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閱更多2020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
——2020年1月12日在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北京市市長 陳吉寧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北京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一、2019年工作回顧
剛剛過去的2019年,我們隆重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4次視察北京,5次對北京發表重要講話,體現了對首都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巨大關懷,為我們在新時代譜寫首都發展新篇章進一步指明了方向。
一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中共北京市委直接領導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支持下,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服務保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團結一心、砥礪奮進,大力加強“四個中心”功能建設、提高“四個服務”水平,抓好“三件大事”,打好三大攻堅戰,辦成了一系列大事喜事,保持了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較好地完成了市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初步預計,全市地區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6.2%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0.5%;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3%,城鎮調查失業率保持在4.4%左右,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3%左右;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水耗分別下降4%和3%左右,細顆粒物年均濃度降至42微克/立方米。
(一)圓滿完成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等重大活動服務保障任務。
在黨中央直接領導下,我們精心謀劃設計,全面出色完成了慶祝活動服務保障任務。全力組織好群眾游行和聯歡活動,以“同心共筑中國夢”為主題的群眾游行,自由生動、歡愉活潑;聯歡活動成功運用光影藝術和高新科技,盛況空前、精彩絕倫。高標準完成慶祝大會、閱兵服務、群眾觀禮、安全穩定、環境整治、空氣質量、氣象服務、群眾游園等綜合服務保障任務,為慶祝活動作出突出貢獻。
我們成功舉辦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共有11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吸引近千萬人次參觀,成為展出規模最大、參展國家最多的一屆國際園藝盛會,充分展示了新時代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非凡成就。
我們統籌做好各項重大活動服務保障,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亞洲文明對話大會、2019年國際籃聯籃球世界杯取得圓滿成功,贏得了國內外高度評價和廣泛贊譽。
我們堅持把服務保障與城市日常管理結合起來,全力做好環衛、交通、水務、電力、通信、燃氣等保障工作,城市運行平穩有序。高質量完成天安門城樓及城臺修繕,突出抓好天安門周邊、長安街沿線等重點地區、主要道路景觀布置和環境提升,市容市貌整潔亮麗。全市人民以主人翁姿態積極主動參與,識大體、顧大局,展示了新時代首都市民的良好風貌。重大活動服務保障任務的圓滿完成,進一步增強了我們履行首都職責使命的信心和決心,向世界展現了自信、包容、開放的大國首都形象,為首都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奮進注入了強大精神動力。
(二)深入實施新版城市總體規劃。
堅持完善首都規劃重大事項向黨中央請示報告制度,確保首都規劃權屬黨中央。修訂實施新的城鄉規劃條例,出臺生態控制線和城市開發邊界管理辦法,制定戰略留白、減量發展等政策,城鄉建設用地規模連續兩年下降,全年減量30平方公里左右,全員勞動生產率超過26萬元/人。開展2018年度城市體檢,15項體檢指標提前實現2020年規劃目標。
健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13個區分區規劃及亦莊新城規劃發布實施,完善28項市級專項規劃編制。高質量編制首都功能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完成長安街及其延長線品質提升詳細規劃。編制完成老城整體保護規劃,探索街區更新“保障對保障”實施機制,完成雨兒胡同“共生院”改造,啟動菜市口西片區申請式改善。實施長城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保護發展規劃,發布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和五年行動計劃,香山革命紀念地對外開放。編制完成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專項規劃和行動計劃,制定雁棲湖國際會都提升規劃,完成第四使館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及城市設計,扎實推進國家會議中心二期、新國展二三期等重點項目建設。深入推進麗澤金融商務區等重點功能區規劃建設。
以案為鑒、以案促改,堅決抓好規劃自然資源領域問題整改。著力落實治理基層涉地亂象和涉地腐敗、加強規劃自然資源領域內部約束監督兩個意見,建立自然資源國土空間規劃督察體系和市區兩級重點規劃項目聯動機制。以專項巡視巡察為契機,將各項整改工作逐級落實。依法依規集中整治淺山區違法占地違法建設、違建別墅,基本完成綠地認建認養、公園配套用房出租及“大棚房”問題整改。
(三)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重大標志性進展。
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深入推進。退出一般制造業企業399家,疏解提升市場和物流中心66個,拆除違法建設騰退土地5706公頃,新生違建、地下空間違規住人、“散亂污”企業、占道經營等基本實現動態清零。北京口腔醫院等8所醫院建設新院區,北京電影學院等5所市屬高校新校區加快建設,公共服務資源配置更加均衡。核心區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動任務順利收官,1255條通過市級達標驗收。“留白增綠”完成綠化1686公頃,建成城市休閑公園24處、城市森林21處、小微綠地和口袋公園60處,建成區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83%。實施便民店建設提升三年行動計劃,精準補建便民商業網點1190個。“回天地區”三年行動計劃取得階段性成效,回龍觀至上地自行車專用路開通運行,人大附中昌平學校、清華附小天通苑校區開始招生,回龍觀體育文化公園北區等3處文體設施投入使用。
副中心城市框架有序拉開。落實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實施方案,出臺副中心規劃設計導則,設立城市副中心管委會。第一批市級機關入駐平穩,行政辦公區二期工程啟動。城市綠心完成8000畝綠化造林主體栽植,劇院、圖書館、博物館三大文化設施開工建設。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東六環路入地改造等項目實現開工,7號線東延、八通線南延建成通車。環球主題公園一期建設進入設施安裝階段。制定副中心老城雙修與更新三年行動計劃,分類推進老舊小區規范管理和綜合改造。北大人民醫院通州院區基本建成,黃城根小學通州校區、北京學校小學部開班招生。扎實推進與廊坊北三縣協同發展,燕潮大橋建成通車,52個合作項目進展順利。
協同發展重點領域任務加快落實。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建成通航,大興機場高速、軌道交通大興機場線等同步投運,北京進入航空“雙樞紐”時代。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總體規劃落地實施,自貿片區正式掛牌。全力支持河北雄安新區建設,京雄城際北京段開通運營,支持建設的3所優質學校、1所高水平醫院全部開工。生態環境協同治理成效明顯,黃河水首次入京,永定河山峽段河道40年來首次實現不斷流。北京向津冀轉移技術合同成交額282.8億元,增長24.4%。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工作順利推進。京張高鐵開通運營,標志著冬奧會配套建設取得了新進展。京禮高速北京段建成。國家速滑館整體亮相,首鋼滑雪大跳臺完工,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競速賽道達到測試賽要求,相約北京系列冬季體育賽事組委會組建完成,各項賽事組織和服務保障有序推進。發布吉祥物,舉辦冬奧會倒計時1000天活動,開播冬奧紀實頻道,啟動全球志愿者招募。實施“科技冬奧”行動計劃,推出智能場館改造、云轉播等示范項目。發布北京冬奧會遺產戰略計劃。舉辦第四屆國際冬季運動博覽會,組織快樂冰雪季等活動,冬奧氛圍持續升溫。
(四)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全面加速。
圍繞優化創新生態,發布實施新時代深化科技體制改革30條政策措施,修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推動出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科研人員長期盼望的科技成果權屬改革等實現制度性突破。系統布局基礎前沿研究,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啟動超導量子計算等重大研究,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一期建成投用,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實施“智源學者計劃”、發布人工智能北京共識,科技創新基金設立33支子基金投向硬科技和創新早期。全市研發投入強度達到6%左右,技術合同成交額近5700億元,發明專利授權量增長13.1%。
“三城一區”主平臺建設取得新進展。中關村科學城深入落實海淀創新發展16條,強化對企業創新服務,持續改善創新生態體系和城市創新形態,涌現出世界首款類腦芯片、我國首款在海外獲批的抗癌新藥等標志性科技成果。懷柔科學城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提速,科學城規劃發布實施,5個大科學裝置全部開工,第一批交叉研究平臺進入設備安裝調試階段,科教基礎設施和第二批交叉研究平臺獲批并集中啟動建設,國家科學中心國際合作聯盟正式成立。未來科學城東區央企創新要素聚集效應逐步顯現,一批創新配套設施落地,“混合型”研發格局正在形成;西區深化與沙河高教園科教融合,推進中關村生命科學園三期規劃建設。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完成擴區,改革管理體制、運行機制,明確了推進高質量發展20項重點任務,瓦里安研發中心、阿斯利康北方總部等外資項目落地,開放型、創新型產業集群加快形成。中關村示范區加大先行先試力度,引導各分園聚焦主業,實現特色化、差異化發展,重點建設22家硬科技孵化器,首發100余項新技術新產品,著力加強科技型企業培育,企業研發投入增長16%左右。示范區企業總收入達到6.5萬億元左右,增長10%以上。全市擁有獨角獸企業82家,居全國首位。成功舉辦中關村論壇,以更加主動的姿態融入全球創新網絡。
加強全市高精尖產業發展頂層設計和組織實施,細化明確各區發展重點,強化市級統籌調度,奔馳新能源汽車、燕東集成電路生產線、小米未來工廠、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區等一批重點項目落地實施。落實支持高精尖產業發展人才政策,引進人才落戶3500余人。加快應用場景建設,發布首批10項重大應用場景和20項央企應用場景項目。
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醫藥健康為引領,塑造高精尖產業發展新動能。5G商用步伐加快,在世園會、籃球世界杯期間實現“5G+8K”超高清視頻轉播。實施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行動方案,累計開放測試道路503公里,測試總里程達到104萬公里。全產業鏈布局醫藥健康產業體系,啟動建設5個示范性研究型病房,建設專業孵化器,支持第三方技術服務、中試服務和代工生產服務等平臺建設,全力滿足創新品種落地空間需求。發布促進人工智能與醫藥健康融合發展工作方案,重點培育“AI+健康”新興產業。支持創新醫療器械應用推廣,創新醫療器械獲批數量全國第一。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引入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運營服務公司,產業促進能力明顯提升。全市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醫藥制造業增加值增速均高于全市工業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