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閱更多2023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
——2023年1月6日在云浮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云浮市市長 李慶新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云浮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22年工作回顧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也是本屆政府履職的開局之年。市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落實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按照市委“一二三四五六”的發展思路①,攻堅克難,務實奮進,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較好地完成了市七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一年來,我們直面挑戰、砥礪前行,有力推動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認真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高效做好“雙統籌”、奮力奪取“雙勝利”。經濟社會發展成績喜人。我們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及時出臺6方面129項穩經濟一攬子政策細化舉措,以及18項接續政策83條具體措施,全力穩住經濟大盤。預計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70億元,同比(下同)增長2.1%。1-11月,21項主要經濟指標中,9項指標增速排名全省前4,其中3項指標增速3月以來一直居全省第1。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3.47%,達到100.41億元、總量排名全省第14,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上繳中央和省級庫收入實現“兩個百億”目標,創造了建市以來的最好成績。預計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6%、外貿進出口增長5.3%,“三駕馬車”為穩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十大園區競相發展,三個千億產業集群積厚成勢,“三大抓手”②發展高質高效。“三帶”建設③和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等鄉村振興工作亮點紛呈,中心城區基礎設施日臻完善,生態優勢持續鞏固,云浮這座城市更加宜居宜業宜人。疫情防控工作成效顯著。面對“0131”“1006”“1102”“1116”等突發疫情,我們與病毒正面交鋒,每場戰“疫”都取得了將病毒控制在一個傳播點、一個傳播鏈、一個潛伏周期“三個一”的重要戰果。全力做好15批6358名廣州分流涉疫人員來云集中隔離管理工作,先后派出27批1589名醫護人員馳援省內外兄弟市,7天內建成3家方艙醫院,為全國全省抗疫大局貢獻了云浮力量。三年來,廣大黨員干部、醫務人員、公安干警、基層農村和社區工作者、志愿者甘當最美逆行者,300多萬云浮人民團結一心戰疫情、眾志成城渡難關,共同努力成就了今天云浮經濟社會大局的平安穩定。
一年來,我們乘勢而上、勇開新局,有力推動“三大抓手”齊驅并進。一體推進園區經濟、鎮域經濟、資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更加強勁。園區經濟取得新成效。預計全市5個省級產業轉移工業園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450億元,增長12%,占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的60%以上。建成2個百億產業園區。云浮高新區孵化器獲認定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佛山順德(新興新成)產業轉移工業園成功創建省級高新區。金屬智造產業提速發展,金晟蘭優特鋼項目兩條生產線建成投產、第三條生產線加快建設,新興鳳鋁項目動工建設,新合鋁業成為粵北山區首家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預計全市金屬智造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200億元。投資超百億元的中電建綠色建材新型產業項目啟動建設,云浮國際石材產業城完成規劃選址,預計全市綠色建材產業總產值超400億元。新增2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獲認定12個國家級、11個省級生豬產能調控基地,新增8家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預計現代農業年產值達642億元。鎮域經濟迸發新活力。投資超500萬元的鎮域項目791個、增長2.2%,“四上”企業④1031家、增長8%。深化鎮街行政體制和財政體制改革,累計下劃編制員額1956個、下放經濟社會管理權限867項,落實鎮街財力補助資金5850萬元。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走出新路子,16個“政企村共建”養殖小區⑤順利投產,預計2023年年底全市847條行政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部達到15萬元以上。資源經濟實現新突破。有序出讓云安觀音山、郁南沖旺嶺兩宗大型礦山采礦權,出讓收益達139.5億元。全市新增收儲土地20032畝,處置批而未供土地6728畝、閑置土地2427畝;完成拆舊復墾交易687畝,墾造水田完工3866畝。華潤西江發電廠加快建設,云浮水源山抽水蓄能電站、云河天然氣熱電聯產項目順利動工,重大能源項目建設形成你追我趕的良好態勢。
一年來,我們鼓足干勁、聚力攻堅,有力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基本完成全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編制工作,科學劃定“三區三線”⑥,有序統籌優化生態、農業、城鎮等功能空間,對200多個省、市、縣重點項目進行空間落位,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格局加快構建。中心城區首位度穩步提升。市政道路、城區供水、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燃氣管道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貫通中心城區19條瓶頸路,打通了一批長期未能貫通的節點、堵點。24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開工,完成“三舊”改造848.46畝。完成城區故障頻發段供水主管網改造升級,困擾城區群眾多年的水管爆漏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新建城市(縣城)污水管網108公里,市城區污水處理廠完成擴容提質。粵西天然氣主干管網云浮分輸站接駁工程投入使用,新建市政燃氣管道71.1公里,市城區正式邁入管輸天然氣時代。以智慧停車、智慧城管等“小切口”,推動精細化城市管理“大變化”,“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理念深入人心。充分釋放“1+6+2”人才政策⑦效應,“1+5+49”市縣鎮三級人才驛站⑧建成運營,引進高層次人才562名、增長2.6倍,城市承載力和吸引力不斷增強。鄉村振興全面推進。連續22年實現耕地占補平衡,超額完成省下達糧食工作目標任務,牢牢守住糧食安全底線。實施鄉村振興“三帶”建設三年行動,初步建成6條鄉村振興示范帶。新增全國“一村一品”示范鎮2個,省級專業鎮3個、專業村18條。駐鎮幫鎮扶村工作扎實推進,新增投資100萬元以上產業幫扶項目93個,累計投資28億元,聯農帶農1.2萬戶。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美麗圩鎮建設兩項重點專項工作位列全省第2,全省鄉村振興考核獲優秀等次。市供銷社獲全省供銷系統綜合業績考核優勝單位二等獎。交通體系加快完善。廣州云浮國際物流港、華潤西江發電廠3000噸裝船泊位建成投入使用,全年港口運力達到1.4億噸。新增自然村內干路硬底化1244.63公里,完成危橋改造20座,農村交通條件進一步完善。廣湛高鐵、國道324改線工程加快建設。深南高鐵、廣佛肇云高速、云浮機場等重點項目前期工作扎實推進。
一年來,我們為民利民、從優惠民,有力推動民生事業穩步向前。在礦山采礦權出讓收益形成的新增財力中,統籌50%用于民生補短板;全年完成民生類支出203.87億元、增長3.31%,占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5.89%。教育事業加快發展。投入資金56.93億元;新增公辦學位2.14萬個,完成省下達任務的230%;225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98所義務教育寄宿制學校辦學條件全面改善。深入實施“新強師工程”⑨“三名工程”⑩,引進教育緊缺人才103名,評出市級名校長30名、名教師100名、名班主任50名、學科帶頭人113名。醫療水平有效提升。我市獲評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獲批廣東省建設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試點市,市中醫院獲批建設廣東省中醫藥人才培養基地。引進高層次醫療衛生人才130名,培育正高職稱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才61名、副高職稱132名。市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等7個醫療衛生重點項目動工。廣東省高水平醫院建設工作加快推進,市人民醫院通過“三甲”醫院復審,綜合考核全國排名大幅提升167名。完成7個基層醫院能力提升工程,平均縣域內住院率達91.3%,排名全省第2。就業形勢穩中向好。實施就業精準服務行動,推動“降、緩、返、補、擴、促”等一攬子助企紓困穩崗政策落地,全年為企業減負超4億元。開展“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培訓2.1萬人次,全市城鎮新增就業2萬多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目標范圍內。社會保障全面加強。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扎實推進,實現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全覆蓋。落實職工醫保門診共濟,基本養老保險實現法定人群全覆蓋。自2010年以來累積的2.25億元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留存資金完成分配。城鄉低保、特困人員供養、孤兒等提標工作全面完成,“雙百工程”?實現兩個100%。文旅體加快融合。新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1項。4個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完成建設。歌曲《嘆早茶》獲省精神文明“五個一工程”獎?。培育全國鄉村旅游線路2條、南粵森林人家5家。云城區腰古鎮城頭村入選第四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成功承辦2022年全國男子曲棍球錦標賽,在省十六屆運動會中獲金牌11.5枚。在東京殘奧會上獲得一項團體亞軍,在第十一屆全國殘運會上獲金牌4枚。生態環境持續優化。扎實推進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工作,完成高質量水源林建設5.17萬畝,建成碧道61.4公里,全市森林覆蓋率達68.33%。完成2宗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建設,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14平方公里,連續三年在省水土保持工作考核中被評為優秀等次。我市被列入省首批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名單。預計全市單位GDP能耗下降3.3%,云浮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
一年來,我們主動應對、防范在前,有力推動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深入開展“大走訪、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動,全力防范化解各類風險。安全生產形勢向好。全市生產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和受傷人數分別下降25.2%、35.2%、19.3%。妥善應對3輪低溫冰凍、9輪強降雨、4輪西江洪水、5輪臺風等極端天氣,實現因災致人傷亡事故“零發”。社會治理不斷加強。高質量完成黨的二十大安保維穩任務。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加快推進,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打擊各類違法犯罪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羅定禁毒重點整治地區順利“摘帽”。重點領域風險有效化解。強化政府債務風險管控,積極防范化解區域性金融風險,穩妥推進風險隱患樓盤化解處置工作。經營性自建房安全隱患整治率達100%,餐飲行業生產經營單位燃氣報警裝置安裝率達100%,燃氣熱水器安全排查“敲門行動”經驗在全省推廣。勞動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機制項目入選首批廣東省法治政府建設示范項目。全省信訪工作考核連續3年獲優秀等次。
一年來,我們刀刃向內、轉變作風,有力推動政府自身建設邁上新臺階。大力推進法治政府、數字政府、廉潔政府建設,打好營商環境翻身仗,省營商環境評價排名上升4位,政府采購等5項指標進入全省前10,“美麗圩鎮+信用村建設”整村授信模式是粵東西北地區唯一列入全省18條營商環境改革典型經驗的創新舉措。全市實有市場主體增長8.4%。法治政府建設深入推進。創新建立政府系統常態化學法機制、開展“一把手”講法32場,在政府系統全面鋪開“一圖一冊一清單”?編制工作,各級干部法治思維和法治能力持續提高。制定地方性法規案1部、政府規章2部,3個項目入選第一批廣東省法治政府建設示范項目,法律援助案件優良率排名全省第1。新增國家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3個、省級11個。辦理人大代表建議113件、政協提案189件,辦復率和滿意率達100%。數字政府建設持續提速。依申請事項網上可辦率提升至96.73%,“最多跑一次”事項占比提升至99.87%,1681項事項實現“免證辦”,在全省率先啟動市縣兩級237項政務服務“視頻辦”,500項事項實現跨域通辦。政府部門電子公文辦結率達98.16%,平均辦文時長縮減至9.65小時/件,公文辦理效能走在全省前列。我市信創保障服務體系建設與示范應用被評為廣東省數字政府改革優秀應用案例。廉潔政府建設有效加強。深化以案為鑒、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以案促建,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向基層延伸。健全政府“三重一大”決策機制?,審計監督質效大幅提升。馳而不息糾治“四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得到有效遏制,“真抓實干、馬上就辦、辦就辦好”的工作作風得到大力弘揚,親清政商關系加快構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得到鞏固提升。
此外,國防動員、民族宗教、統計、僑務、人防、消防、紅十字、貿促、科協、工青婦以及駐市外機構等工作都取得新進展。
各位代表!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過去一年,我們遇到的困難前所未有,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科學決策的結果,是全市干部群眾不懈拼搏、團結奮斗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向駐云部隊官兵,向所有關心支持云浮發展的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云浮還面臨不少問題和不足。經濟堆頭小,工業支撐力不強,產業結構單一;科技投入不足,高層次及特殊專業人才缺乏;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依然突出,提升中心城區首位度任重道遠,農村仍然是最大短板;生態環境保護任務依然艱巨,垃圾、污水處理等環保基礎設施建設還不完善,森林質量有待提高;教育、醫療、文化等方面與人民群眾期盼還有較大差距;干部干事創業精氣神仍有待進一步提升。這些問題,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采取有力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2023年目標任務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云浮錨定建市30周年歷史節點奮力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攻堅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義重大、責任重大。
今年市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省委坤明書記調研云浮的指示要求,按照市委七屆五次全會部署和市委“一二三四五六”的發展思路,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緊扣“三新一高”?要求,聚焦高質量發展、以破解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為主攻方向,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守正創新、團結奮斗,爭先進位、跨越趕超,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的美麗云浮新局面,為廣東在新征程上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作出云浮新貢獻、彰顯云浮新擔當。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3%;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要實現上述目標,必須堅定信心決心、保持戰略定力、強化使命擔當,扎扎實實辦好自己的事,更加堅定自覺地走好新的趕考之路。一是必須堅持用黨的二十大精神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在“五個牢牢把握”?“四個聚焦”?“三個全面”?上下功夫,切實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貫穿政府工作全過程各方面,積極探索中國式現代化的云浮路徑,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確保各項工作始終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二是必須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堅定不移實施“東融灣區”戰略,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聚焦“三大抓手”,統籌“十大園區經濟”?發展、千億產業集群培育、中心城區首位度提升和云浮西江經濟帶建設、鄉村振興、綠美云浮建設,全力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三是必須堅持“爭先進位、跨越發展”的新使命。聚焦“五地一區”戰略定位、“248”目標體系,“五破五立”思維轉變,“八個聚力”工作部署,明確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一錘接著一錘敲,一件接著一件干,持續增強干事創業精氣神,全面展現高質量發展美麗云浮的新面貌。四是必須堅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場。要有群眾觀念,全心全意為了人民;要走群眾路線,全心全意依靠人民;要給群眾實惠,全心全意造福人民。全力以赴辦好省、市民生實事,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就業、教育、醫療、社會保障、養老托幼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努力讓高質量發展的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五是必須堅持平安穩定的發展底線。樹牢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堅持安全穩定同經濟發展一起謀劃、一起部署,持續深入開展“大走訪、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動,切實抓好隱患與風險“兩個防范”,真正做到以安全保發展、以發展促安全。
各位代表,云浮正處于全面東融灣區、實現高質量跨越發展的重要“窗口期”,只要我們堅持不懈、久久為功,以“不進則退,慢進亦退”的奮進意識,緊緊依靠和團結300多萬云浮人民,篤定信心、心懷定力,就一定能把“兩年上臺階、四年大發展、八年大跨越”的戰略擘畫轉化為云浮美好現實。
2023年工作安排
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征程要有新作為。今年,我們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重點抓好八個方面工作:
一、突出制造業當家,持續筑牢高質量發展的堅實支撐
堅持把制造業作為立市之本、強市之基,實施制造業當家“一把手”工程,以園區經濟為抓手,聚焦“大產業”“大平臺”“大項目”“大企業”“大環境”五大提升行動,堅定不移發展金屬智造、綠色建材、現代農業三個千億產業集群,梯次培育精細化工、大健康等百億特色產業集群,加快構建以制造業為核心的現代產業體系。
做大千億金屬智造產業集群。聚焦“兩鋼一鋁”,推動金晟蘭第三條生產線建成投產、南方東海項目盡快動工、新興鳳鋁項目加快建設。促進不銹鋼和鋁制品產業創新發展,推動歐德羅廚具、獵人谷精密鑄造等項目建成投產,支持新合鋁業、廣云新材料等企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汽車零部件產業,加快愛德克斯二期、溢康通二期等項目建設。深化佛云兩地氫能汽車領域合作,推進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積極發展環保裝備、五金機械、石材機械等先進裝備制造業,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延伸。力爭全年金屬智造產業產值超300億元,保持年均增長50%,到2026年突破千億大關。
做優千億綠色建材產業集群。高起點規劃建設云浮國際石材產業城、綠色新型建材產業園區,新培育5家年產值超億元石材企業。高標準建設云安觀音山、郁南沖旺嶺兩個投資超百億元的礦產資源綠色開發項目,統籌礦山、骨料、機制砂、混凝土和預制件等關聯產業聯動發展,加快鴻業管樁二期、中鐵十二局集團建筑構件等項目建設,著力打造全省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高水平推動水泥、陶瓷企業開展節能降碳改造,提高產業發展綜合效益。力爭全年綠色建材產業產值超500億元,保持年均增長26%,到2026年突破千億大關。
做強千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推動政策向“三農”傾斜,制定出臺云浮惠農政策工具箱,全力建設農業強市。加快實施“六個一”工程,年內新增省級農業產業園2個以上,力爭新培育1家國家級、2家省級重點農業龍頭企業,著力打造健康禽畜、道地南藥、優質稻米等“云字號”特色農業品牌。持續擦亮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品牌,大力發展預制菜等食品工業,促進一產接二連三。著力完善農產品冷鏈物流基礎設施骨干網,加快天業冷鏈產業園、市農產品綜合批發市場等項目建設,建成運營5個大型冷庫,積極爭創全省一流放心農產品直供配送示范市。加快建設并推動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種質資源庫上升為國家戰略,致力打造全球最大、國際一流的藥用種質資源庫。大力推行標準化規模化生態種植,謀劃建設廣東南藥產地交易市場,延伸發展南藥加工、中藥提取、健康養生和休閑旅游等產業鏈條,全力爭創國家中醫藥產業發展試驗區。力爭全年現代農業產值超730億元,保持年均增長15%,到2025年突破千億大關。
做精百億特色產業集群。大力發展精細化工產業,建強云安循環經濟產業園、郁南大灣化工產業園,支持云硫礦業、惠云鈦業等鏈主企業增資擴產,加快建設百億新能源材料產業園。加快發展大健康產業,整合禪文化、中醫文化、人文和生態資源,著力培育生物制藥和康養產業,謀劃打造全省旅居養老示范基地。借勢發展信創產業和數字經濟,加快微容科技園、雅達電子、翔海光電等項目建設。培育發展現代物流等生產服務業,加快廣云物流園、云浮(云硫)電商物流快遞產業園建設。
做實企業“培優扶強”工程。引導企業創新創造創優創強,推動“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年內新增1家主板上市企業,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5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業25家以上。加強企業梯度培育,力爭年產值10億元以上工業企業達到20家以上,其中產值百億元以上工業企業1家,推動40家規上企業數字化轉型,促進30家企業“小升規”,培育10家“專精特新”企業,推動形成大型企業頂天立地、中型企業承天啟地、小型企業鋪天蓋地的良好生態。
二、聚焦“三大會戰”,持續增強高質量發展的充沛后勁
突出盤活存量、挖掘增量、提高質量,全力打好土地收儲、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三大會戰”,掀起大抓招商、大抓項目、大抓產業、大抓經濟的新熱潮,高標準規劃建設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著力打造產業轉移優先“承載地”。
全力打好土地收儲大會戰。科學編制土地儲備計劃,中心城區應儲盡儲、應征盡征,全市新增儲備用地1.5萬畝以上,為城市未來發展留足空間。加強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盡土地的清理處置,盤活低效閑置土地8000畝。加強要素保障,做實前期工作,推行“標準地”供地,努力做到“拿地即開工”。堅持“畝均論英雄”,加快出臺工業用地評估考核實施方案。堅持節約集約用地,支持園區建設多層標準廠房,推動“工業上樓”。加快創建國家高新區,支持羅定雙東工業園、郁南大灣工業園創建省級高新區。深入實施園區產值倍增和主導產業提升計劃,力爭百億園區達到3個以上、全市工業園區規上工業總產值超500億元。
全力打好招商引資大會戰。健全招商機制,實施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建立“鏈長+專班”,市縣鎮三級聯動,啟動招商伙伴合作計劃,形成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的工作格局。明晰招商路徑,緊扣“十大園區經濟”,繪制產業招商地圖、產業鏈招商指引,瞄準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經濟圈、長三角經濟圈,以及“500強”“獨角獸”“專精特新”等重點地區重點企業,大力引進一批高端裝備、先進制造、新型儲能、高新技術等優質項目。創新招商模式,充分發揮駐外地招商聯絡處作用,聘請一批行業商(協)會長、企業高管、杰出鄉賢為招商顧問,加強以商引商、以僑引商、以鏈引商、聯合招商、組團招商。提升招商成效,推動“云商回歸”、資本回流、項目回投、人才回聚、總部回建,實現全年招商項目計劃總投資600億元以上。
全力打好項目建設大會戰。牢固樹立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鮮明導向,堅持項目至上、項目為王,更好發揮有效投資對穩增長的關鍵作用。計劃安排市重點項目215個,總投資3043.23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80.23億元,其中,百億級項目7個、總投資1181.2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56.77億元,十億級項目61個、總投資2565.17億元、年度計劃投資332.83億元。充分發揮基礎設施投資的“壓艙石”作用,大力推進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廣佛肇云高速、深南高鐵、廣湛高鐵、國道324改線等項目建設,加快推動縣縣通高鐵、鎮鎮通高速、村村通公路,實現“水路鐵聯運、城鄉園通達、人車路共美”。謀劃推進105個、計劃總投資1055.54億元的市重點預備項目,加快做好前期工作。堅持“資源要素跟著項目走”,用好新增債券資金和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大力發展融資租賃業務,高效配置用地用林用能、環境容量等指標,支持省重點項目先行用地,確保重大項目落地建設、建成見效。積極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勵更多企業和社會資本積極參與重大基礎設施、重要民生項目等領域投融資建設和運營管理,進一步提升項目建設的創新力、競爭力、帶動力。
三、著力擴內需穩外貿,持續提升高質量發展的堅強韌性
堅持擴內需穩外貿“齊頭并進”,著力打好“消費市場提質、貿易結構提優、會展經濟提級”組合拳,更好實現經濟穩定增長。
促進消費市場提質。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環境,創新消費場景,把消費熱度帶起來。完善消費載體。合理規劃“多中心、便民化”的消費布局,全面推進“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謀劃建設高品質汽車、日用品、建材、農貿等一批專業市場。加快推動吾悅廣場等一批商貿綜合體建成開業,謀劃推進云城區解放路歷史街區、南山水岸商業步行街、玉皇路步行街等商業街改造升級,擦亮新興廟街、郁南中山路等商貿招牌,著力提升消費供給水平。挖潛農村消費。推動特色農產品預制食品“組團”闖進大灣區,力爭新增20家限上企業。打通農村消費渠道,完善縣鎮村三級電商、物流商貿服務體系,延伸布局大型電商、供銷、郵政、快遞企業供應鏈。激發消費活力。出臺刺激消費恢復政策措施,通過發放消費券、開展促消費活動等方式提振消費意愿,大力開展房地產、汽車、家電、文化、美食等系列主題促消費活動,持續激發文旅、住宿、餐飲及大宗商品等領域消費潛力。
促進貿易結構提優。持續穩進口、擴出口,推動貿易結構不斷優化。全力以赴穩存量。用好RCEP政策措施,依托石材、不銹鋼制品兩個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挖掘出口潛力,培育10家億元級外貿龍頭企業,繼續做大做強不銹鋼餐廚具、石材、農產品、玩具服裝、電子、化工新材料等傳統產業,推動外貿穩定增長。全力以赴拓增量。加快羅定市貴金屬產業園建設,布局建設綠色建材出口創匯基地,在貴金屬、建筑材料、電子、煤炭、南藥等方面持續發力,加快促進外貿增長多元化。全力以赴優服務。推動國資民企合作組建國際貿易公司,加快建成跨境電子商務清關中心。支持云浮新區建設保稅物流中心(B型),持續優化外貿營商環境。搶抓機遇“組團出海”,鞏固傳統市場,擴大“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新興市場,積極培育東南亞國際市場,千方百計幫助企業搶訂單穩訂單。深入實施質量強市戰略,大力培育“云浮石材”“新興煲”等地方品牌,持續擦亮“云浮制造”名片。
促進會展經濟提級。推動平臺升級。加強與高水平會展組織機構開展戰略合作,支持各縣(市、區)培育發展特色“展會+貿易”促進活動,打造以石材展為中心,不銹鋼(鋁制品)餐廚具、南藥、信創數字經濟、稻米、無核黃皮協調發展的“一中心五板塊”會展業發展格局。賦能貿易升級。推動建設石材泛家居應用體驗中心,打造一批永不落幕的石材板材和荒料采購中心,助力云浮石材“買全球、賣全球”。支持新興縣向省申辦首屆金屬智造產業不銹鋼(鋁制)餐廚具博覽會。推動傳統會展項目數字化轉型,精準對接采購需求、延伸會展服務。帶動產業升級。推動會展、文化、旅游、體育深度融合,大力發展策劃、廣告、租賃、傳媒等配套產業,形成“開放共享、聯動創新、融合發展”的產業聯動格局。
四、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持續激發高質量發展的內在潛力
搶抓省啟動“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重大機遇,緊扣“五星爭輝”“雙輪驅動”“美美與共”的實施路徑,統籌發展縣域經濟、鎮域經濟和村級集體經濟,聚力創建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綜合“示范區”,切實把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短板”轉化為“潛力板”。
以“三大引擎”促縣域振興。全力提升中心城區首位度。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推動產、城、人融合發展,加快建設精致經典宜人的城市。鞏固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扎實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緊扣建市30周年歷史節點,積極推動151個總投資1832.2億元的中心城區首位度提升項目加快落地建設。推動市委黨校基礎設施遷建項目、市政務服務中心、市融媒體中心智媒園區等項目加快建設。啟動20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貫通羅桂路等14條市政道路。完成城區供水主管網三期改造升級。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加快中心城區雨污分流改造。完成歷史建筑、古樹名木測繪建檔,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加快建設一批綜合公園、口袋公園,有效提升城市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打造節約高效、綠色宜居、低碳循環、智慧韌性的現代高品質城市。積極推進云浮西江經濟帶建設。以水為帶統籌云安、郁南兩縣發展,謀劃推動186個總投資2382.72億元的云浮西江經濟帶建設項目加快落地。全面推進西江堤岸綜合整治,優化整合岸線和港口資源,大力發展航運物流、港口貿易、臨港制造、生態文旅等產業,著力打造美麗岸線、美麗港口、美麗經濟。科學謀劃空港經濟區建設。主動對接融入“兩區”“三平臺”發展,支持新興主動承接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輻射,探索建設融灣發展先行示范縣、爭創全國百強縣。支持羅定搶抓規劃建設深南高鐵、羅岑鐵路和云浮機場等現代交通項目的契機,打造“東融西聯”新樞紐。穩步推進云安區和云浮新區融合發展,加快推進羅定、新興、郁南等縣城集聚發展,為云浮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以“三鎮共建”促鎮域振興。加快構建以縣城鎮、中心鎮為支撐、衛星鎮為基礎的鎮域經濟發展格局,全面促進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深化放權賦能強鎮,建立“可收可放”的動態管控機制,定期梳理評估市縣兩級下放權限,積極推動經濟管理權限應放盡放、行政處罰權限有需必放,切實做到放得下、接得住、用得好。創新鎮域利益分成、稅收返還、生態補償機制,用好“點狀供地”等政策支持,謀劃打造一批特色產業集聚區。全面增強鄉鎮綜合服務功能,加強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資源配置,積極發展養老、托幼、民宿等生活性服務業,著力打造便捷完善的商業圈、物流圈、服務圈、生活圈。深入推進美麗圩鎮“10個1+N”基礎設施建設,鞏固拓展省美麗圩鎮建設試點成果。扎實開展新時代農房規劃建設和風貌管控試點工作,推動圩鎮從干凈整潔向美麗宜居蝶變。
以“三帶建設”促鄉村振興。加快美麗鄉村風貌帶、美麗鄉村精品帶和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以“帶”牽引推動鄉村全面振興。5個縣(市、區)年內全面建成2條鄉村振興示范帶。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加快新興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試點創建工作。全力推動農村供水實現“三同五化”,完成150公里農村公路和村道安防建設。加強耕地保護,嚴厲打擊違法占用耕地行為,嚴守耕地紅線。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試點推行田長制,新建改造高標準農田2.34萬畝,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53萬畝、產量穩定在64萬噸以上。加大墾造水田力度,年內形成不少于3000畝水田指標。借力佛山市的大力幫扶,深入推進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堅決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深入推進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攻堅行動,實現全市所有行政村級集體經濟收入超15萬元,努力讓廣大農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五、統籌學業就業創業,持續激活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泉
堅持面向全體人民、貫穿全生命周期、服務全產業鏈條,著力構建學業、就業、創業“三業”協同發展體系,使人民群眾特別是廣大青年“學業有成、就業有門、創業有路”。
讓學業貫穿終身、覆蓋全民。倡導和樹立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理念,構建多形式、多層次的教育培訓體系,努力提高人民群眾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依靠學習涵養城市底蘊。弘揚“知識改變命運、學習成就未來”的價值觀,支持主動學習、主動提升、主動創造,追求學以致用、活學活用、善學善成,營造崇文重教、尊才愛才的濃厚氛圍,涵養勇于追夢、勤于圓夢的云浮精神。依靠學習培養國之棟梁。牢固樹起“抓教育就要抓質量”的鮮明導向,加強學校教學管理、教師隊伍建設、教育教學研究、教育質量評價改革,全面提升“學前教育—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水平。新增優質學位11650個,引進高層次教育人才170名,穩步推進云浮中學、羅定中學、西江中學、新興一中收歸市管。支持創建省高水平中職學校,推進廣東云浮中醫藥職業學院、羅定職業技術學院、云浮技師學院提質培優。加快廣東藥科大學云浮校區三期建設,辦好“家門口的大學”。依靠學習提升全民素質。緊扣“人的現代化”,切實提升人民群眾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尚、知識技能、行為規范水平。堅持教育社會化、社會教育化,一體推進家庭教育、社區教育、老年教育、鄉村振興教育、數字化教育。大力建設書香云浮,推動全民閱讀向縱深發展。擴大優質文化服務供給,用藝術塑造城市形象,以文化滋養百姓身心。依靠學習激發創新動力。一手抓科教興市、一手抓人才強市,加快打通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不斷激發科技創新“第一動力”。深入實施人才“云聚”強市工程,全面實施“六大攻堅行動”,大力引進一批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新建博士工作站4個,引進鎮域經濟發展緊缺人才95名,招募“三支一扶”大學生230名,讓各類人才在云浮有機會、有空間、有舞臺。
讓就業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引導群眾樹立正確職業觀、就業觀和擇業觀,讓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的觀念蔚然成風。促進家門口就業。依托現代農業產業園,支持溫氏等農業龍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設立鄉村就業車間,加大就業困難人員幫扶力度,開發一批公益性崗位,促進農民就地就近就便就業。促進市內就業。優化調整援企穩崗擴就業政策,落細落實“促進就業九條”3.0版,重點加大對服務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支持力度,留住更多崗位。支持鼓勵居家就業、非全日制就業等靈活就業方式,千方百計增加群眾收入。促進外出就業。積極與大灣區城市開展跨區域勞務協作,真正讓勞動力“就業有路、路路暢通”。持續深入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技能等級評定,深入實施“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全年培訓1.38萬人次以上。促進高端就業。堅持市場化導向、職業化方向、專業化取向,培育一批職業經理人。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8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的目標范圍內。
讓創業更多機會、更有底氣。弘揚“敢為人先、勇創大業”的社會風尚,鼓勵人民群眾特別是廣大青年看天下、走世界、闖四方,全力營造大眾競相創業、萬眾競相創新的濃厚氛圍。發揮政府主導作用,降低創業門檻、優化創業環境、放寬創業領域、拓展創業空間、保護創業成果,努力消除一切影響創業的體制性障礙。強化創業政策激勵,落實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一次性創業資助、創業租金補貼、創業帶動就業補貼等支持政策。充分發揮青年就業創業、鄉村振興發展等各類金融類基金(資金)作用,整合撬動15億元以上資金,切實解決產業發展和創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推動就業創業工作向縱深發展。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成果轉化,完善創業孵化機制,提供“一站式”創業孵化服務,切實提高創業成功率。建立鄉賢回歸創業園,支持“回巢”創業。發揚工匠精神,持續辦好“鄉村振興杯”等各類職業技能大賽、勞動競賽。大力弘揚愛國敬業、守法經營、創業創新、回報社會的企業家精神,營造全社會尊崇、關愛、支持企業家發展的良好環境。大力建設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市,讓青年創新有平臺、創業有底氣、情感有歸屬,實現青年與城市相互賦能、雙向奔赴。
六、推進綠美云浮生態建設,持續厚植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深入實施綠美云浮生態建設“六大行動”,大力發展資源經濟,著力打通“兩山”轉化新通道,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為綠色發展優勢,全力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美廣東”示范地。
實施綠美提升工程。深入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全面落實林長制,加強森林撫育和封山育林,新建高質量水源林4.97萬畝,新造森林撫育4.74萬畝。分批分類改造低質低效林以及桉樹純林,高標準完成林分優化提升10萬畝、森林撫育提升10萬畝。建設森林景觀林帶30公里、森林步道50公里。創建森林小鎮1個、森林鄉村20個,建設綠美古樹鄉村3個、綠美紅色鄉村2個,著力營造高品質的綠美城鄉人居環境。加快南方大徑級、珍貴樹種木材儲備基地建設。大力發展森林旅游、森林康養、林下經濟等新業態,開發一批具有云浮特色的生態文化產品,辦好佛荔節、肉桂節、黃皮節、梅花節、櫻花節等主題生態文化節活動,增強綠美云浮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文化效益。
筑牢綠美生態屏障。全力推進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落實,堅決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完成省下達各項空氣質量目標任務。縱深推進河長制、湖長制,強化水生態治理,確保國考、省考斷面優良比例達到100%。加快西江干流治理工程(云浮段)建設,完成24宗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加快推進小水電分類整改,年內退出17宗、整改390宗。完成全市水網建設規劃、南江綜合治理規劃編制。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穩步推進新興、郁南兩個循環經濟環保項目動工。完善47個自然保護地規劃、考察和勘界立標等基礎工作,加快建立自然保護地體系,讓家園更綠更美。
走好綠色發展新路。深入推進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工作,探索開展國家儲備林建設和碳匯、碳普惠、排污權等生態資源權交易,大力發展綠色礦產資源經濟和清潔能源產業。科學有序推進礦產資源綠色開發,加快牛欄坑等礦山采礦權出讓工作,力爭年內出讓收益達到100億元以上。持續優化能源結構,推動華潤西江發電廠建成投產,加快云浮水源山抽水蓄能電站、云河發電公司天然氣熱電聯產、天然氣主干管道“縣縣通”等項目建設,謀劃推進華潤西江發電廠二期、粵瀧發電廠二期以及郁南大旱、羅定甘垌、新興西水抽水蓄能電站等一批重大能源項目。強化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調控,實施節能降碳行動,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七、大力增進人民福祉,持續彰顯高質量發展的民生溫度
始終把為群眾謀福祉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聚焦民生關切,加大民生投入,補齊民生短板,大力推進平安云浮、健康云浮、善治云浮建設,讓民生有溫度、幸福有厚度。
加快平安云浮建設。統籌維護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五大安全”,全面筑牢安全屏障。著力維護社會穩定。建立健全掃黑除惡斗爭常態化長效機制,深入開展電信詐騙、黃賭毒、盜竊等突出違法犯罪問題專項整治,依法處理信訪違法行為,高質量建成未成年人專門學校。落實“金融16條”等政策,加強高風險銀行機構不良資產清收處置工作,嚴厲打擊逃廢債,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強化“問題樓盤”風險管控,堅決防范化解房地產市場風險和系統性金融風險。加快建立網絡、系統、數據、等保、密評、信創“六位一體”數字政府網絡安全保障體系,打造數字安全防線。加強安全生產監管。扎實開展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險化學品、食品藥品、自建房、城鎮燃氣、非煤礦山、工貿、校園安全等重點行業領域隱患排查和專項整治,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強化應急能力建設。加快推進省級氣象預警預報業務備份中心、森林消防訓練基地、防災減災救災物資儲備基地等項目建設,完成云浮國家氣象觀測站搬遷,推動實現鄉村(社區)防災減災“十個有”全覆蓋,構建全域聯動、立體高效的應急救援體系。
加快健康云浮建設。提升健康意識,崇尚健康生活,增進健康福祉。大力提升醫療水平。支持市人民醫院建設“廣東省高水平醫院”、市中醫院打造“粵北最好的中醫院”、市婦幼保健院創建“三甲”醫院,加快市級精神衛生體系升級改造項目建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以羅定市、郁南縣創建國家試點縣為突破口,加快推進全市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加大醫療領域投入,引進醫療衛生高層次人才170名。支持縣級醫院、鎮衛生院、村衛生室提升服務能力,切實兜牢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底”。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繼續創建一批省衛生鎮、衛生村。大力完善疾控體系。因應形勢落實疫情防控優化策略,圍繞“保健康、防重癥”目標,做好醫療救治資源儲備建設,完善分級分類診療體系,突出脆弱群體防護,加強農村和基層防控,確保平穩轉段和社會秩序穩定。加快市公共衛生醫學中心、市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等公共衛生項目建設,切實提高傳染病防治和應急醫療救治能力。大力推進醫養結合。深入推進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充分發揮“雙百社工”和“社區康園中心”作用,進一步提高困難群眾和特殊群體等兜底性民生社會工作服務水平。大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高質量承辦2023年廣東省青少年男子曲棍球錦標賽,高水平辦好云浮市第六屆運動會、大金山半程馬拉松賽、鄉村“三帶”徒步賽,科學布局全民健身資源,讓全民健身成為社會新風尚。
加快善治云浮建設。扎實推進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織密織牢“五張網”。深化“1+1+N”智治建設,加快“云域智圖”平臺建設,深入推進社會治安巡防管控“四個一”體系、“四標四實”體系建設,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深化鎮街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持續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推動形成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濃厚氛圍。認真做好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鞏固“雙擁模范城”創建成果,全力做好新一輪考評迎檢工作。加強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高質量完成今年征兵任務。加強軍人軍屬榮譽激勵和權益保障,建立困難退役軍人幫扶援助機制,持續鞏固軍政軍民團結的良好局面。
八、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持續強化高質量發展的政治保證
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以一流的政務服務助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全面加強政府系統黨的建設。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全面落實完善黨的自我革命制度規范體系各項部署要求,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切實增強緊跟總書記、奮進新征程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持之以恒正風肅紀,深入推進審計監督全覆蓋,突出抓好“一把手”、重點領域、重要部門、關鍵崗位廉政風險防控,堅持政府過“緊日子”,大力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全面推進創新型引領型改革。聚焦營商環境、經濟發展、科技創新、要素配置、綠色低碳、教育文化、社會治理等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攻堅突破,推動政府職能加快轉變,實現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建立健全園區經濟、鎮域經濟、資源經濟發展機制,為“三大抓手”建設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堅定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出臺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大力提振民營企業家信心,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大市屬國有企業戰略性重組和國資清查整合力度,不斷提升國資國企的發展質效和財政貢獻率。深化財稅領域改革,完善各級財稅體制,健全現代預算制度,加強績效評價管理,兜牢兜實基層“三保”底線。主動對接“雙區”“三個合作區”等重大改革試點,爭取更多國家級、省級試點落地云浮,持續向改革要動力要活力。
全面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縱深推進法治政府、數字政府、廉潔政府建設,著力打造誠信、高效、有為、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切實用好“十大監督”,加強政務公開,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深入實施法治建設“一規劃兩綱要”,深入推進“八五”普法,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濃厚氛圍。深化“一網統管”數據賦能,推動政府治理數字化。全域應用云浮市一體化公共服務平臺,年內新增跨域通辦政務服務事項200項。我們要知道企業的“好”、體恤企業的“苦”、做好企業的“扶”,做到尊重企業、理解企業、信任企業、支持企業,無事不擾、有呼必應、說到做到、服務周到,全力以赴幫助企業解難題、渡難關、穩增長,在優化發展環境中促進各類企業發展壯大,讓一流的營商環境成為云浮新標識、新名片。
全面提升戰斗力執行力落實力。聚焦能力建設提升政府系統戰斗力。一以貫之落實市委“五個帶頭”“六個堅守”,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及時掌握經濟發展新動態、科技變革新趨勢、人民群眾新期待,加強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練就“八項本領”、提高“七種能力”。各級領導干部尤其是抓經濟工作的領導干部要努力成為行家里手,提高領導經濟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聚焦創新機制提升政府系統執行力。強化制度意識,用好政府系統“一套工作指引”和“一套指標體系”,推動政府各項工作制度化、科學化、規范化。踐行一線工作法,主動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通過末端執行檢查政策落實。積極引進第三方監督評估機制,實時監測工作進度、及時校準政策偏差,確保黨中央及省委、市委重大決策部署不折不扣貫徹落地。充分發揮考核的指揮棒、風向標、助推器作用,把真干假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壞辨別出來,獎勤罰懶、獎優罰劣、激勵擔當,引導政府系統領導干部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創造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聚焦改進作風提升政府系統落實力。堅持“五破五立”,敢于走進矛盾、善于破解難題,把問題一個一個解決掉,把政策一項一項落下去,把項目一個一個建設好,把工作抓實抓細抓到位。發揚只爭朝夕、追求卓越的云浮精氣神,以“慢不得、坐不住、等不起”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堅持“三年工程瞄準兩年干”,激發全社會干事創業活力,讓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在新時代新征程中闖出新天地、干出新業績。
各位代表!力量源于團結,奮斗創造奇跡。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信心、勇毅前行,錨定“建設高質量發展的美麗云浮”爭先進位、跨越發展,在新征程上奮力譜寫云浮現代化建設的精彩華章!
注 釋
①市委“一二三四五六”的發展思路:市第七次黨代會提出,要錨定“打造粵北生態發展新高地、建設高質量發展的美麗云浮”這一目標定位,圍繞“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和“抓經濟發展就要抓財政”兩條主線,聚焦園區經濟、鎮域經濟、資源經濟“三大抓手”,激發人文、生態、區位、資源“四大優勢”,著眼破解經濟體量小、財政實力弱,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民生短板欠賬多,人才缺乏,干部思想不夠解放“五大問題”,持續擦亮禪文化、硫化工、西江水、石材產業、溫氏集團、南藥產業等“六張名片”。
②三大抓手:指園區經濟、鎮域經濟、資源經濟“三大抓手”。
③“三帶”建設:指美麗鄉村風貌帶、美麗鄉村精品帶和鄉村振興示范帶“三帶”建設。
④“四上”企業: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資質的建筑業及有開發經營活動的全部房地產開發經營企業,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限額以上住宿和餐飲業企業,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
⑤“政企村共建”養殖小區:通過政府成立國有投資平臺,引導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入股建設養殖小區,引入溫氏集團等龍頭企業進行專業化運營。
⑥三區三線:指城鎮空間、農業空間、生態空間三種空間類型,和據此分別劃定的城鎮開發邊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三條控制線。
⑦“1+6+2”人才政策:1是指《關于推進人才“云聚”強市工程的實施意見》,6是指《產業人才計劃實施方案》《教育英才計劃實施方案》《醫療衛生英才計劃實施方案》《機關事業單位緊缺人才計劃實施方案》《中醫藥(南藥)產業人才振興計劃》《柔性引進人才實施辦法》,2是指《人才社區管理實施方案》《關于加強人才工作營造惜才愛才用才氛圍的若干措施》。
⑧“1+5+49”市縣鎮三級人才驛站:指1個市級、5個縣級、49個鎮(村)級鄉村人才驛站。
⑨新強師工程:《廣東省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提出“新強師工程”,主要是圍繞師德師風建設、校長隊伍專業化、骨干教師隊伍培養、教師隊伍整體素質、高水平教研隊伍、教師專業發展支持體系、管理制度改革等方面提出具體措施,重點加強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提升全省基礎教育校長、教師、教研員能力素質。
⑩三名工程:指“名師、名班主任、名校長”工程。
雙百工程:由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婦女聯合會、省殘疾人聯合會于2020年11月聯合發文提出的一項工程。該工程提出用兩年時間實現鄉鎮(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100%覆蓋、困難群眾和特殊群體社會工作服務100%覆蓋。
省精神文明“五個一工程”獎:由省委宣傳部組織的精神文明建設評選活動,“五個一”指一部好的戲劇作品、一部好的電視劇(片)作品、一部好的電影作品、一部好的圖書(限社會科學方面)、一部好的理論文章(限社會科學方面)。
一圖一冊一清單:指一張工作流程圖、一本工作手冊、一個工作清單。
“三重一大”決策機制:指重大事項決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項目投資決策、大額資金使用必須經集體討論作出決定的制度。
四風:指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
三新一高:指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
五個牢牢把握: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黨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時強調,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要牢牢把握過去5年工作和新時代10年偉大變革的重大意義,牢牢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牢牢把握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任務,牢牢把握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重要要求,牢牢把握團結奮斗的時代要求。
四個聚焦:坤明書記在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上提出,要聚焦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聚焦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聚焦深刻領會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任務,聚焦深刻領會“三個務必”的偉大號召。
三個全面: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全黨要在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上下功夫,堅定不移把黨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十大園區經濟:指金屬智造、信創產業、氫能源、生物醫藥、現代農業、文旅產業、現代物流、石材、硫化工、清潔能源“十大園區經濟”。
“五地一區”戰略定位:市委七屆五次全會提出,要打造產業轉移優先“承載地”、科技創新成果“孵化地”、綠美廣東建設“示范地”、人才雙向奔赴“回遷地”、休閑旅游康養“首選地”,創建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綜合“示范區”。
“248”目標體系:市委七屆五次全會提出,要實現“兩年上臺階、四年大發展、八年大跨越”。兩年上臺階,就是到2024年建市30周年,通過實施一系列專項行動計劃,推動高質量跨越式發展邁上新臺階。四年大發展,就是聚焦2023至2026年,到七屆市委任期結束,促使云浮與珠三角、大灣區發展質量的差距明顯縮小。八年大跨越,就是錨定2023至2030年,云浮發展質量全面邁進灣區“第一方陣”。
五破五立:市委七屆五次全會提出,要破“小農”意識、立“開放”格局;要破“行政化”慣性、立“市場化”思維;要破“怕出事”心態、立“敢為先”擔當;要破“慢節奏”習慣、立“馬上辦”意識;要破“官老爺”作派、立“店小二”作風。
八個聚力:市委七屆五次全會提出,要聚力搶抓制造業當家重大機遇,切實在全面推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上攻堅突破;要聚力“吃改革飯、打創新牌”,切實在破解高質量發展瓶頸問題上攻堅突破;要聚力實施“三大強市工程”,切實在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上攻堅突破;要聚力鞏固提升生態核心競爭力,在打造“云山青水翠滿城”的綠美云浮上攻堅突破;要聚力創建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綜合示范區,切實在夯實高質量發展“底盤”上攻堅突破;要聚力擦亮嶺南祖地的文化名片,切實在推動“兩個文明”齊頭并進上攻堅突破;要聚力打造宜居宜業的幸福云浮,切實在改善和保障社會民生上攻堅突破;要聚力筑牢廣東“西大門”的云浮防線,切實在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上攻堅突破。
兩鋼一鋁:指金晟蘭短流程優特鋼項目、南方東海精品鋼項目、新興鳳鋁產業項目3個項目。
“六個一”工程:指培育一批優勢特色產業;打造一批百十億產業園區;引育一批龍頭“鏈主”;建設一條農業全產業鏈;構建一個現代產業發展新生態;打響一批云字號知名品牌。
標準地:指在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的城鎮開發邊界內具備供地條件的區域,對新建工業項目用地先行完成區域評價、設定控制指標,并實現項目動工開發所必需的通水、通電、通路、土地平整等基本條件的可出讓國有建設用地。
畝均論英雄:指以畝均單位土地的投入和產出作為評價標準,通過畝均效益綜合評價和資源要素差別化配置,推動資源要素向優質高效領域集中,以最小的資源環境代價獲得最大的產出效益。
獨角獸:指成立時間不超過10年、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未上市創業公司。
美麗圩鎮“10個1+N”:指打造一個功能完善的黨群服務陣地、一個鮮明的主導產業、一個有特色風貌的示范街區、一個星級農貿市場、一個開放共享的文體場所、一個地段的萬里碧道、一張健全的雨污分流和垃圾分類處理網、一張全覆蓋的基本醫療衛生和養老保障網、一張優質均衡的學前和義務教育服務網、一張“微網格”大治理平安網,N個自選建設動作。
三同五化:指城鄉供水同標準、同質量、同服務和規模化發展、標準化建設、一體化管理、專業化運作、智慧化服務。
六大攻堅行動:指產業人才提級攻堅行動、緊缺人才引育攻堅行動、機關事業人才結構優化攻堅行動、中醫藥人才振興攻堅行動、柔性引才引智攻堅行動、人才社區創建攻堅行動。
“促進就業九條”3.0版:一是減輕企業負擔穩定就業崗位;二是推動經濟發展擴大就業容量;三是扶持創業和多渠道靈活就業;四是促進高校畢業生等群體實現高質量就業;五是對各類困難群體實施就業幫扶;六是發揮“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等工程促就業功能;七是大力提升勞動力技能水平;八是強化公共就業服務供給;九是加強就業工作組織領導。
綠美云浮生態建設“六大行動”:指森林質量精準提升行動、城鄉一體綠美提升行動、綠美保護地提升行動、綠色通道品質提升行動、古樹名木保護提升行動、全民愛綠植綠護綠行動。
金融16條:指人民銀行、銀保監會2022年11月11日印發的《關于做好當前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的通知》,從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積極做好“保交樓”金融服務等六個方面提出16項具體措施。
行政村(社區)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十個有”:指有組織體系、有大喇叭、有警報器、有避難場所、有風險地圖、有明白卡、有應急值守、有應急照明、有小冊子、有宣傳欄。
五張網:指“大網”“中網”“小網”“微網”“細微網”。
“1+1+N”智治建設:指構建縱到底橫到邊、預測預警預防、指揮調度跟蹤、督導排位問責、經驗科學建模、自我進化成長“六位一體”的“智慧治理底座”,搭建“智慧治理網格”,搭建N個社會治理智治應用場景。
社會治安巡防管控“四個一”:指任務一張表、指揮一張圖、管控一張網、勤務一套機制。
四標四實:“四標”指標準作業圖、標準地址庫、標準建筑物編碼、標準基礎網格,“四實”指實有人口、實有房屋、實有單位、實有設施。
十大監督:指黨內監督、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財會監督、統計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
一規劃兩綱要:指《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及《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
八項本領:指學習本領、政治領導本領、改革創新本領、科學發展本領、依法執政本領、群眾工作本領、狠抓落實本領、駕馭風險本領。
七種能力:指政治能力、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