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在民營經濟重鎮福建省泉州市調研了解到,面對多重沖擊,今年前7個月,泉州民間投資逆勢增長2.3%,金額超千億元。自2020年以來,泉州民間投資年均增長8.8%。
今年7月底,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泉州促進民間投資的做法受到肯定,被認為是地方探索的值得復制推廣的促進民間投資的典型經驗之一。
泉州是我國重要輕工業品生產和出口基地,擁有紡織服裝、鞋業、機械裝備、建材家居、食品飲料等9大千億產業集群,市場主體以民營企業為主,產業機構以傳統產業為主,外貿依存度高。記者調查發現,面對近年來國內市場競爭加劇,外貿出口萎縮,部分產業轉移東南亞等沖擊,在黨委政府引導下,以創新轉型驅動,激發民間投資內生動力,不少民營企業持續加大技術改造、創新研發等投資,搶占價值鏈中高端,危中尋機,逆勢突圍;以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為抓手,破解長期存在的工、貿、居功能區混雜,城鎮化長期滯后于工業化等難題,形成規模化、集約化優勢,撬動了新一輪民間投資,形成新的競爭優勢。
民間投資逆勢增長,彰顯民營經濟韌性和活力。采訪中,不少民營企業負責人提出,堅守實業,堅定實業投資不動搖,創新轉型推動高質量發展,前景廣闊。
“規模化、集群化 標準化”撬動新一輪民間投資
泉州民營經濟從“村村點火”的鄉村工業化起步,發展形成紡織服裝、石油化工、機械裝備、食品飲料等9大千億產業集群,民營企業42萬多家,年工業總產值超2萬億元。記者調研發現,一方面,大量中小民營企業分散在各村(社區),工、貿、居功能區混雜,工業用地碎片化,不少用地利用率低甚至閑置;另一方面,龍頭企業、專精特新企業、高科技企業等有較大增資擴產用地需求,長期形成的產業集群優勢也亟待通過高標準產業園區建設釋放。
2021年底以來,泉州黨委政府因勢利導,通過示范帶動,政策扶持,以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為抓手,激發民營企業逆周期投資內生動力,推動民營企業危中尋機轉型升級。
“通過收集企業稅收、用電、用地面積等數據,繪制出畝均產值、稅收、能耗圖表,全市工業用地存量40萬畝,可盤活閑置用地1.12萬畝,可盤活低效用地5.93萬畝;由點及面、連片開發,每年推動萬畝以上用地改造,年均建成廠房面積1000萬平方米,年拉動工業投資1000億元以上。”泉州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說。
走進泉州鯉城高新技術開發區,不時可見道路兩旁吊塔林立,一排排新建廠房拔地而起。在福建省火炬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火炬紫華園區工地,記者看到,兩棟4層的廠房、一棟13層的宿舍樓已經封頂。公司項目部負責人告訴記者,園區占地68畝,是公司的第四個廠區,總投資8億元,今年以來購置新設備已投入上億元。
在這家企業周邊,記者看到多個標準化工業園區正在建設,既有國企投資建設的園區,也有民營龍頭企業在原有廠區內擴建增產。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于璐婷介紹說,此前高新區1畝工業用地容積率1.38,推進園區標準化建設后,容積率提升到2.5以上,龍頭企業在完善產業規劃前提下,可以在自家廠區內新建廠房及配套設施,新建廠房可自用,也可招商出租,但是招商項目政府要把關,確保符合產業園區規劃,形成產業聚集效應,政府配套規劃建設學校、醫院、酒店、公園等,產城融合格局正在形成。
發揮政策扶持作用。泉州市發展改革委主任廖良結介紹,允許企業在符合城市和產業發展規劃、不改變原用途情形下,增加用地容積率,且不再增收土地款;市縣兩級安排6.8億元財政資金,對新搬進園區企業給予投資額20%、最高500萬元的新購置設備補貼,免除入園企業首年租金等。
探索形式多樣化園區建設模式。記者調查發現,泉州在推進工業園區標準化中不盲目上項目、搞大投資,而是著眼于做大既有產業集群,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支持本地龍頭企業做鏈主、建園區、引配套,推動上下游企業入駐,釋放產業集群優勢;對于近3年年均納稅超過1500萬元的專精特新企業,也單獨供地建小微園區,扶持其發展壯大;對于分散在鄉村的中小企業,探索政府建園出租、為中小企業聯合供地、異地置換等形式,通過完善園區水電氣、通訊網絡、物流倉儲、原材料集采、員工共享等服務,吸引更多企業入駐園區。
目前,泉州正著力建設百個園區標準化建設項目,入園企業中本地民營企業占80%以上,規上企業入園率超過40%。
加大研發技改 重塑核心競爭力
泉州產業基礎以輕工業和傳統制造業為主,市場競爭激烈。記者調研發現,以國內消費升級為契機,泉州傳統產業近年來持續加大研發創新投入,加快技改,推進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重塑競爭優勢。
“民企技改等創新研發投資持續多年穩步增長,占工業投資總額超七成,今年上半年,民企技改等創新投入增長5.3%,成為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增強競爭力的有效途徑。”泉州市工信局副局長陳傳芳說。
去年以來,泉州天嬌婦幼衛生用品有限公司投入1.3億元進行設備更新,打造高標準凈化車間,投入智能化、數字化生產線等。“投入2680萬元建設數字化車間,5G視覺檢測、裝箱、貼碼、堆垛等全部在自動化生產線完成,工人減少15%,效率提升18%。”公司副總經理白鵬林說。
近年來,婦幼衛生用品行業產能過剩凸顯,但談到未來發展,企業仍然充滿信心。“每年有約400億元的市場體量,成人紙尿褲市場正在興起,企業持續加大研發創新,就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搶得先機。”白鵬林告訴記者,近年來企業營收持續增長,今年上半年增長10%。
記者采訪發現,面對國內外多重沖擊,民營企業創新主體意識增強,以創新驅動轉型升級提升競爭力成為越來越多企業家的共識。擁有超過26萬市場主體的晉江,近3年來全社會研發投入每年增長25%左右,高新技術企業相較于5年前增長3倍多,達到677家,其中絕大多數是傳統制造業企業。泉州市工信局負責人告訴記者,2022年全市進口700多億元,今年1至7月進口374.5億元,其中占大頭的是采購國外先進設備等技改類民間投資。
研發創新增投入 轉型升級前景廣
記者調研發現,面對國內外多重沖擊,民間投資結構也在發生變化,房地產投資、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占比下降,房地產投資從20%左右下降到10%左右,工業投資包括廠房、設備、研發創新等投入占60%以上,盲目擴張賺快錢、貪大求全增產能的投資明顯減少,民間投資更加理性,更多是內涵式擴張,加大研發創新,發力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等領域,提質增效,轉型升級。
“近年來,民營企業投資更為理性,把錢花在刀刃上,投幾百萬元和科研院所合作攻克生產線上的難題,改造一條生產線,也能有不錯的收益。”晉江市工信局局長林永紅說。
今年以來,福建省向興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國內外訂單增加20%左右,持續多年保持增長,這家面料廠的主要客戶是國內外知名運動鞋服品牌,公司染整事業部總經理吳灶生說,面對多重沖擊,企業將發力點放在完善產業鏈條和提升自主研發能力上,始終緊跟客戶多樣化需求。“國內外客戶對面料可降解、可回收等環保要求越來越高,對防曬、除菌、防水等功能性需求日趨多樣,只有不斷投入研發創新,才能持續保持競爭力。”
采訪中,不少民營企業家對當前形勢和未來發展持樂觀態度。福建匹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許景南說,民營企業是在不斷經受市場風浪中成長起來,長期積累的品牌、品質、渠道、產業鏈等優勢無可替代;從外銷看,歐美市場萎縮但新興國家市場需求在增加;從國內市場看,消費升級,需求更加多樣化,帶來更多機遇。企業要積極應變,打造更多“獨門絕技”,搶占價值鏈中高端,鞏固搬不走的中國制造優勢。
(本報記者鄭良 龐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