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蒙古科爾沁草原腹地北緯42度到45度,有一條世界黃金畜牧帶,這里的黃牛以膘情好、牛齡小、出肉率高、肉質細嫩著稱。
素有“黃牛之鄉”之稱的內蒙古通遼市就位于這條黃金畜牧帶上。而通遼市的內蒙古科爾沁牛業股份有限公司,其“科爾沁”品牌成為“中國馳名商標”,其產品遠銷中東、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成為北京奧運會、廣州亞運會和羽毛球湯尤杯等重大賽事及港澳地區牛肉特供商。
科爾沁牛業究竟“牛”在哪里?
養牛先種草。科爾沁牛業率先從源頭抓起,從傳統種植大玉米,改變為種植青貯玉米和紫花苜蓿為主的高蛋白飼料作物,并成立了科爾沁農機種植合作社和科爾沁肉牛養殖合作社,農牧民以土地流轉入社,農機種植統一管理、產品統一收購,保證飼料安全。目前,共流轉土地3萬畝,流轉草原2.1萬畝,3年內將完成10萬畝土地流轉,年產青貯飼料80萬噸至100萬噸,每畝多創收200元至300元,惠及2000多農牧戶。
科爾沁牛業通過“公司+基地+協會+經紀人+大戶帶農戶”“公司+金融機構+農戶”等模式為養殖戶提供發展資金和技術支持,解決農牧區賣牛難的問題。據悉,2016年帶動農戶總數達31763戶。自2010年開始為養殖戶提供貸款擔保,惠及2349個養殖戶66234頭牛,累計貸款24548.7萬元。
“科爾沁牛業經過20年的發展,打造了飼料種植、母牛繁育、育肥牛養殖、屠宰加工、牛肉制品生產、線上線下銷售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模式,生產規模達到年屠宰肉牛30萬頭,生產冷鮮、冷凍肉6萬噸。”科爾沁牛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和說。
此外,科爾沁牛業還投資6000多萬元從國外購置現代化農業機械,土地連片機械化作業使土地貢獻率在原有基礎上提高50%以上。引進以色列耐特菲姆滴灌技術,每塊土地配套智能氣象站和水分檢測儀實現智能控制,利用水肥一體化,將肥料均勻地輸送到作物根系,每畝青貯產量由原來的3噸提高到5噸。
“已建和在建萬頭肉牛養殖基地共8座,每個基地都建有標準化牛舍。”科爾沁牛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李峰介紹說,基地配套現代化大型飼喂設備TMR車,檢測每日飼料成分并存儲數據,保證飼料營養,提高生產效率。
科爾沁牛業還建立了HACCP食品安全質量控制體系,并集中引進了家畜自動跟蹤系統、自動分級系統、真空自動收集輸送系統、生產加工PLC全程控制系統四大系統和臥式放血等先進工藝,保證了產品的質量與衛生,
“我們產品類型多樣。”科爾沁牛業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部長鄭曉杰告訴記者,“針對‘80后’‘90后’‘00后’的生活習慣,我們開發了不同口味的微波產品,有牛米花等休閑零食類和牛腩飯等主食系列產品;針對家庭就餐,提供方便烹飪、便于調理的主廚牛排系列等產品。”
“我們著力推動農牧業現代化與綠色化深度融合,努力架起一座從草原到餐桌的世界橋梁。”李和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羅 霄)
(責任編輯:宋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