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6日在贛州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市長 李克堅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見。
一、2023年工作回顧
2023年是贛州發展歷程中極不尋常的一年。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親臨江西考察,為新時代江西和贛州改革發展把脈定向、指路引航。省委、省政府出臺贛州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發展規劃和“60條”支持政策,為贛州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澎湃動力!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省委打造“三大高地”、實施“五大戰略”,全力推進“三大戰略、八大行動”,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一年來,我們全力擴需求、穩增長,經濟運行回升向好。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出臺實施拼經濟拼發展“20條”,經濟運行逐季回升、穩步向好。擴投資有力有效,爭取增發國債、專項債、境外債和中央預算內投資規模均列全省第一,596個省大中型項目、1852個“八大行動”項目投資分別完成年度計劃的117.5%和109%,信豐至南雄高速公路建成通車,贛州港五云綜合樞紐碼頭開港運營,瑞金機場基本建成,梅江灌區總干渠提前具備通水條件,平江灌區先導工程開工,贛州至安遠至尋烏高速公路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信豐電廠二期獲批立項。促消費成效明顯,舉辦“消費提振年”活動近千場,發放消費券1.5億元,商貿消費提質擴容綜合評價全省第一,網絡零售額突破600億元,跨境電商業務量是去年的2倍,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收入均超過2019年水平。穩外貿提質增效,贛州綜合保稅區規劃調整通過國家驗收,贛州國際陸港鐵路集裝箱吞吐量27.4萬標箱、增長13.2%,凱馬汽車整車出口獲批,手機、鋰電產品出口分別增長39.5%、6.4倍。全年GDP增長5.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4.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3%,固定資產投資下降1.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9%,實際利用省外2000萬元以上項目資金增長5.6%,進出口增長8.3%,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4.7%、9.3%,多數主要經濟指標增幅保持全省“第一方陣”。
一年來,我們聚力扶實體、強創新,產業發展步伐穩健。工業經濟企穩向好,規上工業企業凈增218家,總數達2898家、保持全省第一,吉利耀能、富聯精密、天能新能源等重大項目投產,現代家居、有色金屬和新材料、電子信息、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營收分別達2700億元、1800億元、1700億元、1100億元,5個開發區獲批擴區調區。經過努力,工業倍增升級三年行動勝利收官,工業對GDP增長貢獻率提高近12個百分點,規上工業營收前移3位、列全省第4,營收過百億元園區增加6個,千億產業集群由1個增至4個,獲評國家級產業集群4個、省級產業集群23個,稀土新材料及應用集群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科技創新賦能提質,中國科學院贛江創新研究院基本完成籌建,國家稀土功能材料創新中心通過驗收,新藥創制全國重點實驗室獲批建設,中國稀土集團稀金谷產業促進中心揭牌成立,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正式運行,龍南獲批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建設試點縣,信豐入選國家創新型縣(市)建設名單,龍南駿亞電子獲評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新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7家,認定高新技術企業501家,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2432家,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進入全省前列;“贛州號”衛星成功發射,中國電信中部云(龍南)數據中心簽約落地,上云企業累計突破5萬家,2家企業榮獲中國輕工業數字化轉型創新成果一等獎,贛州高新區被評為全省數字化轉型標桿開發區,贛州躍居全國數字經濟百強城市第56位、前移2位。農業發展穩中向好,糧食生產“二十連豐”,冬播油菜面積增長32.5%,新(改)建蔬菜基地10.6萬畝,生豬出欄700萬頭以上;贛南臍橙品牌價值連續九年位居全國區域品牌水果類第一;新(改)造油茶林40.5萬畝,贛南茶油連續六年榮登全國區域品牌百強榜;新建高標準農田55.8萬畝,水稻機械化集中育秧實現鎮域全覆蓋;新認證富硒農產品432個,發布“贛南硒品”品牌,全國名特優新、綠色有機農產品數量均居全省第一;新增營收超10億元農業龍頭企業3家,獲批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32個,會昌、信豐入選全國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名單。服務業加快復蘇,金融機構存貸款總量突破1.6萬億元,播恩集團、天鍵電聲成功上市,召開首屆產業基金促進贛州高質量振興發展大會,設立規模50億元的現代產業引導基金;全國首屆預制菜爭霸賽、第五屆贛菜美食文化節在贛州啟動,成立全省首家預制菜產業協會,入選全國十大預制菜創新發展地區優秀案例,榮獲“國際客家美食名城”稱號;舉辦中國紅色旅游博覽會,大余丫山、南康家居小鎮、章貢區郁孤臺分別獲評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工業旅游示范基地、旅游休閑街區,崇義列入中國體育旅游精品目的地;縣級供銷集配中心、鄉鎮和村級快遞網點實現全覆蓋,入選全國功能型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
一年來,我們強力推改革、擴開放,動力活力加速釋放。優化營商環境取得新進展,193項創新試點和對標提升任務較好完成,評標定標分離等18項改革經驗全省推廣,611項政務服務事項“一網通辦”,“數字大腦”上線運行,數字政務云服務大廳揭牌啟用,獲評全國網絡市場監管與服務示范區;助企紓困力度加大,80%以上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直達企業”,全年為企業減負237億元,政企圓桌會議解決企業困難問題968個,市場主體凈增6.57萬戶、總數達86.89萬戶。重點領域改革實現新突破,“8+1”項省級下放權限事項基本落實,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成效明顯,國資國企改革創新三年行動獲評全省A級,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獲供銷總社肯定,全市首宗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交易,發放全省首本土地承包經營權新證,在全省率先開展農業生產“大托管”服務、“智慧政務+稅務”改革試點,南康入選中央財政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示范區,大余、信豐獲財政部財政管理績效綜合評價表彰,中心城區城市管理、國有景區運營等體制改革取得積極成效。開放合作邁出新步伐,成功舉辦央企援贛、粵企入贛、進博會贛州專場推介會以及家具、臍橙、紡織服裝博覽會等活動,簽約2000萬元以上項目317個、總投資2601億元,其中百億元項目6個。發布新時代人才政策,“贛州才服通”上線運行,大灣區人才科創中心建成投用,引進高層次人才1251名、急需緊缺人才超萬名。深贛對口合作扎實推進,粵贛兩省五年實施方案出臺,深贛港產城一體化合作區發展規劃獲批,深圳國際食品谷贛州產業園簽約,全國首家深圳精品展銷中心投運,深圳科技園贛州園區開園,與深圳合作共建產業園區有序推進;開通贛深新能源汽車多式聯運通道,累計開行鐵海聯運“三同”班列超5000列;認定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84個、“圳品”31個、“深圳農場”9個,建成“盒馬村”2個,均為全省最多;建立深贛政務服務全域通辦機制,不動產登記實現跨城通辦。
一年來,我們著力抓統籌、促融合,城鄉面貌持續改善。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獲批。中心城區快速路通車總里程達103公里、“三橫三縱”快速路網基本形成,蟠龍大橋、稀土大橋、創新大橋建成通車;蓉江新區、高鐵空港新區、三江口片區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章貢區連續兩年獲評全國百強區;市文化藝術中心全面建成,贛州規劃館開館,改造老舊小區125個、城市棚戶區3.69萬戶,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11.49萬套,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利用、老舊小區改造、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模式獲住建部推廣;入選全省首批水網先行市,龍華水廠二期開工,新增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8個,新(改)建污水管網270公里,定南獲評全省城鎮生活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示范縣;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高分通過復審,8個縣(市)通過國家衛生縣考核驗收,連續四年入選城市體檢國家樣本城市。農村人居環境有新提升,完成925個村莊規劃編制、2645個新農村點建設,農村公路總里程突破4萬公里,新(改)建農村戶廁5.87萬個,1607個行政村垃圾分類試點扎實推進,尋烏、崇義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成投用,安遠、興國、全南獲評全省美麗鄉鎮建設先進縣,會昌、寧都分別被評為“四好農村路”全國、全省示范縣,安遠全國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縣創建通過驗收。生態環境質量領跑全省,中心城區PM2.5年均濃度、縣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全省最優,國考、省考斷面水質優良率100%;改造低質低效林101萬畝,治理水土流失480平方公里,生態修復廢棄礦山1311公頃,3個獨立工礦區納入國家資金長效支持名單,國土綠化試點示范任務全面完成,第三輪東江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啟動實施,國家低碳城市試點獲評“優良”等次,陽明湖入選全國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尋烏廢棄礦山治理、贛縣崩崗生態修復入選全國典型案例,贛縣、興國、崇義獲評全國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寧都、上猶分別列入國家小流域綜合治理提質增效項目建設縣、全域森林康養試點建設縣,石城成功創建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全南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命名。
一年來,我們傾力惠民生、保穩定,人民生活品質更高。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達83%。70件民生實事全部完成。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增長13.8%。城鎮新增就業、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年度任務超額完成,高校應屆畢業生留贛州就業率達51.7%、創歷史最好水平。3所市屬高職院校入選省級“雙高計劃”、實現“零”的突破,獲批國家級稀有金屬市域產教聯合體,17家產業學院揭牌成立,贛南醫學院更名為贛南醫科大學。疫情防控平穩轉段,2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主體工程封頂,縣級以上公立綜合醫院“三大中心”基本實現全覆蓋,入選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國家試點城市,于都獲評全國醫養結合、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完成首輪調價,“贛州惠民保”上線。新增家庭養老床位6883張,啟動實施農村基本養老服務“安養工程”試點,入選建設國家兒童友好城市名單,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獲評全國5A。市第六屆運動會成功舉辦。國家級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區創建成功,《長征第一渡》《長征組歌》震撼上演。世界客屬第32屆懇親大會精彩圓滿、成果豐碩、影響深遠,開創了在中國內陸縣級城市舉辦的先河,海內外客屬首領、僑領、知名企業家等2500余人齊聚贛州,簽約項目76個、總投資1015億元,達到了辦好一場盛會、改變一座城市、推動一域發展的預期效果!統籌發展和安全,政府債務率處于合理區間,非法集資陳案化解超額完成省定任務,“保交樓”工作居全省前列,安全生產事故起數、死亡人數“雙下降”,近5年來首次實現自然災害“零傷亡”,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通過省級初評,尋烏南橋鎮入選全國“楓橋式工作法”單位,贛州獲評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公眾安全感、公安滿意度連續五年全省第一。持續加強國防動員和雙擁共建,高標準完成軍委國防動員部賦予的基層治理規范化建設示范驗證任務,退役軍人事務、軍民融合、民族宗教、外事僑務、統計調查、消防、老齡、氣象、水文、檔案、地方志、工青婦、殘疾人、紅十字等工作取得新成績。
扎實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解決影響高質量發展和群眾反映強烈問題240個,政府自身建設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中得到加強。深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贛州市揚塵污染防治條例》《贛州市農村住房建設管理條例》《贛南臍橙保護條例》頒布施行,辦理人大代表建議301件、政協提案382件,司法行政滿意度全省第一。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意識形態工作,持續抓好巡視、巡察、審計發現問題整改,全市政府系統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各位代表!回望過去一年,我們頂住外部壓力,克服重重困難,把一些不可能的事情變成了可能,把一些可能的事情做到極致,5項工作獲國務院督查激勵表彰,44個全國性會議活動在我市舉辦,贛州知名度、影響力顯著提升!成績來之不易,根本得益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協和社會各界的監督支持,得益于全市廣大干部群眾的拼搏奮斗!在此,我謹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向駐市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人員,向中央和省屬駐市單位、中央和國家對口支援單位及全體掛職干部,向所有關心支持贛州發展的海內外朋友,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謝!
需向代表說明的是,受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等影響,去年部分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不及預期,但實物量指標和先行指標運行良好、支撐有力,全市經濟回升向好的態勢不斷鞏固。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當前實體經濟承壓明顯,科技創新支撐不夠,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任務艱巨,民生保障還有不少短板,一些領域風險隱患仍需高度重視,干部作風和治理能力建設還要加強,等等。我們一定直面問題,全力加以解決。
(責任編輯:宋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