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遼寧省2006年政府工作報告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午夜福利50集在线看,2023国产精品啪啪视频,一级a性色生活片久久毛片,国产91三级精选国产

資料:遼寧省2006年政府工作報告

2012年03月23日 13:58   來源:遼寧日報   

(點擊查閱更多2006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

 

    (2006年1月20日 張文岳)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省政協各位委員提出意見。

    一、“十五”時期的回顧和2005年工作

    “十五”時期,是我省經濟和社會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重要時期。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共遼寧省委的領導下,全省人民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振興主題,聚精會神搞建設、萬眾一心謀發展,全面完成了“十五”計劃確定的各項任務,實現了遼寧老工業基地振興的良好開局。

    國民經濟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1.2%,增幅比“九五”提高2.6個百分點;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萬億元,增長1.3倍;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7.9%,提高7.7個百分點;地方政府可用財力達到3308.4億元,增加1631.2億元。

    經濟結構調整取得較大進展。一二三產業比例調整為10.7∶49.3∶40。完成工業技術改造投資2853億元,比“九五”增長1.3倍。裝備制造業和重要原材料工業基地建設取得較大進展。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3.3倍。糧食產量連創新高,跨入全國糧食主產區行列。林牧漁業增加值占第一產業比重達51%。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41%。信息、物流、旅游、會展等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阜新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初見成效。

    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國有企業改革取得新的進展。完成國家城鎮社保試點任務,城鎮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政府引導、自主擇業相結合的就業新機制初步形成,近180萬國企職工實現身份轉換。以稅費改革為重點的農村各項改革不斷深化。財政體制、行政管理體制、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流通體制和文化體制等各項改革穩步推進。

    對外開放邁上新臺階。累計實際利用外資248.2億美元,比“九五”增長1.2倍。外貿進出口總額1435.4億美元,增長93%,其中出口803.6億美元,增長79%。引進內資1256億元。

    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新跨越。沈大高速公路改擴建、農村電網改造、石佛寺水庫一期等重點工程交付使用。在全國率先實現省轄市全部通高速公路、鄉鎮通油路。新增高速公路705公里,新增港口吞吐能力8800萬噸。

    城鄉面貌發生較大變化。循環經濟試點省建設取得明顯成效,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15%。累計造林2283萬畝,人工增雨108億立方米。遼河水質惡化狀況得到有效遏制。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平均達到82%。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水平明顯提升,沈陽被評為全國環保模范城市和森林城市,大連被評為全國文明城市,鞍山被評為國家衛生城市。

    人民生活質量有所改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0.4%和8.3%,分別比“九五”期末增加3750元和1334元。城鎮勞動力實現就業再就業510.8萬人。141.3萬城鎮貧困居民、65.8萬農村特困群眾被納入社會救助范圍,生活得到改善。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58萬人。農村稅費改革為農民減負60多億元。城市人均住房增加3.1平方米。全省電話用戶突破3000萬,普及率達72%,行政村實現100%通電話。

    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加大了人才培養和引進工作力度。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400項,專利申請量年均增長15%。改造農村中小學危房283萬平方米,新建九年一貫制學校280所,高校在校生達到71.1萬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試點穩步推進,疾病控制體系和醫療救助體系不斷加強。“一宮三陵”和桓仁五女山城進入世界文化遺產行列。《蒼原》、《父親》、《凌河影人》連續三年獲全國十大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大獎。遼寧體育健兒在國際重大比賽中獲得248個世界冠軍。人口與計劃生育、民族宗教、司法行政、外事僑務和對臺工作取得新成績,婦幼、老齡、殘疾人事業持續發展。

    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設繼續加強。自覺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省政協的民主監督。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2016件、政協委員提案2753件。提請省人大常委會制定修改地方性法規131件,制定修改省政府規章115件,清理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14萬件。省級行政審批事項減少70%以上。大力推進平安建設,不斷完善保障公共安全、處置突發事件和維護社會穩定的工作機制,監獄布局改造圓滿完成,社會治安保持了持續穩定。精神文明建設成效顯著,雙擁共建、國防動員和民兵預備役工作取得新成績。

    各位代表:2005年是“十五”的最后一年,是我省全面邁向振興新階段的承前啟后之年。一年來,在省委的領導下,全省上下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團結一心,艱苦奮斗,戰勝重重困難,經濟社會發展邁出了較大步伐,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

    一是國民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部分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達到或超過東部地區平均水平。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8015億元,增長12.5%,人均達到18988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204億元,增長40.1%;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674億元,增長22.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0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690元,分別增長12.8%和7.3%。

    二是加快體制機制創新,重點領域改革實現新突破。出臺了深化企業改革的具體意見以及配套政策,60%以上的國有大型工業企業實現股份制改造,80%的國有中小型企業完成產權制度改革。鞍本鋼初步實現強強聯合。大船與新船重工重組成為我國最大的造船企業。錦化、華錦、撫鋁等國有大型重點企業引進戰略投資伙伴。依法對108戶企業實施關閉破產。著力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民營經濟增加值增長17%。深化地方金融機構改革,提高金融資產質量,不良貸款占比下降了14個百分點。

    三是抓住雙重機遇,對外開放取得新成果。出臺了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實施意見。加快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擴大區港聯動范圍;重點推進大連長興島、營口沿海產業基地和遼西錦州灣等沿海經濟區建設。實際利用外資35.9億美元(新口徑),增長1.73倍;外貿進出口總額實現410.1億美元,增長19.2%,其中出口234.4億美元,增長23.9%。成功舉辦東博會、海外學子創業周等活動。擴大國內區域經濟合作,引進內資300多億元。

    四是實施項目牽動,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加快。重點推進了100個工業調整改造項目和145個工業國債項目,凌鋼新區200萬噸H型鋼、大連重工起重集團船用曲軸研發制造等重大項目啟動建設。全年工業投資完成1959億元,增長63.2%。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3007億元,增長20.1%。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20.9%,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長6.4個百分點。開工建設100個高新技術項目,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21%。爭創10個中國名牌。積極引導扶持第三產業加快發展,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99億元,增長13.5%。

    五是加大扶持力度,農業和農村經濟加速發展。財政對農業投入69.6億元,增長26.3%。全部免征農業稅,農民直接增收13.8億元。省財政轉移支付19.8億元,緩解了縣鄉財政困難。農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重大成果,不良貸款同比減少116億元。農產品加工業增加值增長37.3%。轉移農村勞動力24.5萬人。戰勝多年罕見的洪澇災害,奪得歷史上第二個糧食高產年,糧食總產量達1746萬噸。實現耕地占補平衡和總量平衡。造林445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03萬畝。采取有力措施,將禽流感疫情控制在疫區、撲滅在疫點。

    六是打造融資平臺,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全省利用國家開發銀行政策性貸款234億元,拉動投資2000多億元。總投資2975億元的100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開工建設64項,新開工6條高速公路共769公里。沈陽地鐵開工建設,大連港和營口港擴建工程、遼寧核電站等項目進展順利,丹莊高速公路等重點工程交付使用。

    七是辦好民生工程,扎實推進和諧遼寧建設。經過積極爭取,我省被國家列為煤礦棚戶區改造試點省,城市集中連片棚戶區改造當年拆遷765萬平方米,開工建設758萬平方米,10萬余戶居民喜遷新居。基本完成CD級采煤沉陷區治理任務,建成居民樓243萬平方米,可安置居民5.4萬戶。清理建設領域拖欠工程款86億多元。全面推行實名制就業,開展就業再就業普惠制培訓,為32萬大齡下崗失業人員購買了養老、醫療保險,14.3萬戶零就業家庭實現了至少一人就業,安置大齡就業困難對象8.5萬人,全年實現就業120萬人。健全社會救助體系,發放低保、醫療、就業、助學、救災等資金30多億元。扶困助學體系使全省45.9萬貧困學生受益。農村開發式扶貧取得新進展,12萬戶、40萬人穩定解決溫飽問題。加大扶持力度,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加快發展。

    八是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進展。新組建50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重點實驗室。完成50萬平方米農村中小學D級危房改造和100所農村九年一貫制寄宿學校建設任務。積極推進高等教育、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強化崗位培訓。初中畢業升入高中階段比率達到84%。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覆蓋34個縣(市、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覆蓋全省城區街道的90%以上。遼寧出版集團完成整體改制。文化事業穩步發展。扎實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和文明城市、文明行業、文明社區、文明村屯創建活動,城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加強。實施領導信訪包案責任制,一批多年積累的重點信訪案件得到有效解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省建設取得較大成效。

    各位代表:回顧過去五年,遼寧取得的巨大進步,凝聚著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的深切關懷和國家各部委的大力支持與幫助。對此,遼寧各族人民將永志不忘!

    五年成就的取得,是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共遼寧省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省人大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省政協民主監督的結果,是全省各族人民團結奮斗、開拓進取、扎實工作的結果。我代表省政府,向在各個領域和崗位上辛勤勞動、作出貢獻的全省人民,向給予我們監督與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各界人士,向駐遼解放軍指戰員和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關心支持遼寧建設的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各位代表:我們有理由為"十五"的巨大變化感到自豪,對"十一五"的發展充滿信心。同時也必須清醒地看到,制約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層次結構性、體制性矛盾仍未從根本上解決,體制機制創新任務艱巨;經濟增長方式粗放、產業結構不合理、科技創新能力不強、核心競爭力較弱等問題仍比較突出;區域、城鄉間發展不平衡,特別是縣域經濟發展滯后,農民增收難度較大;資源環境的約束日益明顯;社會保障和就業壓力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還不夠快,改善城鄉困難群體生產生活條件的任務還很重;社會事業特別是農村教育、衛生、文化事業發展相對滯后;政府自身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軟環境建設尚須進一步改善。對上述困難和問題,需要我們在"十一五"期間給予高度重視,采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責任編輯:石蘭蘭)

商務進行時