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閱更多2021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
——2021年1月12日在寧德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
寧德市人民政府市長 梁偉新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寧德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一、2020年和“十三五”時期工作回顧
2020年,是極不平凡、極具挑戰的一年,是拼搏進取、收獲滿滿的一年。這一年,是“弱鳥先飛、滴水穿石”30年、撤地設市20周年,我們秉承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德工作期間開創的一系列重要理念、重大部署、寶貴經驗和優良作風,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在市委領導下,深入實施“一二三”發展戰略,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盡最大努力完成好市四屆人大五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成為全省唯一連續四個季度保持經濟正增長的設區市。
省對市考核的12項主要經濟指標中,多項增幅居全省前列。全市生產總值2619億元、增長6%;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4%;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233.55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7.79億元,分別增長5.3%、8.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121元、增長3.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50元、增長7%;進出口增長17.9%,其中出口增長17.9%;實際利用外資增長5.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0.7%;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2496.36億元、貸款余額2299.24億元,分別增長21.4%、14.6%;年度節能減排任務全面完成。
一年來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眾志成城共克時艱,戰疫大考展現新擔當
爭分奪秒戰疫情。第一時間動員全市上下進入應急防控狀態,聯防聯控、群防群治,守住了福建“北大門”。僅用25天有效遏制疫情蔓延,26例本地確診病例和1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例無癥狀感染者全部治愈出院。出臺關心關愛一線醫務人員措施辦法,4批58名馳援湖北醫護人員順利完成援助任務,為打贏湖北、武漢保衛戰貢獻了寧德力量。強化保障促發展。64天本地口罩日產能從1.5萬只迅速增加到200萬只,市民和企業基本防疫需求得到保障。城市核酸檢測基地建成投用,日檢測量從1000份提高到4.9萬份,具備5日內常住人口全員檢測能力,8類重點人群“應檢盡檢”。出臺支持中小微企業用工、融資、出口等一系列共渡難關政策措施,僅用2個月企業生產經營就恢復到上年同期水平。常態防控穩秩序。持續抓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各項措施落實,外籍輪船、修造船、漁船等三類船只嚴格管理,進口冷鏈食品、冷凍庫規范管理,“人”“物”同防措施有效落實,“由物輸入”風險有效控制,至今無本土新增確診病例。
(二)暢通循環壯大實體,產業發展匯聚新動能
主導產業支撐有力。四大主導產業增加值增長16.2%,對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貢獻率達137.1%。鋰電新能源產業實現產值734億元、增長17.8%。鋰電池投產產能100GWh,綜合市場占有率穩居全球第一。時代三期、新能源科技三期、時代一汽、國泰、阿李科技項目建成投產,時代四期車里灣擴能、新能源科技四期、時代科士達項目開工建設,時代五期(福鼎)項目對接落地。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產值65億元。上汽寧德基地入選中國標桿智能工廠,新車型實現量產,月產量已達2萬輛,年產量達到6.6萬輛。不銹鋼新材料產業實現產值1217億元、增長7.7%。青拓不銹鋼無縫鋼管、奧展不銹鋼一期和周寧不銹鋼產業園一期項目建成投產,青拓棒線材、宏泰不銹鋼產業科技園等項目加快建設。銅材料產業實現產值175億元、增長28.5%。中銅東南銅業陰極銅產量達35萬噸以上。正威一期10萬噸精密銅線項目實現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福浦一期、正威三期項目開工建設,嘉元銅箔項目簽約落地,銅精深加工產業鏈加速延伸。
企業競爭力不斷增強。寧德時代21C創新實驗室開工建設,新能源科技獲批建設省重點實驗室。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各一項關鍵技術榮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寧德時代儲能微網入選國家首批科技創新(儲能)試點示范項目。青拓集團筆尖鋼實現量產,青拓特鋼獲批建設省高性能氮合金化不銹鋼工程研究中心。第五屆動力電池應用國際峰會暨首屆中國新能源新材料(寧德)峰會、中國·寧德不銹鋼新材料創新研討會在我市召開,兩大主導產業話語權持續增強。三祥液態金屬、納米氧化鋯項目建成投產,鎂鋁合金項目開工建設。與省藥監局簽訂閩東藥城高質量發展合作備忘錄,廣生堂5個創新藥進入臨床審批階段,一批仿制藥通過一致性評價。華龍化油器信息化系統獲評工信部企業上云典型案例。
現代服務業增勢良好。實現增加值973.4億元、增長6.3%。總部經濟、平臺經濟取得突破,正威總部、智享無限、寧德動游投入運營,國網時代儲能、周寧大宗商品交易平臺、福安益卓商貿簽約落地。港口物流加快發展,貨物吞吐量近5000萬噸、增長17.5%,集裝箱吞吐量14.5萬標箱、增長10.9%,增幅均居全省第一。安吉物流寧德基地一期、上汽鐵路專用線建成運營,全年汽車整車公鐵水聯運7萬多輛。文旅融合加速發展。“鄉村+文創”“攝影+民宿”“白茶+文化”等模式有效推廣。壽寧“下鄉的味道”紅色之旅、古田生態休閑旅游列入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新增省級以上旅游村鎮25個。成功舉辦第十屆寧德世界地質公園文化旅游節,全市接待游客2615.64萬人次、旅游總收入291.47億元。發放消費券、樂購券價值4166萬元,拉動消費1.52億元。電子商務網絡零售額312.23億元、增長30.5%。周寧、霞浦入選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
(三)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邁出新步伐
脫貧任務高質量完成。全市最后兩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周寧、柘榮實現摘帽。651戶重點鞏固對象和363戶重點監測對象“零返貧”。在全省率先出臺疫情期間強化幫扶“7條措施”、防止返貧精準救助方案,設立返貧救助保障金。市本級投入1.17億元用于鞏固脫貧。發放扶貧小額信貸資金10.6億元。實施產業扶貧項目1.33萬個,1000多家農業企業、合作社帶動1.5萬戶貧困戶發展。安排2393名貧困勞動力到公益性崗位就業。12258名不具備自主脫貧能力的貧困戶實現農村低保“應保盡保”,建檔立卡貧困人員醫療疊加保險報銷比例達94.4%。完成造福工程搬遷522人,超額提前完成省里下達任務。79個建檔立卡貧困村、7.3萬人實現飲水安全有保障。全國扶貧經驗交流示范基地加快建設。全國民族地區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經驗交流現場會在我市召開。29國駐華使節到我市考察并參加“擺脫貧困與政黨的責任”國際理論研討會“寧德扶貧故事”分享會。
特色現代農業加快發展。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84.14億元、增長3.1%,八大特色農業占比94%以上。建成高標準農田13.24萬畝,糧食總產量47.24萬噸。低產低質茶園改造提升2萬畝。水產品產量103.49萬噸、增長1.8%,漁業產值266.17億元、增長1.7%。新建省級水果、蔬菜、食用菌等標準化生產基地16個,創建市級“菜籃子”示范基地20個。出臺特色農業保險實施方案。“0593寧德號”區域公用品牌正式啟用。新增“三品一標”認證產品133個。壽寧入選國家數字鄉村試點縣,古田、福安入選全國“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試點縣。
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積極探索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388名鄉村振興指導員、303名科技特派員和25名金融助理員駐鄉聯村服務。投入鄉村振興資金44.31億元,110個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實施項目597個,306個市級產業薄弱村實施項目1139個,基本消除村級集體經濟年收入10萬元以下相對薄弱村。完成鐵路沿線環境安全隱患整治,全面提升“兩高一線”沿線362個鄉村景觀風貌。培育鄉村文化振興示范村38個、文化隊伍653支、文化骨干4160名。
(四)開放創新激發活力,營商環境彰顯新優勢
創新能力持續增強。獲批建設中國(寧德)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成為全省第二家。新增國際專利申請4747件、增長3.75倍,居全省第一。卓高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思客琦等16家企業入選省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三祥新材、安波電機、三禾電器被認定為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時代電機、廣生堂入選省產業領軍團隊。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9家、省級47家。新認定省企業技術中心6家。新獲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個。東僑獲批建設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
改革開放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縱深推進,“不見面審批”“一事一次辦”改革加快推廣,跨省遠程異地評標改革列入全省試點。“一趟不用跑”事項占比提升到72.8%。行政審批服務事項提前辦結率達96.7%。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1個工作日內。“i寧德”匯聚150多項便民服務事項。政府投資項目和社會投資項目審批時間分別縮減至90個和70個工作日內。國企改革全面推進,“一企一策”經營業績考核實現全覆蓋。市直經營性事業單位完成轉企改制。漳灣作業區獲批延續臨時開放,正式開放列入國家審理計劃。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扎實推進,全面完成登記賦碼、股權證書發放。寧臺交流合作深入推進,成功舉辦海峽兩岸臺胞青少年夏令營、第二十一屆寧德投洽會,首次以線上方式舉辦第十一屆海峽兩岸電博會、陳靖姑文化節。
項目建設持續加快。千億招商任務超額完成,簽約項目440個、總投資1141.39億元,履約率85.2%、開工率68.9%。獲批專項債券資金支持項目70個、88.54億元。PPP項目年度入庫數、簽約落地數均居全省第一。新增“五個一批”項目1468個、總投資4117億元。福安、霞浦、柘榮、周寧進入全省“五個一批”項目季度正向激勵綜合考評前十名。300個在建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677.14億元,占年度計劃102.4%。組織開展“雙百項目”百日攻堅行動,破解494個前期報批、79個安征遷和225.39億元融資等問題。新開工重點項目128個、竣工137個,超額完成年度開竣工任務。衢寧鐵路開通運營,結束了周寧、屏南不通鐵路的歷史。建成沙埕灣跨海通道工程,打通了對接長三角出省新通道。漳灣作業區7#泊位建成投用。霞浦核電2#機組開工建設。
企業成本持續降低。新增減稅降費超過22億元,爭取紓困資金15.75億元。每季度召開一次政銀企對接會,普惠小微貸款增長38%,涉農貸款增長10.1%。企業貸款平均利率下降0.8個百分點,普惠小微貸款利率下降1.4個百分點。普惠金融服務中心、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實現市縣全覆蓋,全省首創“擔保云”融資服務平臺上線運行,“見貸即保”實現批量業務,融資擔保倍數放大到2.81倍。兩次下調用氣最高指導價,降幅達10.8%。
(五)標本兼治合力創建,宜居城市再添新名片
文明城市首創首成。經過三年努力,獲評全國文明城市。19個集體新獲全國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稱號。獲評全國無障礙環境示范市,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市。整治超標電動車4.63萬輛。加強煙花爆竹銷售和燃放管理。改造提升8個農貿市場。完成168個老舊小區環境治理。背街小巷一級環衛保潔、路面硬化、路燈建設實現全覆蓋。“光盤行動”、禮讓斑馬線、志愿服務等文明行為蔚然成風,市民文明素質顯著提高。
城市功能不斷完善。中心城區實施城建項目217個,完成投資68.3億元。四大館、工人文化宮建成投用。時代廣場、人民廣場、鏡臺山公園一期完成改造提升。連城路及周邊道路加快建設,三都澳新區路網基本形成,打通3條斷頭路,完成24個城市主干道交叉路口優化改造,“白改黑”28.8公里。建成公廁14座。新增公共停車位(含臨時)1萬多個、充電樁1300個。首批無人駕駛鋰電新能源巴士在鋰電新能源小鎮上線運營。新增92輛純電動公交車,公交路線增至30條,實現城區全覆蓋。
污染防治深入推進。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第一輪整改任務全面完成,第二輪整改任務加快落實。海上養殖綜合整治取得決定性勝利,累計投入資金47.72億元,清退和升級改造漁排142.7萬口、貝藻類55萬畝,清海工作“寧德模式”成為全國生態環保督察整改典型經驗、生態審計典型案例,海漂垃圾加快陸海統籌治理。中心城區重點流域黑臭水體基本消除,新建改造雨污管網280公里,新改擴建污水處理廠3個,污水日處理能力由5萬噸提高到16.5萬噸。全市109個大氣治理項目、1647個入河排污口排查、14個農村“千噸萬人”飲用水水源地環境整治全面完成。完成2622個自然村戶廁改造。
(六)持之以恒補齊短板,民生福祉得到新提升
民生保障力度加大。全市民生支出278.35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8%。完成33件為民辦實事項目。發放就業補助資金1.41億元,城鎮新增就業3.65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1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9%。1101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納入保障,市兒童福利院投用。新納入低保、特困人員14572人,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提高到92.5%,在全省率先實行特困人員“先診療后付費”。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超過35張,養老機構公建民營比例達到84.7%。保障性安居工程開工800套、建成1419套。市縣兩級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設全面啟動。
社會事業加快發展。全市竣工教育項目48個,新增學位2.36萬個。新增公辦幼兒園9所、普惠性民辦幼兒園87所,公辦幼兒園比例提高到50.3%,學前教育普惠率提高到92.4%。新增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學校56所、一級達標高中3所。寧德一中新校區建成。職業院校對接四大主導產業招生比例提高到50%。市職教園前期工作加快推進。寧德師范學院醫學院加快建設。實施醫療衛生補短板項目122個,新增床位1710張。建成“雙達標”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01個。入選全國醫保付費改革試點城市,醫保刷卡結算實現“村村通”“就近通”。8件作品榮獲第九屆百花文藝獎。全國基層理論網宣基層經驗交流會在我市舉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心連心”慰問演出走進寧德,向全國人民展示了閩東人民滴水穿石的奮斗精神和脫貧致富的時代風貌。
平安建設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各類違法犯罪活動有效打擊,群眾安全感率達99.27%、位居全省第一。信訪工作態勢總體平穩向好。宗教事務管理依法加強。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全面啟動,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實現“雙下降”。沿海2.69萬艘12米以下“非標”船舶全部納入規范化管理。基層防災減災救災能力不斷提升。食品安全“一品一碼”主體注冊率100%。實現全國雙擁模范城“五連冠”。軍民融合、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雙擁共建、海防、人防、反走私工作得到加強。工、青、婦、計生協、科協、統計、老區、老齡、殘聯、移民、檔案、地方志、氣象、外事、僑務、臺港澳、關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進展。
(七)擔當作為轉變作風,依法行政展示新形象。持續鞏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并報告工作,依法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決定決議,辦理市人大代表建議347件。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地方性法規草案1部,制定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26件。支持政協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凝聚共識職能,辦理市政協提案361件。在全省率先出臺重大行政決策執行情況第三方評估實施辦法。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全面實行。審計工作不斷加強。鄉鎮(街道)機構改革全面完成。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深入推進,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和省市實施辦法,“三公”經費支出下降15.6%左右。政府網站績效評估位列全國地市級第五位,機關效能不斷提升、作風建設持續加強。
各位代表,2020年各項工作取得扎實成效,為“十三五”規劃收官劃上圓滿句號。“十三五”時期,是寧德練就“弱鳥先飛”本領,展現鴻鵠之志、傳播閩東之光,發展影響力持續提升的五年,是寧德保持“滴水穿石”韌勁,念好“山海經”、抱好“金娃娃”,發展競爭力持續增強的五年,閩東大地舊貌換新顏。
五年來,我們綜合實力大幅躍升,成為全省新增長極。三次產業結構從15.2:53:31.8調整優化為12.4:50.4:37.2。全市GDP接連邁上2000億元、2500億元臺階,年均增長7.2%,近兩年分別以高于全省1.6和2.7個百分點的增速領跑全省,提前一年超額完成省里下達的趕超任務。人均生產總值突破1萬美元。工業用電量連續兩年增幅居全省第一。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凈增1200億元、貸款凈增898億元。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五年凈增86億元、年均增長9.2%,連續四年增幅居全省第一,總量躍升至全省第六。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74元、年均增長8.3%,其中,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7.4%、9%。福安入選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時隔六年重回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十佳縣。
五年來,我們主導產業加速壯大,立起工業四梁八柱。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2%,增速連續3年居全省第一。四大主導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30.5%,占全市規上工業比重超六成,吸引集聚了上下游產業鏈企業近200家。擁有產值百億級企業10家、十億元以上企業24家、億元以上企業282家。中銅、上汽寧德基地持續刷新項目建設“寧德速度”,“四干精神”全面推廣。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成為世界級龍頭企業。寧德時代成為創業板史上首個市值突破8000億元的企業。青拓集團成為全省首家年產值超千億元民營企業、位列民企制造業50強之首。
五年來,我們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集中破解發展難題。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全市現行標準7.2萬建檔立卡貧困戶、453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和6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部摘帽。貧困人口年人均收入15537元、增長4.7倍,建檔立卡貧困村村均收入從5.34萬元提高到15.84萬元。金融生態持續好轉,不良貸款余額從107.97億元降至26.88億元,不良率從7.72%降至1.13%。全市政府債務率均在風險提示范圍內。污染防治攻堅取得明顯成效,重點流域優良水質比例、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比例均為100%,中心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99.2%。在全國率先完成所有建制村改廁改水,鄉鎮污水處理、建制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實現全覆蓋。
五年來,我們縱深推進改革開放,激活趕超發展動力。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決淘汰地條鋼等落后產能。全市共調整清理市級審批服務事項217項,網上可辦率98%。市場主體總量達35.74萬戶、增長2倍。市屬國企改革成效明顯,資產總額666.96億元、增長1.44倍。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1.7%,從全省第八位躍升至第四位。擁有國家級創新平臺7家、國家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25家,國家級、省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雙雙破百。國家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獲批建設,評選普惠金融信用鄉鎮12個、村252個。引進培養國家級重大人才計劃專家9名,入選省級高層次人才324人,認定“天湖人才”3017人。加快口岸開放開發,進出口總值502.5億元。新增萬噸級以上泊位5個、吞吐能力938萬噸。集裝箱吞吐量年均增長21%,增幅居全省第一。
五年來,我們城鄉面貌深刻變化,描繪美麗寧德畫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入2400億元。新增鐵路營運里程119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167公里、普通國省道通車里程276公里,“三縱四橫”高速公路網基本形成,縣縣通高速、鎮鎮有干線、村村通客車全面實現。公交車電動率100%。農村公路總里程突破1萬公里。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9%左右。歷史文化名鎮11個、名村42個、傳統村落232個,數量居全省第一。完成中小河流治理29條、安全生態水系建設585公里、水土流失治理112.02萬畝。榮獲“國家森林城市”,森林覆蓋率69.98%。中心城區人口和面積分別增加到60萬人、60平方公里規模。機動車保有量16.7萬輛、增長72.9%。道路340公里、增長77%。自來水日供水能力由5萬噸增加到18.7萬噸。城市綠化覆蓋率42.5%,環東湖生態景觀圈全面提升。
五年來,我們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不斷滿足群眾需求。新增財力近八成用于民生事業,累計投入民生領域補短板1224.9億元,新增學位7.2萬個、醫療床位2985張、養老床位7029張。學前三年入園率98.3%,基本滿足學前教育就讀需求。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實現全覆蓋。閩東衛校并入寧德師范學院成立二級醫學院。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大幅提升,基本醫保實現“三保合一”。城鄉養老服務設施基本實現全覆蓋。城鄉低保救助標準實現一體化。建設保障性住房1.28萬套,改造棚戶區3.02萬套,4.3萬戶居民住房條件得到改善。成功舉辦第十六屆省運會、第十屆老健會。“七五”普法全面完成,縣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法治寧德、平安寧德建設持續深化,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各位代表,回顧2020年及“十三五”發展,雖然困難比預想的多,但是成績比預期的好,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習近平總書記掌舵領航和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寧德始終如一關心關愛的結果,得益于省委、市委的科學決策,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協有效監督、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市干部群眾不忘初心、拼搏奮斗,同時,也得益于歷任歷屆領導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礎。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各人民團體、無黨派人士、離退休老同志和社會各界人士,向中央及省屬駐寧機構、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駐寧部隊、公安民警和消防救援隊伍,向所有關心支持寧德發展的海內外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發展中還面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區域發展、產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山區沿海差距還在拉大,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偏慢,現代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創新能力有待提升,企業研發機構少能力弱,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培育發展不足;鄉土特色人才挖掘培養不夠,中高端人才引進留用機制有待完善;群眾對教育、醫療、養老、托幼、基礎設施、生態環境還有不滿意的地方,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任務較重;少數干部不擔當、慢作為的現象仍然存在;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復雜嚴峻,給經濟發展帶來諸多不確定性。對此,我們要高度重視,采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