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擴散,給開放型經濟發展帶來沖擊。省委十三屆八次全會提出,要把新發展格局作為謀劃下一步經濟工作的大坐標,以省內循環為牽引,支撐國內循環、推動東亞循環、促進國際循環。
江蘇作為開放大省,構筑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要求我們針對國際發展環境和產業變化規律,聯動考慮外資外貿,同步布局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形成更具黏性和吸引力的產業生態圈。
立足兩大循環 加快開放步伐
近年來,搶抓我國對外開放大門越開越大的重要機遇,我省高水平對外開放動作不斷、成效喜人。
作為我省開放的最高平臺,自貿試驗區獲批近一年來,堅持“國內一流、國際公認”目標定位,高標準起步推進,出臺一系列專項政策與創新制度,132項改革創新任務已有124項啟動實施或初步見效。自貿試驗區外資外貿總額等指標逆勢增長,發展勢頭與工作實績均走在新設自貿區前列。
“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謀劃推進商務工作的大坐標”,省商務廳廳長趙建軍表示,將認真落實省委全會精神,發揮好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金字招牌”效應,以制度集成創新為核心,以解決市場主體困難訴求為著力點,堅持由點到面、由面到鏈,加快推動生物醫藥等全產業鏈開放創新發展,破解產業發展的痛點、難點和堵點,打造優勢更加突出、特色更加鮮明的產業地標,推動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向縱深發展。
近期,我省將加快落實2020年新版兩張負面清單,加快推動服務業重點領域的開放,鼓勵外資流向高端制造業、智能生產體系、現代服務業等領域,發揮外資在推動科技創新、產業轉型和消費升級等方面積極作用。
“從‘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到‘以我為主’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演進,是由我國大國經濟特征的內生性決定的,也與我國主動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要求相適應。”南京大學商學院教授韓劍說,重視國內大循環,絕不是停止開放,而是兩大循環要相互嵌入、相互促進,更體現在“主動性”上,暢通國內大循環,帶動國際國內經濟雙循環。
前不久,省政府出臺《關于促進利用外資穩中提質做好招商安商穩商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落實國家對外開放政策、強化外商投資促進和服務、提高外商投資便利化程度、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提高利用外資質量效益等5方面23條政策措施。明確將省級能夠下放的經濟社會管理權限依法下放給自貿試驗區,鼓勵自貿試驗區在法定權限內制定外商投資促進政策,推動國家各項開放政策在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為穩外資提供政策支撐。
為穩住外貿基本盤,我省努力用非常之舉應對非常時期。省級層面先是制定出臺22條具體舉措,應對疫情,幫助外貿企業復工復產。蘇州、無錫、泰州、南通等市也出臺實施穩外貿扶持政策。5月,省政府再度出臺10條措施,推動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外貿工作穩定發展。為幫助廣大中小微外貿企業抗御市場風浪, 7月1日,我省出臺“蘇貿貸”升級版,通過降低利息率、提高容忍度、擴大覆蓋面,為這些外貿企業“強筋壯骨”。8月4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促進內外貿融合發展的若干措施》,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幫助外貿企業特別是中小微外貿企業紓困解難,支持適銷對路出口產品開拓國內市場,促進外貿基本穩定,更好滿足國內消費需要。
穩規模提質量 培育新的優勢
構建雙循環新格局,我省千方百計危中尋機,負重前行。上半年,全省貨物貿易進出口20061.7億元,位列全國第二,增速好于全國平均0.4個百分點。按商務部口徑,全省實際使用外資124.6億美元,同比增長0.2%,繼續名列全國首位。
在穩規模的同時,我省開放型經濟能級進一步提升,為經濟發展提供更多支撐。1-6月,全省技術、金融、知識產權服務等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2.5%,好于全國平均水平,占全省服務貿易的比重達48.1%,同比提升4.3個百分點;全省利用外資呈現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占比41.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8.7個百分點。
“依靠新一輪科技革命,發展大數據、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將國內和國外的創新鏈、產業鏈和供應鏈有效銜接起來,比如以前偏向于強調規模生產,現在更強調小規模個性化定制生產。”南財大國際經貿學院副院長楊繼軍說,流通方面的大數據與海關管理系統有效連接,極大降低國際貿易中商品流通、周轉時間,降低物流成本。構建國內國外雙循環,新一輪技術革命將滲透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環節。
自貿試驗區、各類開發區、保稅區等載體平臺,既是對外開放的主陣地,也應成為構建雙循環格局的重要平臺。韓劍認為,自貿試驗區是國內國際兩大循環的重要樞紐,通過物流保障、規則對接等,有效將兩端銜接起來。既要以內需市場優勢集聚全球先進生產要素,在構建國內大循環中打造國內價值鏈的高端環節和創新鏈的重要節點,也要將國內要素質量升級作為對外開放新優勢,高端切入全球價值鏈和創新鏈,參與國際市場大循環的高端競爭。
上半年,吳江開發區完成注冊外資3.6億美元,同比增長300%;到賬外資2.33億美元,增長130%;實現進出口70.92億美元,增長5.03%。疫情之下,卡特彼勒、大智資訊區等多家外資企業增資擴產謀求更大發展。
國研智庫總裁張詩雨認為,吳江開發區要加快對接并融入國家戰略,與蘇州城區及江蘇省內,上海市、長江經濟帶沿線城市乃至“一帶一路”沿線地區進行不同平臺載體的協同創新,以跨區域經貿合作區為抓手,推動更高層次互利合作。通過自主創新更好地服務于“一帶一路”,更好實現國際化發展。
促進國際循環 實現合作共贏
更好發揮“一帶一路”交匯點雙向通道作用,推動東亞循環、促進國際循環,新形勢給我們提出了新方向、新要求。
江蘇與日韓等東亞地區經貿互補性強,產業鏈、供應鏈合作基礎扎實。上半年,全省來自東亞地區的外資穩定。
近年來,作為國家級合作園區的中韓(鹽城)產業園取得長足發展,初步形成產業和人才高度集聚、創新水平不斷提升、雙邊交流持續深入的局面,這其中中韓(鹽城)產業園發展基金起了很好的帶動和支撐作用。該基金先后招引50多個項目落地鹽城,總投資84.35億元。不久前,總投資2億美元的韓國IA公司的汽車半導體研發制造項目落地,10月有望投產。基金管理負責人伍長春表示,將主動融入雙循環發展新格局,加強與韓國、日本和中國臺灣地區在汽車、電子信息、智能制造等領域的交流合作,通過基金投資帶動境內外優質項目落地,提升產業鏈穩定性。
“區域循環屬于國際‘大循環’的一個部分,東亞地區優勢在于地緣接近、文化相通。考慮到貿易合作雙方的市場都是動態的、都在不斷發展中,要根據國內所需、合作伙伴的動態發展情況來找到相互補充、合作共贏之處。”楊繼軍說,下一步,構建雙循環必須繼續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產業鏈供應鏈合作,進一步提升經貿合作的深度,實現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
記者 邵生余 丁茜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