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福利50集在线看,2023国产精品啪啪视频,一级a性色生活片久久毛片,国产91三级精选国产

沈陽市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 (2018年1月25日 姜有為)

2018年01月31日 11:02   來源:沈陽日報   

    ——2018年1月25日沈陽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

    沈陽市人民政府市長 姜有為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一、過去五年及2017年工作回顧

  過去五年,是沈陽振興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落實新發展理念和“四個著力”“三個推進”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積極應對嚴峻復雜的經濟形勢和巨大的下行壓力,努力克服政治生態遭受破壞帶來的嚴重影響,砥礪奮進,開拓創新,推動沈陽振興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政治生態持續凈化修復。堅決肅清王珉及蘇宏章等人流毒和遼寧拉票賄選案惡劣影響,自覺踐行“講誠信、懂規矩、守紀律”要求,擠出水分,做實數據,實現了有質量有效益發展。扎實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政府自身建設不斷加強。

  振興發展思路舉措更加清晰。堅持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振興的重要指示批示中找方向、找路徑、找方法,圍繞落實“五大區域發展戰略”和建設“一帶五基地”,繪就發展藍圖,出臺戰略規劃,強化“項目為王”意識,弘揚“馬上辦”“釘釘子”精神,推進轉型創新發展成為全市上下共同意志和共同行動。

  產業結構逐步優化。制造業加快邁向中高端,高端裝備制造業產值占比從16%提高到23%。金融、物流、旅游、會展等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高產生態、高端精品、高效特色農業規模不斷壯大。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比從41%提高到55%,120萬噸乙烯三機、AP1000核主泵、i5智能數控系統等60余項大國重器在沈問世,“沈陽制造”為天宮、蛟龍、神州、航母、大飛機等國家重大工程作出了貢獻。

  改革開放不斷深化。我市成為全國8個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之一,自主創新示范區、自貿試驗區、中德裝備園、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等“國字號”改革試點深入實施。引進來、走出去取得新成效,在沈投資世界500強達到94戶,國際友城達到20個,開通沈滿歐、沈連歐兩條中歐班列,全市累計實際利用外資109.7億美元、進出口總額691億美元。

  城鄉面貌顯著改善。確立“東山西水、一河兩岸、一主三副”的城市發展新格局,新型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穩步推進,城鎮化率達到80.5%。綜合立體交通體系基本形成,新建地鐵工程94.7公里,桃仙機場T3航站樓、沈陽南站等重大交通樞紐投入使用,城市快速路、農村公路大幅增加。智慧城市建設全面展開,經濟社會加快步入“互聯網+”時代。

  生態環境明顯好轉。認真落實主體功能區制度,劃定城市開發邊界、生態控制線和基本農田保護線。退耕還林還濕還草還湖政策體系不斷完善,森林覆蓋率持續提高?諝赓|量優良天數不斷增加,土壤環境保持穩定,水環境得到較大改善。涉農區縣全部成為國家級生態縣。我市成為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城市。

  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升。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6%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4%以內。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形成,群眾住房條件不斷改善。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顯著增強,盛京大劇院、沈陽藝術大廈等文化設施投入使用,第十二屆全運會等重大賽事在沈舉辦。我市成功蟬聯全國文明城市。

  五年來,我們認真貫徹中央新一輪振興戰略,全面落實中央7號文件、國務院28號文件和62號文件要求,主動適應把握引領新常態,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克服“三期疊加”影響,擺脫慣性思維,突破路徑依賴,收獲了接力奮進的可喜成果!

  剛剛過去的2017年,是本屆政府收官之年,是扭轉經濟下行態勢、推動振興發展任務極其繁重的一年。我們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凝心聚力,負重前行,克難攻堅,推動沈陽轉型創新發展取得新成效。

  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完成5870億元,比上年增長3.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56.2億元,增長5.7%,稅收收入占比達到81.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59元,增長6.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61元,增長7.5%。

  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一些新特點。一是經濟運行企穩向好。地區生產總值結束6個季度負增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結束32個月負增長。工業用電量連續11個月增長,貨運總量連續21個月增長,PMI連續11個月運行在榮枯線以上。二是一批基礎性關鍵性改革全面展開。國資國企改革、“多規合一”改革取得重要成果,科技體制、投融資體制、放管服、商事制度等改革不斷深化,全面創新改革形成了23項可復制推廣經驗,我市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入選2017年度全國十大優秀改革案例。三是一系列制度性安排啟動實施。圍繞振興實體經濟、推動轉型創新發展、提升城市品質、保障改善民生、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等方面,市委市政府出臺了17個政策性制度性文件,為促進振興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四是一些積久積重的難點問題得到解決。建成區基本消滅黑臭水體,630處燃氣管網占壓問題得到整治,盛京輸變電工程重新選址建設,祝家污泥啟動無害化處置,西部污水處理廠二期投入運行,大辛、西部、老虎沖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開工建設,環保部掛牌督辦的煉焦煤氣廠停產關閉。五是干部群眾精神狀態昂揚向上。隨著政治生態的凈化修復,干事創業環境煥然一新,干部群眾煥發出強烈的奉獻精神、擔當精神、攻堅精神、創新精神。一年來,沈陽發生了許多變化,這些變化是由內而外的,從理念、思路、態度,逐步向方法、模式、作風等層面展開;這些變化是深刻的、是持久的,是沈陽加快振興發展的信心所在、力量所在!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推動國際化營商環境不斷改善。圍繞七大環境建設,堅持問題導向,突出專項整治,對照世界銀行標準,我市營商環境預計達到前70位經濟體水平。

  開展精準對標。聘請第三方機構,針對企業全生命周期各項指標做評估、找差距。組建市營商辦和營商環境監督局,強化明察暗訪、駐局督辦,累計解決群眾訴求14.2萬件、問責825人次,形成71條可復制推廣的工作舉措。營商環境“企業評、群眾議”認同度達到82.2%。

  實施專項整治。整治政務窗口服務差問題,投訴量下降90%。整治亂檢查亂收費亂罰款問題,實施行政執法檢查計劃管理,涉企行政處罰案件減少91%。整治壟斷性行業服務質量問題,制定供水、供氣、供熱等服務規范,加快放開中介服務市場。整治政府和企業失信問題,落實政府還款計劃,建立失信企業“黑名單”。整治企業跨區遷移難問題,基本消除了行政干預等壁壘。

  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下放調整職權218項,推行“多證合一”“最多跑一次”、延時服務等制度,企業登記、投資審批、消防審核、獲得電力等手續辦理更加便利,新登記市場主體16.9萬戶,增長62.4%。“多規合一”、營商環境、環保110、公共安全、商事服務、智慧城管等平臺投入運行,促進了工作流程再造和行政效能提升。

  (二)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進展。以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為統領,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一些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逐步破解。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明顯。新增國際產能合作項目40個,全面取締地條鋼生產企業,處置“僵尸企業”84戶。出臺“13+9”房地產新政,強化分類施策,開展住房租賃試點,穩房價、去庫存取得實效。堅持市場化法治化推動企業債務風險處置,超額完成政府化債任務。著力降低實體經濟成本,為企業減負73億元。服務業、農業、教育、資源環境等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開展。

  國資國企改革實現重大突破。國企改革和國資平臺建設聯動推進、精干主體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同步推進、“一企一策”和整體改革政策措施配套推進、加強國企黨建和強化國資監管協同推進。市領導一對一、點對點推進重點國企改革,機床集團綜合改革成為國家試點,沈鼓集團等6戶重點企業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市屬國企整體減虧15億元。“3+1+N”國有資本運營架構初步形成,金控、城投、產投、資產管理公司等國資平臺投入運營。出臺國資監管清單,市屬經營性國有資產實現集中統一監管!半p向進入、交叉任職”領導體制不斷完善,市場化選聘經理層等制度啟動實施。62戶國企“三供一業”分離移交。

  “多規合一”改革取得重要成果。堅持統籌規劃、規劃統籌,強化戰略引領和規劃管控,促進了項目主導向規劃主導轉變。沈陽城市總體規劃獲國務院批復,啟動新一版總體規劃編制改革試點,一張藍圖實現規劃區全覆蓋,“多規合一”平臺市、區(縣市)兩級全面貫通。

  城市管理體制不斷完善。深化城市管理執法體制改革,整合市政公用、市容環衛、園林綠化等執法職能。完成土地管理體制轉軌,實現規劃、儲備、出讓、分配、存量盤活“五個統籌”。加快不動產登記制度改革,實現土地證、房產證“兩證合一”。全面啟動供排污一體化大水務改革,著力破解“多龍治水”難題。

  (三)推動新舊發展動能加快轉換。堅持“項目為王”,強化創新驅動,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項目建設扎實推進。實施重大項目領導全程包保,重點項目督查督辦,切實解決規劃、征拆、配套等受阻問題,推進制造業、服務業、環保、交通、能源等9大工程包億元以上項目631個,完成投資1280億元。米其林輪胎擴產、盛京金融廣場等項目加快建設,華晨寶馬新大東工廠、東北世貿廣場等項目投產運營。

  創新創業日益活躍。構建“1+4”科技創新政策體系,啟動實施“1123工程”,極限尺寸納米金屬材料等490項關鍵技術實現突破,高新技術企業增加292家,總量躍居東北首位。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國家機器人創新中心等重大創新平臺在沈布局,沈陽科技條件平臺投入使用,眾創空間、科技孵化器達到106家。建立市長與大學校長、科研院所長聯席會議制度,全面復制中關村“6+4”政策,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收益權改革不斷深化,東北科技大市場投入運營,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16.4%。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出臺24條人才新政,扎實開展“三引三回”活動,人才回流趨勢明顯,呈現出“春暖燕歸來”的積極變化!

  軍民融合不斷深化。產業聯盟單位達到117家,增材制造、旋翼無人機等一批前沿技術實現軍轉民,民參軍企業突破100家;使、渾南、沈北等園區加快建設,明日宇航、和世泰等項目順利推進。航天十二院軍民融合中心、航天科技軟件測評中心、國家保密科技測評中心落戶沈陽,中國軍民融合門戶網上線運行。

  民營經濟穩步發展。新增個轉企2601戶、規上限上企業727戶。設立1億元小微企業流動性債權基金,應急轉貸資金擴大到10億元,小微雙創資金投入提高51%,緩解了企業融資難問題。建成8個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5個中小微企業創業(輔導)基地,新增40項省定“專精特新”產品。社會資本加快進入金融、醫療、健康等領域,遼寧振興銀行獲批開業,遼寧民營投資集團注冊成立,沈陽積水潭醫院、東北國際醫院投入運營。

  (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邁出新步伐。堅持轉方式、調結構,積極培育增量、做優存量,我市成為國家首批轉型升級示范區。

  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機器人、航空、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制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產業產值分別增長28.6%、12.5%、8.2%、11.6%。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和創新平臺溢出效應不斷增強,新松智慧產業園投入運營,泰克南P2006T通用飛機實現量產,壯龍多旋翼飛行器等產品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國內首個12英寸半導體薄膜設備生產基地投產,國家眼基因庫落戶沈陽,華晨寶馬新能源電池PACK工廠竣工投產。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聚集企業130余家,建成東軟云、華為云、浪潮云等多個云平臺,沈陽加速向云城市邁進。

  傳統制造業加快升級。出臺和落實產業轉型、智能升級三年行動計劃,實施149個智能升級、170個工業技改、21個工業節能項目,機床集團、沈鼓集團、特變沈變、北方重工等重點企業的高端產品占比均超過50%,利源軌道地鐵車輛出口印度尼西亞。東軟、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入選工信部首批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東北首個“互聯網+檢驗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臺上線運行。

  服務業加快發展。全市新增金融及金融服務機構44家,15家企業“新三板”掛牌,84家企業遼股交掛牌。國家級旅游業改革創新先行區啟動建設,熊貓館、七星海世界等項目建成開放,旅游業總收入增長13.1%。舉辦各類展會405項,交易額增長10.1%。沈陽鐵路綜合貨場等物流園區投入運營,渾南電商示范基地進入全國三甲,建成小笨鳥、聚貿、五愛等跨境電商平臺,全市限上企業網上商品零售額增長37.4%。國際軟件園躋身全國最佳科技服務園區十強。開展“送溫暖、送服務”活動,促進實體零售業逐步回暖。

  農業結構加快調整。調減玉米種植18.3萬畝,建設高標準農田19.3萬畝,設施農業達到27.6萬畝,高效特色作物達到176萬畝。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建設6個億元以上農產品深加工項目、64個休閑農業項目,培育新型經營主體947家、農村電商200家,創建14個省級以上農產品品牌,法庫縣成為國家級畜牧業綠色發展示范縣。土地確權登記基本完成,國有林場改革通過省級驗收。

(責任編輯:宋雅靜)

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