然突出。經濟增長方式有待進一步轉變,節能降耗和環境保護任務艱巨。縣域經濟薄弱,農業基礎脆弱,防災減災能力不強,農民增收難度大,鄉鎮負債重。工業化進程滯后,總體競爭力不強,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不多。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方面的公共服務能力亟待提高,社會保障能力不強,就業再就業工作任務艱巨。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問題還不少,安全生產形勢仍然嚴峻。政府職能、作風轉變與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還有相當差距,腐敗問題、不正之風在一些地方和部門還比較突出。我們將在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監督支持下,認真解決這些問題,把今后的政府工作做得更好。
(責任編輯:龍巍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