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9月17日電 題:能工巧匠同臺競“技”——第二屆全國技能大賽一線觀察
新華社記者白佳麗
16日至19日,第二屆全國技能大賽在天津舉辦。從數十萬名選手中脫穎而出的4045名技能高手,代表著相關項目的國內最高技能競技水平,在109個賽項中切磋技藝,用“技能”點亮未來。
作為我國規格最高、項目最多、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綜合性國家職業技能賽事,這屆大賽較第一屆進一步擴容增量,賽項類別共涉及15個國民經濟行業門類,覆蓋國民經濟行業門類的75%。
練技藝逐夢賽場
走進賽場,工業4.0、云計算等賽項,代表先進制造業的新動能;飛機維修、軌道車輛技術等賽項,顯示我國基礎設施的保障能力;花藝、茶藝、時裝技術,以及健康和社會照護等賽項,貼近百姓的生活場景……一場場比賽中,選手們不斷攀登技能的高峰。
選手在國家會展中心(天津)參加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項目的比賽。新華社記者李然攝
在位于大賽主賽場——國家會展中心(天津)的飛機維修項目中,22歲的選手呂岳強正圍繞著直升機仔細進行繞機檢查。
今年剛剛從天津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畢業的他,從2月起,就在為這次比賽進行高強度的集訓。“飛機維修考驗的是選手精益求精、毫米必爭的能力。”呂岳強說,比賽中飛機結構修理模塊中的“零件折彎”工序,他在集訓時常常一天要練習上千次。
“有時練得手都麻了,但還是會堅持,就是想成為一名卓越的工匠。”呂岳強說。憑著這股子勁,他以精湛的技能成功代表天津市參加此次比賽。
碩博生同場競技
在這場能工巧匠的“對決”中,不僅有職工、大中專院校和技校學生,也有來自不同省份的博士、碩士生參賽。
“高學歷參賽選手多數集中在新職業和數字技術技能領域,表明技術技能融合發展的大趨勢,對不同學歷層次人才技術技能水平提升的需求加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副司長王曉君表示。
重慶科技學院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講師馮偉就是其中一名參賽博士,此次他參加了新增的智能制造工程技術項目。
“比賽中,我們要運用數字孿生、大數據、深度學習等技術內容。”馮偉說,作為老師參賽,他對“智能制造工程技術人員”這一新職業的培養體系有了更切身的體會,希望了解新職業的能力要求,更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
選手在國家會展中心(天津)參加移動機器人項目的比賽。新華社記者李然攝
新職業吸引目光
更多新職業賽項,吸引著觀眾的目光。這些天,互聯網營銷項目裁判長薛茂云很早就會到達互聯網營銷項目的比賽現場。
“對于職業技能大賽來說,互聯網營銷是一個全新的賽項,比賽要求將傳統的銷售與現代信息技術結合,全面考察選手的數字化營銷能力。”薛茂云說,這一賽項的設置,正是順應數字經濟發展對新型人才的需求。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技能人才總量已超2億人,占就業人員總量26%以上;高技能人才超過6000萬人。各類技能人才活躍在生產一線和創新前沿,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在國家會展中心(天津),這是大賽舉辦展示交流活動的場館內一景。新華社記者李然攝
“好的科技成果轉化,必須要有優秀的技能人才做紐帶和支撐。”通用技術集團機床有限公司總經理賀鑫元說,我們希望把在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選手招募到企業中。
攀登技能高峰,為制造強國儲備人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部長王曉萍在開幕式上表示,此次大賽旨在以賽促訓、以賽促培、以賽促建,不斷完善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