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福利50集在线看,2023国产精品啪啪视频,一级a性色生活片久久毛片,国产91三级精选国产

贛州市政府工作報告(2021年2月19日 許南吉)

2021年03月02日 14:39   來源:贛南日報   

  點擊查閱更多2021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

  ——2021年2月19日在贛州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

  代市長 許南吉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見。

  一、2020年工作和“十三五”發展回顧

  2020年是極不平凡、極為不易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和贛州重要講話精神,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經濟社會保持平穩健康發展。全年GDP增長4.2%,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3%、9.2%,增幅全省第一;財政總收入增長1.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8%,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6%,實際利用外資增長7.7%,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2%,出口增長24.3%。

  重點抓了六個方面工作:

  (一)科學精準防控疫情。面對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迅速進入Ⅰ級響應,嚴格落實聯防聯控機制,因時因勢調整防控策略,用21天實現無新增確診病例、42天將確診病例清零。按照“外防輸入、內防反彈”要求,扎實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不斷鞏固持續向好態勢,守住了疫情不反彈的底線。

  (二)全力以赴穩增長。及時出臺穩增長系列政策,深入實施產業鏈鏈長制,大力開展“千名干部幫千企、防控疫情促生產”“項目建設提速年”等活動,復工復產走在全省前列。實施省大中型項目505個、市重點工程210個、六大攻堅戰項目1916個,均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新增規上工業企業297家、高新技術企業329家,均居全省前列;4家企業營收超50億元,稀土集團成為首家營收破百億企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突破40%;“兩城兩谷兩帶”【1】營收占比超70%,現代家居產業集群產值突破2000億元,紡織服裝、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產值均突破900億元,青峰百億生產基地投產,新能源汽車量產企業達3家。糧食生產實現“十七連豐”,生豬產能基本恢復至常年水平,新增臍橙、蔬菜、高產油茶林均超10萬畝,信豐入選國家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展示基地。高質量承辦全省旅發大會,新增國家4A級景區11個,石城入選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獲批國家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孚能科技、匯森家居成功上市;會昌、全南入選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贛州獲評國家信息消費示范城市,安遠入選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地區。

  (三)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扎實開展脫貧攻堅“十個清零”【2】行動,“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全面解決,剩余2.82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最后4個貧困縣順利摘帽,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深入推進污染防治八大標志性戰役、30個專項行動,所有縣(市、區)空氣質量均達國家二級標準,全市水質綜合指數全省第一,受污染耕地、污染地塊安全利用任務順利完成,贛州獲評“中國最具生態競爭力城市”,尋烏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崇義入選全國森林經營試點單位。政府隱性債務年度化解任務全面完成,金融、房地產等重點領域風險總體可控。

  (四)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啟動實施,縣級行政審批局全部組建。全年減稅降費154.7億元,增長12.5%。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寧都獲評全國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典型。中科院贛江創新研究院掛牌運行,填補了我省無國家級大院大所的空白。稀土功能材料創新中心、鎢與稀土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獲批籌建,虔東稀土、孚能科技獲評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通過驗收。著力招大引強,成功舉辦中國(贛州)第七屆家具產業博覽會等重大活動,全年共簽約2000萬元以上項目368個、總投資2980億元,其中“5020”項目【3】30個。贛州經開區、于都獲批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贛州國際陸港獲國際貿易和運輸地點代碼。深贛港產城特別合作區啟動建設。跨境電商進出口突破500萬票(單)。

  (五)統籌推進城鄉協調發展。深入實施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三年行動,改造老舊小區196個,基本建成棚改安置房1.8萬套,中心城區快速路、105國道改線、南河大橋拓寬改造實現一期通車,贛深高鐵、興泉鐵路全線鋪軌,興贛高速北延建成通車,信雄高速、贛州港綜合樞紐碼頭啟動建設,瑞金機場全面動工,縣縣建成應急備用水源。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新型城鎮化示范鄉鎮33個,創建美麗宜居村莊349個,農村戶用衛廁基本普及,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成數全省第一。蟬聯全國文明城市,成功創建國家衛生城市。龍南撤縣設市。大余獲評全國文明城市,全南、龍南、石城、大余獲評國家衛生縣城,上猶、崇義獲評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

  (六)持續用力改善民生。全年民生支出814.3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3.4%。努力辦好群眾期盼的事,省市101件民生實事完成年度計劃。多措并舉穩就業,城鎮新增就業、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分別完成年計劃的134%、123%。下力氣補齊教育短板,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達53%、提高10個百分點,建成投用城鄉學校60所,贛南科技學院獲批設立。加快健康贛州建設,市人民醫院進入全國地級市百強,廣東省人民醫院贛州醫院掛牌運行。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基本實現城鎮全覆蓋,農村互助養老服務設施覆蓋70%以上行政村,興國公辦養老機構改革成為全國優秀案例。文化惠民、全民健身活動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公眾安全感、掃黑除惡滿意度全省第一,榮獲全國、全省雙擁模范城“四連冠”。國防動員、退役軍人事務、信訪、民宗、外僑、人防、科協、殘聯、工青婦、紅十字會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深入推進“五型”政府【4】建設,5項工作【5】獲國務院督查激勵。扎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行政復議工作獲司法部表彰。自覺接受各方面監督,建議和提案的辦復率、滿意和基本滿意率均為100%。堅持過緊日子,一般性支出壓減10.2%。堅決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加強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意識形態工作,狠抓省委巡視反饋意見整改,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氛圍更加濃厚。

  各位代表,2020年目標任務的完成,標志著我市“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回顧過去五年,贛州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一是《若干意見》【6】目標較好實現。累計獲得中央和省支持政策1062項、重大項目332個、各類資金3162億元。二是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11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023個貧困村全部退出,現行標準下114.3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4.5萬城鎮貧困群眾全部脫貧解困,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三是綜合實力躍上新臺階。GDP增幅連續五年全省第一,總量從1974億元增至3645億元,躍居全國百強城市第66位;三產占GDP比重突破50%;連續四年獲全省高質量發展考評第一名。四是老區面貌發生深刻變化。開通昌贛高鐵和國際航線,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增長40%,供電能力提升60%,實現村村通客車、通動力電、連4G網,組組通水泥路;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從141平方公里擴大到20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從130萬增加到近200萬。五是人民生活明顯改善。提前三年實現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提前兩年全域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評估認定,每千人病床數從4.2張增至5.6張,每千名老年人養老床位數從36張增至46張,55.7萬困難群眾住房問題得到解決。

  各位代表!五年累累碩果,滿載著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對贛南老區的深切關懷;五年砥礪奮進,成就了贛南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百年夢想;五年艱苦奮斗,奠定了贛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堅實基礎!成績來之不易,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上下團結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向所有關心支持贛州發展的各界人士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同時,我們清醒地看到,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經濟總量不大,人均水平偏低;創新能力不足,產業層次不高;民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困難較多;城市輻射帶動力和縣域經濟不強;對外開放水平不高,營商環境有待優化;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環保、社會治理等領域仍有不少短板;少數干部思想不夠解放,能力不足,作風不實,等等。對此,我們將采取有力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十四五”時期發展的主要考慮

  根據《中共贛州市委關于制定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市政府編制了《綱要(草案)》,提交大會審查。

  關于總體要求的考慮。主要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和贛州重要講話精神作為總遵循,聚焦“三大戰略”【7】,突出“六大主攻方向”【8】,努力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戰略節點,不斷開創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新局面。

  關于主要目標的考慮。圍繞市委《建議》提出的“十四五”奮斗目標和2035年的遠景目標,設置了32個具體指標,包括21個預期性指標、11個約束性指標,其中GDP年均增長7.5%左右,總量突破5000億元。這些目標既科學務實,又積極進取,通過“跳起來摘桃子”可以實現。

  關于重點任務的考慮。堅持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對市委《建議》進行深化細化,從三大戰略、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等16個方面,部署各領域重點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重大平臺、重大改革、重大措施。

  各位代表,《綱要(草案)》經大會審查通過后,將成為我市“十四五”發展的任務書、施工圖。我們要咬定目標,壓實責任,狠抓落實,奮力把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

  三、2021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建黨100周年。做好今年工作,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省委十四屆十二次全會、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市委五屆十次全會精神,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和贛州重要講話精神,聚焦“作示范、勇爭先”【9】的目標定位和“五個推進”【10】的重要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深入落實省委“二十四字”【11】工作思路,縱深推進新時代贛南蘇區振興發展、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聚焦科技創新、工業倍增升級、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現代服務業、基礎設施建設,努力在構建新發展格局、深化改革開放、統籌城鄉發展、增進老區人民福祉、傳承紅色基因上作表率,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主要預期目標是:GDP增長8.5%左右,財政總收入增長6.5%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口徑增長5.5%左右,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8%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5%左右,實際利用外資增長7%左右,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9.8%左右,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3%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左右,完成節能減排降碳任務。

  各位代表,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復雜嚴峻,我們要時刻緊繃疫情防控這根弦,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慎終如始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堅決筑牢人民群眾安全健康防線。同時,切實抓好“六穩”“六保”工作,努力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重點抓好九個方面工作:

  (一)著力構建區域性創新高地

  提升自主創新能力。聚焦“兩城兩谷兩帶”,加大研發投入,實行重點項目攻關“揭榜掛帥”,支持組建創新聯合體,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抓好350家企業技術改造,力爭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建有率達30%以上、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00家以上。積極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

  營造良好創新生態。建成中科院贛江創新研究院一期工程,高標準建設稀金科創城,申報稀土科技與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稀土新材料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籌建稀土醫學材料研究轉化基地。新建一批創新服務綜合體、“雙創”基地。爭設中國(贛州)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激發創新創造活力。構建更具競爭力的人才政策體系,加快人才住房、人才小鎮建設,深入推進“贛才回歸”工程,引進培育產業領軍人才或團隊20個、高層次人才200名、急需緊缺人才2000名以上,本土高校畢業生留贛比例達55%以上。推動“政產學研用金”協同創新,加快科技成果轉化。

  加速數字經濟賦能。深入推進數字經濟三年行動,推動江西信息安全產業園開園,加快建設章貢數字產業園、蓉江新區大數據產業園二期、信豐5G產業園、龍南5G智能科創產業園,啟動建設阿里贛州中心、北斗時空大數據科技園等11個項目。推進數字化與制造業融合發展,創建數字技術創新應用標桿城市。

  (二)強力推進工業倍增升級

  加快產業鏈優化升級。深入實施產業鏈鏈長制,加速“兩城兩谷兩帶”發展,力爭各地首位產業產值增長20%以上。新能源汽車科技城重點發展整車和鋰電材料,完善電機、電控等配套,建設質檢中心等公共服務平臺,建成投產中車生一倫電機等項目。現代家居城重點做優做強“一網五中心”【12】,推動格力智能制造基地一期等項目投產。中國稀金谷重點發展稀土磁性材料、鈷新材料、鎢硬質合金材料,加快建設永磁電機產業園,爭取新建電鍍集控區。青峰藥谷重點推動威高南方制造基地等項目投產,建成人才科創園二期。電子信息產業帶重點引進5G智能硬件、核心元器件龍頭企業,實現產業集群產值1000億元。紡織服裝產業帶重點建設紡織科技產業園、面輔料交易市場,建成省級紡織服裝和鞋類產品質檢中心,實現產業集群產值1000億元。

  推進開發區提檔升級。深入實施開發區創新發展三年倍增計劃,力爭全市開發區首位產業集聚度達58%以上。深化節地增效行動,有效盤活閑置土地。建立開發區薪酬動態調整機制,推動開發區調區擴區、進位趕超,實現贛州經開區營收破千億、進入全國50強。

  支持企業創新升級。實施企業培強扶優工程,培育一批產業鏈“鏈主”企業、頭部企業,新增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3家、“小巨人”企業5家、獨角獸和瞪羚企業15家、“專精特新”企業50家,新增規上工業企業300家、營收過百億企業2-3家。

  (三)深入實施擴大內需戰略

  精準擴大有效投資。開展“項目六大會戰”【13】,實施省大中型項目445個、市重點工程246個、“新基建”項目128個。建成興泉鐵路、瑞金電廠二期,力爭信豐電廠并網發電,升級改造國省道660公里,新改建農村公路2100公里。加快推進大廣高速吉安至南康段改擴建、黃金機場T1航站樓二期改造,續建瑞金機場、贛州港綜合樞紐碼頭。力爭開工長贛鐵路、遂大高速、中心城區五江十岸防洪提升工程、茅店航電水利樞紐、梅江大型現代化灌區等項目。抓緊黃金機場三期改擴建、尋全高速西延等項目前期工作,啟動寧定高速定南聯絡線西延等項目規劃研究。

  深入挖掘消費潛力。實施商貿消費升級行動,辦好“百場促消費活動”,提振大宗消費、重點消費。推進汽車平行進口,力爭新能源汽車銷售突破2萬輛。新建商業綜合體10個以上、特色商業街10條以上,限額以上商貿企業突破1000家。實施客家菜品牌提升行動,促進餐飲消費。推進信息消費示范城市建設,實現城區和重點工業園區5G網絡全覆蓋,積極培育在線消費、體驗消費等新熱點,力爭網絡零售額突破600億元。

  構建現代流通體系。加快建設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抓好39個重點物流項目建設,積極發展智慧物流、應急物流、冷鏈物流,研究規劃高鐵物流基地,力爭航空口岸正式開放、開通國際航空貨運,建設遠程國際貨站、國際貨運監管中心,申報設立國際快件監管中心。深入開展城鄉高效配送試點,構建“互聯網+第四方物流”供銷集配體系,實現鄉村物流集中配送網絡全覆蓋。

  (四)積極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

  深度對接融入大灣區。強化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確保贛深高鐵通車,開工瑞梅鐵路,開展景鷹瑞鐵路規劃研究,續建尋龍、信雄高速,基本建成大廣高速擴容主體工程,啟動濟廣與廈蓉高速會昌聯絡線前期工作,推動贛粵運河、贛廣高鐵前期規劃研究。推進協同創新,爭取加入粵港澳產學研創新聯盟,規劃建設深贛科創城,推動共建贛粵科技合作試驗區、“科創飛地”。深化產業合作,推動贛粵產業合作試驗區南康片區、“三南”片區建設取得新突破,深贛港產城特別合作區建設取得實質進展,規劃建設深贛智能制造產業園、國際汽車小鎮、贛粵高鐵旅游走廊,加快建成大灣區產業轉移承接基地、優質生態產品供應基地和旅游休閑后花園。

  構筑內陸雙向開放高地。辦好“粵企入贛”等招商活動,力爭引進投資百億元項目取得新突破。強化贛州國際陸港功能,力爭獲批國家一類口岸、列入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爭取開通“粵贛歐”班列。申報建設綜保區二期,爭取獲批設立進境糧食指定監管場地,推進“一帶一路”糧谷產業園建設。實施跨境電商“十百千”工程【14】,建設跨境電商產業園,構建區域性跨境商品集聚中心。

  打造全國一流營商環境。樹立“凡是大灣區能做到的,我們都要做到”的理念,全面對標大灣區,逐項梳理解決影響營商環境的問題,推行企業入贛“無差別”辦事體驗,真心真情服務企業。深化“放管服”改革,實行“六多合一”【15】審批,基本實現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一網通辦”。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加強涉企權益保護。完成深化事業單位改革試點工作。深入實施國資國企改革創新三年行動。積極開展營商環境評價,全面推行政務服務“好差評”,深化“大眾評公務”活動,建設全省政務服務滿意度一等地市。

  (五)加快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

  塑造城市組團發展新風貌。編制完成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加速中心城區互聯互通,新續建8條快速路、10座跨江大橋、16條跨區主干路和1條過江隧道。重點抓好“一廊、五個重點區域”【16】,建設百里濱江生態綠廊,先行貫通章江兩岸黃金大橋至西河大橋段,構建高質量城市生態系統;進一步拉大蓉江新區城市框架,加快建設金融商務核心區;理順高鐵新區管理體制機制,新建旅游集散中心(長途客運站)、特色商業街,形成高品質高鐵商務區;加快新能源汽車科技城配套產業園建設,完善醫院、學校等公共設施,促進產城融合;著力暢通贛州國際陸港與周邊區域連接線,打通南康城區貨運外繞通道,加速港產城融合;加快水東片區規劃建設,打通進出稀金谷快速通道,以中科院贛江創新研究院為核心,高標準規劃建設贛南未來科技城,把水東片區建成城市發展新地標。

  提升區域協調發展新水平。增強瑞興于“3+2”經濟振興試驗區整體實力,加快建設快速交通走廊,做大做強瑞金經開區“一區五園”,大力發展紅色旅游、紡織服裝、特色農業、食品加工。加速“三南”園區一體化發展,開工“三南”快線核心路段,強化龍南次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加快建成承接加工貿易轉移示范產業園。推進會尋安生態經濟區綠色發展,加快會昌含氟新材料產業基地、尋烏“兩山”理論實踐創新基地建設,加快贛州至安遠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啟動尋烏南橋至安遠三百山高速公路規劃研究,推動與大灣區共建綠色生態走廊。建設大上崇幸福產業示范區,抓緊實施生態旅游公路、城西大道等項目,推動幸福產業長廊形成規模。支持信豐高質量發展示范先行區先行先試。

  實現城市功能品質新躍升。推進城市更新和體檢試點,新改造老舊小區137個,全面完成縣鄉老舊農貿市場改造,創建生態園林城市,城市建成區海綿城市覆蓋面達25%以上、裝配式建筑占比達30%以上。建成市綜合文化藝術中心、現代會展中心,續建全民健身中心,開工建設“五館一書城”【17】。建設新型智慧城市,建成投用“城市大腦”【18】一期。推動崇義、瑞金、龍南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定南等8縣(市)【19】創建國家衛生縣城。

  (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鞏固提升脫貧成果。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嚴格落實“四個不摘”【20】和5年過渡期要求,建立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堅決防止規模性返貧。擴大產業扶貧保險范圍,抓好脫貧人口穩崗就業。強化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確保搬遷群眾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

  做強做優現代農業。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大力發展現代種業,完成31.2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保持糧食種植面積754.5萬畝以上、總產51億斤以上。推進生豬復產增養,年出欄630萬頭、存欄350萬頭以上。推動現代農業擴面提質增效,新增臍橙8萬畝、標準化生態果園200個以上;新增設施蔬菜8萬畝、露地蔬菜基地4萬畝;新造高產油茶林6萬畝,改造提升低產油茶林20萬畝,加快建設國家油茶產業園。持續打響贛南富硒農業品牌,爭設國家富硒產品質檢中心,新認證注冊富硒農產品50個以上,新建富硒基地100個以上。補齊精深加工短板,建設年屠宰加工50萬頭以上生豬、1000萬羽以上家禽企業各5家。加強動植物疫病防控,保障農業生產安全。深化農業農村“三改合一”【21】改革,推進農村承包地和宅基地“三權分置”【22】。大力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力爭所有行政村年經營性收入穩定達10萬元以上。

  實施鄉村建設提升行動。扎實推進鄉鎮建設三年行動,新續建60個新型城鎮化示范鄉鎮。實施鄉村振興環境綜合治理,全域推進村莊清潔行動,抓好1323個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建設美麗生態路400公里,完成800個村路燈安裝,加強贛南鄉村建筑風貌特色保護與傳承。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常態化開展鄉風文明行動,深化移風易俗專項整治。深入開展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打造鄉村善治的“贛州樣板”。

  (七)大力推動服務業擴容提質

  打響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加快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贛州段)、“紅色故都”等項目建設,建好瑞金干部學院二期、興國景行研學、于都紅軍小鎮等實踐基地,推進方特東方欲曉樂園開園,組建長征文旅聯盟。抓好陽明文化公園、陽明湖景區、七鯉古鎮、贛南特色文化街區、關西圍景區提升暨客家博物館等項目建設。實施“江南宋城”創國家5A級景區提升工程,推動三百山創成國家5A級景區、丫山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增強區域性金融中心競爭力。抓實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建好普惠金融智慧服務平臺,積極發展綠色金融、產業金融,力爭新增信貸1000億元以上。加快建設“金融贛軍”,申報設立瑞京人壽、瑞京基金、瑞金證券等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深入實施“映山紅行動”,新增上市企業3-5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力爭債券余額突破1000億元。

  打造健康養老產業高地。大力發展特色康養,推進章貢天同康養中心、全南智養谷等項目建設。新增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615個,農村互助養老服務設施覆蓋80%以上行政村。推動每個縣(市、區)建有1個護理型養老院或綜合養老院,每個鄉鎮建有1個功能較完善的敬老院。支持發展養老服務市場,力爭社會力量運營的養老床位占比達50%。

  (八)持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攻堅行動,鞏固提升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成果。加大生態保護修復力度,持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建設。認真落實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部署,深入實施國土綠化行動,完成低質低效林改造110萬畝。推進水保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完成水土流失治理500平方公里。加快東江流域生態補償第二輪試點項目建設,確保出境斷面水質穩定達標。

  加快完善環保基礎設施。建成中心城區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建好興國、于都、寧都垃圾焚燒發電廠,加快建設南康、崇義、龍南、安遠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啟動建設瑞金、贛縣、南康、尋烏、全南一般工業固廢填埋場。補齊農村環保設施短板,力爭所有建制鎮建有污水處理廠、30%行政村建有污水處理設施。

  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深入開展經濟生態生產總值核算,全面實行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探索排污權、用能權、碳排放權市場化交易。嚴格落實“三線一單”【23】管控要求,打造河(湖)長制、林長制升級版,深化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全面推行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要像愛護生命一樣,守護好綠水青山、生態家園。

  (九)用心用力增進民生福祉

  大力促進就業增收。落實就業優先政策,城鎮新增就業5.2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9.6萬人。幫扶困難群體就業,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深入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全年培訓11.4萬人以上。常態化治欠保支,讓農民工不再“憂薪”。實施中等收入群體培育行動,促進低收入群體穩定增收。

  著力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新改擴建公辦幼兒園50所,創評示范園40所,積極扶持普惠性民辦園。建成城鄉學校70所,促進義務教育學校班額標準化,實現中小學課后服務及智慧作業城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全覆蓋。啟動建設10所高水平中等職業學校,新建5所技工院校,加快贛州衛校遷建。支持市屬、駐市高職院校發展,開辦贛南科技學院,推進贛南師大科技學院轉設工作。擴大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縣管校聘”改革試點,加大鄉村教師培養力度,健全教師工資待遇保障長效機制。

  更好滿足群眾健康需求。實施新一輪疾控基礎設施建設,新續建市公共衛生應急中心等35個項目。加快完善醫療與公共衛生設施,新續建市兒童醫院等56個項目,推動市人民醫院建設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力爭縣級綜合醫院“三大中心”【24】建成率達70%以上。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進城市醫療集團、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實行二級及以上公立醫療機構檢驗結果互認制度,推動市直醫院掌上“看醫生”全覆蓋。

  夯實文化體育強市基礎。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贛南文藝作品提升工程,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推進新一輪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加快陽明書院、南贛巡撫治所等建設。完善公共體育設施,大力推進體育“一縣一品”,支持有條件的縣(市、區)創建全國全民運動健身模范縣。

  織密扎牢民生保障網。加強城市住房保障,完成棚戶區改造1.5萬套。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著力解決青年群體住房困難問題。加強特殊群體關愛幫扶,大力發展嬰幼兒照護服務,鞏固城鎮貧困群眾脫貧解困成效,完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建設市殘疾人康復托養中心,推進特困失能人員集中供養全覆蓋。繼續做好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公益慈善等工作,讓困難群眾充分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建設更高水平平安贛州。深入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決捍衛國家政治安全。健全政府債務管理制度,持續整治互聯網金融風險,嚴厲打擊非法集資、逃廢債行為。完成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任務,加快構建“多網合一”【25】社會治理網格,扎實開展集中治理重復信訪、化解信訪積案專項工作,推動掃黑除惡長效常治。加強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提升應急管理水平。努力創成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守護“舌尖上的安全”。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堅決防止重特大事故發生。

  扎實做好國防動員、擁軍優屬、退役軍人事務、民宗、外僑等工作,支持群團組織發揮積極作用,推動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各位代表,啟航“十四五”,奮斗新征程。我們要深入推進“五型”政府建設,不斷提高政府治理現代化水平。始終對黨絕對忠誠。持續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積極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不折不扣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各項決策部署。堅持苦干實干巧干。大力弘揚蘇區精神、長征精神和蘇區干部好作風,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增強“八項本領”【26】,提高“七種能力”【27】,倡導一線工作法,踐行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爭創新時代“第一等工作”。加強法治政府建設。全面實行政府權責清單制度,深化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嚴格落實“三重一大”制度,自覺接受各方面監督,習慣在監督下開展工作。樹牢清廉為民形象。堅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強化過緊日子思想,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辦好省市101件民生實事,持續正風肅紀反腐,讓清正廉潔的新風正氣不斷充盈!

  各位代表!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銳意進取、奮力拼搏,加快推進贛州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附件

  《政府工作報告》名詞注釋

  1.兩城兩谷兩帶:新能源汽車科技城、現代家居城、中國稀金谷、青峰藥谷、贛州電子信息產業帶、贛州紡織服裝產業帶。

  2.十個清零:受疫情影響收入減少的貧困戶清零,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愿的零就業貧困戶清零,貧困戶滯銷積壓農產品銷售清零,農村現住唯一住房是危房的人口清零,農村飲水不安全的人口清零,農村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失學輟學的人口清零,農村基本醫療未得到保障的貧困人口清零,農村符合條件辦理貧困殘疾人證和慢性病證明未辦理的人口清零,農村家庭無衛生廁所的人口清零,農村未應享盡享兜底保障的人口清零。

  3.“5020”項目:國家級開發區每年至少引進一個投資超50億元的產業項目,省級開發區每年至少引進一個投資超20億元的產業項目。

  4.“五型”政府:忠誠型、創新型、擔當型、服務型、過硬型政府。

  5.5項工作:贛州質量工作和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南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贛縣土地節約集約利用、于都農村危房改造。

  6.《若干意見》:《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2〕21號)。

  7.三大戰略:推進新時代贛南蘇區振興發展、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和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

  8.六大主攻方向:科技創新、工業倍增升級、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現代服務業、基礎設施建設。

  9.作示范、勇爭先:在加快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上作示范、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上勇爭先。

  10.五個推進: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推進改革開放走深走實、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推進社會治理創新、推進紅色基因傳承。

  11.二十四字:創新引領、改革攻堅、開放提升、綠色崛起、擔當實干、興贛富民。

  12.一網五中心:家具產業智聯網、共享智能備料中心、共享噴涂中心、研發設計中心、線上銷售中心、國際木材集散中心。

  13.項目六大會戰:工業、農業、服務業、重大基礎設施、新基建、公共服務項目建設大會戰。

  14.跨境電商“十百千”工程:9610出口突破10萬單、1210進口突破100萬單、中歐班列出口突破1000萬票。

  15.六多合一:多證合一、多規合一、多介合一、多評合一、多審合一、多測合一。

  16.一廊、五個重點區域:“一廊”即環上猶江、章水、章江、貢江、贛江等濱江兩岸約190公里生態綠廊;“五個重點區域”即蓉江新區、高鐵新區以及新能源汽車科技城、贛州國際陸港、中國稀金谷周邊區域。

  17.五館一書城:市美術館、科技館、城展館、檔案館(含城建檔案館、地方志館)、工人文化宮、新華書城。

  18.城市大腦: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為城市交通治理、環境保護、精細化管理、區域經濟管理等構建一個后臺系統,打通不同平臺,推動城市數字化、智能化管理。

  19.定南等8縣(市):定南、信豐、于都、興國、會昌、瑞金、上猶、安遠。

  20.四個不摘: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

  21.三改合一:統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農村土地改革與管理、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等三項改革,以鄉鎮或村為單位,整合農業農村改革要素在一個項目平臺中實施。

  22.三權分置:農村承包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和農村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分置并行。

  23.三線一單: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

  24.三大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創傷急救中心。

  25.多網合一:將黨的建設、社會保障、城市管理等現有網格整合為統一的社會治理網格,實現資源共享、力量整合。

  26.八項本領:學習本領、政治領導本領、改革創新本領、科學發展本領、依法執政本領、群眾工作本領、狠抓落實本領、駕馭風險本領。

  27.七種能力: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

(責任編輯:石蘭蘭)

精彩圖片

贛州市政府工作報告(2021年2月19日 許南吉)

2021-03-02 14:39 來源:贛南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