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北京市2006年政府工作報告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午夜福利50集在线看,2023国产精品啪啪视频,一级a性色生活片久久毛片,国产91三级精选国产

資料:北京市2006年政府工作報告

2012年03月23日 12:47   來源:政府網站   

(點擊查閱更多2006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

 

    (2006年1月15日 王岐山)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北京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的報告,請各位代表連同《綱要(草案)》一并審議,并請市政協各位委員提出意見。

    一、“十五”時期的回顧

    過去五年,全市人民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共北京市委的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新北京、新奧運”戰略構想,創新體制,調整結構,優化環境,加強管理,全面發展,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

    (一)首都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綜合經濟實力躍上新臺階。初步統計,“十五”期間,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1.9%,2005年實現6814.5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5457美元。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第三產業所占比重達到67.7%。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857.4億元,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1662.9億元,分別比“九五”時期增長98.8%和71.2%。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宏觀調控政策措施,加強經濟運行調節,有效抑制了經濟運行中的不健康因素。地方財政收入從2000年的345億元提高到2005年的919.2億元,同口徑年均增長25.3%;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水耗年均分別降低5.4%和13.3%,經濟增長的質量、效益明顯提高。

    (二)科技、教育、衛生穩步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首都區域創新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中關村科技園區“五年上臺階”主要任務完成,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初步形成。全市研發經費年均增長22.1%,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高。推進教育結構調整,基礎教育特別是農村義務教育得到加強,高等教育率先進入普及化階段,職業技能培訓加快發展。來京務工人員子女義務教育問題基本解決。地方財政用于教育事業的支出依法增長。成功戰勝“非典”疫情,有效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大力發展基層衛生事業,城鄉社區衛生服務網絡覆蓋率達到81%。計劃生育工作穩步開展。建成一批重大公共文化設施,基層文化更加活躍,廣播影視、新聞出版和哲學社會科學事業更加繁榮。全民健身運動廣泛開展,北京體育健兒在雅典奧運會和全國十運會上取得優異成績。

    (三)城市建設步伐加快,服務能力顯著提升。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資2260億元,比“九五”時期增長63.5%。制定實施《北京交通發展綱要》,優化結構,挖掘存量,著力緩解交通擁堵,軌道交通建設全面提速,路網系統更趨完善。首都機場擴建、南水北調北京段工程等重點項目開工建設。能源結構得到改善,2005年用電量達到507.1億千瓦時,天然氣使用量31.7億立方米,集中供熱面積3.3億平方米。堅持不懈地推進污染治理和生態建設,市區空氣質量二級和好于二級天數達到64.1%,城八區和郊區城鎮污水處理率分別達到70%和40%,城八區和郊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95.2%和46.6%,林木覆蓋率、綠化覆蓋率進一步提高。積極推進城市環境建設,治理城市河湖,改造公廁,整治“城中村”,市容市貌不斷改善。制定實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和條例,加大文物保護和修繕力度,世界文化遺產得到積極保護。全面排查、堅決消除各類安全隱患,制定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建立市區兩級應急指揮系統,公共安全管理顯著加強。

    (四)著力解決“三農”問題,農民利益得到有效保護。政府工作重點向農村延伸,部門聯動,政策集成,大幅增加郊區投入。全面實施“221”行動計劃,大力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改善郊區基礎設施狀況,所有行政村鋪通了柏油路,33個中心鎮實現集中供水,100萬農民飲水安全問題得到解決,廣播電視基本實現“村村通”。完成農村藥品供應和監管“兩網”建設。重新啟動山區搬遷工程,1.4萬農民搬出泥石流易發區和采空區。深化農村改革,基本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工作,免征農業稅及其附加,修訂建設征地補償安置辦法,妥善解決拖欠農民征地補償款等遺留問題。落實糧食生產直補政策,建立山區生態林補償機制,提高生態林建設占地補償和養護補助標準,對村級組織發展公益事業給予專項補助,農民得到更多實惠。

    (五)改革開放深入推進,發展環境不斷優化。認真貫徹《行政許可法》,調整水務等7個部門的管理體制,推進城市管理體制改革,政府職能轉變取得新進展。完善了市與區縣財政管理體制,財政支出結構不斷優化,公共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達到87%。國有企業改革全面推進,市屬金融企業實施戰略性調整,基礎設施投融資改革更加深入,房地產市場管理逐步規范。文化體制改革取得重要進展。進一步精簡行政審批和企業年檢事項,下放審批權限。電子政務框架基本形成,全程辦事代理制、“一站式”辦公得到推廣。不斷放寬市場準入,完善扶持政策,私營個體經濟長足發展。積極做好對口支援,加強與周邊省區市合作。全市累計實際利用外資123.2億美元,地區進出口總額3927.4億美元,接待入境游客1460萬人次。新增6個國際友好城市,成功舉辦《財富》論壇、諾貝爾獎獲得者論壇等大型國際活動,對外交往不斷深入。

    (六)城鄉居民收入大幅增加,人民生活達到新水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長10.4%,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實際增長9.9%,2005年分別達到17653元和7860元。實施積極就業政策,大力促進失業人員和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3%以內。初步形成了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城鎮社會保險覆蓋范圍穩步擴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加快發展,農村養老保險積極推進,社會救助體系逐步完善。城八區改造危舊房560萬平方米,城鎮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積達到19.5平方米,農民居住環境得到改善。消費結構加快升級,人民生活向更加寬裕的小康邁進。

    (七)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民主法制建設進一步加強。深入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在抗擊“非典”等各項工作中,首都人民表現出高尚的精神風貌。積極開展公民道德教育實踐活動,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新童謠征集推廣活動。國防教育逐步深入,雙擁共建廣泛開展,征兵工作和國防后備力量建設得到加強。民族、宗教、僑務和對臺工作繼續推進。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事業健康發展。

    堅決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決議,堅持重大事項向人大常委會報告制度和向政協通報制度,充分聽取人民群眾對政府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制定了本市國家機關進一步接受監督的意見,自覺接受法律監督、民主監督和社會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議案、建議、提案。深入開展“四五”普法教育,健全法律服務體系。切實推進政府法制建設,五年共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地方性法規和法規性決定68項,制定政府規章96項。深入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積極預防、控制、打擊違法犯罪活動,完善人民內部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機制,確保了首都安全穩定。

    各位代表,“十五”期間,北京申奧取得成功,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百年夢想,為首都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奧運場館及相關設施建設穩步推進,各項籌備工作順利進行;完成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國務院給予肯定并做出重要批復,確定了到2020年的建設藍圖,為加快建設現代國際城市奠定了重要基礎。

    所有這些成績的取得,是黨中央、國務院正確領導,全市人民團結奮斗的結果,凝聚著各方面的心血和智慧。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社會各界人士,向中央在京單位、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以及各兄弟省、區、市,向所有關心支持首都建設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臺灣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各位代表,五年來的工作實踐,使我們加深了對北京發展、建設和管理客觀規律的認識,提高了“四個服務”的能力和水平,積累了新的經驗。

    第一,必須注重統籌協調發展,創出首都發展新路。要毫不動搖地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握大局,緊抓機遇,加快發展。同時,要高度重視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薄弱環節,加大工作力度,努力解決“三農”問題,推動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實現城鄉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只有這樣,才能解決好為誰發展、怎樣發展的問題,真正體現發展這個硬道理。

    第二,必須著力推進增長方式轉變,實現又快又好發展。無論是經濟發展,還是社會建設,都要充分發揮首都資源優勢,注重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注重速度與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走內涵式、集約型發展道路,逐步解決首都的人口資源環境問題。

    第三,必須加快體制機制創新,不斷優化發展環境。改革是發展的強大動力。只有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加快改革步伐,才能消除制約發展的種種障礙,激發旺盛的發展活力。要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努力為各類市場主體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第四,必須切實強化城市管理,努力建設宜居城市。管理是城市發展的永恒主題,是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管理就是資源,管理就是效益。要寓管理于服務之中,創新管理體制、模式和手段,營造安全、便捷、舒適的城市運行環境,不斷提高城市管理與服務水平。

    第五,必須維護好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首善之區。要牢固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的觀念,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解決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現實問題,使廣大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回顧過去的五年,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前進中還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問題,主要是: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還沒有根本轉變,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矛盾十分突出,“十五”計劃人口規模調控和空氣質量改善目標遠未實現;解決“三農”問題、促進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任務相當繁重;生產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形勢依然嚴峻,交通擁堵和環境臟亂的治理任務艱巨,“重建輕管”傾向尚未根本扭轉;影響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亟待解決,轉變政府職能、優化發展環境還需要下更大氣力;就業壓力逐步顯現,收入分配矛盾較多,社會保障存在差距,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的難度增加,構建和諧社會首善之區任重道遠。對上述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在改革和發展中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決。

(責任編輯:石蘭蘭)

商務進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