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福利50集在线看,2023国产精品啪啪视频,一级a性色生活片久久毛片,国产91三级精选国产

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2023年1月15日 殷勇)

2023年01月28日 13:36   來源:北京日報   

點擊查閱更多2023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

  ——二○二三年一月十五日在北京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

  北京市代市長 殷勇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北京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過去五年政府工作,對今年工作提出建議,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一、過去五年工作回顧

  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在發展史上邁入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先后10次視察北京、18次對北京發表重要講話,親自為關系首都長遠發展的重大問題、重要規劃、重點事項把關定向,深刻回答了“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首都、怎樣建設首都”這一重大時代課題,為做好新時代首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過去五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中共北京市委直接領導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支持下,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大力加強“四個中心”功能建設,提高“四個服務”水平,抓好“三件大事”,打好三大攻堅戰,堅持“五子”聯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奮發有為推動新時代首都發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城市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躍上新臺階,向著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邁出堅實步伐,首都北京發生了新的歷史性變化。

  五年來,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全面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城市發展格局實現歷史性變革。嚴格執行首都規劃重大事項向黨中央請示報告制度,堅定推進規劃和自然資源領域問題整改,堅決維護規劃的嚴肅性。編制實施首都功能核心區控規、城市副中心控規、分區規劃及重點功能區規劃,首都規劃體系全面深化完善。奮力完成總規實施第一階段減量發展任務,實現城六區常住人口比2014年下降15%的目標,城鄉建設用地減量120平方公里,嚴格管控132平方公里戰略留白用地,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更加協調有序。始終把服務保障政治中心擺在首要位置,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慶祝活動、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盛大莊嚴、氣勢恢宏。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邁出重要步伐,國際交往中心功能顯著提升,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取得明顯成效。以中軸線申遺帶動老城整體保護,重點文物騰退保護利用取得標志性成果。

  二是緊緊扭住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重大進展。持續開展兩輪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拆除違法建設2.4億平方米,8個區及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率先實現基本無違法建設區創建目標,城市面貌發生了人民期盼的可喜變化。城市副中心發展生機勃發,153項市級管理權限賦權到位,首批市級機關順利遷入,學校、醫院等一批優質公共服務資源投入使用,交通、文化等重大項目加快建設,環球主題公園開園,商務服務、文化旅游、科技創新等產業功能持續增強,與北三縣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京津冀協同加速深化拓展,全力支持雄安新區建設,“三校一院”交鑰匙項目建設任務基本完成,京雄城際鐵路全線貫通,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鳳凰展翅”,京張高鐵、京沈高鐵、京唐城際鐵路開通運營,大運河京冀段實現旅游通航,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圓滿收官,交通、生態、產業等重點領域率先突破,現代化首都都市圈加快構建。

  三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高標準建設中關村、昌平、懷柔三個國家實驗室,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展現雛形,培育了一批新型研發機構,突破了一批“卡脖子”技術,涌現出一批世界領先原創科技成果。制定實施中關村24條先行先試改革政策,推動出臺科技成果轉化條例,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保持在6%左右,專利授權量年均增長13%左右,中關村示范區企業總收入年均增長10%以上,北京躋身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全球百強科技集群前三名。聚焦高精尖,培育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科技服務業兩個萬億級產業集群,醫藥健康、智能裝備、人工智能、節能環保、集成電路五個千億級產業集群,金融等現代服務業發展優勢突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獨角獸企業數量均居全國各城市首位。數字經濟發展優勢鞏固擴大,大數據和智慧城市發展的“四梁八柱”框架體系基本成型,“京通”“京辦”“京智”三個智慧終端推廣應用,國際大數據交易所設立運營,數字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42%左右。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扎實推進,完成22個傳統商圈提質升級,直播電商、數字文化等新消費模式迅速發展。五年來,全市經濟總量先后跨越3萬億元、4萬億元兩個大臺階,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超過18萬元、居各省區市首位,達到發達經濟體中等水平。

  四是聚力抓好“兩區”建設推動改革開放,首都發展動力和活力進一步增強。主動服務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積極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累計形成近200項全國首創性、突破性開放創新舉措,55項最佳實踐案例和經驗向全國復制推廣。北京證券交易所獲批設立并順利開市,成立互聯網法院、金融法院,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中關村論壇、金融街論壇升級成為國家開放發展的重要平臺。營商環境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轉變,迭代推出五個版本千余項改革舉措,累計減事項超60%、減時限71%、減材料74%、減證明248項,實現“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企業開辦、不動產登記等多個領域率先實現一天辦結,市政接入服務“零上門、零審批、零收費”,“雙隨機”檢查覆蓋率超過90%,市區兩級98%以上事項實現網上辦理,創新“服務包”“服務管家”制度,頂格落實國家減稅降費政策,五年累計新增免減退緩稅費5300億元,其中2022年超2000億元。財稅、價格、投融資體制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新突破,提前完成全域無隱性債務試點任務,全成本預算績效管理改革累計實現績效節支269億元。國有企業創新能力明顯增強,質量效益創出歷史新高。五年來,累計實際利用外資超過750億美元,“雙自主”企業出口額年均增長超過10%,在疫情沖擊和打壓制裁的情況下,首都開放型經濟實現了逆勢增長。

  五是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城鄉區域發展更趨協調。低收入農戶全部脫低,低收入村全面消除,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比城鎮居民高1個百分點以上。嚴格落實糧食安全和“菜籃子”責任制,超額完成166萬畝耕地保有量任務,糧食、蔬菜生產實現較快增長。著力打造“種業之都”,農業中關村建設加速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和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基本完成,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取得重要進展。扎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累計1500多個村莊實現污水收集處理,農村衛生戶廁基本全覆蓋。城市南部地區發展提速,新首鋼地區成為新時代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城鄉結合部減量發展探索形成“王四營模式”,生態涵養區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力度加大。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在國家考核中名列前茅,助力73個貧困旗縣全部摘帽、200.6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六是持續推進“大城市病”治理,首都和諧宜居水平顯著提升。穩步推進碳減排,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保持全國省級地區最優水平。全力打好藍天保衛戰,細顆粒物年均濃度降至30微克/立方米、比2017年下降48.3%,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譽為“北京奇跡”。全市污水處理率從92.4%提高到97%,國家和市級考核劣五類斷面全面消除,五大河流全部貫通入海,密云水庫蓄水量創下歷史新高,平原區地下水位連續7年累計回升10.1米,用水效率保持全國領先。超額完成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工程,建成溫榆河公園一期等一批大尺度綠化空間,國家植物園正式揭牌,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44.8%,綠色成為首都高質量發展的亮麗底色。著力構建綜合交通格局,累計開通16條段地鐵新線、新增運營里程近200公里、總里程達到797公里,新增懷密線等市郊鐵路運營里程183公里,清河火車站、北京朝陽站、北京豐臺站相繼建成投用,建成林萃路等一批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全市支路以上道路停車電子收費基本實現全覆蓋,優化提升慢行系統超過3200公里,規范互聯網租賃自行車,騎行成為首都市民新風尚。創新開展吹哨報到、接訴即辦,深化主動治理、未訴先辦,12345市民服務熱線累計受理群眾訴求超過1億件,解決率、滿意率分別提升至94%和95%,解決34.2萬套房產證辦理歷史遺留難題。抓好兩件“關鍵小事”,建成覆蓋1.6萬個小區(村)的垃圾分類體系,物業服務覆蓋率達到97%。完成街道鄉鎮管理體制改革,回天地區探索形成大型社區治理樣本,基層治理能力進一步增強。

  七是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人民生活水平全方位提高。五年來,累計辦理民生實事157項。著力穩定擴大就業,城鎮新增就業147.5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保持在較低水平,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7萬元左右。率先建成城鄉統一、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各項保障水平穩步提高。連續實施學前教育行動計劃,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8%。堅定有序推動義務教育階段“雙減”工作,深入推進集團化辦學、學區化改革,累計增加18萬個中小學學位。支持34所高校、162個學科開展“雙一流”建設。扎實推進文化惠民工程,深化紅色文化主題片區建設,實體書店數量居全國第一,文藝精品力作集中涌現。健全城鄉醫療衛生體系,實施醫藥分開、醫耗聯動綜合改革。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群眾體育蓬勃開展。累計建成運營社區養老服務驛站1424家,發展養老助餐點1168個。健全殘疾人福利保障制度,無障礙環境建設取得新成效。婦女兒童事業發展水平全國領先。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建設籌集各類政策性住房54萬套,完成核心區平房院落申請式退租簽約5100余戶、修繕5900余戶,更新改造老舊小區981個、惠及居民約50萬戶。率先推進韌性城市建設,統籌開展城市安全隱患治理,生產安全死亡事故起數、死亡人數較2017年分別下降33%和36.5%。有序化解網貸、交易場所等領域金融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深化平安北京建設,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取得重大勝利,一批信訪積案和突出問題得到解決。大力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軍政軍民團結持續鞏固,退役軍人工作走在全國前列。民族、宗教、僑務工作邁上新臺階。

  八是堅決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政府自身建設取得積極成效。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全面做好中央第六輪巡視、兩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等反饋問題整改。依法接受市人大法律監督和市政協民主監督,五年來共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地方性法規草案59項,制定修改廢止政府規章92項,辦理市人大代表議案19項、建議4395件,辦理市政協提案5623件。有效發揮政府參事、文史館員咨政建言作用。深化綜合執法體制改革,法治政府示范創建扎實推進。順利完成市區機構改革,穩步推進事業單位改革。落實過“緊日子”的要求,壓減一般性支出76.6億元,“三公”經費減少42.9%。持續糾“四風”、樹新風,以市政府名義印發公文減少50.7%、召開會議減少36.5%,市區兩級需要基層開具的證明全部取消。推進審計監督全覆蓋,強化重點領域廉政風險防控,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得到鞏固。

  各位代表!三年來,面對起伏延宕的世紀疫情,我們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有力應對多輪疫情沖擊,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應對新冠病毒變化,我們因時因勢優化調整防控措施,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首都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在抗擊疫情過程中,各條戰線干部職工勇挑重擔、忘我工作,構筑起高效嚴密的防控體系;醫務人員義無反顧、逆行出征,傾盡全力挽救生命、守護健康;基層社區工作者和志愿者不畏艱辛、勇毅堅守,日夜奮戰在抗疫最前線;科研人員協同攻關、創新突破,自主研發的兩支疫苗為全球抗疫貢獻了“北京力量”;快遞外賣、市政物流等從業人員不辭辛勞、冒疫奔忙,有力保障了城市平穩有序運行;特別是廣大首都市民顧大局、講奉獻、有擔當,勠力同心、守望相助,奮力打贏抗擊疫情的人民戰爭。正是無數的平凡英雄,匯聚起了我們戰勝前所未有困難和挑戰的磅礴力量。

  各位代表!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國各族人民和海內外中華兒女大力支持下,北京攜手張家口全面落實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歷經7年艱苦努力,克服各種風險挑戰,成功舉辦了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冬奧盛會,開閉幕式美輪美奐,場館設施世界一流,賽事組織精彩紛呈,贏得國際社會一致好評,形成了胸懷大局、自信開放、迎難而上、追求卓越、共創未來的北京冬奧精神,北京成為全球首個也是唯一的“雙奧之城”,大國首都風范和城市獨特魅力更加彰顯。

  各位代表!剛剛過去的2022年,我們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應對超預期因素沖擊,發展質量穩步提升,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圓滿完成黨的二十大服務保障任務。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實現正增長,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扣除留抵退稅后、同口徑增長2.6%,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8%,城鎮調查失業率預計保持在5%以內,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定增長。

  回顧五年歷程,我們深切地感受到,首都工作的每一點進步、京華大地的每一處變化,都凝結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關懷和殷殷教誨。五年來,我們牢記總書記囑托,勇擔歷史使命,推動北京這座偉大城市深刻轉型,開啟了首都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航程。五年成績殊為不易,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導的結果,是中共北京市委帶領全市人民攻堅克難、艱苦奮斗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北京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全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向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各單位、各兄弟省區市,向駐京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向所有關心支持首都建設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臺灣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首都發展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政府工作還存在不少問題和不足。主要是:“四個中心”功能建設、“四個服務”水平與黨和人民要求相比還有差距;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穩固,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困難較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與高精尖產業發展結合需要進一步加強,關鍵領域“卡脖子”難題還要突破;公共衛生、醫療、環境、交通、教育、養老等領域有不少短板,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政府系統干部隊伍素質和作風尚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新任務需要,政府服務效能、基層治理水平和極端情況下城市應急保障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對于這些問題,我們會高度重視,在今后的工作中下更大氣力加以解決。

  二、今后五年工作思路和2023年重點任務

  今后五年是北京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時期。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市第十三次黨代會部署,奮力開創新時代首都發展新局面。

  在今后工作中,我們要著重把握好以下五個方面:必須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牢記“看北京首先要從政治上看”的要求,不折不扣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必須毫不動搖堅持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始終把大力加強“四個中心”功能建設、提高“四個服務”水平作為首都發展的定向標,更好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必須牢牢把握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任務,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五子”聯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努力在新征程上一馬當先、走在前列;必須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改革開放,充分發揮“兩區”和中關村先行先試政策優勢,深入推進體制機制創新,不斷增強現代化建設的動力與活力;必須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廣大市民。

  今后五年的奮斗目標是:“四個中心”城市戰略定位進一步強化,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建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向縱深推進,城市綜合實力和競爭力持續增強,人居環境品質全面改善,共同富裕邁出新步伐,為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做好首都各項工作意義重大。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新時代首都發展為統領,深入實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戰略,深入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堅持“五子”聯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抓好強信心、擴內需、促改革、惠民生、保健康、防風險,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為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開好局起好步。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5%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4%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生態環境質量、能源、水資源等指標落實國家要求。

  重點做好以下十二個方面工作:

  (一)堅持規劃引領,持續優化提升首都功能

  堅守首都城市戰略定位,認真落實首都規劃向黨中央負責的要求,堅持一張藍圖接續建設,更好擔負起首都職責使命。

  深入實施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嚴格落實“三區三線”劃定成果,完成分區規劃修改維護工作,加快編制重點街區控規。積極拓寬減量提質路徑,城鄉建設用地再減8平方公里左右。深化規自領域問題整改,抓好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問題專項整治試點,制定實施分區分類清理方案,堅決守住戰略留白用地。

  著力提升核心區服務功能。啟動實施核心區控規新一輪行動計劃,加強長安街、天安門周邊等重點地區綜合整治,營造安全優良政務環境。降低核心區“四個密度”,推進核心區文物騰退保護利用,開展2000戶平房院落申請式退租和1200戶修繕,不斷補齊民生短板,提升核心區宜居水平。

  完善國際交往中心功能體系。高標準做好國家主場外交服務保障。抓緊推進新國展二期、第四使館區等重大項目建設,增強雁棲湖國際會都、國家會議中心二期服務保障功能。提升國際教育、國際醫療服務品質,提高國際政務服務水平,打造高品質國際人才社區。更好服務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積極拓展友城交往,加大對國際組織、國際機構落地支持。

  (二)深化非首都功能疏解,推動構建更加緊密的京津冀協同發展格局

  堅持內部功能重組和向外疏解轉移雙向發力,推動區域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科技創新、產業布局、公共服務協調聯動水平進一步提高,攜手津冀共同打造現代化首都都市圈。

  堅定有序推進疏解整治促提升。治理違法建設2000萬平方米以上、騰退土地2000公頃以上,壓茬推進留白增綠379公頃,對新增違法建設“零容忍”,實現全市基本無違法建設區創建目標。促進100家以上一般制造業企業疏解提質。積極服務保障國家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戰略安排。打造一批精品宜居街巷,統籌用好騰退空間和地下空間資源增補公共服務設施。

  全面推動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保持千億元以上投資強度,實現三大文化設施建成投用,確保行政辦公區二期竣工,啟動第二批市級行政機關搬遷。高水平建設運營環球主題公園,做精做優運河商務區,加快建設張家灣、臺湖、宋莊等特色小鎮,推動北京綠色交易所升級為國家級平臺。大力推進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通州區與北三縣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加快推進平谷線、廠通路、潮白河國家森林公園等重點項目。

  著力提升重點區域發展水平。深入實施城南行動計劃,加快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等重點項目建設。深化京西地區轉型發展,做好新首鋼工業遺存和冬奧遺產可持續利用。扎實推進新市鎮建設,提升平原新城綜合承載力。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支持生態涵養區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鞏固拓展支援合作成果。

  深化重點領域協同聯動。大力支持雄安新區建設,實現“交鑰匙”醫院項目竣工交付、京雄高速全線通車。統籌落實通勤圈、功能圈、產業圈發展任務,推進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等產業協同項目發展。深化京津冀污染聯防聯控聯治和生態環境共建,推進密云水庫水源保護共同行動,推動環京綠色生態帶建設。促進教育、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共建共享。

  (三)強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撐,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充分發揮首都科教資源和人才智力優勢,突出教育優先發展,加強人才引領驅動,聚焦科技自立自強,不斷塑造首都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深入推進首都教育現代化,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拓展學前教育資源布局,健全學前教育普惠發展支持政策。鞏固提升“雙減”工作成效,新增中小學學位2萬個,擴大校長、教師交流輪崗比例,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堅持普通高中多樣化特色發展,推進特殊教育普惠發展,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支持在京高校“雙一流”建設。

  打造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加快培育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推動國家實驗室高質量運行,抓好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支持新型研發機構在人工智能、區塊鏈、量子信息、生命科學、網絡安全等領域取得更多創新應用成果。拓展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新范式,支持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和共性技術平臺,加快建設新一期高精尖創新中心。出臺基礎研究領先行動方案,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行動計劃,推行“揭榜掛帥”“賽馬”等新型管理制度,推廣科研經費“包干制”。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模式創新,著力構建國際一流的創新生態。深化知識產權全環節改革,全面實施質量提升行動和首都標準化戰略。

  大力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推動中關村24條先行先試改革政策擴大到示范區全域,積極探索新的改革舉措,推進科技園區管理體制改革和空間布局優化,著力提升各分園發展質量。健全“三城一區”融合發展機制,中關村科學城統籌南北區均衡發展,懷柔科學城著力打造高端科學儀器裝備產業集聚區和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區,未來科學城加緊建設“兩谷一園”,創新型產業集群示范區積極承接三大科學城成果外溢。

  全面增強首都人才凝聚力。實施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方案,面向全球招賢引才,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能力,造就更多大師、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努力打造世界一流人才之都。支持企業與在京高校院所共建產教融合基地、特色研究院、交叉學科實驗室,加快培養高精尖產業急需緊缺人才。深化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等體制機制改革,以務實舉措把服務做到人才心坎上。

  (四)著力擴大內需,積極促進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和高質量發展

  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發揮超大城市市場容量優勢,建設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首都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加緊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深化商圈改造提升行動,統籌推進物流基地規劃建設,強化新消費地標載體建設,試點建設80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提高生活性服務業品質。積極培育數字消費、文化消費、綠色消費、冰雪消費,加強商旅文體等消費跨界融合,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等消費,讓消費熱起來、經濟活起來。

  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深入推進“3個100”市重點工程,開工建設京東方北京6代線等一批重大項目,保持重要領域投資快速增長勢頭。用好政府專項債,在清潔能源、生態環保等領域再發行一批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項目。堅持資金要素跟著項目走、服務保障圍繞項目轉,市區協同強化項目謀劃儲備和前期工作,以優質示范項目激發社會投資活力。

  發展鞏固高精尖產業。開展產業筑基工程,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加強集成電路系列重要研發產業項目建設,聚焦新型抗體、細胞和基因治療等前沿領域,做強醫藥健康產業,高標準建設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區等信息科技標桿項目,在衛星互聯網、氫能等新興領域拓展布局,加快新能源汽車優質項目建設。支持北交所擴大交易規模,服務金融機構高質量發展,促進綠色金融發展,深化金融科技創新,加強數字人民幣推廣運用。

  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系統推進新一代數字集群專網、邊緣計算體系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數據中心優化提升和算力中心統籌布局,新增5G基站1萬個以上,推進6G技術研發,夯實數字經濟發展底座。推進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擴區建設,加強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提升國際大數據交易所能級,積極布局互聯網3.0等新賽道,打造更具優勢的數字產業集群。

  (五)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提振市場信心

  堅持用改革解難題、以開放促發展,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激發全社會干事創業活力,讓國企敢干、民企敢闖、外企敢投。

  高標準建設“兩區”“三平臺”。積極開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的先行先試,推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建設再升級,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行動,爭創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范區和數字貿易示范區。啟動重點園區(組團)發展建設三年行動,加快中德、中日國際合作產業園建設,推動綜保區申請創設和創新發展。加緊推進國際航空客運恢復發展,大力拓展國際貨運航線,積極構筑航空“雙樞紐”國際競爭力。高水平辦好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中關村論壇、金融街論壇。深化京港、京澳全方位合作,促進京臺交流合作。

  更大力度優化營商環境。迭代升級改革舉措,始終保持首善之區營商環境的領先地位。優化企業準入、準營、注銷等事項辦理流程,推出更多“一證通辦”事項和“一件事”集成辦服務場景。推進“6+4”一體化綜合監管改革,有效實施公平競爭政策,建設全國市場監管數字化試驗區。完善要素市場建設,增強政策可知曉可操作性。健全“服務包”“服務管家”工作機制,為企業解難題、辦實事。

  著力增強各類企業活力。深化新一輪國企改革,加強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提升核心競爭力,強化戰略支撐作用。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積極促進平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推動形成一批“綠燈”投資案例,支持平臺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加大研發創新、場景應用、融資上市等支持力度,加快培育一批獨角獸、專精特新小巨人、隱形冠軍企業。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針對性做好外資企業服務,推動更多外資標志性項目落地建設。

  (六)扎實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增強大國首都文化軟實力

  立足文化自信自強,做好首都文化這篇大文章,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加強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建設。推進“進京趕考之路”等紅色資源傳承利用,推動蒙藏學校舊址向公眾開放。抓好文明城區創建三年行動計劃收官,發揮北京榜樣、道德模范典型示范作用,提高市民文明素養,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

  擦亮歷史文化“金名片”。做好老城整體保護,完成中軸線申遺保護三年行動計劃,重現重點文物建筑群歷史文化風貌。推進路縣故城、琉璃河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基本完成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和“三山五園”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創建。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老字號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

  繁榮發展首都文化。加強博物館之城建設,更加便利公眾走進博物館。深化全民閱讀活動,建設書香京城。著力打造“演藝之都”,推進“大戲看北京”,精心組織創作一批文藝精品,辦好惠民文化消費季。促進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拓展“漫步北京”“暢游京郊”等品牌建設。深入實施“文化+”融合發展戰略,積極開展數字藝術、沉浸式演出等數字文化場景建設,推動文化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

  (七)有效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堅持“大城市帶動大京郊、大京郊服務大城市”,夯實“三農”基礎,努力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全面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5.5萬畝,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00萬畝以上、蔬菜產量達到200萬噸。落實農業中關村建設行動計劃,加快京瓦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積極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組織,促進設施農業綠色高效發展,開展農產品“三品一標”行動,打響“北京優農”金字招牌。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建設農村街坊路100萬平方米,實施150個村莊污水收集處理,改造提升農村戶廁1000座,完成山區村1.5萬戶農戶清潔取暖改造,提升60個美麗休閑鄉村。主城區對農村鄉鎮學校、衛生院開展手拉手幫帶。

  堅持以改革激發農村發展活力。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基本完成農村承包地二輪延包試點任務,穩步開展房地一體的宅基地、集體建設用地地籍調查和確權登記。完善“村地區管”機制,穩妥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將土地增值收益更多留在農村、留給農民。深化集體林場改革。

  (八)用繡花功夫治理城市,不斷提升首都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

  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加快轉變城市治理方式,著力提高精治共治法治水平,讓城市生活更加美好。

  深入開展城市更新行動。落實城市更新條例,完善配套政策,積極探索社會資本參與的機制模式。啟動危舊樓房改建和簡易樓騰退20萬平方米,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新開工300個、完工100個,老樓加裝電梯新開工1000部、完工600部。加快街區更新步伐,推動老舊廠房、低效產業園區、老舊低效樓宇提質增效。

  強化交通綜合治理。加強軌道站點與周邊用地一體化規劃建設,打造一批軌道微中心。加快推進“多網融合”,強化城市軌道交通與市郊鐵路、地面公交的換乘銜接,實施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加快地鐵12號線、17號線北段等項目建設,優化調整公交線路65條。推進步行和自行車系統示范段工程建設,改善慢行系統品質。深化交通秩序治理,調整優化90條信號燈綠波帶,深入推進火車站、學校、醫院等重點區域交通整治,讓城市出行更加有序。

  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深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提升居民準確分類投放水平,啟動非居民其他垃圾計量收費管理,完善社區可回收物、大件垃圾、裝修垃圾回收體系。開展物業管理突出問題專項治理。深化接訴即辦“每月一題”機制,以更多小切口改革破解高頻民生問題,再解決6.1萬套房產證辦理歷史遺留難題。強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完善共建共治共享機制,實施新一輪回天地區行動計劃,繼續辦好“向前一步”節目。

  加快智慧城市建設。全面實施智慧城市建設規劃,深入推進“一網通辦”“一網統管”“一網慧治”,統籌各類公眾服務、政務服務和決策服務。完善大數據平臺,推動感知體系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拓展醫療、教育、文旅、稅務等領域智慧應用,深化數字化社區建設試點,推動數字服務適老化改造,讓市民享受到更多便利。

  (九)深入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努力實現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努力讓首都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狠抓污染防治不放松。深化“一微克”行動,強化揚塵精細化管控,加強重點工業園區揮發性有機物治理,逐步淘汰國四重型柴油營運貨車,在公交、環衛、出租等重點行業推廣新能源車,持續改善空氣質量。實施節水條例,加強五大流域水生態保護修復和空間管控,動態消除黑臭水體、劣五類水體。強化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

  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進一步優化能源結構,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加強重點碳排放單位管理,強化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促進各類園區綠色低碳循環化改造升級,推動公共建筑節能綠色化改造。建立健全面向中小微企業和市民的碳普惠激勵機制,構建全民參與減碳的良好格局。

  著力建設公園城市。核心區繼續挖潛增綠,其余各區全部達到國家森林城市標準。因地制宜建設口袋公園、小微綠地,高質量規劃建設國家植物園,新增城市綠地200公頃,新建10處郊野公園,著力打造南苑森林濕地公園等大尺度綠化空間,加快宜林荒山綠化,在具備條件的公園實施“減圍欄、促聯通”,統籌推動綠隔地區拆建聯動,實現“綠地連片、綠道連通”,讓市民休閑游憩更加舒適便利。

  (十)緊扣“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著力增進民生福祉

  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努力提供更高水平、更加均衡的公共服務,在保障改善民生、推進共同富裕上展現更大作為。

  促進城鄉居民增收。抓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加大重點群體就業支持,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指導,加強青年就業援助,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現全市城鎮新增就業26萬人,幫助城鄉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鞏固提升集體經濟薄弱村幫扶成果,將4萬名農村就業勞動力納入城鎮職工社會保險體系。制定促進共同富裕行動計劃及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實施方案,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

  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做好生活必需品保供穩價工作,確保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試行個人養老金制度,推進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加快健全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籌建保障性租賃住房8萬套,竣工各類保障性住房9萬套,保持住宅用地穩定供應,保障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提升普惠性養老服務,增加高質量養老服務供給,做好失能失智老年人照護。優化生育配套支持措施和婦幼健康服務,加快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完善社會救助制度,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健全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切實兜牢民生底線。

  做好新階段疫情防控。對新冠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科學開展疫情監測評估,精準實施分級分類防控,著重做好老年人等重點群體防疫保障,全力加強重癥防范救治,有效維護社會生產生活正常運轉。加快制定實施新一輪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行動計劃,著力優化醫療資源布局,提升醫療救護設施配備,完善分級診療機制,加大社區衛生服務投入和全科醫生培養力度,加強鄉村醫療隊伍和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發揮家庭醫生作用,開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試點,拓展互聯網醫療應用,加強中醫藥傳承和作用發揮,推動新型疫苗、新藥等科研成果有效應用,廣泛開展健康促進活動,深化愛國衛生運動。

  發揮“雙奧之城”獨特優勢。扎實做好后冬奧文章,持續普及冰雪運動,落實場館賽后利用計劃,完成北京奧運博物館改造升級。積極引入高水平國際賽事,精心組織中國網球公開賽、北京馬拉松等品牌賽事。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新建或更新一批群眾身邊的體育設施,新增各類森林步道100公里、健康綠道50公里。推動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

  (十一)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全力維護首都和諧穩定

  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建立健全大安全構架,有效防范化解各種風險挑戰,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協同推進。

  深入開展韌性城市建設。制定韌性城市空間專項規劃,系統提升城市本質安全水平。健全防災救災體系,嚴密做好各類應急物資儲備和供應體系建設。加快海綿城市建設和積水點治理,加緊建設溫潮減河工程,推進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開展燃氣、供熱、供排水管道老化更新三年行動,保障“城市生命線”安全運行。

  強化安全生產風險整治。深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推動安全生產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堅決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加強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重點領域安全隱患治理,基本完成經營性自建房安全隱患分類整治。深入開展火災隱患治理,加強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和消防隊伍建設。深化食品藥品全鏈條安全監管。廣泛宣傳普及安全知識,提升全社會安全素養。

  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北京。把維護政治安全擺在首位,守牢意識形態領域陣地,加強反恐防恐體系建設,強化網絡數據安全。加強和改進人民信訪工作,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織密社會治安防控網絡,推進掃黑除惡常態化。依法將各類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堅決防范化解經濟金融風險。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針。推動國防動員體制改革落地,做好人民防空工作,推進新時代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加強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廣泛開展雙擁共建活動。

  (十二)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持之以恒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一項長期政治任務。全市政府系統要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決策部署上來,切實加強政府自身能力建設,不斷提升治理效能。

  加強政治建設。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堅定不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到實處。認真開展好政府系統主題教育。

  堅持依法行政。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監督,自覺接受市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市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市政協提案。積極參與第三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繼續推進重點領域立法,加強基層綜合執法隊伍規范化建設。落實“八五”普法規劃,營造全民尊法學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圍。

  提高政府效能。完善政府職責體系和組織結構,優化體制機制和機構設置。加強數字政府建設,一體化推進數字服務、數字監管、數字政務。強化政府績效考核評價,樹立真抓實干工作導向,激勵干部敢于負責、勇于擔當、善于作為,形成比學趕幫超、競相抓落實的工作局面。注重在重大斗爭一線、急難險重任務中鍛煉干部,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公務員隊伍。

  強化作風建設。認真落實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精神,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和市委貫徹落實辦法,持續深化糾治“四風”。深入推進經濟責任審計問題整改,鞏固深化中央巡視、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成效。始終堅持政府過“緊日子”,全面加強成本控制和預算績效管理。堅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以零容忍態度堅決懲治腐敗,讓干凈干事在政府系統蔚然成風。

  各位代表!萬里征程再啟航,千鈞重任又出發。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中共北京市委堅強領導下,團結奮進、勇毅前行,奮力推動新時代首都發展,為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北京篇章而不懈奮斗!

(責任編輯:石蘭蘭)

精彩圖片

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2023年1月15日 殷勇)

2023-01-28 13:36 來源:北京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