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福利50集在线看,2023国产精品啪啪视频,一级a性色生活片久久毛片,国产91三级精选国产

云浮市政府工作報告(2022年1月12日 李慶新)

2022-03-25 16:20 來源:云浮市政府網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石蘭蘭)

云浮市政府工作報告(2022年1月12日 李慶新)

2022年03月25日 16:20   來源:云浮市政府網   

  ——2022年1月12日在云浮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

  云浮市市長 李慶新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過去五年工作回顧

  過去五年,是我們攻堅克難、砥礪奮進的五年。面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影響的復雜形勢,市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緊扣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按照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積極應對挑戰、奮力攻堅克難,科學統籌經濟社會發展,較好地完成市六屆人大確定的目標任務,實現了“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和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市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向前邁進一大步。

  過去五年,是產業加快提質升級、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五年。2020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突破千億大關,初步預計,五年年均(下同)增長5.6%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5.14%;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7.9%。農業經濟持續增長,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年均增長6.9%;獲批建設2個國家級、15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工業經濟加快發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4.5%;新增A股上市企業1家。建成5個省級產業轉移工業園,獲批建設廣東金屬智造科技產業園、省市共建信創產業園等一批特色專業園區。獲評石材、不銹鋼制品2個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第三產業穩步發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6%。成功創建1個國家級、4個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

  過去五年,是打好打贏三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五年。脫貧攻堅任務全面完成,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4萬戶11.13萬人全部脫貧,105條省定貧困村全部出列。污染防治成效明顯,空氣質量優良率每年保持在94%以上,西江云浮段水質常年保持Ⅱ類及以上。完成422公里中小河流治理任務,55個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實現全覆蓋。著力防范化解各類重大風險,政府隱性債務全面清零,農合機構全面改制組建農商行,P2P網貸分支機構全面清退,安全生產、消防安全形勢穩定,應急管理、防災減災救災能力不斷提升,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過去五年,是生態優勢更加凸顯、發展底色更加鮮明的五年。連續兩年蟬聯北部生態發展區綠色發展指數第1名。成功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全市森林覆蓋率達68.13%。羅定金銀湖、郁南大河2個國家濕地公園通過驗收。建成綠美古樹鄉村2條、南粵森林人家5家。建成石材廢渣資源綜合利用項目14個,172家工業企業完成清潔生產審核,石材、不銹鋼制品、水泥、硫化工等傳統產業加快綠色轉型。

  過去五年,是城鄉建設扎實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明顯加快的五年。城鄉交通體系不斷完善,汕湛、云茂等5條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全市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423公里。西江航道云浮段全線擴能升級至3000噸級,建成廣州云浮國際物流港。鄉村產業支撐力更強,新增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8個,省級專業鎮17個,5個鎮獲批建設全國農業產業強鎮。農村人居環境持續優化,自然村基本達到干凈整潔村標準,農村客運實現“村村通”。美麗圩鎮建設列入全省重大改革試點。土地保護和利用成效顯著,累計墾造水田2.35萬畝、拆舊復墾1.16萬畝。高標準通過國家衛生城市復審,中心城區浩林西路、東方路等11條瓶頸路實現貫通,市體育公園一期、21個社區體育公園建成投入使用,16個城鎮老舊小區完成改造,羅定、新興、郁南等縣城城區加快擴容提質。

  過去五年,是改革創新持續深化、發展活力顯著增強的五年。現代農業、先進能源2個省實驗室云浮分中心加快建設。獲批建設1個國家級、4個省級農業科技園區。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從39家增至12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從44家增至125家。政務服務持續優化,高頻事項與廣州等11個省內地市、廣西梧州實現跨域通辦。“粵省事”注冊人數280萬,“粵商通”注冊使用率全省率先實現100%。落實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以來,累計減稅降費超37億元。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全面完成,羅定市、郁南縣成為全國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持續深化,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得到緩解。

  過去五年,是共建共治共享深入推進、平安云浮建設更有成效的五年。慎終如始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堅決筑牢外防內控的云浮防線,為戰疫全局貢獻了“零發”金字招牌。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建設深入推進。違法犯罪警情5年累計下降43.1%,調解各類矛盾糾紛4萬多宗,成功率達98.7%。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建成市縣鎮村四級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1040個,云浮市(云城區)獲評廣東省雙擁模范城(區)。

  過去五年,是社會事業加快發展、民生福祉不斷增進的五年。全力辦好十件民生實事,民生類支出占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保持在70%以上。成功創建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市。廣東藥科大學云浮校區僅用兩年時間建成開學,云浮技師學院成功升格。建成中小學校19所,新增學位6.39萬個。建成市婦幼保健院新住院大樓等8個市重點項目,3間鎮衛生院升級縣第二人民醫院,22間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563個村衛生站規范化建設全面完成。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通過復審。引進基層醫療衛生特殊緊缺人才1106人。“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累計培訓14萬人次,新增城鎮就業超10萬人。建成166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我市入選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市。新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個、國家級非遺項目1個。

  過去五年,是政府自身建設不斷加強、行政效能有力提升的五年。堅定不移貫徹全面從嚴治黨各項要求,全面抓好意識形態工作。縱深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法治政府建設深入推進。堅持向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工作,向市政協通報情況,辦理省市人大建議659件、政協提案881件。制定實施政府規章7部。我市獲全國“七五”普法中期先進城市稱號。深化政府領域廉政風險防控,審計監督全覆蓋工作深入推進,“清廉云浮”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同時,統計、信訪、人防、地震、氣象、供銷、紅十字、貿促、民族宗教、工青婦、殘疾人以及駐市外機構等工作取得新成績。

  各位代表!剛剛過去的2021年,是我市奮進“十四五”、啟航新征程的開局之年。這一年,我們隆重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縱深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加快模范機關創建,按照市委“一二三四五六”的思路舉措,加快融灣進程,聚力“雙統籌”、奪取“雙勝利”,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經濟發展取得新成績。預計2021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90億元,增長8%;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4.2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1%。“三大抓手”驅動新發展。堅持把園區經濟、鎮域經濟、資源經濟一體統籌、整體推進,“三大抓手”成為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預計5個省級產業園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鎮域發展活力持續激發,資源優勢逐步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產業升級激發新動能。金屬智造、氫能、生物醫藥等綠色工業提速發展。獲批建設2個省市共建生物醫藥產業園。華潤西江發電廠項目加快建設,云浮水源山抽水蓄能電站、云河發電公司天然氣熱電聯產等能源項目扎實推進。生態建設形成新優勢。全年完成造林3.35萬畝。建成碧道137公里,“一廊三帶”生態碧道建設格局初步形成。重大水利工程穩步推進,廣東省西江干流(云浮段)治理工程加快建設,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前期工作扎實推進。民生事業實現新突破。廣東云浮中醫藥職業學院建成招生,羅定職業技術學院西校區投入使用,佛云學校、鯤鵬小學等建成開學。市人民醫院納入廣東省高水平醫院建設單位。農村集中供水基本實現全覆蓋。糧食安全、“菜籃子”考核獲優秀等次。就業、養老、托幼、社保、住房等民生事業加快發展。

  各位代表!五年砥礪奮進,五年艱辛探索,五年春華秋實!過去五年,我們遇到的困難前所未有,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科學決策的結果,是全市干部群眾團結拼搏、乘勢而上、接續奮斗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向駐云部隊官兵,向所有關心支持云浮發展的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云浮還面臨很多問題和不足。市第七次黨代會指出,云浮最大的市情是欠發達地區,最現實的問題是財政實力弱,最緊迫的問題是民生欠賬多,最核心的問題是干部思想不夠解放,最關鍵的問題是高層次人才缺乏。具體表現在:GDP總量小,占全省的比重不到1%,人均GDP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48%、全國平均水平的58%;“鏈主”企業缺乏,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偏少,產業集群發展效應不明顯;鎮域之間人口規模、發展程度差距大,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城市建設滯后,一些主干道多年仍未貫通,中心城區城市功能還很不完善,城不城、村不村的問題依然突出,全市城鎮化率僅43.77%;行政審批效率不夠高,企業和群眾辦事難問題還未得到根本解決,優化營商環境仍需久久為功;義務教育優質學位不足,“三甲”醫院輻射帶動作用不強,重點領域民生事業發展與人民群眾需求還有較大差距;全市僅有博士研究生115人、正高級職稱人才231人、高技能人才5.9萬人,高層次人才匱乏;一些干部干事創業、銳意進取、持續攻堅的勁頭不足,不想為、不敢為、不善為甚至亂作為的問題依然存在,政府作風建設還需進一步加強。對于這些問題,我們必須高度警醒,以更堅定的決心、更堅決的態度、更有力的舉措,盡最大努力予以解決。

  今后五年的目標任務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踐行“兩個維護”,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發展和安全,以推進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按照市委“一二三四五六”的思路舉措,以“打造粵北生態發展新高地、建設高質量發展的美麗云浮”為目標,緊扣“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和“抓經濟發展就要抓財政”兩條主線,聚焦園區經濟、鎮域經濟、資源經濟“三大抓手”,做大做強經濟總量和財政實力,全面補齊民生短板,團結一心、勇毅前行,共同創造和諧、富裕、平安、健康、文明、綠色的高品質生活,為助力廣東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作出云浮新貢獻、彰顯云浮新擔當。

  結合我市“十四五”規劃,按照市第七次黨代會的部署要求,明確今后五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GDP年均增長7%,經濟總量在全省前移進位,人均GDP進入全省“上半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9.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6%,外貿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農林牧漁業總產值、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工業技改投資、清潔能源開發利用等5個指標實現翻一番;產業發展取得重大突破,成功打造金屬智造、綠色建材、現代農業3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建成一批百億級工業園區;綠色發展取得重大成效,綠道、碧道、驛道“道道相通”,山脈、水脈、文脈“脈脈相融”,全市森林覆蓋率提高到68.6%以上;政府自身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法治政府、廉潔政府、數字政府建設深入推進;發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民生,人民生活更加和美幸福。

  要把美好藍圖變成現實,我們必須錨定目標、突出重點、集中精力、狠抓落實,切實立起六個“新標桿”,奮力走好新時代趕考之路。

  一是必須立起從嚴治政新標桿。全面加強政府系統黨的建設,從講政治的高度狠抓各項工作落實。深入踐行市委“五個帶頭”“六個堅守”,著力加強政府作風建設,堅持重實干、強執行、抓落實,堅決破除甘居人后、小進則滿的慣性思維,摒棄“等靠要、推拖慢”等不良習氣,主動對標最高最好最優,以過硬作風推動各項工作爭先進位、爭創一流。

  二是必須立起高質量發展新標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綠色發展不動搖,堅持工業立市不動搖,牢固樹立“抓經濟發展就要抓財政”的鮮明導向,牢牢把握園區經濟、鎮域經濟、資源經濟“三大抓手”,引領產業轉型升級,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促進“兩山”有效轉化,著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三是必須立起東融灣區新標桿。找準定位、發揮優勢、借勢破局,全力打造高水平聯通的“東融示范”。發揮交通融灣先行作用,謀劃推動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打造多層次、一體化的東融西聯交通樞紐中心,云浮橋頭堡節點城市作用更加彰顯;主動參與灣區產業鏈分工,招引十億級項目50個以上,加快建成灣區先進制造業的核心配套區;推動15項以上重大科技成果在云浮落地轉化,科技創新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更加凸顯;深入對接灣區經貿規則,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數字政府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縱深推進;持續擦亮禪文化、石文化、南江文化“三大品牌”,建成4A級景區5家以上,5A級景區實現“零”的突破,大灣區旅游目的地初步建成,云浮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入“雙區”和兩個合作區。

  四是必須立起區域協調發展新標桿。優化功能布局,市、縣、鎮、村協同發展。全面提升中心城區首位度,城市綜合競爭力顯著增強,全市城鎮化率達到50%以上。推動縣域、鎮域經濟“雙輪驅動”,到2026年,5個縣城鎮、22個中心鎮分類創建為農業大鎮、工業重鎮、商貿強鎮、文旅名鎮;支持衛星鎮結合自身稟賦提檔升級,打造一批特色小鎮。堅持以鎮帶村、以點帶面,引領帶動鄉村振興取得戰略性成果,區域城鄉深度融合的發展格局加快形成。

  五是必須立起改革創新新標桿。持續向改革要動力,向創新要活力。深化國企國資改革,組建云浮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集團,國有經濟競爭力不斷提升。農村土地制度、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深入推進,供銷社“三位一體”綜合合作試點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成功創建國家高新區,力爭實現高新技術企業總量翻一番,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95家以上,R&D經費投入占GDP的比重達到1.1%以上。做大做強地方法人銀行,引進優質金融機構,打造普惠金融主力軍。新增上市企業5家以上。大力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全力創建國家中醫藥產業發展試驗區。

  六是必須立起從優惠民新標桿。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在發展中不斷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實施鎮域中小學布局調整,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新增學位6.47萬個,支持一批普通高中提質創優,加快打造“廣東技工教育示范市”;3家縣級醫院納入全省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百縣”工程,城鄉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不斷提高;“大救助”“大養老”“大兒童保障”“大慈善”“大社會治理”體系加快建立,多層次全覆蓋的兜底保障網絡更加完善,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各位代表!乘風破浪潮頭立,揚帆起航正當時!只要我們下定決心,堅定信心,一步一個腳印、一年一個臺階,一張藍圖干到底,就一定能夠戰勝各種困難,譜寫建設高質量發展的美麗云浮新篇章!

  2022年工作安排

  2022年是新一屆政府的開局之年,我們將迎來黨的二十大隆重召開。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義非常重大。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歷次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省委十二屆十五次全會、市第七次黨代會和市委七屆一次、二次全會精神,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要實現上述目標,必須聚焦“三大抓手”“三大關鍵”“三大領域”“三大建設”,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聚焦園區經濟、鎮域經濟、資源經濟“三大抓手”攻堅發力,全力拓展云浮經濟發展新路徑

  (一)堅定不移做強園區經濟,全力推動工業增量提質。

  大力培育千億級產業集群。聚焦金屬智造、綠色建材、現代農業等優勢產業,加大發展和扶持力度,著力打造產業“單打冠軍”。全力培育千億級金屬智造產業集群。加快廣東金屬智造科技產業園建設,以綠色鋼鐵、鋁業制造為龍頭,加快引進先進裝備、汽車零配件制造等上下游企業,持續壯大不銹鋼制品產業,大力發展金屬回收、汽車拆解等配套項目,推動金屬智造產業跨越式發展。全力培育千億級綠色建材產業集群。布局打造“千億石材產業園”,組建云浮市石材產業發展中心,謀劃建設石材展示中心,促進石材產業壯大規模、轉型升級。以石材產業為核心,一體發展建筑用石、機制砂、水泥預制品、裝配式建筑等關聯產業,推動綠色建材產業集聚成勢。全力培育千億級現代農業產業集群。高標準推進2個國家級、15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年內新增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個。以溫氏集團為龍頭,推動現代農業向精深加工、電商物流、冷鏈倉儲、種業產業、生物制藥、農牧裝備制造等全產業鏈延伸,促進一產接二連三,打造三產融合的典型示范。

  大力打造百億級工業園區。充分用好對口幫扶政策,加快完善佛山對口幫扶云浮產業園區建設和管理體制,持續推動云城健康醫藥產業園、云安循環經濟工業園、羅定雙東環保工業園、新興新成工業園、郁南化工產業園擴容提質。加強土地收儲,今年每個園區新增儲備用地800畝以上。加快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活配套。深入實施園區產值倍增、主導產業培育提升計劃,力爭年內新增1個百億級工業園區、1個省特色產業園。

  大力引育十億級鏈主企業。全面落實“鏈長制”,以鏈長強鏈主延鏈條,加快培育一批十億級鏈主企業。按照“產業帶動強、投資強度大、財稅貢獻多、能耗強度低、生態效益優、科技含量高”的原則,緊盯世界和全國500強、行業領軍企業招大引強,加快引育一批新鏈主。聚焦產業鏈招商,推動建成一批、開工一批、儲備一批、在談一批,實現重點項目滾動接續。加快建立“1+5+X”協調推進機制,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服務圍繞項目轉,推動大企業“頂天立地”、小企業“鋪天蓋地”。

  大力提升創新發展能力。加快創建國家高新區,支持新興新成工業園創建省級高新區。加快2個省實驗室云浮分中心、藥用資源種質庫等重大創新平臺建設。扎實推進1個國家級、4個省級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加快建設質量強市。年內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5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25家以上。深化產學研合作,加強與灣區創新資源對接,推動重大科技成果在云浮落地轉化。

  (二)堅定不移做大鎮域經濟,全力推動強鎮興村富民。

  加快發展特色產業。堅持規劃先行,按照“宜商則商、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游則游”原則,分類指導、分類考核,促進鎮街特色化、差異化發展。建強“一村一品”,促進集品為業,年內新增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1個,省級專業鎮2個、專業村30個。有效聯結各鎮優勢特色產業,支持有條件的鎮街規劃建設產業集聚發展區,促進農村居民就地就近就便就業。

  加快推進放權賦能。堅持“下沉、賦權、增效”工作導向,推動“1+N”政策體系落地落實。按照“基層需要什么、我們能做什么”的原則,成熟一項、下放一項,精準有序下放鎮街發展迫切需要的縣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賦予鎮街更多發展自主權。創新鎮級財稅管理和獎補激勵機制,支持探索鎮屬企業組建和發展模式,賦予鎮街更多財政共享權。用好“三支一扶”等人才引育機制,加快實現一村一大學生,著力優化基層人才隊伍結構,真正實現人往基層走、錢往基層投、政策往基層傾斜,全面激發鎮域經濟發展活力。

  加快完善公共配套。堅持縣、鎮、村三級一體統籌、有效銜接,持續提升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水平。完善通鎮達村便捷交通網,加快推進環圩鎮道路建設,今年完成農村公路和村道安防建設140公里、危橋改造20座。鞏固農村集中供水全覆蓋攻堅成果,切實保障農村飲水安全。大力推進公共服務設施提標擴面、環境衛生設施提級擴能、市政公用設施提檔升級,推動教育醫療、文化體育、養老托幼等公共服務資源向中心鎮布局,提升鎮域承載力和吸引力。

  加快推進鄉村振興。借力駐鎮幫鎮扶村,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圍繞“農業高質高效、農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目標,因地制宜布局引進一批中小微企業,培育發展田頭冷鏈、數字農業、農村電商、鄉村旅游等新業態,著力構建以鎮帶村、以村促鎮的產業聯動發展格局。統籌推進美麗圩鎮和美麗鄉村創建工作,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辦好“十大美麗鄉村”評選活動。加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力度,創新聯農帶農模式,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三)堅定不移做優資源經濟,全力推動“兩山”有效轉化。

  大力發展礦產資源經濟。科學規劃礦產資源開發布局,有序推進綠色礦業發展。按照規模化、集約化、智能化發展要求,推動硫鐵礦、石料等礦產資源產業轉型升級。大力引進大型優質礦產企業,支持礦產開采、提煉加工、物流倉儲、礦山基建、先進裝備等一體化發展,加快構建全產業鏈。堅持高效開發和生態修復并進,探索建立“礦督”制度,督促企業落實“礦長制”“場長制”,著力打造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

  大力發展綠色能源經濟。加快華潤西江發電廠項目建設,確保2023年建成投產。推動云浮水源山抽水蓄能電站、云河發電公司天然氣熱電聯產等項目盡快動工。加快氫能終端產品市場化進程,支持氫能產業提速發展。合理布局風能、光能、水能、氫能等綠色能源,著力打造大灣區綠色能源供應基地。

  大力發展林下經濟。依托豐富的林業資源,因地制宜發展林下種植、林產品采集、森林康養、生態旅游等產業。發揮南藥資源優勢,大力推進省中藥材產業化種植基地建設,做優做強南藥產業。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品種選育,創建省級林下經濟示范基地1家。新增南粵森林人家2家。

  大力發展水資源經濟。統籌推進水經濟、水生態、水安全。加快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高度統一。用好西江黃金水道,依法治理、整合、提升57個航運碼頭,規劃建設“一江四港區”,帶動臨港經濟、現代物流業加快發展。

  大力發展土地資源經濟。加強土地資源統籌布局,完成3500畝批而未供、1200畝閑置土地處置工作,今年計劃收儲土地2萬畝。做好中心城區征收土地及拆遷補償安置工作,妥善解決留用地、回遷地等歷史遺留問題。盤活土地資源和用地指標,大力推進墾造水田、拆舊復墾。加強土地指標管控,強化工業項目用地保障,把有限的資源用在刀刃上。科學謀劃、適度超前做好規劃修編調整。積極推廣“點狀供地”模式,著力解決鎮村用地難問題。建立用地績效評估機制,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益。

  二、聚焦發展動力、發展底色、發展保障“三大關鍵”攻堅發力,全力推動發展更有效率、更可持續、更加安全

  (一)堅定不移擴投資促消費穩外貿,全力增強高質量發展動力。

  持續擴大有效投資。聚焦交通、產業、新基建等三大重點領域,力爭今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超500億元。推動深南高鐵、廣佛肇云高速、國道324改線等重大交通項目年內盡快動工,謀劃推動“三個站場”建設,加快云浮機場前期工作,深度融入大灣區1小時交通圈。加快廣梧高速云浮西互通立交(西出口)、東部快線、新城快線二期等項目建設,不斷完善市內互聯互通交通網。聚焦83個市重點產業項目,推動微容電子二期等10個項目建成投產,確保新興鳳鋁等30個項目年內開工。抓好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今年新建5G基站2000個以上,加快城市智慧停車平臺和電動汽車智慧充電樁建設。圍繞智慧能源、智慧教育、智慧醫療等領域,全力拓展新基建應用場景。

  全面釋放消費潛力。穩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穩定傳統消費,推動城市消費載體提檔升級。支持中心城區、縣城城市綜合體開展品牌招商,打造高品質特色商圈。培育發展優質限額以上商貿企業,力爭全年新增30家。大力發展展會經濟、總部經濟。充分挖掘釋放電影消費潛力,加快城市影院建設。抓好“菜籃子”“米袋子”“果盤子”工程建設,支持發展預制菜等農副產品深加工,著力打造大灣區農副產品供給地。創建一批精品民宿、鄉村旅游和紅色旅游精品線路,辦好石文化節、南藥產業大會、無核黃皮節、稻米節、番薯節、鄉村旅游季、大金山山地馬拉松等品牌活動。加快發展農村電商,今年力爭打造10個電商示范鎮。創建一批家政服務示范基地,培育一批省級粵菜名店,釋放服務消費新潛力。

  穩步推動外貿增長。深入實施貿易高質量發展“十大工程”,加快2個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建設,積極擴大不銹鋼(鋁)制品、石材制品、貴金屬出口。支持企業參加廣交會、粵貿全球等各類展會。持續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推動肉桂、石材荒料、石材制品等“云貨回流”。深化出口直裝、進口直提監管模式,推動“灣區一港通”“組合港”通關模式年內落地見效。加大外貿綜合服務企業信用培育力度,力爭全年高級認證企業(AEO)達25家。加快建設中國(云浮)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云浮新區保稅物流中心,增創貿易競爭新優勢。

  (二)堅定不移厚植生態優勢,全力擦亮高質量發展底色。

  鞏固提升污染防治成果。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為契機,加快健全環境保護長效機制,鞏固提升整改成效。加強大氣污染防治,推進重點行業清潔排放改造,空氣質量優良率完成省下達的目標任務。實施水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確保國控、省控斷面水質持續穩定達標。推進生活污水處理廠擴容提標,加快污水管網規劃建設,中心城區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提高到35%。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強化飲用水源地保護。全面實施廣東省西江干流(云浮段)治理工程。統籌推進中小河流綜合治理,完成8宗中小水庫除險加固任務。加快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和垃圾處置設施建設,力爭2個循環經濟環保項目年內動工。

  大力推進綠色低碳轉型。正確認識和把握碳達峰碳中和,充分考慮能源結構、產業結構等地方實際,不盲目搞“碳沖鋒”、運動式“減碳”。發揮節能審查源頭控制作用,有序淘汰落后產能,大力引進低能耗高產出的優質項目,讓有限的能耗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探索推進碳匯交易。深入實施園區循環化改造提升工程,引導企業清潔生產,提高石材、水泥、硫化工、陶瓷等產業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深入實施“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戰略,今年推動50家不銹鋼制品、石材機械等企業數字化轉型,著力打造一批工業互聯網標桿企業。加快發展數字農業、智慧農業。鼓勵綠色辦公、綠色出行、綠色消費,讓綠色低碳引領生活新風尚。

  全面筑牢粵北生態屏障。持續鞏固國家園林城市創建成果,全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積極爭創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深入實施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推進規劃環評、項目環評與“三線一單”成果銜接,嚴把項目環保準入關。深入實施“河長制”“湖長制”“林長制”。全年新建碧道60公里以上。加強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依托大金山、云霧山、天露山等山脈,優化整合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等重要生態節點,全市新增造林面積2.65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到68.23%以上。

  (三)堅定不移統籌發展和安全,全力筑牢高質量發展保障。

  抓細抓實常態化疫情防控。始終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因時因勢、科學精準調整防控重點和應對舉措,堅持“人”“物”同防,牢牢守住云浮疫情“零發”的良好態勢。加強重大疫情應急處置能力建設,積極推進疾病預防控制、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重大疾病醫療保險等配套體系建設,抓緊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全面筑起保障人民健康的堅強屏障。

  深入推進平安云浮建設。全面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縱深推進常態化掃黑除惡斗爭、全民反詐專項行動、突出違法犯罪和治安問題專項整治,嚴防發生涉政、涉暴恐等重大突發事件。弘揚脫貧攻堅精神,打一場禁毒的人民戰爭,確保今年羅定禁毒重點整治地區“摘帽”。深入推進“楓橋式派出所”創建,加快公安機關合成作戰中心建設。實施強警工程、強基工程,全面加強政法隊伍建設。系統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風險。深化“微網格+”治理模式,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堅持關口前移,強化源頭治理,著力將信訪問題調處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以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堅持預判、預警、預報、預防在前,以大概率思維應對小概率事件。深化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和公共安全隱患排查,加強重大項目社會風險評估和管控。嚴格政府債務限額管理。抓好“問題樓盤”的風險管控工作,嚴厲打擊逃廢債,堅決防范化解房地產市場風險和系統性金融風險。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全力保障初級農產品和油氣電等能源供應安全。全面加強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加快建設市級應急救援訓練基地。以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為契機,加快氣象防災減災防線建設,大力提升防災減災能力。

  不斷加強軍政軍民團結。大力開展全民國防教育,全面提高兵員征集質量,扎實做好國防動員工作,支持駐云部隊改革發展。完善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推動各縣(市、區)加快建立退役軍人關愛基金,支持退役軍人就業創業。鞏固“雙擁”模范城市創建成果,扎實做好褒揚優撫、關愛解困等工作,在全社會營造尊重退役軍人、尊崇現役軍人的濃厚氛圍。

  三、聚焦城市品質提升、營商環境優化、民生事業發展“三大領域”攻堅發力,全力建設宜居宜業宜人的和美家園

  (一)堅定不移提升中心城區首位度,全力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

  加快完善城市功能。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治理的要求,完成市、縣、鎮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統籌銜接好中心城區與云浮新區的發展規劃。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尊重城市發展規律,堅決防止出現急功近利、大拆大建等破壞性“建設”問題。加強古樹名木普查建檔和保護工作。堅決遏制“兩違”增量,消化“兩違”存量,加快羅沙牧羊片區、城北機械城等“三舊”改造。貫通富豐南路、金山大道等8條市政道路,大力推進供電、給排水、燃氣等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深入開展城中村綜合治理。今年全市計劃啟動12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支持各縣(市、區)加快城區擴容提質。

  著力彰顯城市底蘊。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牽引,推進全國、省級文明縣城創建工作。全力弘揚和傳承云浮優秀本土文化,持續擦亮禪文化、石文化、南江文化“三大品牌”。積極推進華南研學基地活化利用。加強城市形象宣傳,講好云浮故事。做好中心城區品質提升等專項規劃,激活云浮“西江明珠”“魅力石都”“活力新城”等城市基因,充分彰顯青山綠水的自然之美、歷史底蘊的人文之美、新興城市的現代之美,全面提升云浮城市舒適度、知名度和美譽度。

  大力強化人才支撐。城市發展的核心在人。全面實施人才云聚強市工程,聚焦引、育、用、留,緊扣產業、科技、民生等領域人才需求,招引高層次專業人才進入機關、學校、醫院、企業、科研院所以及社會各領域各單位。配套出臺配偶就業、子女入學、醫療保障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建立健全人才培養、成長等體制機制,在全社會形成重才愛才、引才育才、聚才用才的良好氛圍,讓各類人才在云浮有機會、有空間、有舞臺。

  (二)堅定不移深化營商環境改革,全力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活力。

  著力優化政務服務。嚴格對照營商環境評價體系19個一級指標91個二級指標,全面對標對表、攻堅克難、改進提升。加快推廣應用一體化公共服務平臺,支持線上線下同步,實現“一窗受理”“一網通辦”,努力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最多跑一次。持續拓展“免證辦”服務范圍,探索建立企業預審代辦機制。深入推進跨域通辦,年內實現300項政務服務事項全省通辦。升級擴容12345便民熱線,實現接訴即辦。要把營商環境評價結果作為政府部門績效考核、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全力推動我市營商環境爭先進位、明顯改善。

  著力營造良好市場環境。依法保護企業合法權益。統籌抓好減稅降費和組織收入工作,繼續抓細抓實延續實施和新出臺的各項稅費優惠政策,增強各類市場主體發展信心。充分發揮中小微企業信貸風險補償機制作用,加大信貸支持力度,有效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深入推進“雙隨機一公開”,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提高監管的科學性和執法的公正性,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營造鼓勵創新的市場環境。探索建立市場主體輕微違法經營行為“首違不罰”和包容審慎柔性執法制度,引導企業依法經營、誠信經營。

  著力構建新型政商關系。要真正知道企業的“好”,體恤企業的“苦”,做好企業的“扶”。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全面加強對企服務,做到無事不擾、隨叫隨到、說到做到、服務周到。嚴防親而不清、清而不親、親而亂為、清而不為,加快建立親而有度、清而有為的新型政商關系,光明磊落與企業家交往,真心實意為企業排憂解難,做企業和企業家的“知心友”“貼心人”,讓企業家放心投資、專心創業、安心經營、恒心扎根,政企攜手共謀發展、共創未來!

  (三)堅定不移從優惠民,全力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新建、改建、擴建學校15所,全年新增公辦中小學、幼兒園學位2.79萬個。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全面實施“名師、名校長、名班主任”工程,今年計劃引育名教師50名、名校長20名、名班主任30名、學科帶頭人113名。創建2所高水平中職學校,籌建市體育運動學校。實施青年發展規劃,謀劃新建市青少年宮。嚴格落實“雙減”政策,深入推進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抓好校內課后服務,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加快健康云浮建設。支持市人民醫院加快創建廣東省高水平醫院,重點建設五大救治中心。加快5個市級項目、11個縣級項目建設。全年引進200名基層醫療衛生特殊緊缺人才。深化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加快構建一中心多支點全覆蓋、能防能治能救命的醫療服務保障體系。深化廣東藥科大學與市中醫院“校院融合”,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著力打造粵北最好的中醫院。

  提高就業質量和水平。強化就業優先導向,全面落實我市3.0版“促進就業九條”。結合園區經濟、鎮域經濟、資源經濟發展需求,加強就業崗位開發,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今年計劃新增城鎮就業1.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推進“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標準化品牌化,今年計劃培訓2.5萬人次。深入開展欠薪根治專項治理,切實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

  加強底線民生保障。加大社保擴面征繳力度,落實全民參保計劃,推動靈活就業人員、新業態從業人員等重點群體應保盡保。加快完善養老服務體系,確保所有街道建有一家以上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支持新興縣創建省旅居養老示范基地。加大保障性租賃住房有效供給。完善公益性殯葬服務體系。建成177個“雙百工程”社工點。加大對城鄉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困境兒童、殘疾人的救助力度,兜牢民生底線。辦好省、市十件民生實事。

  四、聚焦法治政府、廉潔政府、數字政府“三大建設”攻堅發力,全力打造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大力建設法治政府。堅決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組織實施法治建設“兩規劃”“兩綱要”。深入推進依法行政,深化鎮街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全面推廣應用行政執法信息和執法監督“兩平臺”,提升基層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深化行政復議體制改革,推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化常態化。加強重點領域政府立法,制定實施《云浮市農貿市場建設管理辦法》《云浮市農村飲用水管理辦法》。完善政務各領域辦事公開制度,發揮政府法律顧問作用。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自覺接受市政協民主監督,主動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辦理好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

  大力建設廉潔政府。認真落實“一崗雙責”,深入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深刻汲取黃強、梁海衛、黃天生、彭仲典等嚴重違紀違法案件教訓,以案為鑒、以案促改,涵養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馳而不息糾治“四風”,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嚴格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嚴格遵照《廣東省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切實抓好土地出讓、工程項目招投標、國有資產管理等重點領域監管工作,強化審計監督和督查落實,始終做到用制度管權、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大力建設數字政府。加強數字政府政務云平臺云浮節點推廣應用,推動全市自建政務信息系統上云,“粵政易”應用實現村(居)委全覆蓋。探索建立“一網統管”市域治理新模式,繪制數字化“民情地圖”,加快建設云浮市數字政府運營中心。啟動經濟運行、應急指揮、政務服務、基層社會治理等特色專題建設,推進數據跨部門、跨層級共享應用,打通數據壁壘。發揮好數字財政、智慧交通等平臺作用,提高數字化管理水平,全力打造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各位代表!實干成就夢想,奮斗贏得未來!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踐行“兩個維護”,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牢記使命,堅定信心,勇毅前行,聚力打造粵北生態發展新高地、建設高質量發展的美麗云浮,努力為全市人民創造更加平安、更加富裕、更加文明的幸福生活,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附件

  注釋

  北部生態發展區“綠色發展”指數:該指標體系是南方都市報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的決策部署,在連續四年發布粵東西北“振興指數”的基礎上創新設計的。對照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和要求,該指標體系設立了經濟增長指數、產業轉型升級指數、交通通達指數、生態環境指數、社會發展指數等五個一級指標。云浮在交通通達指數、綠色發展指數兩項分榜中排名第一。

  市委“一二三四五六”的思路舉措:市第七次黨代會提出,要錨定“打造粵北生態發展新高地、建設高質量發展的美麗云浮”這一目標定位,圍繞“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和“抓經濟發展就要抓財政”兩條主線,聚焦園區經濟、鎮域經濟、資源經濟“三大抓手”,激發人文、生態、區位、資源“四大優勢”,著眼破解經濟體量小、財政實力弱,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民生短板欠賬多,人才缺乏,干部思想不夠解放“五大問題”,持續擦亮禪文化、硫化工、西江水、石材產業、溫氏集團、南藥產業等“六張名片”。

  一廊三帶:“一廊”指西江生態經濟走廊,“三帶”指羅定江南江文化帶、南山河宜居魅力帶、新興江禪意休閑帶。

  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該工程是國家2020-2022年重點推進建設的150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解決粵西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的重大民生工程。工程自郁南縣建城鎮地心村西江干流右岸無壩引水,全長499.9公里,總投資618億元,設計引水流量110立方米/秒,2035年工程供水規模22.05億立方米,受水區包括云浮、湛江、茂名、陽江四市,惠及人口超1500萬人。

  六個“新標桿”:指立起從嚴治政新標桿;立起高質量發展新標桿;立起東融灣區新標桿;立起區域協調發展新標桿;立起改革創新新標桿;立起從優惠民新標桿。

  五個帶頭、六個堅守:“五個帶頭”是指做政治絕對忠誠的帶頭人;做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帶頭人;做團結協作的帶頭人;做增進民生福祉的帶頭人;做廉潔奉公的帶頭人。“六個堅守”是指堅守絕對忠誠的政治品格;堅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守狠抓落實的責任心;堅守勇于擔當的工作底色;堅守不懼風險的斗爭精神;堅守清正廉潔的為政底線。

  兩山: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供銷社“三位一體”綜合合作試點:指供銷社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試點。

  三大抓手:指園區經濟、鎮域經濟、資源經濟“三大抓手”。

  三大關鍵:指堅定不移擴投資促消費穩外貿,全力增強高質量發展動力;堅定不移厚植生態優勢,全力擦亮高質量發展底色;堅定不移統籌發展和安全,全力筑牢高質量發展保障“三大關鍵”。

  三大領域:指城市品質提升、營商環境優化、民生事業發展“三大領域”。

  三大建設:指法治政府、廉潔政府、數字政府“三大建設”。

  “1+5+X”協調推進機制:“1”為項目業主;“5”為發改、財政、自然資源、林業、生態環境等五個部門;“X”為項目相關的其它單位。

  藥用資源種質庫:指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資源中心藥用資源種質庫,由中國中醫科學院、廣東藥科大學、云浮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同建設,重點規劃建設南藥研發中心、標本館、保存庫、種質圃、試驗田、專類園、育種場、大數據中心、國際中心、展覽中心會展區十大板塊,規劃收集保存藥用資源100萬份,打造全球最大的藥用資源種質庫。

  “1+N”政策體系:“1”即為《關于推動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試行)》,“N”為配套制定出臺的土地、財政、交通運輸、人才、統計、簡政放權、社會治理等“一攬子”工作措施。

  一江四港區:一江指西江,四港區指都楊港區、六都港區、南江口港區、都城港區。

  三個站場:指廣湛高鐵新興南站、深南高鐵羅定北站和云浮站。

  貿易高質量發展“十大工程”:指數字貿易工程、離岸貿易工程、粵貿全球品牌工程、展會提升工程、重大貿易平臺工程、產業鏈招商工程、貿易龍頭企業工程、粵港澳大灣區國際消費樞紐工程、通關便利化改革工程、貿易金融創新工程。

  出口直裝、進口直提:“出口直裝”又稱出口貨物“抵港直裝”,是指企業出口貨物通過“提前申報”完成相關申報手續,且沒有查驗指令要求情況下貨物運抵港口后即可裝船離港。“進口直提”又稱進口貨物“船邊直提”,是指企業進口貨物通過“提前申報”完成相關申報納稅手續,且沒有查驗指令要求情況下貨物運抵港口后即可裝車提離。

  高級認證企業(AEO):世界海關組織將其定義為,以任何一種方式參與貨物國際流通,并被海關當局認定符合世界海關組織或相應供應鏈安全標準的一方,包括生產商、進口商、出口商、報關行、承運商、理貨人、中間商、口岸和機場、貨站經營者、綜合經營者、倉儲業經營者和分銷商。

  楓橋式派出所:指公安部命名的先進公安派出所,旨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把‘楓橋經驗’堅持好、發展好,把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好、貫徹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忠實踐行人民公安為人民的初心使命,創造安全穩定的政治社會環境。

  老舊小區改造:主要是針對2000年前建成的老舊小區,對住宅小區的建筑物本體和配套設施實施改造,是屬于改善居住環境的微改造,重點是改善人居環境。

  營商環境評價體系19個一級指標91個二級指標:由廣東省發改委委托廣東省省情研究中心每年對各地市開展營商環境評價,評價內容共有開辦企業、辦理建筑許可、獲得電力、獲得用水用氣、登記財產、獲得信貸、保護少數投資者、納稅、跨境貿易、執行合同、辦理破產、政府采購、招標投標、市場監管、知識產權創造運用和保護、政務服務、勞動力市場監管、包容普惠創新、市場主體滿意度等19個一級評價指標,這19個一級評價指標根據評價內容需要又細分為91個二級指標,如一級評價指標開辦企業由開辦企業的環節、時間、成本、便利度等4個二級指標組成。

  雙隨機一公開:指在監管過程中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抽查情況及查處結果及時向社會公開。

  五大救治中心:指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創傷中心、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中心等五大救治中心。

  我市3.0版“促進就業九條”:一是減輕企業負擔穩定就業崗位;二是推動經濟發展擴大就業容量;三是扶持創業和多渠道靈活就業;四是促進高校畢業生等群體實現高質量就業;五是對各類困難群體實施就業幫扶;六是發揮“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等工程促就業功能;七是大力提升勞動力技能水平;八是強化公共就業服務供給;九是加強就業工作組織領導。

  社工“雙百工程”:指由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省人社廳、省婦聯、省殘聯于2020年11月聯合發文提出的一項工程。該工程提出用兩年時間實現鄉鎮(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100%覆蓋、困難群眾和特殊群體社會工作服務100%覆蓋。

  “兩規劃”“兩綱要”:指《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中央宣傳部、司法部關于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2個規劃,以及《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2個綱要。

  民情地圖:指集數字化、智慧化、圖形化、集成化、專業化于一體的數字云浮系統,包括云浮轄區內地、事、人、物、組織等各類元素的精準化展示,為加強政務服務和基層治理提供真實、可靠、實時、動態的數據基礎。

(責任編輯:石蘭蘭)

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