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是新發展階段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的重要舉措。據快遞進村情況普查數據,截至今年11月份,全國累計建設33.78萬個“一點多能、一站多用”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農村寄遞“最后一公里”問題得到有效解決,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得到極大提升。
從“快遞下鄉”工程到“快遞進村”工程,再到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發展越來越向縱深推進。近年來,一系列相關政策先后出臺。《快遞暫行條例》《快遞市場管理辦法》等將“快遞下鄉”上升為“國家工程”,使行業法規標準體系有效適應農村快遞業發展,支持農村快遞網點建設。2021年國務院辦公廳出臺的《關于加快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開放惠民、集約共享、安全高效、雙向暢通的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實現鄉鄉有網點、村村有服務,農產品運得出、消費品進得去,農村寄遞物流供給能力和服務質量顯著提高,便民惠民寄遞服務基本覆蓋。這些政策,聚焦農產品進城的“最初一公里”和消費品下鄉的“最后一公里”,為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加速發展保駕護航。
不過,農村地區快遞服務網絡亟待完善、服務能力待提升、運行質效有不足等問題,也成為當前制約農村寄遞物流行業發展的短板。因此,要堅持綜合施策,加強設施、運力、信息、資本、技術等資源融合,構建便捷高效的農村快遞服務新模式。
凝聚行業內外合力。充分發揮政府作用,加強與交通運輸、農業農村、商務等部門的協同配合,在規劃引導、政策扶持、市場監管等方面提供保障,為農村寄遞物流體系的建設和完善爭取有關政策與資金方面的支持。有關部門要鼓勵以公益崗等恰當的形式組建專職的鄉村快遞員隊伍,以確保快遞進村運營人員的穩定性,更好地為農村提供快遞服務。
持續完善行業基礎設施。加快節點建設,在縣鄉兩級選擇合適場地,做好場所和設施保障。加快實現村級站點建設新局面,在推動地方政府協調黨群服務中心、村民事務代辦中心等為村民提供快遞收發服務的同時,積極推動配套建設村級快遞服務站和智能快件箱等末端服務設施,提高末端服務水平。
健全末端共同配送體系。推動先進技術在農村寄遞網絡、設施、服務等方面的應用,通過分揀、運輸、末端等環節的協同合作實現資源的共享和設施的共用,因地制宜采取多種方式合作共用末端配送網絡,大力推廣農村寄遞物流的共同配送模式。(作者:付勝南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