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重慶1月25日訊 據重慶統計局網站消息,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這一年,疫情突如其來,汛情歷史罕見,世情錯綜復雜。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重慶市上下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堅持“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發揮“三個作用”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要指示要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促進“一區兩群”協調發展,全市經濟呈現穩定向好態勢,高質量發展勢頭強勁。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全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002.79億元,比上年增長3.9%。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803.33億元,比上年增長4.7%;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9992.21億元,增長4.9%;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3207.25億元,增長2.9%。
農業生產保持穩定,生豬生產持續恢復
全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749.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0%。糧食生產平穩,糧食種植面積3004.6萬畝,比上年增長0.2%;糧食產量1081.4萬噸,增長0.6%。蔬菜生產持續發力,全年蔬菜產量2092.6萬噸,比上年增長4.2%。
全年生豬出欄1434.5萬頭,比上年下降3.1%,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6.6個百分點;家禽出欄22872.2萬只,增長2.0%;羊出欄449.7萬只,增長0.1%;牛出欄55.5萬頭,增長1.1%。年末生豬存欄1082.9萬頭,比上年增長17.5%;能繁母豬存欄109.3萬頭,增長23.9%。
工業生產穩定增長,新興動能拉動有力
全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8%。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0.6%,制造業增長6.4%,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1%。八大支柱產業持續復蘇,汽車、電子和材料產業對全市工業增長的拉動較大,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10.1%、13.9%和7.1%;裝備、醫藥、消費品產業和能源工業分別增長2.9%、4.5%、0.8%和0.9%。
全年高技術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13.3%和13.5%,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7.5和7.7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9.1%,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長2.2個百分點。高技術新興產品較快增長,智能手表、3D打印設備等電子產品產量分別比上年增長64.6%和28.3%;集成電路、液晶顯示屏、工業機器人等上游高技術產品分別增長34.9%、28.2%和24.6%。
服務業穩步恢復,現代服務業發展強勁
全年全市第三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9%,其中金融業增長3.9%。1―11月,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783.48億元,同比增長2.3%;實現營業利潤302.41億元,增長8.1%。
新型信息基礎設施能力不斷提升,全年全市新建開通5G基站3.9萬個,年末累計開通5G基站4.9萬個。信息服務業加快增長,1―11月,規模以上互聯網和相關服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22.6%和54.4%。電子商務交易活躍促進快遞需求增長,1―11月,全市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6.50億件,同比增長30.6%;快遞業務收入73.83億元,增長16.6%。
消費市場逐步回暖,網絡零售較快增長
全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787.20億元,比上年增長1.3%。按經營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0179.99億元,比上年增長1.0%;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607.21億元,增長3.7%。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10266.88億元,比上年增長1.6%;餐飲收入1520.32億元,下降0.2%。消費升級類商品較快增長,新能源汽車零售額比上年增長31.7%,快于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單位商品零售額增速29.7個百分點,體育娛樂用品類、可穿戴智能設備、智能手機分別增長19.6%、20.4%和6.2%。
全年全市限額以上商貿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零售額比上年增長45.0%,占限額以上商品零售額的比重提高到10.8%,對限額以上商品零售額增長的貢獻率為171.8%。
固定資產投資持續回升,社會領域和高技術產業投資增勢良好
全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3.9%。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比上年增長9.6%,工業投資增長5.8%,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2.0%。保障和改善民生投入加大,社會領域投資比上年增長8.5%,快于全部投資4.6個百分點。其中,教育、衛生、社會工作和居民服務投資分別增長12.4%、15.5%、40.0%和59.0%。
新動能投資貢獻持續增強,全年高技術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26.6%,快于全部投資22.7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占全部投資比重為8.4%,拉動全部投資增長1.8個百分點,增長貢獻率達46.9%。其中,高技術制造業投資比上年增長23.4%,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39.8%。以5G網絡、數據中心建設等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66.3%。
房地產供給總體平穩,商品房銷售面積實現增長
年末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積2.74億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2%,其中住宅施工面積1.82億平方米,下降1.2%。
全年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6143.47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0.6%,其中住宅銷售面積4814.49萬平方米,下降6.5%。商品房銷售額5071.34億元,比上年下降1.1%,其中住宅銷售額4293.18億元,下降3.7%。
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回落,工業生產者價格小幅下降
全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3%,低于上年2.7%的漲幅。分類別看,食品煙酒、教育文化和娛樂、醫療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務價格分別比上年上漲7.9%、1.8%、1.9%和2.7%;衣著、居住、交通和通信價格分別下降1.7%、0.5%和2.7%;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與上年持平。食品價格上漲10.3%,是推動CPI上漲的主要因素。其中,豬肉價格上漲51.6%,鮮菜價格上漲10.2%,糧食價格下降2.6%,鮮瓜果價格下降17.9%。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上漲0.7%。
全年全市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上年下降0.9%,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0.1%。
居民收入穩定增長,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繼續縮小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24元,比上年增長6.6%。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006元,比上年增長5.4%;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61元,增長8.1%。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為2.45,較上年縮小0.06。
全體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1678元,比上年增長4.4%。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6464元,比上年增長2.6%;農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4140元,增長7.8%。
總體來看,2020年重慶市抗疫斗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經濟運行逐季恢復、穩定轉好,“六穩”“六保”任務落實取得明顯成效,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經濟穩增長難度依然較大,重慶發展還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下階段,我們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堅持系統觀念,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奮力譜寫重慶高質量發展新篇章,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相關鏈接:31省區市2020年經濟“成績單”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