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閱更多2007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
(2007年1月29日 周強)
各位代表:
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查,并請省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06年工作回顧
去年,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共湖南省委的正確領導下,全省各族人民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銳意創新,奮力拼搏,加強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和基礎工作,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加快,取得了明顯成就,實現了“十一五”的良好開局。
一是經濟健康快速發展。全年完成生產總值7493億元,增長12.1%。企業效益提高,財政實力增強,居民收入增加。規模工業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265億元,增長39.4%;財政總收入891億元,增長19.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0505元和3390元,增長10.3%和8.7%。投資穩定增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242億元,增長26.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834億元,增長15.3%,為改革開放以來的最高增幅。市場價格平穩,居民消費價格漲幅1.4%。金融對經濟的支持力度加大,各項存款余額7800億元,新增1210億元;貸款余額5234億元,新增651億元;從資本市場直接融資96.3億元。
二是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9.6:39.9:40.5調整為17.8:41.7:40.5。新型工業化加速推進。完成工業增加值2668億元,增長16.8%。優勢產業支撐作用增強,一批重大產業項目陸續竣工投產,鋼鐵、工程機械等十大優勢產業對規模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73.9%。產業集聚度提高,園區規模工業實現增加值增長26%。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26.3%,技改投資增長27.4%。農村經濟發展勢頭良好。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示范點建設全面啟動。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有新的提高,耕地保護、土地開發整理工作加強,糧食生產繼續向優質高效調整,總產量達580億斤。農業產業化經營步伐加快,龍頭企業進一步壯大,帶動作用增強。勞務輸出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全年農民外出務工達1003萬人,務工收入768億元,增長30.1%。城鎮化進程加快,城鎮化率達38.7%。批發零售、餐飲、交通運輸等傳統服務業進一步發展,旅游、現代物流、會展、信息、咨詢等現代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實現旅游總收入588億元,增長29.7%。
三是改革開放繼續深化。省屬國有企業改革任務大部分完成。農村綜合改革試點進展順利。土地、資本等生產要素的市場化程度進一步提高,投資、金融等改革繼續深化,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基本完成。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取得新的進展。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力度加大。規范工資收入分配秩序平穩推進。對外開放成效明顯。招商引資取得進展,全年實際使用外資25.93億美元,增長25.1%;引進內資885億元,增長26%。實現進出口總額73.53億美元,增長22.4%,其中出口50.9億美元,增長36%。航空口岸出入境人數增幅居全國第一。積極參與區域經濟合作,成功舉辦第一屆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
四是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優勢地區帶動作用增強,“一點一線”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2.9%,占全省總量的63.7%,其中長株潭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4.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個百分點。湘西地區開發穩步推進,產業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經濟增長的動力增強,生產總值連續三年達到兩位數增長。沿線環湖地區充分發揮交通、資源和產業等優勢,生產總值實現了兩位數增長。
五是基礎設施建設成效明顯。重點建設進展順利,交通、能源、水利、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大,長潭西線建成,邵懷、懷新、常吉等12條高速公路建設加快,株洲航電樞紐全面建成投產,武廣鐵路客運專線湖南段建設全線啟動;石門電廠二期、岳陽華能電廠二期、金竹山電廠等竣工投產;湘資沅澧重要堤防工程進展順利,新增加固堤防213公里,治理大中型水庫96座;農村通信扶貧工程全面推進,全省建制村實現了村村通電話。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長沙二環線、株洲快速環道、懷化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等重點城建設施投入使用。農村基礎設施條件繼續改善,完成農村公路建設2.7萬公里,解決21.3萬人安全飲水問題,新建沼氣池15.9萬口。生態建設扎實推進,完成退耕還林70萬畝、人工造林35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55.5%。環境治理力度加大,株洲電廠、湘潭電廠脫硫等一批治污重點工程完成。地質災害防治得到加強,整頓規范礦產資源秩序取得較大進展。社會事業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新建成一批民政公益、文化體育、衛生醫療、廣播電視等公共服務設施。
六是社會事業建設扎實推進。著力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8件實事全面完成和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全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62.5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34.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企業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保險新增參保人數均完成和超額完成預定目標。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初步建立,特困戶的救助標準提高。扶貧開發工作深入開展,受災群眾的生產生活得到妥善安置。各項社會事業加快發展。與科技部的部省合作機制正式啟動,科技投入大幅增加,一批重大關鍵技術和瓶頸技術取得突破。基礎教育穩步發展,農村寄宿制學校改擴建和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加快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經費保障機制試點取得成效,“兩免一補”政策全面落實,職業教育發展加快,高等教育穩步發展,民辦教育進一步規范,師資隊伍建設得到加強,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進一步健全。公共衛生和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加強,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繼續完善,重大傳染病防治和救災防病工作取得較大成效。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健康發展,文化體制改革繼續深化。群眾體育活動廣泛開展,體育事業逐步壯大,競技體育取得較大成績,成功舉辦第十屆省運會,湘籍運動員在多哈亞運會取得11塊金牌。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繼續加強,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19‰。民族、宗教、對臺、工商、外事、僑務、貿促、參事、文史、檔案、保密、審計、統計、質監、氣象、地震、人防、老齡等各項工作取得新的進步。
七是精神文明建設加強。深入學習《江澤民文選》、《科學發展觀讀本》和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廣大干部群眾的思想政治素質得到提高。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大力開展公民道德建設活動,成功舉辦第三屆中國公民道德建設論壇。廣泛宣傳文花枝、李春華等先進典型,積極開展“鄰里節”、文明家園、文明社區等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積極開展“迎接黨代會,共謀新發展”獻計獻策活動,社會各界廣泛認同、踴躍參與。
八是民主法制建設取得新的成績。各級政府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認真執行其決議、決定;積極支持政協和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參政議政,主動接受民主監督。全年辦理省人大代表建議1103件、省政協委員提案635件。密切聯系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眾團體,認真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和建議。全面實施政務公開,大力推行陽光行政。政府法制工作加強,行政執法監督力度加大,依法行政取得重要進展。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深入進行,村務公開、民主管理覆蓋全省。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妥善處置群體性事件。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成效明顯,深入開展嚴打整治,扎實推進基層平安創建。堅持不懈地開展反腐敗斗爭,集中治理商業賄賂,查處了一批違紀違法大案要案。
積極開展國防教育和“雙擁”活動,軍政軍民關系進一步密切,民兵預備役工作加強。駐湘解放軍、武警、民兵預備役部隊在抗災救災、維護社會穩定、支持經濟社會發展中作出了突出貢獻。
2006年,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全省廣大干部群眾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面對局部地區的嚴重自然災害,全省軍民眾志成城,舍生忘死,取得了抗災救災的勝利。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各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向駐湘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指戰員、政法干警,向中央駐湘單位,向熱心支持湖南改革發展的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和臺灣同胞以及海外僑胞、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各位代表,面對當前好的形勢,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不少矛盾和問題,主要是:結構不夠合理,發展后勁不足;增長方式比較粗放,節能降耗和環保問題比較突出;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民增收難度大;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就業壓力較大,社會保障體系還有待完善;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不利因素仍然較多,安全生產形勢較為嚴峻;政府自身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管理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對此,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在今后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二、2007年工作的總體要求
今年是我們黨和國家歷史上重要的一年,也是我省實現第九次黨代會提出戰略目標的第一年。做好全年的工作,對于順利實現“十一五”規劃具有重要意義。
我們具備加快發展的基礎,面臨著國家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泛珠三角區域經濟合作、全球范圍內產業轉移和沿海地區產業內移等一系列機遇,正處于加快發展、蓄勢待發的階段,只要我們始終保持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強烈的憂患意識、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善于在宏觀調控中搶抓機遇,善于在激烈的競爭中搶抓機遇,善于在國家重大部署中搶抓機遇,勇于迎接挑戰,增強進位意識,挖掘內在潛力,增創發展優勢,就一定能夠戰勝任何艱難險阻,創造更加輝煌的業績。
今年政府工作總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第九次黨代會精神,堅決執行國家宏觀調控政策,以又好又快、富民強省為主線,著力加強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和基礎工作,著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帶動“三化”,著力加強節能降耗和生態環境保護,著力推進自主創新,著力促進社會和諧,爭創富民強省新業績,迎接黨的十七大勝利召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0%以上;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財政總收入增長1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6%以上;新增城鎮就業55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2%;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8‰以內。
實現上述目標,必須堅持以下原則:
——堅持科學發展。進一步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加快自主創新步伐,調整優化經濟結構,著力推進節能降耗,更加突出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集約用地,實現速度與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
——堅持改革開放。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加快以市場為取向的各項改革;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要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努力構筑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體制,逐步形成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的體制機制。
——堅持強化“三基”。充分發揮基礎產業的帶動作用、基礎設施的支撐作用、基礎工作的保障作用,改善發展條件;優化發展環境,提高發展水平,增強發展后勁。
——堅持和諧發展。牢固樹立和諧發展理念,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注重發展的系統性、整體性,統籌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促進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堅持以人為本。以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統籌各方面的利益關系,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責任編輯:龍巍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