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福利50集在线看,2023国产精品啪啪视频,一级a性色生活片久久毛片,国产91三级精选国产

亳州市政府工作報告(2021年2月23日 杜延安)

2021年03月30日 14:40   來源:亳州市政府   

  點擊查閱更多2021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

  ——2021年2月23日在亳州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市人民政府市長 杜延安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各位委員提出意見。

  一、攻堅克難,圓滿收官“十三五”

  過去一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各種困難挑戰交織疊加,經濟社會發展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全市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在抗擊疫情中負重前行,在應對挑戰中攻堅克難,付出了艱辛努力,經受了多重考驗,實現了經濟發展穩中向好、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1806億元,同比增長4.1%、居全省第4位;財政收入217.9億元,增長1.7%、居全省第8位;固定資產投資下降3.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6%;進出口總額增長2.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9%;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5.4%、8.5%,城鎮登記失業率2.4%。

  一年來,重點抓了以下工作:

  (一)迅速打響阻擊戰,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堅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迅速打響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嚴格落實“四早”要求,堅持中西醫并重,創新實行“五集中”“六個一律”,在全省最早擴大核酸檢測范圍、最早成立大數據比對專班,用1個月時間控制住疫情蔓延,用43天時間實現住院患者“清零”,全市108個確診病例全部治愈康復,自去年2月15日至今未新增確診病例。堅決響應黨中央和省委號召,派出24名援鄂醫療隊員奔赴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主戰場,為全國抗疫斗爭貢獻了亳州力量。疫情防控轉入常態化后,堅持“人物同防”,制定突發疫情應急預案,建立滿足30天應急需要的醫療物資儲備體系,疫情防控成果得到有力鞏固。在這場同疫情的殊死較量中,廣大醫務人員白衣為甲、逆行出征、向險而行,詮釋了醫者仁心和大愛無疆!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聞令而動,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傾力相助,愛心企業、各界人士、海外同胞捐款捐物,公安干警、疾控工作人員、社區工作者日夜值守,志愿者和新聞工作者不畏艱險,環衛、快遞、抗疫物資生產運輸人員不辭辛苦,670萬亳州人民同呼吸、共命運、齊奮斗,構筑起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的堅固防線,匯聚成眾志成城、共克時艱、奪取勝利的磅礴力量!

  (二)千方百計穩增長,“六穩”“六保”任務落地見效。在全省率先成立復工復產領導小組,常態化推進“四送一服”專項行動,創新開展“服務企業年·重點企業五級包保”活動,推動經濟發展恢復性增長,全市地區生產總值一季度下降2.4%,二季度迅速恢復到正增長并逐季回升。堅持把穩就業、保居民就業放在首位,主動與長三角26個城市簽訂員工返崗復工協議,幫助130萬外出務工人員安全返崗就業,城鎮新增就業5.9萬人,“亳州老鄉,請您回家”和助力青年學子創業活動直接帶動就業8.8萬人次,青年創客空間成功入選安徽青年創業園。全面落實中央和省級下達財政資金直達基層、惠企利民政策,連續出臺支持企業發展20條、降低企業用水電氣汽成本等系列措施,成功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84.6億元,直接降低企業成本、減輕企業負擔54億元,發放疫情相關貸款6.6萬筆、395億元,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下降1.2個百分點,小微企業申貸獲得率99.1%、居全省第1位。著力為市場主體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新增市場主體8.2萬戶、增長13.3%,“四送一服”工作在年度考核中居全省第3位。強力抓項目穩投資,新簽約億元以上工業項目236個、總投資797億元,實際利用省外資金923億元、居全省第8位、皖北六市第2位。舉行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13次,集中開工項目123個、總投資590億元。460個億元以上項目加快建設,103個億元以上項目順利竣工。著力穩外貿穩外資,新增進出口實績企業63家,利用外商直接投資4.3億美元。糧食生產突破100億斤、達101億斤、實現“十七連豐”,小麥新品種“國禾麥19”榮獲全國強筋小麥評比冠軍。生豬生產恢復到常年水平,三縣一區全部列為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區)。可再生能源并網發電規模164萬千瓦。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復學復課、復商復市,生產生活秩序快速恢復,經濟運行持續回升、全面回暖、回歸常態。

  (三)多措并舉補短板,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戰。深入開展“抗疫情、補短板、促攻堅”專項行動,開發扶貧公益崗位3.4萬個,實施扶貧項目3716個,幫助15.6萬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幫銷扶貧產品13.2億元,在全省率先實現“四個清零”。中央專項巡視“回頭看”和國家成效考核反饋問題、“單位包村、干部包戶”等各類排查發現問題整改全面完成,“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問題動態清零。剩余11382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脫貧攻堅普查高質量完成。污染防治成效顯著。強化市中心城區網格化包保責任,落細落實工地揚塵管控、柴油車深度治理、中藥材初加工治理、煙花爆竹禁放等舉措,開展成品油市場專項整治,完成PM2.5年度任務,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上升13.7個百分點。落實長江“十年禁漁”要求,退捕漁民全部安置到位,芡河鱖魚青蝦種質資源得到有效保護。河長制改革有力推進,獲省級水生態補償資金2200萬元、居全省第3位,水環境持續向好。扎實開展凈土保衛戰,土壤環境保持穩定。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做法在全國推廣。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全面完成政府隱性債務化解年度任務,化解非法集資陳案4件,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質量居全省第4位。化解房地產領域歷史遺留問題80個,“難辦證”專項治理整改率99.97%。排查整改糧食儲藏安全問題271個。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問題整治工作扎實推進。

  (四)凝心聚力強產業,轉型升級邁出堅實步伐。傳統產業提質增效。承接長三角產業轉移集聚區建設獲國家、省專項政策支持,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1家,古井集團釀酒生產智能化等總投資152億元的28個重大技改項目加快建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5.8%、24.1%,古井集團營業收入連續3年突破100億元,江淮汽車中高端MPV正式下線,花草茶產業線上銷售額達20億元。渦陽縣綠色裝配式建筑、蒙城縣汽車零部件獲批省級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基地)。利辛縣煤電一體化產業集群加快形成,板集電廠二期2×66萬千瓦項目成功獲批。新興產業不斷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21.4%、居全省第5位。“世界中醫藥之都”建設成效明顯,現代中醫藥產業規模達1450億元,現代中藥產業集聚發展基地產值增長14.2%,992個中藥配方顆粒品種進入省醫保目錄,22個藥品品種成功轉入我市生產,113個品種簽訂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合作協議。新增“亳企登云”企業134家,培育省工業精品6個、新產品32個,培訓企業家和企業管理人員1350人次。農業產業化穩步推進。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加快建設,市縣區食品產業園經營收入115億元,雙百萬工廠化產業化肉羊養殖、羊肉食品加工和冷鏈物流等項目穩步推進,全市供應長三角地區農產品241萬噸、銷售額202億元。新認定“三品一標”農產品146個,渦陽高爐家酒入選中歐地理標志協定首批保護名錄。新建改建農村綜合服務社(中心)57家、農家店162家。農產品網絡零售額總量和增速均居全省第2位,蒙城縣獲評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新增限上商貿流通單位265家,“火熱藥都·惠民消費”活動累計帶動消費超2億元。開展“企業融資服務提升年”行動,金融機構貸款余額增長19.6%、居全省第5位,新增各類掛牌企業127家,實現直接融資193億元。“互聯網+金融”案例入選中國營商環境特色評選50強榜單。新增AAAA級景區2家,建成運營華佗百草園等一批精品旅游項目,利辛縣西淝河國家濕地公園通過國家驗收,成功舉辦中國國際健康旅游論壇,榮獲“中國最佳康養休閑旅游城市”“中國研學旅行最佳目的地”等稱號,旅游總收入、接待國內旅游人數恢復率分別居全省第2、第3位。郵政業務總量增長65%、居全省第1位,花草茶榮獲2020年全國快遞服務現代農業金牌項目。

  (五)改革開放增活力,創新創造動能持續增強。重點領域改革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提檔升級,“一網一門一次”改革扎實推進,7×24小時政務服務地圖正式上線運行,164項證明材料實行告知承諾制,82種410個事項實現自助辦理,705個市本級公共服務事項1日辦結,10020個市縣兩級行政事項全部實現全程網辦,“最多上一次”事項占比達98.2%。省級開發區賦權清單全部對外公布。全省開發區改革創新推進大會在我市召開,亳州高新區、譙城經開區在全省省級以上開發區綜合考評中進入30強,亳蕪現代產業園區榮獲“安徽省際產業合作園區”稱號。1291個村全部完成農村產權制度改革,87.4%的村完成“三變”改革。國有企業工資總額預算管理、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公務用車改革順利完成,國家醫保基金監管方式創新試點市建設通過中期評估。創新推行鄰長制,鄉鎮紀檢監察工作協作區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入選中國改革典型案例,“一線一網”打造“永不下班的政府”成為全省唯一入選全國走好網上群眾路線的典型案例。開放合作持續拓展。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與滬蘇浙的3個市(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與滬蘇浙的13個園區開展對接合作,實現與長三角所有城市公安類電子證照互認互通、醫保“一卡通用”、236個事項“一網通辦”,異地就醫的住院和門診醫保費用實現直接結算。中藥“走出去”取得重大突破,我市中藥配方顆粒被10多個國家和地區選作抗疫藥物;濟人藥業公司中藥配方顆粒獲批進入德國主要城市藥房銷售,是唯一以藥品身份進入歐盟市場的配方顆粒;疏風解毒膠囊成為英國政府“創新英國”全球第一個立項資助的中藥。積極參加第三屆進博會、世界制造業大會,成功舉辦2020年國際(亳州)中醫藥博覽會暨第36屆全國(亳州)中藥材交易會。三縣連續2年均上榜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創新能力日益增強。現有國地聯合工程研究中心2家、省技術創新中心1家,設立院士和博士后工作站11家,藥明康德等國內頂級研發團隊入駐亳州。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79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4.6%,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增長27.9%,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增長38%,獲省科學技術獎4項,獲批省級以上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研發項目14項。

  (六)建管并重提品質,城鄉融合發展步伐加快。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有序推進。市、縣城區122個城建項目完成投資81.7億元,新建改建城市道路177公里,市中心城區道東2號、3號地塊內的29條道路基本建成。開通5G基站1300個,5G網絡實現市中心城區和三縣縣城主要區域全覆蓋。城南地表水廠、220千伏亳州希夷輸變電工程、太和至亳州天然氣輸送管道等一批供水供電供氣項目建成投用或主體完工,6個省級開發區全部實現集中供熱。累計完成72條道路雨污分流和248個易澇點整治,“城市看海”現象得到根本改變。數字化城管數據普查與采集范圍擴展至163平方公里。建成宋湯河六期治理工程,新增公園、街頭游園39個,完成人工造林、森林撫育11.9萬畝。成功獲批國家節水型城市,順利通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評估驗收。亳州市和蒙城縣獲評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省文明城市,譙城區獲評省文明城區,渦陽縣、利辛縣獲評省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美麗鎮村加快建設。建成美麗鄉村省級中心村56個,80個鄉鎮污水處理廠全部投入使用,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72%,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95.9%,三縣均獲批中央財政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縣,蒙城縣獲評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完成農村公路擴面延伸工程931公里。實施農村飲水型氟超標改水工程20處,惠及23萬人。建成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1320個。創建人居環境整治省級重點示范村16個。獲評全國文明村鎮5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2個。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完成投資4.3億元。10個鄉鎮實現通燃氣。黨建引領信用村試點做法獲省好評。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引江濟淮亳州段正式通水,歷史性地解決了長期困擾全市發展和百姓生活的水資源短缺問題。阜蒙淮城際鐵路、亳蒙高速公路開工建設,亳州機場開工在即,渦河高等級航道整治工程有序推進,11個國省干線改造項目建設里程205公里,亳蒙城際鐵路前期工作積極推進。

  (七)用心用情保民生,人民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著力加強民生保障。堅決兜牢基本民生底線,完成32項民生工程年度任務,民生支出328億元、占財政支出的83.9%。棚戶區改造住房基本建成18201套,完成老舊小區改造61個,被推薦為國務院真抓實干成效明顯表揚激勵對象。建成養老服務中心(站)161所,新增社會辦養老床位650張。保障低保、五保、孤兒等救助對象27.1萬人,發放救助資金12.8億元。醫保智慧監管做法獲評全國醫保經辦精細化管理服務優秀案例。農民工工資防欠治欠成效顯著。大力發展社會事業。持續加大公辦教育投入力度,新建改擴建公辦中小學、幼兒園79所,完成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55所,公辦幼兒園開設食堂、課后延時服務加快推開。2936個標準化中高考考場全部安裝空調。組建城鄉義務教育聯盟26個。亳州學院順利通過省學士學位授予權評估,亳州學院中醫藥學院即將開工建設。亳州職業技術學院獲批建設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學。啟動總投資63億元的醫療衛生健康事業“三年提升、兩年鞏固”行動,84個衛生健康項目已開工77個。連續8次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市稱號。古井貢酒釀造技藝等3個項目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市廣電中心投入使用,三縣融媒體中心通過省級驗收。建成社會化足球場78個,成功舉辦全國象棋男子甲級聯賽、全國健身氣功網絡視頻大賽等活動。加快建設平安亳州。深化“鑄安”行動,推進“1+2+22”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創新建成基層火災防控“一鎮一委一站”體系,安全生產實現“四降四無”。著力化解信訪突出問題,信訪形勢持續向好。持續開展“守護平安”系列行動,國家安全全面加強,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取得決定性勝利,藥品藥材、麻黃草及其制品專項整治成效顯著,視頻數據平臺實現城市公共區域、農村重點部位監控全覆蓋,人民群眾安全感實現五連升、再創歷史新高。退役軍人事務服務能力得到新提升,蟬聯全國雙擁模范城,大型國防教育綜合基地一期建成開放,“408”人防基本指揮所、“831”人防疏散基地建成投用。圓滿完成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和“七五”普法驗收工作。《亳州年鑒(2019)》榮獲第七屆全國地方志優秀成果年鑒類(市級)一等獎。市檔案館成功創建為國家級數字檔案館。民族宗教、氣象、地震等工作再上新臺階,工會、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紅十字、關心下一代等事業實現新發展,對臺、僑務、公積金管理、無線電管理和機關事務管理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不斷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堅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建立健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長效機制,持續深化“三個以案”警示教育。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依法行政,修訂市政府工作規則,主動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合法性審查重大事項107件,辦理行政復議案件198件,辦理市人大代表議案建議185件、市政協提案建議(案)318件。深入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及實施細則,大力整治“四風”特別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市政府文件、會議分別減少5.3%、6.9%,市本級一般性支出壓減10%,全市“三公”經費支出下降11.5%。強化作風建設,深化廉政風險防控,加強審計監督,營造了積極向上、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各位代表!

  過去一年,我們萬眾一心加油干,越是艱險越向前,走過了極不平凡的歷程,收獲了高質量發展的累累碩果,實現了“十三五”規劃的圓滿收官。回首過去五年,雖然征途充滿艱辛,但我們靠苦干實干拼出了驕人業績,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亳州建設取得了歷史性重大進步。

  五年來,我們狠抓發展勇爭先,綜合實力實現重大突破。經濟總量五年跨越8個百億元臺階、是“十二五”末的1.7倍,年均增長8.3%、居全省第1位;累計完成財政收入951億元、是“十二五”期間的1.9倍,年均增長10.9%、居全省第2位。經濟總量和財政收入均又趕超2個市,分別上升至全省第9、第10位。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5000美元,是“十二五”末的1.6倍;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進出口總額年均分別增長12.4%、11%和20.8%,呈現出“增速全省靠前、總量位次前移”的加速崛起態勢。我市連續4年獲國務院通報表揚,連續5年獲省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先進單位,連續3年獲省穩增長貢獻獎,創建市以來最好成績。獲得省級以上表彰1066項,在省級以上會議作典型發言180次,在我市召開省級以上現場會79次,省級以上轉發推介我市有關工作經驗做法105次,充分展示了亳州奮發有為、勇爭一流的時代風貌。

  五年來,我們狠抓攻堅補短板,全面小康社會建設取得決定性成效。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48.95萬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86個貧困村全部出列,三縣一區全部摘帽,是全省唯一連續4年獲得脫貧攻堅年度成效考核“好”等次且位次逐年前移的市。順利實現污染防治三年攻堅目標,中央和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及“回頭看”交辦問題、“23+80+N”反饋問題完成整改,“地凈、路暢、水活、天藍、林擁城”工程深入實施,PM2.5平均濃度下降19%,森林覆蓋率提高到21%,水環境質量改善、水污染防治考核連續3年居全省第1位,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提升。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政府債務總體可控、穩步化解,金融網貸機構全部退出,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質量連續5年保持全省前4位,順利完成省下達化解非法集資案件任務,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筑牢了安全底線。

  五年來,我們狠抓產業優結構,轉型發展取得顯著成效。三次產業比由18.1:38.8:43.1調整為14.2:35.0:50.8。農業基礎更加穩固,劃定永久基本農田770萬畝、高標準農田占比49.7%,糧食單產、總產在全省名列前茅,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總數達549家,規模農產品加工產值總量、增速均居全省第2位。工業經濟質效齊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9.8%、高于全省1.8個百分點。“世界中醫藥之都”建設上升為省級戰略。第三產業快速發展,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2.9%、較“十二五”末提高2.9個百分點,限上商貿流通單位達1008家,旅游總收入、接待國內外游客人數分別較“十二五”末增長7.1倍、7.8倍。

  五年來,我們狠抓建設促協調,城鄉面貌發生根本變化。市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由62平方公里擴大到117.4平方公里、增加89.4%,三縣縣城建成區面積由79.8平方公里擴大到113.3平方公里、增加42%,全市常住人口由505萬人提高到520萬人,城鎮化率由37%提高到45%,市中心城區朝著百萬人口大城市目標快速推進。城市承載力大幅提升,獲批各類建設用地指標16.9萬畝,新建改建城市道路562公里,治理城區水系126公里,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提高到95%以上,鄉鎮政府駐地污水處理設施在全省率先實現全覆蓋,生活垃圾日處理能力提高3倍,新增城市綠道262公里、建成區綠化面積950萬平方米。新建改建國省干線公路555公里,商合杭高鐵通車運行、我市邁入高鐵時代。獲批省級特色小鎮5個,建成美麗鄉村省級中心村271個,農村居民飲水安全有效保障,農村電網電壓低問題得到極大改善,新建改建農村公路10298公里,全市40戶以上較大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1141個建制村全部通客車,百萬農民實現“出村硬化路、抬腳上客車”。

  五年來,我們狠抓改革強創新,開放水平得到明顯提升。深化改革多點突破,政府機構改革全面完成,打造了“互聯網+政務服務”、鄉鎮紀檢監察工作協作區、鄉鎮生態環保工作站、農村敬老院、鄰長制、企業聯辦服務平臺、免費為新開辦企業刻制寄送公章、村級集體經濟“聯合體·組合投資·優先股”模式等一批領先全省、叫響全國的改革成果。市場主體達34萬戶,較“十二五”末增長8.6倍。創新成果不斷豐富,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高新技術企業數、技術合同交易額分別較“十二五”末增長2倍、4倍、5倍、30倍,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年均增長21.2%,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34.9%。開放平臺持續深化,正式加入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淮河生態經濟帶城市合作會議“俱樂部”,累計落地招商項目1675個、總投資3050億元,引進高層次人才174人、急需緊缺人才1064人,建成一批科研合作平臺,實現亳州海關開關運營,內陸開放大通關大通道大平臺建設取得新突破。

  五年來,我們狠抓民生辦實事,人民福祉實現重大改善。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是“十二五”末的1.5倍。民生支出1452億元,是“十二五”期間的1.7倍。城鎮新增就業超30.8萬人,“一封家書”吸引3.1萬名老鄉回家成功創業、直接帶動就業近40萬人次。在全省率先實現城鄉低保統籌,城鄉養老服務三級中心實現全覆蓋。改造棚戶區住房13萬套、農村危房5.7萬戶,改造老舊小區86個,群眾居住條件得到極大改善。累計投入538億元,推動教育、衛生、體育等事業實現了根本性提升。新建改擴建公辦中小學、幼兒園696所,增加學位25.4萬個,學前教育毛入園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均超過全省平均水平。亳州師專成功升格為亳州學院,結束了我市沒有本科院校的歷史。亳州職業技術學院在校生突破1萬人。建成各類衛生健康項目279個,每千人口床位數、執業(助理)醫生數、護士數分別是“十二五”末的1.7倍、1.9倍、2.2倍。建成各類體育場館、體育公園、健身中心等設施35個,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覆蓋率96%,村級農民體育健身設施基本實現全覆蓋。建成各類文化場館142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點654個,公共文化場館全部免費開放。“中國好人”五年累計上榜人數居全省第1位,中央文明辦“中國好人榜”網上發布活動在我市成功舉辦。

  各位代表!

  五年來,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緊緊咬住發展不動搖,勇往直前,日夜兼程,苦干實干拼命干,取得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成就。這些成績的取得,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全局、掌舵領航的結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依法監督、市政協民主監督、社會各界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團結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在各個崗位上辛勤工作的全市人民,向給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向駐亳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政法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隊伍指戰員,向所有關心支持亳州發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各位代表!

  面對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我們清醒認識到,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突出,主要是:經濟體量不大,產業結構不優的局面尚未根本改變;創新能力較弱,科技成果轉化、高層次人才支撐不足,還不能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城鄉之間、縣域之間發展不夠平衡,鄉村振興任務艱巨;生態環境保護任重道遠,污染防治特別是大氣污染防治仍需持續發力;開放型經濟水平不夠高,對外合作有待進一步深化;財政收支矛盾較為突出,民生、社會治理領域還有短板弱項;政府系統少數部門和個別干部擔當精神、爭先進位意識不強。對此,我們一定直面問題和挑戰,勇于擔當,精準施策,竭盡全力做好政府工作,決不辜負全市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二、科學謀劃,砥礪奮進“十四五”

  根據《中共亳州市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市政府編制了《亳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提交大會審查。《綱要(草案)》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緊緊圍繞強化“兩個堅持”、實現“兩個更大”的目標要求,聚焦加快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生態美的新階段現代化美好亳州,明確了今后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和2035年的遠景目標,重點包括以下十個方面。

  (一)強力推動經濟實力實現更大躍升。把握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階段性特征,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淮河生態經濟帶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機遇,充分發揮增長潛力巨大、產業特色鮮明、要素資源豐富等優勢,加快建設“世界中醫藥之都”、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華夏酒城、文化旅游強市和省際毗鄰區域中心城市。經濟增速較大幅度高于全省,高質量發展走在皖北前列,到2025年,經濟實力顯著增強,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較大幅度增長,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與全省差距進一步縮小。

  (二)切實增強創新發展能力。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實施科教興市戰略、人才強市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展主導產業關鍵技術攻關,推進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培育計劃、藥都“雙創”英才計劃,加快完善創新體制機制,以創新增強高質量發展動能。到2025年,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高新技術企業數翻一番,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實現縣域全覆蓋,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人才強市建設成果豐碩。

  (三)著力完善現代產業體系。堅持把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深入實施產業鏈補鏈固鏈強鏈行動、規模企業培育工程,轉型升級傳統產業,發展壯大新興產業,做大做強現代中醫藥、白酒、農產品深加工、文化旅游四大主導產業,鼓勵支持縣區培育打造特色產業集群,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到2025年,現代中醫藥產業邁向中高端,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建設走在全省前列,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基本建成,白酒產業影響力進一步提升,文化旅游對經濟發展支撐作用不斷增強,縣區形成一批特色產業集群。

  (四)深入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建成亳州機場、阜蒙淮城際鐵路、亳蒙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項目,積極爭取亳蒙城際鐵路獲批建設,改造升級縣際道路、縣鄉道路。提升傳統消費,培育新型消費,適當增加公共消費,全面拓展消費需求。優化投資結構,激發民間投資活力,精準擴大有效投資。建設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完善現代商貿物流體系,打造應急綜合體系。到2025年,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基本形成,現代流通體系日益完善,有效需求規模不斷擴大,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作用進一步發揮。

  (五)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推進國資國企改革,實施民營經濟上臺階行動計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加快政府職能轉變,開展“四送一服”專項行動和“服務企業年”活動,完善地方財稅金融制度,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實施招商引資提質增效工程,全面推動開發區改革創新發展,加快發展外資、外貿、外經工作。到2025年,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扎實推進,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大幅提升,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取得明顯成效,發展活力和動力顯著增強。

  (六)加快推動城鄉協調發展。建設省際毗鄰區域中心城市,推動縣城建成中等規模城市。扎實推進新型城鎮化,統籌新城區建設、老城區改造,支持基礎較好的鄉鎮建設特色小鎮。建設“數字亳州”,建成“城市大腦”,全面提升智慧城市水平。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深化農村改革,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打造新時代幸福新農村。到2025年,城市綜合承載力和輻射帶動力進一步提升,省際毗鄰區域中心城市地位更加穩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持續提高,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城鄉區域發展協同性明顯增強。

  (七)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深入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教育,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推進誠信建設,打造好人亳州品牌。加強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實施文化產業優化升級工程,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到2025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心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文化產業體系更加健全,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功。

  (八)奮力打造生態宜居美麗新家園。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升級版,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深入推進“地凈、路暢、水活、天藍、林擁城”工程,深化河長制、林長制改革,爭創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到2025年,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得到優化,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引江濟淮入亳工程覆蓋面不斷擴大,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全社會綠色轉型成效明顯,生態文明制度深入落實。

  (九)持續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提高民生工程質效,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建成投用亳州學院中醫藥學院。完善社會保險制度,加強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健全公共衛生體系,全面推進健康亳州建設。到2025年,城鎮新增就業15萬人,居民收入較大幅度增長,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人民受教育程度不斷提升,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醫療衛生健康事業“三年提升、兩年鞏固”行動成效顯著。

  (十)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亳州。落實國家安全戰略,把安全發展貫穿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加強產業、基礎設施、糧食、能源、水資源、金融等風險預警和防控,確保經濟安全。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抓好森林防火、食品藥品、河流湖泊、城市防洪等安全,完善應急管理體系,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完善社會矛盾綜合治理機制,常態化機制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維護社會大局穩定。到2025年,法治亳州、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取得積極進展,社會治理水平明顯提高,平安亳州建設不斷深化,統籌發展和安全更加有力。

  各位代表!

  今后五年,是我市搶抓機遇、加快發展的五年,也是乘勢而上、再譜新篇的五年。前進道路上不會一馬平川,風險挑戰無處不在,只要我們堅定講看齊、提振精氣神、強化執行力,比別人干得更多、更實、更拼,就一定能夠實現新階段現代化美好亳州建設的宏偉藍圖!

  三、奮力前行,只爭朝夕開新局

  今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省委十屆十一次、十二次全會,市委四屆十一次、十二次全會和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堅持系統觀念,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強化“兩個堅持”、實現“兩個更大”,全面開啟經濟強、百姓富、生態美的新階段現代化美好亳州建設新征程,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今年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高于全省增速0.5個百分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5%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5%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高于全省增速1個百分點左右,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全省同步增長,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省增速0.5個百分點左右,城鎮新增就業3.2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員勞動生產率5.3萬元/人以上,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0.8%以上,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1.2個百分點以上,糧食產量穩定在100億斤左右,能耗及生態環境質量指標完成省下達年度目標任務。

  為實現上述目標,重點抓好七個方面工作:

  (一)突出工業立市、產業強市,強力塑造現代產業體系。

  以鏈式思維提升產業層級。實施產業鏈補鏈固鏈強鏈行動,推行產業鏈鏈長制和產業集群群長制,開展重點產業產業鏈供應鏈設計,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培育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0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高于全省增速0.5個百分點。補強產業基礎和產業鏈短板,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成長型小微企業各100家,新認定“專精特新”冠軍企業5家。壯大縣域經濟,支持渦陽縣培育綠色裝配式建筑、生態有機農產品加工等重點產業,蒙城縣發展汽車及裝備制造、新型建材家居等主導產業,利辛縣推動紡織服飾、食品制造及農副產品加工等產業集聚,譙城區建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現代中醫藥、白酒產業聚集地和創新示范區。提升金融服務產業鏈能力,開展“金融服務提升年”活動,新增貸款300億元,實現直接融資120億元,上市掛牌企業30家,推進藥都農商行主板上市。

  以集群模式壯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以現代中醫藥為主體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力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15%左右。制定實施新一年度“世界中醫藥之都”建設發展任務清單,推動現代中醫藥產業規模突破1500億元。穩定中藥材種植面積,實現中藥材種植業產值38億元以上。加快現代中藥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建設,引進藥品品種8個,培育年銷售額億元以上大品種5個,醫藥制造業產值達380億元、增長10%,現代中藥產業集聚發展基地產值增長13%。推進醫藥流通業線上線下同步發展,實現貿易總額1000億元以上。積極創建華佗中醫藥研究院和省中醫藥科學院亳州分院。推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促進現代服務業轉型升級。

  以創新驅動升級傳統產業。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培育行動,充分激發創新活力,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20家,新建科技創新平臺5家以上,新引進高層次人才50名左右,完成科技成果登記400件,確保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速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改造升級傳統產業,創建省級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5家,實施重大技改項目25個,工業技改投資增長10%左右。完善支持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加快古井集團釀酒生產智能化技術改造項目建設,打造以古井集團為龍頭的白酒產業集群,白酒業產值增長8%。加快建設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推進雙百萬工廠化產業化肉羊養殖、羊肉食品加工和冷鏈物流等項目建設,新增規模農產品加工企業12家以上,規模農產品加工產值增長5%以上。加快建筑業轉型發展,力爭實現特級資質建筑業企業零的突破。強化數字賦能,新建5G基站1200個,新增“亳企登云”企業150家。

  以全域理念發展文旅產業。加快文化旅游強市建設,持續開展文化旅游年活動,推動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力爭旅游總收入、接待國內旅游人數恢復到2019年的75%以上。成立市中醫藥健康旅游聯盟,打造中醫藥健康旅游目的地。實施全域旅游發展示范工程,加快建設華佗百草園二期、渦陽縣道源國家濕地公園、蒙城縣北淝河國家濕地公園等項目,著力提升林擁城、亳藥花海休閑觀光大世界、利辛縣西淝河國家濕地公園等景區品質,打造精品旅游線路3條,創建國家AAA級以上旅游景區2個。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創建省特色旅游名村、A級旅游村莊、休閑旅游示范點各2個。

  (二)突出擴大內需、暢通循環,強力厚植經濟增長根基。

  大力度抓好招商引資。實施招商引資提質增效工程,在法定權限內制定出臺更具吸引力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和激勵政策,形成大招商、招大商工作格局。聚焦主導產業,建立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產業圖譜和招商地圖,繼續開展融入長三角招商引資活動,新簽約億元以上工業項目200個,每個載體至少引進5億元以上工業項目5個、10億元以上項目2個。實行“招商引資市長接待日”制度,定期開展已簽約項目“回頭看”,持續跟進項目投資轉化,新落地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00個,新建億元以上省外投資項目200個,實際利用省外資金增長5%。

  快節奏推進項目建設。深化“四督四保”、領導包保、“雙調度”等機制,推行“容缺受理+承諾”和政府投資項目代建制,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實施省市重點項目850個以上,完成投資1000億元以上。繼續實施新開工項目“季度滾動計劃”、重大項目集中開工、項目前期工作攻堅行動,開工建設億元以上項目140個以上、竣工80個以上,力爭省重點項目投資完成率、開工率和竣工率位居全省前列。實施項目儲備擴容行動,聚焦“兩新一重”、先進制造業、民生保障等領域,高質量謀劃儲備強基礎、提功能、利長遠重點項目1200個以上、總投資3600億元以上,爭取更多項目納入國家、省投資計劃。

  全方位激發消費潛力。開展消費提振行動,推動汽車、家電等實物消費,促進住宿餐飲、文娛休閑等受疫情沖擊嚴重行業恢復性增長。大力培育商貿主體,建設特色商業街區和高品質夜市街區,新增限上商貿流通單位90家,新建、改造菜市場10個以上,打造“15分鐘便民服務圈”。加快“云端”消費升級服務,挖掘直播帶貨等消費潛力,積極參加“皖美好物”線上線下融合促銷活動。深入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和農產品出村進城,加快蒙城縣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建設,力爭全市農產品網絡銷售額突破80億元。落實帶薪休假制度,擴大節假日消費。

  多舉措完善流通體系。完善物流體系,加快建設中國亳州綜合物流園、韻達(亳州)現代產業園、渦陽港“公鐵水”多式聯運物流園區、蒙城縣冷鏈物流項目等一批重點項目。培育壯大花草茶知名品牌,提升產業質量和水平。加強縣域鄉鎮商貿設施和到村物流站點建設,提升縣域鄉鎮消費便利度。推進“快遞進村”,行政村快遞服務通達率超80%,郵(快)件業務總量突破2.4億件。

  (三)突出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強力釋放市場主體活力。

  大力推動改革攻堅克難。強化預算績效管理,推進重點領域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深化金融改革創新,加強金融風險防范處置。制定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健全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支持國有企業圍繞主業做大做優做強。推動公共資源交易領域行政處罰權相對集中,依法必須招標項目全流程電子化交易率達95%以上。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促進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等資源在更大范圍暢通流動。依法有序推動政務數據開放與利用,深化政務數據匯聚共享和創新應用。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深挖徹查持續打擊欺詐騙保行為,通過國家醫保基金監管方式創新試點市驗收。推深做實教育、科技、文化體制等領域改革,依靠改革應對變局、開拓新局。

  大力推動開放提質拓面。著力穩外資,落實外商投資法及配套法規、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積極參加進博會、世界制造業大會,加強外資企業跟蹤服務,提升利用外資質效,確保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著力穩外貿,孵化新增進出口實績企業20家以上,實現生產型企業進出口額增長8%左右。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經貿合作,積極發展市場采購貿易,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推廣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全國通關一體化模式,規范和降低進出口環節合規成本,提升貨物通關時效和便利化水平。加快建設渦陽縣農產品保稅倉。辦好2021年國際(亳州)中醫藥博覽會暨第37屆全國(亳州)中藥材交易會,積極爭取舉辦全國健康旅游大會。做好對臺和僑務工作,拓展國際友城交流合作深度。

  大力推動區域一體化發展。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淮河生態經濟帶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用足用活國家、省促進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建設政策,積極爭取能源指標、建設用地、電力交易等支持,打造高質量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加強與滬蘇浙市(區)戰略合作。推進特色產業協同創新,繼續設立異地孵化器和科創基地,形成“創新在滬蘇浙、轉化在亳州”的格局。推進公共服務一體化,擴大與滬蘇浙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居民服務“一卡通”覆蓋面。

  大力推動園區創新發展。創新園區管理體制、投入機制和要素保障機制,集中優勢資源,支持6個省級開發區做大總量、提升質量、創新發展,力爭省級開發區經營(銷售)收入、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較上年分別提高1.5個和2個百分點,在省內考核爭先進位。依托省“6+2+N”產業承接平臺布局,探索發展“飛地經濟”,采取“園中園”、委托管理、投資合作等模式,深化與滬蘇浙園區對接合作。深化開發區改革創新,實施“標準地”改革和“畝均效益”評價,推進低效閑置用地再開發,新增產業用地按照“標準地”供地的面積不低于20%。推動亳州高新區創建國家級高新區,建設省級承接長三角產業轉移試驗區。支持譙城經開區創建國家級開發區,支持亳蕪現代產業園區打造現代新興產業園、建設長三角省際合作示范園區。

  大力推動營商環境優化。持續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延伸擴面,加大“皖事通”APP推廣使用力度,初步建成“城市大腦”,98.5%以上的政務服務事項實現“最多上一次”,23.5%以上的政務服務事項實現“材料零上傳”,新上線智慧審批事項50個,7×24小時“不打烊”政務服務自助大廳覆蓋縣區政務服務中心和部分銀行網點。加快“放管服”改革迭代升級,動態調整權責清單,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和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告知承諾制,著力推開企業簡易注銷登記改革,扎實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常態化開展“四送一服”專項行動,持續推進“服務企業年·重點企業五級包保”活動,依法依規、窮盡辦法、傾盡全力幫助市場主體解決實際困難。加大企業家培訓力度,全面提升企業家素質和能力。認真落實減稅降費等各項惠企政策,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入實施民營經濟上臺階行動,全面實行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負面清單+自主承諾”登記制度改革,新增市場主體4.8萬戶,民營經濟增加值增長8%左右。

  (四)突出優先發展、有效銜接,強力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過渡期內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保持現有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加快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常態化監測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重點監測收入支出情況、“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狀況,定期核查,精準施策,動態清零。強化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加強扶貧項目資產管理和監督。調整優化產業扶貧政策,實施脫貧地區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提升行動,促進脫貧人口穩定就業。繼續加大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投入力度,健全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機制,帶動更多脫貧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就業增收。

  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堅決扛起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整治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問題,新建高標準農田56萬畝。調整優化種養結構,種植蔬果150萬畝,抓好生豬穩產保供,守護好老百姓的“菜籃子”。強化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加快推進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大糧畜新品種推廣應用。推動農村一二三產融合補鏈強鏈,億元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到138家,新增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聯合體20個,推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加快發展,每個縣區至少打造1個全產業鏈發展的農業優勢主導產業。培育“綠色亳農”品牌,新增“三品一標”農產品60個,培育中國馳名商標1個。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面。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93.5%以上,主要農作物農機作業托管服務面積占比達95%以上。開展新一輪“一規四補”,啟動災后水利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武楊河譙城段、芡河渦陽段、北鳳溝蒙城段和利辛段等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成渦河蒙城樞紐。

  提升鄉村宜居水平。加快鄉村建設,啟動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建成美麗鄉村省級中心村84個,完成農村改廁2萬戶,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6%以上,鄉鎮政府駐地生活污水處理率提高到70%。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實施農村供水保障工程,改造農村公路500公里、危橋9座,動態清零農村危房。增加農村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建成鄉村中小學智慧學校268所,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全部達標,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覆蓋率達98%。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深化文明村鎮和文明家庭創建,推進農村移風易俗,開展一村一年一場文藝演出、一月一場電影等文化惠民活動,大力培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文明。

  激發農業農村活力。穩妥推進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工作。實施“三變”改革的村達89%,經營性收入50萬元以上的村達15%以上。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建成縣鄉聯網運行的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促進產權流轉交易公開規范運行。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新增省級示范農民合作社20個、家庭農場22個,適度規模經營面積發展到470萬畝,培訓職業農民3200人次。提升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新建改建為農服務中心、村級供銷社各8家,新建改建農村綜合服務社40家。全方位培養各類人才,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

  (五)突出區域一體、內涵提升,強力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

  優化城市布局。堅定不移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推動更多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完成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劃定“三區三線”,更好引領城市發展。立足省際毗鄰區域中心城市定位,編制實施市中心城區道東片區成片開發方案,高標準建設高鐵新城、北部新城,構建城市發展新框架。提升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加快建設阜蒙淮城際鐵路、亳蒙高速公路,開工建設亳州機場,建成渦河高等級航道整治一期主體工程,加快總里程105公里的9個國省干線改造項目建設,推進亳蒙城際鐵路前期工作,完善連接長三角核心區的大通道。聚焦中等規模城市建設目標,加快推進三縣新城區擴容提質、老城區改造提升、新老城區有機融合,支持基礎條件好的鄉鎮高質量建設特色小鎮,形成梯次帶動、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城鎮化格局。

  增強城市能級。實施121個重點城建項目,完成年度投資87.7億元。建成市中心城區道東2號、3號地塊路網和湯王大道渦河隧道,新建改造三清大道等市縣城區道路65條,推進市中心城區快速路網前期工作,實施藥都大道等24條道路照明補盲工程,讓出行更順暢。建設公園游園31個、城市綠道30公里,新增城市綠化260萬平方米,爭創國家園林城市。推進城區水系治理,完成“一涵三閘”主體工程,啟動實施宋湯河局部修復和大西莊閘、王寨閘工程,全面修復城市水體生態。改造渦北水廠、市第三水廠配套供水設施,市中心城區天然氣年供氣能力達4億立方米,改造污水管網125公里,進一步提升城市基礎保障能力。

  提升城市形象。開展城市體檢,實施城市更新行動。貫徹《亳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深入開展文明創建攻堅行動。著力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建成綜合管理平臺,開展市容和環境衛生突出問題集中整治,提升“五車”監管平臺實時管控能力,加大城區三輪車、四輪車專項治理力度,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城市垃圾做到“日產日清”和100%無害化處理。優化公交線路,提高服務水平。新增停車位6049個,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有序開放停車位。抓實內涵提升重點,修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加大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保護利用力度,推進中醫藥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

  (六)突出生態環保、和諧共生,強力推進全面綠色轉型。

  持續改善環境質量。鞏固中央、省交辦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成效。實施污染防治精細化差異化監管。強化大氣污染防治,壓實網格化責任,落實“五控”措施,推進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揮發性有機物專項治理行動,推動PM2.5平均濃度持續下降。強化水污染防治,深化入河排污口和畜禽養殖場污染整治,建立水生態補償機制,確保西淝河亳州市斷面和利辛段斷面、茨淮新河闞疃閘上斷面達到III類水質,地表水優良率達23%以上。強化土壤污染治理修復和風險防控,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

  持續加強生態修復。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2萬畝、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項目6000畝,完成建設用地報批6000畝。推進林長制改革,實施國土綠化提升行動,完成人工造林3萬畝,創建省級森林城鎮4個、森林村莊28個,森林覆蓋率達到21.3%。加強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系統修復,推進自然保護地勘界立標、規劃編制和建設保護工作,做好芡河鱖魚青蝦種質資源保護工作。深化河長制改革,完成主要河流確權劃界,深化河道“四亂”專項治理,加強西淝河、茨淮新河清水廊道保護。推進水體生態修復,實現水清岸綠河暢景美。

  持續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制定實施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加快推動產業綠色發展,創建綠色工廠3家,申報省工業領域節能環保“五個一百”推介項目20個,完成電能替代3.2億千瓦時,秸稈、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分別達93%和97%以上。加快培育循環經濟、清潔能源等綠色新業態,建成投運利辛板集煤礦、渦陽信湖煤礦、市建筑垃圾綜合處理項目,加快建設亳州木蘭220千伏等輸變電工程,開工建設利辛板集電廠二期、古井智能園區熱電聯產等工程。鞏固國家節水型城市創建成果。

  (七)突出民生為本、共建共享,強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質。

  促進更充分的居民就業。落實援企、穩崗、擴大就業政策措施,常態化開展“2+N”“招聘進鎮村”活動,突出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殘疾人等重點群體就業。發揮公益性崗位就業兜底安置作用,幫扶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實現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建設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用好建安零工市場,支持靈活就業。舉辦藥都技能大師競賽活動,開展就業技能培訓3.8萬人次,促進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持續開展“亳州老鄉,請您回家”和助力青年學子創業活動,開展創業培訓3000人次,實現2萬名左右高校畢業生留亳來亳就業創業。

  提供更普惠的民生保障。完成民生工程年度任務。科學調整低保和特困人員供養標準,城鄉居民醫保參保率達96%以上。著力解決“一老一小”問題,按時足額發放養老金、高齡津貼,改建提升老年大學,創建醫養結合示范機構、托育服務示范機構各2家,新增醫養結合護理床位、社會辦養老床位各500張,打造智慧養老試點示范工程8個。改造老舊小區61個。新開工棚戶區改造住房9830套、基本建成12449套,公租房分配率達99%以上。升級各縣區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統籌做好社會福利、慈善事業、留守婦女兒童老人關愛等工作。強化城市低收入群體等困難群眾動態監測預警,加快建立分層分類的梯度救助制度體系。

  發展更優質的教育事業。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啟動實施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五大行動,深化思政課改革創新。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投入14.6億元建設公辦中小學、幼兒園55所,全面推廣公辦幼兒園午餐供應和課后延時服務,力爭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93.8%以上、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提高到85.3%。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和城鄉一體化,提升聯盟辦學實效。支持和規范民辦教育。開工建設亳州學院中醫藥學院,支持亳州職業技術學院建成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學,提高各類中職學校辦學水平。提升普通高中辦學條件,支持亳州一中打造皖北一流名校。穩定和壯大師資隊伍,完善中小學教師待遇保障機制,培養20名藥都名校長、50名農村優秀校長、100名市級學科帶頭人、50名藥都名師。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繼續開展“藥都最美教師”和“最美職教人”評選活動。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

  打造更完善的衛生體系。堅持“人物同防”,落細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健全公共衛生和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扎實推進醫療衛生健康事業“三年提升、兩年鞏固”行動,加快建設市第二人民醫院、市兒童醫院、市腫瘤醫院、市人民醫院急診大樓、市中醫院二期工程,推進市傳染病醫院、市縣區疾控中心等項目建設。提升縣級醫院綜合能力,縣域內就診率85%以上。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建成市遠程心電平臺、市人民醫院互聯網醫院,鄉鎮衛生院遠程醫療系統覆蓋率20%以上。加強醫療人才隊伍建設。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大力推廣五禽戲,完善市中心城區“15分鐘健身圈”,舉辦市第三屆運動會。

  建設更和諧的平安亳州。強化重大風險防控,嚴格政府債務管理,嚴厲打擊各類非法金融活動,推進房地產市場“一城一策”差別化調控,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強化應急體系建設,抓實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排查整改一般安全隱患6萬處以上,建成市應急指揮中心,做好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風險普查工作。強化基層社會治理,完善鄰長制體系,完成村和社區“兩委”換屆,穩妥處置信訪積案,深化“一村一警”建設,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深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開展“守護平安”系列行動,常態化機制化推進掃黑除惡斗爭,嚴厲打擊黃賭毒、盜搶騙、食藥環等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堅決捍衛政治安全、維護社會安定、保障人民安寧。

  深入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加強全民國防教育、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強化退役軍人服務管理,加快大型國防教育綜合基地二期工程建設,建成雙擁公園,完成市光榮一院主體工程,鞏固軍政軍民團結,力爭蟬聯全省新一屆雙擁模范城。持續抓好民族宗教、氣象、人防、地震、檔案、地方志、統計等工作,大力發展工會、婦女兒童、殘疾人、紅十字、關心下一代等事業,扎實做好公積金管理、無線電管理和機關事務管理等工作。

  各位代表!

  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把發展重任扛在肩上,把萬家憂樂放在心頭,大力發揚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斗老黃牛的精神,加快建設服務有為、執行有力、人民滿意的政府。要始終堅持對黨忠誠。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中央第五巡視組巡視反饋意見整改為抓手,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確保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決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實處。要始終堅持尊崇法治。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制定實施新五年法治政府建設綱要,啟動實施“八五”普法,規范“三重一大”事項決策程序,用法治為行政權力定規矩、劃界限、明職責。主動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監督和社會輿論監督,強化審計監督、統計監督,推進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要始終堅持人民至上。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緊盯“四個點問題”,開展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用腳步丈量土地,用眼睛發現問題,發揮“12345”市長熱線、“政風行風熱線—市長有約”作用,解決好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讓670萬亳州人民的日子越過越好。要始終堅持苦干實干。按照“四化三可”和“好快高”要求,堅持“三嚴三實”“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只搞真的、不搞假的,大興學習之風,加強調查研究,鍛造抓落實的硬功夫,提升打硬仗的真本領,一個項目一個項目抓,一件實事一件實事辦,用我們的辛勤勞作、夙夜在公換來實實在在的發展業績。要始終堅持清正清廉。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認真履行“一崗雙責”,讓知責、擔責、履責體現在每個單位、每個崗位上。嚴守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及實施細則,開展新一輪深化“三個以案”警示教育,貫徹落實政府督查工作條例,大力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持續為基層減負。一般性支出可壓盡壓,非剛性非重點項目支出應壓盡壓,各類結余、沉淀資金應收盡收、統籌調控。全力支持紀檢監察機關履行職責,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讓清正清廉清明成為政府的鮮明底色。

  各位代表!

  實干書寫華章,奮斗成就夢想。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同心同德、真抓實干,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奮力開創新階段現代化美好亳州建設新局面,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責任編輯:石蘭蘭)

精彩圖片

亳州市政府工作報告(2021年2月23日 杜延安)

2021-03-30 14:40 來源:亳州市政府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