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宛如一條巨龍橫貫華夏大地,孕育了燦爛的中華文明,見證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長江經濟帶的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占據全國的“半壁江山”。
地質工作是服務國家總體安全、支撐高質量發展、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領域。那么,地質工作如何服務于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9月26日—27日,江蘇省地質局作為發起方召開了“服務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區域地質協同融通座談會”,長江沿岸十二個省(市)的地質工作者共同探討長江經濟帶協同聯動的新發展機制。
鹽堿地上豐收,油氣田上減碳
作為糧食大省的江蘇,多年以來也面臨鹽堿地綜合利用的戰略問題。近年來經過治理,江蘇鹽堿地正逐步變成一塊塊良田,在鹽堿地也能喜迎豐收。
風吹秋已半,稻田千層浪。站在南通市如東掘苴墾區的海堤之上,一側是排列規整的“井字田”水稻,另一側洶涌的海水沖擊著岸邊。在南通市通州灣鹽堿地改良示范基地5000畝的試驗田里,同樣是一片“豐收景”,還有成群的白鷺飛過,很難想象,這片綠油油的田野曾經是一片雪白的鹽堿地。
“這里種植的是南粳5055,你看這稻穗長得多好啊!要是放在以前,在鹽堿地里種莊稼的場景想都不敢想。”北區條田三的管護責任人王傳庫興奮地說,“通常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就可以把初始鹽度20‰左右的鹽堿地改良成鹽度低于3‰的耕地。像這片210畝的田,早在去年,土壤鹽度已降到1‰,灌溉水鹽度2‰。現在這里除了種植耐鹽品種外,甚至連適口的常規稻種都能種。”
記者了解到,這兩處示范基地已改良面積達1.5萬余畝,其中8000多畝達到“噸良田”標準;產出方面,經過測產,耐鹽水稻畝產最高可達650公斤、小麥畝產近550公斤、油菜畝產達300斤,與內陸地區耕地產能基本相當,整體水平位居全國前列。
鹽堿地治理利用是全球性難題。江蘇海岸線長、鹽堿地多,2023年,全省約有21萬畝鹽堿地、573萬畝沿海灘涂。“我們組織科研攻關突破關鍵技術瓶頸,在快速抑鹽脫鹽、地力加速培育與提升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一批科研成果分別以產品、專利、論著等予以‘物化’和‘固化’;此外優選耐鹽作物新品種,開展了數百項秈、粳稻品種的試驗任務,像推廣應用的‘鹽稻18’,測產畝產660公斤,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省地質局黨委書記、局長程知言說。
不植樹,能減碳嗎?前不久,我省首個自然資源服務我國“雙碳”目標的礦地融合試點工程——泰州典型油氣藏CO_2地質儲存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建成投產,這讓我省在實現“雙碳”目標上更近了一步。
“該項目位于姜堰區俞垛鎮西邊城油田,這里含油面積為1.84平方公里,地質儲量101萬噸,具有二氧化碳驅油提高采收率潛力。”泰州采油廠地質研究所黨支部書記吳公益介紹,項目以“咸水層+油層”復合型二氧化碳地質封存為理念,集合咸水層和油氣藏二氧化碳地質封存的優點,將捕集的二氧化碳通過地質封存、產出氣回注循環利用,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構建了從“捕集、運輸、驅油、封存、回收利用”的全鏈條技術體系,形成從二氧化碳捕集、注入、采油、回收的一體化技術流程。
記者了解到,目前,此示范工程已注入并封存二氧化碳約2400噸,這相當于每年植樹造林4000畝、12萬棵。我省已圈出10個地質封存潛力區,據估算僅泰州全域封存潛力約26億噸。
以鹽堿地改良、碳儲碳匯項目為代表,江蘇在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謀新篇。“我們組織科研攻關突破關鍵技術瓶頸,在生態快速改造、精準控鹽抑鹽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程知言說。
推動地質轉型,江蘇“闖”出新路
長江經濟帶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內河經濟帶、東中西互動合作的協調發展帶、沿海沿江沿邊全面推進的對內對外開放帶,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示范帶。2023年,它以占全國21.39%的國土面積,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8.43萬億元,占全國比重達46.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95萬億元,占全國比重達50.8%。
“長江經濟帶事關全國發展大局,要統籌好發展和安全。”為滿足長江經濟帶的高質量發展,地質工作保障也被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來,中國地質調查局、沿江各省(市)地質部門在長江流域基礎地質調查、保障能源資源安全、綠色低碳發展、地質災害防治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工作,為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地質保障。
那么,江蘇做了哪些探索、“走”出了哪些經驗?
程知言表示,“近年來,我省發揮自身優勢,緊扣國家重大戰略部署,以強烈的答卷意識、有為的地質擔當,譜寫新征程江蘇地質事業改革發展的實踐續篇和時代新篇”——
深入推進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開展贛榆濱海區域建設用海規劃高程變化論證、在南京牟尼峰建成了國內最大單體滑坡監測預警野外試驗場、完成了全省第一個縣域全域互花米草除治……結合省情和地質工作基礎,江蘇省地質局提出了體系化保障“五個方面安全”的發展定位,即結合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服務能源資源安全;融合推進美麗江蘇建設,服務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安全;契合區域經濟布局,服務國土空間開發利用與保護安全;配合公共安全體系完善,服務地質災害防治安全;貼合“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服務糧食安全。
在科技方面,形成了創新發展“一盤棋”。主動融入地方發展,在以平臺思維推動關鍵領域重點突破的同時,強化基礎支撐,全局現擁有省部級科技創新平臺21個(其中部重點實驗室2個),各級各類科技平臺、產學研合作基地、科技服務站等120余個,并注重技術積淀,持續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一批成果開全省先河、在國內行業產生重要影響。
通過延展“地質+”“+地質”時代內涵,保障成果落地。比如,在“地質+”方面,江蘇省地質局及所屬單位與徐州市、鎮江市丹徒區等簽訂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以“政府主導、公益先行、專業支撐、成果共享”,打造了政事聯動新機制;鞏固“+地質”成果,主動融入地方自然資源、生態環境、農業農村、住建交通、司法應急等領域,推動地質工作由傳統向現代轉型。
一系列成果和經驗,推動地質工作轉型提升“闖”出了新路。“當前,江蘇地質工作已在省域形成了全方位支撐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新態勢,在轉型提升中構建了江蘇地質工作新格局、展現了‘多作貢獻、勇挑大梁’的地質擔當。”程知言說。
強化區域協同,建立長效機制
地質工作搞不好,一馬擋路,萬馬不能前行。作為一項基礎性、公益性和戰略性工作,要想讓地質工作更好地服務于長江經濟帶的高質量發展,急需沿江各省揚長避短、系統集成,深化區域地質的協同融通,因地制宜、順勢而為。
那么,如何建立長江經濟帶區域地質工作協同的長效機制?
“兄弟各局要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相互之間既要‘多串門’,還要擴大‘朋友圈’。”程知言表示,以本次座談會為載體平臺,形成制度性、常態化的溝通協調機制,就信息共享、經驗交流、人才培養等開展廣泛而深入的合作,爭取打造更多有代表性、有影響力的優質合作成果,同時還要抱團服務“一帶一路”倡議,參與國際地質項目合作。
程知言的看法得到了廣泛認同。“我們是這條‘黃金水道’上的命運共同體,增強地質工作服務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能力,離不開各區域地勘單位的共同努力。”江西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省地質局黨組書記饒清華認為,許多地質工作的關鍵性技術難題需要沿江各省共同努力去突破和解決。
“我們可以深化在地質找礦、生態文明建設、地質災害防治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協同推進地質科技創新,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工作聯動,建立協商合作機制、利益共享機制,共同提升服務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能力。”饒清華說。
“總而言之一句話,要把強化區域協同融通作為著力點。”程知言表示,以本次座談會為契機,構建了行業首個聚焦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沿江地勘單位全覆蓋的交流平臺。
強化區域協同融通成為共識。會上,沿江十二省(市)地質部門共同簽署了合作倡議書,共同倡議創新長江經濟帶區域地質工作協同融通機制,在推動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支撐長江流域生態文明建設、加強地災應急防治能力共建、弘揚地質文化等方面深化合作,促進區域地勘單位之間信息共享、技術交流和科研創新合作,以高水平協同聯動形成高質量發展合力。
作為下一屆座談會的籌辦方,江西省地質局已早早謀劃起下期座談主題。饒清華表示,構建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整合資源優勢,在項目合作、科研攻關、技術交流、設備共享、成果轉化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為雙方高質量發展相互賦能。同時成立長江經濟帶區域地質戰略合作工作協調小組,參與單位明確專人專班負責具體協調和推進相關事宜,定期召集并召開聯絡人會議,做好相關工作的對接等。
從三江源到入海口,萬里長江一路奔騰。沿江各省有著類似的地質文化,共同踐行“三光榮”地質精神,沿江地質系統將在交流中學習,在合作中成長,集聚力量,強化協作,砥礪前行,攜手為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作出地質工作新貢獻!
記者 姚政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