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福利50集在线看,2023国产精品啪啪视频,一级a性色生活片久久毛片,国产91三级精选国产

長春市政府工作報告(2024年1月10日 王子聯)

2024-02-22 14:08 來源:長春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石蘭蘭)

長春市政府工作報告(2024年1月10日 王子聯)

2024年02月22日 14:08   來源:長春日報   

  ——2024年1月10日在長春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市長 王子聯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一、2023年工作回顧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堅強領導下,承壓奮進、克難求成,啟動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攻堅行動,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邁出堅實步伐。

  (一)全力以赴提振經濟

  強化經濟精準調度,及時出臺穩增長政策,開展萬人駐萬企,全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7002.1億元、增長6.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76.5億元、增長25.4%,經濟持續回升向好,質量效益同步提升。

  工業穩中快進。發揮一汽龍頭帶動作用,支持一汽擴大排產、釋放產能,一汽在長生產整車155.8萬輛,完成產值3165.4億元,分別增長16.7%和11.9%。一汽奔騰躋身百億級企業行列。中車長客中標國內年度最大地鐵訂單,時速200公里以上高速動車組首次出口歐洲。汽車、裝備制造、光電信息產業產值實現兩位數增長,規上工業總產值達到7522.4億元、增長8.9%。

  消費加速回暖。出臺促消費一攬子政策措施,房地產、汽車交易中心建成投用,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5.8%,新車銷量增長47.8%。萬象城、文和里、遠大購物中心等新商業體開業,成功舉辦汽博會、農博會、電影節、航空展等活動,紅旗街入選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升級打造冰雪新天地,新雪季接待游客將突破5000萬人次。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109.8億元、增長10.6%。

  投資穩定增長。開展春秋季項目大巡檢,建立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實施5000萬元以上項目1286個,爭取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11億元,中法智能產業園、東北亞國際博覽中心等310個超10億元項目加快建設,大陸汽車電子二期等350個超億元項目實現投產,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2%,其中工業投資增長16%、占固投比重進一步提升。

  (二)著力培育發展動能

  創新體制機制實現重塑。召開全市科創大會,成立科技成果轉化戰略合作委員會,地校院企全方位參與,創新引領產業發展新格局初步形成。組建未來科創集團、人才集團,設立未來種子基金,以長興基金為母基金發起設立各類基金29支,投資項目145個。建成吉林大學概念驗證中心、14個市級中試基地和8個科技產業園區,科技成果本地轉化2050項、增長141%。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增長近2倍,“專精特新”企業達到1452戶。我市在全球科研城市排名躍升到第31位。

  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確立“3轉、4強、7新”現代化產業體系,出臺實施支持汽車、光電、醫藥、文旅等專項政策,市人大、市政協主要領導同志包保光電、醫藥兩大產業,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汽車產業穩步“上臺階”,奧迪PPE試生產,比亞迪動力電池、一汽中車電驅投產,新能源車產量增長43.2%,我市入選全國首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裝備制造產業規模擴大,中車長客積極拓展機電總包、風電裝備等業務,精密儀器與裝備研發中心、農機裝備制造產業園等項目加快建設。光電信息產業集聚發展,長智光谷、光電信息產業園二期竣工,吉林一號衛星在軌運行108顆,建成世界最大亞米級商業遙感衛星星座。生物醫藥產業量級提升,支持亞泰、金賽、百克等企業擴大產能,長春高新股份連續6年入選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榜單,生物醫藥和生命健康產業產值和營收增長10.8%。新能源產業加速培育,大力發展風能、光伏等清潔能源,新能源總裝機容量達到96.9萬千瓦,加快布局氫能“制儲運用研”全鏈條應用場景,比亞迪儲能、“新能源+增量配電網試點”等一批重點項目加速推進。數字產業不斷壯大,算力中心、數據交易中心、大數據深加工基地建成啟用,華為吉林區域總部加快建設,556戶工業企業完成智改數轉,我市獲批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達到570億元,占GDP比重達到7.8%。

  (三)加快農業農村建設

  農業生產再獲豐收。糧食播種面積達到2379.6萬畝,在全省率先建成10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實施保護性耕作1140萬畝,克服局地洪澇災害影響,糧食產量達到254.91億斤,再創歷史新高。肉牛發展到166.2萬頭。農業總產值完成967.6億元、增長4.7%。

  農產品加工業加快壯大。聚焦“農頭工尾”“糧頭食尾”“畜頭肉尾”,做好產業增值文章。認養一頭牛、中糧油脂、佐丹力等56個重大項目加快建設,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373戶,農產品加工業規上產值實現700億元、增長10.6%。

  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新建修繕農村公路3913公里,完成國土綠化51.3萬畝,綠化美化村屯1300個,農村改廁1.38萬個,1071處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實現24小時穩定供水,打造“美麗鄉村”示范帶6條、“千村美麗”村204個。

  (四)不斷深化改革開放

  營商環境日益優化。出臺《長春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政務服務事項平均辦理時限壓縮至4.2天,行政許可事項即辦件占比達到40%,惠企利民政策直達做到全覆蓋,城市綜合信用指數穩居全國第一方陣。新登記經營主體29.7萬戶,3戶企業上市,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53%。

  重點改革扎實開展。鞏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成果,完成國有資產清查,盤活存量資產68.5億元。推進開發區改革,31個開發區優化整合至21個。啟動財政體制改革,將部分市級稅收單列企業下放給區級,部分市級獨享稅種調整為市區共享。扎實推進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農村集體資源資產流轉成交額實現翻番。完成市、縣兩級國防動員體制改革任務。

  對外開放逐步擴大。成功獲批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支持城市,開通長春至莫斯科TIR跨境公路貨運線路,龍嘉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1500萬人次,航班量、旅客量恢復率均位列國內千萬級機場之首。出口額增長58.9%,進出口結構明顯優化。出臺全市統一的招商引資政策,務實有效開展各類招商活動,簽約項目1167個,開工(開業)項目1000個,引資額增長31.5%。

  (五)加強城市建設管理

  城市規劃更加完善。完成長春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6個縣級總體規劃和104個鄉鎮規劃,著手編制北湖未來科學城、永春現代生物醫藥城“雙城”規劃,完成軌道交通線網等26個專項規劃,城市空間規劃體系基本形成。

  城市建設不斷加快。軌道交通8條線同時在建,6號線熱滑試車,4號線南延開通。長雙快速路、石頭口門繞越線、河東路延長線、世紀大街快速路四環主線實現通車。北湖大橋維修加固提前完工。啟動南四環快速路改造。人民大街下穿隧道、東南湖大路延長線等工程加快推進。打通斷頭路、卡脖路27條。第六凈水廠調試通水。新改建地下管線559公里,新增供熱能力1120蒸噸。累計建成換電站88座、公共充電樁6000個。城市綜合承載能力進一步提升。

  城市管理日益規范。深入推進交通綜合治理,點線面系統施策,學校、醫院、商圈周邊通行效率平均提高10%,高峰擁堵指數下降20%。扎實開展“走遍長春”行動,整改市容問題10萬余個,拆除違法建設4500處,改造提升25個高速出入口,規范48處戶外便民市場,市容市貌更加整潔有序。

  生態質量明顯提升。認真開展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空氣質量連續兩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大力推進污水處理“一廠一策”提質增效工程,完成321個小區雨污分流改造,建設綠水長廊152公里,實施生態補水1.4億立方米,16個國考斷面全部達標。治理修復歷史遺留礦山267公頃。生活垃圾全部資源化利用,首次實現零填埋。

  (六)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年初確定的50項民生實事全部完成。城鎮新增就業10.4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96萬人。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經濟增速。實施高校畢業生租房和生活補貼政策,大學生留長10.3萬人。連續第19年上調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為3萬名殘疾人提供基本康復服務。發放困難群眾救助金15億元。改造老舊小區447個、棚戶區7093戶,籌集保障性住房1萬套。確權未登記房屋1030萬平方米,做法入選中央主題教育典型案例。

  社會事業不斷進步。新建改造公辦幼兒園39所,新增義務教育學位8000個。“強師計劃”引進優秀教師876人,超過去3年總和。10所公參民學校轉公,汽高專順利升本。北京安貞、浙大婦產2個國家級區域醫療中心項目獲批建設并提前開診。全市患者門診、住院次均藥費分別下降14%和18%。集采藥品耗材增加107種,為群眾減負19.3億元。開展4000場文化惠民活動。推進南廣場、商埠地等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國家衛生城通過復審,全國文明城復牌。成功舉辦首屆市運會、馬拉松等賽事。

  (七)堅決守住安全底線

  本質安全水平切實提高。開展安全生產百日攻堅,實施12個重點領域源頭治理,解決440萬電力用戶表后端安全管理空白問題,累計為居民免費改造燃氣閥管灶192萬戶,實施道路坡改平1285處,修復3569棟高層建筑消防水系統,三無住宅電梯動態清零。壓實三管三必須責任,厘清所有行業門類管理邊界,全市上下齊抓共管局面形成,一大批安全隱患得以消除。成功應對榆樹百年一遇特大洪水,實現人員零傷亡,災后恢復重建全面完成。

  重大風險隱患加快化解。堅持“一樓一策”,多渠道籌集資金,實行項目施工穿透管理,22個樓盤2.36萬套“保交樓”住宅交付入住。穩妥推進高風險金融機構不良資產清收,非法集資新發案件下降42%。積極化解政府債務,嚴防國企及平臺公司債務風險。

  社會治理工作務實有效。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命案和有影響案件全部告破,我市獲評全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切實增強市長公開電話受理辦理能力,通過每日輿情摘報、信訪專報等,及時推動解決一大批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信訪積案化解率達到99.3%。

  (八)強化政府履職盡責

  扎實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自覺接受市人大、市政協監督,認真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意見。辦理市人大議案6件、代表建議216件,市政協建議案2件、委員提案327件。深化法治政府建設,推進“八五”普法,加強審計監督。政府堅持節用裕民。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之以恒糾治“四風”。積極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圓滿完成全國雙擁模范城“十連冠”考評。國家安全、地方志、紅十字、公積金、供銷、氣象、檔案、機關事務等工作取得新進展。

  各位代表!2023年長春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市廣大干部群眾團結奮斗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向社會各界人士,向所有關心、支持長春發展的朋友,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謝!

  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看到面臨的困難和問題。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基礎還不牢固,需求緊縮、預期偏弱仍是突出矛盾,部分企業產能釋放不足,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困難較大;產業結構仍然不優,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規模較小,民營經濟、縣域經濟相對薄弱,改革創新需要拿出更大魄力、更實招法;城市治理還存在不少短板欠賬,群眾在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面臨一些難題;政府工作作風仍需轉變,干部擔當作為、攻堅克難能力需進一步提升。我們將直面矛盾、正視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總的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入落實省委“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扎實推進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攻堅行動,加快建設“一中心、五高地”,切實增強經濟活力、防范化解風險、改善社會預期,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增進民生福祉、保持社會穩定,推動長春全面振興率先實現新突破,加快建設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長春。

  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以上,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8%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左右,CPI漲幅控制在3%左右,城鄉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重點做好以下九個方面工作:

  (一)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打造創新平臺。以建設國家區域創新中心為引領,促進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創新要素高效融通。全力打造北湖未來科學城,新建實體化運行的長春科技創新中心,構建集產品展示、成果轉化、風險投資、孵化空間于一體的創新業態集聚地。發揮“一院三所”創新策源作用,積極推進第二批全國重點實驗室優化重組,推動國家汽車智能集成、半導體激光技術創新中心盡快獲批,建設氫能產業研究院、科技創新研究院等科研平臺。爭創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

  狠抓成果轉化。充分發揮科技成果轉化戰略合作委員會作用,建立成果轉化與市場需求有效銜接機制,與高校院所共建科技產業園區達到15個,支持吉林大學設立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再布局一批概念驗證中心、中試基地、研究院+公司新型研發機構。優化基金運營模式和決策機制,組建第二期未來種子基金,招引更多天使、創投、產投基金落地長春,完善成果轉化利益分享機制,科技成果本地轉化突破3000項。

  培育創新主體。實施汽車、軌道交通、航天信息等產業科技專項,面向全國“揭榜掛帥”攻克關鍵核心技術,支持一汽、長客等企業建設高水平研發中心,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新增“專精特新”企業300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分別突破3000戶和4500戶。科技投入占財政支出比重提高1個百分點,全社會R&D投入增長10%以上。

  促進人才引育。打造人才棲息地,建設人才創新港、青年人才城,升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建成人才大市場、“人才大腦”智慧平臺。優化和落實人才政策,支持院士后備力量和未來產業戰略人才培養,拿出一定數量事業編制幫助企業引進緊缺人才,為年輕人提供一批低價租賃住房、優惠購房,新投用人才公寓2萬套,留長大學生11萬人以上。

  (二)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升產業體系現代化水平

  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以建設國家先進制造業高地為目標,全力支持一汽“531”戰略規劃,推動汽車產業跟上新能源節奏、搶占智能化賽道,打造國際一流汽車城。奧迪PPE一期實現量產,開工建設比亞迪動力電池二期,加快中車新能源商用車、旭陽改裝車等項目落地,引導本地傳統零部件企業加大產品和技術創新力度,加快向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供應商轉型,建設無人駕駛示范區,新能源車產量達到20萬輛,汽車產業產值達到5000億元以上。推動中車長客在長全產業鏈布局,謀劃建設磁浮列車商業運行試驗線,加快發展智能農機、數控機床、電力裝備等,裝備制造業產值超過530億元。支持企業技改擴能,梯度實施工藝、設備、管理等全要素改造,完成600戶工業企業智改數轉,建成15個“小燈塔”智能工廠。

  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建設光電信息產業園,奧普光電元器件等項目投產,推動維信諾OLED模組項目落地,辦好首屆長春國際光博會,光電信息產業產值突破900億元。全力打造永春現代生物醫藥城,謀劃引入醫藥研發生產經銷、高端醫療器械等項目,研究建立產業謀劃、財政投入、利益分配等運行機制,力爭年內出形象、見進度,生物醫藥和生命健康產業產值和營收達到1000億元以上。加快實施新能源+增量配電網、80萬千瓦風電制氫合成氨等項目,推廣氫燃料汽車應用場景,著力打通綠電、綠氫、綠氨、綠醇制造、儲運、消納通道。以建設國家文化和旅游產業高地為方向,大力發展冰雪、避暑兩大核心產業,打造冰雪新天地、華強方特、中鐵這有水等一批高質量文旅產品,完善文投集團運營機制,提升謀劃包裝和市場營銷水平,全年旅游收入力爭達到3000億元。

  積極布局產業新賽道。聚焦航空航天、新型半導體、前沿新材料、數字經濟等7個細分領域新賽道,逐個編制規劃、出臺政策,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支持長光衛星發展通信衛星制造和地理信息數據應用,建設航空產業示范園,探索打造低空經濟示范區。提速推進精細化工新材料產業園建設,奧來德、海譜潤斯、圣博瑪等園內項目要規模化開建。加強5G基礎設施建設布局,加快建設長春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聯通大數據產業園、人工智能創新基地,進一步提升數據交易中心活躍度和算力中心運營能力,全市算力規模達到1000P。大力發展金融、物流、檢驗檢測等生產性服務業,更好涵育產業生態。力爭7個產業產值平均實現兩位數增長,總規模達到1400億元。

  (三)千方百計擴大需求,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

  深入挖掘消費潛力。支持老舊汽車更新消費,推動公共領域增加新能源車使用數量,持續推進“旗E春城”行動。用好國家租賃住房試點政策,支持房地產企業參與保障性住房、“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建設,新增租賃住房1.9萬套,新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2000套,商品房銷售面積力爭達到550萬平方米。抓好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升級改造傳統商業業態,豐富新場景、新模式、新體驗,大力引進首店、首發、首秀,促進“老字號”創新發展,壯大電商經濟,打造夜間消費集聚區。著力繁榮文旅消費,辦好消夏節、冰雪節等標志性節事活動,務實研究“引客入長”有效辦法,完善“吃住行游購娛”全要素服務體系,加快33個賓館酒店建設,新增住宿床位1萬張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250億元。

  全力擴大有效投資。開展項目建設年行動,重大項目提級管理、重大需求提級解決、重大節點提級推進,全年實施5000萬元以上項目超過1300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000億元以上。積極爭取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圍繞“萬億國債”“新增中央投資”等國家政策支持方向,加大項目謀劃包裝申報力度。突出抓好招商引資,建立常態化實質運營的項目生成機制,形成項目簽約率、開工率、達產率“三率”考核體系,及時兌現招商獎勵,年內新引進重大產業項目300個以上,引資額增長25%以上。

  堅定支持民營經濟。制定《長春市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條例》,實施“個轉企”專項行動,新增民營企業8.5萬戶。將國家和省市一攬子惠企政策全部納入政策直達平臺辦理,進一步擴大免申即享范圍。用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新機制,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城市重大工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政府采購面向中小企業預留40%以上份額。堅決落實國家支持民營經濟“金融25條”,合理提高新增貸款中民營經濟貸款占比。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做好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工作。民營經濟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5萬億元以上。認真做好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

  (四)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更好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

  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大力推行“極簡審批”,政務服務、行政許可事項即辦件分別占到53%和43%。開展營商環境問題集中整治,嚴厲查處一批行政審批、監管執法、中介服務、政策直達等領域突出問題。深化長春智慧法務區建設。加強網絡市場監管與服務。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創新、綠色轉型、普惠小微、數字經濟等方面支持力度。

  縱深推進重點改革。開展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務實有效盤活各類國有資產,強化經營效益考核,提升企業利潤率。推進開發區改革,充分放權賦能,強化投資、招商、產業發展主戰場作用。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增強基層可用財力。實施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著力降低水、電、氣、熱、物流等成本。加快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促進農村土地紅利釋放。

  積極拓展開放合作。以建設東北亞地區開放合作高地為指引,切實發揮開放平臺作用,興隆綜保區、中韓示范區、臨空經濟示范區產業特色要立起來,培育引進一批支撐性強、帶動力好的企業和項目。加快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申建中歐班列集結中心,提升海鐵聯運規模。搶抓向北開放有利時期,擴大對俄汽車、零部件出口,謀劃產業合作新模式。加強與東北亞、東盟等國家和地區經貿交流。進出口額增長5%以上。深化與東北兄弟省區和地市聯動,務實開展津長、長杭及省內市州合作。

  (五)深入實施城市更新,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質

  突出規劃引領。以建設生態宜居美好生活高地為導向,加快完善城市規劃體系,推動市、縣、鄉三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獲批,完成交通、教育等專項規劃,開展村莊規劃編制。做好永春地區城市設計,創新土地整理和儲備模式,加快完善基礎設施配套,打造產城融合新典范。

  完善交通設施。強化對外互聯互通,啟動龍嘉機場三期及綜合配套樞紐建設,新建長榆高速、國道102繞越線,長太、長煙、都市圈東環段等高速公路通車。完善市內“雙快”系統,啟動輕軌3號線擴能改造,地鐵6號線開通運營,世紀大街快速路全面建成,南四環快速路、東南湖大路延長線、人民大街下穿隧道等工程主線通車。暢通城區微循環,打通50條以上斷頭路、卡脖路和區域間通道,逐步完善自行車專用車道和慢行系統,新辟優化公交線路40條,初步建成公交軌道一張網。

  強化城市功能。著力打造韌性城市,實施應急水源聯通工程,新建改造水氣熱管網1100公里。推進管道燃氣工程。推動大唐二熱“退城進郊”,推廣清潔能源供暖。加快新型電網建設,新擴建線路1000公里。實施海吉星等大型農貿市場改造。加快南航老機場區域開發。

  加強城市管理。切實改變“重建設、輕管理、少運營”現狀,實施城建管理體制改革,強化屬地為主、市區聯動,加強市政公用事業管理力量,完善特許經營權退出機制,提升供水、供熱、供氣行業專業化、精細化、規范化工作水平。創新老舊小區物業管理模式。加快城市生命線智慧平臺建設。強化市民停車等需求有效供給,提高交通科學管理水平,持續改善交通狀況。

  提升環境質量。加快中央和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實施水環境質量提升工程,加強兩大水源地保護治理,國考斷面水質全部達標,防止城鄉水體返黑返臭。推動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做好秸稈離田和綜合利用工作,加快農村地區清潔取暖改造進度,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考核要求。開展噪音污染專項治理,一點一策靶向整治。抓好綠美長春建設,新建提升口袋公園40處,建設城市綠道100公里。深化“無廢城市”建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動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六)扎實推進鄉村振興,加快打造現代化農業強市

  扛穩糧食安全重任。以建設國家現代化大農業示范高地為責任,落實省“千億斤糧食”生產工程,建設高標準農田300萬畝,糧食產量力爭達到260億斤。深入開展四溝四渠治理,實施重點支流防洪工程。加快國家農高區建設,完善產業規劃,強化政策支持,推動“五良一智”融合發展,爭創國家生物育種創新中心,新引進億元以上項目10個。

  提高農業產業水平。著力打造肉牛、生豬、肉雞等特色產業集群,生豬養殖達到1100萬頭,肉牛發展到182萬頭,皓月肉牛食品產業園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農產品加工業規上產值達到770億元。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明確主導產業,因地制宜培育一批工業重鎮、商貿強鎮、旅游名鎮。推動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年收入30萬元以上村占比達到50%。

  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持續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新建修繕農村公路4200公里,完成第三輪50萬畝國土綠化,加大農村生活垃圾、畜禽糞污治理力度,打造“千村美麗”村200個、“百村示范”村30個,村屯綠化覆蓋率達到30%以上。抓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實施防返貧項目300個,脫貧人口收入增長18%。

  (七)切實保障改善民生,讓群眾共享振興發展成果

  落實就業優先戰略。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對就業困難人員實行托底幫扶。完善靈活就業服務,加強職業技能培訓。8類從業人員預防性體檢免費。城鎮新增就業8.7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85萬人以上。

  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將0—3歲嬰幼兒托育納入學前教育體系,新建改造公辦幼兒園30所。學位緊平衡地區,要盤活各類資源,有針對性地擴大學校建設規模,年內新增義務教育學校3所以上,新擴建普通高中4所。穩妥推進新高考改革,打造標準化考點146個。深入實施“強師計劃”。有序推進3所市屬高校專升本。加快建設職教園區,打造一批產教融合體聯合體,培養產業工人10萬名。

  提高群眾健康水平。完善區域醫療規劃,2個國家級區域醫療中心項目主體完工,加快實施國家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加強醫聯體建設,推進智慧醫療工程。強化傳染病監測預警。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鞏固國家衛生城創建成果。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推進社保擴面提標,農村低保標準達到城市低保標準的80%以上。完善生育支持政策,落實三孩補貼。養老機構護理床位占比超過65%,建設敬老餐廳300家。改造老舊小區278個,啟動13個城中村改造,建設回遷房6300套。

  大力發展文體事業。充分挖掘城市文化底蘊,增加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加強歷史文化街區修繕保護利用,爭創全國文明城四連冠。打造80場精品體育賽事。完善10分鐘健身圈,加快長春南部全民健身中心、青少年足球訓練中心建設。創建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市。

  (八)統籌發展與安全,堅決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筑牢安全生產防線。扎實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鞏固拓展源頭治理成果,加強基層網格化管理。在燃氣、消防、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領域開展標準化創建,建強安全生產專家庫、執法隊伍、信息專干等力量,建成全市統一的應急管理指揮平臺,實現一網感知、一屏調度、一體指揮。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幫助房地產企業紓困解難,確保完成“保交樓”任務。加大預售資金監管力度,堅決防止新增“無籍房”。加強地方金融監管,強化非法集資防范和案件處置。統籌好地方債務風險化解和穩定發展,兜牢“三保”底線。

  健全社會治理體系。加強社會治安防控,嚴厲打擊違法犯罪。推進全面依法治市,完善公共法律服務。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暢通群眾信訪渠道,強化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全力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啟動新一輪雙擁創建。加強宗教事務依法管理。

  (九)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不斷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恪守絕對忠誠。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堅持依法行政。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工作,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自覺接受市政協民主監督,主動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提高依法決策、科學決策、民主決策能力。

  強化實干擔當。樹立爭先意識、問題意識、服務意識、交賬意識,提高抓落實的穿透力、執行力、創造力,健全激勵和保護機制,支持廣大干部敢擔當、善作為。

  永葆清正廉潔。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之以恒正風肅紀。政府帶頭過緊日子,堅決壓減一般性支出。政府工作人員要持廉守正,干干凈凈為人民做事。

  各位代表!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按照市委的部署要求,全力完成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任務,為長春全面振興率先實現新突破而團結奮斗!

(責任編輯:石蘭蘭)

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