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4日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
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州長 肖友才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州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一、2017年工作回顧
過去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州人大、州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新一屆州人民政府團結帶領全州各族干部群眾,全力搶抓發展機遇,積極應對多重挑戰,戮力同心、攻堅克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好成績,圓滿完成了州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一年來,我們千方百計穩增長,經濟發展卓有成效。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保持專注發展、轉型發展戰略定力,堅定落實穩增長政策措施,全州經濟呈現“快于去年同期、好于年初預期”的發展勢頭和“總體平穩、穩中趨快、穩中向好”的運行態勢。
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全年實現(預計,下同)地區生產總值261億元,增長(同比,下同)8.3%;工業增加值64億元,增長19.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60億元,增長5.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0億元,增長11.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7.37億元,增長(同口徑)11.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40元,增長9.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0元,增長12.0%,首次突破“萬元”大關。
項目投資顯著擴大。強力抓實“項目年”活動,圍繞優勢資源上項目、圍繞特色產業上項目、圍繞基礎設施上項目、圍繞脫貧攻堅上項目,突出抓好省重點項目29個、重點推進項目60個,集中開工項目4批476個,總投資679億元,是歷年來項目建設投資最高、規模最大、開工最多、進度最快的一年。
干群收入顯著提高。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別快于經濟增速0.7、3.7個百分點,收入比由2.9:1縮小至2.8:1,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漲幅控制在2.2%以內,低于省控制線0.8個百分點,住戶存款余額225億元,增長7.4%,干部群眾購買能力、生活水平不斷提升。
一年來,我們堅定不移調結構,產業培育卓有成效。全力實施產業富民戰略,突出特色抓生產、發展工業強加工、全域旅游促營銷的全產業鏈不斷延伸,產業融合明顯加快,產業結構加速優化,三次產業結構由25.8:36:38.2調整為24:39.1:36.9。
全域旅游開啟新格局。堅持后發也要高點起步,強力推進“四個轉變”,全州旅游從城鎮到鄉村、從景點到景區全面發力,由點到線、由線到面整體推進,串起了一個個景區景點、連起了一座座城鎮村寨。規劃布局旅游綜合服務體73個,啟動開發優質景區10個,強力提升景區景點5個,全面打造4條景觀大道、6條精品線路,5A景區實現零突破,4A景區增至5個,3A景區新增3個,海螺溝景區“廁所革命”被評為全國十大成功典型。大力拓展客源市場,提升“圣潔甘孜”形象,舉辦山地旅游節等節會賽事和推介活動7場。全年共接待游客1668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66億元,分別增長28.1%、27.3%,我州成為全國熱度最高的全域旅游目的地之一。
工業經濟邁上新臺階。全力實施工業強州戰略,有序發展電礦產業,突出抓好園區經濟,新增規模以上企業10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2%,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個百分點。新增水電裝機322.5萬千瓦,總裝機突破“千萬”大關,達1153萬千瓦。累計參股水電開發26萬千瓦,力邱河流域水電自主開發前期工作全面啟動。甲基卡鋰輝礦國家整裝勘查新探資源量48.4萬噸。甘眉、成甘“飛地園區”引進重點項目11個,協議引資254億元,增長25.7%,創歷史新高。規劃建設“州內園區”20個,建成7個,入園企業36戶。第二產業增加值邁上“百億”臺階,達102.4億元,四年來首次超過三產。
特色產業展現新魅力。千方百計育龍頭、建基地、搞加工、創品牌,累計引進培育涉農企業142戶、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6796個、建成特色農林產業基地167萬畝、登記認證“三品一標”農特產品175個,首次實現蔬菜供港直銷。全力保障糧食安全,落實“菜籃子”州長負責制,糧食生產連續十年豐收。編制完成全省首個市(州)級中藏醫藥產業規劃,種植中藏藥材5.6萬畝,生產制劑193噸,藏醫藥服務增量提質。培育發展文化企業28戶、個體經營單位560戶,全面建成亞丁非遺主題社區、香格里拉演藝中心,成功舉辦康定情歌音樂節等文化節慶活動13場,《康定情歌》對外巡演,《亞丁·三怙主》實現駐場商演。
一年來,我們凝心聚力強創新,改革開放卓有成效。堅持以創新引領、以改革破題、以開放聚力,堅決沖破思想觀念的束縛、堅決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籬,破欲破而未破之題、辦想辦而難辦之事。
全面創新改革取得新突破。出臺改革方案153項并全力抓好落實。強力推進資源管理改革。成立資源管理委員會,制定“1+4”資源管理辦法,強化水電、礦產、旅游、森林、砂石等資源管理,依法依規清退旅游開發項目8個、叫停水電開發項目21個、關閉砂場56處、提請注銷礦權100宗,把優勢資源牢牢掌握在黨委政府手中。強力推進規劃體制改革。制定《城鄉規劃編制辦法》等制度,健全州、縣規劃委員會,建立州、縣、鄉三級規劃監督委員會和鄉規劃執行委員會,進一步理順規劃監管體系。強力推進招投標制度改革。制定政府性投資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管理工作新規定,通過固化招標文本、電子招標投標、規范中介代理、實施抽簽搖號等改革舉措,有效遏制圍標串標,力促企業州內注冊,全州建筑企業由32戶增至286戶、增長8倍,其中164戶取得建筑施工資質證書、增長4倍,為促進經濟發展、財政增收打下了堅實基礎。強力推進商務投促體制改革。整合州商務投促職能,組建縣級商務投促機構,成立州投資促進服務中心和上海、廣州、深圳3個駐外招商分局。強力推進供銷合作體制改革。建立完善州縣供銷社行業管理和社會服務體系,搭建農特產品促銷全新平臺。推進財稅體制改革,調整耕占稅適用稅率,鄉村財政財務管理試點穩步推進。推進國資國企改革,康定機場集團重組取得突破性進展,康定大酒店資產清理整治有力有序,組建城投公司,全面啟動交投公司改革。推進農業農村改革,承包土地確權登記基本完成,農村土地流轉5.7萬畝。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實現資本市場掛牌公司零突破。
開放合作打開新局面。堅持精準招商、精準對接、精準服務,開展“知名企業進甘孜”和“圣潔甘孜”走進廣東、走進上海系列活動28場,與30余家世界500強、全國500強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簽約項目51個,簽約資金590億元,到位資金163億元,創歷史新高。深入對接廣東對口支援和省內對口幫扶,到位資金7億元,實施項目383個,竣工項目210個。廳州、院州、校州和毗鄰地區區域合作不斷深化。
民營經濟迸發新活力。著力構建“親、清”政商關系,落實支持民營經濟發展15條措施和3個配套制度。持續推進商事制度改革,積極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在全省率先實施“23證合一”。“營改增”全面運行,全部行業稅負只減不增。全州市場主體達4.85萬戶,注冊資本金862億元,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119.5億元,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48%。
一年來,我們全力以赴補短板,基礎建設卓有成效。強力推進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堅決破除事關甘孜長遠發展的制約瓶頸,著力解決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
基礎建設大提速。全力實施交通先行戰略,強力推進第三輪“甘推”項目建設,謀劃敲定第四輪“交通大會戰”,建設重點項目22個,完成投資137.2億元,連續五年投資超“百億”。新(改)建公路10224公里,建成通車8709公里,改造提升出州通道14條。甘孜機場建設順利推進,瀘石高速核準獲批。雅康高速雅安至瀘定段試運行,徹底結束“零高速”歷史。“世界第一高”雀兒山隧道、“西南第一長”雅康高速二郎山隧道、“四川第一跨”興康特大懸索橋精彩亮相央視大型專題片《還看今朝》,成為彰顯十八大以來全省發展成就的標志性工程。水利、電網、通訊等基礎設施加快建設,鞏固提升貧困群眾安全飲水2.2萬人,新建農村電網3572千米,行政村互聯網覆蓋率達63.9%。
城鄉面貌大提升。全力實施城鄉提升戰略,制定“七管齊下”“四態合一”工作思路,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水平管理,城鎮基礎設施和城鄉環境得到極大改善,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30.4%。實施項目525個,完成投資40億元,強力打造提升“9+2”“魅力縣城”、95個“風情小鎮”、183個“美麗村寨”,建成國家級特色小鎮1個。大力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拆除違建27.2萬平方米,建成省級文明縣城3個、衛生縣城2個、幸福美麗新村414個。深化城鎮綜合執法改革,查處違法用地1672宗,收回土地676畝。康定“11·22”地震災后重建任務基本完成。
生態環境大優化。全力實施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制定最嚴保護、最嚴管理、最嚴執法、最嚴問責的“四個最嚴”制度,出臺森林資源保護管理16條措施,綠色發展理念和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深入人心。投資23.8億元,開展“大規模綠化全川·甘孜行動”,持續推進“山植樹、路種花、河變湖(濕地)”工程,劃定生態保護紅線6.82萬平方公里,完成造林育林2.1萬畝、濕地恢復0.3萬畝、花湖花海1.8萬畝、重點區域綠化0.8萬畝、道路綠化846公里,實施草原禁牧4500萬畝、草畜平衡獎勵7963萬畝,成功獲批國家和省級森林公園、濕地公園10個,申報國際重要濕地2個。嚴守耕地紅線,全州實際保有耕地154.8萬畝,劃定永久基本農田98.9萬畝。全面打響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環境空氣質量100%優良,地表水監測斷面水質100%優良,飲用水水源地水質100%達標。全面落實河長制,完善州縣鄉村四級河長組織體系,設置各級河長3549名,實現河長全覆蓋、巡河常態化。從嚴落實環保“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責任制,州內首輪環保督察實現全覆蓋。強力整改省環保督察突出問題342個,查處環境違法案件207件,問責追責73人。
(責任編輯:宋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