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福利50集在线看,2023国产精品啪啪视频,一级a性色生活片久久毛片,国产91三级精选国产

四平市政府工作報告(2021年1月12日 胡斌)

2021年03月01日 14:01   來源:四平市人民政府網站   

  點擊查閱更多2021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

  2021年1月12日在四平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上

  市人民政府市長 胡斌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四平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一、2020年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我們一道經歷了眾多的不平凡、不尋常,共同面對了從未遭遇的困難,共同鑒證了形神兼備的昂揚,共同贏取了標志跨越的勝利,共同品味了雋永悠長的甘暢。這些非凡和體悟,必將把2020年深深鐫刻在四平歷史偉業中,久久化印于四平人民心頭上。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四平視察,頂著烈日深入田間地頭問生產、察農情,飽含深衷覽顧戰役歷史談賡續、示弘揚,撫慰四平人民,肯定四平發展,擘畫未來藍圖,寄予殷切厚望,給我們極大的溫暖鼓舞,更激勵我們奮勇向前。一年來,我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視察四平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聚力把握新階段、踐行新理念、融入新格局,扎實“六穩”著力“六保”,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在市委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下,全市上下團結一心、克難奮進,經濟社會發展基礎更穩、勢頭更好,在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道路上實現了高質量發展可喜新成績。

  ——防控疫情穩保大局,我們實證了四平“兩個維護”堅決性。遵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防控總要求,全市上下萬眾一心、奮起抗疫,在全省最早施行“七個率先”防控策略,成功在較短時間內遏制住疫情蔓延勢頭,保衛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在戰疫過程中,黨和人民休戚與共、無與倫比的凝聚力得到充分彰顯,以“兩個維護”為核心要義的新時代四平精神得到生動詮釋。

  ——守好糧食安全保護黑土地,我們創新推廣了“梨樹模式”。堅決扛起農業大市的使命擔當,聚焦黑土地退化歷史性難題,以我為主、外召內聚,用汗水將論文寫在大地上,系統探索開辟出“梨樹模式”這條可復制、可推廣的黑土地保護利用有效路徑。黑土層變薄、變瘦、變硬趨勢實現逆轉,經驗做法得到習近平總書記首肯,模式技術廣域推廣,第六屆黑土地論壇在京成功舉辦,為國家糧食生產長久可持續安全貢獻宏耀的四平經驗、四平智慧。

  ——提升政府效能優化營商環境,我們取得了三項全國第一。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諄諄囑托,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進四平振興的前置任務,全員上陣、靶向施策、系統整治,取得了斐然成效。我市信用監測排名由2020年年初的105位躍升至18位,在全國261個地級城市中躍升幅度位列第一;書記市長網民留言答復率100%,在全國385個副省和地級行政區中位列第一;“信易貸”平臺入駐市場主體7.6萬戶,成功授信65.5億元,企業入駐率、融資總額與GDP之比均為全國第一。

  ——統籌城鄉建設改善人居環境,我們創造了三個全省典型。踐行為民服務思想,對標繪制發展藍圖,用心用情用力雕琢城鄉之美。老舊小區改造成為全省典型,高質高效完成68個小區、17條道路的改造工作;“四好農村路”建設成為全省典型,新建改造827.7公里農村公路,鄉村公交線路和農村物流實現100%覆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為全省典型,扎實開展“五清一綠兩改”村莊清潔行動,改造農村廁所6300個,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實現行政村100%覆蓋。我市城鄉環境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認可肯定。

  ——邁過歷史關口打好攻堅戰,我們形成了三條經驗。深入貫徹黨中央三大攻堅戰決策部署,結硬寨、打硬仗,如期實現了預期任務目標。在防范化解金融和債務風險中,探索出“硬措施軟著陸、已未分治急慢并理、三透四督四整三穩一追問”的系統策略,清收不良貸款22.8億元,龍灃非法集資案件退出銷號,表外剛性兌付危機實質破解,隱性債務風險解套,財政回旋空間得到極大拓展;在污染防治實踐中,探索出“一矩陣、三摸清、五條塊、五約束、八機制”的有效辦法,境內4個出省斷面全部達到國家考核標準,我市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流域“十四五”規劃編制試點城市,河(湖)長制工作在全國進行交流,環境空氣質量首次達到二級標準,實現了“后進生”向“優等生”的蝶變;在消除貧困征程中,探索出“一鞏固、兩防范、三提升、四銜接”的具體舉措,我市“雙防”體系建設、“健康直通車”兩項工作在全國扶貧開發經驗交流會上作經驗介紹,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鄉村振興開啟嶄新征程。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我們實現了五大提升。經濟總量提升,預計全年GDP增長3%左右,若剔除不可抗力因素,兌現了去年政府向人大會議作出的莊嚴承諾;市場主體數量提升,全年新增1.4萬戶,總數突破20萬戶,經濟發展機體活力涌動;企業利潤提升,預計規上工業利潤、規上服務業營業額分別增長42.2%、40%,企業發展信心得到穩固;社會就業提升,城鎮新增就業2.7萬人、全省排名第二,農村勞動力輸出36.8萬人、全省排名第一,夯實了民生根本;人均收入水平提升,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增長保持同步,幸福底色更加厚重。

  主要做好以下六個方面工作:

  (一)始終將初心使命系于人民,守護安全提標民生保障。疫情防控扎實有效,著重于人民戰爭要義,帶著感情、責任、辦法,運用“抓排查、填空白、通環節、快反應、嚴管控、保結果”一攬子手段,構建起高敏感、速反應、強穩控的疫防社會綜治格局,始終掌握了防控工作的主動權。疫情期間在省內率先開展“點對點、一站式”勞務輸出,農民工工作榮獲國務院表彰。戰風斗雪贏得勝利,果斷應對數十年不遇的臺風和雨雪冰凍天氣,在全省受災最急最重情況下,把災害影響消解最快、降到最低。民生實事較好完成,新建小區配套幼兒園13所,創建幸福小區30個。脫貧任務全面完成,全市21297戶41044人全部實現脫貧,125個貧困村全部退出,省定貧困片區雙遼市摘帽。社會事業持續發展,普惠性學前教育短板得到補齊,國家醫保基金監管方式創新試點工作扎實推進,我市第八次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榮譽稱號。

  (二)始終將發展作為第一要務,量質共升踐行五大理念。項目建設支撐有力,新建、續建5000萬元以上項目224個,北方農機示范基地等一批項目開工建設,精細化學品搬遷改造等一批項目竣工投產,謀劃全市“一號項目”138個、新基建“761”工程項目379個。招商引資成果豐碩,四平市第二屆發展大會共簽約項目20個、總投資139.3億元,赴京與中國企業聯合會開展經貿交流取得重大突破,與正威集團成功簽約,列入省招商引資調度系統到位資金192億元,同比增長39.2%。制造業發展穩步提升,紅嘴農高等37戶“雙停”企業盤活啟動,君樂寶、湖南中煙等域外企業增加四平生產份額,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0戶、科技“小巨人”企業11戶。服務業發展逆勢上揚,出臺物流等產業系列扶持政策,開展“十大促銷活動”,社零額降幅逐季收窄,文旅產業穩步回暖。

  (三)始終將農業作為重中之重,沃野生金保障糧食安全。糧食生產喜獲豐收,新建高標準農田40.1萬畝,有效抗擊不利氣候影響,糧食總產量穩定在90億斤階段性水平,實現“十七連豐”。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91%,我市成為全省唯一的國家全程機械化示范市。黑土地保護成效顯著,推廣保護性耕作366萬畝,整縣推進黑土地保護國家示范項目強勢鋪開。特色農業亮點紛呈,棚室園區達到79個,規模化養殖場達到723個,畜禽總量位列全省三甲,“平地生香”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開創全省先河,伊通縣獲評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先進縣,梨樹縣綠色瓜菜產業園、伊通縣特種果品產業園獲評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四)始終將改革作為關鍵一招,擴大開放主動融入新格局。市屬國有企業改革進展順利,城投等平臺公司成功轉型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組建四平發展集團和晟平投資集團,全面開展存量平臺債務化解和增量項目投融資,形成兩輪驅動新型投融資發展體系。開發區改革穩妥實施,市區4個開發區重組納入屬地黨委政府管理,集中力量打造“一平方公里”產業承載區,開發區動力活力全面激發,伊通經濟開發區成功晉級省級開發區。農村金融改革取得實效,成立全省首例縣域農村產權交易試點,農村新型普惠融資“三支柱一市場”服務體系初步構建。在全國率先組建鄉村建設投資開發公司,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探索四平路徑。長平一體化強力推進,“一體六同”合作框架協議成功簽訂,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規劃編制完成,一汽委改基地建設正式啟動。對口合作不斷深化,華統農業產業鏈等項目開工建設。對外經貿持續擴大,四平海關正式開關,首屆東北農副產品展洽會成功舉辦,全年進出口總額預計實現4.2億元、增長10%以上。

  (五)始終將區域發展作為題中之義,扮靚城鄉打造宜居家園。市政設施逐步完善,建設市政道路20條、建成通車14條,圓滿完成北迎賓街等一批國慶獻禮工程,改造雨污分流排水管網24公里,南北河截流干管等8個黑臭水體治理工程完工,建成工業開發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9個。南北河綜合治理成效顯著,生態環境極大改善,城市景觀更加靚麗。城鄉管理更加高效,統籌完成“城市超腦”“雪亮工程”“數字城管”建設,整治違章建筑2.6萬平方米,城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美麗鄉村建設持續推進,創建市級以上美麗鄉村305個,評選美麗庭院3.4萬戶、干凈人家9.7萬戶,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達到100%,畜禽糞污資源化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完成國土綠化35萬畝,獲得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備案資格。

  (六)始終將改善環境貫穿發展全局,軟硬兼施營造良好氛圍。營商環境大幅改善,“放管服”“最多跑一次”改革繼續領跑全省,創新推出“五零”舉措,企業開辦時間東北地區最短,1項國家級、7項省級試點工作順利推進。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建成水污染治理項目62個,河流水系造林綠化697.5公頃,縣級以上城區10蒸噸以下燃煤小鍋爐全部淘汰,空氣優良天數達到309天、比例達到84.4%。生產環境安全有序,開展安全生產百日攻堅隱患排查整治,生產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均下降33%。社會環境和諧穩定,掃黑除惡綜合考核排名全省第一,現行命案破獲率、信訪積案辦結率達100%,圓滿完成全國“兩會”和總書記視察四平等重大安保維穩工作。

  各位代表!回顧過去一年,我們遇到的困難比預想的更為復雜,走過的道路比以往更為崎嶇,取得的成績比以往更為不容易,我們不會忘記新年伊始,新冠疫情突然來襲,全市上下眾志成城,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決定性勝利;我們不會忘記大暑之日,習近平總書記走進黑土大地,一路看一路問,為四平發展把脈定向,四平振興掀開歷史新篇章;我們不會忘記仲秋時分,三場臺風汛情肆虐,廣大干部群眾齊心協力戰勝自然災害,農業獲得好收成;我們不會忘記孟冬時節,雨雪冰凍天氣忽至,經過大家共同努力終于成功消弭災情,維護了生產生活秩序,保衛了一方平安。作為時代親歷者、逐夢劇中人,我們品鑒不凡過往,歷數大事要情,嘴里心頭都泛出絲絲甜味,必將切至立誠,共開光彩將來。

  2020年也是“十三五”收官之年。過去五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面對嚴峻復雜的新形勢新挑戰,我們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實施一系列利當前、惠長遠的重大舉措,實現“十三五”規劃總體目標任務,邁上了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五年來,經濟社會先行指標持續增長、動力指標持續提升、質量指標持續向好、結構指標持續優化、效益指標持續改善,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跑贏經濟增長。五年來,貧困發生率由5.1%下降到零,全域基本消除五類水體,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金融市場秩序日趨規范,政府債務騰挪空間得到極大拓展。五年來,黨政機構改革、農墾改革、開發區改革等多項重大改革順利完成,營商環境日益優化,市場主體數量增長53.9%,與金華對口合作、與營口港開放合作取得豐碩成果。五年來,政府承諾的近百件民生實事全面兌現,市政道路總長度增長28%,紫氣大路立交橋、東豐路立交橋建成通車,建成地下綜合管廊38.5公里,改造雨污分流管網60公里,“無籍房”治理惠及群眾11.9萬戶,連續四年被評為“中國最安全城市”,市民獲得感、滿意度進一步提升。這些成就標志著四平站在一個新的發展起點上,為“十四五”開局起步打下了堅實基礎。

  歷盡艱辛成此景,唯有奮斗多壯志。這五年歷程難忘,我們共同經歷了攜手并進的拼奮歲月,共同見證了風雨前行的鏗鏘步伐,共同收獲了改革發展的累累碩果,全面凝聚起新時代英雄之城昂揚奮進的磅礴偉力。實踐充分證明,只有堅持初心使命、擔當作為,利民之事、絲發必興,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在心在行見真章,求真求實顯擔當,才能使政府各項工作經得起歷史、實踐和人民檢驗。只有堅持解放思想、求真務實,深思深察悟透中央精神,謀實謀細參準時代脈搏,敢字為先、干字當頭,抓鐵有痕、踏石留印,實事求是立足本底實情,善作善成下足苦笨功夫,才能推動振興發展各項事業跨越突破、闊步向前。只有堅持系統辯證、突出重點,理出輕重、分清急徐、兼施軟硬、統治表里,做到全面與重點相結合、長短期目標相貫通,穩進相參、盈科而進,才能走出一條經濟社會互促互進、質量第一、效率優先的振興發展新道路。只有堅持改革創新、團結奮進,緊盯要穴深化改革,刀刃向內破除桎梏,析困境之因、求振興之道,精誠團結、凝心聚力,才能在重大風險斗爭中披荊斬棘、積厚成勢,不斷奪取新時代現代化美麗幸福新四平一個又一個新的偉大勝利。

  各位代表!過去五年取得的成績,是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各地各部門和全市廣大干部群眾合力攻堅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和離退休老同志,向全市廣大干部群眾、政法干警、駐平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向駐平中省直單位,向參與和支持四平發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目前四平還處在轉型升級、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還有很多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亟待解決。疫情沖擊后經濟運行尚未回歸到合理區間,產業結構亟待優化,項目支撐作用不強,新舊動能轉換動力不足,財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營商環境改善還有空間,民生領域仍有不少短板。對此,我們絕不回避、絕不推卸,將全力以赴加以解決,絕不辜負全市人民寄予的厚望。

  二、“十四五”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

  按照市委七屆十次全會通過的《關于制定四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市政府組織編寫了《四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提請大會審議。

  二○三○年及二○三五年遠景目標:到二○三○年,與全省同步實現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完成四平老工業基地振興階段性使命,形成對全省重大戰略堅強支撐。到二○三五年,與全國同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大幅躍升,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普遍形成,按國家統一部署實現碳減達峰,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更加完善,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邁上新的臺階。

  “十四五”時期,四平將開啟新時代現代化建設新征程。我們必須緊緊抓住國家和省重大戰略機遇,找準四平定位,發揮比較優勢,圍繞轉型發展蹚新路,謀劃布局項目抓先機,聚焦關鍵指標謀突破,在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上邁出堅實步伐。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是: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支撐,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富民強市為根本目的,實施“北融南開”,構建“一核統領、一軸貫通、兩帶拓展”戰略空間布局,實現長春四平一體化協同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統籌發展和安全,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力打造國家現代農業先導區、吉林省三次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吉林省向南開放的重要門戶、東北區域重要物流集散地、吉林省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實現“空間布局合理、區域功能連通、三產并驅融合、城鄉一體振興、生態自然優美、人民生活幸福”城鄉發展目標,努力建設城區百萬人口區域中心城市,在四平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進程中體現新擔當、實現新突破、展現新作為,全面開啟四平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

  實施“七動戰略”。即把創新驅動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把穩糧聯動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基礎,把物流帶動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引擎,把文旅互動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把開放促動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把綠色牽動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領,把項目拉動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抓手。

  構建“一核統領、一軸貫通、兩帶拓展”戰略空間布局。一核統領:“一核”是四平振興發展的核心增長極,以四平主城區為核心,以四梨同城區及城市周邊區域為擴展區,做強城市功能,提升產業能級,壯大規模總量,成為統領四平高質量、高標準、高集聚發展的核心區。一軸貫通:102國道、京哈高速、哈大高鐵縱貫四平,形成“北融南開”發展軸、交通軸、物流軸、開放軸、政治文化交流軸,是四平經濟增長的戰略通道。實施“向北融合”戰略,全方位推進長平一體化,深度融入長春經濟圈。實施“向南開放”戰略,堅持向南、向海要未來,深化與環渤海經濟圈、京津冀城市群、長江經濟帶等區域協作,貫通“長平營”,打通吉林省向南開放主通道。兩帶拓展:指都市休閑產業帶和綠色生態產業帶,以四平中心城區為核心,沿303國道、集雙高速分別向東部、西部方向延伸,加強四平中心城區與各區域的內在關聯,打造四平東西雙向產業發展、對外開放綜合隆起帶。由市區向東延伸,經葉赫,橫跨二龍湖向伊通縣域方向拓展,形成都市休閑產業帶。由鐵西區經梨樹縣向雙遼市域方向拓展,形成綠色生態產業帶。

  實現“空間布局合理、區域功能連通、三產并驅融合、城鄉一體振興、生態自然優美、人民生活幸福”城鄉發展目標。在空間布局方面,實施核心區拓展、生產區優化、生活區提升、生態區協調戰略,實現設施、要素、功能在空間上的合理布局和優化配置。在區域功能方面,實施開放強市、交通強市戰略,融入全省全國發展大格局,實現物流、人流、資金流、信息流暢通高效。在三產融合方面,實施農業率先、工業倍增、服務業跨越、全業融合戰略,推動一二三產全面提升、并駕齊驅,提升產業驅動力、競爭力。在城鄉振興方面,實施品位提升帶動、四梨同城推動、智慧城鄉牽動、縣域發展助動戰略,提升城鄉發展的整體性、協調性、同步性,構建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關系。在生態環境方面,實施綠色發展、綠色城市戰略,打造河清、岸綠、景美的生態本底城市、有機田園城市、和諧宜居城市。在人民幸福方面,實施就業優先、教育優先、全民健康、全域安全戰略,提高群眾生活品質,使人民真切感受到發展的溫度、幸福的質感。

  在目標設定上,我們考慮既要凝聚人心、激發斗志,更要結合實際、符合規律,同時樹立底線思維,為未來可能出現的風險挑戰留出調整空間,經過反復權衡、深研細算,提出以下指標:經濟方面,綜合實力大幅提升,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地方財政收入年均增長5%,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26:29:45。農業圍繞“16629”奮斗目標,率先實現現代化;工業實現總量翻番、結構升級、鏈條延展三大任務;服務業實現內涵、質量、效益、速度四大跨越。黑土地保護利用、鄉村建設創新等工作走在全國前列,汽車、農機、化工、冶金、物流、文旅、畜牧及農產品加工等產業提質擴量發展,科技、教育、產業、人才緊密融合的創新型經濟體系不斷完善。約束性指標高標準達到考核要求。生態方面,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更加優化,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資源能源利用效率不斷提高,推動碳達峰進程,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一山攜兩翼、四水嵌八珠”城市生態布局全面構建。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取得更大進展,林木覆蓋率達到31%。空氣質量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優良天數達到85%以上。治污項目和南北河綜合治理等新建項目生態作用更加凸顯,5條河流實現2條河恢復有水,2條河恢復有魚,1條河穩定達標。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2%,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2%。文化方面,以紅色文化為核心、以紅色文旅為撬動,英雄城的文化內涵、精神氣質全面提升,文化場館建設、文旅產業發展全面提速,公共文化服務、市民文化生活更加多彩。“館城一體、山城協同、一路貫通”發展格局全面構建,全國紅色地標性城市地位更加凸顯,戰役紀念館升級改造,壽松大街紅色文化長廊和塔子山綜合發展區建設完成。博物館、大劇院、體育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功能不斷完善,旅游綜合性收入增長5%左右。社會方面,民生事業取得更多標志性成果,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居民社會保障水平穩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環境污染、交通擁堵、安全隱患等問題得到逐步破解,城市管理更加精準、智能、高效。城市更新行動全面實施,城市骨架進一步拉開,城市品位不斷升級,老舊小區改造、亮化提升、水體治理、健康四平等項目持續推進,教育、醫療衛生、住房保障、養老等領域短板得到彌補。交通體系更趨完善,“十五橫十二縱”市政主干路網和“二軸三環四射七聯絡”公路運輸網絡全面構建。城市布局更加科學合理,叢泉新區、大環線、跨湖大橋、貨運機場、龍塔山公園等重大項目全面鋪開,長平一體化成為全省乃至全國區域協調發展典范,“北融南開”開放發展取得更大成果,建設城區百萬人口區域中心城市。

  展望今后五年,我們既滿懷美好憧憬,又充滿必勝信心。我們堅信,只要保持“拼”的精神、“闖”的勁頭,一錘一錘敲、一件一件干,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力前行,未來的五年必然是勠力同心、接續奮斗的五年,必然是華麗轉身、騰飛跨越的五年,必然是美好藍圖變為現實、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五年。

  三、2021年重點工作

  2021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開局之年,也是四平搶抓總書記視察四平重大歷史機遇、用好新一輪東北振興政策機遇、把握“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融入機遇、物化省委省政府支持長平一體化協同發展和三次產業融合發展現實機遇的首戰之年。四平,站在新的歷史交匯點上,站在偉大新征程的潮頭上,發展之姿風頭正勁,奮進之舟蓄勢揚帆。當今世界正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復雜變化,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面對錯綜復雜的發展形勢,我們務必要通時達務、揆情審勢,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保持戰略定力,把握發展規律,發揚斗爭精神,樹立底線思維,乘利席勝,見可而進,全力以赴完成各項目標任務,在風云際會的歷史長卷上留下濃墨重彩的四平篇章。

  2021年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視察四平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貫徹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和市委七屆十次全會精神,在后疫情時代穩進相參推進經濟建設,堅持新發展理念,驅動改革創新引擎,以“六重一關鍵”為主抓手,聚焦八大重點任務,推進農業率先、工業倍增、服務業跨越,加快四平率先崛起和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7.5%,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市區地方級財政收入增長5%,單位GDP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強度達到省定標準,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一)聚焦農業率先,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著力做好黑土地、產業、改革、生態“四篇文章”,爭當農業現代化排頭兵。做好黑土地保護文章。牢記總書記“要認真總結和推廣‘梨樹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把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保護好、利用好”的囑托,扎實推進農業規模化、標準化、良種化、機械化、品牌化、智能化、數字化,啟動實施黑土地保護利用“五大工程”,探索全域技術創新與集成示范體系模式,打造國家黑土地保護利用綜合示范區、現代農業先導區、黑土地對外合作開放區,為黑土地保護提供四平方案。全年推廣保護性耕作面積476萬畝,新建高標準農田33.5萬畝,推進國家黑土地保護示范項目60萬畝,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91.5%。做好產業振興文章。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糧食產量達到92億斤以上。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改建規模化標準化棚室園區5個,提升果蔬瓜菜供給保障能力。推進品牌農業成長,培育壯大“平地生香”區域公用品牌體系。重構以特色農業為引領的現代農業體系,突出抓好華統生豬冷鏈屠宰等項目,推動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做好農村改革文章。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大力發展資源開發型、資產經營型、農業服務型、旅游開展型集體經濟。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分置實現形式。扛起糧食安全政治責任,組建四平糧食集團,聯合整合區域專業合作社和糧食企業成立玉米發展聯盟,打造糧食三產融合全產業鏈發展模式。著力解決“誰為合作社服務”的問題,豐富聯合合作方式,增強服務帶動能力,推動合作業務從產中環節向產前農資供應和產后流通、加工等環節拓展,新增縣級以上示范主體200個以上、家庭農場100個以上。深化農村金融改革,加快組建鄉村建設投資集團,大膽探索,穩步實施,推動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在全省乃至全國蹚出一條鄉村振興新道路。做好綠色生態文章。從系統工程和全局角度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突出抓好森林、草原、濕地、流域、農田生態系統建設,全年植樹造林50萬畝。保持化肥農藥減量施用勢頭,完善畜禽糞污和秸稈資源化利用體系,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因地制宜推進農村改廁、生活垃圾處理、村容村貌提升,鞏固提升“五清一綠兩改”成果。

  (二)聚焦重大項目,夯實振興發展新支撐。把項目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核心抓手和重中之重,牢固樹立“發展是第一要務,招商是頭等大事,落地是評價標準”的理念,切實做好“四抓、四發力”,推動產業優化升級、經濟行穩致遠。抓重大,在筑牢發展基石攻堅發力。攻堅重大項目建設,抓實“三抓”“三早”行動,強力推動大窯飲品、長電金谷街等新建項目、北方農機產業創新示范基地等續建項目加快建設、達產達效。特別是對“一號項目”工程,實施全方位保障、全鏈條服務,全力打造多元發展、多點支撐的發展格局。持續攻堅“一平方公里”產業承載區,集聚資源要素,完善配套設施,著力打造特色鮮明、功能完備、強勁有力的現代產業核心引領區、動力源。全年計劃開復工5000萬元以上項目170個,億元以上項目110個。抓謀劃,在搶占發展先機攻堅發力。圍繞新基建“761”工程、八大產業等方面,重點謀劃內陸港保稅物流中心等產業支撐類項目、市內路網等城市建設類項目、南北河生態修復等環境保護類項目。全年謀劃儲備億元以上項目150個以上、10億元以上項目25個以上,各縣(市)區謀劃儲備億元以上重點項目30個以上,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5個以上,產業類、稅源類項目占比70%以上,年實施性項目占比30%以上。抓招商,在增強發展后勁攻堅發力。突出重點領域,深入推進“鏈長制”招商,圍繞農產品加工等優勢產業集群和現代物流等配套產業鏈的延伸引進一批龍頭型、旗艦型項目。扭住重點區域,深化與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政府、商會、企業和個體客商交流合作。創新招商方式,完善招商項目、目標企業、優惠政策“三張清單”,提高招商有效性和項目履約率,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增長30%以上。抓服務,在做強發展保障攻堅發力。強化用地保障,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特別是對閑置土地、閑散土地及停產企業實行“騰籠換鳥”,把“死”資源變成“活”資產。用好用活專項金融政策,在繼續鞏固政府債務化解、不良貸款清收等專項行動成果的基礎上,探索創新與四大國有銀行、其他銀行和非銀行性金融機構的合作方式,提高金融支持發展能力。做強人才支撐,深化校企合作,推動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無縫對接。落實項目建設“五個一”專班機制,建立工作臺賬,實行全程全鏈條跟蹤管理機制,完善“9+X”問題解決模式。

  (三)聚焦工業倍增,積聚經濟發展新動能。正確把握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的辯證關系,突出專用車、換熱器、醫藥健康等產業,攻重點、破難點、樹亮點、引爆點,有的放矢,四箭齊發,切實做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篇大文章。攻重點,壯大支柱企業。牢牢抓住工業企業這個“綱”和“魂”,出臺工業穩增長增效益專項政策,實施工業產值躍升計劃,落實重點企業政府直接響應機制,把各項經濟指標、惠企政策和幫扶舉措一插到底,推動50戶重點企業增加值增長10%以上。協調湖南中煙等域外企業增加在平生產份額,引導企業優化產品結構、提升產品質量。瞄準終端市場,助推本地企業和產品闖市場、創品牌。壯大民營經濟,抓好中小企業入規升級,推動個轉企、小升規、規升巨。積極培育上市企業,力爭實現“保一爭二”目標。破難點,改造傳統產業。加快生物質熱電聯產等重點項目建設,推動金鋼股份等重點企業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升級。加快專用車產業園區建設,引導成立專用車集團公司。推動新能源農機產業園建設,謀劃打造農機產業自貿試驗區,形成農機產業區域性、全國性乃至國際化發展高地。盤活“雙停”企業閑置資源,推動剩余企業成功啟動、轉型或變現。樹亮點,培育新興產業。創新發展總部經濟、平臺經濟、數字經濟等新經濟業態,加快“5G+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扶持智能制造等戰略性產業發展壯大。推進現代中藥、化學藥、保健食品、醫療器械和細胞技術研發等醫藥健康產業發展。培育以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產業,推進大數據災備中心建設。引爆點,激活創新引擎。發揮企業市場主體作用,實現技術、資本、管理有效聚合,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強產學研用聯合,推動維克斯、吉林創岐等企業與高校院所開展緊密合作,促進新技術產業化規模化應用。加快創新平臺建設,爭創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農業科技園區。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常態化舉辦“院士專家四平行”活動,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

  (四)聚焦服務業跨越,構筑經濟增長新支柱。搶抓常態化疫情防控服務業發展新機遇,堅持消費升級與做強產業兩手抓、兩手強,持續推動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一方面,堅持擴大內需這個基點,推動消費升級。突出填空白、補短板、串資源、并市場、激活力,以消費升級引領供給創新、以供給優化創造消費新的增長點。加強線上線下融合,培育壯大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品質生活、康養醫養、文化教育等新興消費增長點。抓好中石油、中石化、君匯能源等重點企業監測指導,培育引進重點企業,填補門類空白,豐富服務業態,實現零的突破。支持傳統消費企業創新組織形式和經營機制,推進歐亞綜合體、長電金谷四平街等高品質街區建設,抓好“夜經濟”示范工程,持續開展“歡樂季”等商業促銷活動,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以上。另一方面,把握深度融合這個趨勢,做強現代物流和紅色文旅等重點產業。把握區位本底優勢和“雙循環”重大機遇,制定出臺《加快現代物流產業發展實施意見》,推動實施“一二五八十”工程,以打造東北區域重要物流集散地為目標,爭創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和兩岸冷鏈物流產業合作示范城市,打造專用車和汽車零部件集散中心等五個中心,實施冷鏈物流工程等八大工程,建設東北農產品集散交易市場等十大重點項目。實施旅游產業振興工程,在大力發展歷史游、生態游、鄉村游的同時,突出抓好紅色旅游,深入挖掘紅色資源,賦予更多英雄元素,讓英雄城更加名副其實、實至名歸。加快構建“館城一體、山城協同、一路貫通”發展格局,向北推進四梨同城,建設壽松大街“紅色文化廊道”;向南推進山城協同,依托塔子山謀劃建設四平紅色教育基地,打造全國紅色文化新地標。

  (五)聚焦改革開放,釋放體制機制新活力。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四平要實現發展振興,必須以營商環境建設為突破口,以改革應變局開新局,以開放促合作謀共贏。優化環境樹標桿。營商環境建設無止境,我們就是要著眼于資源要素在四平實現價值最大化這個目標,保持全省領先,走在全國前列。繼續保持“放管服”改革全省領先優勢,完成政務服務國家級標準化試點工作。大力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打造無證明城市“新樣板”。確保我市信用監測排名鞏固在全國前20名、成為東北第一名,爭創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深化改革打攻堅。縱深推進市屬國有企業市場化改革,集中攻堅政府性資產資源清查梳理、集團公司管理運營等重點任務,確保四發集團等國有企業活力增強、轉型成功。組建四平市糧食集團有限公司,年底前完成運營情況首次評估。做好開發區改革后半篇文章,完善干部交流雙向制、工作崗位聘用制和薪酬績效激勵制,重點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土地收儲、投融資等機制,實現開發區脫胎換骨、涅槃重生。實行財政零基預算,推動財權事權劃分改革,調整市區財政體制。推動市農聯社改制實現實質性突破,加快組建四平農商行。擴大開放謀共贏。加快長平一體化進程,以“一體六同”為主攻方向,重點推進長平現代農業合作示范區規劃。打通陸海聯運“主動脈”,主動融入沈陽經濟區、環渤海經濟圈、長江經濟帶等國內經濟大循環。深化與營口市“借港出海”戰略合作,讓四平大宗物資“達江入海”,外貿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5%。深化吉浙對口合作和吉陜戰略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協同發展。

  (六)聚焦同城發展,拓展城市發展新空間。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建設一批產城融合、職住平衡、生態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區新城,推動多中心、郊區化發展”的指示要求,立足“一心一軸一廊”定位,按照“拉開骨架、優化布局、強化治理、做美生態”系統思路,加快建設城區百萬人口區域中心城市。拉開城市發展骨架。以高質量特色農業為基礎,以產業融合發展為支撐,實施四梨同城化發展,推動叢泉新區建設,打造東北地區城鄉一體化建設示范基地、國家級生態智慧城鎮發展示范區。重點完善“五橫五縱”新區道路體系,搭建骨架,夯實基礎,加快推動仙馬泉河生態廊道等重點項目建設。優化城市功能布局。實施“交通強市”戰略,完善“十五橫十二縱”市政主干路網和“二軸三環四射七聯絡”公路運輸網絡,加快推進牙四、葉馬、四楊等公路建設。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新建、續建一批市政道路和橋梁,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和物管體系提升、戰役紀念館升級、圖書館、博物館、大劇院等項目建設,補齊住房保障、文化教育等領域短板。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深化“走遍四平”整治行動,切實解決“停車難”、垃圾分類不徹底等城市病,扎實開展餐飲油煙污染、小廣告治理、工地揚塵等專項執法行動,抓好土地市場、城區違建、非法采礦、違建別墅等四個專項整治,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扎實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鞏固全國衛生城成果。打造宜居綠色城市。嚴守“三線一單”,統籌安排生產、生活、生態空間,走內涵、集約、綠色發展之路。深度聚焦各級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打好藍天、碧水、青山、黑土地、草原濕地保衛戰。緊扣生態之城的發展定位,抓實遼河治污等重大生態環保項目,推進城鎮污染治理、雨污分流改造、再生水回用、市區綠化等重點工程,加快推進“十百千萬”工程,打造外有顏值、內有氣質的魅力城市。

  (七)聚焦民生改善,順應美好生活新期盼。緊盯老百姓關心關注的就業、社保、教育、醫療等民生問題,打破常規促發展,盡心盡力保民生。用心用情辦實事。重點辦好10件民生實事:①改造升級43個老舊小區,為部分具備條件的樓棟加裝電梯,為城區35個老舊、棄管小區完善視頻監控,改善市民居住環境;②推動28所小區配套幼兒園投入使用,提升學前教育整體規模和辦園水平,滿足適齡兒童入園需求;③推廣華宇新型社區建設成功經驗,再創建30個“幸福小區”,提升城鎮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④完善醫療保障體系,增加城鎮職工門診慢特病疾病報銷病種,擴大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待遇保障范圍,允許破產企業退休職工參加大額醫療費用補充保險,調整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就醫轉診政策制度,方便參保人員轉診就醫;⑤推進新開區棚戶區改造項目和東南新城公租房項目建設,解決3200戶群眾回遷和住房問題;⑥推進南北河生態修復工程建設,提升改善市區人居環境;⑦完善城市公交基礎設施建設,智能化改造400個站牌、新增優化5條公交路線、優化改造2條偏遠地區客運班線,便利市民交通出行;⑧推進龍鳳園公墓建設項目,健全我市民生服務體系,踐行公益為民理念,培育社會文明新風尚;⑨開工建設四平市民之家(政務大廳),努力打造全國一流的標志性民生項目;⑩實施殘疾人精準康復行動,為全市1萬名有康復需求的殘疾兒童和持證殘疾人提供基本康復服務,推進殘疾人康復事業發展。多管齊下穩就業。重點落實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補貼等三大普惠性政策,扎實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城鎮失業人員等五類重點群體就業,開展職業能力提升行動,完成培訓2萬人以上,提高勞動力素質,保持就業形勢整體穩定。發揮創業學院帶動作用,爭創省級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基地。深入實施高技能人才回引和高校畢業生留平計劃,加快人力資源產業園建設。兜牢底線強保障。穩步提高城鄉低保和特困人員保障標準,持續開展社會救助脫貧攻堅兜底保障行動。推進法治醫保、醫療保障信息化建設,逐步擴大城鄉醫保覆蓋面。做好養老保險征集發放,保障社會保險基金安全。加大城鎮供熱保障力度,市區居民冬季供暖溫度基本達到20℃以上。深入開展“愛心午餐”“圓夢大學”“情暖萬家”等慈善救助活動。繁榮事業增福祉。深化大學區管理改革,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推進現代職業教育園區和叢泉新區學校建設。推動公立醫院改革,優化臨床診療管理。加快市中心醫院傳染病救治網絡建設等項目,提高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能力。特別是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嚴格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措施,切實鞏固抗疫斗爭勝利成果。推進綜合養老服務示范中心建設,構建多層次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推動實施“八五”普法,加快依法治市進程。加快推進城鄉文化服務場所建設,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廣泛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增強全民身體素質。統籌推進民族宗教、紅十字、婦女兒童、殘疾人等各項工作。強化治理保穩定。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鞏固掃黑除惡斗爭成果,打造“無黑惡城市”。扎實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堅決遏制較大以上安全事故發生。堅持人民至上,切實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落實“四個最嚴”要求,保障群眾飲食用藥安全。完善多元化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機制,開展城鄉建設、勞動和社會保障、農業農村、自然資源、涉法涉訴等領域信訪專項治理。抓實雙擁共建工作,保持“全國雙擁模范城”榮譽。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推動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點建設。

  (八)不斷加強自身建設,續寫政府治理新篇章。新時代是擔當者、奮斗者的時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必須主動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提高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打造高效、有為政府。旗幟鮮明講政治。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修課、必修課,把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視察四平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融入工作各方面、全過程,堅決貫徹中央省市委決策部署,以對黨絕對忠誠保證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見效。解放思想轉觀念。始終牢記“解放思想永無止境”的殷殷囑托,時刻保持刀刃向內的自省自覺,堅決破除傳統觀念、習慣做法、路徑依賴的負面影響,立足現實突破發展舊思維,放眼未來打好戰略主動仗,不為定勢所拘、不為傳統所累、不為經驗所縛,奮力“拼”,大膽“闖”,進一步推動思想理念的自我革命、思維方式的自我更新、行為方式的自我超越。依法行政履職責。時時處處維護憲法法律權威,帶頭遵紀守法、捍衛法治,切實貫徹好《民法典》,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工作、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建立完善重大決策的公眾參與、終身責任追究和責任倒查制度,提升依法行政、依法執政的能力和水平。聚焦“六穩”“六保”等重大政策落實,加強醫療養老、農房改善等重點領域審計監督。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等各方面監督,抓好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理工作。清正廉潔守底線。嚴格執行《準則》《條例》,時刻繃緊廉潔自律這根弦。堅持過“緊日子”,從嚴控制行政成本,深入推進財政預算、公共資源配置、重大建設項目批準和實施公開。抓好財政資金分配使用、國有資產監管、政府投資、公共資源轉讓、公共工程建設等領域的監督檢查。壓實壓緊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以過硬的黨性踐忠誠、擔使命。狠抓落實轉作風。將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作為一種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工作制度,堅持明目標、明責任、明路徑,穩中求進,步步為營,當好攻堅破難“主攻手”;實行全面、全程、全員,親自上,帶頭沖,跑出振興發展“加速度”;突出重點、難點、亮點,精準發力,大膽突破,爭做跨越趕超“領跑者”;圍繞問時、問效、問責,以實績評價,用結果說話,亮出務實擔當“指揮棒”。

  各位代表!前路漫漫,道阻且長,行則將至,做則必成。四平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新時代發展之錨已經擲下,未來的征程需要大家同心奮斗、攜手前行。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堅定信心,銳意進取,加快建設新時代“美麗四平、幸福家園”,以優異成績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名 詞 解 釋

  1.七個率先:率先采用運營商推送數據,率先實行實名制購藥登記,率先關閉診所,率先落實“五個精準”要求(精準溯源、精準擴大隔離范圍、精準制定解除集中隔離條件、精準對治愈出院患者開展“回頭看”、精準夯實基層責任),率先對密接者集中隔離,率先推行出門證制度,率先由公安介入病例軌跡追蹤核查。

  2.梨樹模式:從2007年開始,梨樹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與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等科研單位深度合作,經過十余年科研攻關,研發出的適合我國國情的玉米秸稈覆蓋全程機械化栽培技術模式。其核心內容是,在玉米收獲時將秸稈直接覆蓋在地表,配套相關技術措施,建立秸稈覆蓋、免耕播種、寬窄行種植、配方施肥、化學除草、綜合防病及收獲全程機械化技術體系,從而達到保持土壤水分、減少土壤風蝕水蝕、培育土壤肥力、節約耕作成本的目的。2020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四平期間,對該模式給予充分肯定,并指示要認真總結和推廣。

  3.四好農村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

  4.三透四督四整三穩一追問:“三透”即悟透中央精神、參透地方實情、穿透問題本質;“四督”即市級層面、縣級層面、金融機構、監管機構督指體系;“四整”即整治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非法集資風險、銀行信貸風險、地方法人金融機構風險;“三穩”即穩定流動性、輿情、社會環境;“一追問”即追責問責。

  5.一矩陣、三摸清、五條塊、五約束、八機制:建立“一矩陣”,即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由始到終的市縣鄉村四級管控責任矩陣;做到“三摸清”,即污染底數摸清、重點源頭摸清、風險隱患摸清;構建“五條塊”,即城鄉污水集中處理條塊、城鄉垃圾處理條塊、畜禽糞污治理條塊、生態系統修復條塊、水循環利用條塊;創立“五約束”,即提醒約束、預警約束、督辦約束、約談約束、問責約束;健全“八機制”,即組織保障機制、統籌推進機制、協同共治機制、聯防聯控機制、設施穩定運營機制、分析研判機制、社會共治機制、督察問責機制。

  6.一鞏固、兩防范、三提升、四銜接:“一鞏固”即持續鞏固脫貧成果;“兩防范”即針對脫貧不穩定人口、邊緣人口建立防返貧防致貧體制機制;“三提升”即提升組織保障水平、基礎設施水平、督導考核水平;“四銜接”即規劃銜接、政策銜接、產業銜接、機制銜接。

  7.健康直通車:為打通健康扶貧“最后一公里”而推出的創新舉措,實行縣鄉村三級“車長制”,“村級車長”全面篩查病患及就醫、用藥需求;“鄉級車長”核實預購藥品是否納入醫保報銷目錄;“縣級車長”對目錄內藥品進行特殊采購,并由“鄉級車長”“村級車長”親自送達患者手中。

  8.一號項目:各縣(市)區政府和各部門“一把手”直接謀劃、包裝、推進的重點項目或重大事項,原則上產業類項目投資不低于5000萬元,基礎設施類、民生類項目投資不低于2000萬元。

  9.新基建“761”工程:為加快補齊我省基礎設施短板,省政府決定啟動實施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從2020年開始實施,“十四五”期間完成。“7”即5G基礎設施、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七大新型基礎設施”;“6”即智能信息網、路網、水網、電網、油氣網、市政基礎設施網“六網”;“1”即社會事業補短板。

  10.十大促銷活動:英城鉅惠歡樂購活動、抽獎促銷活動、成品油專項促銷活動、汽車類專項促銷活動、家電家具專項促銷活動、四平地產品專項促銷活動、美食推廣專項促銷活動、珠寶飾品專項促銷活動、“文旅+”一攬子專項促銷活動、體育專項促銷活動。

  11.“一平方公里”產業承載區:各開發區圍繞主導產業補鏈延鏈強鏈,開辟1平方公里以上土地作為產業項目集中承載區域,實現“七通一平”,力爭用1—2年時間擺滿項目,形成優勢產業集聚效應。

  12.三支柱一市場:“三支柱”即信用信息服務、農村基礎金融服務、物權增信服務;“一市場”即農村綜合產權流轉交易市場。

  13.一體六同:長春四平一體化規劃和交通同網、園區同建、產業同興、開放同暢、服務同城、生態同治。

  14.城市超腦:依托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打破部門、領域間的信息壁壘,實時監測城市基礎設施、交通、環境、人口、安全等方面運行狀況,模擬人體特征進行城市診斷,構建從規劃到建設到管理的全過程城市運行大數據科學決策中心。

  15.雪亮工程:以縣鄉村三級綜治中心為指揮平臺、以綜治信息化為支撐、以網格化管理為基礎、以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聯網應用為重點的群眾性治安防控工程。

  16.數字城管:采用信息化手段和移動通信技術,分析和處理整個城市的所有部件和事件信息,推動城市管理現代化。

  17.“五零”舉措:零見面、零證明、零成本、零等待、零跑動。

  18.“16629”奮斗目標:糧食生產達到100億斤,保護性耕作面積達到600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達到600萬畝,農產品加工業產值達到200億元,農業機械化率達到90%以上。

  19.一山攜兩翼、四水嵌八珠:“一山”即龍塔山;“兩翼”即城市西北翼和東南翼;“四水”即東遼河、招蘇臺河、條子河、葉赫河;“八珠”即二龍湖、轉山湖、叢泉湖、上三臺水庫、下三臺水庫、山門水庫、塔山水庫、青石嶺水庫。

  20.館城一體、山城協同、一路貫通:“館城一體”即把城市整體作為一個大規模、開放性的紅色文化場館去打造,四平戰役紀念館、烈士陵園、烈士紀念塔等場館星羅棋布,與英雄城融為一體;“山城協同”即塔子山紅色小鎮依山而建,協同發展;“一路貫通”即西起飛機場、東至塔子山約20公里的中央路及東西延長線貫穿其間。

  21.二軸三環四射七聯絡:東部直達延邊州、西部直達白城市和內蒙古自治區、南部直達遼寧省及以南地區、北部直達松原市及黑龍江省的公路網絡,“二軸”即東橫軸(國道京撫公路—國道集阿公路)、西橫軸(四平至雙遼公路);“三環”即環城公路、二環公路、新環路;“四射”即國道牙四公路、四平至松原公路、四平至伊通公路、四平至楊木林公路;“七聯絡”即國道雙嫩公路、明水至沈陽公路、雙遼至伊通公路、秦家屯至八面城公路、梨樹至長春公路、撫松至公主嶺公路、長春經濟圈公路。

  22.北融南開:“北融”即向北推進長平一體化協同發展,深度融入長春經濟圈;“南開”即向南貫通長平營陸海聯運主通道,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銜接沈陽經濟區和遼寧沿海經濟帶,進一步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戰略。

  23.六重一關鍵:重點企業、重點產業、重大項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平臺和關鍵指標。

  24.黑土地保護利用“五大工程”:創新集成工程、模式示范工程、基地建設工程、服務體系工程、品牌創建工程。

  25.五清一綠兩改:“五清”即清理農村生活垃圾、清理溝渠道邊垃圾、清理畜禽養殖糞污等農業生產廢棄物、清理亂堆亂放亂搭亂建、清理廢棄房屋莊院及殘垣斷壁;“一綠”即創建綠色家園;“兩改”即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改變落后生活方式。

  26.三抓:抓環境、抓項目、抓落實。

  27.三早:早開工、早投產、早見效。

  28.“鏈長制”招商:由市級領導、行業主管部門領導和產業集聚地主要領導帶隊開展的專業化精準招商,聚焦我市八大重點產業科學謀劃招商項目,繪制產業鏈圖譜,編制產業招商地圖。

  29.“五個一”專班:一個重大項目、一位領導干部、一個責任部門、一名項目專員、一抓到底的專班包保機制。

  30.“9+X”問題解決模式:“9”即發改、商務、工信、自然資源、住建、生態環境、統計、林業、金融等九個項目問題解決常任部門;“X”即涉及本層級協調問題的下級政府、管委會和本層級其他相關單位。

  31.“一二五八十”工程:制定“一個目標”,即打造東北區域重要物流集散地;爭創“兩個國家級平臺”,即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兩岸冷鏈物流產業合作示范城市;打造“五個中心”,即優質農副產品集散中心、石油交易物流中心、大宗商品物流中心、專用車和汽車零部件集散中心、農機物流中心;實施“八個工程”,即冷鏈物流工程、大宗商品物流工程、商貿物流服務工程、數字物流工程、多式聯運工程、應急物流工程、國際物流工程、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建設“十大重點項目”,即東北農產品集散交易市場項目、四平市內陸港保稅物流中心項目、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項目、東北成品油交易市場建設項目、年產250萬噸中鐵加侖LNG鐵路倉儲物流園項目、北方萬邦·東北農產品物流園二期項目、四平市多式聯運物流中心項目、萬通建材物流產業園項目、城鄉高效物流配送項目、吉高物流園建設項目。

  32.紅色文化廊道:在全長10公里的壽松大街上,展示全軍大型退役裝備、戰斗英雄雕像、國防知識科普等,突出軍事文化、紅色文化,打造國防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33.無證明城市:群眾和企業去政府機關、公共事業單位、服務機構辦事,無需提交需要自己跑腿去開具的證明材料。

  34.一心一軸一廊:“一心”即叢泉湖核心區;“一軸”即以四梨大街串聯形成的四梨產業融合發展軸;“一廊”即以叢泉湖和濕地公園串聯形成的仙馬泉河生態廊道。

  35.“五橫五縱”新區道路體系:“五橫”即梧桐路、溪谷大路、黑松路、胡楊路、白樺路;“五縱”即壽松大街、冬青街、君子街、四梨大街、杏園街。

  36.十五橫十二縱:東西向15條、南北向12條主干道路。

  37.三線一單: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

  38.“十百千萬”工程:十大綠地空間、百里生態林廊、千畝果林花海、萬頃碧水清河。

  39.四個最嚴: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

(責任編輯:石蘭蘭)

精彩圖片

四平市政府工作報告(2021年1月12日 胡斌)

2021-03-01 14:01 來源:四平市人民政府網站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