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福利50集在线看,2023国产精品啪啪视频,一级a性色生活片久久毛片,国产91三级精选国产

淮安市政府工作報告(2023年1月6日 史志軍)

2023年02月01日 14:30   來源:淮安市人民政府網   

點擊查閱更多2023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

  ——2023年1月6日在淮安市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

  淮安市人民政府市長 史志軍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見。

  一、2022年工作回顧

  過去一年,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迎接黨的二十大、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堅定落實黨中央“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決策部署,以敢為善為、勇挑大梁的堅定自覺,積極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大局穩定、動能增強、預期改善的良好局面。我們眾志成城,打贏了多輪次的疫情防控阻擊戰殲滅戰,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我們奮力攻堅,引進了一大批50億和百億級項目,帶動了產業高質量轉型升級,全市產業發展的信心和能級明顯增強;我們銳意創新,河湖長制、財政獎補集成服務改革等獲國家級表彰激勵,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消費促進、糧食安全責任制落實、綜合醫改、商事制度改革等21項工作獲省政府督查激勵,全國工商聯“萬家民企評營商環境”滿意度全省第二。一年來,我們將許多不可能變成了可能,淮安的發展變化得到了上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淮安人民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態奮進現代化建設新征程。

  (一)疫情防控和穩定增長雙戰雙贏。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折不扣貫徹落實中央和省疫情防控方針政策,多輪突發疫情均以最小代價、在第一時間得到有效控制。因時因勢優化調整防控措施,加強老年人等重點群體和學校、醫院等重點機構防護,提升應急處置和診治服務能力,實現平滑有序過渡。認真落實中央和省穩增長政策措施,制定助企紓困“45條”“20條”和穩增長“15條”等一攬子政策,加強經濟運行監測調度,發揮12345熱線企業保障服務專班、駐廠員等作用,用足用好國家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投放額度全省第四、蘇北第一,推動組合式稅費政策直達快享,累計辦理退稅、緩稅、減稅107億元,制造業貸款增速高于各項貸款增速。全市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持續位居全省前列,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750億元,同比增長4%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口徑增長7.9%,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5%,規上固定資產投資、工業投資分別增長10%和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0.5%。

 。ǘ╉椖抗院彤a業培育突破成勢。成功舉辦食博會暨金洽會等系列活動,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789個、協議引資額4045億元,其中億元以上工業項目533個,50億元以上項目31個,玻纖新材料、天合光能高效光伏電池和組件等百億級項目7個,全面完成“3530”項目招引任務。一年來,圍繞招商引資這一頭號工程,全市人民同心同向、聚智聚力,各地各部門爭先恐后、盡銳出戰,300名專職招商干部長年在外不辭辛勞、奮力拼搶,廣大客商對淮安信任有加、精誠合作,形成了中流奮楫、競相迸發的淮安大招商生動局面,這充分表明“項目為王、環境是金”工作導向更加深入人心,已成為全市上下的思想共識和行動自覺!為保障項目引得進、建得快,我們著力完善重大項目要素保障和服務機制,各縣區均儲備了500畝以上集中連片工業用地,百億級項目從簽約到落地,由100天到70天,再由52天到32天,不斷刷新“淮安加速度”。預計完成工業投資920億元,新開工億元以上工業項目310個、新竣工201個,同比分別增加64個和22個,其中新開工50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0個,較好實現了項目建設“1320”目標。省重大項目數量、年度投資較上年分別翻了一番和兩番,市重大產業項目數量、年度投資分別增長70%和62%。工業經濟快速增長,出臺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整合設立工業強市發展專項資金,四大主導產業開票銷售同比增長8.5%,新增銷售超150億元、超80億元工業企業各2戶,淮鋼特鋼通過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AAA級認證,今世緣酒業獲省長質量獎,天一超細金屬粉末獲評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紐泰格、威博液壓成功上市,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戶。現代服務業提檔升級,商貿物流業加快轉型,完成內河集裝箱吞吐量47.3萬標箱、增長52%,放大“世界美食之都”品牌效應,加快發展預制菜產業,打造3個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漣水創成省全域旅游示范區,淮安區入選全國紅色旅游融合發展試點單位,方特東方欲曉開園,F代農業提質增效,加快建設五大產業集群,建成高標準農田59.1萬畝,糧食生產實現豐收,綠色優質農產品占比達70%,小龍蝦產業入選全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金湖入選新一輪國家制種大縣,淮陰區獲批省級農業現代化先行區,洪澤區、淮安區獲批建設省級現代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園。

 。ㄈ└母飫撔潞蛿U大開放互促并進。持續推進“淮上關愛一件事”改革,簡化廠房和倉儲類項目審批,推行工業用地供應管理權限委托試點,“數字化聯合審圖”入選全國典型案例,“拿地即開工”項目占比、招投標不見面交易率全省第一,創新推出惠企“碼上貸”。在全省率先編制市級部門職責邊界清單,開發園區去行政化系列改革深入推進。實現行政事業單位經營性資產集中統一管理,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預定目標。整合利用存量土地資源3.13萬畝,獲省用地指標獎勵。扎實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預計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670戶、同比增加90戶,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長10%以上。天士力藥業創成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淮安精密配件特色產業基地獲批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入選首批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試點城市,技術合同成交額200億元。新增省級質量標桿企業200戶,實現企業參與國際標準修訂零的突破。與南京大學、東南大學開展戰略合作,新備案省級校企聯盟102家。出臺“人才強市22條”,舉辦人才發展云推介、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引進高層次人才團隊和創業領軍人才項目77個、“揭榜掛帥”項目15個。開放合作水平持續提高,預計到賬外資10.3億美元,外貿進出口增長15%。舉辦淮安城市發展上海推介月、淮河華商大會、對日投資環境說明會等活動,加快對接實施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大運河文化帶、淮河生態經濟帶等國家戰略。啟動寧淮科創走廊和自貿區聯動創新發展區建設,新能源動力系統等20個項目落戶寧淮智能制造產業園,總投資133億元。臺資集聚示范區建設新獲7項省支持政策,建立政企互通臺商臺胞服務機制,淮昆臺資經濟協同發展成效顯著,新設及增資臺資項目65個、實際利用臺資3.6億美元。新增跨境電商企業50戶,整體通關效率保持全省前列。

  (四)城市建設和鄉村建設融合發展。實施十大類249個城建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15億元。中央活力區建設步伐加快,華信商業綜合體正式運營,金融中心二期竣工交付,華潤萬象城開工建設。大運河百里畫廊漸次展開,先導段和示范區建設入選全國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十件大事,建成里運河文化長廊“四行”系統和東港體育公園,中國水工科技館有序實施,蕭湖旅游度假區、板閘遺址公園主體竣工,環洪澤湖公路基本貫通。宜居水平不斷提升,都天廟、“新旅”周邊片區入選城市更新省級試點,新開工棚戶區改造1.92萬套,改造老舊小區156個,創成省級宜居示范居住區10個,建成15個城市綠色小客廳,古黃河生態休閑帶全線貫通,竣工人防工程40個。全力打造“不淹不澇”城市,整治易積易澇點81個。建成主城區控源截污、餐廚廢棄物收運處理擴建、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等項目,獲批“無廢城市”建設試點。開展“超期過渡安置”攻堅行動,惠及4457戶群眾。有序推進住宅小區安裝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實行機關事業單位停車泊位錯時對外開放。初步建成智慧城市一體化基礎支撐和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平臺,數字政府建設入選智慧長三角數字化轉型優秀案例。文明城市建設邁向高水平,建立“六化、四高”城市長效綜合管理機制,出臺小區物業管理“1+7”政策,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淮安市農貿市場管理條例》《淮安市建筑垃圾管理條例》,開展城市“無裸土”整治行動,全面推進停車、疏導點和“城市家具”示范路試點,城市更加干凈整潔有序。扎實推進鄉村建設行動,完成“三級先導”區域“多規合一”村莊規劃編制,建成美麗宜居村莊103個,創建省級特色田園鄉村12個,培育48個省級生態宜居美麗示范村,新改善6000多戶農民群眾住房條件。全面開展鄉村公共空間治理,共整治160個先導村3萬多個問題,有力促進了資源資產高效利用和集體經濟增收。推動灌區與高標準農田建設有效銜接,建設改造農村公路170公里、橋梁68座,新建農村生態河道644公里,改造農村供水管網895公里,提標改造12座建制鎮污水處理廠,改造提升農村衛生廁所3.1萬座,淮陰區入選全國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縣。

  (五)樞紐建設和綠色發展相得益彰。積極打造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完成交通基礎設施投入101.5億元。建成寧淮鐵路先開段,高鐵東站寧淮場加快建設。實施機場三期改擴建工程,其中貨站國際區竣工投用,航站區改擴建工程開工,開通淮安至成都季節性全貨機航線。開工建設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淮安港三期、黃碼港、洪澤新港產業園碼頭,與上港、省港集團合資成立上港(淮安)國際集裝箱碼頭公司。京滬高速擴建工程淮安段主體建成,長深高速擴建工程連淮段有序推進,331省道金湖東段開工建設,建成420省道洪澤段、344國道淮河大橋、白馬湖景區連接線。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進一步完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高質量完成“三區三線”劃定工作,為未來發展留足空間。開展環境基礎設施提升行動,完成投資33.3億元,實施95個重點項目;就瓿芍醒肷鷳B環保督察反饋問題年度整改任務。開展“三源整治”和秋冬季空氣質量改善六大行動,優良天數比率82.5%、同比提升0.9個百分點,改善幅度全省第一,PM2.5年均濃度34.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3%,首次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是全省唯一實現優良天數比率、PM2.5年均濃度雙改善、雙達標的設區市,創成全國綠色出行城市。深入實施生態碧水三年行動,完成12個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達標區和96條幸福河湖建設,市區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較上年提升7個百分點,國省考斷面水質優Ш比例達94.7%、同比提升5.2個百分點。白馬湖被推薦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金湖入選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省級試點。建立“兩高”項目動態清單,創成省級綠色工廠20戶。

 。┟裆U虾蜕鐣卫斫y籌推進。全面完成十大類50件民生實事。積極推動富民增收,預計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6%,城鎮新增就業6.7萬人,防返貧保險、重點幫促村集體經濟收入保險實現全覆蓋。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實現“十一連增”,出臺“一老一小”整體解決方案,社區養老服務設施“五統一”做法獲評全國改革試點優秀案例,困境婦女兒童“一戶一策”精準微關愛服務項目入選省級改革試點。基本醫保覆蓋率達98.3%,困難群眾住院費用實際報銷比例達80%以上,醫保公共服務專項評價全省第一,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入選國家示范點。新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20所、新增學位1.5萬個,穩步推進“雙減一規范”工作,入選省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實驗區。加快縣域高中振興步伐。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快速發展,校地合作成效顯著提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兒童劇《新安旅行團》在全國引發熱烈反響,全國青少年思政教育核心基地投入使用。市一院在全國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位居全省前列,市婦幼保健院新院區即將交付使用,市三院創成三級甲等醫院,建成4個農村區域性醫療衛生中心,獲評全國健康城市樣板市。提檔升級95個鎮街書房,改革組建市文化藝術中心,6部作品獲評省“五個一”工程獎。成功承辦中國女子排球超級聯賽淮安賽區比賽,省運會取得優異成績,群眾體育蓬勃發展。實體化運行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不斷完善,推動掃黑除惡長效常治,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實現“雙下降”,公眾安全感全省第三。圓滿完成黨的二十大安保維穩任務。信訪突出問題攻堅化解質效穩居全省前列;鶎泳C合執法規范化建設、包容審慎執法和“八五”普法走深走實,公共法律服務入選國家綜合標準化試點,“品質仲裁”影響力持續提升。用好紀巡審貫通協同機制,充分發揮審計的監督、服務和保障作用。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大灶”順利收官,市縣鎮三級安委會全面推行“雙主任”制,創新建立縣級黨政領導“四包一落實”工作機制,“廠中廠”整治、基層消防力量建設等經驗在全國推廣,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全省最少、“雙下降”幅度全省第二。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保持全省前列。全面完成政府性債務化解年度目標,金融環境平穩有序。國防動員、退役軍人事務工作邁出新步伐,5個縣區被命名為省雙擁模范城。援疆等對口支援合作工作成效顯著。國家安全、民族宗教、機關事務、統計、外事、氣象、供銷、檔案、公積金、地方志、邊檢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工會、老齡、慈善、紅十字、殘疾人等事業實現新發展。

  一年來,我們始終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堅持初心使命不褪色、踔厲奮發不停歇、自我革命不懈怠,持續提升政府履職盡責能力。更加突出科學謀劃。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緊緊圍繞市委“153”發展戰略,在長三角一體化的坐標系中找準定位、謀劃布局,聚力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努力提高各項工作的前瞻性、主動性和實效性,全力實現量的快速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在縱向比較、橫向比拼中加快跨越趕超步伐。更加突出高效落實。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以“勇挑大梁”的勁頭和“事不過夜”的作風,強化督查考核、形成工作閉環,以上率下抓好招商引資、項目推進和企業服務,堅決兌現對企業和群眾作出的承諾,高效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讓重落實、快執行成為政府工作的鮮明特質。更加突出攻堅克難。直面問題挑戰,在關鍵處創新,從要害處突破,進一步打通項目審批服務中的痛點堵點,深入化解“超期過渡安置”、問題樓盤、工業廠房不動產權證辦理等難題,全面理順城市管理體制機制,進一步規范物業管理服務,系統推進水環境治理、國企轉型發展等工作。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一崗雙責”,全面加強法治政府建設,主動接受各方監督,始終保持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剛剛過去的2022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形勢,我們立足于拼、著眼于搶,迎難而上、砥礪前行,成績來之不易,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離不開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凝結著全市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展現了各級干部的昂揚斗志和務實作風。我謹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廣大干部群眾,向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離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向駐淮部隊和部省駐淮單位,向所有在淮投資興業的企業家、關心家鄉建設的各位鄉賢、支持淮安發展的海內外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發展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突出表現為: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企業運行較為困難,穩增長走前列的基礎還不牢固,部分指標未達年初預期目標;產業規模不大、競爭力不強,項目集聚帶動與跨越趕超仍有差距,創新發展動能不足;城市功能配套還不完善,空間形態和品質有待優化提升,由于政策性財力因素影響,快速路二期等基礎設施項目未能實現年內開工目標;國企深化改革尚未取得突破性成效,市場化轉型步伐還不快;公共服務供給不夠均衡,生態環境改善還有薄弱環節;少數干部擔當精神、專業能力不足,作風效能有待進一步提升。我們將堅持志不求易、事不避難,高標準嚴要求做好各項工作,決不辜負全市人民的期待。

  二、2023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淮安新實踐的啟程之年,也是牢記和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囑托、更好展示“象征意義”再出發的起步之年,處在“十四五”發展規劃中期的承上啟下重要節點,做好各項工作意義重大。綜觀當前形勢,今年全國經濟運行有望總體回升,但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多變,長期向好的穩定性與短期的不確定性相交織,戰略機遇與風險挑戰并存。我們要充分認識到,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等國家、省重大戰略疊加實施所蘊育的新機遇,淮安交通地位、產業結構和中心城市功能加快“重塑”所厚植的新優勢,項目攻堅加速突破、產業培育整體成勢所賦予的新動能,“敢為善為、勇挑大梁”生動實踐所激發的新干勁,這些都為我們實現跨越趕超增強了底氣和信心。同時也要看到,在高質量跨越發展中,我們要面臨擴總量和提質量的雙重壓力,要應對提升含金量和含綠量的雙重挑戰,要承擔穩增長和惠民生的雙重責任,要創新落實強特色和補短板的雙重舉措,要強化促發展和保安全的雙重意識,這些都要求我們必須提高站位、解放思想、科學統籌、精準施策,不斷開辟發展新境界,讓中心城市復興夢想更好地連接現實。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市第八次黨代會第二次會議部署要求,聚焦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堅持“153”發展戰略不動搖,堅持“對標找差、補短強特”不動搖,堅持“項目為王、環境是金”不動搖,強化系統觀念和底線思維,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全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高質量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確保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囑托要求再出發、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淮安新實踐開好局、起好步。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左右,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規上固定資產投資、工業投資分別增長12%和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5%,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7%,注冊外資實際到賬增長5%,研發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1.9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節能減排、大氣與水環境質量、糧食安全等約束性指標完成省定目標,社會大局保持安全穩定和諧。重點抓好八個方面工作:

  (一)堅持主攻項目、優化環境,持續注入高質量跨越發展的強勁動能。始終把項目作為經濟發展的主抓手,集中力量、集聚資源、集成政策,以項目的快集聚帶動發展大跨越。

  實施項目招引“4633”工程。圍繞項目總量、質量和規模“三個提升”,既抓頂天立地的重特大項目,也抓鋪天蓋地的高質量中小科技型項目,全年協議引資額超4000億元,其中工業不低于3300億元,簽約投資億元以上工業項目600個,其中50億元以上項目30個,當年簽約項目開工300個。堅持高位推動、全域動員、專業主攻,充分發揮各級“一號招商員”和專業招商隊伍作用,大力開展委托招商、以商引商、駐點招商,積極拓展基金招商。精心辦好食博會暨金洽會、淮河華商大會等“3+7+5”招商活動,圍繞央企、龍頭民營企業等廣泛開展大拜訪,深入開展招商競賽,持續保持招商熱度。完善招商項目研判認定、跟蹤管理、督查考核等機制,確保招商項目數量和質量“實打實”。

  實施項目建設“1422”工程。強化主動服務、協同服務、專業服務,完善跟蹤推進機制,努力把問題解決在工程受阻之前,促進項目快建設、快轉化、快達效,全年完成工業投資不低于1000億元,新開工超億元工業項目400個以上,其中超50億元項目20個以上,竣工項目轉化為列統企業200戶。實施省市重大產業項目400個,完成年度投資1470億元,推動捷泰新能源、玻纖新材料、修正生物醫藥、南高齒風電二期等項目全面開工,中天精品鋼簾線、臺華新材料等項目部分投產,天合光能高效光伏電池和組件、慶鼎高密度印刷線路板等項目投產達效。完善要素保障機制,統籌調度用地、能耗、環境容量等指標,強化用工和融資服務保障,不斷降低水電氣等要素成本。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對照“全國一流、全省領先”目標,持續推進“四最”營商環境建設。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恪守契約精神,發揮黨政親商會、政企微信群的連心橋作用,進一步提升民營企業發展的信心和預期,讓企業家安心經營、放心投資、專心創業。出臺101%營商服務規范地方標準,打響12345熱線惠企便民“總客服”品牌,健全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長效機制。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拓展應用“五證聯發”“拿地即開工”“數字化聯合審圖”改革成果,推廣企業開辦“一窗受理、全程代辦、整鏈條辦理”模式,讓項目落地至簡至快。推出財政獎補集成服務改革3.0版,加大制造業、普惠金融等重點領域信貸投放,完善融資擔保體系,更大力度為市場主體減負紓困。

 。ǘ﹫猿謩撔买寗、工業強市,不斷夯實高質量跨越發展的產業基礎。始終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聚力推進新型工業化,以創新城市、數字淮安支撐工業強市建設。

  強化科技創新引領。全面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實施高企“墩苗”計劃,加強政策引導和全生命周期服務,引進科技型項目200個以上,新獲批高新技術企業200戶,新增省級以上企業研發機構20個,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提升到30%。實施人才“育英”計劃,優化人才資源開發與配置,強化科技人才“雙招雙引”,全面落實省“雙創計劃”、市“淮上英才計劃”,新引進產業領軍人才100人以上、人才創業項目200個以上。實施創新生態“沃土”計劃,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完善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等機制,高水平建設國家大學科技園,提升與高校院所合作成效,開展重點企業注冊商標和發明專利清零行動,創成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實施重大成果轉化項目10個以上,技術合同成交額220億元。

  促進產業集群發展。圍繞打造長三角先進制造業融合發展集聚區,以百億級龍頭項目為產業之“錨”,加強前瞻性謀劃、戰略性布局,出臺產業集群發展實施意見,重點打造新能源及裝備、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纖維新材料、化工新材料、PCB電子元器件、綠色食品、生物技術及新醫藥7個優勢產業集群,著力培育集成電路、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新興數字產業3個先導產業集群,力爭“十四五”末形成一批產值超500億、過千億的產業集群。打造“縱向一體化”的產業鏈條,科學制定產業鏈圖譜,精準開展強鏈補鏈固鏈,加快培育光伏、風電裝備、新能源汽車、PCB印制電路板、纖維新材料、釀造等重點產業鏈。優化“橫向一體化”的產業生態,以一個產業聯盟、一個核心生產基地、一個公共研發平臺、一批產業智庫專家為基礎,整合協作配套企業、生產性服務業企業、科研院所、金融機構等資源,構建多方參與、優勢互補、開放共享的產業生態體系。

  培育骨干企業梯隊。堅持沿鏈布局、培優扶強、協同發展,積極構建以百億級“鏈主”企業為核心、以規上企業為支撐、以專精特新企業為骨干、以上市企業為突破的企業梯隊。深入推進百億企業培育行動,強化領導掛鉤幫扶和“一企一策”支持,新增銷售超百億元企業2戶、超50億元企業3戶。實施“小升規”“千企技改”和新一輪質量提升行動,推動企業擴產增效,確保工業產值增量500億元以上。充分發揮企業服務專員、高質量發展巡診、金融賦能提升等機制作用,打造更多細分市場“隱形冠軍”和產業鏈“配套專家”,新增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超20戶。加大上市企業儲備力度,強化政策引導和業務輔導,力爭新增上市企業2戶,加快實現上市企業縣區全覆蓋。

  發力數字經濟新賽道。實施數字經濟發展、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做大做強儀器儀表、電子元器件等數字產品制造業,大力培育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持續壯大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規模。扎實開展“千企上云”“千億投資”“千企問診”“百企示范”等行動,規上工業企業輔導覆蓋率超過80%,滾動實施智能化數字化技改項目500個以上,努力建設一批“燈塔工廠”“黑燈工廠”,新增市級以上智能制造標桿企業30戶。推動建設一批數字化物流平臺、交易結算中心和電商運營中心,提升現代物流業發展水平。加快5G網絡優質覆蓋、光纖網絡擴容升級,爭創“雙千兆城市”,規;瘧霉I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全面升級智慧城市云平臺,打造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長三角國家樞紐節點,夯實數字經濟發展基石。加強數字政府建設,打造“淮安的四季”等城市治理標志性應用場景,全面提升數字化治理服務能力。

 。ㄈ﹫猿指幻駜炏、做強農業,精心勾畫高質量跨越發展的鄉村畫卷。圍繞建設農業強市,暢通城鄉要素流動,激發農村改革活力,全力打造鄉村振興的淮安樣板。

  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建設高標準農田45.8萬畝,確保糧食產量穩定在98.4億斤以上。大力推動規模化專業化經營,建設農業社會化綜合服務平臺,新增土地流轉面積30萬畝,培育更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做優做強五大產業集群,引進一批投資超億元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強化“淮安大米”品牌帶動,新增優良食味稻面積25萬畝,建成優質稻米核心基地12萬畝。彰顯“盱眙龍蝦”品牌效應,建設6個千畝連片高標準養殖核心示范區,招引培育萬噸級加工企業,爭創國家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以黃碼港為依托,規劃建設長三角北部食品加工和糧食儲存中心。支持淮安農科園爭創國家級農高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推進農業科技示范項目、綠色農產品基地建設,全面提升農業園區發展水平。優化市農業大數據平臺,完善農村寄遞物流、冷鏈物流體系,支持農村電商發展,助力農業發展搭上數字化快車。

  扎實推進鄉村建設。瞄準“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目標,完善鎮村布局規劃、鄉村振興專項規劃。全面實施鄉村振興“三級先導”工程攻堅行動,統籌推進路美、水清、岸綠、林秀四大工程,每個先導鎮形成不少于3個千畝連片田塊,儲備不少于200畝相對集中的集體建設用地。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建設美麗宜居村莊80個、省級特色田園鄉村8個。推進淮漣、渠北、臨湖等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提升農村供水保障水平,實施農村公路100公里、安防工程500公里。推進環主城區農地空間綜合利用,探索農業地、生態地、景觀地功能合一,塑造自然和諧的城鄉風貌。

  大力推進強村富民。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進黃河故道生態富民廊道建設,實施一批重點片區幫促項目,確保低收入人口和省定重點幫促村脫貧鞏固率保持100%,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大力實施村集體經濟提升三年行動,確保通過公共空間治理村均增收超18萬元,集體經營性收入超50萬元的村占比達50%以上。探索和推廣農村閑置宅基地盤活利用、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等路徑,落實土地出讓收入支農政策,加大涉農資金整合力度,優化農村金融服務,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四)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釋放高質量跨越發展的活力潛力。以思想大解放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在更深層次激發內生動力,在更大范圍集聚優質資源要素。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全面構建市縣兩級行政許可清單體系,深化“淮上關愛一件事”“一證辦理”“一網通辦”改革,強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和重點領域信用監管,持續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圍繞構建統一大市場,探索建立市場準入效能評估制度,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規范不當市場競爭和市場干預行為。加快國有企業實體化市場化轉型,力爭2戶市屬國企獲AAA主體信用評級,2戶以上縣屬國企獲AA+主體信用評級。全面推進低效閑置資源盤活利用。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鞏固新型城鎮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成果,支持盱眙建設國家新型城鎮化示范縣,推進高溝、施河、銀涂等集成改革,不斷激發城鎮發展活力。

  提升開放合作水平。高質量對接實施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淮河生態經濟帶、江淮生態經濟區等重大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更大力度集聚資源要素。強化“研發在寧、生產在淮”協同創新,高水平建設寧淮智能制造產業園,新引進億元以上項目20個,加快打造寧淮科創走廊。用好臺資集聚示范區省聯席會議扶持政策,強化淮昆臺資經濟協同發展,落戶一批具有較強產業帶動力的臺資企業,新設及增資臺資項目70個以上,進一步鞏固提升臺資“北有淮安”的地位。深化與日韓、東盟等交流合作,積極引進外資總部企業,新設投資超1000萬美元外資項目120個以上,制造業利用外資占比40%。促進外貿高質量發展,推動綜保區二期通過封關驗收,探索建立綜保區與淮安港、空港聯動發展機制,新培育外貿進出口企業100戶,機電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占比60%以上,新培育跨境電商企業50戶。深度融入RCEP,深化國際友城交流合作,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加快“走出去”步伐。

  推進園區創新發展。深化落實“1+N”制度體系,優化產業定位和空間布局,加強功能園區建設,搭建公共創新和產業投融資平臺,支持經開區創建國家級營商環境示范區、高新區創建國家知識產權強國建設試點園區、工業園區創建省級化工園區、漣水開發區創建國家級開發區。每個省級以上開發區都要有50億元以上項目落戶,開發園區新招引億元以上項目數量和投資額占全市80%以上,全力在省考核中進位爭先。樹牢“畝均論英雄”導向,強化工業用地提質增效和空間整合利用,更大力度“騰籠引鳳”,進一步提升園區的承載能力、集聚水平和產出效益。全力推動各開發園區打造500億級產業集群,加速縣域經濟跨越趕超,支持漣水加快建成全國百強縣。

  (五)堅持增強功能、提升品質,聚力打造高質量跨越發展的重要支撐。樹牢人民城市理念,立足大市區格局,著力打造讓人民更有自豪感的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做優城市功能。完成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優化中心城區空間結構和片區功能定位。全面推進大運河百里畫廊建設,加快實施“淮上四卷·運河八園”標志性工程,提升城區段夜行系統和運河遺產點標識系統,推進京杭運河綠色現代航運綜合整治,實現環洪澤湖公路全線通車。運營金融中心風情街,積極發展首店經濟,進一步提升中央活力區消費服務能級。精心打造高鐵商務區、白馬湖旅游度假區,做優新功能片區。積極推進城市更新,探索建設完整社區,棚戶區改造新開工1萬套,改造老舊小區201個,同步完善適老托幼等設施;推進都天廟、老西門大街等街區保護與活化利用,規劃建設10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就瓿伞俺谶^渡安置”攻堅行動任務。持續推進“不淹不澇”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加快實施城南水廠擴建工程,提升城市抗風險能力。

  提高管理水平。扎實推進高水平文明城市建設,力爭3個縣城全部創成全國文明城市。深化“六化、四高”長效綜合管理機制,實行市容環衛責任區制度,開展停車秩序、戶外廣告、渣土運輸整治攻堅行動,推進城市道路“多桿合一”,提升市政管網、動靜態交通等智能化管理水平,營造清朗有序的公共空間。加快物業服務標準化、專業化、精細化建設,開展綜合執法進小區,不斷提升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加強內環高架沿線等區域環境整治,規范提升“城市家具”,全面整治“不平整”道路,提高盲道、健身等設施完好率,因地制宜建設街角游園和文化客廳,讓城市有顏值、有氣質、更有溫度。

  加快樞紐建設。圍繞打造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加快構建立體多元、內聯外暢的交通網絡。全線推進寧淮鐵路建設,爭取開工高鐵快運基地鐵路專用線,加快沂淮、淮泰鐵路前期工作。全面推進機場三期航站區建設,力爭新開通國際全貨機航線。加快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建設和配套通航工程前期工作,實施金寶航道整治,爭取開工京杭運河淮安四線船閘。加快實施淮安港三期等項目,加密與上海港聯運航線,大力發展多式聯運和內河集裝箱運輸。加快實施長深高速連淮段擴建工程,建成348省道范集和白馬湖段。

  激發消費活力。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多措并舉擴內需、促消費,帶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打造長三角北部消費中心。辦好“幸福滿淮·安心消費”四季購物節,支持新能源汽車、綠色家電、養老服務等消費,促進直播電商、智慧零售等新業態發展,打造一批放心消費網店,滿足多樣化品質化消費需求。堅持房住不炒定位,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有力有序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加大旅游精品線路開發推介力度,加快培育文旅新業態,打造全國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帶,爭創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創成大運河省級旅游度假區。評選發布“淮揚美食IP”,精心打造特色美食街區,開展淮揚廚藝推廣、中外美食文化交流等活動,打造全產業鏈預制菜營銷傳播中心,進一步擦亮“世界美食之都”品牌。

 。﹫猿稚鷳B優先、綠色發展,著力彰顯高質量跨越發展的美麗顏值。強化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確保生態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讓淮安的生態底色更加靚麗。

  健全生態文明體系。嚴格執行“三線一單”管控要求,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制度。編制國土空間生態保護和修復規劃,統籌國際濕地城市和國家森林城市、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加強洪澤湖大堤沿線生態修復和水利遺產保護利用,建設農村生態河道580公里,完成造林綠化2.75萬畝,建設省級綠美村莊23個。拓展白馬湖“試驗田”成效,深化金湖省級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強化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統籌協調職能,持續開展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審計。

  深化污染防治攻堅。實施140個生態環境基礎設施項目,加快推進市區新污水處理廠建設、池塘標準化改造和生活垃圾智慧化分類,不斷提升生態環境監測監控和應急保障能力。突出抓好夏季臭氧、秋冬季PM2.5污染防治,強化揚塵污染精準治理,確?諝赓|量持續改善。深入推進生態碧水三年行動,統籌實施污水治理、生態活水、生態濕地、幸福河湖、綠色產業等重點項目,推動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長制久清,完成15條農村黑臭水體整治。全面推進城鄉“散亂污”系統治理,建立全過程土壤污染風險防控體系。健全建筑垃圾無害化資源化運營機制,加快建設“無廢城市”。

  有序推進“雙碳”工作。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出臺碳達峰實施方案,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實施節能降耗改造提升項目20個,異地遷建國信燃煤發電項目,推進盱眙抽水儲能、張興鹽穴儲氣等項目。開展產業園區源頭治理集成創新,加快清江石化、安道麥安邦發展式搬遷。積極推廣清潔生產,創成省級綠色工廠10個以上。加快節水型城市建設,倡導綠色出行,全面推廣綠色建筑,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七)堅持發展為民、共同富裕,努力提升高質量跨越發展的幸福質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保障改善基本民生。健全就業促進機制,完善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城鎮新增就業6萬人。完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扎實做好靈活就業人員參保、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困境婦女兒童和殘疾人救助保障等工作。實施職工醫保門診共濟、重特大疾病醫保和救助等制度,開展國家級綜合標準化醫保試點,積極發展長期護理險、商業醫療保險,不斷減輕群眾就醫負擔。著力打造社區養老“15分鐘服務圈”,統籌推進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建設。落實生育配套支持政策,大力發展普惠托育服務。

  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大中小幼一體化德育工作體系。加大師資統籌配置力度,新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18所,促進城鄉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以高中教育高質量發展為突破口,堅持教學、教師、教研協同發力,深化招生考試制度、績效評價機制改革,打造更多優質特色高中。積極支持區域性高水平大學建設和中高職院校升格,大力培育應用型和高技能人才,促進產教、校地深度融合發展。健全學校家庭社會育人機制,持續辦好老年教育,營造全民終身學習濃厚氛圍。

  推進健康淮安建設。持續深化綜合醫改,積極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建設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加快實施市一院急救中心等項目,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高效利用。加快建設市中醫院國家中醫特色重點項目,支持有條件的縣級中醫院轉設三級中醫院。實施全民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工程,新改擴建健身步道50公里,促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

  繁榮發展文化事業。深入挖掘歷史文化底蘊,進一步擦亮偉人故里、運河之都、美食之都、文化名城四張名片。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升公共文化場館服務效能,組建市博物館總館,辦好第六屆大運河城市非遺展。鞏固院團改革成果,創作一批彰顯時代精神、具有運河文化特征的精品力作,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發揮圖書館聯盟作用,深化全民閱讀活動,創成省書香城市建設示范市。

  (八)堅持科學應對、精準施策,堅決筑牢高質量跨越發展的安全基石。積極構建“大應急、大治理”格局,切實打好風險防范化解主動仗,努力營造安全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

  認真做好新階段疫情防控工作。平穩有序實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乙類乙管”,著力保健康、防重癥,突出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礎性疾病群體的防控,加強發熱門診建設、社區管理服務和農村防控能力建設,完善分級診療機制,全力滿足群眾用藥需求,確保平穩轉段和社會秩序穩定。健全公共衛生和疾控體制機制,持續提高應對重大疫情的能力和水平。

  提升本質安全水平。鞏固提升“三年大灶”成果,深入推進重點行業領域風險專項整治,加大掛牌督辦力度,實行鎮街“一支力量管安全”,不斷鞏固提升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完善災害監測預警體系,加強市縣應急指揮中心標準化建設,實施應急物資前置儲備點改造等工程,積極應對極端天氣,著力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壓實政府性債務、國有平臺公司債務化解責任和措施,規范國企投融資行為,持續壓降融資成本,牢牢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嚴格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推進農貿市場規范化管理,切實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提升社會治理效能。深入推進“精網微格”工程,加強基層治理能力建設,培育新型調解組織,發揮仲裁優勢,推動行政爭議紓解,創成全國首批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市。積極創建平安中國建設示范市,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

  健全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等特殊人群服務管理機制。常態開展“一線三包”活動,鞏固提升信訪突出問題攻堅成效,打造全國信訪工作標準化示范點。深入實施“八五”普法。高質量完成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任務。做好新體制下國防動員工作,落實撫恤優待政策,推動軍民融合發展,奮力奪取全國雙擁模范城“六連冠”。

  各位代表,在廣泛征集意見的基礎上,我們編排了今年“五優化五提升”十大類民生實事方案,提請本次人代會票決。我們將堅持硬件與軟件雙向發力,實行清單化管理、項目化推進,全力把實事辦到群眾的心坎上。

  三、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黨的二十大吹響了奮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號角。我們要永葆“趕考”的清醒和堅定,厚植人民情懷,強化答卷意識,著力打造創新型、學習型、服務型、法治型政府。

  一是忠誠履職勇擔當。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持續掀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把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貫徹到政府工作各領域各方面,確保中央大政方針、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決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地見效。堅持一級帶著一級干,一級做給一級看,以發展的實際成效體現“勇挑大梁”的責任擔當。

  二是創新實干善作為。深入解放思想,弘揚敢為人先精神,支持干部敢為,鼓勵基層敢闖,助力企業敢干,引導群眾敢首創。強化爭先意識,緊盯高質量跨越發展,對標先進,攀高比強,推動各項工作走前列、創一流。大興實干之風,堅持目標精細化、工作項目化、管理閉環化、督查全程化,確保干一件、成一件。強化系統思維,積極應對復雜局面,堅持高效統籌、協同推進,善于十個手指彈鋼琴,力爭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加完美。拓寬眼界思路,著力提升經濟工作的科學化專業化水平,堅決糾正因專業素養局限而影響改革發展大局的現象。

  三是依法行政重規范。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著力提高政府各項工作法治化水平,爭創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嚴格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提升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持續推進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加強行政復議應訴、執法監督等工作,規范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定和實施,不斷提高行政執法質量和效能。加強誠信政府建設,深入推進政務公開,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政府公信力。落實全過程人民民主,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自覺接受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輿論監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四是清正廉潔葆本色。發揚自我革命精神,深入踐行“三個務必”,推動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向縱深發展。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鍥而不舍糾“四風”樹新風,持續精簡會議文件,堅決整治“中梗阻”現象。認真落實上級“一把手”抓下級“一把手”要求,加強重點領域、重要部門、關鍵崗位廉政風險防控,加大審計監督、財政監督力度,讓鐵規鐵紀成為政府工作人員的自覺遵循。恪守“親”“清”政商關系,光明磊落與企業家交朋友。堅持過“緊日子”思想,深化財政預算績效管理,通過改革創新和優化管理提升效能,倡導“不花錢能辦事”“花小錢辦大事”,把有限的財力用在發展緊要處、民生急需處。

  各位代表,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面對時代的召喚和人民的期待,我們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淮安精彩篇章!

(責任編輯:石蘭蘭)

精彩圖片

淮安市政府工作報告(2023年1月6日 史志軍)

2023-02-01 14:30 來源:淮安市人民政府網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