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福利50集在线看,2023国产精品啪啪视频,一级a性色生活片久久毛片,国产91三级精选国产

大慶市政府工作報告(2022年1月14日 李巖松)

2022年03月15日 15:31   來源:大慶市政府網站   

  ——2022年1月14日在大慶市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

  市長 李巖松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一、十屆政府工作回顧

  市十屆人大一次會議以來,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我省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別是“9·26”賀信精神,以當好標桿旗幟的政治自覺,求真務實、埋頭苦干,奪取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勝利。

  五年來,我們高舉旗幟、保持定力,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力前行,大慶油田年油氣開采當量保持在4000萬噸以上,古龍頁巖油勘探開發取得重大突破,百年油田建設邁出新步伐。我們聚焦中心、砥礪奮進,踐行新發展理念,聚力高質量發展,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3.4%,非油經濟、地方經濟年均分別增長6.5%和6.6%,非公經濟占比達到47.7%,外貿進出口總值連續7年全省第一,大慶四次獲得國務院表彰激勵,入選全國第二批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城市轉型振興取得新成效。我們解放思想、開拓進取,推動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完成央企“三供一業”及分離企業辦社會等重點改革,13項改革入圍全省百佳優秀案例,營商環境綜合評價位居東北地級城市第1位,體制機制激發新活力。我們堅守初心、勇擔使命,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公共財政用于民生支出占比超過80%,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大慶成為新時代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優秀城市、全國第一批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4.7%和7.6%,人民生活質量實現新提升。

  2021年是十屆政府工作收官之年。我們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聚焦“三個城市”定位,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推動“十四五”實現良好開局。

  ——經濟運行加速加固。面對域外多點散發疫情、洪澇雨雪災害、生產要素約束等壓力挑戰,我們緊盯“五類項目”、圍繞“六類企業”,精準開展服務促進,推動經濟全面提速、突破增長。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2%、2014年以來首次超過全省平均水平,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占全省比重超過40%。油化央企支撐有力,大慶油田油氣開采當量完成4322萬噸,新增頁巖油預測地質儲量12.68億噸,古龍頁巖油國家級示范區獲批建設。石化和煉化公司加工原油1313萬噸,中直石化行業增加值增長4%。地方工業提速上量,沃爾沃大慶工廠獲評全省首個智能工廠,海鼎高性能聚丙烯項目一次試車成功,伊品生物、伊利乳業等骨干企業實現較快增長。新增規上企業80戶,地方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7.5%。消費市場不斷升溫,出臺農民和人才購房優惠政策,帶動商品房交易面積增長31.4%。積極籌備旅發大會,啟動城市“綠道”等20余個重點項目建設。全市接待游客185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增長19.8%。社群團購、直播電商等新業態快速發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8%。

  ——新生動能積累集聚。重點項目扎實推進,龍江化工聚碳酸酯、大慶石化ABS等一批重大項目落地開工,圣泉生物、智陶瓷業等51個億元以上項目投產運行,29個省“百大”項目完成投資414億元。創新活力加速釋放,全球首個戶外光伏、儲能實證實驗平臺投入運行,高新技術企業達到405家,全社會研發投入不斷提高。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引進明陽智慧能源、漢光化工新材料等億元以上項目164個,實際利用內資454億元。

  ——鄉村振興成效明顯。農業發展提質增效,新建高標準農田68萬畝,糧食產量92億斤、實現“23連豐”。建設標準化規模養殖場20個,生豬出欄210萬頭。水產品產量15.2萬噸,創歷史新高。農村面貌明顯改觀,改造危房1625戶、農廁3240戶,建設供水工程94處、農村公路127.9公里。脫貧成果不斷鞏固,實施產業幫扶項目222個,創建省級“菜園革命”示范村71個,脫貧人口年人均純收入達到13545元。禾豐食品、九陽豆業等63個億元以上項目落地建設、裂變成長,為縣域經濟加快發展提供了支撐。

  ——改革開放深化拓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企業設立等200個事項實現“一件事一次辦”,住房公積金提取等42個事項實現跨省通辦,政務服務“網上辦”、“跑一次”比例達到90%以上。幫助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紓困解難,減免稅費3.35億元,落實補貼1.3億元。完善地企協調“七項機制”,加快推進頁巖油勘探等合作事項。組建城發集團、國投集團,深化市屬國企“三項制度”改革,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分別增長18.4%和8.5%。實施企業經營場所登記申報承諾制,新增市場主體4.4萬戶、增長10.3%。創新“數字化、網格化、法治化、全域化”治理模式,全市綜合網格4867個、專屬網格1585個,構建起覆蓋68萬戶的“云社區”,大慶入選全國智慧治理創新示范案例。薩爾圖機場納入國家“十四五”口岸發展規劃,綏大高速等28個區域一體化項目穩步推進。全市進出口總額實現1041.4億元、增長38.7%,大慶躋身中國外貿城市50強。

  ——人民生活提標提質。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5893元、20070元,分別增長7%和8%。深入實施城市提升行動,改造老舊小區16個、市政管網321.6公里,新建5G基站4719個,東城水廠干線工程建成投用,西城客運樞紐即將交付使用。持續改善群眾生活環境,城區植樹31.3萬株,治理“空閑地”63萬平方米,新建改建停車泊位7800個。穩步提升社會保障水平,城鎮登記失業率3.02%、低于省控指標2.48個百分點,基本醫療保險實現市級統籌,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城市低保實現“十七連增”,農村低保實現“十六連增”。不斷優化公共服務,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95%以上,“雙減”政策全面落實、關停轉型校外培訓機構433個,市區學生享受優質高中教育比例接近90%。油田總醫院省級區域醫療中心、龍南醫院創傷醫療救治中心啟動建設,大慶首家互聯網醫院投入運行。承辦全國青少年競走錦標賽,大慶運動健兒在第十四屆全運會榮獲2金1銅好成績。舉辦“永遠跟黨走”系列活動100場,“鐵人一口井”入選第二批國家工業遺產,大慶成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

  ——疫情防控精準高效。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召開20次例會,緊急調度11次風險排查管控。壓實“四方責任”,落實“九早”要求,及時“平急”轉換。組建市縣區一體化流調隊伍1163人,排查中高風險地區來慶人員21萬人、境外來慶人員3720人,累計集中隔離管控1.7萬人。提高核酸檢測能力,建成40個檢測實驗室和10套移動方艙實驗室,日檢測能力提高到30.1萬管。累計接種疫苗556.8萬劑、226.5萬人,接種率全省第一。制定冬春季疫情防控方案、社會面管控方案和應急響應預案,強化工作督查、問題整改。及時調整防控策略、恢復社會秩序、解決企業生產、商戶經營、群眾生活的實際困難,用有速度、有溫度的行動守護城市安寧、人民安康,有效抵御疫情沖擊和影響。

  ——安全形勢穩定可控。生態安全改善提標,中央環保督察及“回頭看”反饋問題、省級環保督察反饋問題年度整改任務全部完成。新建改建9座污水處理廠,啟動東北首家入河排污口智能云視頻系統,安肇新河流域實現24小時在線監控。制定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生產安全形勢平穩,規劃建設危貨運輸專用停車場,啟動建設國家東北區域應急救援中心,健全“三個清單”管理機制,開展重點行業“十查十治”,全市未發生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社會安全總體穩定,落實信訪包保責任,積極調處矛盾糾紛、化解歷史積案,重要敏感期實現“三個不發生”。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八類主要刑事案件分別下降14%和9%。

  過去一年,我們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扎實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一些歷史遺留問題得到妥善解決。強化“緊嚴細實”作風要求,健全政府運行機制,理政水平不斷提升。自覺接受市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市政協民主監督,184件人大代表建議和184件政協委員提案全部辦結。

  一年來,統計、審計、外事、人防、氣象、殘疾人、民族宗教、婦女兒童和國防動員等各項事業都取得了新成績。

  各位代表!回顧十屆政府工作,發展成績來之不易,這得益于市委統攬全局、堅強領導,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協和社會各界有效監督、大力支持,得益于油化央企、駐慶高校和中省直單位精誠合作、實干拼搏,得益于全市人民眾志成城、團結奮斗。在此,我謹代表市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條戰線的廣大干部群眾,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所有關心支持大慶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要清醒地看到面臨的壓力、存在的差距。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疫情影響仍在持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國內經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高,企業生產經營成本上升,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面臨困難。從我市看,“三大矛盾、三偏問題、四個短板”仍然制約著轉型發展,經濟綜合實力、創新要素集聚力、城市品牌影響力亟待加強,大慶的發展現狀與省委、省政府和全市人民的期望還有差距。壯大主導產業和調整經濟結構任重道遠,營商環境優勢向招商引資成效轉化不夠充分,新業態新模式發育不夠,招商引資力度、項目建設質效和園區改革創新尚需加強。縣域經濟相對薄弱,城鄉之間、城區之間、縣域之間發展還不平衡,人才人口外流不容忽視,基礎設施和城鄉功能有待完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不高,教育均衡發展、醫療資源優化整合、就業和養老的有效供給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加強,供熱管理、生態治理、城區街路和居民小區環境整治等方面存在欠賬。一些干部的思想觀念、作風能力與新時代要求還不相適應,專業化水平不高,精細化程度不夠,攻堅克難的韌勁不足,運用政策機遇、市場機制、金融工具解決問題的招法不多。對此,我們要高度重視,采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今后五年發展目標任務

  今后五年,是大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乘勢而上”的五年,也是大慶緊緊抓住新一輪發展機遇、“蓄勢趕超”的五年,更是大慶加快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強勢突圍”的五年。剛剛閉幕的市第十次黨代會,進一步明確了“三個城市”戰略定位,系統謀劃了“十新”奮斗目標,全面開啟“爭當資源型城市轉型排頭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大慶”新征程。

  我們要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錨定世界著名的資源轉型創新城市,共建百年油田、保障能源安全、做大新能源產業,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為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成功范例。錨定中國新興的數產深度融合城市,適應產業變革大勢,放大自身比較優勢,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油頭化尾、裝備制造、食品加工、新材料等優勢產業融合,為拓展新型工業化道路提供實踐樣本。錨定全省領先的高質量發展城市,主動扛標、主動作為,提升經濟質量,鞏固民生水平,優化發展環境,為全省乃至東北地區加快老工業基地振興提供典型引領。

  通過五年的不懈努力,大慶地區生產總值要邁上4000億元臺階,綜合實力進入地級城市100強、位次逐年攀升,非油經濟、地方經濟年均保持10%以上增長,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6%以上、占全省比重保持50%左右,打造5個千億級、5個500億級支柱產業,把大慶建設成為政治忠誠底色鮮明的精神高地、經濟活力充分釋放的轉型先導、文化根脈厚植人心的時代典范、社會治理現代高效的智慧樣板、生態優勢集中彰顯的綠色標兵、民生普惠共同富裕的幸福家園。

  做好政府工作,總的遵循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持續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我省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別是“9·26”賀信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和省市委部署要求,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適應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自覺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大力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堅決扛起“當好標桿旗幟、建設百年油田”的政治責任,努力開創建設“三個城市”新局面,爭當資源型城市轉型排頭兵,奮力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大慶篇章”。

  重點抓好五個方面任務。

  ——聚焦建設百年油田,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上實現新突破。牢記“國之大者”,堅持“紅旗共舉、使命共擔、資源共享、振興共贏”,拓展地企合作空間,攜手引項目、建園區,支持企業改制輕裝上陣,助力城市轉型添磚加瓦,打造休戚與共的責任共同體、命運共同體、發展共同體。支持油田“穩產增效”、“穩油增氣”,建設“數字油田”、“智慧油田”,加大科技攻關力度,加快頁巖油產業化、商業化合作步伐,打造古龍頁巖油國家級示范區。年油氣開采當量達到4500萬噸以上,年煉油規模突破3000萬噸,能源供給地、集散地的戰略樞紐地位更加穩固,大慶發展實力進一步增強。

  ——聚焦做強大慶制造,在建設現代產業體系上實現新突破。著力壯大主導產業,做強油頭化尾、裝備制造、食品加工等優勢產業,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戰新產業特別是風、光、氫綠色循環低碳產業,制造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60%以上。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建設一批智能工廠、智慧園區,打造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積極發展生物經濟,培育生物化工、生物農業、生物環保、生物能源產業,引進一批生物技術研發、生產龍頭企業。加快發展園區經濟,深化園區管理體制改革,發揮高新區、經開區“雙發引擎”作用,打造項目建設主戰場、經濟增長主陣地,努力晉位全國先進制造業城市50強。

  ——聚焦優化發展環境,在構筑綜合競爭優勢上實現新突破。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穩步開展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系統推進水系貫通、濕地修復和城鄉綠化,彰顯美麗大慶的生態環境優勢。圍繞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深化“放管服”改革,集成互聯網+政務服務、互聯網+監管模式,塑造數字大慶的政務環境優勢。融入“雙循環”發展格局,完善航空口岸、空港物流園、自貿試驗區協同先導區等開放功能,推動人力、土地、資本、能源、數據和水電氣熱等要素優化配置、流動共享,打造活力大慶的市場環境優勢。堅持依法治市、依法行政,深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增強政府公信力,加快完善全社會信用體系,提升誠信大慶的法治和人文環境優勢。

  ——聚焦增進民生福祉,在提高公共服務水平上實現新突破。實施城鄉建設提升工程,補齊公共設施、老舊小區、防洪排澇、水電路訊等功能短板。實施充分就業促進工程,構建常態化援企穩崗幫扶、職業技能培訓機制,全面提升就業能力。實施教育、醫療品牌工程,推動學前教育普惠化、義務教育均衡化、高中教育特色化、高等教育融合化、職業教育聯盟化、民辦教育規范化發展,打造現代教育強市;以“三醫聯動”為重點,加快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強化醫療機構監管,優化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深入落實全民參保計劃,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依托優質公共服務資源,吸納人才、聚集人口,提升大慶吸引力。

  ——聚焦提升治理效能,在推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上實現新突破。以爭創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示范城市為目標,推動城市治理數字化,在城市管理、交通出行、公共安全、公共服務等領域,建成全省數字治理創新先導區。推動基層治理網格化,健全完善四級綜治中心,細化基層網格功能,打造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格局。推動平安治理常態化,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強化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和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持續推進危化、消防、燃氣、食品等領域專項整治,確保社會和諧穩定、大慶長治久安。

   三、2022年工作安排

  按照市第十次黨代會和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任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中直工業增加值增長3%以上,地方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0%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和8%。

  上述目標是綜合考慮全市發展各方面因素,對標全國全省水平,經過科學測算作出的安排,既符合實際、有利于引領發展預期,又需要全市上下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奮力奔跑、跳起摸高,創造性抓好工作落實。

  (一)突出數字經濟引領,依靠創新賦能轉型振興。

  推動工業數字化轉型。“集中力量招商引資、引技引智”,服務“數字油田”建設,強化石油生產物聯網監測數據統一采集和分類管理,建設綠色、高效智能化油田。搭建油化行業生產指揮數字平臺,加快推進龍江化工聚碳酸酯、中藍石化轉型、漢光化工新材料等重點項目,持續鞏固千億級石化產業集群。大力推動企業上云,發揮沃爾沃等龍頭企業在工業互聯網建設方面的牽動作用,發展汽車配套項目、數字油田鉆采裝備、特種設備,努力壯大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鼓勵金鑼、伊利等骨干企業建設數字化車間、智能化工廠,推進菊樂乳業、谷實生物等項目建設,延伸食品加工產業鏈條。放大駐慶央企、高校研發優勢,創建一批生物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加快圣泉生物、荃銀高科等重點項目建設,打造更多經濟增長點。滾動實施“三百行動計劃”,全年新增規上工業企業80戶以上。

  推動服務業數字化升級。引導商貿企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扶持九佰街等本地平臺做大做強,開展“云上菜籃子”、“電商節”等互聯網營銷活動,培育一批電子商務標桿企業。加速數字技術與旅游、物流等業態深度融合,謀劃推進旅游主題數據庫、景區經典VR展示、智能物流港等重點項目,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培育供應鏈金融平臺,支持金融機構創新產品,優化存貸比,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水平。

  推動農業數字化改造。發揮八一農大等科研院校的技術支撐作用,建設一批現代農業科技園和新型經營主體。全面落實田長制,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新建高標準農田30萬畝,力爭糧食穩產92億斤,切實保障糧食安全。實施農業物聯網示范工程,提升農業生產智能化、產品銷售網絡化水平。組織開展“百村千場”直播帶貨和地方特產網絡營銷活動,叫響肇源大米、老街基食品等特色品牌,既要種出好糧食也要賣出好價錢。

  擴大社會治理領域數字應用。建成數字大慶中心,重點提升城市管理、社會治安、交通管控、應急指揮等領域的數字化水平,實現社會治理“一網感知、一網統管、一網聯動”。搭建“互聯網+教育”一體化平臺,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開展龍南醫院“5G+醫療健康”應用試點,加快推進油田總醫院、市人民醫院數字醫院建設,不斷提升互聯網診療水平。對20個具備條件的小區進行智能化改造、系統化整合。

  加快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市內光纖、5G、衛星通信、窄帶物聯網等多種通信方式深度融合,做好IPv6升級改造,力爭5G基站數量突破7000個,完成多網合一、集約承載的全市“通信一張網”建設。建好數字經濟產業園、騰訊工業互聯網等重點項目,拓展全領域互聯網應用場景。依托信息技術推動民生服務方式變革,合理設置收費終端,推進計量設備智能化改造,便利市民生活。

  (二)優化資源要素配置,協調推動多方和融競進。

  深化地企合作。進一步完善地企協調會議及常態化溝通、清單式推進的工作機制,推動百年油田建設走深走實。開辟政務服務“綠色通道”,支持油田產能建設,確保油氣當量穩定在4000萬噸水平。爭創大慶頁巖油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堅,適時成立頁巖油勘探開發合資公司,積極謀劃百萬噸乙烯項目。推動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開展聯合招商、園區共建,發展“油服”經濟。

  深化市校合作。發揮產學研聯盟作用,完善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產品差異化發展等共商共建共享機制。支持駐慶高校納入全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試點,建好國家雜糧科技中心、新能源科技研發中心,推動油頭化尾、食品加工、裝備制造等領域研發成果產業化,全年轉化科技成果100項。聚焦精細化工、3D打印、數字新媒體等領域,深入推動“揭榜掛帥”項目,全社會研發投入比重達到1.15%。支持高校開設數字應用、人工智能、電商營銷專業,為沃爾沃、伊品等龍頭企業和中小微企業培養專業人才。

  深化園區縣區合作。編制開發區高質量發展規劃,探索園區“飛地”、“園中園”等發展模式。建設高新區新能源產業園、經開區新材料產業園,探索高新區、經開區與各縣區合作發展,共用招商政策、共育產業項目、共享稅收留成。鼓勵各縣區圍繞重點項目、重要市場開展“種、養、加”錯位聯動發展,建好蒙牛乳制品、牧原生豬等龍頭項目,支持骨干企業成長。打造以大同和四縣為依托的北菜南輸基地,鼓勵鯰魚溝等龍頭企業做大種養基地、延伸體驗功能,構建縣域經濟與城區經濟相互支撐格局。

  (三)始終堅持生態優先,守牢綠色集約發展底線。

  扎實做好污染防治。加快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推進安肇新河流域綜合整治,實施流域水系連通工程和東西城污水處理調配工程,開展污染源治理“回頭看”,全面修復改建城區破損管網,推進濕地補水、湖鏈貫通,持續打好碧水保衛戰。堅持“五化”并舉,建好生物質發電等重點項目,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3%,大力實施黑土地保護戰略,深入開展含油污泥等危險廢物整治,持續打好凈土保衛戰。推進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有效消除重污染天氣,持續打好藍天保衛戰。

  系統保護生態環境。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推動新一輪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銷號。健全項目清單管理機制,綜合用好“三線一單”規劃環評等手段,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上馬。實施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合理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開發。開展國土綠化行動,植樹造林5.5萬畝,試點推進林業碳匯項目,將碳匯資源轉化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

  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產業。以可再生能源綜合應用示范區為載體,建好國家光伏、儲能實證實驗平臺,推進明陽新能源產業園建設,擴大風光發電規模,發展增量配電業務,放大要素競爭優勢,打造國家級清潔能源生產基地。引進新技術促進油田節能降耗,運用新能源置換傳統能源,利用石化原料引進新材料重點項目落地。

  (四)統籌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承辦好全省第五屆旅發大會。聚焦“辦一次會、興一座城”,推進世紀大道綜合改造、城市“綠道”等重點項目,升級中央大街、緯二路等35條城市干道,改造明湖、萬寶湖等7個城區湖泊,建成城市“四個中心”,努力補齊基礎短板和民生欠賬。策劃溫泉游、濕地游等旅游線路,叫響紅色石油文化、綠色草原文化等特色品牌。以旅發大會為新起點,引領文旅產業再出發,帶動消費擴容、提質、升級。抓住旅發契機,發展集培訓、競技、娛樂為一體的賽會經濟,激發群眾性體育運動。放大旅發效應,制定“雙招雙引”、營商環境、公共服務等政策措施,集聚人氣、匯聚要素,承辦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盛會。

  強力推進招商引資。今年是全市“項目建設攻堅年”,要把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作為“一把手”工程,落實“編制一張大表、完善一套機制、制定一本招商政策匯編、確定10個重大項目市級領導牽頭包保”的綜合措施,強化工作調度,嚴格進度考核。要細化產業鏈招商圖譜,完善政策促進機制、項目評審機制和招商激勵機制。創新委托招商、以商招商、云端招商、駐點招商和地企合作招商,抓緊儲備、簽約、落地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全年引進億元以上項目180個、新建續建投資500萬元以上項目500個。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實施“親商計劃4.0”行動,健全全市政務服務“一張網”,實現100個“一件事”全程網辦、100個涉企事“承諾即辦”、100個高頻事“就近能辦”。整合12345服務熱線,暢通“六位一體”訴求表達渠道。創新園區公司化運行模式,有序剝離高新區社會職能。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提升國有資本配置和運營效率。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和教育督導體制改革,促進教育質量升級。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探索組建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優化醫療服務供給。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探索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配套政策,激發“三農”發展活力。拓展軍民融合機制,共促軍地發展。

  著力提高開放水平。建設自貿試驗區協同先導區,努力爭取雙向投資促進、貿易便利化等領域省級事權下放。積極申建臨時航空口岸、保稅物流中心和出口消費品加工區,加快哈大齊區域協作步伐,強化與哈爾濱的全方位交流,加強與齊齊哈爾的多維度合作。推動大慶經開區與惠州大亞灣經開區戰略合作,在項目承接、技術嫁接上實現新突破。深化友好城市交往,開展外事招商活動。

  (五)切實增進民生福祉,推動發展成果全民共享。

  持續鞏固脫貧成果。強化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精準落實產業、就業、金融、綜合保障等幫扶措施,確保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和突發嚴重困難戶應納盡納、應扶盡扶,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有效保障充分就業。落實落細穩崗就業政策,拓展市場化社會化就業渠道,抓好高校畢業生、城鎮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就業,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積極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多元化增加基層公益崗位,確保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以內。

  不斷優化公共服務。推動教育資源合理配置,科學規劃城區學校布局,整合撤并18所中小學校。抓好校長教師輪崗交流試點,創建“1+1+1”義務教育共同體。落實“雙減”要求,完善線上線下課后服務體系。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啟動黑龍江商業職業學院遷建工程。提高健康服務水平,加快油田總醫院省級區域醫療中心等項目建設,提升市第二醫院公共衛生專業服務能力,優化基層醫療服務布局。強化醫保基金“大數據”監管能力,建立職工醫保門診共濟保障機制。推動養老、失業和工傷保險提標擴面,提高低保、大病救助和特困供養保障水平。開展社區養老服務三年提升行動,健全居家養老服務網絡。

  積極改善城鄉環境。持續開展城市體檢,全面做好地下管網普查,搭建城市地理信息平臺,集中整治管路老化、帶病運行、跑冒滴漏等問題,建設海綿城市。開展主城區細部整理,實施節能路燈改造,持續推進裸露地綠化,突出治理亂搭亂建、占道經營等“城市頑疾”。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進農村垃圾市場化治理,開展龍江民居試點村建設,新建改建農村公路300公里,改造農村危房5300戶。

  扎實推進基層治理。優化鄉鎮綜合便民服務中心設置,開展代理辦、定時辦、上門辦服務。規范鄉鎮、社區兩級綜治中心運轉,制定基層網格責任清單,配齊配強網格員隊伍,加強技能培訓,切實提高服務群眾水平。加快推進社工站建設,激發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治理、疫情防控的積極性。創新“社區、小區、樓棟”居民議事機制,推進多元調解有效銜接,協同解決百姓合理訴求。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爭創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

  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今年要辦好8件民生實事。(1)千方百計保證供熱達標,實施城區供熱應急連通管線建設工程,改造供熱管網42公里。(2)推進二次供水水質提標,新建改建庭院管網50公里、二次供水泵站20座。(3)集中實施西苑、北辰等20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4)新建城市慢行交通系統61.4公里,提升沿線景觀和設施品質。(5)建設智慧停車場10處、停車泊位8000個,更新巡游出租車2000臺,便利群眾停車和出行。(6)建設公辦幼兒園8所,整治小區配套幼兒園占用問題。(7)引進招考教師500人,為鄉鎮衛生院招聘醫學畢業生20人,充實基層教育衛生隊伍。(8)創新業主委員會選舉、管理、運行機制,動態調整物業企業信用評級,健全行業部門、街道、社區和業主共同參與的監督評價體系,推動物業服務“質價相符”。

  (六)堅持問題導向抓監管,確保全市安全穩定。

  緊嚴細實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落實“早快準、嚴細實”要求,強化全鏈條精準防控,慎終如始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努力做到“零發生”、確保做到“零傳播”、堅決做到“零輸出”。抓好“平急”轉換,建強指揮體系,抓實抓細冬春季疫情防控“95條”、社會面管控方案和應急響應預案。實施網格化精準防控,堅持“人、物、環境”同防,嚴格落實風險地區來慶人員分級分類管控,扎實做好風險物品和環境消毒處置,完善以社區村屯為單元的賦碼管理措施,提高防疫精準度。不斷提升流調溯源、核酸檢測、隔離管控、醫療救治、應急反應能力,加強各級疾控機構建設,嚴格開展高風險人群定期核酸檢測,持續做好疫苗接種,鞏固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抓實油化行業安全生產。健全地企聯動機制,推動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建設,集中整治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危險狀態和企業管理缺失等風險隱患,建成龍鳳區等4個危貨運輸停車場,加強3個化工園區應急隊伍建設,確保油化行業安全。

  切實強化消防安全。緊盯建筑施工、燃氣管線和人員密集場所、高層住宅等重點領域和部位,開展消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建成宏偉、興化、東湖消防救援站,提升火情預警、火災防控和火險救援能力。

  規范整治交通亂象。嚴查超載、超速、酒駕等違法行為。強化道路標線標識建設,加強旅游景區及沿線道路交通執法,從嚴規范行車秩序。持續開展農用車、共享單車、老年代步車等綜合治理,強化網約車運營監管,推動電動車、摩托車依法上牌、遵規駕駛。

  落靠校園安全舉措。推進學校安全防范建設三年行動,強化校園周邊環境、校車安全、食品安全等專項整治,確保校園安全“四率”達到100%。

  提升社會安全防范水平。深化平安大慶建設,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嚴厲打擊涉油涉眾經濟犯罪和黃賭毒、盜搶騙等違法犯罪行為,提高街面見警率,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七)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旗幟鮮明講政治。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堅決擁護和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推動中央和省市委決策部署落地生效,緊緊圍繞“三個城市”建設,系統思維、科學謀劃,干就干好、干就干優、干就一流。

  建設學習型政府。聚焦適應新發展階段的奮斗目標、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精髓要義、融入新發展格局的機遇挑戰,進一步加強經濟、科技、金融、招商等知識和技能學習,提高專業化水平。積極走出去,汲取發達地區發展數字經濟、生物經濟的成熟經驗。倡導領導干部三分之一時間下基層,歷練調查研究、解決問題的本領。

  提升政府服務水平。圍繞“六類企業”開展“六必訪”,強化銀企對接、產銷對接、用工對接、產業鏈上下游銜接,為市場主體紓困解難。緊盯“五類項目”包保聯動,實行“一包三幫”,千萬百計促進項目建設。健全“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機制,抓好領導干部包案下訪,辦好防疫熱線,及時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總之,當企業和群眾需要我們的時候,一定要站出來,有事登門,無事不擾。

  增強政府抓落實的本領。強調結果導向,推動工作落實有頭有尾。健全領導責任體系,層層壓實崗位責任,確保工作不空轉不斷檔。健全組織推進體系,逐項工作明確具體目標、實施路徑、方法步驟、時限要求,努力做到掌握情況要細、分析問題要細、制定方案要細、配套措施要細、工作落實要細,在實干中擔當、在精細中出彩。健全考核評價體系,對經濟運行、招商引資、項目建設、鄉村振興、營商環境、生態保護等重點工作,季度晾曬,年終總評,獎優罰劣。健全督導問責體系,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決整治不擔當、不作為問題,決不允許消極、“躺平”。

  守住廉潔自律和依法行政底線。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格執行《準則》《條例》,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強化依法行政、依法治市,依法防范金融風險、化解政府債務,狠抓重點行業執法監管。強化巡視巡察和審計結果運用,加強財政資金、政府項目等重點領域管控。完善市政府重大行政決策規則,嚴格執行“三重一大”集體決策。發揚艱苦創業精神,堅持過“緊日子”,嚴控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經費支出。建立市政府與市人大、市政協溝通工作機制,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深化政務公開,主動接受監察監督、審計監督,誠懇接受社會監督、輿論監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各位代表,新目標引領新征程、激發新動能。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大力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樹牢標桿旗幟、奮力跨越趕超,加快開創建設“三個城市”新局面,爭當資源型城市轉型排頭兵,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大慶,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責任編輯:石蘭蘭)

精彩圖片

大慶市政府工作報告(2022年1月14日 李巖松)

2022-03-15 15:31 來源:大慶市政府網站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