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2日在吳忠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市長 王學軍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23年工作回顧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也是吳忠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一年來,市人民政府緊緊團結依靠全市各級組織和廣大干部群眾,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自治區黨委、政府工作要求,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部困難,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高效統籌發展和安全、發展和環保、發展和民生,全市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主要預期目標基本實現,一些方面實現了新突破。預計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0.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與上年持平,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5%和8.5%。
我們全力穩增長、促發展,經濟運行平穩向好。高效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累計減免稅費及退稅50.3億元,清償拖欠企業賬款1.3億元,新增市場主體2.1萬戶。持續壓緊壓實糧食安全責任,新建改造高標準農田15.6萬畝,發展高效節水農業6.2萬畝,糧食生產實現“二十連豐”。奶牛、肉牛、灘羊及釀酒葡萄、枸杞、冷涼蔬菜等特色產業穩步發展,一產增加值增長7%左右。利通區入選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名單,青銅峽市被評為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千方百計助企紓困,不斷加強科技創新,新培育規上工業企業34家、國家級綠色工廠4家、自治區“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2家,二產增加值增長7%。我市被評為2023年全國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范城市。大力開展“消費需求促進年”活動,發放消費券197.7萬張,帶動消費108億元。新培育規上限上批零住餐服務業企業45家,舉辦第三屆吳忠早茶美食文化節和黃河金岸馬拉松等大型活動13項,光耀美食街創成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黃河大峽谷景區創成國家級文明旅游示范單位,接待游客人次、旅游綜合收入分別增長68.6%和61.6%,三產增加值增長6.5%,“游在寧夏·吃在吳忠”品牌更加響亮。深入開展項目“五比”活動,實施項目689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88億元,落實上爭資金160億元、招商引資436億元,發展后勁持續增強。
我們全力防風險、除隱患,安全底線全面加固。認真落實自治區“1+37+8”系列文件精神,大力開展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2023行動和燃氣、礦山、“九小”場所、農村公路、建筑工地等領域專項整治,消除各類安全隱患7.6萬項、重大事故隱患216項,太陽山開發區、鹽池工業園區花馬池區塊安全風險等級降為D級,安全生產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實現雙下降。從嚴規范政府債務管理,債務化解積極推進,風險總體可控。加強金融風險監測評估和化解處置,全市不良貸款率處于歷史最低水平。
我們全力守青山、護綠水,環境質量穩步提升。嚴格對標自治區“1+4”系列文件要求,創新開展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百日集中攻堅“七大行動”,完成羅山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實施毛烏素沙地綜合治理,新增營造林28萬畝、修復草原11.7萬畝。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的2023年度整改任務全面完成。黃河吳忠過境斷面水質連續7年實現Ⅱ類進Ⅱ類出,土壤環境安全可控。鹽池縣被評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實施國電投綠電替代光伏等新能源項目35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全市發電總量比重達45.8%,規模以上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8.5%,單位GDP能耗下降6.4%,我市被評為國家低碳城市試點優良城市。
我們全力補短板、擴內涵,城鄉面貌日益改善。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建成保障性住房1199套,改造老舊小區37個,新改建便民口袋公園11處、公廁80座,新增充電站200座、公共車位4142個,10個社區列入全國、全區完整社區建設試點。入選全國第三批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市,建成市區雨污管網20.6公里,改造排水管網10.6公里,新增透水鋪裝15.7萬平方米。實施城市供熱機組增容改造,維修改造換熱站276個,完成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雙替代”5.1萬戶,供熱質量明顯提升。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改造農村公路950公里、戶廁7143戶,建成重點小城鎮8個、宜居宜業和美鄉村30個。開通農村客貨郵商融合發展線路40條,我市被確定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工程創建城市。
我們全力抓改革、謀創新,發展動能不斷增強。持續深化“六權”改革,交易用水權5420萬方、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218畝、排污權157噸、山林權5574畝、碳排放權258萬噸,開展可交易用能權指標測算,排污權抵押貸款實現五縣(市、區)全覆蓋。扎實推進農村產權“三權分置”,盤活農村閑置宅基地2496宗,完成農村各類產權交易2.9億元。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被自治區評為“A”級。90%以上高頻事項、涉稅業務、工程建設事項實現網上辦理,信用監測排名位居全國地級城市前百位。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進展順利。實施自治區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18個,入選自治區科技成果89項,技術合同交易額5.9億元。舉辦中國亞麻產業發展合作交流大會,新增外貿企業6家,締結國際友好城市2個,國際經貿拓展到20個國家和地區,外貿進出口總額達5.3億元。
我們全力解民憂、暖民心,民生福祉持續增進。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防返貧監測對象風險消除率達64.3%,易地搬遷后續扶持工作典型經驗做法被國家發展改革委通報表揚,同心縣“產業直投助推清潔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入選央企定點幫扶經典案例。《吳忠市扶貧志》被列入中國扶貧志叢書。辦成25件民生實事和58件主題教育“為民辦實事”,1.2萬余戶城鎮住宅“辦證難”歷史遺留問題得到有效化解,近1000名城市環衛綠化工人享受免費營養早餐。新增城鎮就業1.2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2.7萬人。成立基礎教育公益基金,新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51所,新增學位8040個。通過鞏固國家衛生城市現場評估,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專科被列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發放救助補助資金6.6億元,養老服務質量滿意度在全國120個監測城市中位列第14位。文化體育事業全面發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新發展通過國家復核,我市體育健兒在自治區第十六屆運動會、首屆殘特奧運動會上取得優異成績,鹽池姑娘王春艷帶領中國隊奪得第四屆亞殘運會盲人門球冠軍。
我們全力夯基礎、強治理,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全方位打造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升級版”,全國“新時代民族工作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論與實踐”高層論壇在我市舉辦。成功創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紅寺堡區“55124”鄉村治理新模式被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揚。深化“志愿之城”“好人之城”“文明之城”建設,縣級以上文明村達71.5%、文明鄉鎮達100%。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創建無訪鄉鎮(街道)11個、無訪村(社區)83個。重拳打擊各類違法犯罪,刑事案件萬人發案數及電詐案件萬人發案數、萬人財損數、預后被騙率全區最低。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退役軍人、雙擁工作邁上新臺階。
我們全力轉作風、提效能,自身建設得到加強。扎實開展主題教育,全市政府系統廣大干部堅決捍衛“兩個確立”、踐行“兩個維護”的思想根基不斷夯實,服務群眾、干事創業的精氣神明顯提升。嚴格執行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報請市委研究重大事項36件。加強法治政府建設,深入推進“八五”普法,認真落實政府常務會議會前學法制度,制定《吳忠市城市供熱管理辦法》《吳忠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辦法》2部地方政府規章。辦理區市人大代表建議83件、政協委員提案147件,辦結率100%。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馳而不息糾“四風”。全面落實“過緊日子”要求,政府系統“三公”經費持續壓減。大力倡導“嚴細深實勤儉廉+快”的工作作風,政府執行力不斷提升。
一年來,老齡、慈善、統計調查、社保醫保、住房公積金、地震、氣象、郵政、檔案、工會、共青團、婦女兒童、科協、文聯、殘聯、紅十字會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績。
各位代表,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磨礪,始得玉成。回望過去的一年,我們遇到的困難比預料的多,取得的成績比預想的好,大家共同走過了一段充滿艱辛而又步伐堅實的旅程,辦了一批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實事,干了一些打基礎利長遠的大事,高質量發展“穩”的基礎在加固、“進”的空間在拓展、“綠”的本底在厚植、“改”的活力在增強、“惠”的質效在提升,交出了一份極為不易、十分難得的發展和民生答卷。這些成績的取得,根本在于習近平總書記的掌舵領航,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是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市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和社會各界鼎力支持的結果,也是全市人民團結奮斗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離退休老同志,向駐吳部隊和武警官兵、公安民警、消防救援隊伍,向中央和自治區駐吳單位以及所有關心支持吳忠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仍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是:消費恢復增長、空氣質量改善等指標未及預期;穩增長的基礎還不牢靠,部分市場主體經營困難;資源環境約束趨緊,轉型升級還需加快;“三保”及債務還本付息等剛性支出不斷增加,財政收支壓力加大;民生領域還存在薄弱環節,本質安全、環境保護和社會治理水平還有待提升;一些干部主動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識和能力還不強,等等。我們必須正視差距,認真加以解決。
2024年主要工作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實現高質量千億吳忠目標的關鍵一年。政府工作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及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和市第六次黨代會及歷次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先行區建設為統領,以建設綠色發展先行市、能源綜合示范市為牽引,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高顏值生態、高品質生活,著力增強經濟活力、防范和化解風險、改善社會預期,著力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著力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著力增進民生福祉、保持社會穩定,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加快建設現代化美麗新吳忠。
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力爭達到6.5%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5%和7.5%,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以內。完成自治區下達的糧食生產、環境質量改善和能耗“雙控”、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
圍繞實現上述目標,重點做好八個方面的工作:
一、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在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上持續加力。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首要任務”和“硬道理”,聚焦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加快鍛造高質量發展的“鋼筋鐵骨”。
推動新型工業升級提質。圍繞“六新”產業,聚力打造新型材料、現代化工等4個百億級產業板塊,實施重點工業項目100個以上,培育自治區“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家、規上工業企業20家以上,二產增加值增長7%以上。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進過剩和落后產能有序退出,助力停減產工業企業盡快恢復產能,完成重點技改項目30個以上。實施工業園區低成本化改造項目5個以上,支持太陽山打造“氫氨谷”、分布式算力創新實驗基地,規劃建設人工智能產業園、數據產品運營服務中心及聯合實驗室,力促金積工業園區創成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努力創建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
推動特色農業增效提質。全面壓實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新建改造高標準農田8.4萬畝,發展高效節水農業14.4萬畝,糧食種植面積、產量穩定在303萬畝、104萬噸以上。做強“六特”產業,大力推進奶牛養殖場等78個項目,新增肉牛2萬頭、灘羊20萬只以上,奶牛存欄和釀酒葡萄、枸杞、冷涼蔬菜種植面積保持穩定,一產增加值增長5%以上。做好“土特產”大文章,發展預制菜等新業態,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讓更多優質農特產品走出吳忠、賣上好價。
推動現代服務業擴容提質。壯大“六優”產業,新增規上限上批零住餐服務業企業45家以上,三產增加值增長6%以上。發展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推動商品房、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培育智能家居、文娛旅游、體育賽事、養老服務等潛在性消費,支持直播電商、智慧零售等新業態發展,著力激發消費潛能。繼續辦好“早茶美食文化節”等促消費活動,不斷完善特色街區服務功能,持續提升“游在寧夏·吃在吳忠”品牌影響力。推動利通區創成自治區全域旅游示范區、黃河大峽谷景區創成國家5A級旅游景區,全年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綜合收入均增長10%以上。
二、堅定不移強化項目帶動,在精準擴大有效投資上持續加力。堅持大抓項目、抓大項目、抓高質量項目,大力實施“項目投資攻堅年行動”,以項目促投資、以高能級項目助推高質量發展。
切實抓好項目前期工作。緊盯國家和自治區政策導向、資金投向,分級分類、做深做實項目儲備庫,加快完善項目環評、能評及用地、用電、用水等要素保障,為項目建設快速推進奠定良好基礎,全年儲備項目年度投資720億元、上爭資金160億元以上。
切實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嚴格落實領導干部包抓、專班專抓、項目管家服務機制,持續發起項目建設春夏秋冬“四季攻勢”,力促613個計劃實施項目和212個預備開工項目早開工、快建設,確保全年完成投資520億元以上。迅速啟動32個增發國債項目,確保一季度163個新開工項目全部開工,實現首季“開門紅”。
切實提升招商工作質效。強化“一把手”常態化招商和全員全域全年招商機制,大力開展“雙招雙引”,重點圍繞主導產業和新興產業引進一批高新技術和新質生產力項目,著力在項目落地和資金到位上下功夫,力促159個簽約項目、274個意向性合作項目落地投產,全年招商引資到位資金420億元以上。
三、堅定不移做好“三農”工作,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上持續加力。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學好用好“千萬工程”經驗,實施鄉村產業發展、建設、治理“三大提升計劃”,全力打造塞上鄉村樂園。
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常態化開展防返貧監測預警和精準幫扶,堅決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深化閩寧協作、中央單位定點幫扶和“萬企興萬村”行動,在產業發展、就業創業、消費幫扶、基礎設施等方面全面發力,支持鹽同紅3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加快發展,支持紅寺堡區創建全國易地搬遷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區,支持利通區、青銅峽市創建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
持續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堅持勞務協作、勞務品牌、技能培訓、返鄉創業“四輪驅動”,推動農村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18萬人次以上。培育壯大鄉村產業,健全完善聯農帶農機制,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不斷強化農村集體“三資”監管。及時足額兌付各項惠民補貼,確保農民收入增速實現“兩個高于”目標。
持續提升鄉村建設水平。強化村莊規劃引領,鞏固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果,新建改造農村公路850公里,改造農村戶廁2000戶以上,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30個。推廣“互聯網+網格化”“55124”村級治理模式,扎實推進移風易俗,讓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吹遍鄉村大地。
四、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在激發發展活力動力上持續加力。堅持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向改革要活力、向創新要動力、向開放要潛力,全力推動改革開放和高質量發展深度融合。
以更大力度深化重點改革。加快推進“六權”改革,全面落實“四水四定”,積極盤活閑置土地,大力推廣“山林權+”發展模式,探索排污權跨地市交易,強化用能指標和碳排放配額管理。實施新一輪國企改革提升行動。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清理完善招商引資政策,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加快融入和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合法權益,充分激發各類經營主體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
以更實舉措推進科技創新。實施科技創新“四大工程”,支持龍頭企業聯合上下游企業、科研院所組建創新聯合體,完成自治區重點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項目20項以上,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0家、自治區科技型中小企業50家、自治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20家以上。加強創新人才引進和本土人才培養,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切實以高素質人才隊伍助力高質量發展。
以更寬視野擴大對外開放。堅持對內開放與對外開放相結合,持續加強與沿黃地區和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及友好城市合作,不斷拓展開放合作新空間。深入實施外資三年外貿五年倍增計劃,支持銀川海關在吳忠設立派出機構,建成全區首家公用型保稅庫,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0%以上。
五、堅定不移推進新型城鎮化,在促進城鄉協調發展上持續加力。堅持全面落實國土空間規劃,加快推動產城融合、城鄉融合,努力打造顏值更高、功能更優的新型城鎮。
高質效推進城市建設。系統化全域建設海綿城市,實施南片區排水管網收集等項目46個,改造雨污管網26公里,市區再生水利用率達到55%。深入實施城市更新“十項工程”,改造老舊小區8個,新增公共車位1500個、充電站95座,新改建公廁12座,啟動熱電供熱擴容項目,建設海綿城市信息化管理平臺、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著力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高標準推進城市管理。不斷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持續擦亮“志愿之城”“好人之城”“文明之城”品牌,全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鞏固提升國家園林城市、衛生城市創建成果,新改建便民口袋公園13處、城市綠道10公里,城市建成區綠地率提升至40.5%。持續抓好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回收利用率達到34%。完善社區功能,改善物業服務,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
高水平推進城鄉融合。深入實施城鄉一體融合行動,支持城鄉集團化辦學,抓好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建設,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普惠共享。全面完成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項目建設,做好迎接國家考核驗收準備。重點支持4個縣城和5個重點小城鎮建設,著力提升城鎮人口、產業承載力,城鎮化率達到58.5%以上。
六、堅定不移加強生態保護,在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上持續加力。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顏值生態,鞏固拓展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集中攻堅“七大行動”成果,不斷繪就現代化美麗吳忠新畫卷。
大力實施減污治污行動。全面完成中央、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持續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強化汽塵、揚塵等協同治理,優良天數比例及PM10、PM2.5平均濃度完成自治區下達任務。持續推進水污染治理,抓好工業污水、黑臭水體等綜合整治,黃河吳忠過境斷面水質保持II類進II類出,入黃排水溝水質穩定在Ⅳ類及以上。持續推進土壤污染治理,突出農業面源、固廢危廢等污染管控,確保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穩定。
大力實施植綠增綠行動。嚴格落實林長制,深入推進“三北”防護林六期工程建設和荒漠化綜合治理,堅決打好黃河“幾字彎”吳忠片區攻堅戰,不斷加強賀蘭山、羅山、牛首山等重點生態區域修復治理,新增營造林25.6萬畝、修復草原10.5萬畝,減少荒漠化面積18.5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75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草原綜合植被蓋度分別達到13%、55%以上。扎實做好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復核工作。
大力實施節能降耗行動。嚴格落實“雙碳”“雙控”目標,嚴把新上項目“兩高一低”關,抓好節能減排“十大重點任務”,單位GDP能耗下降5%以上。著力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以最嚴格的管理和最高效的利用保障全市水安全。倡導綠色低碳生活理念,推動全民衣、食、住、行、游等向綠色健康生活方式轉變。
七、堅定不移筑牢安全屏障,在防范化解風險隱患上持續加力。堅持底線思維,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防風險、除隱患,切實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
全面提升安全生產水平。扎實開展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全力創建國家安全發展示范城市和自治區本質安全示范市。聚焦危化品、礦山、道路交通、消防、燃氣、建筑施工等重點行業領域,持續深化風險隱患排查專項整治。實施化工園區整治提升工程,建成4個化工園區(集中區)智能化管控平臺,力促青銅峽工業園區、鹽池工業園區高沙窩區塊安全風險等級降為D級。實施自然災害應急綜合能力提升工程,進一步完善各類應急預案,常態化開展防震、防火等應急演練,有效提升防災減災和應急搶險救援能力。
全面鞏固和加強民族團結。扎實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市創建工作,深入實施“四大工程”,不斷增進各族干部群眾“四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全力構筑共有精神家園。全面推進“三項計劃”,組織開展傳統節日共同過、團結故事共同講等活動,進一步深化全域創建,促進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大力開展“五正工程”,依法管理宗教事務,持續鞏固民族團結、宗教和順的良好局面。
全面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著力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推動人、財、物、權、責向網格下沉,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效能。深入實施“平安細胞”提質擴面工程,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認真落實信訪法治化工作,全力推進平安吳忠建設。切實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穩妥處置房地產、政府債務、中小金融機構等風險,牢牢守住不新增隱性債務、不出現債務違約、不發生系統性風險三條底線。加強天然氣、電力、煤炭等能源運行監測調度,不斷提升能源安全水平。持續優化和增強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統籌抓好社會面防控、大型活動治安管理,高效處置突發公共事件。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努力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八、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在共建共享發展成果上持續加力。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高質量發展與高品質生活,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切實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讓發展成果更多惠及全體人民。
著力穩就業促創業。突出就業優先導向,精準打好援企穩崗、助企擴崗“組合拳”,統籌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開發公益性崗位2500個以上,新增城鎮就業1萬人、高校畢業生總體就業落實率達到90%以上。堅持以創業帶動就業,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9億元以上,培育創業實體2200個以上。加強就業困難人員幫扶,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著力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加強學前教育,辦好職業教育和特殊教育,實施縣域高中振興計劃,新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30所,新增學位6000個。深入推進健康吳忠建設,持續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市人民醫院創成三甲醫院,縣級醫院綜合能力全面提升,80%的鄉鎮衛生院達到國家服務能力標準。深入推進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新發展,實施“十百千萬”文化惠民工程,強化文物保護利用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辦好黃河金岸馬拉松、第十屆全區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等體育賽事。
著力強化社會保障。大力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推動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應保盡保。健全社會救助體系,加強“一老一小”服務保障,支持發展銀發經濟和社區養老助餐服務,不斷擴大養老托育服務供給。扎實開展擁軍優屬活動,推動新時代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高質量發展,爭創全國雙擁模范城“五連冠”。積極發展婦女兒童、社會福利、公益慈善、志愿服務等事業。堅決守住“三保”底線,這是民生底線,也是政府工作的底線。
各位代表,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今年我們將突出抓好100個重點項目、30項重點工作、15項創新性工作,全力辦好10個方面30件民生實事,努力讓吳忠發展的質量更高、成色更足、基礎更實,讓老百姓的獲得感更加充實、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日子越來越好。
不斷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各位代表,責重如山、行勝于言。我們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忠誠履職、砥礪奮進、真抓實干,努力創造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歷史的新業績。
堅守對黨忠誠的為政之魂。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堅決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鞏固提升主題教育成果,時刻胸懷“國之大者”,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確保黨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黨委、政府及市委各項決策部署落實落地。
恪守擔當作為的為政之德。嚴格按照習近平總書記“不折不扣抓落實、雷厲風行抓落實、求真務實抓落實、敢作善為抓落實”的要求,持續加強干部隊伍和作風建設,對“必須做”的心中有數、對“正在做”的密切跟進、對“做得慢”的加強調度,切實以高質量落實推動高質量發展,努力把群眾“盼的事”變成政府“干的事”、把政府“干的事”變成群眾“滿意的事”。
固守依法行政的為政之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嚴格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依法接受市人大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自覺接受市政協民主監督,主動接受社會輿論和群眾監督,不斷強化審計和統計監督,持續深化政務公開,著力打造公開透明的政務環境。深入推進“八五”普法,努力在全社會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
嚴守清正廉潔的為政之本。始終保持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進一步壓實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推動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向縱深發展。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和自治區“八條禁令”,深入推進清廉吳忠建設。嚴控“三公”經費、三項費用和一般性支出,切實以政府的“緊日子”換取人民群眾的“好日子”。
各位代表,時代呼喚擔當,使命催人奮進。唯有不懼風雨、攻堅克難,方能走好新時代的“趕考路”;唯有恪盡職守、銳意進取,才能當好新時代的“答卷人”。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在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堅定信心、開拓進取,團結拼搏、勇毅前行,為加快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現代化美麗新吳忠作出新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75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