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7日在佛山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佛山市市長 白濤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23年工作回顧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全面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515”高質量發展目標任務,堅決扛起“經濟大市勇挑大梁”的政治責任,交出了一份來之不易的答卷。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13276億元、增長5%,成為全省第二個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3萬億元的城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6301億元、增長6.6%,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00.5億元、增長0.4%,經濟社會發展呈現穩中有進、回升向好的良好態勢。
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精準施策穩增長,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用好用足國家和省一攬子穩經濟政策和接續措施,及時出臺“促進穩增長實現開門紅18條”等系列政策,以“奔跑兔”的姿態全力以赴拼經濟、促發展。項目投資效能提升。加強重大工程投資統籌調度,546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超1600億元,達到年度計劃的133%。實施工業項目“益企投”,完成工業投資1509億元、增長31.8%,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提升至40%,其中工業技改投資892億元、增長33.7%,投資額居全省第一。深化重大產業項目審批代辦服務,推行“拿地即開工”改革,推動項目快審快批快建,廣東寧德邦普一體化新材料、星源材質華南新能源材料產業基地、黃金珠寶創新生態城等51個重大產業項目開工建設。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試點,基礎設施投資增長5.4%。獲批新增專項債券473億元并全部使用到位。消費市場持續恢復。實施促消費“五大行動”,打好“消費券+消費政策+促銷活動”組合拳,發放購車補貼、家電補貼及消費券1.9億元,精心組織開展“夜間消費節”等促消費活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34億元、增長3.7%。入選全國“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1]試點,三水獲評國家級縣域商業建設行動示范縣,東方廣場、千燈湖環宇城獲評省級示范特色步行街(商圈),“放心消費承諾”和“線下無理由退貨承諾”商家數量均位列全省第一,連續三年在全國百城消費者滿意度測評中排名全省第一。嶺南天地獲評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南風古灶獲評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陶瓷創意周、國潮音樂節、大地藝術節、疊滘龍船漂移等活動火爆出圈,帶動文旅消費熱潮,旅游收入、接待游客分別增長86.6%、65.6%。對外貿易穩步提質。開展“佛貨全球行”,支持企業“走出去”拓市場、搶訂單,與17個國家和地區雙邊貿易額突破百億元,家電出口額占全國比重保持十分之一,機械設備、鋰電池等高技術產品出口分別增長8.4%、8.5%。佛山首個綜合保稅區獲國務院批復落地,中國陶瓷產業總部基地、佛山國際貿易港獲批省級跨境電商產業園區。穩企惠企力度持續加大。出臺“激發企業活力63條”“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26條”等政策措施,新登記市場主體40.3萬戶、增長23.9%,市場主體總量達157.6萬戶、增長19.2%。深入開展服務企業“三走”行動[2]、“企業暖春行動”,建立解決企業歷史遺留問題專項工作機制。市級政策性金融工具幫助2.3萬家次企業解決融資1060億元,新增小微企業首貸戶8179戶,普惠小微貸款、制造業貸款分別增長26.3%、15.3%。
(二)高質量推進制造業當家,產業轉型升級提速增效。堅定不移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出臺高質量推進制造業當家行動方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預計突破1萬家,五區均入選全國工業百強區前50名,工業立市的根基和底盤更穩。招商引資成果豐碩。成立重點產業招商專班和重點地區駐點招商工作組,簽約引進1億元以上項目超500個,總投資超4000億元,其中10億元人民幣(或1億美元)以上重大產業項目100個。產業載體提質升級。“雙十園區”建設全面啟動,“一園一策”出臺十大創新引領型特色制造業園區專項扶持政策,云東海醫藥健康產業園成為全省唯一的藥品監管綜合改革先行區。佛北戰新產業園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大塘新材料產業園等核心起步區建設進入“快車道”。高明滄江工業園入選全國綠色工業園區。三水獲授全國唯一的中國食品飲料產業基地。新增拆除改造老舊工業園區1.25萬畝,累計完成16.47萬畝。供應工業用地1.68萬畝,連續兩年居全省第一。盤活批而未供土地2.08萬畝。戰新產業集群加速成型。舉辦中國氫能產業大會、中國安全應急產業大會等重大活動,美的庫卡智能制造科技園二期投產,順德機器人制造產業集群入選全國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南海氫能等4個產業集群[3]入選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寶塘新型儲能電站投運,是我國一次性建成最大的電網側獨立儲能電站。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深入推進。入選省級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新增國家“數字領航”企業1家、市級示范工廠25家,培育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試點11個,5741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占比達58%。廣州數據交易所(佛山)服務基地揭牌成立。質量強市建設再創佳績。質量工作考核連續五次獲評全省最高等次。新增制(修)訂國際、國家標準371項,企業標準“領跑者”數量連續三年居全國第一。全方位打造“有家就有佛山造”產業IP,品牌效應不斷擴大。現代服務業量質齊升。金融業增加值增長11.1%,千燈湖創投特色小鎮募集與投資資金規模超2000億元。新增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3家,獲評工業設計特色類國家服務型制造示范城市。佛山國際陸港、宜家佛山物流分撥中心等項目投入運營,佛山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成效居全國前列。獲評中國快遞示范城市。都市現代農業加快發展。舉辦首屆中國國際(佛山)預制菜產業大會,成立全省首家預制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農業龍頭企業總部經濟基地落戶,省白羽肉雞種業創新園竣工投產。10個產品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
(三)聚焦聚力科技創新,新舊動能加速轉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預計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長10%,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增加1600家、總數突破1萬家,全過程創新鏈加快構建。創新平臺建設持續發力。季華實驗室作為業主單位牽頭組織實施“璀璨行動”,獲批國家新型顯示技術創新中心顯示裝備平臺,二期園區交付使用并榮獲“魯班獎”。仙湖實驗室啟動建設國家能源氫能及氨氫融合新能源技術重點實驗室。藍橙實驗室獲批建設,成為全省首家依托民營企業組建的全國重點實驗室,我市實現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零”的突破。成立國家智能設計與數控技術創新中心佛山中心。佛山高新區、人才創新燈塔產業園建設取得新進展,三龍灣科技城三大片區協同創新、特色發展。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增強。實施科技型企業梯度培育工程,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9家、數量是上一年的三倍,新增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7家,遴選認定全市科技領軍企業100強,科技型中小企業總數達7010家。創新創業環境不斷優化。出臺“2+N”人才新政[4],搭建人才服務“一卡一區一園”[5],新增院士工作站4個、博士后科研工作平臺16個,引進領軍人才83名。成立知識產權轉移轉化聯盟,舉辦全國首個高價值專利成果轉移轉化大賽,國家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佛山基地、中國知識產權培訓中心(廣東佛山)實踐基地揭牌成立。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52.8件,國星光電榮獲中國專利金獎。成功創建全國版權示范城市。禪城、高明獲評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
(四)深度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三大動力”[6]持續增強。把握新階段大灣區建設重大機遇,牽引帶動全市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在全省推進大灣區建設考核中獲“優秀”等次,發展活力不斷迸發。開放合作走深走實。廣佛全域同城化扎實推進,“禪城—南海—荔灣”聯合創建國家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深圳科技園佛山科創園一期竣工,順深產業城核心區項目推進順利。成立佛港雙創天使基金,啟動共建香港(佛山)科創轉化合作區。出臺“支持外資高質量發展15條”,廣東自貿區佛山聯動發展區落地50項自貿區改革創新經驗。支持本土企業優化全球布局,新增對外投資項目增長65%,中方協議投資額增長232%。重點領域改革蹄疾步穩。堅持把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作為“一號改革工程”,迭代更新“益曬你”企業服務體系,獲評全國營商環境“十大最佳口碑地級市”。創新推行商事登記服務“隨時隨地辦”、企業開辦“一網通辦”,打造“一照通行”涉企審批服務改革2.0版。深化30個“一件事一次辦”主題集成服務,辦事流程環節、時限、跑動次數分別平均壓減58%、64%、84%。在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率先實現水電氣網報裝聯辦,在全省率先推行二手房“帶押過戶”新模式。完成國家政務服務標準化試點任務。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成效顯著,市屬企業資產總額、營業總收入、凈利潤分別增長18.9%、54.1%、51.9%,國家“雙百企業”“科改企業”[7]數量居全省地級市首位。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積極推進,累計完成連片產業用地整備2.43萬畝、集約農用地2.85萬畝。出臺支持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方案,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服務改革全面鋪開,農村集體資產全面實行網上競投,有效促進增值增收。高明入選國家級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區。“大市政”全鏈條運營管養模式[8] 深入推進,環境衛生管理質效持續提升。
(五)全力實施“百千萬工程”,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取得實效。以頭號工程的力度謀劃實施“百千萬工程”十大行動,聚力抓好城市品質提升“十件實事”,1個區、5個鎮、57個村入選全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縣鎮村,實現“一年開局起步”目標。強區促鎮帶村成效顯現。南海結對三水、順德結對高明緊密協作深入務實,市級財政落實結對協作資金10億元,一批跨區合作項目加快落地。出臺“千億鎮街”“億元村居”建設方案,19個鎮入選全國千強鎮,8個鎮街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千億元,經濟總量100億元以下的鎮有望減少至2個。城市面貌美麗蝶變。完成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建立城中村底圖數據庫,劃定中心城區十大重點統籌改造片區。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227個。“江河兩岸、沿路兩邊、高架橋下”環境整治成效明顯,綠化提升118萬平方米,整治石棉瓦房、鐵銹皮屋67萬平方米,拆除圍擋407公里,完成14條主要道路沿線共323公里綜合整治提升包保工作。交通網絡不斷完善。積極推進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規劃建設。地鐵3號線在建段、4號線加快建設,深南高鐵、廣州站至廣州南站聯絡線開工建設,佛山經廣州至東莞城際、地鐵11號線前期工作有序推進,廣珠廣茂聯絡線、官窯鐵路樞紐開通運營,廣湛高鐵佛山站初步設計獲批。出臺全國首部城市軌道交通協同立法法規。獲評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打通鳳翔大橋、廣三南路連接線等13條“斷頭路”,治理交通擁堵點46處。新增停車位12萬個,路內收費停車位全面完成智能化改造。順德水道航道擴能升級工程開工建設,高荷港碼頭開港,佛山港貨物吞吐量突破1億噸。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扎實推進鄉村建設行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新建成農村“四小園”[9] 7000個,所有行政村達到省定干凈整潔村標準。啟動建設鄉村振興綜合示范片,6條“百里芳華”示范帶精華段基本建成,“西江十里畫廊”入選省十大鄉村振興示范帶,第二、三批40個市級示范村完成建設,共同繪就“串點連線成片”鄉村美麗新圖景。南海入選全國首批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陳村鎮仙涌村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西樵鎮儒溪村、明城鎮明陽村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16個村居獲評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數量居全省第一。全面推進對口幫扶協作茂名、云浮工作,協同加速建設產業轉移合作園和“反向飛地”[10]。扎實開展對口支援西藏墨脫和新疆伽師、東西部協作貴州黔東南、對口合作黑龍江雙鴨山和湖南郴州、省內駐鎮幫鎮扶村工作。
(六)深入推進綠美佛山生態建設,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堅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開展綠美佛山生態建設“八大行動”,高質量發展的綠色本底不斷夯實。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持續加強。落實森林質量精準提升行動,完成林分優化2.8萬畝、森林撫育4.8萬畝。編制綠美江心島規劃,分類推進48個江心島綠化美化彩化,先行創建10個示范江心島。新建碧道183公里,打造秀麗湖庫20個、亮點河涌50條,東平河水軸線濱河景觀帶顯現雛形。新(改)建公園綠地290公頃,新增大型公園6個、山體公園3個、橋下空間公園14個、口袋公園55個,佛山植物園兩個植物專類園建成開放。金沙島國家濕地公園完成試點驗收考察,三水三江匯濕地列入省級重要濕地名錄。完成歷史礦山生態修復79公頃。污染防治攻堅扎實推進。深入實施全流域強統籌大兵團分層次治水,開展重點河庫水質改善攻堅,新(擴)建污水處理廠10個,新建(修復)污水管網935公里,改造提升養殖池塘13.9萬畝,55條黑臭水體消黑消臭,14個國考、省考斷面水質全部達標、優良率達92.9%。入選國家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全省首批水效領跑者城市。奇槎泵站工程、山根水利樞紐工程獲“大禹獎”[11]。深化大氣污染精細化管控,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持續向好,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提高到87.7%,PM_2.5濃度高水平達標。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達100%。“雙碳”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實施“碳達峰十三大行動”,7個主體入選全省首批碳達峰碳中和試點。新開工裝配式建筑718萬平方米,新增綠色建筑1890萬平方米。生活垃圾處置能力超過1.2萬噸/日,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達82萬噸/年,三水綠色工業服務項目、市醫療廢物處置項目(二期)建成投用。
(七)常抓不懈防范化解風險,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牢牢守住城市安全發展底線,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全國首批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城市運行安全保障有力。開展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啟動新一輪安全風險排查管控,生產安全事故數量下降14.8%,火災亡人數量創新低。成功抵御“蘇拉”等強臺風和“9·8”特大暴雨等極端天氣災害,實現防汛防澇“零死亡”、森林“零火災”。連續三年獲全省安全生產責任制和消防工作考核“優秀”等次。加強能源電力保供,23項主網工程、1642項配網工程建成投產,500千伏楚庭第二電源通道工程取得新進展。完成188家農貿市場升級改造,重要食品全過程溯源工作走在全國全省前列。入選全省藥品監管能力標準化建設試點。建設高標準農田7148畝,完成年度糧食生產目標任務,獲全省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優秀”等次。市物資儲備綜合基地建成使用。經濟金融風險有效防范化解。持續優化房地產調控政策,扎實推進保交樓工作,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穩妥處置房地產企業風險。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小額貸款公司等6類地方金融組織發展平穩,新發非法集資刑事案件數量、涉及投資人數實現“雙降”。社會治理能力持續提升。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嚴厲打擊整治突出違法犯罪,刑事警情和立案數分別下降8.7%、3.8%。實施信訪問題源頭治理三年攻堅行動,信訪事項一次性化解率達96%,信訪積案化解率達100%。設立全省首個農民工工資糾紛訴源治理工作站,建成全省首批30個工資權益保障服務站。成立全省首家金融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市企業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啟用。
(八)用情用力提升公共服務,民生福祉日益增進。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深入實施“十項民心工程”,全面完成十件民生實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6.86萬元、4.14萬元,收入比縮小至1.66:1,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進一步增強。基本民生保障底線有力兜牢。城鎮新增就業11.4萬人,國家公共就業服務能力提升示范項目扎實推進,在全省率先推出新增員工補貼,技能提升培訓7.4萬人次。企業職工人均基本養老金、最低生活保障分別提高至2879元/月、1200元/月。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實現“鎮村通”[12] 全覆蓋。居民醫保參保人數創新高,住院、大病保險年度最高支付限額分別提高至40萬元、70萬元以上。已登記備案養老機構97家、共有養老床位2.1萬張,星級養老機構占比率連續三年保持全省第一。順德入選全國首批醫養結合示范區,4個社區獲評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已登記備案托育機構235家,新增托位6200個,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5.3個。三水入選全國未成年人保護示范區。新增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2.1萬套、人才住房6151套,發放住房保障租賃補貼2.3萬戶,住房公積金租房提取額度、購房貸款額度進一步提高。居民消費價格保持總體穩定。修訂新市民積分制服務管理辦法,促進新市民安居樂業。教育質量穩步提升。新(改、擴)建公辦幼兒園和中小學43所,新增基礎教育公辦學位4萬個,五區均獲評省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入選首批國家市域產教聯合體,佛科院更名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順職院以“優秀”成績通過國家“雙高計劃”建設中期驗收,高明高級技工學校升格為技師學院。全市首所專門學校建成使用。市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排名全省第一。醫療衛生事業加快發展。新增三級醫院6家,建成互聯網醫院35家,市一醫院連續五年入選全國三級綜合醫院百強,市中醫院入選國家中醫特色重點醫院建設項目。成為省醫療服務價格試點城市。五區均獲評省健康促進區。為8萬名孕婦提供地中海貧血等疾病免費產前篩查,為7.7萬名婦女提供乳腺癌、宮頸癌免費篩查。深化疾控體系改革,新冠疫情防控實現平穩轉段。文化軟實力不斷增強。出臺非遺保護辦法,時隔三年重新舉辦“行通濟”、廣東非遺周暨佛山秋色巡游等重大民俗活動。九江龍舟入選中華體育文化優秀項目。佛山粵劇院新址落成。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實現所有行政村(社區)全覆蓋。舉辦功夫電影周、網絡視聽藝術周,參與出品的電影《白蛇傳·情》《鄧小平小道》獲中國電影華表獎,電視劇《珠江人家》在央視熱播。新(改)建社區體育公園 105個。打響佛山“西甲”足球聯賽品牌,入選全國首批群眾“三大球”精品賽事案例。佛山運動員參加杭州亞運會獲得2金3銀,參加省運會再創佳績。國防動員和雙擁共建深入開展,審計、統計、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婦女兒童、殘疾人、檔案方志、紅十字會、地震、氣象等工作取得新成績。
過去一年,我們扎實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著力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上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辦理市人大代表建議118件、市政協提案197件,辦復率100%。加強法治政府建設,修訂市政府工作規則,開展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和“十四五”規劃實施中期評估,全面推行“綜合查一次”聯合執法,連續四年獲法治廣東建設考評“優秀”等次。認真執行“一月三問”[13] 機制,深入開展“督、評、點、促”活動,加快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見效,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3項。從嚴從實抓好巡視、巡察、審計等發現問題整改。堅持政府帶頭過緊日子,非急需非剛性支出有效壓減。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堅決整治“四風”,落實“四下基層”[14] 要求,大興調查研究,推動全市政府系統形成真抓實干的良好氛圍。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我們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工作任務,能夠取得這些成績實屬不易。這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帶領下,全市干部群眾齊心協力、團結拼搏、共同奮斗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界人士,向中央、省駐佛山單位和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公安民警、消防救援隊伍指戰員,以及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佛山經濟社會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外部環境錯綜復雜,有效需求不足,社會預期偏弱,促消費、擴投資、穩外貿工作壓力較大,一些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經濟運行持續回升的基礎還不牢固;科技創新能力滯后于產業發展,新興產業尚未成長為支柱力量,產業形態亟待優化;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創新性工作不多,對內對外開放合作水平有待提升;發展不平衡不協調問題依然突出,城市規劃建設管理較為粗放,優質公共服務布局不夠均衡,市域統籌力度需進一步加大;生態環境質量有待持續改善,綠色低碳發展任重道遠;化解房地產、安全生產等風險隱患任務繁重,財政收支運行處于緊平衡狀態,基層“三保”壓力加大;政府自身建設還存在薄弱環節,一些干部干事創業、擔當作為的精氣神不足,政府服務效能還需持續提升。對此,我們要增強憂患意識,采取有力措施應對和解決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