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福利50集在线看,2023国产精品啪啪视频,一级a性色生活片久久毛片,国产91三级精选国产

益陽市政府工作報告(2024年1月10日 熊煒)

2024-03-21 10:50 來源:益陽市政府網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石蘭蘭)

益陽市政府工作報告(2024年1月10日 熊煒)

2024年03月21日 10:50   來源:益陽市政府網   

  ——2024年1月10日在益陽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熊煒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奮力完成2023年高質量發展的各項任務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極不平凡、極為不易。一年來,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扎實開展主題教育,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認真執行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決策部署,聚焦打好“發展六仗”[1],保持定力、精準發力,上下齊心、奮力前行,以非常之舉應對非常之難,經濟發展穩中有進、回升向好。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預計數,下同),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3.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5%,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3%。工業投資、工業用電量、工業稅收等反映發展實效的支撐指標增速穩居全省前列。

  2023年,我們重點抓了以下工作:

  (一)突出產業立市,提升發展質效。一年來,我們深入實施產業發展“千百十”工程[2],電子信息、食品加工、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五大戰略性產業集群持續發展。新型工業化不斷提質。實施打造“都谷極”[3]三年行動,鋁電解電容器成功入選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電子電路板獲評省先進制造業集群,金博碳素納入全省創新聯合體建設試點,“都谷極”產值增長10%。深入開展“三送三解三優”[4]行動、“智賦萬企”三年行動,出臺“穩增長17條”,兌現先進制造業專項獎補資金9026萬元,新增規模工業企業152家、“上云上平臺”企業近5000家、年產值過十億元企業12家、過億元企業58家,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等超過150個,惠同新材成功登陸北交所,華慧能源、華翔科技成功掛牌新三板。加快推進“五好”園區建設,園區畝均稅收達到15.5萬元、增長26%,桃江經開區升級為省級高新區。農業現代化不斷提效。現代農業綜合改革縱深推進,農業“十代”[5]社會化服務提檔升級,益陽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通過驗收。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4.2%、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增長11%。完成糧食播種面積551萬畝、產量234萬噸。新建高標準農田34萬畝,推廣鎘低積累水稻16萬畝,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居全省首位,耕地保護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南縣獲評國家整縣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試點、中國小龍蝦全產業鏈發展示范縣,桃江獲評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創建縣,沅江獲評“中國草魚之鄉”,資陽獲評“中國鯽魚之鄉”。蘭溪鎮、三仙湖鎮、大栗港鎮被認定為國家首批農業產業強鎮。服務業水平不斷提高。開展“消費提振年”行動,成功舉辦市文旅融合發展大會、惠民購車節等系列活動,新增國家4A級旅游景區3家,打造省級夜間消費聚集示范區3個,全市接待游客人數、旅游總收入分別增長38%、44%。蘭溪雙橈龍舟火爆出圈、青龍洲創園花展人頭攢動、桃花江竹海提質亮相好評如潮,“益山益水·益美益陽”影響力持續擴大。

  (二)突出項目建設,夯實發展基礎。一年來,我們強力實施“四張清單”[6]推進模式、重點項目周調度機制,爭取上級競爭性項目資金146.6億元,省、市重點建設項目分別完成投資309億元、529億元,為年度計劃的123%、106%。一批產業項目加速推進,十大產業項目完成年度計劃的102%,信維電科MLCC、三立誠PCB等131個重點產業項目實現投產。一批市政項目投入使用,啟動實施強中心城區戰略,縱深推進創文、鞏衛、創園工作,中心城區飲用水安全保障工程順利完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65個,新改擴建公園游園8個、口袋公園76個,團洲南路、梓山東路全線拉通,新增停車位1萬余個。一批基礎設施項目進展順利,十大基礎設施項目完成年度計劃的128%,官新高速建成通車,金塘沖水庫、洞庭湖生態修復試點等項目開工建設,安化抽水蓄能、益陽電廠三期等項目有序推進。電力、水利、交通建設分別完成投資20億元、32億元、100億元。一批招商項目成功落地,新引進“三類500強”企業投資項目21個,湘商回歸新注冊企業80家、累計到位資金265億元。益陽成為“中國投資熱點城市”,更多投資者看好益陽、擁抱益陽。

  (三)突出創新驅動,增強發展動力。一年來,我們堅持向改革要動力、向開放要潛力、向創新要活力,持續塑造新動能新優勢。重點改革不斷深化。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新增“一件事一次辦”事項32項。持續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積極盤活國有“三資”,市發展投資集團獲AA+評級,市本級經營性國有資產規模近千億元。開放水平不斷提升。積極融入長江經濟帶、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等國省戰略,大力推進東接東融,與長沙對接的29項重點任務取得積極成果,益陽高新區、龍嶺產業開發區獲批自貿試驗區協同聯動區,設立岳麓山中藥材種業創新中心安化分中心。開展“益企益品、走進中東”等4批次赴境外經貿洽談,15個國家(地區)客商組團來益考察合作,赫山竹木、沅江紡織入選全省縣域外貿特色產業集群試點,沅江游艇“艇”進迪拜灣。科創能力不斷增強。加強與高校院所合作,新增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家、重點實驗室1家、省級創新平臺52個,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54家,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2895家。實施十大技術攻關項目,國內首個再生稻無人(少人)智慧農場在大通湖成功投運;國內首臺最大規格剪切型密煉機成功下線;國內首創使用碳熱場的鋰電負極一體化示范線成功送電,一批“首”字號創新成果,為全省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貢獻了益陽力量。

  (四)突出綜合治理,優化發展環境。一年來,我們乘勢而上打好優化發展環境持久仗,讓益陽更加宜居宜業。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無證明城市”[7]建設成效明顯,政務服務行政效能、“湘易辦”推廣、企業開辦全程網辦率均居全省前列,行政審批進一步提速;創新推出惠企政策直通車、主動提醒服務等一系列特色做法,惠企幫扶力度進一步加大;發布政商交往正負面清單,首次設立企業家日,首次聘任招商顧問,重商愛企氛圍進一步濃厚。全市新增經營主體2.9萬戶、總數達到41.8萬戶,企業占比突破20%。市綜合金融服務平臺上線運行,全市各項貸款余額增長13.8%,存貸比提升2個百分點。生態環境日益改善。全面實施洞庭湖區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累計投資15.8億元。完成營造林6萬畝。持續打好污染防治“夏季攻勢”,西流灣溢流等40個突出環境問題整改銷號,國控省控斷面水質優良率達到93.9%,中心城區空氣質量優良率提升4.7個百分點,實現省定目標。出臺實施大通湖湖泊保護管理辦法,大通湖水質保持Ⅳ類,穩定向好。全國長江十年禁漁“三年強基礎”現場推進會在我市召開。成功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獲批國家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社會大局穩定有序。實現生產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雙下降”,未發生較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較大火災事故;實現防汛抗旱“五個確保”、自然災害零傷亡,兩起避險案例獲應急管理部通報表揚,安化通過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縣驗收評估;主動查處云臺山茶旅非法集資案,超額完成隱性債務化解任務,“保交樓”工作居全省首位;化解了一批信訪突出問題,常態化掃黑除惡、禁毒人民戰爭深入推進,社會大局保持了和諧穩定,公眾安全感再創新高。

  (五)突出民生改善,共享發展成果。一年來,我們用心用情打好重點民生保障仗,牢牢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集中力量辦成了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十大重點民生實事全面完成,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落實就業優先戰略,城鎮新增就業3.56萬人,新增省級充分就業社區(村)80家,安化黑茶茶藝師獲評國家勞務品牌。提升社會保障水平,實現工傷、失業保險省級統籌,養老、醫療、城鄉低保、殘疾人“兩項補貼”提標,改造農村危房2065戶,建成“益老食堂”35家,“益行益善 益老益小”項目獲“中華慈善獎”。市新殯儀館投入使用。資陽獲評國家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范基地。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成美麗屋場150個、美麗庭院9850個,新建農村“三路”[8]631公里,創建國省“最美農村路”3條。新增全國美麗宜居村莊1個、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2個。桃江成為全國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創建縣。赫山納入全國“五好兩宜”[9]和美鄉村試點。清溪村“三塑三培”[10]賦能新“山鄉巨變”經驗獲國務院肯定。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超過90%,提質改造小規模學校30所,標準化建設寄宿制學校20所,達標建設中職學校9所,5所縣域普通高中“徐特立項目”全面推進,益陽師專二期建成投入使用,益陽職院高新產業學院完成主體工程。“雙減”工作經驗獲教育部肯定和推介,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居全省第3位。湖南城市學院首次招收碩士研究生。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市中心醫院與康雅醫院成功整合,4個學科入選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培育和提升項目,市公共衛生防控救治中心、第一中醫醫院擴建項目主體封頂,村衛生室醫保定點實現全覆蓋。推動文體事業發展,成功舉辦中國作協在益系列活動,“文學之鄉”正式授牌。中國當代作家簽名版圖書珍藏館、箴言書院等20個項目建成,市新博物館成為打卡新坐標。益陽體育健兒在亞運會、亞殘運會等賽場奮勇拼搏,為家鄉贏得了榮光。

  各位代表,一年來,我們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政府工作始終,深入開展“三個提升”專項行動[11],持續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法治政府建設經驗入選全國經典案例,質量工作、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獲國務院真抓實干督查激勵。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高質量辦理市人大代表建議175件、政協委員提案197件。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扎實有效,武警、退役軍人、人民防空等工作不斷發展,雙擁模范城創建深入推進。檔案史志、外事僑務、港澳臺事務、民族宗教、審計、統計、機關事務、供銷、公共資源交易、住房公積金、移民、氣象、水文、援疆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各位代表,奮斗充滿艱辛,成績來之不易。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科學決策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和衷共濟、鼎力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人民眾志成城、團結奮斗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向各人民團體、各界人士、人民警察,向駐益部隊、武警官兵、民兵預備役人員和消防救援隊伍,向所有關心、支持、參與益陽經濟社會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經濟企穩回升的壓力仍然較大,主要經濟指標與預期發展目標還有不小的差距,高質量發展指標存在短板弱項;產業發展質量仍然不高,年初規模工業指標波動較大,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能力不強,集群成鏈程度不夠,有影響力的骨干龍頭企業還不多;擴大內需還需加力,營商環境與企業期盼還有差距,民間投資活力不足,消費恢復不及預期;財政收支矛盾突出,“三保”剛性支出、地方債務風險穩控壓力較大;安全穩定形勢依然嚴峻,涉眾金融、房地產、安全生產、生態環保等領域風險隱患較多;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領域還有不少欠賬,群眾的一些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沒有得到及時解決;政府系統少數干部能力不強、作風不優,“闖創干”的精氣神還不足,等等。對于這些問題,我們將在加快益陽高質量發展進程中切實加以解決。

  全力實現2024年高質量發展的奮斗目標

  實踐永無止境,奮斗正當其時。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的關鍵一年,做好全年工作至關重要、意義重大。當前,雖然世界形勢錯綜復雜,但是我國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催生大量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承接產業轉移面臨新機遇;同時我市發展基礎日益夯實、發展前景更加廣闊,正處于多重政策疊加的窗口期、經濟回升向好的關鍵期、新舊動能轉換的加速期。新的一年,我們必將不負省委、省政府寄予的“突出產業立市推動高質量發展”厚望,解放思想、堅定信心,迎難而上、砥礪奮進,以一市之功為全省助力,以一域之治為全局添彩!

  今年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堅決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省委十二屆五次全會、市委七屆五次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突出產業立市,堅定不移推進新型工業化、農業農村現代化、區域協調發展、開放型經濟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切實增強經濟活力、防范化解風險、改善社會預期、增進民生福祉,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奮力書寫新時代高標準的“山鄉巨變”。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7%,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省定目標以內,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在實際工作中爭取更好的結果。

  為實現全年目標,我們將牢牢把握“五個更加注重”:一是更加注重解放思想、敢闖敢干。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加大改革開放力度,打破路徑依賴,著力從“事事找慣例”向“大膽創新例”轉變,為擔當者擔當,為實干者撐腰,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展現新作為。二是更加注重產業發展、創新驅動。堅持產業立市不動搖,圍繞全省“4×4”現代化產業體系[12],找準細分產業方向,依托創新驅動發展,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在構建具有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上開創新局面。三是更加注重項目支撐、投資拉動。樹牢“項目為王”理念,用項目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源頭活水”,全力以赴爭項目、千方百計招項目、快馬加鞭推項目,在千帆競發的項目賽場上見到新氣象。四是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護環境。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記“守護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囑托,厚實民生成色、厚植生態底色,在增進民生福祉上實現新提升。五是更加注重社會治理、統籌推進。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加快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防范化解風險隱患,在夯實本質安全上取得新成效。

  今年,我們將重點抓好以下八個方面工作:

  一、著力推進產業立市

  壯大產業集群。聚焦先進制造業主攻方向,牢牢抓住企業、產業、產業鏈、產業生態四個著力點,全力培育五大戰略性產業集群,實現產業提質升級。謀劃實施市重點產業項目210個,完成投資260億元以上,重點推進信維電科產業園、碳谷產業園等十大產業項目,實現制造業增加值增長6.5%以上。立足益陽特色優勢,突出抓好“都谷極”打造,積極籌建國家電容器質檢中心,將先進碳基材料培育成為省級先進制造業集群,“都谷極”年產值增長10%以上。實行“群主+專班”推進機制,發揮“鏈主”企業的引領與整合作用,進一步補鏈延鏈強鏈。

  建好產業園區。圍繞“五好”園區建設,推進產城融合發展,完善園區基礎設施,提升全生命周期“幫代辦”質效,打通要素保障“最后一米”,全年新開工、新投產項目各100個以上,園區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7.5%,主導產業及高新技術產業營業收入占比分別超61%、59%。堅持畝均效益導向,做好調區擴區、“三地”處置工作,力爭畝均稅收超16.5萬元。試點設立園區現代產業投資基金,以更大力度深化園區管理體制機制、“放管服”改革,更好發揮園區的經濟發展第一陣地作用。

  培強產業主體。深入實施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行動、企業上市“金芙蓉”躍升行動,強化企業梯次培育,新增規模工業企業100家、產值過50億元企業1家、10億元企業10家以上,確保1家以上企業上市,爭創制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等60個以上。深入實施“智賦萬企”行動,打造一批數字化應用標桿示范,新增“上云上平臺”企業3850家。促進生產性服務業提質升級,新增貸款投放280億元,推進順豐豐泰、金匯等物流園建設,完善現代物流體系,力爭規模服務業企業達到260家以上。

  強化科技賦能。主動融入長沙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建設,打造省內科技成果轉化重要承接地,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13],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長12%,培育高新技術企業80家。實施核心技術攻關行動,實行“揭榜掛帥”,強化產學研協同創新、聯合攻關,重點推進十大技術攻關項目。實施創新平臺提質行動,支持企業申報國省各類創新平臺,申建MLCC技術創新中心,新增省級以上雙創孵化載體2家,支持產業園區向高新園區轉型。實施創新人才強基行動,落實“產業人才新政”,強化柔性引才,建成院士專家工作站18家。推進千兆城市創建,建設5G基站900個。

  我們必須把產業立市作為第一路徑,勇于建立新優勢、開辟新領域、制勝新賽道,打造益陽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

  二、著力激發內需活力

  狠抓項目建設。圍繞中央預算內資金、專項債券等重點支持領域,精心儲備包裝一批項目,提高項目申報成功率,立項爭資同口徑增長4%。實施市重點建設項目400個以上,完成投資530億元以上。重點推進金塘沖水庫、安化抽水蓄能、益陽電廠三期、益常高速擴容、益蘆航道、澧資航道、洞庭湖區重點垸堤防加固、洞庭湖生態修復試點、益婁鐵路電氣化改造、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等十大基礎設施項目。加快推進呼南高鐵益婁段、資水益陽航電樞紐、長張高速益陽服務區、華常高速洞庭湖服務區和南嘴互通、平洞高速團圓路互通等項目,水利、交通建設分別完成投資60億元、70億元。完善項目管理制度和監督機制,推動形成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濃厚氛圍。

  促進消費提振。推動消費從疫后恢復轉向持續擴大,辦好省預制食材博覽會、黑茶文化節等系列活動,積極培育智能家居、文娛旅游、體育賽事、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穩定和擴大傳統消費,提振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等大宗消費。實施縣域商業三年行動計劃和“數商興農”工程,培育壯大商貿流通領域經營主體,完善商業網絡設施和業態,支持夜間經濟、網紅經濟等消費新場景建設,增強對年輕客群的吸引力,將“一江兩岸”打造成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持續開展“誠信經營·放心消費”示范創建活動,營造安心放心舒心的消費環境。

  壯大民營經濟。堅持“兩個毫不動搖”,落實“民營經濟31條”,開展企業家日系列活動,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新增經營主體2.7萬家以上,民間投資占比提高到62%以上。全方位保護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持續開展拖欠民營企業賬款行為集中治理,全面落實各項惠企政策,幫助企業降本增效,做到企有所呼、政有所應,政企一心、合力打拼,讓企業在益陽有錢賺、受尊重、發展好。

  我們必須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激發有潛能的消費,擴大有效益的投資,跑出益陽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

  三、著力強化區域協調

  做強中心城區。突出強產業、強功能、強治理、強文化、強統籌,以前瞻視野、時代理念快速推進強中心城區戰略,推動中心城區人口集中、產業集聚、功能集成,加快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加大城市更新力度,完成中心城區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20億元,推進會龍山片區、高鐵片區、石碼頭歷史文化街區建設,打通西環線、南環線、團洲北路、教育路,建成益陽大道西延線二期,推進中心城區水環境綜合治理、南濱江路棧橋、海棠西路、資陽大道西延線等項目建設。提升城市人居環境,持續推進創文、鞏衛、創園等工作,實施“點亮銀城·光耀萬家”計劃[14],推進城中村改造,完成城鎮老舊小區改造207個、既有建筑加裝電梯100臺,新增停車位1萬個、充電樁1300個,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體系,推動中心城區智慧化管理全覆蓋。

  深化區域協作。深度融入長株潭都市圈,堅定不移實施東接東融戰略,做好“后花園”文章,深化產業、交通、科創、文旅等領域的合作,推動長吉高速長安段開工,合力做好寧韶高速北延線、益寧快線前期工作,支持更多企業融入長株潭“朋友圈”,構建更加緊密的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主動融入長江經濟帶、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等國省戰略,深化洞庭湖生態旅游聯盟、糧食產業協作聯盟和雪峰山區域旅游聯盟合作,開通益陽至城陵磯集裝箱航線和大宗貨物水運航線。加快益沅桃城鎮群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推進城鄉供氣供水公交一體化等項目。

  發展縣域經濟。深入實施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程,支持桃江建設全國“以竹代塑”應用推廣基地,加快沅江船舶制造產業園、安化黑茶產業園、南縣醫療健康產業園、大通湖植物提取物產業園等縣域特色園區發展,推動“茶鄉”“竹鄉”“漁鄉”“稻鄉”等農文旅融合發展,促進蘆葦生態保護和科學利用,培育縣域經濟新的增長點。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完善市政設施體系,強化公共服務供給,增強縣城綜合承載能力、輻射帶動能力。加快推進國家農業產業強鎮、省級特色小鎮建設。

  我們必須一體推進強中心城區和東接東融戰略,著力鍛長板、補短板、揚優勢,闖出益陽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四、著力推動鄉村振興

  扛牢糧食安全責任。實施優質糧油工程和新一輪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推進洞庭湖區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建設,建成高標準農田40萬畝,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551萬畝、產量234萬噸以上。加強耕地保護和建設,堅決遏制“非農化”、防止“非糧化”。深入推進農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加強鎘低積累品種選育推廣。抓好糧食安全管理,統籌抓好“菜籃子”工程,塑造“魚米之鄉”新優勢。

  發展壯大現代農業。抓好新一輪現代農業綜合改革,試點推進農村土地流轉數字化改革、農村產權抵(質)押融資改革、創新高標準農田建設投融資模式,建設智能農機綜合服務平臺。聚焦“4+N”產業發展布局[15],推進農業現代化,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智慧農業、設施農業、冷鏈物流,持續加強農產品公用品牌建設,健全農產品質量監管體系,著力培育糧食、茶葉、水產、筍竹等重點全產業鏈,統籌推進稻蝦、休閑食品、中藥材、蘆菇蘆筍、木槿花等特色全產業鏈,新培育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10家,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4%以上、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增長8%以上。

  合力共建和美鄉村。強化規劃引領管控,實現村莊規劃提質全覆蓋。用好“千萬工程”經驗,開展“百村示范、千村提升”行動,大力推進農村“空心房”整治,改善人居環境,涵養文明鄉風。建設美麗庭院5000個、美麗屋場100個、美麗鄉村示范村100個,創建一批國省鄉村振興示范樣板。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完成農村公路提質改造350公里、危橋改造100座。

  持續增加農民收入。實施農戶增收共富工程,鼓勵有條件的村級集體經濟組織領辦創辦經濟實體,完善聯農帶農機制,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完成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9萬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強化防返貧監測幫扶,抓好易地搬遷后扶,鞏固“三保障”和飲水安全成果,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我們必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讓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夯實益陽高質量發展的“基本盤”。

  五、著力深化改革開放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扎實抓好機構改革。實施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推進國有資本重組整合,提高國企核心競爭力。加快國家知識產權強市試點城市建設。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和醫藥、衛生、供銷、教育、文化、生態等領域改革,推進科技體制改革三年行動。深化稅收征管改革,推進稅費精誠共治。

  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復制推廣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高水平建設自貿試驗區協同聯動區,全力促成保稅物流中心落地,進一步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充分利用省五大國際貿易通道[16],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對接RCEP[17],進一步提升經濟外向度。加大外資外貿企業、生產型出口企業招引培育力度,發展跨境電商,扶持外貿特色產業發展,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廣交會、進博會、鏈博會等國際展會,支持企業組團出海搶訂單、拓市場,實現外貿進出口額增長6%以上。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圍繞五大戰略性產業集群,借助滬洽周、中博會、投洽會等平臺,用好敲門招商、網絡招商、資本招商等方式,辦好招商會,延伸產業鏈,提升精準度,新簽約落地“三類500強”企業投資項目7個以上,湘商回歸新注冊企業70家,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增長8%。完善“兩圖五庫”[18],推進益商回歸,充分發揮益陽籍企業家人脈廣、眼界寬、資源多的優勢,把濃濃的家鄉情懷轉化為帶動產業回歸、資本回流、項目回投、人才回聚的強大動力。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常態長效開展“三送三解三優”,努力實現“六零”[19]目標,全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普遍落實“非禁即入”,依法平等對待各類市場主體,做到一視同仁。深化“無證明城市”創建,縱深推進“一件事一次辦”“一網通辦”“湘易辦”等工作,下大力氣拆除“高門檻”、打通“中梗阻”、糾治“旋轉門”,做到溫馨服務。完善社會信用約束激勵機制,實行營商碼賦碼檢查,打造“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升級版,做到無事不擾。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強化用地、融資、能源等要素供給,高效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問題,做到有呼必應。服務企業就是服務發展,為難企業就是阻礙發展。務必全面構建“清”上加“親”的政商關系,全程提供“簡”上加“減”的政務服務,嚴肅查處一批損害企業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堅決曝光一批破壞營商環境的典型案例,以環境之“優”,贏得企業之“心”,聚成發展之“勢”。

  我們必須用好改革開放這把“萬能鑰匙”,栽好梧桐樹、提升軟實力、引來金鳳凰,構建益陽高質量發展的“強磁場”。

  六、著力建設美麗益陽

  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全面完成突出環境問題整改年度任務。落實提升中心城區環境空氣質量行動,抓實“十查十做”[20],強化六大領域專項整治[21],力爭中心城區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86%,PM2.5年均濃度控制在省定目標以內,讓益陽的天更藍。系統推進河湖治理,突出抓好洞庭湖總磷削減與控制、大通湖生態綠環建設,確保國控省控斷面水質優良率達到94%以上、大通湖水質明顯改善、洞庭湖總磷濃度明顯下降,讓益陽的水更清。深入開展農業面源污染、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扎實推進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工作,讓益陽的土更凈。

  系統強化生態保護修復。深入實施河(湖)長制、田長制、林長制,持續鞏固長江“十年禁漁”成果,強化自然保護地、林草濕地資源、生物多樣性保護修復,完成洞庭湖區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創建國際濕地城市。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完成22萬畝重點區域生態保護和修復項目建設。

  促推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實施“雙碳”戰略,嚴格落實“三線一單”[22]管控要求,開展節能減煤降碳攻堅行動,推進企業清潔生產,促進產業綠色發展。集約節約利用土地,做好秸稈綜合利用,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提升資源綜合利用效率。爭創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1個、綠色工廠5個以上。倡導綠色辦公、綠色出行、綠色消費、低碳生活,培育引領綠色低碳新風尚。

  我們必須踐行“兩山”理論,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守護益陽高質量發展的“生命線”。

  七、著力增進民生福祉

  大力推進就業創業。堅持就業優先戰略,統籌抓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貧困人口和城鎮困難人員等群體就業,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城鎮新增就業3.4萬人。深化“一縣一品”勞務品牌創建,新增省級充分就業社區(村)80個。建好創業孵化基地,辦好創新創業大賽,做好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用工服務保障,引導就近就地就業和返鄉入鄉創業。推進新時代和諧勞動關系創建,讓勞動者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障。

  提升社會保障水平。實施“溫暖社保”三年行動計劃,擴大參保覆蓋面,推進基本醫療保險省級統籌,有效維護基金安全。提高城鄉低保、特困人員保障和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強化精準救助和兜底保障,弘揚公益慈善文化,發展志愿服務,加快形成“大救助”“大幫扶”的社會救助格局。深化“一老一小”服務,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建成“益老食堂”30個,完成困難家庭適老化改造3000戶。推動住房保障改革。改造農村危房1025戶。

  推進教育強市建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優化中小學幼兒園布局,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外引內培提升普通高中辦學水平。實施強師工程,深化師德師風建設,提升“雙減”實效。引導規范民辦教育發展。確保5所縣域普通高中“徐特立項目”、沅江職業中專“楚怡”改擴建項目建成并投入使用。支持湖南城市學院產教融合綜合實訓中心、益陽醫專養老托育人才培養基地、益陽職院高新產業學院建設。全力支持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整合資源,創建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大學。

  加快建設健康益陽。縱深推進健康益陽15個專項行動,進一步優化全市醫療資源布局,設立中心城區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做強區域醫療中心龍頭,增強輻射帶動力。強化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加大高水平醫療人才引進,做精國省重點專科,提高診療水平。做優醫療衛生服務,加快建設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完善分級診療,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提升傳染病防治和應急處置能力。大力傳承和創新發展中醫藥事業。全面實施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提高人均預期壽命。

  繁榮文化旅游體育事業產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支持主流媒體發展壯大,推進新媒體健康有序發展。推動文化傳承發展,講好益陽紅色故事,推進市博物館創建國家一級館、周立波故居申報全國文物保護單位。深化體育強市建設,擦亮“羽毛球之鄉”名片,推動羽毛球、乒乓球進社區、進公園,新建城市綠道10公里,推進大通湖環湖道路建設,濃厚全民健身氛圍。做好省運會籌備工作,加快第二工人文化宮等場館建設。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辦好市文旅融合發展大會,打造“青年毛澤東游學社會調查之路”升級版,建成明清古巷等一批旅游綜合開發項目,創建百花寨等一批高等級旅游景區景點,推出一批精品線路、文旅產品、特色民宿、網紅打卡地,完善配套設施、提升服務品質,切實將文旅體康資源優勢全面轉化為發展勝勢。

  我們必須堅持人民至上,扎實辦好十大重點民生實事,增進民生福祉、加熱民生溫度,答好益陽高質量發展的“民生卷”。

  八、著力維護安全穩定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堅決遏制新增隱性債務,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加大經濟、金融、生態、民生等重點領域風險摸排、管控和處置力度,扎實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工作。樹牢過緊日子思想,堅持“開源”與“節流”并重,強化預算剛性約束,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牢牢兜住“三保”底線。

  筑牢安全發展屏障。全面落實國務院安委會“十五條”硬措施,扎實推進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深入開展交通問題頑瘴痼疾、城市運行安全等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持續開展“嚴執法防事故”和“打非治違”等專項行動,突出抓好消防安全、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實現“三堅決兩確保兩爭先”[23]目標。加快推進監測預警信息化平臺建設,全面提升風險監測和預警能力,抓好防汛抗旱、地質災害防治、極端災害天氣防范應對、森林防滅火等工作。落實食品藥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加大全民普法力度,營造尊法守法氛圍。完善定期接訪約訪下訪長效機制,開展信訪問題源頭治理攻堅行動,提升信訪工作法治化水平,推進信訪工作示范創建。深化平安益陽建設,創成全國禁毒示范城市,推進掃黑除惡常態化,嚴厲打擊電詐等突出違法犯罪行為,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我們必須增強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守護萬家燈火,織牢益陽高質量發展的“安全網”。

  同時,大力加強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做好兵員征集、國防教育、人民防空工作,強化軍人軍屬榮譽激勵和權益保障,全面推進全國雙擁模范城創建,提高退役軍人服務保障水平。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宗教和諧。做好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在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好作用。

  切實提升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政務水平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需要我們加快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持續推進“三個提升”行動,擔當政府之責、提升政府之效、展現政府之為,努力建設人民滿意政府。

  在政治引領中把準前進方向。堅定政治立場,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做到“兩個維護”,把堅持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政府工作的各方面全過程,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堅定必勝信心、保持昂揚斗志,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集中精力抓發展、干實事、創大業。

  在科學決策中更好為民服務。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堅定不移站穩人民立場,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對人民對事業講良心、有公心、無私心,弘揚“四下基層”優良傳統,多做調查研究、多做換位思考,理解和尊重人民意愿,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團結各方、戮力同心,充分匯聚起“全城人、同心干、一定贏”的磅礴偉力。

  在依法行政中提升治理能力。深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自覺落實全過程人民民主,認真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決議決定,主動接受人大、政協監督,主動接受紀檢監察、司法監督,主動接受社會、輿論監督,高質量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確保行政權力始終在法治軌道上運行。嚴而有格、愛而不縱、寬嚴相濟,構建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努力讓人民群眾在規范執法、文明執法中感受到公平與正義,在柔性執法、首違不罰中感受到包容和溫暖。

  在高效執行中彰顯擔當作為。自覺當好執行者、行動派、實干家,發揚釘釘子精神,激發想干能干、敢作敢為的干勁,把發展思路變成具體舉措、實際行動、惠民實效,將經濟工作指標化、指標任務項目化、項目工作具體化、具體工作責任化,踏石留印、抓鐵有痕,善始善終、善作善成,說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句句算數,件件落實,讓開拓者無悔,讓出力者出彩,讓實干者受益。

  在廉潔奉公中實現境界提升。堅定不移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把嚴的基調貫穿政府自身建設的全過程,知所循、知所守、知所懼,做好巡視整改“后半篇文章”,強化審計監督、財政監督、統計監督,保持一心為民的百姓情懷、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不忘執政為民的責任、不破做人為官的底線、不越黨紀國法的紅線,努力打造崇德尚廉、風清氣正的清廉政府!

  各位代表!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堅定信心、團結奮進、真抓實干,奮力書寫新時代高標準的“山鄉巨變”,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益陽而努力奮斗!

  名 詞 解 釋

  [1]打好“發展六仗”:根據省打好“發展六仗”部署實施打好經濟增長主動仗、打好科技創新攻堅仗、打好優化發展環境持久仗、打好防范化解風險阻擊仗、打好安全生產鞏固提升仗、打好重點民生保障仗。

  [2]產業發展“千百十”工程:打造一批千億級產業、培育一批百億級企業、推進一批十億級項目。

  [3]都谷極:世界電容器之都、區域性先進碳基復合材料“碳谷”、中國印制電路板(PCB)“第三極”。

  [4]三送三解三優:送政策、送溫暖、送信心,解基層之難、解企業之難、解群眾之難,優作風、優服務、優環境。

  [5]十代:代育秧、代翻耕、代機插、代管理、代防治、代收割、代烘干、代存儲、代加工、代銷售。

  [6]四張清單:存量投資清單、增量投資清單、爭引項目清單、市直項目清單。

  [7]無證明城市:通過全面梳理群眾和企業辦事的各類證明、證照、執照、證件等材料,對無法律法規規定的一律取消,對確需保留證明材料的,通過證照匯聚和接口調用、核驗確認等方式,實現無需申請人提交證明材料即可辦成事。

  [8]農村“三路”:旅游路、產業路、資源路。

  [9]五好兩宜:規劃好、建設好、環境好、經營好、鄉風好、宜居宜業。

  [10]三塑三培:堅持文化“塑魂”,培樹文旅融合新標桿;堅持產業“塑根”,培育鄉村發展新引擎;堅持治理“塑形”,培植和美鄉村新形象。

  [11]“三個提升”專項行動:“執行力提升年”“能力素質提升年”“營商環境提升年”專項行動。

  [12]省“4×4”現代化產業體系:現代石化、綠色礦業、食品加工、輕工紡織4大傳統產業,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現代農業、文化旅游4大優勢產業,數字、新能源、大健康、空天海洋4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能、生命工程、量子科技、前沿材料4大未來產業。

  [13]新質生產力: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當代先進生產力,它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質變為基本內涵,以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為核心標志。

  [14]“點亮銀城·光耀萬家”計劃:包括推進“溫暖城市、提升品質”工程,提升背街小巷路燈亮化水平;推進智慧路燈改造工程和智慧路燈平臺建設,提升城區路燈精細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推進“一江一路”(一江指資江兩岸,一路指益陽大道)亮化提質工程,以點帶面逐步推進城區亮化升級;推進公園“微亮化”工程,提升公園夜間人流量。

  [15]“4+N”產業發展布局:聚焦糧食、茶葉、水產、筍竹等4大主導產業,統籌發展畜禽、蔬菜、蘆筍蘆菇、中藥材、水草、木槿、艾草和休閑食品等N個特色產業。

  [16]省五大國際貿易通道:長沙國際航空貨運、中歐班列(長沙)、岳陽江海聯運、株洲(聯動衡陽)湘粵非鐵海聯運、懷化東盟貨運。

  [17]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由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東盟十國共15方成員制定的協定。

  [18]兩圖五庫:產業鏈招商路線圖、招商引資全景地圖,客商庫、鄉賢庫、人才庫、項目庫、政策庫。

  [19]六零:負面清單之外市場準入“零門檻”,企業辦事“零跑腿”,收費清單之外企業經營“零收費”,為企服務“零距離”,企業正常經營“零干擾”,損企行為“零容忍”。

  [20]十查十做:查道路凈不凈、做好道路保潔工作;查工地亂不亂、做好工地揚塵防控;查餐飲油煙治未治、做好餐飲油煙收集處理;查禁燒抓未抓、做好禁燒系列工作;查柴油車冒黑煙、做好柴油車污染治理;查涉氣企業VOCs、做好企業大氣污染防治;查企業“散亂污”、做好“散亂污”專項整治;查重點鄉鎮“臟亂差”、做好重點區域污染整治;查建筑領域原料供應亂象、做好物料粉塵和運輸污染管控;查網格管理實不實、做好網格化監管工作。

  [21]六大領域專項整治:中心城區建筑工地揚塵治理、工業企業排放管控、餐飲油煙和渣土污染治理及垃圾禁燒、砂石企業揚塵治理、機動車尾氣治理、農作物秸稈露天禁燒。

  [22]三線一單: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

  [23]三堅決兩確保兩爭先:堅決杜絕重特大事故,堅決遏制較大事故,堅決防范自然災害導致人員傷亡事故發生;確保全市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持續下降,確保全市防災減災救災形勢持續穩定向好;爭當全省先進,爭拿省政府真抓實干激勵獎項。

(責任編輯:石蘭蘭)

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