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福利50集在线看,2023国产精品啪啪视频,一级a性色生活片久久毛片,国产91三级精选国产

紹興市政府工作報告(2021年2月2日 盛閱春)

2021年03月02日 11:13   來源:紹興市政府網站   

  點擊查閱更多2021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

  2021年2月2日在紹興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

  紹興市人民政府市長 盛閱春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以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十三五”發展成就及2020年主要工作

  “十三五”時期,是紹興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取得突破性進展的五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環境、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在市委的直接領導下,市政府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錨定重返全國城市綜合經濟實力“30強”目標,聚焦“四個體系”建設,打好“兩業經”“雙城計”“活力城”高質量發展組合拳,“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圓滿完成,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

  五年來,我們始終堅持發展要務,綜合實力穩步提升。2020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6001億元,年均增長6%,人均生產總值達11.6萬元。完成財政總收入853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43.5億元,年均增長7.2%和8.4%。規上工業增加值、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6.6%和7%。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8.2%和8%,出口占全國份額13.3‰、比“十二五”期末上升1.4個千分點。糧食產量達79萬噸,生豬存欄超51萬頭。銀行業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雙超萬億元。A股上市公司數量累計達68家,居全國同類城市第3位。城市綜合經濟實力居全國第31位。

  五年來,我們始終堅持破立并舉,動能轉換持續推進。迭代升級省級傳統產業改造提升試點,印染化工產業跨區域集聚提升實質性推進。全面實施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賦能行動。深入推進數字經濟“一號工程”,中芯紹興一期達產,集成電路全產業鏈基本形成,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加快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44%。濱海新區獲批設立,省級以下工業園區完成整合。扎實推進紹興科創大走廊建設,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研究院、眾創空間等加快完善,建成海智匯·紹興國際人才創業創新服務中心,研發經費支出占生產總值比重達2.8%。海亮集團躋身世界500強。成功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國家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

  五年來,我們始終堅持改革開放,發展活力不斷增強。縱深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41項個人和企業全生命周期事項納入“一件事”集成服務,政務事項掌上可辦理率達95%。實施優化營商環境“10+N”便利化行動,深化標準地改革,創新容缺受理施工許可申請,健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1+9”政策體系,營商環境熱力指數居全國地級市第5位。三區同權改革基本完成,部分行政區域界線變更順利推進。新一輪機構改革、國資國企改革扎實推進,“華越”“漓鐵”“平銅”完成改制。“畝均論英雄”改革入選全國改革開放40年地方改革創新案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土地儲備出讓預算管理成為全國試點。開放平臺建設取得重大突破,浙江(新昌)境外并購產業合作園、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進展順利。成功舉辦紹興發展大會、國際友城大會、“紹興周”等系列活動。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口合作支援、山海協作任務全面完成。

  五年來,我們始終堅持統籌協調,城鄉面貌日新月異。堅持“融杭聯甬接滬”,全市域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心區規劃范圍,杭紹甬一體化示范區建設深入推進。促進三區深度融合,強化中心城區與諸暨、嵊新組團交通對接,建成區面積擴大至379.7平方公里,比“十二五”期末增加7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市化率達69%,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縮小至1.72倍。新城古城聯動發展,高標準編制新城、古城總體城市設計。國際金融活力城、高鐵北站TOD綜合體等動工建設,新紹興一中建成投用,鏡湖新區首位度持續提升。實施《紹興古城保護利用條例》,設立名城辦和古城保護基金,古城項目群加快推進,古城保護利用開創新格局。紹興至北京始發高鐵成功開行,杭紹臺高速先行段、杭州繞城西復線諸暨段建成投運,地鐵1號線、2號線一期開工建設,累計完成綜合交通投資1220億元。靈紹特高壓等輸變電工程投入運行,欽寸水庫建成通水。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和美麗城鎮建設成效明顯,棚戶區改造獲國務院督查激勵,建成省級特色小鎮4個,實現“基本無違建”全覆蓋。5個項目入選省未來社區試點。實施“千萬工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建成新時代美麗鄉村達標村848個、“3A示范村”151個、“五星達標村”1404個,累計提升56.9萬農村居民飲用水標準。

  五年來,我們始終堅持守正創新,文化魅力日益彰顯。推進紹興文創大走廊等“一廊三帶”建設,成功獲評全國首批研學旅游目的地城市。組建市新聞傳媒中心(傳媒集團)、市演藝集團,19部作品獲國家藝術基金資助,“書圣故里歷史街區復興傳統文化”入選全國優秀案例。出臺促進文化產業發展意見,完善蘭亭文化旅游度假區開發管理體制,大禹陵景區改造工程、紹興飯店改擴建一期、越劇小鎮一期、柯橋古鎮建成,迎恩門水街開街,博物館新館、美術館等進展順利。加強非遺保護,落實《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保護條例》,開展宋六陵遺址、王陽明新建伯府遺址考古,高規格辦好“兩節一典禮”、水陸國際“雙馬”、女排世俱杯等重大節會賽事,中國越劇藝術節永久落戶,成功蟬聯全國文明城市。

  五年來,我們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生態環境顯著改善。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高標準落實中央、省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統籌開展藍天、碧水、凈土、清廢行動,成為全省唯一國家級“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基本實現全域生活垃圾“零填埋”。持續打好藍天保衛戰,AQI優良天數比例由75.7%升至90.7%,PM2.5平均濃度由56微克/立方米降至28微克/立方米。鞏固提升“五水共治”成效,創建“美麗河湖”50條(個),91個工業園區和72個鎮(街)建成省級“污水零直排區”,縣控及以上水質斷面Ⅰ-Ⅲ類比例達100%,連續五年奪得“大禹鼎”。加強土壤污染防治,完成234家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和40個農地超標點銷號。淘汰1442家企業落后產能、整治“低散亂”企業10383家,建成綜合供能服務站55座,單位GDP能耗下降率完成省定目標任務,獲省“騰籠換鳥”考核八連冠。

  五年來,我們始終堅持利民為本,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健全為民辦實事長效機制,財政民生支出累計達2153.3億元、占比77.2%。實施積極就業政策,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66694元和38696元,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由145元/月提升至215元/月,集體經濟年經營性收入15萬元以下薄弱村和家庭人均年收入8000元以下困難戶全面消除,城鄉低保年標準由7560元提高到10200元。建成全省首個智慧養老示范園區,獲評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優秀市。新建(改擴建)中小學校及幼兒園235個,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省級教育基本現代化縣實現全覆蓋,紹興文理學院校園改擴建順利推進,在紹高校學生超11萬人。縣域醫共體、城市醫聯體建設持續推進,醫療保障制度全市統一,智慧醫療覆蓋率達90%;健康浙江考核蟬聯優秀,國家衛生城市、省級衛生鄉鎮全覆蓋,人均預期壽命82.2歲。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規范提升基層治理“四平臺”和全科網格建設,楓橋派出所成為全國公安戰線一面旗幟,全國雙擁模范城“六連冠”。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實施“雪亮工程”,創新智慧民意感知體系,生產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刑事案件比“十二五”期末分別下降95.8%、90.1%和62.7%。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群眾安全感、滿意率保持在97%以上,奪得“平安金鼎”。

  五年來,我們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自覺接受人大、政協和社會各界監督,累計辦復人大代表建議1228件、政協提案2157件,提請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審議地方性法規11部。全面實施“兩強三提高”行動計劃,深化法治政府建設,健全府院、府檢聯席會議制度;加快政府數字化轉型,推廣浙里辦、浙政釘,積極打造“掌上辦公之市”“掌上辦事之市”。堅決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實施細則精神,“三公”經費支出年均下降18.3%。國家安全、國防動員、人民防空等工作得到新加強,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對臺事務、檔案、史志、氣象工作及婦女兒童、殘疾人、紅十字、慈善事業取得新成績。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國際國內形勢深刻復雜變化,特別是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沖擊,我們眾志成城、攻堅克難、化危為機,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實現GDP增長3.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9%,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4.3%和7.1%;引進投資50億元以上產業項目13個,其中100億元以上5個,總投資208億元圓錦新材料項目成為制造業項目單體投資之最;開發區(工業園區)改革提升獲中國改革2020年十佳案例;高端生物醫藥、先進高分子材料產業平臺列入省“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培育名單;獲批國家級綜合保稅區、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紹興城際線接入杭州南站;成為“東亞文化之都”;成功召開退役軍人事務領域全國現場會和全國“無廢城市”建設試點推進會,在大戰大考之年交出一份“雙勝利”高分答卷。

  一是全力確保“兩手硬、兩戰贏”。零時滯落實省一級響應機制,果斷采取整村隔離措施,堅決守住“環紹護城河”。迭代升級“源頭查控+硬核隔離+精密智控”機制,精準落實常態化防疫舉措,有效應對疫情突發事件,加強進口冷鏈食品閉環管控,發放紹興健康碼超860萬張,實現“患者零死亡、醫務人員零感染”。積極馳援湖北,為國家和省調撥各類防疫物資超1億件(只)。率先推進復工復產,有序推進復市復學,及時出臺穩企助企惠企系列政策和“三駐三服務”等幫扶舉措,開行全國首趟湖北籍員工“返崗大巴”“就業專列”,兌現“1+9”政策獎補資金49.4億元,發放防疫防控和普惠性再貸款491億元、居全省第一。

  二是全力推動經濟企穩向好。實施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推進“市縣長項目工程”和省“4+1”重大項目建設,新增建設用地指標2.93萬畝、增長42%,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7%、居全省第3位。發放3.6億元消費券,開展“越惠悅生活”“金秋購物節”等系列活動,有效拉動消費市場復蘇回暖,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降幅逐月收窄、增速居全省第5位。實施穩外貿“十大行動”,實現外貿出口2386.4億元、增長6%。開展“雙十雙百”集群制造培育行動,現代紡織產業集群成為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集成電路產業產值突破300億元。全面落實紓困惠企政策,實現直接融資1043.7億元,各類市場主體獲得政策紅利超450億元,年末不良貸款率0.9%,為近5年來最低。

  三是全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深入實施人才強市、創新強市戰略,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420家、省級科技型企業1180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達53.7%,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省科學技術獎、技術發明獎17項。著力做強區域創新平臺,6家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列入省級創建名錄、數量居全省首位,深檢集團華東總部基地落戶,3家企業獲省政府質量獎。面向全球發布99項重點項目攻關“揭榜掛帥”需求,帶動全社會研發投入超10億元。出臺人才新政3.0版,成功創建“浙江院士之家”,引進省級以上領軍人才205人。實施“奔越”“留紹”等計劃,新增就業大學生12.2萬人和高技能人才2.2萬人。

  四是全力兌現各項民生承諾。省、市、縣民生實事全面完成。完成老舊小區改造提升103個,既有住宅加裝電梯168臺,建成1299個“智安小區”,實現鄉村星級農貿市場全覆蓋。義務教育段“公民同招”政策平穩落地,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紹興校區建成開學。健全市縣鄉村四級公共衛生服務預防和應急救治體系,啟動商業補充醫療保險建設,引進國科大附屬腫瘤醫院,開工浙大邵逸夫醫院紹興院區。圓滿完成村社組織換屆,深化退役軍人全生命周期服務管理“一站式”改革,加強公安情指行一體化改革和合成作戰體系建設,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下降18.6%,基本建成“15分鐘應急消防救援圈”。

  各位代表,“十三五”發展成績來之不易。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航掌舵、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市委正確領導、科學決策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勠力同心、奮力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廣大建設者,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向駐紹部隊、武警官兵和省部屬駐紹單位,向所有關心和支持紹興發展的海內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同時,我們也清醒看到紹興發展面臨的挑戰和問題:經濟企穩向好的基礎尚不牢固,部分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比較困難;區域創新能力不夠強,新舊動能轉換任重道遠;城鎮化進程相對滯后,城市能級品質有待提升;資源環境承載壓力依然較大,公共服務供給精準性協調性仍需提高,部分領域安全隱患不容忽視;少數機關干部“不作為”“慢作為”等現象依然存在。對此,我們將高度重視,采取切實舉措,認真加以解決。

  二、“十四五”發展主要目標任務

  根據市委《關于制定紹興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市政府編制《紹興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提請大會審議。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系統觀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統籌發展和安全,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加快實現“四個率先”,持續深入打好以“兩業經”“雙城計”“活力城”為主要內容的高質量發展組合拳,聚力產業高端化、區域一體化、城市國際化、生態綠色化、服務品質化、治理現代化,打響新時代“名士之鄉”“先進智造”“文化名城”“稽山鑒水”“楓橋經驗”金名片,為全省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作出積極貢獻。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是:在質量效益明顯提升基礎上,實現經濟持續健康較快發展。到2025年,全市生產總值達8500億元,人均生產總值達15萬元;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達50%,研發經費支出占生產總值比重達3.3%;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75%,人均預期壽命超過82.5歲,確保重返全國城市綜合經濟實力“30強”并不斷爭先進位,率先走出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的市域發展之路。

  實現上述目標,重點抓好九方面工作:

  1.著力打造傳承“名士之鄉”氣質、彰顯科技創新實力的卓越城市。進一步強化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充分激發各類創新主體積極性,全面增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協同創新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能力,不斷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率效益,人才資源總量達165萬人,區域創新實力顯著增強。

  2.著力打造“靠改革吃飯”“闖天下市場”的活力城市。堅持擴大內需戰略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深入實施消費新政、投資新政,大力發展高層次開放型經濟,確保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速8%、出口占全國份額13.1‰以上,加快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3.著力打造新舊動能接續轉換、集群智造跨越升級的樣板城市。以先進制造業集群為方向,以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為重點,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10%,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競爭力持續提升。

  4.著力打造“融杭聯甬接滬”、杭州灣南岸一體化發展的樞紐城市。圍繞“杭州—紹興”聯合樞紐建設,實施綜合交通網絡化、公共服務同城化、產業平臺協同化、城市發展融合化四大行動,推進全市域聚合、大市區融合、主城區聯動發展,實現“縣縣通高鐵、三區智慧路、鎮鎮聯高速”,基本形成杭紹同城、甬紹一體、全面接滬發展格局。

  5.著力打造文化守正創新、文商旅融合發展的標桿城市。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高質量推進文藝創作、高標準保護文化遺產、高水平發展文旅產業,進一步擦亮歷史文化名城和東亞文化之都“金名片”,打響文化旅游目的地、國際賽會目的地城市品牌,全面提升新時代文化高地的辨識度與影響力。

  6.著力打造獨具江南水鄉韻味、凸顯全面綠色轉型成效的美麗城市。高質量打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換通道,全域提升生態顏值和環境品質,充分彰顯“稽山鑒水”生態本底。全市PM2.5平均濃度穩定在30微克/立方米以內,AQI優良天數比例達90%以上,地表水Ⅲ類及以上水質比例達100%,建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

  7.著力打造農業農村現代化、城鄉發展一體化的先行城市。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力促進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合理配置,城鄉收入倍差降至1.7倍以內,新時代美麗鄉村達標率90%以上,農業基礎更加穩固,城鄉區域發展更加協調。

  8.著力打造市場機制最活、營商環境最優的包容城市。堅持市場有效、政府有為,致力構建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加快形成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推動資源要素更多向優勢地區、優勢產業、優勢項目集中,持續增強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9.著力打造人民共同富裕、社會安定和諧的幸福城市。堅持人民至上,持之以恒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實施富民惠民安民行動,不斷完善人的全生命周期民生服務。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有為防范和化解各類重大風險,健全完善平安建設體系,努力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三、2021年主要工作安排

  2021年是建黨100周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做好全年政府工作意義重大。綜合分析,建議2021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研發經費支出占生產總值比重2.9%左右,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重點做好八方面工作。

  (一)聚焦轉型升級,重塑產業發展新優勢。深入實施“雙十雙百”集群制造培育行動,強化數字賦能、平臺支撐,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持續提升發展傳統產業。推進印染化工產業集聚提升,確保印染企業原廠區按時騰退、簽約化工企業開工建設,爭創國家級化工先進制造業集群、國家級印染產業創新中心。開展制造業集群數字化賦能行動,實施智能化改造規上企業全覆蓋五年行動,新增應用工業機器人2000臺,創建市級智能工廠10家,提升產業數字化、集群化、服務化發展水平,打造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2.0版。加快發展綠色建筑和新型建筑工業化,提升建筑業核心競爭力。

  著力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制定實施新興產業新三年行動計劃,深耕高端裝備、電子信息、現代醫藥、新材料等重點領域,緊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新興領域,強化產業鏈精準招商,引進50億元以上項目8個、100億元以上項目3個,市縣長項目工程落地率75%以上。推進數字經濟“一號工程”2.0版,加快“5G+工業互聯網”應用,新建5G基站5000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長12%。大力發展科技服務、金融服務、現代物流等高端服務業,推進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

  加快建設高能級產業平臺。推進濱海新區建設,打造灣區重要增長極。做大做強集成電路、高端生物醫藥、先進高分子材料省級“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爭創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創新中心。深化開發區(園區)改革提升,實施制造業園區全域治理,打造特色小鎮2.0版,推進小微企業園和創業創新園高質量發展,構建“2+7+N”開發區(園區)體系。

  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實施標桿企業培育工程,打好“鳳凰”“雄鷹”“雛鷹”等組合拳,加強單項冠軍企業培育,新增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產品)3家、專精特新“小巨人”7家、省級“隱形冠軍”培育企業30家、上市企業5家。推進“品字標”貼標亮標計劃,打響“紹興制造”品牌。實施融資暢通工程升級版,保持制造業貸款穩定增長。打造“三駐三服務”2.0版,動態完善“1+9”政策體系,全年為企業減負200億元。

  (二)聚焦創新驅動,增強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實施人才強市、創新強市首位戰略,著力塑造人才引領優勢、產業創新優勢和創新生態優勢,建設新時代“名士之鄉”人才高地和高水平創新型城市。

  構建全市域協同創新格局。以紹興科創大走廊為主平臺,加快建設迪蕩湖科技CBD,高水平建設鏡湖科技城、濱海科技城,謀劃建設鑒湖科技城,著力打造創研科技園、精準醫學產業園、國家檢驗檢測高新技術服務集聚區等標志性載體。深化與浙江大學、天津大學、上海大學等大院名校產學研合作,提升10家產業研究院。實施“一個產業一個綜合體”行動,優化16家省級綜合體創新服務功能,新建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20家。

  發揮創新主體作用。加快紹芯集成電路實驗室、鑒湖現代紡織實驗室、曹娥江新材料實驗室建設,爭取納入省級布局。實施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雙倍增”計劃,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000家。推動規上企業研發機構和研發活動全覆蓋,新增省級企業研究院、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40家,建設新型研發機構5家,爭創現代紡織、新材料省級技術創新中心。

  營造良好創新生態。推進新昌全面創新改革2.0版。完善科技創新投融資機制,實施關鍵核心技術項目攻關,打通科研成果轉化通道,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技術交易額突破100億元。深化“鯤鵬計劃”和“名士之鄉”系列人才計劃,建設濱海新區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推廣應用“人才碼”,超常規力度引進培育頂尖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

  (三)聚焦高效循環,構建內外開放新格局。牢牢扭住擴大內需戰略基點,發揮雙向開放優勢,更大范圍、更高層次參與區域合作與全球競爭,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深入實施“融杭聯甬接滬”。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省“四大建設”,加快建設杭紹、甬紹一體化合作先行區,高標準建設“杭紹臨空經濟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紹興片區,打造“杭紹同城主中心”。扎實推進“迎亞運、建窗口”綜合交通大會戰,加快杭紹甬智慧高速、杭州中環紹興柯橋段等建設,建成杭紹臺鐵路紹興段、杭紹臺高速城區段,實現地鐵1號線柯橋段與杭州地鐵5號線貫通。推進長三角人才服務“一卡通”“一碼通”和“互聯網+醫保”在線結算,加快一體化步伐。深化對口合作支援,念好新時代“山海經”,推動山海協作產業園提升發展。

  促進消費擴容提質。統籌推進數字生活新服務、消費平臺構建、消費業態升級系列活動,大力拓展夜間消費、數字消費場景,積極培育健康、時尚、養老等消費熱點,深化快遞業“兩進一出”試點。實施放心消費行動,加快打造“5分鐘便利店+10分鐘農貿市場+15分鐘超市”社區生活服務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

  全力擴大有效投資。實施新一輪擴大有效投資行動,加大“兩新一重”投資,推進5G+、鐵路、海塘安瀾等建設,加強要素保障,優化投資結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五大結構性指標增長10%。

  加快構筑開放新優勢。封關運營綜保區,高標準建設跨境電商綜試區、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爭創浙江自貿區聯動創新區,建設進口商品展銷中心。用好RCEP紅利,積極開拓東盟等“一帶一路”市場,大力發展服務貿易,確保出口總額增長5%、全國份額保持穩定。推進浙江(新昌)境外并購產業合作園建設,申辦中國會展經濟國際合作論壇,實到外資10億美元以上。

  (四)聚焦全域統籌,展現品質城鄉新形象。協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實施亞運城市行動計劃,以“一線城市”標準優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能級、提高城鄉統籌發展水平,建設品質化、網絡化、一體化大城市。

  實施中心城市賦能升級行動。編制實施袍江區域企業搬遷地塊規劃,優化三區片區空間布局,加快越城薛瀆(棒球)社區、鑒湖未來城等建設,更高水平推進市區融合發展。加快建設鏡湖中心廣場、鏡湖醫院、國際金融活力城、高鐵北站TOD綜合體、市傳媒中心,推進新青少年活動中心和新老年大學建設。實施“千年古城”復興計劃,有序推進非古城功能疏解,加快建設陽明故里等“古城項目群”,竣工青藤書屋綜合保護工程。

  積極構建網絡化大城市。基本建成329國道、二環北路、越東路一期、二環西路一期等快速路,加快地鐵1號線、2號線建設,積極申報地鐵二期項目,加密紹興城際線站點,推進柯諸高速、104國道東湖至蒿壩段、329國道上虞段、235國道諸暨段建設,開展虞南高速、諸嵊高速、市域鐵路前期研究。打造市區30分鐘通勤圈、市域30分鐘交通圈。編制完成市、縣兩級國土空間規劃,加強諸暨、嵊新組團與中心城市協同發展。實施美麗城鎮“五大提升行動”,推進小城市培育三年行動計劃,創建美麗城鎮省級樣板12個、基本達標15個。

  深入推進鄉村振興。壓實糧食安全責任制和“菜籃子”負責制,開展耕地“非農化”“非糧化”整治,建成高標準農田7萬畝,抓好生豬增產保供。打響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提升現代農業競爭力。實施新時代鄉村集成改革,開展全國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整市試點,深化“閑置農房激活”改革,完善供銷合作社為農服務體系,消除集體經濟年經營性收入20萬元以下薄弱村,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新增“3A示范村”20個、鄉村振興先行村10個。加強水資源統籌規劃綜合利用,推進水利工程“物業化、數字化、產權化”改革,除險加固小型水庫28座,完成山塘整治65座。

  系統提升城鄉服務管理水平。實施公園、綠地、“橋頭跳”等城市“微改造”,開展地下管網減漏行動,加強渣土(泥漿)管理處置,強化文明施工管理,抓好違建存量清零,建設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推進鄰里中心、城市驛站建設,規范提升小區物業管理水平。實施鄉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完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運行管理,開展農村房屋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加強歷史文化(傳統)村落保護利用。

  (五)聚焦深化改革,激發體制機制新活力。以數字化改革為牽引,持續撬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高質量建設“掌上辦事之市”“掌上辦公之市”“掌上治理之市”。

  深化數字化改革。推動“一件事”集成改革,推廣“一碼管地”“越行證”,推出一批“智能秒辦”事項,完善機關“內跑”改革系統,加快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全域通辦”“就近可辦”。建成“城市大腦”通用平臺,加快“數字鄉村”建設。深化場景化多業務協同應用,推動現代數字技術與城鄉生產生活全面融合。

  加快打造營商環境最優市。實施優化營商環境五年行動計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持續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全面推進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推廣惠企政策兌現等數字化應用。深入開展畝均效益領跑者行動,優化完善企業退出機制。推進信用建設“531X”工程,健全信用評價、監管和懲戒體系。全面落實民營經濟發展促進條例,構建親清政商關系,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統籌推進重點領域各項改革。實施部門綜合預算管理改革,建立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加大國資國企改革力度,推進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改革,新增混合所有制企業4家。探索創新地方金融改革,完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機制,創建文化金融改革試驗區。

  (六)聚焦環境治理,譜寫生態建設新篇章。堅持低碳綠色導向,完善能源消費雙控制度,高質量推進生態體系建設,高標準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努力建設全域美麗大花園,加快走出生態塑韻的城市發展之路。

  鞏固提升污染防治成效。認真落實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和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強化污染源頭管控,淘汰150家企業落后產能、整治“低散亂”企業1000家。打好臭氧阻擊戰、PM2.5攻堅戰,PM2.5平均濃度控制在30微克/立方米以內,AQI優良天數比例85%以上。加強飲用水源地環境保護,推行“河(湖)長制”標準化管理,推進分質供水,爭創省級“污水零直排區”,縣控及以上水質斷面Ⅰ-Ⅲ類比例保持100%。開展土壤污染“源解析”試點,受污染地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均達92%以上。

  推進全域“無廢城市”建設。加強塑料污染治理,開展固體廢物專項整治,提高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科學設置垃圾分類集置點,建成省級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小區60個、村級再生資源回收站點790個以上,城鄉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分別達95%和100%。推廣應用固廢治理信息化平臺,深化“無廢細胞”創建,通過國家“無廢城市”建設試點驗收。

  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創建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實現省級生態文明示范縣全覆蓋。啟動實施碳排放達峰行動。深化環保服務高質量發展省級試點,推廣“區域環評+環境標準”,落實能源、水資源、建設用地總量和強度“雙控”。強化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補償。推進紹興植物園、會稽山國家森林公園、鑒湖國家濕地公園建設。開展綠色生活創建活動,增強全民生態自覺。

  (七)聚焦特色品牌,打造文化發展新高地。依托豐厚的文化資源稟賦,以新時代文化紹興工程建設為抓手,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提升“文化紹興”成色。

  優化文化發展格局。深入推進“一廊三帶”建設,全市域打造浙東唐詩之路精華地,高標準建設蘭亭文化旅游度假區,推進浙東運河文化園、宋六陵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推動越劇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深化文商旅融合發展。統籌實施文化產業倍增計劃、骨干文化企業培育工程、文化產業數字化戰略,探索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文旅融合新路徑,爭創全國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推進黃酒小鎮、方特文旅項目、871LOOP、越王城文創園等建設。辦好“兩節一典禮”、徐渭誕辰500周年、魯迅誕辰140周年等活動,舉辦“東亞文化之都·中國紹興活動年”。

  繁榮發展文化事業。持續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建設,開展“越文明”系列活動。打造都市“15分鐘文化圈”,新建“城市書房”11家、博物館5家。深化“行走鄉村 文化潤鄉”主題活動,鄉鎮文化分館普及率、綜合文化站面積全面達標,新建農村文化禮堂187家,不斷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八)聚焦共治共享,推動民生福祉新提升。以人的全生命周期需求為導向,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優質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多元化,積極創建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市,建設更具幸福感的人民城市。

  慎終如始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堅持人防、物防、技防并重,深化“源頭查控+硬核隔離+精密智控”機制,嚴格執行進口冷鏈食品閉環管理措施。完善重大疫情醫療救治和醫療物資保障機制,健全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體系。開展愛國衛生運動,落實群防群控措施,有序推進疫苗接種,引導群眾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國家衛生城市通過第五次復審。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全面落實援企穩崗政策,城鎮新增就業22萬人、新引進高校畢業生1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實施全民參保登記計劃。規范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推進全面做實基本醫保市級統籌省級試點,戶籍人口基本醫保參保率99%以上,醫療救助政策落實率100%。高質量實施“民政30條”,建設無障礙社區10個,改造提升“殘疾人之家”20家。堅持“房住不炒”,培育發展住房租賃市場,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提升社會事業發展水平。積極創建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加強中高考安全保障,推動紹興文理學院更名設置紹興大學。實施健康紹興戰略,深化醫共體建設,開展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推動中醫藥振興發展,建成投用市中醫院改建工程,加快市婦保院新院建設,力奪首輪“健康杯”。做好亞運賽事籌辦工作,繼續辦好水陸國際“雙馬”等重大賽事,創建全國體育消費試點市、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市。

  全力打造平安紹興。強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嚴厲打擊新型違法犯罪,構建亞運安全“環紹護城河”。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深化城鄉道路平安暢通提升行動,推進危化品全周期重點整治,確保生產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雙下降”。強化金融風險防控,持續打擊惡意逃廢債,不良貸款余額和比率控制在合理水平。加強災害監測應急能力建設,完善“1+X”預案機制,構建“大安全、大應急、大減災”體系。健全藥品安全監管責任體系,爭創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全國禁毒示范城市,打造最具安全感城市。

  加強社會綜合治理。深化“最多跑一地”改革,完善基層治理“四平臺”和全科網格服務管理體系。推進“楓橋式”系列創建,實行三級政府主要負責人閱辦信訪工作和信訪辦理標準流程,完善縣級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功能。打造安全清朗的網絡空間。完成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域開展雙擁模范城(縣)創建。推進國家安全、國防動員、人民防空、民族宗教、僑務、對臺事務、慈善等工作,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殘聯、紅十字會等人民團體建設。

  各位代表,今年我們繼續按照“群眾提、大家定、政府辦”的原則,梳理形成12個民生實事候選項目,提請本次大會票決選出其中10個。市政府將認真抓好落實,確保把實事辦好、好事辦實。

  四、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打鐵必須自身硬!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將牢固樹立“整體智治、唯實惟先”現代政府理念,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一)保持政治定力,做到忠誠干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政治建設放在政府自身建設首要位置,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斷提高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戰略眼光、專業水平,不折不扣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各項決策部署,確保政令暢通、令行禁止。

  (二)加強法治建設,做到秉公干事。堅持依法行政,嚴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堅持市政府常務會議集體學法,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加強新型智庫建設,注重發揮政府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作用。深入推進政務公開,加強政務新媒體管理,讓行政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自覺接受市人大法律監督、市政協民主監督,主動接受司法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加強政府內部層級監督和審計監督,廣泛聽取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意見建議,高質量辦好人大建議、政協提案。

  (三)強化擔當有為,做到高效干事。強化綜合集成,建立閉環管理機制,完善指標體系、工作體系、政策體系、評價體系,實行項目化管理、責任制落實、時序化推進,不斷提升政府執行力。強化整體理念,積極穩妥推動政府機關工作職能整合,建立健全跨部門、跨區域、跨業務高效協同的工作推進機制。強化爭先創優,堅持生成性學習,保持創造性張力,大力弘揚“唯實惟先、善作善成”的團隊文化,加強高素質專業化隊伍建設,健全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為擔當者擔當、讓實干者踏實。

  (四)堅持清正廉潔,做到干凈干事。始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切實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實施細則精神,馳而不息整治“四風”,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持政府過“緊日子”,讓企業和群眾過“好日子”,健全厲行節約長效機制,嚴控“三公”經費和一般性支出規模,著力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縱深推進政府系統全面從嚴治黨和黨風廉政建設,以零容忍態度嚴查各類腐敗問題,鞏固發展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各位代表,美好藍圖已經繪就、光榮使命催人奮進!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中共紹興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凝心聚力,真抓實干,砥礪前行,為建設“重要窗口”、率先走出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的市域發展之路而努力奮斗!

(責任編輯:石蘭蘭)

精彩圖片

紹興市政府工作報告(2021年2月2日 盛閱春)

2021-03-02 11:13 來源:紹興市政府網站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