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閱更多2021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
——2021年3月2日在河池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
代市長 ?王軍 ?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
一、2020年工作回顧 ?
剛剛過去的一年,面對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脫貧攻堅任務,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和支持下,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開展“六大行動”決勝年活動,全力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較好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為“十三五”規劃劃上句號。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8%;財政收入增長4.3%;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增長5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4.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2%。全市呈現經濟運行向穩向好、民生福祉持續改善、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
(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要成果。我們堅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按照中央和自治區的部署要求,第一時間建立聯防聯控工作機制,開展橫到邊、縱到底的大排查,堅決落實“十嚴格”系列措施,所有發熱病人做CT檢查和核酸檢測,有力切斷疫情傳播途徑,用最短時間遏制疫情蔓延勢頭,自去年2月25日起全市再無新增確診病例。健全完善常態化防控機制,認真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措施,持續鞏固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及時出臺66條專項支持政策和43條具體措施,在較短時間內實現復工復產,全面恢復經濟社會秩序,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
在抗擊疫情的嚴峻斗爭中,廣大醫務工作者舍身忘我、逆行而上,廣大黨員和基層干部聞令即動、英勇奮戰,廣大群眾眾志成城、共克時艱,廣大企業家和愛心人士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共同鑄就了抗擊疫情、守護生命的人民防線!
(二)決戰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我們把習近平總書記對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的重要指示精神轉化為強大動力,向深度極度貧困發起最后總攻,羅城、都安、大化3縣,192個村、6.35萬人如期完成脫貧任務,至此全市10個貧困縣(區)、817個貧困村、76.52萬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基礎設施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累計建成通屯道路4157條6779公里,不管多偏遠的山區20戶以上自然屯全部通路;新建集中供水工程5043個,家庭水柜3.87萬個,完成農村危房改造7.5萬戶,行政村道路硬化率、通客車率、通寬帶率均達100%,所有貧困群眾實現通水通電通路,全部住上安全穩固住房。拆舊復墾面積7383公頃,土地增減掛實現收入20億元。易地扶貧搬遷“河池經驗”成為全國典范。累計投入116億元,建成121個集中安置點、4.13萬套住房,17.62萬貧困群眾入住新居;率先在全區出臺后續管理“1+7”配套政策,創新做好搬遷“后半篇”文章,入選全國典型案例,在云南昭通市召開的全國發展改革系統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現場會上作典型發言,全區易地扶貧搬遷現場會連續5年在我市召開。群眾收入穩步提高。以農業“十大百萬”產業為帶動,實現貧困戶扶貧產業全覆蓋;所有村年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以上,其中483個村超10萬元;開展貧困群眾務工精準服務,大力開發扶貧公益性崗位4.4萬個,選聘生態護林員1.94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6.3萬人次,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率為上年的110%,確保貧困農戶收入不減,守住了穩定脫貧底線。基本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投入15.9億元實施1015個義務教育補短板項目,落實各類教育資助資金3.67億元,受益學生57萬人次,強化義務教育控輟保學,實現輟學學生動態“雙清零”;所有貧困群眾享受醫療保障“198”政策;符合低保政策的貧困群眾實現“應保盡保”,累計救助568.9萬人次;落實生態惠民補助資金5.26億元,惠及80%的貧困戶。扶貧協作全面深化。廣東省和深圳市在勞務協作、產業招商、消費扶貧等方面為河池作出了突出貢獻,累計投入財政資金13.9億元,實施項目418個,直接受益群眾35萬人次;河池深巴試驗區建設加快推進,36家企業入駐,簽署合作項目51個,到位資金39億元;17個農特產品通過“圳品”認定。“千企助百村”活動扎實有效,861家企業參與,實施項目3950個,捐款捐物7.4億元。
經過全市各族干部群眾的接續奮斗、共同努力,我們歷史性消除了區域性絕對貧困,實現小康路上“一個都不掉隊”!八年來,全市共有93名同志為脫貧攻堅事業獻出了寶貴生命!以生命赴使命,用熱血鑄忠魂,我們永遠銘記他們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致敬他們平凡而偉大的奉獻精神!
(三)產業轉型升級步伐不斷加快。我們始終把產業發展作為培育新經濟增長點、做大經濟總量的重要工作來抓,堅持產業先行、項目帶動,形成高質量發展新支撐。
農業“十大百萬”產業擴面提質。產業規模和效益不斷提升,帶動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5.2%,拉動地區生產總值增長0.7個百分點。全市桑園總面積93萬畝,連續穩居全國地級市第一;新種油茶17萬畝,新增面積連續3年排全區第一,總面積達169萬畝,規模排全區第二;核桃面積260萬畝,建成33萬畝示范基地;肉牛飼養量63萬頭,出欄19萬頭,肉羊飼養量155萬只,出欄74萬只,飼養量及出欄量均居全區第一;生豬存欄115萬頭,增長112%;淡水生態養殖、“三特”水果、長壽·生態·富硒農產品基地面積均突破100萬畝,農業“十大百萬”產業目標基本實現。注重抓好三產融合,打造產業品牌,推動產品深加工,累計建成各級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2184個,數量排全區前列,其中林業示范區256個,林下經濟發展面積1170萬畝,年產值近100億元。培育特色農產品品牌33個,發展壯大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67家、林業龍頭企業10家,引進油茶、板栗、核桃深加工企業13家,年可加工油茶30000噸、板栗12500噸、核桃4000噸。
工業經濟擴量增效。全力推進工業“千億百億”產業工程,培育發展新動能,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459億元,增長8%。優勢產業集聚發展。圍繞“做大總量,做長鏈條,做優結構”,加快有色金屬產業轉型升級步伐,逐步向千億元產業目標邁進;加快培育壯大一批繭絲綢加工龍頭企業,構建布局合理、產業鏈長、附加值高的全產業鏈,被授予“中國絲綢新都”稱號,中國(河池)絲綢大會在宜州召開;積極打造特色酒和健康飲用水百億產業,加大市場營銷力度,推動百億丹泉、天龍泉技改等項目建設,全區振興桂酒產業發展大會在南丹召開;電子信息、醫藥化工、農林產品加工等產業均有較大發展。園區建設顯著提升。謀劃建設河池·南丹有色金屬新材料千億園區,已完成總體規劃修編和環評等工作,完成在建項目2328畝的征地工作,啟動實施國際陸港保稅物流中心等5個基礎設施項目,正在推進總投資近100億元的南方公司30萬噸鋅等8個產業項目,引進投資50億元建設鋅硫磷綠色循環產業項目,有效延長園區產業鏈。繼續加大大任產業園建設步伐,啟動河化分園建設,累計完成投資68億元,其中基礎設施投資37億元,已有27家企業進駐,13家企業建成投產,產值增長155%,稅收增長178%。以“雙百雙新”為重點的項目建設強力推進。實施“雙百雙新”項目6個,累計完成投資13億元。超威鑫鋒公司鉛酸蓄電池(二期)、正華冶煉廠銻冶煉(一期)、皖維公司聚乙烯副產品、廣馳水泥新型干法水泥等項目實現竣工投產。加大規上企業培育,加快個轉企、小升規,新增規上工業企業63家。支持骨干企業做大做強。南方公司入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實現銷售收入186億元,超威鑫鋒公司實現產值8億元,丹泉酒業公司實現稅收2億元。授予嘉聯絲綢公司、大化水力發電總廠、巴馬壽鄉旅游公司3家企業市長質量獎。
以全域旅游為重點的現代服務業逐步回暖。通過實施兩輪巴馬國際旅游區基礎設施攻堅行動,建設項目89個,累計完成投資36億元,不斷完善旅游基礎設施條件。加快百里龍江旅游帶建設,相繼建成羅城棉花天坑,南丹“千家瑤寨·萬戶瑤鄉”白褲瑤風情小鎮、溫泉公園等景點景區。全市實施文旅康養項目34個,完成投資9.43億元;新增東蘭壯鄉將軍紀念園、巴馬仁壽源、大化紅水河百里風情畫廊等8家國家4A級旅游景區,為全區最多;接待國內外游客3447萬人次,旅游總消費實現425億元。持續推動消費市場回暖。創新消費模式業態,開展直播帶貨、汽車、家電、云閃付惠民等系列商貿促銷活動,線上線下同時發力,帶動消費8億元;扶貧農產品直銷粵港澳大灣區,銷售額達23億元。商貿物流業加快發展。福達冷鏈物流園、畜禽交易市場建成運營;持續推進9個縣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建設,農村電商覆蓋率81.8%。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進一步提升。新增貸款120億元,服務企業2.35萬家,新增存款82億元;全面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金融風險總體可控;北部灣銀行正式入駐河池,桂林銀行完成分行開設前期準備工作;政策性農業保險增品提標,累計為各類農業生產組織及農戶提供風險保障152億元;新娛科控股公司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四)以交通為重點的項目建設再創佳績。我們堅持把重大項目建設擺到更加突出位置,抓好以交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帶動經濟穩定增長。強化項目謀劃和爭取。圍繞“兩新一重”、鄉村振興、民生改善等國家戰略導向抓好項目策劃包裝,全市共謀劃項目1217項,其中5000萬元以上項目434個,項目謀劃數量體量均實現大幅增長。積極爭取項目和債券資金,共爭取到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108個,資金10.5億元;新增政府債券40.2億元、抗疫特別國債資金12.7億元。項目推進不斷加快。突出解決企業融資難、前期工作推進慢、落地難等堵點痛點問題,項目用地應保盡保,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列入自治區級市級層面統籌推進重大項目497項(其中,新開工89項,續建 151 項,竣工投產76項,預備181項),年度計劃投資371億元,累計開工106個,開工率119%;完成投資415億元,投資完成率112%。交通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有新突破。交通項目投資完成250億元,再創歷史新高。貴陽至南寧高鐵(河池段)重點橋梁、隧道等控制性工程建設全面鋪開,完成投資33億元。全市已建成8條(段)高速公路,通車里程570公里,其中融水至河池高速公路建成通車,仫佬族群眾實現通高速公路的夙愿;天峨至北海高速公路(河池段)項目全部實質性開工建設,在建賀州至巴馬、南丹至天峨下老等7條(段)高速公路,總里程500公里,總投資超1000億元,創歷史最大規模;正在開展前期工作8條(段)306公里。“四建一通”項目全面推進,新增13個鄉鎮通二級(或三級)公路,全區“四好農村路”建設現場會在鳳山召開。推進水利基礎設施大會戰項目63個,完成投資14億元,羅城大山、都安板嶺、大化王烈等重點水庫加快建設。
(五)城鄉規劃建設邁出新步伐。我們堅持城鄉統籌協調發展,不斷提升新型城鎮化建設水平。抓緊完善城市規劃。積極開展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東江高鐵新區控制性詳規通過評審,金宜城市走廊規劃加快推進。統籌抓好“一市兩區”建設。金宜一級公路改造啟動實施;金城江區上任北路、金福路、世紀路、芝田片區路網及安置工程、市體育場、老地委片區棚戶區改造等項目竣工,六甲至城區給水工程、龍江兩岸景觀改造、新三中等項目扎實推進,城西商業綜合體、河池東收費站連接線擴建工程開工建設;宜州區環城路建設持續推進,完成馮京路、龍江路(北段)改造,九街十八巷、桂茂路片區和廣西玻璃鋼廠棚戶區改造等項目基本完成。宜州新區建設穩步推進。園博園項目建設步伐加快,河池學院分校區、金山湖文化生態片區、金湖南路(一期)等項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抓好“美麗河池”鄉村建設。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風貌提升行動,羅城四把、東蘭長樂成功創建廣西養生養老小鎮;實施基本整治型、設施完善型和精品示范型村莊項目878個,配套建設一批村級垃圾處理設施、公共廁所改造項目,農戶衛生廁所普及率91%。
(六)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我們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進一步擦亮河池“山青水秀生態美”的金字招牌。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圓滿收官。金城江城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97.8%,其余10個縣(區)城區空氣環境質量持續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標準。河長制工作經驗入選全國典型案例;在全區率先完成河湖“四亂”問題整治銷號;飲用水水源地、河流斷面、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全部為100%,河池市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排全國前列。穩步推進土壤污染綜合防治先行區建設,累計爭取中央專項資金9.56億元,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90%,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國家和自治區考核要求。突出環境問題得到有效治理。自治區環保督察交辦的28個信訪問題全部完成整改。嚴格實施排污許可制,13個行業企業完成達標排放評估。率先在全區完成國家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及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涉重金屬企業全面實現達標排放。加大生態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推動11座城區污水處理廠規范化、標準化運行,建立健全城鎮生活污水、垃圾收集系統,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93.6%,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7.8%。生態系統保護扎實推進。投入4671萬元實施土地整治,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61平方公里,建成高標準農田4.3萬公頃。加快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植樹造林3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1.02%,穩居全區前列。鳳山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東蘭、大化獲評自治區生態縣。開展礦山生態修復1萬畝,創建綠色礦山18個。投入4062萬元治理地質災害點32個。
(七)改革開放全面深化。我們堅持把深化改革開放作為對沖疫情影響、穩定經濟增長的有力抓手,加快體制機制創新,以改革釋放動力、以開放增添活力。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深化“放管服”改革,依法下放、取消、承接一批行政審批權力,企業開辦、項目審批、不動產登記、出口退稅等辦理效率大幅提高,營商環境達到全區中上水平。深入推進“簡易辦”改革,在全區率先實行新企業開辦“零成本+0.5天改革”措施,市本級1356個“一窗受理”項目,行政審批事項審批提速76%。“12345”政府服務熱線規范便民高效,群眾滿意率99.9%。全面落實減稅降費等各類政策,累計為企業減稅降費4.4億元,降低各類客戶用電成本4.32億元,階段性減免征收社會保險費3.96億元,協調發放貸款189億元,辦理延貸和續貸78億元,有效提升企業的獲得感。重點領域改革持續推進。高質量完成交通、文化、生態、農業、市場監管五大領域綜合行政執法,以及經濟強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農業農村改革深入實施,各縣(區)均建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中心,1633個行政村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頒證率99.49%。集體林業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深入推進;全區首個商品林“雙千”基地在河池落地;初步建成市縣鄉村四級林長體系;在全區率先完成人工繁育陸生野生動物補助處置。國資國企改革持續深化,提前完成29家“僵尸企業”處置出清工作。農村金融改革穩步推進,實施農村金融產品及服務創新工程,所有行政村設立支付服務點,實現鄉鎮金融服務網點全覆蓋。統籌教育文化、醫療衛生、供銷等各領域改革向縱深發展。對外開放合作持續擴大。積極融入“一帶一路”、西部陸海新通道和珠江—西江經濟帶建設,推動與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互助互補、生態共建共享。與貴州黔南州實現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大力推進“四企入河”,全市招商引資內資到位340億元,增長10%;實際利用外資1269萬美元,增長26.9%。第17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簽約項目54個,總投資額363億元,涉及大健康、新能源、新制造、現代農業等領域。
(八)民生保障水平穩步提高。我們緊緊圍繞人民群眾所需所盼,堅決兜牢基本民生底線,努力增進民生福祉。財政投入民生領域376億元,增長16.6%,占總支出84%。就業保持總體穩定。積極開展“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會”等專項服務活動,有效促進各類重點人群多渠道就業,新增城鎮就業1.2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84%,低于自治區目標控制數2.66個百分點。教育發展水平不斷提高。新建幼兒園27所,創建普惠性幼兒園55所,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達96.4%。新建、改擴建義務教育學校546所,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7%。高中教育質量穩步提升,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92%,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通過自治區評估驗收。職業院校辦學特色不斷彰顯,榮獲“2019年全區職業教育發展進步成效明顯的設區市”,廣西2020年職業教育活動周在我市舉行。社會保障更加有力。基本醫療保險參保406.9萬人,基金收入38.2億元;養老、工傷、失業三項社會保險參保人數267.5萬人,基金收入51.3億元;退休人員養老金提高5.04%。社會救助體系不斷健全,累計發放救助金19.7億元,救助困難群眾725萬人次。深入推進雙擁共建,東蘭再次榮膺“全國雙擁模范城”稱號。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實現市縣鄉村全覆蓋,足額發放優撫資金1.1億元。完成各類保障性住房建設任務,建成棚戶區改造1709套。健康服務有效提升。投入5.3億元建成醫療衛生基礎設施項目44個,建設醫療聯合體519個,“先診療后付費”“一站式”結算惠民政策全面落實。創建2個廣西首批中醫藥特色種植示范基地。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醫院列入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市本級首次以“一市兩區”通過自治區衛生城市復審,巴馬榮獲“國家衛生縣城”稱號。科技文化體育事業繁榮發展。新增9家高新技術企業,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榮獲廣西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大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0個單位和1戶家庭榮獲精神文明建設“國字號”榮譽;1人獲評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3位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受到表彰;3位河池籍作家榮獲“駿馬獎”。南丹、巴馬入選“自治區文明城市”。羅城仫佬族古歌、巴馬祝著節和敬老習俗、都安壯族打扁擔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南丹推動非遺文化活態保護與傳承”作為廣西唯一項目,入選全國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優秀案例。新建社會足球場地51個。社會治理更加有效。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取得重大成果,全市涉黑涉惡線索辦結率99.47%,三年累計打掉黑社會性質組織13個,涉惡犯罪集團43個,涉惡團伙100個,刑拘1667人,查封扣押凍結涉案資產2.25億元。破獲“3·01”涉嫌跨境賭博案件,涉案金額382億元。扎實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群眾安全感保持在98%以上。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深入開展重點領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安全生產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雙下降,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向好。推進“互聯網+市場監管”工作,有效提升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水平。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完成登記、比對復查工作,通過國務院事后質量抽查。成功舉辦中國第一個村民委員會——合寨村村民委員會成立40周年紀念活動。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羅城等7個單位被自治區命名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
(九)政府自身建設得到全面加強。我們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不折不扣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地生效。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各界監督,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辦復率100%。堅持把法治思維融入政府工作全過程,深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扎實做好科學民主決策,嚴格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巴馬榮獲第一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縣”稱號。扎實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嚴格落實“一崗雙責”,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認真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之以恒整治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市本級政府系統各類文件、會議分別精簡41%、42%,切實減輕了基層負擔。健全審計內部控制機制,加強重點資金和項目監管,樹立政府清廉清正清明良好形象。
機關事務、外事僑務、海事、海關、統計、消防、保密、檔案、地方志、通信、氣象、地震、水文等工作取得了新成績。老干部、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保障等事業邁出了新步伐。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在經濟社會發展中作出了新貢獻。駐河池中直、區直各單位支持地方發展實現了新突破。
各位代表!唯有奮斗多壯志。“十三五”規劃各項目標任務順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為“十四五”乃至更長遠的發展,打下了牢固基礎、積蓄了強大后勁。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必須堅持和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切實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必須堅持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自覺站位新發展階段,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改革創新,擴大開放,逐步構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產業體系、空間結構,大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更加自覺地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須堅持敢于擔當狠抓落實,更加自覺地牢記“只要惠及子孫,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不斷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敢于擔當解難題,久久為功抓落實,不斷把高質量發展引向深入。
各位代表!事非經過不知難。2020年全市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極不容易,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市委決策部署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有效監督和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全市廣大干部群眾凝心聚力、團結奮斗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奮戰在全市各條戰線上的廣大干部群眾,向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向離退休老同志,向駐河池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向關心支持河池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需要說明的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生產總值統一核算、減稅降費等因素影響,全市地區生產總值、財政收入等一些經濟指標未能完成預期目標。同時,我們發展中也面臨著不少問題:實體經濟投入不足,產業轉型升級任務重,穩增長壓力大;民生基礎設施短板較多,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供給與群眾的期盼還有差距;個別部門工作人員思想解放不夠,擔當服務意識不強,政府自身建設與治理能力現代化還需常抓不懈。對于這些問題,我們將深入研究,采取更加務實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
二、2021年工作重點 ?
今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起步之年,也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根據《中國共產黨河池市委員會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市人民政府組織編制了《河池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明確實施“一城三地”發展戰略,確定“六新”發展目標,提出了“經濟增長速度高于全國全區平均水平”的發展要求,部署了產業強市、鄉村振興、基礎設施建設、生態文明、融入新發展格局、對外開放、深化改革、城鄉融合發展、文旅強市、民生建設、社會治理等11個方面的重點任務。我們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腳踏實地加油干,起步就要提速、開局就要爭先,加快發展,轉型升級,全面提質,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當前全球疫情持續蔓延,對世界經濟和國際貿易投資帶來巨大沖擊,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但要看到,我國經濟發展的韌性和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廣西在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戰略地位更加凸顯,我市經濟持續向穩向好、質量顯著提升。我們還迎來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等重大發展機遇。只要我們堅定發展信心,善于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就一定能夠把國家和自治區政策紅利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成效。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按照中央、自治區決策部署,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搶抓用好新發展機遇,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實施“一城三地”發展戰略,開展“六大行動”提升年活動,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突出抓好產業優化升級,大力推進以交通為重點的項目建設,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確保“十四五”開好局,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根據總體要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5%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財政收入增長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5%;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8%;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
為完成上述目標任務,必須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現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逐步實現由集中資源支持脫貧攻堅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平穩過渡,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讓鄉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鄉村精氣神提起來!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健全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持續跟蹤收入變化和“兩不愁三保障”鞏固情況,定期核查,及時發現,及時幫扶,動態清零,堅決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現象。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力度,年內培訓3萬人次,確保更多群眾有一技之長,提高務工收入。強化東西部勞務協作,實現脫貧勞動力外出務工規模總體穩定,確保有勞動力且有就業意愿的家庭至少有1人以上就業。全面提升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水平,補齊農村地區公共服務短板。繼續實施易地扶貧搬遷七大后續服務工程,確保搬遷群眾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
嚴格做好政策有效銜接。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保持現有幫扶政策、資金支持、幫扶力量總體穩定,接續推進脫貧地區發展。用好用足國家、自治區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政策,爭取上級更多支持。因地制宜編制鄉村振興規劃,科學謀劃、超前儲備一批項目,確保項目與上級政策接續得上,可以立即落地實施。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突出抓好鄉村產業發展,以農業“十大百萬”產業為重點,支持各縣(區)全力打造3—5個覆蓋面廣、品牌優、效益好,能夠帶動群眾增收的縣域支柱產業,確保群眾有可持續、不可逆的收入來源。深入開展“脫貧感黨恩、奮進新起點”主題活動,引導群眾心懷感恩、自強自立,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大力倡導移風易俗,豐富業余文化體育生活,培育塑造鄉風文明。爭取實施建設(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抓好農村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管好用好扶貧資產,激發農村資源要素活力。大力開展鄉村建設行動,抓好“四好農村路”建設,加大農村斷頭路、產業路、旅游路建設力度,持續改善鄉村水電路房網基礎設施;推進“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研究設計具有本地特色、群眾接受的房屋示范圖形,避免“千村一面”;深入開展鄉村風貌提升行動,以“兩高兩道”沿線村屯改造為重點,以貴南高鐵、河都高速公路沿線村屯為示范帶,帶動每個縣(區)實施示范點3個以上,抓好每個縣域內1000棟以上農戶風貌提升;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嚴格農房建設管控,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生活垃圾處理和污水治理,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率95%以上。
(二)強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不斷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堅持把產業發展作為經濟工作的總抓手,實施產業振興三年行動,持之以恒抓產業上項目、促投資強實體,提升產業質量和效益。
推動農業“十大百萬”產業高質量發展。穩定擴大產業規模,繼續整市推進肉牛(羊)養殖,養殖肉牛66萬頭、出欄22萬頭以上,養殖肉羊156萬只、出欄80萬只以上,每個縣(區)繼續創建1個1000頭以上規模種牛繁育基地和1個2000頭以上規模肉牛養殖示范基地,實現品種繁育標準化,有條件的鄉鎮要建設1家以上青貯飼料廠;推動5個萬頭生豬養殖項目投產達產,出欄生豬165萬頭以上;新種油茶9萬畝,低產改造7萬畝,生產油茶籽8萬噸以上,在引進油茶加工項目、形成統一標準品牌上有新突破;推行規模化、工廠化種桑養蠶,桑園低產改造5萬畝,蠶繭產量14萬噸以上;新增“三特”水果1.5萬畝,同步做好包裝營銷,贏得市場認可;加強核桃示范基地管護,爭取有更多的投產面積;鞏固提升淡水生態養殖、糖料蔗、板栗、長壽·生態·富硒農產品等產業的規模和效益。鞏固林下經濟發展規模,重點抓好中草藥、花卉等產業,產值增長20%。強化人才技術支撐,加大教育培訓力度,全面推廣機械化,注重在品種繁育、疫病防治、種養技術、科學管護等方面幫扶指導,推動產業標準化、品牌化發展,盡快取得更好的效益。加快規劃建設農特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園,培育引進全產業鏈龍頭企業,大力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推動市級層面的30個標準農業示范區企業上規入統。加大“河池壽鄉牛”等6個區域公用品牌的宣傳力度,借助東西部扶貧協作、電商網絡等平臺,拓寬農產品銷售新通道,確保農產品“種(養)得出、叫得響、賣得好”。
推動工業“千億百億”產業高質量發展。堅持“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全力推進一批“雙百雙新”項目建設,打造一批“千億百億”特色產業集群。加大產業投資力度。完成工業投資100億元,增長30%以上。重點圍繞生態環保型有色金屬產業示范基地建設,以河池·南丹有色金屬新材料千億園區和大任產業園為平臺,開發鉛、鋅、錫等優勢金屬下游產品,不斷延伸產業鏈,提高經濟效益。突出抓好千億園區的南方公司新增30萬噸鋅、資源綜合利用、鋅精礦集中配礦、鋅硫磷綠色循環產業,正華冶煉廠銻冶煉(二期)、華錫集團巴厘選礦廠技改,以及大任產業園的超威鑫鋒鉛酸蓄電池(三期)、譽升鋅多金屬等一批項目建設,有色金屬產業產值增長15%。圍繞建設中國絲綢新都,培育壯大一批繭絲綢加工龍頭企業,規劃建設繭絲綢紡織工業園區,提升繭絲綢加工能力,確保在絲綢印染上有實質性進展,繭絲綢產業產值增長15%。圍繞建設廣西振興桂酒示范基地,繼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竣工投產百億丹泉技術改造、天龍泉黃酒配套設施等項目,釀酒產業產值增長30%。圍繞建設中國健康長壽飲用水基地,支持九千萬、巴馬麗瑯等企業打響品牌,提高市場占有率,優質飲用水產業產值增長20%。統籌抓好生物醫藥、化工、農林產品、電子信息、碳酸鈣等產業,產值分別增長20%、15%、10%、13%、15%;突出抓好藥融園生物醫藥、河化片區產業升級、華威世通年產2000萬臺智能終端產品、都安鑫鈺公司年產800萬噸非金屬粉體新型環保材料等項目建設。加快工業園區建設。有色金屬新材料千億園區開工建設內陸港保稅物流中心及配套工程,建成入園二級公路,加快推進南方公司標準廠房、供排水一體化、燃氣管網等項目建設;大任產業園推進興宜路、工業路、康源路、宜源路、大任東路等一批路網項目,完善九香半島配套服務設施,推動超威鑫鋒、生富、譽升、華遠等企業達產達效。統籌抓好宜州、環江、都安市級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園區招商引資力度,加快園區轉型升級發展,5個市級工業園區實現產值增長20%以上。規劃建設現代林業產業園,推動大自然家居等企業落地建設,打造原料加工、高端家居生產、銷售展示全產業鏈,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實施科技創新戰略。研究出臺科技創新實施方案,構建人才引進、成果轉化、產業培育、稅收優惠、金融支持等方面的配套政策體系。著力自主創新,完善體制機制,籌備建設河池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舉辦“科技列車河池行”活動。推動數字河池建設,重點推動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有色金屬、繭絲綢、建材等傳統產業融合發展。大力培育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產業。做大做強骨干企業。推動政策、資金、人才等關鍵要素向強優企業聚集,扶持南方、超威鑫鋒、丹泉、天龍泉、九千萬、巴馬麗瑯等重點企業做強做大。培育一批中小企業轉型提質,全市新增規上企業100家以上。
推動以全域旅游為重點的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依托中國首個地級“世界長壽市”品牌,加快“一地一區兩帶”建設,做強全域旅游與大健康產業,促進現代服務業優化升級。加快推進一批文旅康養項目建設,實施重點項目50個,完成年度投資32億元以上。繼續加快巴馬國際長壽養生旅游勝地建設,推動世界大健康論壇永久會址、賜福湖小鎮(二期),東蘭神仙山康壽文化園、鳳山三門海旅游度假區、天峨龍灘天湖景區、都安澄江國家濕地公園等項目取得實質性突破。推動百里龍江旅游帶提質升級,加快推進金城江下橋長壽養生谷、羅城武陽江、環江風情花海園、南丹世界白褲瑤大健康產業園等景區景點建設。積極引進一批大企業大集團,大力開發旅游資源,建設一批支撐力強的文旅康養項目,重點策劃開發劉三姐民族風情旅游區、紅水河濱水旅游觀光休閑養生帶項目建設。每個縣(區)各新建1個以上旅游景區和民宿項目。創新提升一批旅游品牌,推動宜州、巴馬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新增5家4A級景區(鄉村旅游區);強化網絡系統性宣傳推介,與抖音、攜程、騰訊等平臺合作,推介我市旅游產品和精品旅游線路,實現“一機在手,游遍河池”。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鼓勵發展“電子商務+”、夜間經濟、會展經濟、直播帶貨等新模式新業態,積極開展各類促銷活動,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謀劃建設有色金屬、綠色家居、汽車銷售等專業市場,重點推進18個“物流網”項目建設。實施“快遞進村”工程,完善郵政快遞服務設施建設。提升金融服務保障水平,新增貸款100億元以上。
產業是我市最大的短板。我們要用最大力氣建鏈、強鏈、延鏈、補鏈,構建融入新發展格局的現代產業體系,一步一步向產業強市的目標邁進!
(三)狠抓重大項目建設,全力擴大有效投資。充分發揮有效投資對穩增長的關鍵性作用,不斷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
強化項目謀劃爭取。做深做實項目策劃,保障前期工作經費,全市謀劃重點項目1000個,其中產業項目500個以上,總投資2000億元。每個縣(區)策劃包裝PPP項目1個以上。及時掌握政策動態,提高項目謀劃質量,爭取更多項目資金支持。
加快項目推進實施。堅持“一把手”親自抓,創新完善項目建設工作機制,突出解決項目融資、用地、環評等問題。實施自治區、市級層面統籌推進重大項目500個以上,完成投資400億元。狠抓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建設,2020年度項目中央投資完成率90%以上;2021年度項目開工率95%、投資完成率75%以上。
抓好交通、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全市交通項目完成投資260億元以上。鐵路方面,加快推進貴陽至南寧高鐵(河池段)建設;繼續做好柳州經河池至百色高鐵項目爭取工作,力爭“十四五”開工建設。公路方面,加快在建的賀巴、南天等7條(段)約500公里高速公路項目建設,其中賀巴(都安至巴馬段)建成通車;開工建設宜州至忻城、河池至荔波、柳州魚峰至宜州、宜州西過境公路等4條高速公路;力爭開工建設羅城至宜州高速公路;推進羅城至鹿寨、融安至羅城、巴馬至凌云等高速公路項目前期工作,力爭盡快具備開工條件;提前做好已列入廣西高速公路網規劃的項目前期工作,條件一成熟即可開工建設;全面實現鄉鄉通二級(或三級)以上公路的目標。水運方面,加快推進紅水河1000噸級過船設施項目建設,盡快恢復提升紅水河黃金水道通航能力。水利方面,新開工建設羅城板陽東水庫工程,續建南丹天生橋、巴馬所略、都安板嶺3座水庫項目,建成羅城大山、南丹火幕、巴馬坡月、大化王烈4座水庫;加大水資源保護、水利工程修復力度,加固病險水庫除險8座,治理中小河流19處,實施一批集中供水工程,完成投資10億元以上。
推動“新基建”和新能源項目建設。謀劃建設5G、信息網絡、數據中心等項目40個,完成年度投資17億元。重點推進中國—東盟(巴馬)大數據云計算基地、巴馬基金數字小鎮、智慧公安等項目,實現“互聯網+醫療影像云”“互聯網+三醫惠民”智慧服務云平臺等項目竣工。推進總投資35億元的龍灘、巖灘庫區水面光伏發電,以及羅城高邦山、環江界子良、天峨交連嶺風電項目建設。
(四)完善功能提升品質,努力建設宜居城市。牢固樹立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理念,全面完成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完善城市功能設施,增強城市集聚輻射力。
統籌推進“一市兩區”建設。12月底前基本完成市行政中心搬遷。以城市主干道標準加快推進金宜一級公路改造,構建以城促產、產城聯動的金宜城市走廊。金城江區要突出抓好舊城改造提升,建成老虎山、南橋轉盤和金城江劇場片區棚戶區改造,推動河池日報社、商務局、供銷社等城市中心區域改造,形成連片示范效應,提升城市功能品位;推進高鐵站前廣場、輝樂橋、河池東收費站連接線擴建工程等市政基礎設施項目;推動新三中、六中、十小、三幼、澳門城幼兒園等教育項目投入使用;加快建設城西商業綜合體項目;引進開發商貿物流及各類專業批發市場;統籌抓好高鐵新區規劃建設,逐步帶動城東片區開發提升。宜州區要加快完善路網配套設施建設,基本建成環城路,穩步推進西屏路建設,抓好龍溪大道沿線開發及城西商貿物流園等項目建設。宜州新區要高標準高質量建成園博園、辦好第十三屆廣西園林園藝博覽會;建成金山大道(一期),實現與宜州城區有效連接;開工建設迎賓大道、教育路、市民大道等路網,推動金山湖文化生態片區、河池學院分校區項目建設,逐步拉開新區城市框架。
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啟動實施36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完善小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推進天然氣入戶改造,支持有條件的小區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繼續推進龍江河兩岸美化亮化。繼續加大“兩違”治理。深化街道保潔網格化管理,穩步推進城市垃圾分類。積極完善城市社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推廣智慧型、智能化建設,提升城市管理服務水平。
(五)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決守好綠色發展底線。大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守好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讓山清水秀的河池更加美麗。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大力推進大氣環境綜合治理,鞏固提升市中心城區空氣質量優良率。深入推行河(湖)長制,爭取全國“十市十縣”正向激勵;加強重點流域環境治理、地下水污染防治,確保中心城區和縣城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主要流域水質優良率100%。鞏固拓展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區建設成果,確保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國家和自治區考核要求。
持續抓好環境突出問題整治。積極配合新一輪生態環境保護督查,持續抓好反饋問題整改。推動城鎮污水、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達標運營。做好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加快醫療廢棄物處置中心擴建、餐廚垃圾處理中心等項目建設。強化突發生態環境事件的防控,從嚴從重打擊環境污染違法犯罪活動。
著力實施全域生態系統保護。積極創建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市(縣)。加強森林、濕地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和野生動植物保護,強化自然保護地監督管理。深入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完成植樹造林20萬畝,建設珠江防護林1.5萬畝,國家儲備林1.1萬畝。繼續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力爭通過國家考核驗收。全面推行林長制,加強森林資源管理。
(六)聚力改革創新開放,有效釋放發展動力活力。以更大力度推進改革創新,擴大開放增進合作,不斷釋放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外向活力。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對標最高標準、最好水平,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深化政務服務“簡易辦”改革為突破口,進一步延伸“一窗受理”,實行“一表申請”,推進“同城通辦”“全區通辦”“跨省通辦”。推進各縣(區)政務服務大廳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推廣廣西數字政務一體化平臺,打造智慧政務。
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進一步解放思想,健全規范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推動融資平臺公司盡快轉型為市場化運營的國有企業,依法合規開展市場化融資。加大與國家政策性銀行和商業銀行合作,引入央企和強優民營企業進行戰略重組,做大做強國投集團、城投公司、巴投集團、金山湖投資公司等國有企業,用好債權、股權等金融工具,不斷擴大融資渠道和規模。
持續深化重點領域改革。落實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政策,持續深化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穩步推進集體林業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分層分類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強化國資國企監管,完善重大事項決策報告制度。做好防范化解政府隱性債務和金融風險。繼續統籌推進科技、財稅、文化、衛生、供銷等各領域改革。
持續推進對外開放合作。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全面融入“南向、北聯、東融、西合”開放格局。強化與深圳的對接合作,推進特色小鎮、示范基地建設,推動河池深巴試驗區取得實質性進展。辦好廣西“兩山”發展論壇、中國絲綢大會、巴馬論壇等系列活動。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意見》,爭取實施新一輪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大會戰,拓展與周邊地區交流合作,在重大產業布局和政策、項目、資金方面取得更大支持,加快革命老區建設步伐。
持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圍繞有色金屬、優質酒水、繭絲綢、“十大百萬”等產業布局,市直經濟部門強化與招商部門對接,主動策劃,聯動招商,推動項目落地。健全完善招商網絡平臺,及時更新發布招商信息,系統做好項目策劃包裝和宣傳推介。深化“四企入河”,吸引一批好的項目、大的實體企業到河池投資,力爭引進500強企業5家以上。做好代辦服務,做到“拿地即開工”,推動第17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簽約的54個項目開工建設,確保開工率達90%以上。全年招商引資內資到位增長15%以上。
(七)提高社會建設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大力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切實辦好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加強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建設,實施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程,積極擴大高中階段辦學規模,新建幼兒園12所、義務教育學校9所,新建、擴建普通高中6所。支持辦好廣西大學研究生院巴馬分院。改善職業院校辦學條件,推進高水平專業建設,啟動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分校區建設。規范民辦教育發展,辦好特殊教育。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配足配齊師資力量。
全面落實就業優先政策。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城鎮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對就業困難人員實行托底幫扶,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持續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活動,大力拓寬就業渠道。全年新增城鎮就業0.8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萬人次。
實現更高質量的社會保障。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推進精準擴面。鞏固多層次基本醫療保障體系,推動醫保、醫療、醫藥改革。健全社會救助體系,加強對農村“三留守”人員、城鎮困難群眾、殘疾人的關愛保護服務,兜住基本生活底線。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推進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建設,豐富養老服務產品供給,支持打造高品質養生養老基地。加快環江、都安、大化老年大學建設,提升市、縣老年大學辦學水平。
著力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體防控策略,堅決克服松懈麻痹思想,落實常態化防控措施,慎終如始抓好疫情防控,確保疫情不反彈。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推進健康廣西行動,鞏固自治區衛生城市創建成果。加強緊密型醫聯體和縣域醫共體建設,推進市第一人民醫院創建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大力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加快實施中央預算內投資衛生項目10個。推進中醫藥、民族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補齊基層醫療人才缺額短板。加強公共衛生和重大疾病防治,確保公共衛生安全。
不斷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扎實開展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系列慶祝活動。積極開展創城工作,力爭2023年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實現行政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全覆蓋。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和保護,繼續開展銅鼓文化(河池)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辦好壯族“三月三”、環紅水河山地自行車賽、第七屆全市運動會等文化體育活動,完成宜州、羅城、南丹、巴馬、鳳山“鄉村振興”體校建設任務。
持續推進平安河池、法治河池建設。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健全矛盾糾紛多元化化解機制,扎實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常態化,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進一步提高群眾安全感。完成巖灘水電站水庫移民處遺工作。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毫不松懈抓好安全生產,堅決防范重特大事故發生。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抓好糧食安全和“菜籃子”工程。全面落實黨的民族和宗教政策,鞏固提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成果。推進示范型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建設,切實維護退役軍人合法權益。深化雙擁共建,加強國防動員和預備役工作,促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我們定將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急事難事煩心事,讓群眾的日子越過越好!
三、著力推進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
我們要以鐵的紀律、鐵的擔當、鐵的作風,發揚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斗老黃牛的精神,積極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一)堅持從嚴治政。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統領政府各項工作,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堅決貫徹中央、自治區和市委各項決策部署,做到領會到位、執行到位、結果到位,以實際行動詮釋對黨絕對忠誠。
(二)堅持依法行政。堅持依憲施政、依法行政,做到“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加強政府立法工作,強化重大行政決策、政府合同和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查和監督執行,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自覺接受人大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政協的民主監督以及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全面推進政務公開,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三)堅持擔當勤政。全面增強“七種能力”,加強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不斷提升政府工作人員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引導激勵干部在產業發展、項目建設、招商引資和征地拆遷一線主動作為,真正做到以結果說話、以實績論英雄。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深入基層,全面熟悉掌握情況,扎實做好基礎性工作,力爭把每一項工作做實,將每一個問題解決。
(四)堅持高效履政。始終把抓落實作為政府工作的生命線,大力倡導“馬上辦、務實干”,強化效率意識、爭先意識,以超強執行力體現真抓實干。強化全市“一盤棋”意識,梳理權責清單,厘清職責邊界,解決好部門間推諉扯皮、敷衍塞責的問題,不斷提升政府工作標準和工作效能。堅決反對和整治一切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進一步減文控會、規范督查,切實減輕基層負擔。
(五)堅持廉潔從政。全面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認真落實“一崗雙責”,扎實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緊盯重大工程、重點領域、關鍵崗位,強化廉政風險防控。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支持紀檢監察機關依法依規履行職責,推進審計監督全覆蓋,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續鞏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各位代表!河池正處在歷史發展的新時代,多年的發展讓我們越來越自信,也讓人民群眾的生活越來越幸福。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改革創新、擔當實干,努力奪取“十四五”發展良好開局,為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河池篇章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