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福利50集在线看,2023国产精品啪啪视频,一级a性色生活片久久毛片,国产91三级精选国产

惠州市政府工作報告 (2018年1月16日 麥教猛)

2018年02月01日 10:29   來源:惠州市政府網   

  ——2018年1月16日在惠州市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惠州市市長 麥教猛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政協各位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17年工作回顧

  剛剛過去的一年,我們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歷次全會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好中求快、改革創新、率先跨越,統籌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經濟社會保持健康較快發展,較好完成了市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建設綠色化現代山水城市實現良好開局。

  (一)突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抓項目、強實體,經濟實力持續增強。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830億元,同比增長8%左右(預計,下同);來源于惠州的財政總收入突破千億大關,達1000.9億元,增長21.8%;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89.1億元,增長10%。“去降補”任務有效落實。234家國有關停企業和4家非國有“僵尸企業”出清,95家國有特困企業脫困。完成壓減50萬噸精鋼和淘汰61萬噸落后鋼鐵產能任務。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調控政策,房地產市場保持健康平穩發展。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余額分別為5485.6億元、4012.9億元,存貸比73.15%,不良貸款率0.93%,低于全省0.75個百分點。降低企業成本約162億元。補短板工程完成投資173億元。項目建設提速增效。全面推行首席服務官制度,230宗重點項目完成投資643.5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06.8%,117宗億元以上項目建成投產。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240億元,增長10%。新引進外資項目661宗,實際利用外資11.5億美元。國內外市場不斷拓展。成功舉辦惠州產品(福州)展銷會、惠州產品(墨西哥)展覽會、2017中國手機創新周暨第六屆云博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60億元,增長11%。進出口總額3416億元,增長12.2%;其中出口2233億元,增長13.2%。服務企業成效明顯。出臺實體經濟“惠十條”。設立全省首家省市共建的中小微企業發展基金,市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基金支持企業獲得貸款30.9億元。“小升規”企業821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2171家。新增市場主體9.6萬戶,增長37.3%。新增A股上市企業4家、新三板掛牌企業11家。

  (二)突出產業轉型升級,著力優結構、提質量,產業競爭力持續提升。深入實施“產業培育計劃”,“2+2+N”現代產業體系進一步完善,三次產業結構比例4.5∶55∶40.5。支柱產業加快向中高端發展。中海油煉化二期1000萬噸煉油項目成功投產、120萬噸乙烯工程竣工試車,TCL模組整機一體化項目動工建設,旭硝子第8.5代顯示玻璃項目實現量產。先進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62.2%和40.5%,居全省前列。完成工業技改投資430億元,居全省第三。新增國家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4個。入選全省4K電視網絡應用與產業發展試點市。現代服務業不斷壯大。樓宇經濟加快發展,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215億元,增長20.1%;電子商務交易額1700億元,增長20%。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扎實推進,全年接待游客5393.6萬人次、旅游收入439.3億元,分別增長14.4%、20.6%。西湖創5A級旅游景區有序推進。現代農業加快發展。累計建成現代農業示范基地120個,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分別達280家、2236家。新增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2個。農機化整體水平居全省前列。成功舉辦第五屆農博會。

  (三)突出創新驅動發展,著力筑平臺、聚要素,發展動能持續釋放。牢牢扭住創新驅動發展“八大抓手”發力使勁,啟動國家創新型城市“十大工程”建設,創新生態不斷優化。“海綿行動”深入實施。對深招商選資196宗,總投資2210.9億元,其中引進高技術企業59家。深莞惠經濟圈(3+2)第十次聯席會議32宗涉惠合作事項有效落實,全面對標深圳成效明顯。開放式創新平臺取得突破。中韓(惠州)產業園獲國務院批復設立。珠三角(惠州)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空間發展規劃編制完成。環大亞灣新區區域協同發展加快推進,111宗建設項目完成投資241億元,三大起步區及“1+N”創新產業集聚區加快建設,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初步形成。“廣東硅谷”建設提速。潼湖生態智慧區思科科學城、碧桂園創新小鎮等引領性項目動工建設,14家高端研發機構及平臺落戶,創新園初具規模。潼湖科技小鎮入選省首批特色小鎮創建示范點。創新主體加快壯大。凈增高新技術企業336家,總量達802家。新增科技企業孵化器4家,總量達26家,孵化面積突破100萬平方米。新增眾創空間8家,總量達28家,金百澤云創工場獲評國家級眾創空間。凈增新型研發機構6家,共認定15家。主營業務收入5億元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實現全覆蓋。建成北斗開放實驗室惠州分實驗室。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順利推進。設立諾貝爾獎獲得者工作站1個,新增院士工作站2個,新組建省級工程中心59家。夏佳文院士重離子醫用加速器團隊、王復明院士工程安全與防護團隊、TCL集團新型量子點顯示技術團隊入選“珠江人才計劃”,共獲得省項目專項扶持資金1.7億元;億緯鋰能高性能鋰離子電池產業化項目獲國家發改委資助資金1.75億元。創新成果量質齊升。PCT專利申請量350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0.37件,獲十九屆國家專利優秀獎6項。38家企業通過知識產權“貫標”認證,新增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2家。成功舉辦首屆中國高校科技成果交易會、第十二屆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總決賽暨全國智能硬件創新創業大賽、全國智能制造應用技術技能大賽、2017中國創新創業大賽軍民融合專業賽等活動。

  (四)突出區域統籌協調,著力夯基礎、拓功能,城鄉一體化持續推進。“一市六組團”發展格局加快形成,城鄉面貌不斷更新。城市建設擴容提質。啟動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入列國家“城市雙修”試點,建成“海綿城市”10平方公里。17條城市主次干道加速推進,連接四條城市主干道的金石二路建成通車。惠州大道東段延長線、蘆泰大橋動工建設。惠東大嶺、博羅羅陽和龍溪、龍門平陵四個鎮“撤鎮設街道”。大力推進節約集約用地,消化批而未供土地2.27萬畝。“兩港三網”加快推進。惠州機場新增6條航線,年旅客吞吐量95.7萬人次,增長74%;機場路二期建成通車。惠州港荃灣煤炭集散基地一期投入運營,亞洲規模最大的華瀛燃料油調和配送中心及配套碼頭完工;新開通香港、上海航線,港口吞吐量7211萬噸。5條在建高速公路加快推進。贛深高鐵、廣汕高鐵惠州段動工建設。新增光纖接入用戶52.3萬戶,光纖入戶率108%、固定寬帶普及率105%、光網覆蓋率220%,均居全省前列。城市精細化管理效能提升。城市管理執法體制改革深入推進,在全省率先設置城市治理分院。“兩違”整治力度不斷加大,地面建筑物全面普查數據庫初步建成,查處違法用地1091宗6164畝、違法建筑5159宗185萬平方米。“惠民城管通”“惠民交通APP”服務平臺進一步優化,“和美網格”應用獲評“省電子政務優秀案例”。部分道路實施潮汐車道制,市區公交TC改革順利實施。新農村建設強力推進。全面推行“3+3+X”模式,新農村示范片建設走在全省前列,150個省市貧困村示范村創建工作全面啟動。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任務基本完成。村居公共服務站、農村普惠金融“村村通”實現全覆蓋。“美麗鄉村·三大行動”深入推進,農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建成森林村莊162個,在全省率先完成“村村通”自來水工程,新建農村污水處理設施368個,完成自然村村道硬底化1252公里,基本實現行政村污水處理設施、通班車、通4G網絡和自然村村道硬底化全覆蓋。惠陽區獲評“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區)。

  (五)突出綠色化引領,著力建機制、抓整治,生態優勢持續彰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獲評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生態城市健康指數全國第六,環境空氣質量居珠三角第一、全國74個重點監測城市前列。創新生態環保管理機制。率先實行自然資源資產清單管理,構建GDP、GEP“雙核算”體系,采用量化方法為生態環境打上“價格標簽”,生態文明建設責任進一步強化。生態創建成效顯著。市級生態村實現全覆蓋,所有縣區均達到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區創建標準。全年造林17.9萬畝,建設生態景觀林帶2.2萬畝、森林碳匯工程3.1萬畝,改造和新建風景林625畝,完成水源林505畝,入選全省首批森林小鎮2個,新增森林公園13個,建成古樹名木信息管理系統。成功承辦中國生態文明論壇(惠州)年會,獲評2017美麗山水城市、中國十大養生城市。大亞灣紅樹林城市濕地公園獲評國家城市濕地公園,潼湖濕地公園獲批國家濕地公園試點。污染防治扎實有力。全面落實河長制,加強淡水河、潼湖流域水環境整治,東江干流惠州段、西枝江水質保持穩定達標。市中心區河涌整治持續推進,望江瀝、新開河綜合整治基本完成;城市建成區27條黑臭水體整治工程全部開工,17條已整治達標;79條鎮級河涌中64條完成年度整治任務。建成梅湖污水處理廠三期工程,完成淡水污水處理廠主體工程,新增城鎮污水管網175公里。考洲洋生態修復工程加快推進,近岸海域一、二類水質達標率95.6%;建立土壤污染治理修復項目庫,完成146個土壤監測點位布設。常態化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加大揚塵及臭氧污染防控,完成國華、平海電廠3臺機組超低排放改造。環境監管力度加大。劃定海洋生態紅線,強化入海排污總量控制。嚴格環保準入,否決不符合環保要求項目135個,否決率10.1%。嚴格環保執法監管,立案處罰環境違法行為1345宗,高標準推進中央環保督察組、國家海洋督察組反饋意見整改落實。節能減排深入推進。完成污染減排重點項目50個,清退重污染項目14個,淘汰黃標車1024臺,新增綠色建筑面積670萬平方米。大亞灣石化區獲評國家第一批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示范園區和國家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園區。

  (六)突出兩大核心任務,著力補短板、強弱項,全面小康指數持續提高。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集中力量編牢織密保障網,確保小康路上一個都不掉隊。精準扶貧扎實推進。深入開展“三個一百”活動,全市500多個幫扶單位和7000多名黨員干部與貧困村、貧困戶掛鉤對接,實現結對幫扶全覆蓋。累計投入5.06億元,實施村扶貧項目1116個,圓滿完成省下達的年度脫貧任務,建檔立卡貧困戶38772人實現預脫貧。全面小康建設步伐加快。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萬元,增長10%。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綜合指數達97%,同比提升3個百分點。高潭革命老區“建成三個基地,辦好十件實事”扎實推進,高潭區蘇維埃政府成立90周年紀念活動圓滿成功。保障水平穩步提高。新增城鎮就業7.5萬人,創業帶動就業2萬人,在全省率先完成本市戶籍人員社會保險參保登記工作。城鄉低保標準和五保供養、孤兒生活保障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740元、1184元、1500元。貧困對象政策內住院醫療費用救助比例提高到100%。流浪乞討人員托養服務管理和救治、安置工作更加規范。配租公租房5177套,發放租賃補貼1111戶。棚戶區改造安置房新開工1700戶,建成452套。農村危房改造開工9505戶,竣工8347戶。

(責任編輯:宋雅靜)

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